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渐突出。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和政府的重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沿线区域逐渐成为城市的热点地段。
这些地区的土地价值和使用率都会得到提高,进而促进了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居民的居住和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缩短了人们的交通时间和交通成本,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吸引了更多的人在轨道交通沿线居住和就业。
这就增加了沿线地区的人口和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对于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和完善,使得沿线商业设施的吸引力得到提高,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前来,推动了沿线商业的繁荣和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这不仅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快捷,同时也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对于环境的污染比汽车低得多,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
三、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拥堵和安全的改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交通方式。
因为它是一种封闭式的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让居民获得更加流畅、高效和便捷的出行方式,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尽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经济和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其建设也需要面对一些问题。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促进及影响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促进及影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各地纷纷加大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投入。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对城市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投资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更具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需要完善的交通网络,而轨道交通作为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可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
2.促进土地价值提升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价值通常会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而迅速上涨。
轨道交通沿线的商业、办公以及住宅用地都会因为交通的便利性而受益。
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出来的区域,房地产开发商会更愿意开发并投资,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可以促进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加速城市发展步伐。
轨道交通连接了城市各个重要的节点,方便了人员和物流的流动,也使得城市内部资源得以迅速流通,加速了城市的经济活动和资金的流动。
4.推动产业升级轨道交通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设备,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发展和壮大的机会。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通信设备、轨道交通器材等产业都会因此得以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提高,进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1.经济效益轨道交通建设一般是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轨道交通建设可以带来较为稳定的经济效益。
成熟的轨道交通网络可以带动城市各项经济活动,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2.社会效益轨道交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大规模地建设和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城市居民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也有助于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3.环境效益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完善,城市居民更加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个人用车的频率,从而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大型交通设施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进展与评述

被 广 泛 关 注 以 城 市轨 道 交通 、高 铁 站 区 、跨 江 通 道 为主 要 对 象 ,从 大 型 交通 设 施 对 房 地 产 价 格 的 影 响 范 围 、 影 响 时 效 以及 主 要
研 究方 法等方面进行 系统 梳理 与评述 ,并展 望未 来研 究重点与方 向,以期 为解 决城 市房地产 价格 分异的现 实问题和践行健康城 市
化之路提供参 考 研究表明 : (1)在影响范 围方面 ,城 市轨道 交通站点根据所 处区位 不同对房价的影响范 围在 lkm 至 4km 不等 ,
高铁站 区影响 范围相对有 限在 2km 以 内,跨 江通道 影响 范围可达 3.5km 至 7km; (2)在影 响时 效方面 ,大型 交通设 施的规 划 、
the fitting degree and prediction accuracy;4)Future researc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joint effects of diferent great traff ic facilities,and
strengthen the focus on the negative im pact of housing prices,but also need tO integrate em erging spatial big data w ith spatial analysis m ethods tO reveal the inherent m echanism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housing prices f rom m ulti—angle of view.
价 格 空 间 分 异 的 内在 机 理
【关键 词 】城 市轨道 交通 ;高铁站 区;跨 江通道 ;房地 产价格 ;研 究进展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一、引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和规划一直是两大核心议题。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二、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排放等优点,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合理布局轨道交通网络,可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城市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例如,北京市在规划轨道交通网络时,充分考虑了城市空间布局的需求,实现了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紧密连接,促进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
2.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但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土地的升值。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例如,上海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通过高密度、混合用途的土地开发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轨道交通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排放,有助于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在城市规划中,重视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例如,广州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大量采用清洁能源和绿色施工技术,降低了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规划对轨道交通建设的引导作用1.确定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布局城市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确定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和布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网络密度、线路走向、换乘节点等因素,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便捷性。
例如,深圳市在规划轨道交通网络时,充分考虑了城市未来发展需求,预留了足够的轨道交通建设空间。
2.保障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城市规划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
在城市规划中,要将轨道交通建设纳入财政投资计划,确保建设资金的来源;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通工具。
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升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引发土地开发热潮,改善周边商业环境,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并推动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深远的,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实现最大的利益。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应当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土地价值、土地开发、商业环境、城市更新、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影响、利益。
1. 引言1.1 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城市发展与经济繁荣。
通过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连接,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合作与交流。
城市轨道交通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助力吸引人才和优质资源的流入。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1.2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乘客出行的便利程度和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合理规划和管理站点周边土地,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有效利用站点周边土地,城市可以吸引更多商业、文化、居住等活动聚集在周边区域,形成一个繁荣的城市中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它对城市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合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的作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确定和建设的开通,都会使得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得到提升。
因为轨道交通的运营会带动周边商业、住宅等用地的需求,从而推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益。
二、改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有序的城市发展。
在轨道交通线路沿线,会形成集中的商业、办公和住宅区域,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地带,同时也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压力。
三、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高城市土地的通达性和可及性,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还体现在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方面。
一、促进中心城区的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中心城区的土地重新利用和更新。
通过轨道交通的运营,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办公机构进驻中心城区,使得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高城市边缘区域的开发潜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会使得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这些地区以前可能因为交通条件不佳而未能有效利用,而通过轨道交通的引入,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了城市的新的发展热点。
三、完善城市的功能分区。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还可以带动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城市的功能分区。
通过轨道交通的引入,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分区发展,使城市的功能分区更加合理。
一、减少土地的交通用地占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完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将减少对土地的交通用地需求,从而节约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居民出行质量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各地纷纷加大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力度。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雇佣就业、商业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等方面探讨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经济效益1. 减少交通拥堵轨道交通是城市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相较于道路交通,它具有大运输量、高速度、低碳排放等特点。
通过建设轨道交通,可以减少道路交通的压力,缓解拥堵问题,提升交通效率,进而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 提升交通运输能力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扩大和完善,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也得到提升。
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能够承载更多的乘客和货物,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这不仅有利于城市内部流动,也方便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3.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轨道交通建设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轨道交通建设的初期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设备制造、运营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同时,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也为周边商业、服务、旅游等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雇佣就业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
因此,轨道交通建设为城市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1. 建设期就业在轨道交通线路、站点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技术工人等参与。
这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改善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减少了城市就业压力。
2. 运营期就业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需要乘务员、维修工程师、安全员等专业人才,这些就业机会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稳定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满意度。
三、商业发展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商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商业集聚效应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建设通常会聚集商业和服务设施,形成商业中心和商圈。
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与影响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与影响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以铁轨为基础,通过电力或其他形式的动力驱动列车在城市内部进行运输的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对城市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相比于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在能源利用效率、排放控制和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轨道交通的能源消耗相对较低,减少了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道路交通来说具有较高的运载能力,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利用地下或高架空间,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
1.2 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在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可以建设商业综合体、办公楼、住宅等,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为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包括工程建设、设备制造、线路维护等多个方面,提高了就业率,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1.3 交通安全与便利性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来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首先,轨道交通的列车在固定轨道上行驶,相对于道路上的交通参与者来说,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较低。
其次,轨道交通的运营时间通常较长,公共交通的频率较高,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轨道交通出行。
这对于居民出行、商务活动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但也可能对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2.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可能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带来一定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地铁一号线为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07级李月陈萌黄晓阳马奔指导教师黄贤金博士生导师【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轨道交通对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文献,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结合影响土地价格的其他特征,建立了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影响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南京市土地价格受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规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城市区位圈内轨道交通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各不相同。
从城市中心地区向外围,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辐射逐步扩大,距站点距离的增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有衰减作用。
轨道交通对其周边地价的增值作用为政府对地价进行评估与监管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土地价格;特征价格模型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从狭义来讲,是指一个城市或大都市区范围内以钢轮钢轨系统或胶轮轨道系统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包括地下铁路、轻轨、市郊铁路和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捷高效的大容量城市客运交通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沿线土地价格有着增值的影响。
南京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自迈皋桥始,到奥体中心止,大部分为地下铁,一部分为轻轨。
设有16座车站,途径珠江路、新街口、张府园等3个一级中心地,三山街、玄武门、新模范马路、鼓楼等4个次级中心地,以及南京站、中华门和安德门等3个城市交通客流集散点。
一期工程总投资85亿元人民币,于2001年正式开工,并于2005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
其贯穿主城南北中轴线最重要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把城市中心区商业、金融、文化、综合服务等繁华区及对外交通等客流集散点连接起来,同时连接南北两个工业区,是南京南北线客流走廊的骨干图1:南京地铁一号线交通图交通线[1]。
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地价具有明显升值作用。
因此,系统分析和掌握这种影响,将有助于规范城市土地价格分享机制、实现“涨价归公”、促进地铁这一公共物品的持续运行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旨在以南京市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和开通为例,系统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
论文余下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试图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第三部分将以南京市地铁一号线为例,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和评价地铁一号线建设对其周边地价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理论与经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了土地用途、进而通过改变城区的区位结构来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仅有6个。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为了解决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轨道交通这种高速、大容量、低污染的交通模式成了它们的首要选择。
轨道交通具有明显的外部效益能够给沿线的土地带来显著的增值效益。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改善沿线土地的交通状况,并且可以缩短沿线土地与城市中心区域的空间距离[2],节省人们交通出行时间,降低出行成本,为沿线土地提供了高可达性,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具有“磁力效应”,可以吸引各种商业、文娱、生活等设施向轨道站点周边集中,刺激其沿线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因此促进沿线地产增值。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为沿线土地提供了规划调整、改变其用地性质、方式的机会,通过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调整改变沿线土地用地属性,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因地制宜,有效提高土地收益。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改善沿线土地的相区位条件,并且加强了沿线土地相互关联,提高土地互补效应,使得轨道交通系统沿线土地成为有机整体,相邻地块间的土地升值相互作用,带动沿线土地的整体升值。
国内外已有学者对轨道交通给土地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美国学者对华盛顿特区地铁及周围房地产的研究显示[3],截至2001年1月地铁累计投资达到95亿美元,新增的土地价值达到100亿~150亿美元。
地铁沿线一些区域的商业用地增值幅度达到100 %~300 %。
我国相关研究业已分析了北京、深圳、广州等地铁交通对于周边土地利用及房价、地价的影响。
据统计,1993年—1994年,梅陇、田林和康健地铁口附近地区的房价涨幅在150 %以上,远远超过上海市区的平均涨幅[4] 。
广州地铁一号线的通车运行、鹤洞大桥的通车等交通条件的巨大改善后,土地升值很快,升值约1 000元/m2。
地铁的建成,使得坐落于地铁车站周边的物业(尤其是商服业)租金增长为40 % ~ 500 %[4]国外业已建立了相应的偏好模型揭示地铁建设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何剑华和郑思齐[5]在2004年也借助Hedonic模型对北京13号线沿的住宅价格影响进行研究。
目前绝大部分研究主要局限在地面交通网络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进行较多,并且主要具体到一些交通网络的某个部分,比如对地价的增值效益进行定量的分析,建立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是非常缺乏的。
本研究希望基于已有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首先,从理论上揭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南京市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为例来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土地价格的具体影响,包括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土地价格的时间、空间影响,建立模型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地价涨幅影响规律。
以此研究结果对即将运行的南京市地铁二号线周围土地价格的变化做出预估。
同时,对南京市未来的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建议。
2.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模型与数据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这里将以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建设为例,构建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影响的计量经济模型。
2.1 模型的设定根据经典的地价理论,城市地价的变化除了受到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外,还主要与地块本身的特征及属性有关。
因此,这里在实证分析南京地铁一号线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时将基于不动产价格分析领域常用的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具体展开。
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如下:P=f(C, S, R)式中,P为土地的成交价格;C为特征变量,包括地块的容积率、出让面积和供地方式3个变量;S为结构变量,包括土地的商业用途和住宅用途2个变量;R表示区位变量,包括地块距地铁站的距离,地铁站区位和地铁的开通3个变量。
根据以上基本模型,为分析地铁的开通对周边地价的影响程度,构建如下所示模型1:式中,P为单位平均地价,单位为元/m2;因子D1为表示土地商业用途的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土地用途为商业,其余用途均取值为0;因子D2表示土地住宅用途的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土地用途为住宅,其余用途均取值为0;D3为土地供地方式为净地的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土地交易时为净地,其余供地方式均取值为0;D4表示土地受地铁影响的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土地出让时地铁已开通,其余情况均取值为0;H为地块的容积率;E为地块的出让面积,单位m2;C为常数项,a1…a6为对应变量的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为了更好的分析土地距轨道交通各站点的距离与土地价格的影响,即土地价格的衰减度与距离的关系,特引入地块到其相应站点的距离,构建了如下所示模型2:式中P’为折算的后单位平均地价,单位为元/m2;因子D1为表示土地商业用途的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土地用途为商业,其余用途均取值为0;因子D2表示土地住宅用途的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土地用途为住宅,其余用途均取值为0;D3为土地供地方式为净地的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土地交易时为净地,其余供地方式均取值为0;H为地块的容积率;E为土地的出让面积,单位m2 ;L为地块到相应站点的距离,单位为m。
2.2 数据的来源2.2.1 样本的选择文章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为南京市新出让的各类土地。
通过筛选,最终得到样本分布在自2002年1月到2009年10月的南京市地铁1号线沿线距各站点3000m范围内的165个新出让地块交易样本。
考虑到各站点的区位不同,轨道交通对地价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把南京1号线的16个地铁站分为3种类型。
类型Ⅰ为一级中心地,选取位于珠江路、新街口和张府园3个一级商业中心区的站点,该区域为南京市商业、文化、金融中心;类型Ⅱ为次级中心地,选取位于鼓楼、三山街、玄武门和新模范马路4个次级CBD商业区的地铁站,该区域夫子庙和湖南路为南京市次级中心地,但规模和辐射范围小于一级商业中心;模型Ⅲ为交通接驳区,选取的是南京站、中华门和安德门3个交通客流集散区的地铁站,该区域为南京市主要的火车和汽车客运站,该区域交通便利、进出客流量大,且该区域位于南京市主城区的外围,连接了市中心和外围郊区。
以上三个区域将在后面的实证分析中分别进行讨论,进而对比分析位于不同区位的地铁站对其周边地价影响之间的差异。
2.2.2 变量数据来源本文试探讨地铁开通对周边土地的价格涨幅模型及地价随着距地铁站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模型。
通过模型测算,文章最终选取半对数线性形式模型,变量的数据来源如下:1)模型中的区位变量D1、D2、D3,特征变量容积率H、出让面积E的数据均来自于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和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土地交易数据和南京市基准地价数据。
2)距离变量L即地块到其所对应的地铁站点的距离数据来源于GPS电子地图获取的最优选择距离,即到站点的最近距离。
3)站点区位变量,以市中心商业区新街口站为1,由于地铁1号线为一条南北贯穿的交通干线且每站运行的时间约为2min, 因此假设站与站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因此站点区位随着距新街口站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1个单位。
如与新街口站相邻的张府园站和珠江路站的站点区位变量赋值为2,以此类推鼓楼站和三山街站站点区位变量赋值为3。
4)土地的成交价格:来源于地块以招标、拍卖和挂牌形式出让的价格。
其中土地出让价格来自于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网站公布的各类用地出让信息。
由于文章收集的数据时间跨度从2002~2009年,在此期间受房价上升的影响,南京市土地价格整体波动较大。
土地价格的整体波动是由宏观政治、经济因素造成的,而文章研究的是影响土地价格空间布局的结构性因素。
因此,需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调整,剔除宏观经济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
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南京市土地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动态地价检测网)进行修正,将收集到的土地成交价格根据不同用地类型调整到统一时间点2005年上的价格水平。
3.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总体判断这里试图从总体上分析判断轨道交通开通前后对城市地价的影响。
在已知地块价格在本身的特征及属性的影响下理性上涨的同时,通过加入土地受地铁影响的虚拟变量D4,意在研究地铁在开通之后是否在地价上涨中有显著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影响的程度。
本文地块交易数据自2002年起,至2009年止。
其中2002~2005年为地铁1号线开通前4年,2005~2009年为地铁1号线开通后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