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组织变革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ibm管理案例

ibm管理案例

ibm管理案例【篇一:ibm管理案例】【企业】ibm企业变革管理案例分析散文吧>>【企业】ibm企业变革管理案例分析导读:在过去一个世纪当中,ibm基业长青,因此被公认为是“反思和变革”实践最成功的企业。

企业变革的核心是管理变革,而管理变革的成功来自于变革管理。

变革的成功率并不是100%,甚至更低,常常使人产生一种“变革是死,不变也是死”的恐惧。

在过去一个世纪当中,ibm基业长青,因此被公认为是“反思和变革”实践最成功的企业。

ibm在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服务和整体战略方面经历了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变革就是ibm在1990年从一个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企业,使得这头“大象”能够继续跳舞并在舞台上取得辉煌成绩。

很显然,具有快速成功地实现变革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未来的企业”将组织内部的变革视为一种常态。

经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员工都能适应不可预测性。

在产品、市场、运营和业务模式始终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一切以价值为导向,与目标挂钩。

聘用、委任和嘉奖创新者和变革领导者。

“未来的企业”是逐梦人的天堂———他们质疑臆测,提出的方案往往非常激进并且最初可能被一些人认为不切实际。

关注业绩实现。

“未来的企业”还是那些能力非常的领导者的乐土,由他们设定目标、推动和引领企业前进。

业绩优秀的人将获得特殊奖励,比如获得为之奋斗的企业的股份。

“未来的企业”通过健全的计划来定于和掌控变革,计划围绕预期的业务目标构建,并推动业务成果的实现。

像风险投资家那样经营。

“未来的企业”跟踪变革的业务效益以及变革管理的有效性。

强大的变革管理能力是各种规模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需要作为一种专业素养进行培养,而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的“艺术”。

“未来的企业”建立流程和构架以鼓励创新和改革。

它积极地管理投资组合,保护并支持不成熟但有潜力的创意,同时系统地清除对企业没有帮助的想法。

企业变革是指企业管理者主动对企业原有的状态进行改变,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以某一目标或某一愿景为取向的一系列活动。

第八章附件3:组织变革案例—《IBM的组织变革》

第八章附件3:组织变革案例—《IBM的组织变革》
企业组织结构与外部环境、战略目标之间的良好匹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企业能否赢得竞争、摆脱逆境的关键因素。组织结构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只有根据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革,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资料来源:编著者根据《IBM变革攻略》(黎晓珍,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1月版)及IBM官方网站显示资料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整理。
20世纪80年代,迫于来自美国阿姆达尔与日本三菱、日立等公司的竞争压力,IBM开启了史上从未有过的组织变革之路。1980年,IBM开始设立专门从事小型新产品研发的“风险组织”——独立经营单位与战略经营单位,它们直属于总公司专门委员会,拥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这种“风险组织”既有小企业的灵活性,又能得到来自总公司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因而较外部独立企业而言具有优越性。在个人计算机开发方面,IBM依靠这一组织形式,将以往需4年才能完成的开发过程缩短到了11个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除了研发板块,IBM业着力对管理层进行了改革:将主管科研的副总裁与地区公司经理纳入最高决策层,改进了决策层的智力结构,强化了集体决策的机制;对原有事业部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设立了信息系统组、信息系统技术组、信息系统库存组、信息系统产品组与信息系统通讯组,突出了信息和通讯事业部的重要地位,强化了向个人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通讯系统发展的战略方向;此外,IBM还对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进行了管理线条上的整合。IBM此次大规模的组织变革顺应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组织变革案例】
IBM的组织变革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于1911年在美国创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与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为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各类组织提供服务。2013年,IBM全年营业总收入高达998亿美元。在过去的100多年里,IBM无数次取得这样的辉煌,始终以超前的理念、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与出色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IBM就一直在探索与组织变革有关的方法与实践,并通过两次重要变革成功地于逆境中突围。

组织变革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组织变革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组织变革的成功案例与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各个企业都在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

组织变革也成为了各个企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但是,组织变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进行组织变革,又该如何杜绝失败?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组织变革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希望对各位的实际工作有所启示。

一、苹果公司的组织变革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在世界市场上备受关注。

但是,在2005年左右,苹果公司曾经陷入了长达10年的低谷期。

在原CEO Steve Jobs 回归后,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变革,最终使得苹果公司重现辉煌。

苹果公司的组织变革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重新思考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苹果公司不再将自己视作一家电脑公司,而是一家创新科技公司,强调以人类需求为导向开发产品。

2.加强研发。

苹果公司积极投入研发,扩大创新和科技领域的研究,并推出iPhone等革命性的产品,从而迅速占领市场。

3.简化组织结构。

苹果公司将其长期存在的多层次领导体系重新设计,创立了一套更为扁平的组织结构,实现团队间更为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4.改进公司文化。

苹果公司强调“创新、无畏、发扬追求卓越的传统”,鼓励员工勇于尝试新事物,并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二、福特公司的组织变革福特公司是美国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制造企业,但在过去曾经经历过多次资产危机和困难。

福特公司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组织变革,帮助企业走出了低谷。

福特公司的组织变革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重塑企业文化。

福特公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强调员工的价值和重要性,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并重视员工对于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2.加强团队沟通和合作。

福特公司通过减少层级,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和合作,实现了更为高效的工作方式。

3.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

福特公司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加强对产品的把控和检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和标准。

4.开拓新市场。

福特公司通过不断开拓新市场,扩大产品发展前景,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市场份额。

IBM组织变革案例分析

IBM组织变革案例分析

摘要组织结构变革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

企业受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同时,人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变,同样,企业管理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为能适应当今时代与日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

同时,组织结构作为企业资源和权利分配的载体,企业很多战略意义上的变革,都必须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反映和推进。

本文选取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组织结构变革的案例,分析了组织结构变革与企业环境,企业战略的辩证关系。

案例分析,一方面,是对理论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事实认识的深化。

但是,没有普遍使用的组织结构,每个企业的组织结构,都应在组织理论指导下,参考行业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

结构要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这是检验组织结构优劣的唯一标准目录1.IBM公司背景介绍 (3)2. IBM目前的市场形势分析 (4)2.1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4)(二)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4)(三)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tors (4)(四)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5)2.2 行业分析 (5)2.2.1行业增长状况 (5)2.2.2行业竞争状况 (10)2.2.3行业五种力量对比模型分析(波特5力模型分析) (12)2.3竞争对手概况 (15)2.3.1甲骨文公司目前的战略分析 (15)2.3.2甲骨文公司未来战略 (17)2.3.3甲骨文优劣势分析和评估 (17)2.4顾客分析 (18)2.5 IBM内部分析(swot分析) (19)2.5.1 搜集信息,调查分析竞争环境因素 (19)2.5.2基于环境因素分析,构造SWOT矩阵及形成战略对策 (20)3. IBM80年代组织结构变革分析 (21)3.1分析IBM组织变革的动因 (21)3.1.1外部环境因素 (21)3.1.2内部环境的因素 (22)3.2 分析IBM组织变革的过程 (22)3.2.1IBM组织变革的战略目标和总过程 (22)3.2.2第一阶段 (23)3.2.3第二阶段 (24)3.2.4第三阶段 (25)3.3 IBM80年代组织结构变革的成效和不足 (25)4 2008年系统与科技事业部组织结构变革 (26)4.1 组织变革的动因 (26)4.2 组织变革的过程 (27)4.2.1 2008年系统与科技事业部组织结构变革的战略目标 (27)4.2.2 2008年系统与科技事业部组织结构变革的过程 (28)5分析变革中遇到的阻力及管理对策: (31)5.1 对IBM组织变革的总结 (31)5.2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2)1.I BM公司背景介绍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的简称。

IBM组织分析

IBM组织分析

成交价格:17.5亿美元
(其包含台式電腦和筆記本業務6.5億元現 金6億元聯想股票,及5億美元的淨 負債)
2004年4月1日,联想集团的英文名 称由“Legend”改为现在的 “Lenovo”。“Lenovo”是个混成词, “Le”来自“Legend”,“-novo”是 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 (nova)”而来。
托马斯· 约翰· 沃森
小托马斯· 约翰· 沃森 小托马斯· Thomas J. Watson 文森特· 约翰· 沃森 1956 – 1971 利尔森
经营环境 新兴的电子计算机领域。 弗兰克· 卡利 市场领先者——雷明顿兰德 公司
约翰· 欧佩尔
路易斯· 郭士纳
小沃森的选择---成功带领IBM打入计算机 约翰· 埃克斯 市场并成为行业领导者
并购后新联想将成为全球个人计算机第三大的供货商
联想并购前后全球各地 市场占有率变化
成功打通國際通路
2003年 联想与IBMPC业务对比
数据源 : IDC研究(2004)
聯想收購IBM PC業務後組織變動
交易前後股權結構
公眾 (HK)
联想 控股
IBM
公众 (HK) ~35%
联想 控股
IBM
~46%
低端产品总监
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电信事业部总经理 政府与教育事业部
大陆区:
华北方区总经理 华东区总经理 华南区总经理
技术总监
总经理
制造业、物流与交 通运输业总经理
台湾:台湾区总经理
香港区:香港区总经理
市场部总监
STG新旧组织结构对比
旧组织结构
不同产品销售给同一客户,内部抢生 意;只注重自己产品销售的市场,难 于交叉销售

企业变革的例子

企业变革的例子

企业变革的例子企业变革是指企业在不同的环境和市场变化下,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改变经营模式和策略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的过程。

企业变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面评估和规划,合理调配资源,以确保变革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十个与企业变革相关的真实案例,旨在说明企业在面临挑战时如何进行变革以保持竞争力。

1. IBM的转型:IBM是一家历史悠久的IT公司,曾经以硬件销售为主要业务。

然而,随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传统的硬件业务逐渐面临困境。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IBM开始转型为一家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公司,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培训。

2. 亚马逊的数字化转型:亚马逊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巨头,但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时,亚马逊决定进行数字化转型。

他们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物流网络和改进客户体验等举措,成功从传统的线下零售商转型为一家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综合性企业。

3. GE的变革之路:通用电气(GE)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多元化工业公司,曾经以制造电力设备和航空发动机为主要业务。

然而,随着能源行业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GE决定进行全面的业务重组和组织改革。

他们剥离了一些非核心业务,加大了对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

4. 苹果公司的创新: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以其创新的产品和设计而闻名。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苹果决定进行战略调整和产品创新。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如iPhone、iPad和Apple Watch,并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改善客户体验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5. 谷歌的重组:谷歌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以其搜索引擎和在线广告业务而闻名。

然而,随着科技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谷歌决定进行组织重组和业务调整。

他们成立了一个新的母公司Alphabet,将核心业务与其他业务分开,并加大对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

6. 丰田的质量变革:丰田汽车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以其高质量和可靠性而闻名。

IBM公司案例分析

IBM公司案例分析

引言概述:本文将对IBM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其在业务发展、战略转变、市场竞争和创新方面的表现进行详细阐述。

IB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对于IBM公司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公司的成功原因和战略决策,对于其他企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正文内容:一、业务发展1.IBM公司的业务范围及组织结构,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等方面。

2.IBM公司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情况。

3.IBM公司的客户群体和合作伙伴网络。

4.IBM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状况,以及对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

5.IBM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二、战略转变1.IBM公司从硬件制造商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过程。

2.IBM公司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计划,涉及产品创新、市场扩展和组织变革等方面。

3.IBM公司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领域的战略投资和合作伙伴关系。

4.IBM公司如何利用战略转变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的挑战。

5.IBM公司的战略决策和领导力对业务发展的影响。

三、市场竞争1.IBM公司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较,包括微软、谷歌、亚马逊等。

2.IBM公司在不同市场领域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

3.IBM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

4.IBM公司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保持市场份额和增长动力。

5.IBM公司的市场扩展和新业务领域的战略选择及实施效果。

四、创新1.IBM公司在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

2.IBM公司的创新战略和开放创新模式。

3.IBM公司的技术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

4.IBM公司与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

5.IBM公司在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总结。

五、总结通过对IBM公司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在业务发展、战略转变、市场竞争和创新方面的积极表现。

IBM公司成功实施了从硬件制造商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不断积极创新,顺应市场变化。

IBM企业变革管理案例分析

IBM企业变革管理案例分析
的 巨 大 变 革 ,其 中最 重 要 的 变 革 就 是 I BM 在 1 9 9 0年 从 一 个 以 产 品 为 导 向 的 企 业 转 型 为 一 个
固 有 的惯 性 作 斗 争 。 著名 领导 学 家、 哈 佛 商 学 院 教
授 约 翰 ・ 科 特 成 名 作 的 题 目是 “ AF o r c e f o r —
为 围绕 企 业 发 展 目标 所 必 需 进 行 的 重 要 举 措 , 快 速
而成功地 变革是现代 企业生存和 发展 的法宝 , 变 则 通 , 通则 久 , 不 变 则 必 然 会 被 淘 汰 出市 场 。 我们 知道 定 型不易 , 变革 更难 , 它 们 都 是 和 人
服 务 和 整 体 战 略 方 面 经 历 了很 多 具 有 里 程 碑 意 义
. 毽管理
I B M企 业变 革管理案例分析
谭 小芳 I BM 变 革 管 理 案 例 : 在 过 去 一 个 世 纪 当 中 , I BM 基 业 长 青 , 因此被 公认 为是 “ 反 思和 变革 ” 实 践最 成 功 的企 业 。 I BM 在 为 客 户 提 供 什 么 产 品 、
跳 舞 并在 舞 台上取得辉 煌 成绩 。 很 显 然 ,具 有 快 速 成 功 地 实 现 变 革 的 能 力 比
内部 的 变 革 视 为 一 种 常 态 。 经过 企 业文化 的 熏陶 ,
有 这样 几种 : 找不 到方 向 , 是 为迷 茫 ; 难 以说服 以# J E 任何 时候 都更 为重 要。 “ 未来 的企业 ”将 组织 难 , 人改 变 , 是 为无助 ; 无 法快速 行动 , 是 为无 力。
些 能力 非常 的领 导者 的乐土 , 由他 们 设 定 目标 、 推 动 和 引 领 企 业 前 进 。 业 绩 优 秀 的 人 将 获 得 特 殊 奖 励 ,I : 1 : 2 . U 获得 为 之奋斗 的企 业 的股份 。 “ 未 来 的 企 业” 通 过 健全 的计 划来定 于和 掌控 变革 , 计 划围绕 预 期 的业 务 目标 构 建 , 并推 动业务 成 果 的实现 。 像 风险投 资 家那样 经 营。 “ 未 来 的企业 ”跟踪 变 革 的 业 务 效 益 以及 变 革 管 理 的 有 效 , I ' - * 。 强 大 的 变革 管理 能 力是 各 种 规模 的企 业 的核 心 竞 争 力 , 它 需 要 作 为 一 种 专 业 素 养 进 行 培 养 ,而 不 是 作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组织结构变革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

企业受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同时,人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变,同样,企业管理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为能适应当今时代与日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

同时,组织结构作为企业资源和权利分配的载体,企业很多战略意义上的变革,都必须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反映和推进。

本文选取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组织结构变革的案例,分析了组织结构变革与企业环境,企业战略的辩证关系。

案例分析,一方面,是对理论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事实认识的深化。

但是,没有普遍使用的组织结构,每个企业的组织结构,都应在组织理论指导下,参考行业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

结构要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这是检验组织结构优劣的唯一标准目录1.IBM公司背景介绍 (3)2. IBM目前的市场形势分析 (4)2.1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4)(二)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4)(三)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tors (4)(四)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5)2.2 行业分析 (5)2.2.1行业增长状况 (5)2.2.2行业竞争状况 (10)2.2.3行业五种力量对比模型分析(波特5力模型分析) (12)2.3竞争对手概况 (15)2.3.1甲骨文公司目前的战略分析 (15)2.3.2甲骨文公司未来战略 (17)2.3.3甲骨文优劣势分析和评估 (17)2.4顾客分析 (18)2.5 IBM内部分析(swot分析) (19)2.5.1 搜集信息,调查分析竞争环境因素 (19)2.5.2基于环境因素分析,构造SWOT矩阵及形成战略对策 (20)3. IBM80年代组织结构变革分析 (21)3.1分析IBM组织变革的动因 (21)3.1.1外部环境因素 (21)3.1.2内部环境的因素 (22)3.2 分析IBM组织变革的过程 (22)3.2.1IBM组织变革的战略目标和总过程 (22)3.2.2第一阶段 (23)3.2.3第二阶段 (24)3.2.4第三阶段 (25)3.3 IBM80年代组织结构变革的成效和不足 (25)4 2008年系统与科技事业部组织结构变革 (26)4.1 组织变革的动因 (26)4.2 组织变革的过程 (27)4.2.1 2008年系统与科技事业部组织结构变革的战略目标 (27)4.2.2 2008年系统与科技事业部组织结构变革的过程 (28)5分析变革中遇到的阻力及管理对策: (31)5.1 对IBM组织变革的总结 (31)5.2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2)1.I BM公司背景介绍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的简称。

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为商用打字机,及后转为文字处理机,然后到计算机和有关服务,2011年IBM在中韩两国行贿被罚1000万美元,现在已不生产个人电脑,而大型计算机销售正在下降,且面临的最新威胁-Neon公司的zPrime的入侵。

,IBM创始人为老托马斯•沃森,后来公司在他的儿子小托马斯•沃森的率领下开创了计算机时代。

IBM现任CEO为Samuel Palmisano,音译萨缪尔•帕米沙诺, 他的中文名叫彭明盛。

IBM中国, 也即IBM(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大中华区现任董事长是周伟焜(Henry Chow), 2007年初由钱大群担任CEO。

IBM 为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在大型/小型机和便携机(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为瞩目。

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PC)标准,至今仍被不断的沿用和发展。

另外,IBM还在大型机,超级计算机(主要代表有深蓝和蓝色基因),UNIX,服务器方面领先业界。

软件方面,IBM软件部(Software Group)整合有五大软件品牌,包括Lotus, WebSphere, DB2, Rational, Tivoli,在各自方面都是软件界的领先者或强有力的竞争者。

99年以后,微软的总体规模才超过IBM软件部。

截止目前,IBM软件部也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实体。

IBM 还在材料、化学、物理等科学领域有很大造诣。

硬盘技术即为IBM所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铜布线技术,原子蚀刻技术也为IBM研究院发明2. IBM目前的市场形势分析2.1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美国今年的失业率已降至8.9%,创两年最低。

从年龄上划分,15至24岁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36,25至34岁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07,35至44岁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06,45至54岁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67,55至64岁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38,65至74岁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58,75岁以上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56。

由失业率与基尼系数这么低,不难知道美国社会还算稳定。

同时,奥巴马调整经济政策取向,积极修补与私营部门关系,扭转“反商”形象,从“扭转形象”更深层面看,新经济政策取向是从危机应对期转向加快增长期。

在未来两年内,奥巴马政府主要经济任务是提高经济增速,尽快降低失业率,确保美国竞争优势。

奥巴马在最新讲话中继续推销其最近提出的三大“超越”理念,强调创新超越、教育超越和基建超越。

其最终目标是使美国“赢得未来”,这是政府与商界合作的基本立足点。

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自由贸易协议(FTA),保持与各国的贸易往来。

(二)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美国目前的利率6%,2011年02月08日DJ Fed官员Lacker预计美国2011通货膨胀率在1.5%-2%。

而人均就业率91.9%,失业水平不高。

从财政政策来看,美政府决定延长救济金几付至13个月与所得税减税2%。

此举意味共和党夺回国会主导权之后,奥巴马已经失去运用财政刺激政策的自由度,必须接受以裁减支出、减少收入方式的预算平衡政策(三)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tors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美国政府关注宗教自由。

美国人,男人人均寿命75.3岁,女的80.3岁。

美国的社会风气和公德尊重老人,社会各界为老人提供的各种贫富不分的优惠。

我们经常看到美国的老人在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参加公共游乐设施等方面,享有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

这也刺激了“老人经济”的活跃。

美国很重视环保。

其设有环保协会,环保协会1968年在美国成立,是一个非政府环保组织,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还有实例证明,如美环保组织发起“地球一小时”的关灯活动。

(四)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IBM科学家正在研究用常规材料研制太阳能电池。

研究者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论文,称可以用常规材料,以相对高效的方式制造太阳能电池。

这种电池可以将9.6%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电转换效率比现在的技术高40%。

这种转化效率大大超过了市面上的硅电池,甚至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相上下。

IBM使用了常规材料来制造这种太阳能电池,像是铜,锌,锡,硫磺,或硒。

IBM表示,现有太阳能技术中所使用的稀有材料限制了其发展。

2.2 行业分析2.2.1行业增长状况软件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与未来,软件产业将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工业化进程的后期,信息化开始兴起,并且带动了软件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软件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目前,全球软件业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产业分工较为明确,产业成熟度较高。

(1)未来全球软件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将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嵌入式软件的发展使得软件成功摆脱了计算机的束缚,并大规模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以及车载设备中;◎国际软件企业的并购重组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形成规模递增的收益;交易方式的转变使软件产品可以非常廉价地被小企业和个人使用,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软件需求规模。

(2)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及成长性(以全球和中国地区为例)★全球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及成长性★中国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及成长性(3)软件行业发展趋势1.总体趋势2.嵌入式软件趋势3.结构趋势结构调整:嵌入式软件前景可观,软件呈服务化趋势4.移动终端,尤其是移动电话嵌入式软件市场前景可观5.商业模式趋势6.必然趋势:软件产品提供商向价值链下游整合注:1、SaaS指软件即服务,本质是软件服务化、网络化趋势,企业不再购买软件而是租赁软件;2、SaaS模式凭借用户投入成本低、方便维护的优点,自2008年后方兴未艾,2011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406亿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3% 。

在中国,免费软件催生新的免费商业模式,全球将会学习这种模式大多数计算机通用软件将采用更加专业化的免费模式运营;在欧美,付费软件已经非常成熟,中国也将发展这种模式大多数专业化和个性化软件将采用更加专业化的付费模式运营。

2.2.2行业竞争状况(1)全球软件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全球软件的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的世界为各个软件企业搭起了绚丽的舞台,各个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在全球市场占领一部分份额。

不得不说未来一切都将通过互联网实现,那些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基础架构的企业,将成为今后的高科技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一切都将包括在互联网服务中。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服务正在成为计算机领域下一个主要的战场。

高科技行业的领导者们都预言,总有一天,从管理和客户的关系到协调和销售商的合作等所有各种类型的工作,都将由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来处理,而不再使用传统的应用程序软件、电话,以及传真。

那些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基础架构的企业,将成为今后的高科技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

因此全球软件市场的竞争正在激烈的进行中。

在计算机工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步伐是狂乱的,骇人的,“不论你的产品多么好—你距离彻底失败总是只有18个月”,微软首席技术官纳森•迈尔沃德评述道。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容忍对手就注定要灭亡,安居老二最后就会被淘汰。

”众所周知,计算机工业的历史几乎是美国人写就的。

看一看下面这些响亮的名头便可略知一二—微软、IBM、Oracle、SUN、惠普、英特尔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