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基础知识资料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最终版)共195页

(2)间接性
体现在操作人员一般不和物料直接接触,生 产过程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对物料的运行看不 见,摸不着,操作人员要借助管道识别物料,靠 检测仪表、分析化验,了解生产情况,用仪表和计 算机控制生产运行.
12
2、生产技术的复杂性和严密性 (1)复杂性
化工的工艺流程多数比较复杂,当今的基础化 学正朝着大型化和高度自动化发展;而应用化学 工业正朝着精细化、专用化、高性能和深加工发 展。 (2)严密性
9
二、化工生产过程的四个特点
1、化工生产过程连续性和间接性 化工生产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来实现
的,属于流程型生产。工艺流程指的是以反应 设备为骨干,由系列单元设备通过管路串联组 成的系统装置。
流程型生产一般具有连续性和间接性:
10
(1)连续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空间的连续性,生产过
程是一条连锁式的生产线,各个工序紧密相联, 首尾串通,无论哪个工序失调,都会导致整个 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转。②时间的连续性,生产 长期运转,昼夜不停,各个班次紧密衔接,无 论哪班出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正常 运行。
化工生产一般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化工生产中 安全的机器重要性。 学习化工生产知识,要特别注重学习掌握安全 生产的知识和技能。
14
第三节 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规律
一、基本组成规律主要有三条 第一、化工生产过程是由若干单元操作和单元反应
等基 本加工过程构成的,他们如同化工生 产过程的构件; 第二、化工生产过程是由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 和反应产物加工这三个基本步骤构成的; 第三、化工生产过程贯穿着两种转换,即物质转换 和能量转换。
过
程
萃取 用液体萃取剂将液体混合 萃取塔
化工小知识

化工小知识
化工是研究和利用化学变化来制造物质的科学和技术领域。
以下是一些化工的基础知识:
1. 分子和化学式:化学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化学式是描述化学物质组成的符号表示,如
H2O表示水分子。
2. 反应类型:化工涉及多种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3. 质量守恒定律:化工反应中,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即质量守恒定律。
4. 能量守恒定律:化工反应中,能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定律。
5. 催化剂:催化剂是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6.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的消失量或生成量,常用摩尔浓度变化量表示。
7.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且反应速率相等。
8. 化学工程:化工涉及到化学实验、过程设计、设备操作等工
程方面的知识,用于生产化学品和改进生产过程。
这些是化工的一些基础知识,化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药品、塑料、涂料、肥料、能源等。
化工生产基本知识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目录:一、化工生产中的蒸馏操作二、蒸馏的分类三、蒸馏基本概念四、特殊精馏五、精馏设备(一)换热器(二)板式塔(三)填料塔(四)压力容器六、精馏塔的操作:(一)精馏塔的开工准备(二)精馏塔的开停车(三)精馏塔的操作调节(四)精馏塔的节能(五)精馏塔的安全技术七、化工生产中的吸收操作(一)吸收基本概念(二)吸收理论(三)吸收设备(四)吸收操作一、化工生产中的蒸馏操作在石油、化工、轻工等生产过程中,许多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等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混合物,且大多是均相混合物。
生产上为了满足贮存、运输、加工和使用的要求,需将这些混合物提纯分离成教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
互溶液体混合物中,饱和蒸汽压较大的组分的沸点较低,沸点较低的组分容易汽化,称为“易挥发组分”或轻组分。
饱和蒸汽压较小的组分的沸点较高,沸点较高的组分不容易汽化,称为“难挥发组分”或重组分。
蒸馏是分离液体均相混合物或液态均相气体混合物的操作。
蒸馏操作是基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在相同温度下各自饱和蒸汽压不同以实现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
该分离操作是通过加入热量或移出热量的方法,使混合物形成汽液两相,汽液两相在相互接触中进行热量质量传递,使易挥发组分在汽相中增浓,难挥发组分在液相中增浓,从而实现互溶混合物的分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精馏操作.二、蒸馏的分类工业蒸馏过程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操作流程分类按操作方式是否连续可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生产中以后者为主。
间歇蒸馏主要应用于小规模、多品种或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二)按照蒸馏方式分类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闪蒸)、精馏和特殊蒸馏。
对于易分离的物系或对分离要求不高的物系,采用简单蒸馏和闪蒸,对于较难分离的物系或对分离要求较高的物系采用特殊蒸馏。
特殊蒸馏包括水蒸汽蒸馏、恒沸蒸馏、萃取蒸馏等。
(三)按操作压力分类按操作压力分类可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操作。
工业生产上一般都采用常压操作在常压下为气态混合物,则采用加压蒸馏,在常压下沸点较高或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聚合等易变质的物系,则采用减压蒸馏。
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化工安全生产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减轻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和灾害,并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的持续稳定。
掌握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化工安全生产的基本内容。
1.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危害,包括毒性、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等。
对于每种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都应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事故发生,如选择适当的储存方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
2. 制定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规程化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这些规程和规定包括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安全操作步骤、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等内容。
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性。
3. 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生产检查对于每个化工生产过程,应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和控制这些风险。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并修复或更换存在缺陷的设备。
4. 进行应急预案和演练化工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中毒等各种危险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对措施。
这些应急预案应经常组织演练,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5.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各种危险和安全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他们还应接受急救培训,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6. 加强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化工企业应安装和使用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如防爆设备、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这些设备和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事故的发生,并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7. 推行安全文化化工企业应引导和培养安全文化,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自觉地将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参与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

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
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等,是学习化工专业的基础。
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以便应用于化工工程中的计算、模拟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化工原理:了解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等原理,学习化工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反应工程:学习化学反应的原理、动力学和热力学,掌握反应器设计、操作和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分离工程:了解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取、吸附、膜分离等方法,以及相平衡和传质过程等相关知识。
单元操作:学习化工中常见的单元操作,如混合、搅拌、传热、传质等操作的原理和设计。
物料平衡:掌握物料平衡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流程图绘制、物料流量计算和能量平衡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如危险品的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
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了解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化工基础知识

化工基础知识培训1.表压的概念:表压力(相对压力):如果绝对压力和大气压的差值是一个正值,那么这个正值就是表压力,即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0;大气压是地球表面上的空气柱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力。
它和所处的海拔高度、纬度及气象状况有关;绝对压力是介质(液体、气体或蒸汽)所处空间的所有压力.绝对压力是相对零压力(绝对真空)而言的压力例:某管道绝对压力为201。
325Kpa,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201。
325-101.325) 2.真空度概念:若所测设备内的压强低于大气压强,其压力测量需要真空表。
从真空表所读得的数值称真空度。
真空度数值是表示出系统压强实际数值低于大气压强的数值;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3.绝压的概念:绝对压力是介质(液体、气体或蒸汽)所处空间的所有压力。
绝对压力是相对零压力而言的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表压力4.压强的法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简称帕,即牛顿/平方米。
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标准大气压、托、千克力/厘米2、毫米水银柱等等。
(之所以叫帕斯卡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5.压强单位之间的换算:6.过滤的概念:借助粒状材料或多孔介质截除水中悬浮固体的过程。
过滤是指分离悬浮在气体或液体中的固体物质颗粒的一种单元操作,用一种多孔的材料(过滤介质)使悬浮液(滤浆)中的气体或液体通过(滤液),截留下来的固体颗粒(滤渣)存留在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过滤操作广泛用于各种化工生产中,尤其是用于分离液体中的固体颗粒,也有用于分离气体的粉尘,如袋滤器。
7.热量传递的基本公式:热传递的基本公式为:Φ=KA △TΦ:为热流量。
WK:总导热系数.W/(m2.℃)A:传热面积。
m2△T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温度差。
8.冷凝的概念:高温气体物质由于温度降低而凝结成为非气体状态(通常是液体)的过程.9.冷却的概念:使热物体的温度降低而不发生相变化的过程10.分子筛的概念: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铝酸盐化合物,主要由硅铝通过氧桥连接组成空旷的骨架结构,在结构中有很多孔径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内表面积很大的空穴。
化学化工生产知识点总结

化学化工生产知识点总结化学化工生产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物理过程和工艺操作将原材料转化成所需的化学品、化工产品或材料的生产过程。
其涵盖了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化学工程和化工装备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化学化工生产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对化学化工生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化学化工生产基础知识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基础。
化学反应是指由原料物质之间的分子结构改变产生的过程。
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等。
化学反应可通过化学平衡方程式来描述,反应速率由化学动力学定律来描述,反应热效应由热力学定律来描述。
2. 化工原料化工原料指用于生产化工产品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对流体、固体和气体等。
化工原料的选择受到原材料成本、性能要求、环境友好度和可再生性的影响。
3. 化工产品化工产品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生产的各种化学品和材料,包括有机化学品、功能材料、功能表面活性剂等。
化工产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化学化工生产技术1. 化工过程化工过程是指将原料转化成化工产品的工艺过程。
包括前处理、反应、分离、精馏、萃取、干燥、结晶、过滤等步骤。
针对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原材料特性,化工过程需要选择适当的生产工艺路线,以实现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2. 化工装备化工装备是指用于化工生产的设备和机械,包括反应釜、蒸馏塔、分离器、搅拌器、泵、阀门等。
化工装备的选型和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工艺要求、设备安全性、操作方便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3. 化工安全化工生产安全是化工生产的重要环节。
化工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例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性。
化工生产需要注重设备安全、工艺安全和人员安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管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化工生产需要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三篇)

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一、防止火灾事故1.加强油处理出入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履行出入登记制度。
2.油处理动火时,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专业安全员要在现场监督把关,并请消防人员监护。
3.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4.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用明火只要采取措施,附近的热力光到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5.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道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6.油处理防火标志要醒目、清晰,如有不清或丢失,要及时更换。
二、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1.防止设备大面积腐蚀。
严格执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以及其化有关规定,加强化学监督工作。
2.品质不合格的给水严禁进入锅炉,蒸汽品质不合格严禁并汽。
水冷壁结垢超标时,要及时进行酸洗,防止发生垢下腐蚀及氢脆。
3.按照《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导则》(SD22387)进行锅炉停用保护,防止炉管停用腐蚀。
4.安装或更新凝汽器铜管前,要对铜管进行全面探伤检查,杜绝使用不合格品。
5.建立水汽异常三级处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三、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1.制定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应明确异常工况的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任何工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超温运行。
2.各种压力容器安全阀应定期进行校验和排放试验。
3.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应经总工程师批准,保护装置退出后,实行远控操作并加强监视,且应限期恢复。
4.使用中的各种气瓶严禁改变涂色,严防错装错用;气瓶立放时应防止倾倒的措施。
5.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的修理或紧固工作。
6.压力容器上使用的压力表,应列为计量强制检验表计,按规定周期强检。
7.结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或检修,每两个检验周期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第一章化工生产概述一化工的基本概念:1 化工生产的三大要素:水、电、汽。
2 化工生产的基本任务:a. 研究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反应原理。
b. 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工艺条件。
c. 生产中运用的主要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强化生产的方法。
3 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及分类A 什么是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的门类很多,如酸、碱、化肥、农药、橡胶、染料、制药等行业。
不仅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产品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各不相同。
把除了化学反应外其余的步骤归纳为一些生产的基本加工过程。
如液体的输送与压缩、沉降、过滤、蒸发、传热、结晶、离心、干燥、蒸馏、吸收、萃取、冷冻、粉碎、等这些基本加工过程称为化工单元操作。
若干单元操作串连起来就构成一个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
B 化工单元操作的分类归纳为几个过程:a.流体动力学过程:如液体的输送与压缩、过滤、沉降、离心等。
B 热量传递过程.:如传热、蒸发等。
C 质量传递过程:如蒸馏、吸收、干燥等。
d 热力学过程:如冷冻、深度冷冻等。
e 机械过程:如固体粉碎、过筛、物料的搅拌等。
将其4 化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对于千变万化的各种化工生产过程都可以将其单元操作归纳在上述的几个化工基本过程中,并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它也是指导生产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1)物料衡算:根据物质守恒定律。
. W原=W产+W损.W原——投入物料量W产——所得的产品量W损——损失物料量(2)热量衡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Q入=Q出+Q损Q入——输入的热量Q出——输出的热量Q损——损失的热量按照这一规律可以检查热量消耗的程度,确定经济合理的用能方案和对热能综合利用的选择。
(3)过程的平衡关系;化工生产中固体的溶解、气体的吸收、溶液的蒸馏等操作过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不平衡向平衡状态转化,以达到过程进行的最大限度。
如食盐溶解水的过程。
气体的吸收过程;冷、热两流体进行热量传递过程;当两者的传递过程达到了平衡就不再进行了。
也就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建立过程平衡关系,对生产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都可以由平衡关系推知。
同时为生产条件的选择和改进提供依据。
(4)过程的速率;过程的速率指单位时间里过程进行的变化量。
它与过程的推动力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
提高过程的推动力是提高过程的速率的基本方法。
如流体流动的推动力是压力差,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温度差,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差等。
二化工原料和产品:1 化工原料:a 无机原料:(空气、水、盐、黄矿石、磷灰石、硼镁矿)空气: 主要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等,其中He、Ne、Ar、Kr、Xe五种为稀有气体,因为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又叫惰性气体。
空气的密度是1.293g/L。
水 :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最常见、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
水的物理性质:自然界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存在。
纯净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透明液体。
水的凝固点为0℃,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水在373K的蒸发潜热为2258.8kj/kg,凝固热为330kj/kg。
冰的密度为920 kg/m3,,所以冰比水轻,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增大的。
水的化学性质:水很稳定,只有在2730K以上开始离解为氢和氧。
水进行电解可生成氢和氧很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
水的用途很广,是化工工业的重要起原料始。
水可以和许多物质参加反应生成基本原料和中间体,广泛用于作溶剂,洗涤剂、吸收剂、润滑剂和氧化还原剂等,水更是目前最常用的加热、冷却和冷冻的介质。
水的净化处理采用有药剂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
b 有机原料:有煤、石油、天然气。
c 农副产品:有薯类、壳类、秆类和油类。
2 化工产品a 化学肥料:农作物不仅需要碳、氢、氧还要氮、磷、钾。
大多数化学肥料是无机化合物,吸收效果好但长期使用土壤会变质,最后是农家有机肥料使用效果更好。
b 农药:是用于农业防治病虫害、除草、调节植物生长等药剂。
发展方向是高效低毒低残毒的药剂和微生物农药。
c 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是多种有机物单体经聚会或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是制成合成树脂再加一些填充料、增塑剂和染料而成能保持现状不变的有机材料。
(1)聚通用塑料:有聚氯乙烯、聚烯烃、聚苯乙烯、酚醛塑料、氨基塑料。
(2)工程塑料:是指机械强度高,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性能好的一类塑料。
如尼龙1010、聚甲醛等。
(3) 耐高温塑料:是具有耐热性好、价格高的一类塑料。
如聚四氟乙烯、硅树脂,在高温下具有很强粘结能力的苯二醚和聚苯硫醚。
(4) 环氧树脂:由于它硬化后产物具有很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耐化学腐蚀和金属、非金属优异的结力。
(5)有机玻璃是具有高度透明性的塑料。
又有很高的机械强度。
d 橡胶: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
e 合成纤维:棉、麻、丝、毛属于天然纤维。
合成纤维以有机原料人工合成的高聚物,具有强度高、耐磨、比重轻、不吸水、保暖性好、耐酸碱、不发霉、不虫蛀等特性,但也有透气性和染色性较差的缺点。
F 化工其它产品:颜料、涂料、试剂和各种药物、燃料、催化剂添加剂、乳化剂、粘合剂、发泡剂、防老剂等等。
三化学基本概念(一)物质1 物质的概念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物质是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而引起人们感觉的东西,它有一定空间和具有质量。
物质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停地运动着。
所以物质存在必然有物质运动。
2 能量物质的变化和运动总是伴随着各种能量的变化。
水加热产生高压蒸汽可以带动火车运行,电又可以使马达带动机器工作,汽油在汽缸内燃烧可以使汽车行驶等等。
3 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一个物质变化成为另一个物质,变化前后物质的能量是相等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物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冷却又变成水:木材加工成家具;钢锭轧成钢筋等等。
只改变了物质的外部状态和现状,而没有改变物质的组成,更没有新物质产生叫物理变化。
物质在物理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密度、沸点、熔点等。
2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物质不仅外形有了变化,物质本身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如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由一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三) 物质的组成1 分子自然界的一切东西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保持某物质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叫该物质的分子。
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距离。
一般物质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2 原子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来的物质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再重新组合变成新物质的分子。
我们把在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叫原子。
原子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原子具有复杂结构的微粒。
3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4 采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种符号叫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除表示一种元素外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H.N.O.F.Cl.Br.C.Si.P.S.I.Na.Mg.Al.K.Ca.Cr.Mn.Fe.Cu.Zn.等等(四) 原子量、分子量和摩尔1 原子量:原子具有质量,只有知道原子的相对质量。
以12C原子碳量定为12,任一元素的原子量是该元素的原子相对于12C原原子的重量。
2 分子量分子量是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量总和。
是相对质量。
Cu(原子量)=63.5 分子量=63.5O2(氧气)原子量=16 分子量=16X2=323 摩尔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都是按照一定数量的原子或分子的比例进行的。
物质之间化学反应都以阿伏伽德罗常数 6.02×1023.个倍数进行反应。
:任何物质中只要含有 6.02×1023.个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这种物质的量叫做1摩尔。
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单位克/摩尔(克/mol)或千克/摩尔(kg/mol)物质的摩尔数(mol)=物质的质量(克)/物质的摩尔质量(克/摩尔)物质的质量=物质摩尔质量(克/摩尔)×物质摩尔数(摩尔) (五) 化合价和物质的量:四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五化学反应方程式1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式子;从分子式可以看出物质分子是由哪些元素的原子组成,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和质量百分比。
如(NH4)SO4其中S%=?N%=?O%=?H%=?2化学反应式:用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C + O2= CO2↑从反应方程式中看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物质,同时可以看出反应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符合反应前后物质总量不变的原则。
a)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在符号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
反应是特定条件要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燃烧、加热、加压、催化剂、温度等。
b)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小公倍数法和対数法。
3热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除了有物质的变化外,以热量形式表现出来的能量变化,能表明热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用符号“+”来表示放热。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吸热反应。
用符号“-”来表示吸热。
六溶液及相平衡(一)溶液1 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称其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习惯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
如:用水做溶剂的溶液叫水溶液,用酒精做溶剂的叫酒精溶液。
2 溶液的分类:(1)按照状态分三类:气态溶液、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
(2)按照导电性能分量类: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
(3)按照溶液的形成过程分三类;固体溶于液体的溶液,气体溶于液体的溶液和液体溶于液体的溶液。
3 物质的溶解过程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常常有温度的变化。
物质的溶解时,首先溶质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分子状态和离子状态扩散到水中去,这是一个物理过程需要吸热,同时溶质在不断地运动,水相互吸引形成水合分子并放出热量。
整个溶解有热量、体积或颜色的变化。
因此溶解不是单纯的物理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化学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4饱和溶液固体溶解过程中,进入溶剂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可能被溶质表面吸引而回到固体表面上来,或溶液中互相碰撞重新聚集成固体颗粒,即重新从溶剂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的速度等于结晶速度叫溶解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5饱和蒸汽压液体上方的蒸汽压力即为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6溶解度a 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量。
b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同一溶剂,不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
不同溶剂中,同一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同。
C 溶解度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计算(x克∕100克);气体溶解度计算(x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