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感: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成长励志读后感

成长励志读后感成长励志读后感(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长励志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长励志读后感篇1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最励志的成长童话》这本书,书中的每一个童话都像吸铁石似的吸引着我,特别是《地球爷爷的好孩子》一文,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他们都是地球爷爷的孩子。
地球爷爷的身上越来越脏了,海鸥、鲫鱼、乌鸦、秃鹫、蚯蚓和大榆树都通过各自的本领清洁了海上、河里、地面、草原、泥土和空气中的垃圾,连最小的细菌都能帮地球爷爷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是它们变成肥料。
读到这儿,我仿佛看到满目疮痍的地球爷爷又重拾昔日的光彩,焕发出年轻的活力,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几年,我的家乡宜兴还积极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现在的宜兴环境优美,街道整洁,到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各个广场、公园风景如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使人赏心悦目。
然而当我们欣赏这美景时,总能发现极不和谐的一幕:一些果皮纸屑悠闲地躺在垃圾箱外面,是那样的招摇;草坪上的小草不知何时被快餐盒子压住了身子,心情正郁闷着;挂在树上的白色塑料袋也伴着风儿在扭动着,不知下一秒又会飘荡到哪里……刚刚还惬意的心情转瞬即逝,再也无兴致领略那沿途的风光了,这些与美景极不对称的一幕幕,真让人感到羞愧呀!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干净而充满温馨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渴望,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自觉而真心的努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随意乱扔,不随地吐痰,见到纸屑弯弯腰,一花一草都爱护,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只要我们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共同关爱地球,保护地球,做地球爷爷的好孩子,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充满阳光,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成长励志读后感篇2钟书先生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又富有哲理。
幼教随感:还是得拆个尿洞

幼教随感:还是得拆个尿洞前一段时间,随着温度的下降,小朋友们的衣服穿多了,好多小朋友小便时都会把小便弄在身上。
更有一些怕动的小朋友,经常把小便尿在裤子上。
有一些家长带了备用的裤子,那逢到谁尿裤子了只要手头有闲着的裤子,我们都尽量不烦家长过来,直接找裤子帮孩子把裤子换了,如果有空我们还会帮孩子把脏衣服和被子洗掉。
周荥智属于怕动的小朋友,他总是隔个几天就把小便拉到裤子上。
有一天早上,周荥智的奶奶来说:“薛老师啊,今天请你帮宝宝弄裤子小便吧,他的裤子太紧了,连大人都不好弄。
”那一整天,我帮周荥智弄裤子小便不下八回。
在帮他小便时,发现班上好多男孩子小便时都是把所有的裤子都褪下来,好几次我眼看着有小朋友把小便尿到裤腰间,却没有办法去帮助孩子。
第二天,我一个一个找来班上的男孩子,只要孩子说裤子没有尿洞的,我全部帮忙把裤子从里到外拆了尿洞,并且教孩子怎么小便。
这样可好了,周荥智从那以后,小便时再也不用喊我们了,并且裤子上也沾不到小便了。
同样的方法,有的小朋友就学不来。
他还是习惯把裤子褪下来,于是裤子上依然是好多小便。
每天中午帮孩子脱衣服时,只要发现谁的裤子湿的,我们都拿到阳光下去晒晒。
班上的孩子能力各不相同,有的能力弱一些,有的能力就强一些。
有的小朋友睡觉时只要褪外面的棉裤,到了起床时他连这一条棉裤都不会穿,估计是家里人包办得太厉害了。
家里人包办的多了,我们累一些无所谓,将来可是苦了孩子哦。
昨天早晨杨阳第一次小便时就把小便弄在了裤子上,从里到外都有,因为他依然是褪裤子小便的。
我跟孩子说让奶奶回家帮忙把里面的裤子拆个洞洞。
今天就好了,孩子的身上干干净净的,多好。
中午帮李浩脱裤子时发现他的裤腰间湿了一大片,哎,还是得让她妈妈回家帮忙拆个洞洞好啊。
当然,虽然我觉得帮孩子把裤子拆了尿洞方便了孩子,也许有的家长并不认可,那也不强求,算我一厢情愿。
幼儿园教师三年规划(6篇)

幼儿园教师三年规划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觉得我要学的东西自然比别人要多,要学习老一辈的育儿经验也要和新老师多沟通交流,吸收更多的新育儿信息。
因此我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学前儿童,他们不仅是儿童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儿童情感、意志、个性的塑造者。
因为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问题,教师是优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
同时更觉得自己应该在知识、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方面有更好得进步,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我以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求知欲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各种儿童读物的普及,他们的知识面已远远超过其年龄界限。
他们喜欢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也有提不完的问题,渴望能得到成人的解答。
教师是他们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学问的人,自然成为他们经常提问的对象。
教师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渊博的知识,才能深入浅出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的同时点燃智慧的火花。
如果教师对孩子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不仅起不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且有损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我应该广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关注孩子们关心的话题,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成为他们地良师益友。
同时,由于儿童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喜欢画画、听故事、做游戏,幼儿园教师还必须多才多艺,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地活动。
RIq$ t二、爱心、耐心与细心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有感染作用。
因此,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也是其职业的要求之一。
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耐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需要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
尤其是新入园的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教师身边,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这是他们人生的一大转折,他们希望幼儿园像他们自己的家一样,渴望老师像妈妈那样给他们爱抚,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才能得到孩子对他们的信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暑假阅读吴老师的书作《和孩子一起跳舞》

暑假阅读吴老师的书作《和孩子一起跳舞》暑假阅读吴老师的书作《和孩子一起跳舞》,喜欢书中的每一个篇章,因为是同行,更因为同样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共鸣之处,从中感受到笔者对儿童、对教学、对家长的工作理念。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在它的上面描绘出一幅灿烂的图画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给他们什么呢?作为一个教师,最让我感到头疼的还是对孩子的行为管理。
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一直探索和思考的事情。
我读了第一篇,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迫不及待地读了第二篇、第三篇等等。
过去在教学管理中自己一直苦恼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以前孩子调皮的时候,哭喊的时候,就会觉得不耐烦,说孩子几句。
其实如果我们像吴放老师那样,转换下教育的方式,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吴放老师说:“任何个性品质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反复的强化,而教育中的一个大忌就是教师反复无常,幼儿无所适从。
当幼儿明确了目标,又经过教师前后一致的强化以后,外部行为标准才能够逐渐内化,成为幼儿自己的行为习惯”。
是的,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有时甚至会忘记自己该如何做,常常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惹一些意外的“麻烦”。
这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给孩子善意的建议与提醒,只有爱孩子,才能让孩子接受你的教育。
而不是一味得训斥与喝斥孩子。
当然对孩子的要求要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正如吴老师所说的“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是我们不懈的一个追求。
喜欢《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还因为,透过书的背后,我看到了作者那颗爱孩子的心,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被她所感染、所打动。
在童心篇中,作者用重笔墨为我们讲述了盲童瑞秋和双脚患有肌肉萎缩症的盖儿的故事。
为了照顾瑞秋的特别需要,作者在摆放教室里的家具时特意离开墙壁一段距离,这样孩子就能够扶着墙自由走动;在计划教学活动时把瑞秋的能力和特殊需要也考虑进去,通过查书、找资料、找专家咨询,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多功能、可以允许有不同能力和需要的孩子使用的教具等等。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1一、一位教师朋友送了本《优秀是教出来的》的书,我信手翻开第一页,慢慢地读了起来。
“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真有那么神奇吗?我心里想,我也学几招吧,就迫不及待的往下翻看了起来。
越看越是被克拉克先生的真诚、执着与睿智所感动。
他的55条“规矩”,可称良好教育必不可少的55个细节,抓住了生活中的点滴,训练孩子们懂得尊重、创新、感恩、诚实、礼貌……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太重要了,比会做一道题、会写一篇__重要千倍。
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如:“眼神沟通很重要”、“全神贯注来读书”、“回答问题要完整”、“完成作业不拖延”、“公共场所须安静”、“课堂秩序严要求”、“排列队伍快静齐”等学习上、班级管理上的细小之事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我们也是这么要求学生的,但是,还有许多小节,如“真诚祝贺获胜者”、“主动询问表关心”、“上厕所,讲公德”、“人在窘境莫旁观”、赞美之词挂嘴边”、“吃东西,莫贪心”、“主动帮人捡东西”等却是我们平时比较忽视的方面。
可往往是这些我们忽视了的细节,对于我们培养学生成为有素质的人、高尚的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55条细节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不仅适用于孩子们,其中的绝大部分都适合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这些老师。
一个人的性格、学识、修养等等正是决定一切成败的关键。
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是一味地反复灌输“大观念”、“大道理”能实现的,也不是逮着错误就训斥学生就能达到目的。
高尚的道德,文雅的谈吐,端庄的仪表,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位教师他不但想到了每一个细节而且想得周全细致,惩罚得当,张弛有度。
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这些,能让学生终身受用的小节,正是对细节的管理!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让我感到:优秀是教出来的,是细节的教育。
幼教随感:《动物世界》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幼教随感:《动物世界》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在主题活动《动物世界》实施的最后一个星期主要是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组织小朋友看一幅图《哭泣的鱼儿》,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意识到乱仍垃圾的危害,懂得森林、海洋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于是纷纷表示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此后,孩子们对周围的环境特别关注,在户外活动时,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愿意跑到我们岸边来,那是因为这岸边有垃圾、污泥。
”我不失时机地问:“那么,咱们怎么减少这些垃圾呢?有的说:“做个禁止仍垃圾的标记,把它立在岸边,有的说:“多制作几个垃圾筒”等等。
多方面观察后,我动员小朋友将自己知道的有关环保知识用绘画、手工、记录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布置了一块环保知识宣传园地,在活动中,孩子们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满意为止。
怎样让更多的人都知道保护环境呢?大家又提出邀请别班的小朋友来参观,我们小朋友给他们介绍环保知识,此后,只要有小朋友到我们班,小朋友便会争先恐后地给他们介绍,脸上洋溢着极大的成功感。
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但使小朋友对废旧物品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增强,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以前做完手工,地上有碎纸,孩子们总会分辨说这不是我仍的,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会主动捡起仍到垃圾桶里,家长也反映,小孩的环保行动处处都能体现:如督促大人不准吸烟、不乱仍垃圾等等。
看来,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孩子们已经将环境保护内化为自觉行为,形成了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幼教随感:意外的小客人

幼教随感:意外的小客人午睡时间到了,平时,孩子们会很快地上床脱衣、铺被子,可是今天有点反常,他们一起拥在走廊上,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我正准备走过去探个究竟时,一个小朋友大声嚷到:“老师,有一条虫子!”。
我来到走廊上,顺着孩子们的眼神看去,原来,在走廊的壁缝里,露出了一只尖尖的土灰色小脑袋的东西,小东西的头顶上睁着两只亮亮的圆鼓鼓的眼睛。
虽然这家伙将自己的大半个身体隐藏在壁缝里,但我却不难看出,这是一只壁虎。
孩子们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初来乍到的新朋友,从他们充满求知和探索的眼神里,我意识到,孩子们多么盼望获得答案。
我何不利用次机会,给孩子们上一堂直观而又生动的教育活动呢?
想到这里,我问孩子们:“你们猜它会是什么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一条蛇!”“是蜈蚣!”“不对,是壁虎!”我用小木棍轻轻地碰了碰壁虎,只见它慢慢地从壁缝里爬了出来,这下它的“英姿”全展露在小朋友面前了。
“是壁虎!”孩子们用肯定的语气叫喊着。
“老师,奶奶说壁虎的口水掉在碗里,人吃了会死的”一个孩子说,“不对,壁虎的尾巴会搅乱人的耳朵”几个胆小的孩子吓得皱紧了眉头。
看来,孩子们对壁虎的误解还不小,今天我可要给壁虎“平平反”!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这些传说事实上是没有根据的,是因为壁虎的样子长得有点可怕,别人编出来吓唬人的。
然后,我告诉了孩子们壁虎帮助人们消灭蚊子、苍蝇,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向孩子们保证壁虎是不会伤害他们的,请他们安心地睡觉。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紧缩的心顿时放松下来。
我用小棍轻轻地将壁虎赶到了壁缝内,让它回到自己家里,我想这下小朋友们一定能够安心入睡了。
学习感悟

学习文章感悟 济南市育晖小学 1 做理性而富有责任的家长 哪个做父母的的不想让儿女成才,可是就因为做法的不同而妨碍了孩子的发展。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家长该说的,做家长该做的,拿主意的事我认为应该让成人的“他或她”。
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读罢此文,我想到的是文中的儿子是一个热爱生活、十分爱自己母亲的的人,而母亲却在孩子成人之后的迷茫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的的流露出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学学文中的儿子,不但为了家人更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 个性化教育
身为家长和老师双重角色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并不简单,这需要走进孩子,与孩子朝曦相伴,同时又要求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时时刻刻作出理性的分析,我们也在成长着,不断随机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机制,个性化的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感动
这篇文章我好感动啊,不是有人这样说吗?“爱别人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位母亲就是神。愿天下的母亲幸福安康! 成长、责任、感恩
看了系列黄色漫画是我很自然的想到了“成长--责任--感恩”几个词汇,因为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要有如此的经历。幼年时,成长总是伴随着父母的无微不至关爱;长大了,就应当承担责任,去感恩父母和社会。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负责任且懂得感恩的一代。
学会承担,学会回报 每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而一天天长大起来;当你已经长大成家立业之时,父母亲也就日渐衰老了,这时当儿女的就要孝敬他们,承担责任和义务了,人类的代代相传延续的就是这样一种亲情。 学习文章感悟 济南市育晖小学 2 严以律己是关键 别给“黑哨环境论”留空间,细想开来,小环境成就大环境,只有每一个人严以律己,维护公正和公平,社会的秩序才能和谐安宁。 尽孝
“趁母亲健在多多尽孝吧!”这是我们姊妹常常挂在嘴边的活。已是您年近古稀的母亲,风烛残年,一生为了孩子的成长奉献了青年和壮年,到老了,两腿变形走一步路十分艰难,想想好凄凉的。愿天下的儿女将“孝”传递给生我养我的母亲们! 关注小学教师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随感: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
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
“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
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
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
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陈思晗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奶奶习惯于在别人面前
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奶奶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
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
“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
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
病相怜的伙伴。
同沉思晗相反,我们班王淼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
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
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
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
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
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
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