大地艺术介绍概要
大地艺术

《飞篱》
《日本雨伞》
历时七年,克里斯托同时在美国加州的西海岸和日本东京北面的海 岸上营造他的大地艺术。这一次他既不包也不围,而是以伞为文化 元素,采用点状聚簇集散式的方法,将它们分布在大地上。总长度 达12英里,覆盖面积达75平方英里,有两千多人参与了此事,耗资 2600万美元。
《日本雨伞》
一共立起了3100顶巨伞,每顶伞就有5米高,重200多公斤。其 规模已经超越了人类艺术史上任何单一作品在物理空间上存在 着的纪录,他把它们命名为《日本——美国,伞的狂想曲》。
什么是包裹艺术?
包裹艺术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要包裹德国国会大厦?
什么是包裹艺术?
在大自然中对制成品进行的包裹 (一般为大型的,如公共建筑、桥梁、甚至是海岸线等) 从而形成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观 这就称为包裹艺术
是否可以理解为物品的重新包装? 或者理解为塑造了一个新的雕塑? ......
包裹艺术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大地艺术的发展期黄金期
由于60年代欧美国家的艺术家普遍是艺术理论狂热的爱好 者,这使得许多自诩为理论家的他们,可以更多地用实际 的思考去创造作品。 他们找着大地作为心仪的创作对象,许多以往不可能成为 现实的作品,在推土机和航测设备的帮助下,在沙漠中、 在海岸边、在高山里、在平原上渐渐矗立起来。我们现在 能想起来很多的著名作品都创作在这个时期。
1995年6月17日,在经过23年后,德 国国会以292对223票通过,同意艺术 家克里斯托夫妇用白布包裹德国国会 大厦,该建筑被包裹了14天,并吸引 了全世界的目光。克里斯托夫妇的一 件惊世之作——《包裹德国国会大厦》 变成了现实。展示期间,共有400万 人观赏了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 品。为此,克里斯托夫妇用了24年的 时间,锲而不舍地游说190位德国国 会议员,说服了德国3大政党中的大 多数人,并且不厌其烦地修改方案, 耗资了1000多万美元巨资。
大地艺术

《飞奔的栅栏 Running Fence》
(河流覆盖)
19
罗伯特•史密森
在美国的犹他州的大盐湖上,砂筑成160英尺宽、 20 长1500英尺的“螺旋状防波堤”,场面宏大,令人震惊。
21
澳大利亚艺术家安德鲁· 罗杰斯,在嘉峪关制作大地 艺术″生命的韵律″.作品暗示生命、成长以及伴 随人生存的各种不同状态之间的循环。100万完成 作品.
艺术形式回归自然
5
大地艺术家普遍厌倦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 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
6
7
史前的巨石建筑
8
三、大地艺术的特点
艺术家一般以广阔的大地,田野,海滩,山谷,湖泊,为艺术 材料,通过大规模的挖掘,堆叠,染色,包裹,筑构等方式, 改造自然的某一部分外观,企图创造一种体量巨大的,永不被 人占有的环境艺术。
22
虽然大地艺术被称作是“不能长久的艺术”,但艺术家们 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精神传达在他们的作品中,这样的 震撼力始终是无与伦比的。大地艺术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力 是独特的,它以最完美的大自然作为介质,将人类伟大的 智慧和审美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一种不可替代 的艺术风格。
23
五、大地艺术作品欣赏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沙雕体现自然美与艺术美和谐统一, 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33
34
事实上,大地艺术家探索的是 人的基本体验方式,以此表示 出对于无线世界的渴望,使他 们的艺术作品打上了“返回自 然”的现代意识的烙印。
35
大地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庄子的“天人合一”哲学思 想的具体实践物。大地艺术家认为,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自然应该没有森严的界线。在人类的生活时 空中,应处处存在着艺术。
大地艺术

梅德里希钢铁厂
铁路竖琴
大地艺术在现后工业景观中的应用
后工业景观吸收了大地艺术的精髓—关注被人类生活破坏的土地,在大地艺 术的领域,普遍认为被工业和盲目的城市化所破坏的或是被自然自身毁坏的 场所是孕育大地艺术的最佳场所,让环境得以合理利用。而后工业景观的宗 旨也是美化废弃的工业用地和恢复废弃工业地的生态环境。
不仅在实际上展现出大地艺术的魅力,并在理 论上给予所有艺术界的朋友一种引导 瓦尔特· 玛利亚 德· 土壤不仅应被看见,而且应该被思考 艺术家在用泥土来创作的同时,还用时间来创作
《山谷帷幕》
美科罗拉多州
克里斯托
长达381米、高80-130米的桔红色帘幕 用23.22万平方米的皱纹尼龙幕布,遮挡了美国加利 福尼亚州索诺玛和马林郡的多山原野,一直延伸入 海。这条用钢架和钢缆支撑的尼龙带获得了戏剧性 的辉煌成功。它耗资200多万美元,通过384个土地 占有者的土地,创造出一种雄伟的气氛,像万里长 城一样壮观美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艺术之最。但 是作品在建成两个星期后因为暴风雨的影响不得不 被迫拆除
大地艺术在现后工业景观中的应用 著名景观设计是彼得 拉茨改造而成的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就是一 个大地艺术在后工业景观完美演绎的案例。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利用原蒂森公司和梅德里希钢铁厂遗迹建成 。 该景观公园的“铁路竖琴”就具有大地艺术的表征,设计时就地取材与原 来运送的高架铁轨,采用各种不同的处理手法,形成了空中步道这样的景 观。
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简介
大地艺术特征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现代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在后工业景观中的运用 大地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大地艺术简介 大地艺术(FarthArt)又称“地景艺术”、“土方工程”它是指艺 术家以大自然作为创造媒体,把艺术与大自然有机的结合创造出 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欧美的美术思潮,由最少派艺术的简单、无 细节形式发展而来。大地艺术家普遍厌倦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 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对曾经热恋过的最少派艺术表示强 烈的不满,以之为现代文明堕落的标志,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 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 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大地艺术家们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 的对象,如在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湮海、垒筑堤岸,或泼溅颜 料遍染荒山。 材料: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工厂废墟、废弃垃圾。 追求简单,把大地当做设计平台,用一切所能运用的材料,制造 出一种迷幻的效果。
大地艺术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华盛顿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
它是20世纪70年代“大地艺术”与现代公共景观设计结合的一个 作品,场地按等腰三角形切去了一大块,形成一块微微下陷的三角地, 象征着战争所受的创伤。挡土墙由磨光的黑色花岗岩石板构成,刻着 57692位阵亡将士的名单。V字墙的两端分别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 纪念堂,将它纪念意义美国
华盛顿,是一个纪念 在越南战争中服役的 美国士兵的国家战争 纪念碑。纪念碑包括 三部份:三位战士雕 像、越南妇女的纪念 碑和越南退伍军人纪 念墙,其中以纪念墙 最为出名。纪念碑有 时被普遍地称越战纪 念碑、越战墙或简称 为墙。
三位战士雕像(上右) 越南妇女的纪念碑(上左) 越南退伍军人纪念墙(左)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指向林肯纪念堂
■ 越 战 阵 亡 将 士 纪 念 碑
五、对于设计的争议:
•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 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 但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 。一些越 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 不是陷入地下,与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硫 磺岛升旗雕塑那样反映传统军队形象不 同,她的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 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还有人认为, 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 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 甚至,由于她是华裔,受到种族主义分 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抵制。
四、设计意图及说明:
•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 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 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 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 盛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 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 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 刻。
大地艺术

Thank you !
大地艺术的主要特征:
1.自然因素作为艺术创作的首要材料 和艺术家关注的首要内容
在大地艺术中,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都成 为艺术家常用的材料。沙漠、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 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这是大地艺术对传统艺术概念 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不仅仅局 限在这些自然的石材,更向人工材料方向进行发展。
克里斯托在包裹这件作品时,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力量 是以前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赞赏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大抵赞赏者认为,艺术影响社会发展的力量不可忽视, 艺术是沟通不同时空最有效的方式:反对者认为,艺 术不是政治事件的参与者,习惯于教科书和博物馆的 人们也不理解耗费1,500,00O马克巨资,在室外 仅作几天展示就收场的当代艺术有什么意义。克里斯 托在准备作品时就预料到各种争议。最终,他成功地 通过大量的传媒广告、幻灯、录像带、画册等工业手 段将艺术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种可能,这是对大地艺 术的内涵进一步的扩展。他造成的结果不是艺术接近 生活现实而是现实世界依附于艺术之上。从由此引发 的各种文化层次的争论看,包裹国会大厦不再是大地 艺术的旧解释了,克里斯托赋子它新的变化着的真实 意义。
1961年夫妇首次合作,创作了位于科隆港口的“一个 公共建筑物的包装”和“堆放着的石油桶”,从此开始 了共同创作历程。作品有:伦敦的“包装一个女孩” (1962),米兰的V•E纪念碑包装、达•芬奇纪念碑包 装(1970),德国的“楼面、窗户及长廊的包装” (1971),美科罗拉多州的“山谷幕布”(1972), 岛港的“海滨”(1974),在建的“纽约中央公园的 大门”(1979),弗罗里达迈阿密的“被环绕的岛” (1983),在日本与美国的“雨伞”(1984- 1991),美科罗拉多州阿肯色河在建的“越河” (1992),德国WK博物馆的“被包装的地板、楼梯 和窗户”(1995)与柏林的“被包装的议会”(1971 -1995)等。
大地艺术(美术课)

From Wang Jun
What is THE LAND ART ?
大地艺术,是“由极少主义艺术的简单, 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的。大地艺术家主 张返回自然,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 象。他们或在广袤的沙漠上挖坑造型, 或移山填海,或垒筑堤岸,活泼溅色遍 染荒山。
CONTENTS
让· 克劳德:我们想创作出充满欢乐与美丽的艺术作品。我 们创作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艺术作品会是美丽的。我们是为
自己而创作的。
Thank You
《包扎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1971—1995),经23年的周旋后, 终于在德国国会以292对223票通过,获准进行铺盖工程。
包扎的海岸
奔跑的栏栅(39。5公里)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大河谷之间,搭起了长达381 米、高80米~130米的桔红色帘幕,蔚为壮观,被称为 “山谷帷幕”
让· 克劳德 夫妇
舞 者 驿生 者命 的 韵 律
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
安德鲁· 罗杰斯以“生 命的韵律”为主题的 “大地艺术”展。一 副体列达到200m ×200m,是目前世界 上最大的一副“ 大地 艺术”作品 。
Hia hia ~~~
在美国的犹他州的大盐湖上用砂石筑起了直径为160英尺、 长1500英尺的“螺旋状防波堤”,场面宏大,令人震惊
1 dougherty
Smithson 3 R·
4 Claude & Christo
美国著名当代雕塑家帕特里克· 多尔迪是后现代 主义中大地艺术派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最 著名的就是他的“巢穴”艺术。 帕特里克· 多尔迪1945年出生于美国,1969年 获得文学硕士,1975年开始学习雕塑,并于同年 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早期的作品以室内雕塑为主, 随后逐渐向室外雕塑和装置艺术。他作品编辑美 国、日本、意大利、荷兰、英国、丹麦和奥地利 的各大博物馆和雕塑公园,他在英国的索尔兹伯 里和美国的卡罗来纳州创作了近120件大型雕塑、 装置作品,他一直以树枝幼苗作为作品的主要材 料,创作出模拟自然界中巢穴的“大地艺术”, Hia hia~~~ 借以讽刺传统建筑学和雕塑上的一些观念。
“大地艺术”与景园设计

“大地艺术”与景园设计2023-11-11contents •“大地艺术”概述•景园设计概述•“大地艺术”在景园设计中的应用•“大地艺术”与景园设计的案例分析•“大地艺术”与景园设计的未来趋势目录01“大地艺术”概述大地艺术是一种通过塑造和利用自然环境来创造艺术形式的艺术流派。
定义大地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反思和创新,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将艺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起源“大地艺术”的定义与起源代表作品迈克尔·海泽的“双否定”(Double Negative)、罗伯特·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etty)等。
艺术家克里斯托(Christo)、让儿·克洛德(Jean-Claude)、南希·霍尔茨沃思(Nancy Holt)等。
“大地艺术”的代表作品与艺术家“大地艺术”的艺术特点与价值特点大地艺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作品规模巨大,通常需要在室外广阔的自然空间中才能完全展现。
同时,它强调观众参与和体验,鼓励人们走进作品、触摸作品,与作品产生互动。
价值大地艺术改变了人们对艺术与自然的认知,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同时,它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景观设计艺术的发展。
大地艺术作品本身也成为了旅游目的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经济价值。
02景园设计概述定义:景园设计是综合艺术、生态、文化和科技等多元要素,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活动。
它旨在提升环境的审美、功能和生态价值。
目标创造宜居环境:通过美化公共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传承文化:挖掘和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推动创新: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景园设计领域的发展。
景园设计的定义与目标景园设计的原则与要素原则生态优先: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尊重自然规律。
什么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为什么在后现代的背景下,艺术领域会有对文化多元、异质的认同与推崇?

什么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为什么在后现代的背景下,艺术领域会有对文化多元、异质的认同与推崇?
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大地艺术从哪里来说起。
Land Art,也就是“大地艺术”,也被称为“地球艺术”(Earth Art / Earthwork )首先,它是60年代起,一个从室内发展至室外,再进入广阔自然的三维艺术运动。
1960-1970年,西方就场所雕塑的含义,进行了重大且深入地探索、发展、变革。
雕塑,既是一个实体组织,又是一个三维的近乎于建筑空间的组织。
1960年中期,极少主义雕塑家把构想引向了室外,再组织大自然。
经历十年的时间,大地艺术已经形成一场由美国波及到欧洲、加拿大等全球范围的艺术运动,产生了一批巨作。
那时的大地艺术理念,像一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在两周以后龙卷风开始环球巡演,这离不开当时特殊的人文背景。
60年代,歪果艺术家把对艺术理论构想的狂热,与对早期人类文化的兴趣、回归自然的理念,完美地利用大地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更加富有力度的艺术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员:夏露 赵莎 张玉珍 徐文珍 聂曼 储瑶 钟杜鹃
一、大地艺术概述 1、概念 • 大地艺术(Earth Art 或Land Art):一种以 大地为载体,使用大尺度、抽象的形式及原始 的自然材料创造和谐境界的艺术实践。 • “大地”的原意,是指具体物质意义的广大土 地或者地球的表面。
四、景观中的大地艺术
1、《大理石园》和《土丘》——拜耶
• 20世纪50年代,雕塑与环境设计结合的尝试
赫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1900-1985)是匈 牙利设计师,是现代设 计史上最重要的设计理 念革新者和传播者之一。 他在设计实践、理论探 索和设计教育方面建树 颇丰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的设计思想奠定了现 代主义的设计理念,迄 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与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4.简介
大地艺术家普遍厌倦现代都市生活和高 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大 地艺术家们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 如在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湮海、垒筑 堤岸,或泼溅颜料遍染荒山,故又有土方 工程、地景艺术之称。早期大地艺术多现 场施工、现场完成,其作品无意给观者欣 赏。
• 大地艺术作品的创作原料多直接取于自然环境, 例如泥土、岩石、有机材料(原木、树枝、树叶等) 还有水等。 • 同时推土机、挖洞机等工程机械也时常作为改变 地景的工具出现在创作过程中。 • 常采用土、石、木、冰等常见的自然物质以线、 圆、椎体、螺旋等简洁的几何形式来组织和塑造 风景空间。
波场是一件覆盖面积 达4英亩的大地艺术品。 它展示了11行用泥土 和草地做成、高低起 伏的波浪。波浪的高 度从3.05m到4.57m不 等,相邻行距约 12.19m。这一作品是 林璎目前的所有艺术 装置创作中尺度最大 的。
克里斯托和妻子珍妮.克劳德
1、1969年,包裹海岸,悉尼
——“自然雕塑”
2.美国科罗拉多州 “山谷帷幕”(1971-1972年)
长达381米,高80米至130米的桔红色帘幕。
3.美科罗拉多州
“流动的围篱”(1972-1976年)
“奔跑的栅栏”位于旧 金山北部59家私人农场 的土地之上,高5.5米, 近101号高速公路,东 西向延绵40公里。顺着 起伏的山脉最终在博得 加湾消失在太平洋之中。 此艺术项目涉及了:为 期42个月之久得合作努 力,农场主得参与,18 次听证会等。
在美国的犹他州的大盐 湖上用砂石筑起了直径 为160英尺、长1500英尺 的“螺旋状防波堤”, 场面宏大,令人震惊。
断裂的圆环
螺旋山丘
三、大地艺术与生态主义的关系
• 1、追求对环境最小的侵扰,选用自然材料,即使是使用 非自然材料,尺度又巨大的克里斯托的包扎作品,也是临 时的,短期展示后会拆除,不会给当地造成生态的破坏。 • 2、许多大地艺术作品是非持久的,伴随着自然力的作用, 作品呈现动态的过程,甚至逐渐消失,体现了自然的发展 过程,因此许多大地艺术作品表现出转瞬即逝或不断变化 的特点。 • 3、大地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将自然作为作品的重要要素, 形成与自然共生的结构
大理石园(Marble
Garden)
在废弃 的采石场上 设立的可以 穿越的雕塑 群,在 11×11m的 平台布置高 低错落几何 状白色大理 石板和石块, 组成有趣的 空间关系, 中间设计有 一喷泉。
土丘(Marble
Garden)
直径12m的圆形 土坝内为下沉草 地,布置有一圆 形小土丘,以及 一块粗糙的岩石。
2、出现
大地艺术,是“由极少主义艺术的简单,无 细节形式发展而来的。
大地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 种艺术运动。 首次“大地艺术作品展”于1968年10月在美 国纽约的杜旺画廊举行。由此宣告了一种新的现 代艺术形态——大地艺术的出现。
3、产生的背景
极简主义 雕塑 大地艺术
极简主义: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雕塑运动,主张 艺术是“无个性的呈现”,非具象、非情感的艺术,是原始结构形 态的回归。 雕塑:雕塑的纪念性尺度企图摆脱商业文化对艺术的侵蚀,强 调创新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20世纪60年,美国处于种族暴乱,大规模的反战示 威,学生叛乱动荡时期。不少艺术家觉得传统的艺术形式及手法已 不能满足创新的渴望,思考逃离这个现实社会,寻找新的艺术出路。 他们走出画室和展览馆,以大地为艺术创作对象,到远离城市的广 袤土地上寻找创作灵感,形成大地艺术。
5.大地艺术的设计思想
大地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庄子的“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的具体实践物。大地艺术家认为,艺术 与生活、艺术与自然应该没有森严的界线。在人 类的生活时空中,应处处存在着艺术。
大地艺术的作品都十分关作品的“场所感”, 即作品与环境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来加强或削弱 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质、季节变化等特性,从 而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感受自然。
2、《诗人的花园》——克拉默
将现代几何的诗意运用到园林中去
草地金字塔与圆锥有韵律的 分布在一个平静的水池周围。 三维抽象几何形体盛顿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林璎
这个作品是对 大地的解剖与 润饰
4.为密歇根大学北校园FXB航空宇宙工程大楼设计的户外作品『波场』
4、美国佛罗里达 包裹群岛(1980-1983)
历时四年,花费 300万美金,用 603,850平方米闪 光的、粉红色的聚 丙烯织物围住11个 小岛,把它们变成 彷佛漂浮在水上面 的大睡莲。
5、包裹德国国会大厦
包扎树木
(二)罗伯特.史密森
美国的犹他州的大盐湖 螺旋型防波堤
罗伯特·史密森 (1938~1973), 美国著名的大地 艺术家。他是一 个十足的悲观者, 认为工业文明带 来了很多负面的 结果,他希望能 与大地对话,去 寻找新的艺术创 作方式。
6、特征
1.将自然作为作品的重要因素,形成与自然 共生的结构; 2.抽象、简约、秩序 3.多数作品地处偏僻的田野或荒原; 4.追求思维的过程体验; 5.不具有实用功能; 6.摈弃了极简艺术中的工业色彩。
二、大地艺术家及艺术作品介绍
(一)克里斯托
擅长包裹物体, 被称为“包裹大师”。 他最为世人熟悉的是 将公共建筑物,桥梁 甚至是海岸线层层包 裹起来,形成既陌生 又熟悉的地景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