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术

合集下载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颅内压监护穿刺置管术)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颅内压监护穿刺置管术)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颅内压监护穿刺置管术)颅内压监护方法较常用的有:脑室内法、硬脑膜外法、硬脑膜下法及脑组织内法。

其中测压最准确,使用较方便者为脑室内法。

【适应证】1.凡有颅内压增高,尤其是昏迷病人。

可持续颅内压监护。

2.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

3.颅内肿瘤。

4.脑积水。

5.蛛网膜下腔出血。

【禁忌证】除穿刺部位感染不能行监护术外,无绝对禁忌证。

【准备工作】以脑室法为例,应准备下列用物:脑室穿刺包,脑室导管(内径以1.2mm为宜,一般为硅胶管)及导丝,脑脊液引流装置,快速颅钻,颅内压监护仪以及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和伤口包扎用品。

【操作方法】1.脑室法:(1)侧脑室前角穿刺术:一般选用右侧脑室前角。

病人取仰卧位,先用甲紫标志出中线及钻孔部位。

穿刺点在发际后2cm,中线旁2.5cm。

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平行,指向外耳道连线。

正常深度为4~6cm。

(2)穿刺成功后,将脑室导管的出颅端与充满0.9%氯化钠注射液的高压连接管(聚氯乙烯管,长度以150cm左右为宜)相连,再通过三通接头与颅内压监护仪的传感器和脑脊液弓l流装置相连接。

(3)将传感器进行零点校正,并使其位于外听道水平。

正常成人平卧时颅内压为0.7~2.0kPa,婴幼儿为0.5~1.0kPa。

(4)测压时,应关闭脑脊液引流通路。

颅内压动力学可根据颅内容积压力关系、压力图像以及脑灌注压加以分析评估,并用以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5)根据病情需要,开放三通开关及调节夹,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适当水平。

调节时动作宜轻缓,以防止颅内压急剧波动。

2.硬脑膜外法:在手术室,于右侧前额发际内2cm,矢状窦旁3cm作颅骨钻孔,孔约1cm×1.5cm,将硬膜下传感器置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缝合头皮,将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颅内压监护仪即可。

【注意事项】1.脑室导管插入脑室后,应用缝线固定于头皮,以免滑脱或导管摆动而损伤额叶脑组织。

2.安置好导管后,应用无菌纱布固定、包扎,防止颅内感染。

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血 压最 严 重 的并 发 症 , 病 率 占高 血压 的 71% , 发 . 其致 残 、 致 死率 非 常高 。 重威 胁 着人 群 的身 体健 康 。脑 室 出 血 占脑 出 严
血 56 , 神经 内 、 科危 重症 , . 是 % 外 处理 比较棘 手 。本 院通 过
1 2年 临床研 究 。侧 脑 室穿 刺 引 流联 合 腰 穿 抢救 治疗 脑 室 出 血, 取得 了一定 经验 , 是有 效 、 全 、 创 的 手术 , 得基 层 医 安 微 值 院神 经 内 、 科 大力 开 展 。现报 道如 下 : 外
1 . 断 标 准 2诊
外 耳道 连线 的 虚线 方 向垂 直进 针 4 6c ~ m,有 落 空感 即停 , 拔
出针芯 , 可抽 出陈 旧性 血性 脑脊 液 . 入软 导 引 钢丝 到脑 室 , 送 拔 出穿 刺针 , 再沿 导引 钢丝植入 脑室 引流硅胶 管f.mm , 出 4 )拔 0 导 引钢 丝 , 可再 次 抽 出血 性脑 脊 液 , 以验 证 管 的位 置 ; 仍 得 缝
开 颅 骨 直 径 1 . 00mm, 硬 脑 膜 外 电 凝 止 血 。 行 1 . 穿 刺 引 流 用 带 内 针 的 外 径 40mm 的 圆 头 穿 刺 针 。 两 .3 3 . 向
选 择本 院 1 9 9 7年~ 0 9年 神 经 内科 收 治 的 的 8 20 4例 患 者 , 中, 性 5 其 男 4例 , 性 3 女 0例 , 龄 3 ~ 5岁 , 年 88 平均 6 2岁 , 均 为 急性发 病 , 原 发性 高血 压史 者 7 有 1例 , 无原 发 性 高血 压 史者 1 3例 , 中继 发 性 脑 室 出血 7 其 0例 , 发 性脑 室 出血 1 原 4 例 , 无 头颅 外伤 史 。 均

脑脊液置换术加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98例疗效观察

脑脊液置换术加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98例疗效观察
版) , 2 O 1 0, 1 1 ( 6 ) : 5 2 7 — 5 3 0 .
1 1 6 5
[ 3 ] 戚
英, 赵 卫锋. 急 性 脑 梗 死 伴 代 谢 综 合 征 与 颈 动 脉 硬
化的关系[ J ] . 陕西医学杂志 , 2 0 1 1 , 4 0 ( 2 ) : 2 3 5 — 2 3 6 .. [ 4 ] 周 静 .脑 梗 死 患 者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病 变 的 超 声 探 讨
伤 术后 颅 内感 染高危 因素 。
主题 词 颅 脑损伤 / 外科 学 颅 脑损 伤/ 并发 症 感 染/ 病 因学 手 术后 期 间
【 中国分 类号】 R 6 5 1 . 1 5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 章编码1 1 0 0 0 — 7 3 7 7 ( 2 0 1 3 ) 0 9 — 1 1 6 5 — 0 3 颅 内感 染 (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C I ) 是 颅 脑 手
[ J ] .当 代 医 学 , 2 0 1 0 , 1 7 ( 2 8 ) : 5 I - 5 2 .
[ 5 ] 刘汉桥 , 冯 飞, 聂伟 霞 , 等 .脑 梗 死 治 疗 前 后 磁 共 振 波 谱分析与临床 评分 的相关 性分 析 f J ] .中国 C T 和 MR I
杂志 , 2 O 1 2 , 1 0 ( 5 ) : 5 - 7 .
漏 等情 况发 生 ; 其 中急 性硬 膜外血 肿 7例 , 单 侧急性 硬 膜 下血 肿 3 1例 , 双侧 急性硬 膜下血 肿 1 3例 , 脑挫裂 伤 伴 脑 内血肿 2 4例 , 颅 内多发 血肿 1 8例 , 伴有 颅骨骨 折
2 4 例 。随机抽 取 本 科 室 相 同 年 龄段 幕 上 开 颅 手 术 未 发生 I C I 患者 6 0例 作为 对照 观察 。

浅谈穿刺手术的方法

浅谈穿刺手术的方法

浅谈穿刺手术的方法穿刺手术主要是将专用针刺入体腔以抽取分泌物,或注入气体、造影剂、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

那么,穿刺手术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接下来大家就随着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浅谈穿刺手术的方法穿刺手术的第一种方法是脑或脊髓腔穿刺术,它用于诊断或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硬脑膜下腔穿刺。

常用于婴幼儿,当前囟未闭合或冠状缝扩大时,用腰穿针从前囟侧角或从冠状缝穿入硬膜下,抽出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化脓性脑膜炎时的硬膜下积液,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

②脑室穿刺术。

可分为前角穿刺、侧角穿刺和后角穿刺三种。

用颅锥在前发际后2厘米,中线旁2.5厘米快速钻通颅骨,然后用腰穿针或脑室引流管穿入侧脑室前角。

当脑压过高、病人昏迷、瞳孔开大、呼吸浅表、有脑疝形成时,进行快速脑室穿刺放出脑室液,脑疝可立即缓解。

亦可测定脑室压,或接上引流瓶做脑室持续引流,取脑室液化验,也可注入美蓝,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情况。

还可从穿刺针注入空气、氧、造影剂,诊断颅内占位病变和脑室系统梗阻。

碘过敏者忌做造影。

脑室液放液过陕,偶致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

③脑血管穿刺术。

可穿刺颈总动脉或椎动脉,注入造影剂进行脑血管造影术,颈总动脉造影可显示大脑半球血管。

椎动脉造影可显示幕下血管。

穿刺手术之胸部体腔穿刺术第二种方法是胸部体腔穿刺术,其主要包括:①胸膜腔穿刺术。

穿刺点在肩胛下7~9肋间或腋中线相当6、7肋间。

可抽出气体治疗气胸,也可抽出胸膜腔内炎性渗出液,或注入药物以治疗胸膜炎,解除呼吸窘迫症状。

抽出液体可作化验、细菌培养。

②心包穿刺术。

用胸穿针从左锁骨中线第5、6肋间,心浊音界外穿刺心包腔。

抽出生液体,解除对心脏压迫。

操作中更换针管时,应钳闭接管,避免空气进入。

亦可往心包内注入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穿刺手术的方法还有:1、腹部体腔和脏器穿刺,脐到耻骨连线中点上1厘米,旁开l~1.5厘米穿刺腹腔。

用于诊断原因不明的腹水和放出腹水解除呼吸困难。

也可往腹腔内注药。

2、骨髓穿刺术,有髂嵴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骨穿刺。

应用YL-1型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3例

应用YL-1型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3例
处 置室 即可进行 , 需切 开头皮 , 无 不需锥颅孔穿刺治疗。 此技术 易于掌握 , 手术时间短 , 患者痛 苦少 , 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 。在
室 、 四脑室。 G S 第 按 C 评分 :~5 2 例 , 8 1 例 ,~ 分 9 1 分 1 6 分 O 35 ~
2例 。 出现梗 阻性脑积液 2例 。 出血部位 : 基底节区 2 例 , 3 丘脑
意 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因此 , 明确诊 断 , 一旦 而高血压脑 出血破入脑室 血肿量大 于 3 L 合并有脑 积液 、 内压增 高 、 0m , 颅 病情进 行性加 重者 , 应 及 时手术治疗 。 传统的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 须在手术室 中进行 ,
麻 醉要求高 ,且需 切开头皮 ,锥颅孔穿刺 进行治疗 。而应用
脑 出血后 , 血肿周 围脑组织 水肿 、 变性 、 出血 、 坏死效应形 成之 前 ( 出血 6 -2 ) 脑 1 的急性期 内 , h h 由于脑脊液 的循环作 用 , 使 脑 室内积血呈液体状态 , 于引流。 有利 因此 , 我们认为在有条件 的情 况下 , 尽可能早期或超早 期手术 , 能有效 降低病死率 [同 4 1 ,
时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 。YI 1 , 型一次性血肿穿刺针是行脑 内 - 血 肿清 除术效果 确切 的一 门技术 , 我们从 2 0 开始 , 用 0 6年 应 6c 6 m 的一次 性颅 内血 肿穿刺针 行侧脑 室穿刺 引流术 , m~ . c 5
1 方法 . 2
3 3例患者发病后均给予常规脱水利尿及对 症
1 临床 资料 . 1
本组 3 例 患者 , 2 例 , 1 例 , 3 男 1 女 2 年龄
3 岁 7 岁 , 7 9 平均年龄 5 岁 。 7 均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2 1 例破入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例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例

[ 1 1 ] 张鹏辽 , 闫红梅 , 安 风莲. 出血 性 脑 梗 死 治 疗 8 3例 临 床
观察E J ] . 陕 西医学杂志 , 2 0 0 9 ( 3 ) : 3 8 2 — 3 8 2 .
[ 1 2 ] Ga b e r e l T, Ma c r e z R, G a u b e r t i M, e t n z .I mmu n o t h e 卜
3 治疗 方法
一般 治疗 包括甘 露 醇脱水 降颅 压 、
降压 药稳定 血 压 、 神 经节 苷脂 及维 生素 营养神 经 、 预 防 性 应用 抗生 素 等 , 及 时处 理 各 种并 发症 。观察 组 患 者 在 一般 治疗 的基 础上 应 用 双 侧脑 室穿 刺 外 引 流 、 尿 激 酶 灌 注联合 脑脊 液置 换术 , 严格 无菌 操作 , 麻 醉方式 选 择 局部 麻醉 , 麻 醉成 功后 从 枕 部 穿 刺 双侧 侧 脑 室 枕 角 并 置入 内径 为 4 mm 的 双 孔 硅 胶 管 , 与体 外 无 菌 引 流
[ 9 ] Z h u o WG,Y a n g Z Q.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r a n s s p h e n o i d a l
s u r g e r y f o r s e l l a r r e g i o n :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v e s s e l i n j u r y E J ] . 中
可 比性 。
血破 人脑 室 内 , 将 有可 能堵 塞脑脊 液循 环 , 引起 梗 阻性
脑 积水 , 加 重病 情 , 增加 患者病 死 率 。在高 血压脑 出血 破 人 脑室 的治 疗 中 , 合理 的治疗方 法对 挽救 患者 生命 , 改 善其 预后 有 十分 重要 的作用 _ 1 ] 。脑室 穿刺 引 流是 临 床 工 作 中常用 的方 法 , 但 不 同 的方 式 治 疗 效 果 间有 一

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治疗脑室出血观察及护理

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治疗脑室出血观察及护理

立体 定 向侧脑 室前后 角穿 刺治 疗脑 室 出血 观察 及 护理
张 玉 霞
( 广西 医科 大 学第四 附属 医院 , 广西 柳 州 5 5 0 ) 4 0 5
[ 要 ] 目的 总 结 脑 室 出血 患者 经 立 体 定 向 侧 脑 室前 后 角 穿 刺 引 流 术后 的 护 理 要 点 。方 法 对 3 摘 0例 脑 室 出 血 患者 采 用 立 体 定 向侧 脑 室 前 、 角 置 管 引 流 术后 严 密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强 各 种 管 道 的 护 理 , 极 防 治 各 种 并 发 症 。 后 加 积 结 果 3 0例 血 肿 消 失 时 间 分 别 为 2d7例 , 5 , 例 , d2例 , 一 例 死 亡 , 有 效 率 10 3d1 例 4 6 d 5 无 总 0 %。3个 月 ~3a随 访 , 复 良好 率 6 % , 残 率 2 % , 残 率 7 恢 7 轻 7 重 %。 结论 脑 室 出血 经 立体 定 向侧 脑 室 前 后 角 穿刺 引 流 术后 护 理 非 常 关
分患 者术 后 带 有 口 咽通 气 管 、 管插 管 , 着麻 醉 后续 作 用 消 气 随 失 而开 始 烦 躁 , 引 起 血 氧 饱 和 度 下 降 , 时 应 拔 管 , 要 时 易 此 必 行 气 管 切 开 以保 证 呼 吸 通 畅 。 2 1 5 头部 引 流 管 的 护 理 .. 妥 善固定引流 管 , 止脱落 , 防 小 和 度情 况 。部
岁 , 均 5. 平 5 1岁 ; 高 血 压 病 史 2 有 3例 , 血 管 畸 形 2例 , 因 脑 原 未 明 5例 。所 有 患 者 经 脑 C T检 查 确 诊 , 发 性 脑 室 出血 4 原
键 。 通 过 严 密 的病 情 观 察 , 心 、 致 的 护 理 可使 治 疗达 到 良好 效 果 。 精 细 [ 键 词 ] 脑 室 出血 ; 关 立体 定 向术 ; 脑 室 前后 角 ; 理 侧 护 [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 4 36 [ 献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8—8 4 (0 7 2 —4 6 ~0 8 9 2 0 )9 3 4 2

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附31例报告)

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附31例报告)

我 院 自 19 9 6年 1月至 2 0 0 6年 4月 运 用微 创锥
热 4例 , 大 脑 强 直 4例 , 去 自发 性 S H 1 A 2例 。 伤 外
颅 侧 脑室穿 刺联 合腰 大 池置 管 脑脊 液外 引 流术 治疗
蛛 网膜下 腔 出血 (u aah o e r ae S sbrc n i h mor g ,AH) d h 共 3 1例 , 得较 好 的效果 , 取 报道 如下 。
下 气肿 、 胸 等并 发症 , 易增 加感 染 机 会 。本 组 4 气 且
2 孙 培 印 . 期 气 管 切 开 在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中 的应 用 【. 南 早 J河 1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0 1 4 4 :5 3 . 2 0 , ( )3 ~ 6 3 潘 新 字 , 三权 , 小 栋 , 早 期 气 管 切 开 对 防 治 重 型颅 周 周 等.
1 富 状 , 永 刚 、 元 立 . 管 切 开 在 救 治 急性 重 型 颅 脑 损 王 赵 气
伤 中 的 应 用 【 . 都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0 12 3 :5 - J 首 】 20 ,2( ) 17
1 . 58
性颅 脑损 伤过 重所 致 。对 于入 院时 G S评 分 6 8分 C ~ 的年轻患 者 , 若无 呼 吸障 碍及 肺部 感染 . 则可适 当延 迟气 管切 开甚 至不 切 开 。 时 患者 烦躁 不 安 。 中容 有 术 易 引起 出血或 很难 顺 利 找到气 管 .术 后 容易 出现 皮
性 SH1 A 9例 , 并发 脑 内 血肿 。并 发梗 阻性 脑 积 9例
水 1 例 , 室 积血 8例 , 内血 肿 及 脑 挫 裂 伤 者行 1 脑 脑 开颅及 锥 颅脑 内 血肿 引流 术及去 骨瓣 减压 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
2.治疗性穿刺: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 暂作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特别对枕
大孔疝是一种急救性措施
(2) 开颅手术时或手术后用以降低颅内压
(3)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或恶性肿
瘤蛛网膜下腔转移,特别是白血病) (4)脑室内有瘀血急需清除者 (5)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
Page 12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谢 谢!
Page 13
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
流;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 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 深度:<5~6cm
Page 7
优点: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
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
络丛而引起出血。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时,头易将 引流管压瘪致不通畅,伤口易受压。 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 经眶穿刺法(侧脑室额角底部) 经前囟法: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4、严重铸型积血可采用多针穿刺、行对口冲洗可
获良好效果。
Page 11
处理方法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单侧脑室积血,采用单针行侧脑室额角或三角 区穿刺; 2、双侧脑室积血,视病情选择双侧脑室穿刺; 3、穿刺成功后,可用振荡手法在脑室血肿中心破
碎血肿,使其溶融成一空洞。脑室内仅注入单一
尿激酶作液化剂,每4—6小时一次; 4、根据病情可另作腰穿放出出血性脑脊液等方法 ,以加快积血的清除;
Page 5
深度:<5~5.5cm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连线;
优点:
为侧脑室额角较大,易刺中,无脉络丛,便
于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术。但该处皮质血管较
多,大脑半球肿瘤时额角移位较多,到使穿 刺困难。
Page 6
2、枕入法(穿刺侧脑室的三角区)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一枕大部
否适应,拔管后应防止脑脊液漏以避免感染的发
生。
Page 10
脑室出血铸型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治疗原则:
1、及时引流脑室内积血、积液,降低颅内压; 2、尽快以较频繁的冲洗、粉碎、液化血肿的方法 清除脑室积聚的血凝块,使脑脊液循环恢复通畅

3、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出现双侧脑室压力不均 衡现象,对门氏孔不通畅者应行双侧脑室引流;
Page 4
三、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
(2)方法:仰卧位 穿刺点: 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 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
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
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Page 3Fra bibliotek 二、禁忌征: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
(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
(3) 脑室穿刺必须十分慎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由 于出血来源不明,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引起出血和 致病菌组织,除了急救外,一般不作脑室穿刺 (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 (5)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
Page 8
三、注意事项与并发症的防治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引流装置的最高点应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面 15~20cm左右,使颅内压维持在稍高于正常范
围;
2、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不可一时引流过多过快, 防止脑组织塌陷,导致颅内或脑室内出血,或后 颅凹占位病变引起小脑幕裂孔上疝;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引流瓶和引流管应
隔日消毒或更换;
Page 9
4、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如引流管阻塞,应找出原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因和及时处理,否则可迅速出现高颅内压意外, 如引流管被血块或脑组织堵塞,可试用少量生理 盐水轻轻冲洗,不能解除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 5、引流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不超过15天。 故应抓紧时机及早进一步进行检查和处理; 6、拔除引流管前应先试行夹管1~2天,观察病人能
侧脑室穿刺术
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杨 杰
XiangYa Hospital
一、适应征: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1.诊断性穿刺
(1) 脑室造影; (2) 采集脑脊液标本作化验;
(3) 鉴别脑积水的类型。
即作脑室和腰椎双室穿刺,用染料测试两者 是否相通。
方法:将染料(对神经组织无损伤)如PSP 与靛胭脂注入侧脑室内,如果染料能出 现在腰椎穿刺的CSF中,表明脑积水属 交通性,反之为阻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