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提高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提高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提高题[附答案]

33333333综合题

1.如图(1),直角梯形OABC 中,∠A= 90°,AB ∥CO, 且AB=2,OA=23,∠BCO= 60°。 (1)求证: OBC 为等边三角形;

(2)如图(2),OH ⊥BC 于点H ,动点P 从点H 出发,沿线段HO 向点O 运动,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线

段OA 向点A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1/秒。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ΔOPQ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t 的取值范围; (3)设PQ 与OB 交于点M ,当OM=PM 时,求t 的值。

解:1)根据勾股定理,AB=2,OA=23,则BO=4=2AB ,所以△ABO 是一个30°60°90°的三角形。 ∵AB//CO ,∠A=90°∴∠AOC=180°-90°=90° ∵∠AOB=30°,∴∠BOC=90°-30°=60°=∠C ∴△OBC 为等边三角形

2)∵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OQ=PH=t ∵OH ⊥BC ,∴∠CHO=90°, ∴∠COH=30°,OH=( /2)BC=2 ∴∠QOP=60°,OP=2 -t

∴S=1/2t(2 -t)× /2=3/2t- /4t 2,且(0

2. 如图,正比例函数图像直线l 经过点A (3,5),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ABO =45°。AH ⊥OB ,垂足为点H 。

(1)求直线l 所对应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图(1)

图(2)

(备用图)

图2

图1

A

B

C

D

E

F

F E

D

C

B

A

(2)求线段AH 和OB 的长度;

(3)如果点P 是线段OB 上一点,设OP =x ,△APB 的面积为S ,写出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

量x 的取值范围。

解:1)设y=kx 为正比例解析式,当x=3,y=5时,3k=5,k=5/3 2)AH 即A 的纵坐标,∴AH=5

∵AH ⊥BH ,∠ABH=45°,∴∠HAB=∠ABH=45°,∴AH=BH=5 OH 即A 的横坐标,∴OH=3 ∵OB=OH+BH ,∴OB=5+3=8 3)∵OB=8,OP=x ,∴BP=8-x

∴S △ABP=1/2BP ×AH=1/2(8-x)×5=20-(5/2)x x 的取值范围是0≤x <8

3.(本题满分12分,第1题4分,第2题6分,第3题2分)

已知在△ABC 中,∠ACB =90°,AC =BC ,点D 是AB 上一点,AE ⊥AB ,且AE =BD ,DE 与AC 相交于点F 。

(1)若点D 是AB 的中点(如图1),那么△CDE 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D 不是AB 的中点(如图2),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一定成立,请加以说明,

如果不一定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AD =AC ,那么△AEF 是 等腰 三角形。(不需证明)

解:1)△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成立,在△ABC 中,∵∠ACB=90°,AC=BC ,∴∠CAB=∠B=45° ∵AE ⊥AB ,∴∠EAB=90°,∴∠EAC=90°-45°=45°=∠B 在△ACE 与△BCD 中,

∵AE=BD ,∠EAC=∠B ,AC=BC ,∴△ACE ≌△BCD

∴CE=CD,∠ACE=∠BCD

∵∠ACD+∠BCD=90°,∴∠ACD+∠ACE=90°,即∠DCE=90°

∴△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直线l经过原点和点(3,6)

A,点B坐标为(4,0)

(1)求直线l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若P为射线OA上的一点,

①设P点横坐标为x,△OPB的面积为S,写出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当△POB是直角三角形时,求P点坐标.

解:1)设y=kx为直线l的解析式

当x=3,y=6时,6=3k,k=2,∴y=2x是直线l的解析式

2)①P在射线OA上,设P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2x

S=1/2×OB×2x=4x,∴S=4x是解析式,x的取值范围x>0

②在Rt△P?OB中,P的坐标(4,8)

在Rt△P?OB中,P的坐标(4/5,8/5)

5、如图,在等腰Rt△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M、N,使∠MCN=45°,设AM=m,MN=x,BN=n那么:(1)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请证明)

(2)如果该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求AM:AB。

解:1)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作△ACM≌△BCD,∴∠ACM=∠BCD,CM=CD,∠MCN=∠NCD=45°

在△MNC与△DNC中

∵CM=CD,∠MCN=∠DCN,CN=CN,∴△MNC≌△DNC

∴MN=DN=n,AM=BD=m

∵∠A=∠CBA=∠CBD=45°,∴∠DBN=45°+45°=90°

∴△DBN(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个直角三角形

6.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 =90°,AB =AC =1,P 是AB 边上不与A 点、B 点重合的任意一个动点,PQ ⊥BC 于点Q ,QR ⊥AC 于点R 。 (1)求证:PQ =BQ ;

(2)设BP =x ,CR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x 为何值时,PR//BC 。

解:1)∵∠A =90°,AB =AC ,∴∠B=∠C=45°

∵PQ ⊥BC ,∴∠PQB=90°,∴∠B=∠BPQ=45°,∴BQ=PQ 2)∵BP=x ,BQ=PQ ,PQ ⊥BQ ,∴勾股定理BQ=PQ=(1/2) x ∵∠A =90°,AB =AC =1,∴勾股定理CB= ,∴CQ= -(1/2) x ∵QR ⊥AC ,∴勾股定理得y=1-0.5x ,且x 的取值范围0

7.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已知AC =6cm ,BC =8cm 。 (1)求AB 边上中线CM 的长;

(2) 点P 是线段CM 上一动点(点P 与点C 、点M 不重合),求出△APB 的面积y (平方厘米)与CP 的长x (厘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ABP 的面积是凹四边形ACBP 面积的3

2

,如果存在请求出CP 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C =90○,AC =6cm ,BC =8cm ,∴AB=10cm ,∴CM=1/2AB=5cm 2)作CD ⊥AB ,PE ⊥AB

∵S △ABC=(1/2)AB ×CD,S △ABP=(1/2)AB ×PE , ∴S △ABC/S △ABP=CD/PE

∵S △ABC=1/2×6×8=24,AB=10,∴CD=48/5

∵PM=5-x ,∴S △PMB/S △ABC=PD/CE=(5-x)/5,∴y/24=(5-x)/5,y=(24/5)(5-x)是解析式,其中x 的定义域0

3)存在,根据题意,S四边形ACBP=2 S△ABP,∴24-y=2y,y=8

当y=8时,8=(24/5)(5-x),解得,x=5/2

∴当x=5/2时△ABP的面积是凹四边形ACBP面积的2/3。

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AD=6,点P、Q分别是AB边和CD边上的动点,点P从点A向点B

运动,点Q从点C向点D运动,且保持AP=CQ。设AP=x,BE=y

(1)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相交,设交点为E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x取值范围;

(2)在(1)的条件是否存在x的值,使△PQ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连接PF、QF,

∵EF垂直平分PQ,∴PF=QF

∵∠A=∠D=90°,∴AP2+AF2=DF2+DQ2

即x2+(6-y)2=y2+(8-x)2,∴3y=4x-7,y=(4x-7)/3

其中x的定义域0

9.在△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过点B作∠CBE=∠A,BE与射线CA相交于点E,与射线CD相交于点F.

(1)如图, 当点E在线段CA上时, 求证:BE⊥CD;

(2)若BE=CD,那么线段AC与BC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3)若△BDF是等腰三角形,求∠A的度数.

解:1)∵∠ACB=90°,D是AB的中点,∴AD=BD=CD,∴∠CBA=∠DCB,∠A=∠DCA

∵∠CBE=∠A,∴∠CBE+∠EBA=∠A+∠EBA,即:∠CBA=∠BEC,∴∠DCB=∠BEC

∵∠CBE+∠BEC=90°,∴∠CBE+∠DCB=90°,∴∠BFC=90°,即CD⊥BE

2)∵BE=CD,∴BE=AD=BD=CD,∴AB=2BE

∵∠CBE=∠A,,∠BCE=∠ACB∴△BCE∽△ACB,∴BC:CA=1:2,∴AC=2BC

3)∵△BDF是等腰三角形,∠BFD=90°,∴∠BDF=45°

①当点E在线段CA上时,∠A=1/2∠BDF=22.5°

②当点E在线段CA延长线上时,∠BAC=(180°-∠CDA)/2=67.5°

10.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交直线于点.当四边形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A在两个函数图象上,∴2=3k,k=2/3,即正比例函数y=2x/3

∴2=k/3,k=6,即反比例函数y=6/x

2)当0

3)∵M(m,n),∴n=6/m,N(0,n) C(3,0),D(3,n)

S四边形OADM=S梯形OADB-S△OMB=[(n-2)+n]×(3/2)-(mn/2)=3n-3-3=3n-6=6

∴n=4,∴m=6/4=3/2,即M(3/2,4)

∵A(3,2),∴OC=BD=3,∴BM=DM

11.已知:如图,在⊿ABC中,∠C=90°,∠B=30°,AC=6,点D在边BC上,AD平分∠CAB,E为A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EF⊥AB,垂足为F.

(1)求证:AD=DB;

(2)设CE=x,BF=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当∠DEF=90°时,求BF的长.

解:1)∵∠C=90°,∠B=30°,∴∠A=60°,

∵AD平分∠CAB,∴∠BAD=30°=∠B,∴AD=DB

2)∵BF=y=AB-AF=12-AF,∵EF⊥AB,∠A=60°,∴∠AEF=30°

∴AF=1/2AE=1/2(AC-CE)=1/2(6-X),∴y=12-1/2(6-X)=9+1/2x

∴y=9+1/2x为解析式

3)∵∠DEF=90°,∴∠EDA=∠BAD=∠EAD=30°,∴∠EDC=30°∴AE=ED=2EC,

∵AE+EC=AC=6,∴EC=2

当EC=x=2时,y=9+1/2×2=10,即BF=10

第26题图

12.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D 是边AC 上不与点A 、C 重合的任意一点,DE ⊥

AB ,垂足为点E ,M 是BD 的中点.

(1)求证:CM =EM ;

(2)如果BC =3,设AD =x ,CM =y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点D 在线段AC 上移动时,∠MCE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MCE 的大小;如果发生变化,说明如何变化.

解:1)∵∠ACB=90°,DE ⊥AB ,∵M 是BD 的中点,∴CM=1/2BD=EM 2)∵CM=y ,∴BM=DM=EM=y

∵∠ACB=90°,∠A=30°,∴AB=2BC , ∵BC=3,∴AB=23,∴AC=3,∴CD=3-x

∴(3-x)2+3=4y 2,y=1/2 ,其中x 的定义域是0

∵∠ACB=90° ,∠A=30°,∴∠ABC=60°

∵∠ABC=∠MBC+∠MBE=60°,∵∠MBC+∠MCB=∠CMD,∠MBE+∠MEB=∠EMD ∴∠CME=∠CMD+∠EMD=2∠ABC=120°, ∵CM=EM ,

∴∠MCE=∠MEC=30°。 ∴∠MCE 大小不变

13、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 的边AB=2,BC=3,点M 是边C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C 重合),把这

张长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M 上,折痕交边AD 与点E ,交边BC 于点F . (1)、写出图中全等三角形;

(2)、设CM=x ,AE=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写出定义域;

(3)、试判断BEM 能否可能等于90度?如可能,请求出此时CM 的长;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BEF ≌△MEF ,根据翻折得到。 △ABE ≌△DEM ,AAS

2)∵△BEF ≌△MEF ,∴BE=ME ,∴BE 2=ME 2 ∵∠A=∠D=90°∴AE 2+AB 2=DM 2+DE 2

D

A

B

M

∵AB=CD=2,AD=3,CM=x ,AE=y

∴代入得y 2+4=(2-x)2+(3-y)2,解得y=(x 2-4x+9)/6 其中x 的定义域0

3)∵∠BEM=90°∴∠AEB=180°-90°-∠DEM=∠DME∴∠ABE=∠DM E

在△ABE 与△DEM 中,∵∠ABE=∠DM E ,∠A=∠D ,BE=ME ,∴△A BE ≌△DME ∴AE=DM,AB=DE ,∴2=3-y ,y=1,∴当y=1时,1=2-x ,x=1 ∴CM=1时∠BEM 为90°

14、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BC 的垂直平分线DE 分

别交BC 、AC 于点D 、E ,BE 和AD 相交于点F ,设∠AFB =y, ∠C =x (1)求证:∠CBE =∠CAD ; (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3)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解:1)∵∠BAC=90°,AD 是BC 上中线,∴AD=BD=CD ,∴∠C=∠CAD ∵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E=CE ,∴∠C=∠CBE ,∴∠CAD=∠CBE

2)∵∠AFB=∠CBE+∠ADB=∠CBE+∠C+∠CAD ,∵∠AFB =y, ∠C =∠CAD=∠CBE=x ,∴y=3x 3)0

15、已知:如图,在△ABC 中,∠C =90°,∠B =30°,AC =6,点D 、E 、F 分别在边BC 、AC 、AB 上(点

E 、

F 与△ABC 顶点不重合),AD 平分∠CAB ,EF ⊥AD ,垂足为H .

(1)求证:AE =AF :

(2)设CE =x ,BF =y ,求x 与y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DEF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出BF 的长. 解:1)在△AEH 与△AFH 中

∵AD 平分∠CAB ,EF ⊥AD ,∵AH=AH ∴△AEH ≌△AFH ∴AE=AF

2)∵在△ABC 中,∠C=90°,∠B=30°,AC=6∴AB=12

F

B

E

D

∵CE=x,BF=y∴AE=AC-CE=6-x,AF=AB-BF=12-y

∵AE=AF,∴6-x=12-y,y=x+6

∴y=x+6为解析式,其中0<x<6为x的定义域

3)在△AED与△AFD中,∵AE=AF ,∵AD平分∠CAB,AD=AD ∴△AED≌△AFD,∴∠AED=∠AFD∴∠CED=∠DFB

∵EF⊥AD,∴∠EDF=90°∴∠CDE+∠BDF=90°

∵∠C=90°,∴∠CDE+∠CED=90°,∴∠BDF=∠CED

∵∠CED=∠DFB,∴∠BDF=∠DFB,∴BF=BD

∵∠C=90°,AC=6,∠CAD=∠BAD=1/2∠CAB=30°∴CD=23

∵∠BAD=∠B=30°∴BD=AD=2CD=43∴BF=BD=43 ∴当△DEF 是直角三角形时,BF 的长为43

16.已知ABC ?中,AC =BC , =120C ∠o

,点D 为AB 边的中点,60EDF ∠=o

,DE 、DF 分别交AC 、BC 于

E 、

F 点.

(1)如图1,若EF ∥AB .求证:DE =DF .

(2)如图2,若EF 与AB 不平行. 则问题(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解:1)∵EF//AB ,∴∠FEC=∠A=30° ∵∠EFC=∠B=30°,∴EC=CF ,∴∠A=∠B ∵AC=BC ,∴AE=BF ∵D 是AB 中点,∴DB=AD

在△ADE 与△BDF 中,∵∠A=∠B ,AE=BF ,AD=BD ,∴△ADE ≌△BDF ∴DE=DF

2)过D 作DM ⊥AC 于M ,DN ⊥BC 于N ∵AB=AC ,∠C=120°,∴∠A=∠B=30°,

∴∠ADM=∠BDN=60°,∴∠MDN=180°-∠ADM-∠BDN=60° ∵AC =BC 、AD =BD ,∴∠ACD =∠BCD ,∴DM =DN 。

∴∠EDM =∠MDN -∠EDN =60°-∠EDN =∠EDF -∠EDN =∠FDN ,∴∠EDM =∠FDN

在△DEM 与△DFN 中,∵∠DME =∠DNF =90°,DM =DN ,∠EDM =∠FDN ,∴△DEM ≌△DFN , ∴DE =DF ,1)中结论仍然成立

17.如图(第27题图1),已知ABC ?中, BC =3, AC =4, AB =5,直线MD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

AC 于M 、D 点.

(1)求线段DC 的长度;

(2)如图(第27题图2),联接CM ,作ACB ∠的平分线交DM 于N .

求证:CM =MN

解:1)连接BD,设DC为x

∵DM是AB的垂直平分线,∴AM=MD=2.5

∴得到方程(4-x)^2-2.5^2+2.5^2=3^2+x^2,

解得x=7/8,即CD长7/8

2)∵CM为AB边中线,∠ACB=90°∴MC=MB

∵CN平分∠ACB,∴∠ACM=∠BCM=45°

∴∠CDM=180°-(45°-∠1+∠1+∠2),∴∠B=45°+∠1

∵BCDM是四边形,∠DMB=∠ACB=90°,∴∠MDC+∠B=180°,即135°-∠2+45°+∠1=180°∴∠1=∠2

∴CM=MN

精品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提高题

全等三角形 例1.如图已知:ΔABC和ΔBDE是等边三角形,D在AE延长线上。求证:BD+DC=AD。 例2.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画∠MAB、∠NBA 的平分线交于E, (1)∠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C,观察线段DE、CE,你有何发现? (3)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①AD+BC=AB;②AD+BC=CD谁成立?并说明理由。 例3.如图,AD//BC,AD=BC,AE⊥AD,AF⊥AB,且AE=AD,AF=AB,求证:AC=EF。 例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BF是∠ABC的平分线,AF∥DC,连接AC、CF,求证:CA是∠DCF 的平分线。 D A F C B

例5.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 例6.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2AE 。 课堂练习: 1.如图,在等边△ABC 中,AD =BE =CF,D 、E 、F 不是中点,连结AE 、BF 、CD,构成一些三角形.如果三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一组,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组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C ' B ' A ' F E D C B A 2.如图,已知,等腰Rt △OAB 中,∠AOB=90o ,等腰Rt △EOF 中,∠EOF=90o ,连结AE 、BF .求证:(1)AE=BF ;(2)AE ⊥BF . F A E D C B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试题(1) 一、选择题。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3 26a a a =÷ B.222 2x y x y =?? ? ?? C.1=+++b a b b a a D.y x x xy x x +=+2 2 2.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为0.000000003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3.1×10-9 米 B .3.1×10-9 米 C .-3.1×109 米 D .0.31×10-8 米 3、二次根式21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1 B 、x <-1 C 、x ≠-1 D 、一切实数 4、小明用两根同样长的竹棒做对角线,制作四边形的风筝,则该风筝的形状一定是( ) A 、矩形 B 、正方形 C 、等腰梯形 D 、无法确定 5.一元二次方程092 =-x 的根是( ) A. x =3 B. x =4 C. x 1=3,x 2=-3 D.x 1=3,x 2=-3 6.△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①∠A=∠B -∠C ;②∠A :∠B :∠C=3:4:5;③))((2c b c b a -+=;④13:12:5::=c b a ,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某市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的情况如下: 则:这个排球队队员的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是 ( ) A .19,20 B .19,19 C .19,20.5 D .20,19 8、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9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2 B 、x ≠3 C 、x ≥2或x ≠3 D 、x ≥2且x ≠3 10.下列有关四边形的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 总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要使式子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 ≥-2 C.x ≥2 D.x ≤2 2.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4 B. + = C. ÷=2 D. =-15 4.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 对应值,可得p 的值为( ) A.1 B.-1 C.3 D.-3 5.某公司10名职工的5月份工资统计如下,该公司10名职工5月份工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4 A.2400元、2400元 B.2400元、2300元 C.2200元、 2200元 D.2200元、2300元 6.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7.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 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 A.24 B.16 C.4 D.2 8.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 上,连接BD,则BD长( ) A. B.2 C.3 D.4 9.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 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 10.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 则不等式2x D.x>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 . 1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 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4、已知∠A :∠B :∠C=1:2:2,则△ABC 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 A .40o、 80o、 80o B .35o 、70o 、70o C .30o、 60o、 60o D .36o、 72o、 72o 5、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是79o,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形状 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7.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 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8.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 A 、B 、C 都可以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2、适合条件C B A ∠=∠=∠2 1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3.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 ③∠A=90°-∠B; ④∠A=∠B=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4.在△ABC 中,∠A=60°,∠C=2∠B ,则∠C=_____.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____ 16.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17.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8.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 若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10,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 20.在△ABC 中,已知∠A=3∠C=54°,则∠B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21.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9cm ,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 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23. 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 图1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提高训练题 (14)(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提高训练题 (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 B. C. D. 2.点(2,?13)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A. (2,?13) B. (?2,?13) C. (?2,13) D. (2,1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y)2=x2+y2 B. (?1 2xy2)3=?1 6 x3y6 C. x6÷x3=x2 D. √(?2)2=2 4.若4x2+(a?1)xy+9y2是完全平方式,则a的值是() A. 7或?5 B. 13或?11 C. ?13或14 D. ?7或?5 5.3x=4,9y=7,则32y?x的值为() A. 4 7B. 7 4 C. ?3 D. 2 7 6.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成两个直角梯形后, 再拼成一个等腰梯形(如图),通过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是() A. a2?b2=(a+b)(a?b) B. (a+b)2=a2+2ab+b2 C. (a?b)2=a2?2ab?b2 D. a2?ab=a(a?b) 7.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 △DCB的是()

A. ∠A=∠D B. ∠ACB=∠DBC C. AC=DB D. AB=DC 8.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点E在AB 上,若点P是AD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为() A. 线段BC的长 B. 线段CE的长 C. 线段AD的长 D. 无法确定 9.如图,△ABC中,AB=AC,BD=CE,BE=CF,若∠A=50°,则 ∠DEF的度数是() A. 75° B. 70° C. 65° D. 60° 10.如图,点D、E是正△ABC的边BC、AC上的点,且CD=AE,AD、BE相交于P点,BQ⊥AD于 Q,已知PE=1,PQ=3,则AD等于() A. 5 B. 6 C. 7 D. 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1.因式分解:a2b?4ab+4b=. 12.代数式√x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x?1 13.若m?n=2,m+n=5,则m2+n2的值为______ . 14.如图,将△ABC沿着DE翻折,若∠1=40°,∠2=80°,则∠EBD= ______ .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D A B C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 ()(y x y x +-、x 12-、11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如果把223y x y -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5倍 B 、不变 C 、缩小5倍 D 、扩大4倍 3、已知正比例函数y =k 1x (k 1≠0)与反比例函数y =2 k x (k 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1),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2,1) D. (2,-1) 4、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A .10米 B .15米 C .25米 D .30米 5、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 、菱形或矩形 B 、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 、矩形或等腰梯形 D 、菱形或直角梯形 6、把分式方程12121=----x x x 的两边同时乘以(x -2), 约去分母,得( ) A .1-(1-x)=1 B .1+(1-x)=1 C .1-(1-x)=x -2 D .1+(1-x)=x -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D=BC=8,AB=10,CD=6,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1516 B 、516 C 、1532 D 、1716 9、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 10、小明通常上学时走上坡路,途中平均速度为m 千米/时,放学回家时,沿原路返回,通常的 速度为n 千米/时,则小明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 A 、 2n m + B 、n m mn + C 、 n m mn +2 D 、mn n m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一组数据8、8、x 、10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 。 12、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 13、当x 时,分式15x -无意义;当m = 时,分式2 (1)(3) 32 m m m m ---+的值为零 14、已知双曲线x k y = 经过点(-1,3),如果A (11,b a ),B (22,b a )两点在该双曲线上, 且1a <2a <0,那么1b 2b . 15、梯形ABCD 中,BC AD //,1===AD CD AB ,?=∠60B 直线MN A B C D A M N C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A、x1=1 x2=-2 B、x1=-1 x2=2 C、x1=-1 x2=-2 D、x1=1 x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边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2-x+2=0根的情况是()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A、(x+3) 2=14 B、(x-3) 2=14 C、(x+6) 2=1 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AB=AC,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条 件是() A、AD=AE B、∠AEB=∠ADC C、BE=CD D、BD=CE 6、如图,△ABC中,AB=BD=AC,AD=CD,则∠BAC 的度数是() A、100° B、108° C、120° D、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根分别为x1=3,x2=1,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A、x2+4x+3=0 B、x2-4x+3=0 C、x2+4x-3=0 D、x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B、C、D的 面积的和是()2 cm。 A、28 B、49 C、98 D、147 10、关于x的方程2x2+mx-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0 B、2 C、1 D、-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HL B、ASA C、SAS D、SSS 1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A、k<1 B、k≠0 C、k<1且k≠0 D、k>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那么x= 14、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4x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和6cm,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16、方程(m+1)x|m|+(m-3)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 kx x -+=有实根,则k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ABC中,∠B=90°,∠A=40°, 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 B C A

八年级上数学三角形测试题

第十章三角形提升训练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4分,共24分)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5:6,则其最大角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120° 3.如图1,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与BC 相交于点D ,∠B = 40°,∠BAD = 30°,则C ∠的度数是( ) A .70° B .80° C .100° D .110° 4.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判断 5.如图2,已知∠A=∠30°,∠BEF=105°,∠B=20°,则∠D=( ) A .25° B .35° C .45° D .30° 6.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的三角形中的线段是 ( )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某边的中垂线 二、试试你的身手(每小题4分,共24分) 7.在△ABC 中,∠A+∠B=90°,∠C=3∠B ,则∠A= ,∠B= ,∠C= . 8.如图3,在△ABC 中,∠ABC=90°,∠A=50°,BD ∥AC ,则∠CBD 的度数是 °. 9.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4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 10.如图5 O ,则∠AOB+∠DOC=_________. 11.工人师傅常用直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6,∠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P 的射线OP 就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 (填“是”或“不是”)合 理的,依据是 . 12.如图7,是国旗上的一颗五角星的,它的一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 三、挑战你的技能( 13、14题各8分,15题10分,16、17题各13分) 13.(8分)如图8两根长度为15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上,那么 在地面的固定点到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聪明的你一定能想出准确的答案来.好好动动脑筋! 14.(8分)已知,如图9,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AC 、DF 相交于点G ,AB ⊥BE ,垂足为B ,DE ⊥BE ,垂足为E ,且AB =DE ,BF =CE .那么:∠A 与∠ D 有怎样的关系?你能说出理由吗? 15.(10分)如图10,已知∠ABC=∠ADC=90°,E 是AC 上一点, AB=AD ,聪明的同学们你能说明EB 为什么等于ED 吗? 16.(13分)已知:如图11,OP 是AOC ∠和BOD ∠的平分 线,OA OC OB OD ==,. 那么AB CD =吗?请说明理由. A B C D 图1 图4 B 图5A C B D 图3 图7 B A C O D P 图11 图8 B C 图10 C E D 图9 C A F B D E 图

八年级上数学复习题(提高题一)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密--------------------------------封--------------------------------线----------------------------------------------- 八年级上期期末数学复习题--提高题(一) 一、选择题 1. .从﹣3,﹣1,,1,3这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a ,若数a 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 无解,且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 ﹣=﹣1有整数解,那么这5个数中所有满足条件的a 的值之和是( ) A .﹣3 B .﹣2 C .﹣ D . 2.要使二次根式1+a 有意义,且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2 3=-++-x a x x 的解为非负数的所有整数a 的和为( )A.9 ; B.8; C.6 ; D.10. 3.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1212 ++=+-x m x mx 有解,且满足???≤-3 m -25<32m 整数m 的值为( ) A.-1,0,1; B.-1,1,2; C.0,2,3; D.0,1,3; 二、证明题及应用题 4. 已知:如图,AB AE B E =,∠1=∠2,∠=∠.求证:BC ED = . 5. 在?ABC 中,∠C>∠B,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C 于点E, 试说明:∠DAE=2 1 (∠C -∠B). 6. (1)计算:))(2()(2 y x y x y x +--- (2)先化简,再求值: 222 2 6951222a ab b b a b a ab a b a ??-+÷--- ?--??,其中a ,b 满足42. a b a b +=??-=?, 7. 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一串数字,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和谐数”. 例如: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1 / 4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90分钟完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6,3,10 B .3,2,5 C .9,12,15 D .32,42,52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C 点的坐标是( ) A .(3,7) B .(5,3) C .(7,3) D .(8,2) 3.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有两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4.已知甲、乙两班学生测验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甲2 =154、 S 乙2 =92,则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比较整齐的是( ) A .甲班 B .乙班 C .两班一样 D .无法确定 5.若直线y=-x 与双曲线y=x k (k ≠0,x >0)相交,则双曲线 一个分支的图象大致是( ) 6.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且AC=8,BD=10,E 、F 、M 、N 分别 为AB 、BC 、CD 、DA 的中点,那么四边形EFMN 的面积等于( ) A .40 B .202 C .20 D .102 7.已知,如图,E ,F ,G ,H 分别是正方形ABCD 各边中点,要使阴影 部分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大正方形的边长应是( ) A .25 B .35 C .5 D .5 8.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 AE ⊥BD 于点E ,∠AOB=45°,则∠BAE 的大小为( )。 A .15° B .22.5° C .30° D .45° 9.如图,已知□ABCD 中,点M 是BC 的中点,且AM=6,BD=12, AD=45,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245 B .36 C .48 D .72 10.如图,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四条边的中点, 要使四边形EFGH 为矩形,四边形ABCD 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第2题 第5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D C B A H G F E 第10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

————————————————————————————————作者:————————————————————————————————日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多做练习题和试卷,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 , , , , , ,中,分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3、分别以下列五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①6,8,10;②13,5,12 ③1,2,3; ④9,40,41;⑤3 ,4 ,5 .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组 A.2 B.3 C.4 D.5 4、分式的值为0,则a的值为( ) A.3 B.-3 C.3 D.a-2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6、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分别为:AC=6cm,

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 ) A.2cm B.3cm C.4cm D.5cm 7、已知k10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 (A)450a元 (B)225a元 (C)150a元 (D)300a元 9、已知点(-1, ),(2, ),(3,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某 10、如图,双曲线 (k0)经过矩形O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题3分, 共24分) 11、把0.0000000012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 . 12、如图6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测试题

4题图 B D C 三角形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那么第三边长可以是下面的( ). A .1 B .9 C .3 D .10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 3.适合条件∠A= 12∠B=1 3 ∠C 的△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 A .30° B .75° C .105° D .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 ( ) A 、至少有一个钝角 B 、至少有一个直角 C 、至多有一个锐角 D 、 至少有两个锐角 7.如图7-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不是三角形ABC 的外角 B .∠B <∠1+∠2 C .∠AC D 是三角形ABC 的外角 D .∠ACD >∠A +∠B 8、如图4,若∠A=15°,∠B=65°,∠D=25°,则∠CEH 等于( ) A. 120° B. 115° C. 110° D. 105° 9.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发出的对角线有( ). A .7条 B .8条 C .9条 D .10条 10.如图1,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 .∠A=∠1+∠2 B .2∠A=∠1+∠2 C .3∠A=2∠1+∠2 D .3∠A=2(∠1+∠2) (10题) (13题) (16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个三角形. 13.如图:∠A+∠B+∠C+∠D+∠E+∠F 等于________. 14.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______边形. 15.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则n=________. 16如图,已知∠1=20°,∠2=25°,∠A=55°,则∠BOC 的度数是_____. 17.P 为?ABC 中BC 边延长线上的一点,∠A=50°,∠B=80°,则∠ACP=_____ 18.从八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_对角线,把八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 1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5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___. 20.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C+∠D ,∠C=2∠D ,则∠C=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8分)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第7题

初二数学上期末能力提高测试题

初二数学上期末能力提高测试题 (120分,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b a b a += +211 B .a ÷b ×b 1 =a C . 1-=--x y y x D .3 1 31-=- 2.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5 B .7 C .5或7 D .6 3.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c b a ++就是完全对称式. 下列四个代数式:①abc ;②ca bc ab ++;③a c c b b a 222++;④()2 b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4.若022=-+x x ,则2012223+-+x x x 的值是( ) A .2014 B .2013 C . 2014- D .2013- 5.若n 为整数,则能使 1 1 -+n n 也为整数的n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湖北仙桃〉如图1,在△ABC 中,AB =AC ,∠A =120°,BC =6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交AB 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N ,交AC 于点F ,则MN 的长为( ) A .4 cm B .3 cm C .2 cm D .1 cm 图1 图2 图3 7.如图2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ACB =90°,点E 是AB 的中点,且DE ⊥AB ,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交BC 于点F ,若∠D =30°,EF =2,则DF 的长是( ) 8.如图3所示,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PQ .以下四个结论:①△ACD ≌△BCE ;②AD =BE ;③∠AOB =60°;④△CPQ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最新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检测试卷 (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 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 式有(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若式子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2 B 、x≠3 C 、x≥2或x≠3 D 、x≥2且x≠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 222 C .3,4, 5 D . 11 4,7,8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 AE 于点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 4 312+=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 是样本的容量 B. n x 是样本个体 C. x 是样本平均数 D. S 是样本方差 9、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54 B .52 C .53 D .65 M P F E C B 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若关于x 的方程 ()2 m 110x mx -+-=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1=. C. m 1≥ D. m 0≠. 2.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 是 x 的函数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7,24,25 B. 3,2,5 C. 2,5,6 D. 13,14,15 4.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1 B. m≤1 C. m >1 D. m <1 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 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ACB =90°,AC+AB =10,BC =3,求AC 的长.在这个问题中,AC 的长为( ) A. 4尺 B. 92 尺 C. 9120 尺 D. 5尺 6.一次函数42y x =--的图象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6,第三边长是方程28150x x-+=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1 B. 12 C. 13 D. 11或13 9.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CD的中点,连接OE,若4 AB=,60 BAD ∠=?,则OCE △的面积是() A. 4 B. 23 C. 2 D. 3 10.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60米/分钟 B. 乙的速度是80米/分钟 C. 点A的坐标为(38,1400) D. 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 40(4060) y t t =剟 二、填空题 11.在函数 2 1 x y x - = -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在Rt△ABC中,已知∠C=90°,∠A=30°,BC=1,则边AC的长为_____. 13.若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0 kx b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的值是().A.3 B.4 C.5 D.6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3.(2008年??福州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A.13cm B.6cm C.5cm D.4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AB,AD是斜边上的高, 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与∠C 第5(∠C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则∠AOC+∠DOB=() 第6题图 A、900 B、1200 C、1600 D、1800 7.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9.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八年级数学提高题[附答案]

33333333综合题 1.如图(1),直角梯形OABC 中,∠A= 90°,AB ∥CO, 且AB=2,OA=23,∠BCO= 60°。 (1)求证: OBC 为等边三角形; (2)如图(2),OH ⊥BC 于点H ,动点P 从点H 出发,沿线段HO 向点O 运动,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线 段OA 向点A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1/秒。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ΔOPQ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t 的取值范围; (3)设PQ 与OB 交于点M ,当OM=PM 时,求t 的值。 解:1)根据勾股定理,AB=2,OA=23,则BO=4=2AB ,所以△ABO 是一个30°60°90°的三角形。 ∵AB//CO ,∠A=90°∴∠AOC=180°-90°=90° ∵∠AOB=30°,∴∠BOC=90°-30°=60°=∠C ∴△OBC 为等边三角形 2)∵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OQ=PH=t ∵OH ⊥BC ,∴∠CHO=90°, ∴∠COH=30°,OH=( /2)BC=2 ∴∠QOP=60°,OP=2 -t ∴S=1/2t(2 -t)× /2=3/2t- /4t 2,且(0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 A 、x 1=1 x 2=-2 B 、x 1=-1 x 2=2 C 、x 1=-1 x 2=-2 D 、x 1=1 x 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 2-x +2=0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 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 2=14 B 、 (x-3) 2=14 C 、(x+6) 2=1 2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AB =AC ,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条 件是( ) A 、 AD =AE B 、 ∠AEB =∠AD C C 、 BE =CD D 、 BD=CE 6、如图,△ABC 中,AB=BD=AC ,AD=CD ,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108° C 、120° D 、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 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x 1=3, x 2=1,那么这个一元二 次方程是( ) A 、 x 2+4x+3=0 B 、 x 2-4x+3=0 C 、 x 2+4x-3=0 D 、 x 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 ,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 、B 、C 、D 的 面积的和是( )2 cm 。 A 、28 B 、49 C 、98 D 、147 10、 关于x 的方程2x 2+mx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 、 0 B 、 2 C 、 1 D 、 -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 HL B 、ASA C 、 SAS D 、 SSS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A 、 k <1 B 、 k ≠0 C 、 k <1且k ≠0 D 、 k >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 ,那么x = 14、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4x 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 和6cm ,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16、方程(m+1)x |m|+(m-3)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kx x -+=有实根,则k 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 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