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江浙两大纺织重镇之间的恩恩怨怨…

合集下载

浙江纺织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浙江纺织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在近十余年取得较快增长之后,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主要问题包括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上升、纺织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低。

浙江纺织企业欲走出困境,必须从多个角度着力,如提高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国际影响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现有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适当指导和协调;利用国际规则应对各种纺织品贸易壁垒。

关键词:纺织业,困境,发展,浙江ABSTRACTZhejiang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textile and apparel production and export base.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after the rapid growing, Zhejiang textile industry faces variou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recent years. Zhejia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s facing major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including revaluation of the RMB, financial crisis, rising prices of raw materials, small-scale textile enterprises, the management of low level, low level of technology. For textile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out of the woods, we must focus from various angles, such as to upgrade their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R & D capabilities,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to promote large-scale enterpri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diversified export market and to reduce the existing heavy reliance on export markets; the Government and trade associations the right direction and coordination; use international rules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textile trade barriers.KEYWORDS:textile industry,dilemma,development, Zhejiang Province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选题意义 (1)第二节研究现状 (1)第二章浙江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第一节浙江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第二节浙江纺织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第三章浙江省纺织业纾困发展的若干建议 (9)第一节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 (9)第二节推进企业整合,提高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绍兴纺织业发展现状

绍兴纺织业发展现状

绍兴纺织业发展现状绍兴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纺织业一直是该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绍兴的纺织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

首先,绍兴的纺织业在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传统的纺织业主要是以棉、丝等天然纤维为原材料,通过手工和简单的机械加工进行生产。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绍兴的纺织业逐渐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纺织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产品的颜色、花纹、手感等方面也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绍兴的纺织业在产品结构上不断调整。

以往,绍兴的纺织业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端品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绍兴的纺织企业开始转型升级,引进了国际一流的品牌和设计团队,推出了更加时尚、个性化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了很高的关注,还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再次,绍兴的纺织业也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绍兴的纺织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而且,绍兴还在创新中不断寻求绿色发展的路径,推广和应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等,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最后,绍兴的纺织业还在不断开拓市场和提升竞争力。

作为一个纺织业重镇,绍兴一直在加大对市场的拓展力度,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广纺织产品,并与各大品牌合作,开展合作研发。

同时,绍兴的纺织企业还在加强自身实力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竞争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总的来说,绍兴的纺织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高新技术的应用、产品结构的调整、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拓展与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绍兴的纺织业都走在了前列。

然而,纺织业也面临着市场变化、技术创新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5届浙江省Z20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浙江省Z20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浙江省Z20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摘编自李洪兴《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人民日报》2024年6月18日)材料三: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江西南昌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荼馆里座无虚席。

复兴宋锦,织就中华“丝绸梦”访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

复兴宋锦,织就中华“丝绸梦”访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

改革开放40年来,变革的思潮伴随着经济崛起,深远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企业家,在巨大的商机背后是无数次的选择,回过头来看,每一次选择都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有这样一位企业家,在多次重大抉择时都坚守丝绸业,他就是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

正是这份热爱、坚定与探索,让鼎盛丝绸的宋锦产品成为了中国外交国礼中的“标配”,据统计,2013年至今,鼎盛丝绸的宋锦箱包、服装等礼品已经赠与了60余位国家领导人、政府要员及其夫人。

民营企业家的“丝绸梦”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思潮敦促着无数年轻敢为之人创业兴国,正是这股力量在1996年让吴建华从国有企业中走了出来。

“最初,我是以贸易起家,当时选择丝绸行业是因为家族渊源。

我家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就与丝绸结缘,因此我对丝绸有着深厚的感情。

”吴建华如是说。

从1996年开始做丝绸贸易,到2000年后买地、建厂从事丝绸生产,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其实在建厂之时,有一个更加“主流”、“有前途”的选择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做化纤。

“当时我面临着很大的诱惑,盛泽作为江苏省纺织重镇,经济正在蓬勃发展,2000年初化纤市场供不应求,喷水织机的应用让化纤行业迎来大发展,但我并没有犹豫就选择了丝绸。

”吴建华说。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纺织行业的寒潮开始降临,不少纺织厂面临停产甚至倒闭,但在吴建华看来这却是一次兼并收购的好机会。

就在2009年,吴建华收购了东吴丝织厂,这并不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家,当年英国戴安娜王妃大婚时婚纱用的塔夫绸就是由这家丝织厂供给的。

但对于这次收购,吴建华并没有全盘接收,而是对厂内设备进行了一次筛选淘汰,以切实升级自身丝绸织造能力。

扩容后的鼎盛丝绸开始从一家织造厂逐渐转型为有品牌、有口碑的企业。

2011年,鼎盛丝绸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自有品牌,主攻家纺、睡衣等床上用品,但这并不能满足吴建华的“丝绸梦”。

什么才是精品丝绸?什么才是企业独一无二的竞争力?这一番思考便是吴建华与宋锦不解之缘的开始。

昔日的蚕桑丝织业重镇——王江泾

昔日的蚕桑丝织业重镇——王江泾

昔日的蚕桑丝织业重镇——王江泾昔日的蚕桑丝织业重镇——王江泾黄宗南王江泾“春秋时属吴越接壤的榜李,秦属会稽郡之长水县。

东汉永建(126~131)分隶吴郡,三国时改为禾兴,不久改属嘉兴。

元代始称王江泾,现属嘉兴市秀州区。

明宣宗洪熙一年(1425),始分嘉兴县地,置秀水县。

王江泾在县北永乐乡,多织绸,收丝缟之利。

明万历时,居民可七千余家(光绪《嘉兴府志》)。

因地介吴江、秀水之间,运河所经,为往来要冲。

距嘉兴城二十七里,与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隔河相望。

这两个古老的蚕桑丝织业重镇,虽分属两省,但关系密切,蚕桑丝织业更是源远流长。

(一)1959年,在江苏吴江县梅堰袁家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罐,陶罐底部有蚕纹。

同时出土了陶纺轮、石纺轮和骨针、骨笄。

经文物部门考证,该区蚕业生产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有5000余年了。

(2000年6月《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

在长江下游,承继马家浜文化至于良渚文化,这些发达的农业部落,已经饲养家蚕,出现丝麻织品和相当进步的竹编工艺。

1958年,在属于良渚文化的吴兴钱山漾遗址,发掘到了绸片,经”C测定,时间为公元前2715_+100年,为迄今世界发现最古老、数量最大的丝绸实物。

出现这些蚕纹、丝绸文物的地址,都是王江泾的近邻。

(二)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丝绸生产的中心。

从明代起,特别是杭嘉湖苏,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温润的气候条件,方便的水陆交通,蚕桑丝织业蓬勃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就鼓励发展蚕业。

到明代中叶,嘉湖蚕桑丝织业已居全国之首。

太湖地区的桑树,叶片大,叶肉厚,叶面光泽,养分丰富,所产蚕茧丝量多。

嘉湖一带,多为水网之区,河水澄清,用以煮茧缫丝,丝色洁白,所织之绸,光润明亮,所以湖州、嘉兴所产的生丝,统称湖丝,在丝绸市场上,很受欢迎。

随着丝绸商品经济的发展,丝绸工商业在工江泾和盛泽镇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作序的一本书,叫天然痴叟《石点头》说:工江泾“北通苏、松、常、镇,南通杭、绍、金、衢、宁、台、温、处,西南即福建、两广,南北往来,无不从此经过。

中国纺织业:不仅仅是贸易战

中国纺织业:不仅仅是贸易战

中国纺织业:不仅仅是贸易战南方周末 2005-06-09 本报记者余力肖华最近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不仅是一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较量,而且是中国纺织业自省之由头。

纺织业面临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能否在外在压力下转变增长模式,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全局性挑战粗大的蒸汽管道蔓延在收割后的稻田上空,更粗大的、色彩明亮的排污管沿着公路一直起伏到几十公里外的处理厂,在浙江绍兴这个名叫齐贤的小镇,5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显现着中国农村走向工业化的痕迹。

所有的一切都与纺织有关,数百个密布在公路两侧和稻田之间的印染和织造厂是小镇经济增长的引擎。

齐贤生产的服装面料大部分输往海外,许多工厂的办公室里都悬挂着世界地图,这标志着小镇的眼界。

今年5月,欧美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重新设限,给小镇投下了阴影,生长于斯的7万多人都可能被波及。

“肯定有一些企业要倒下。

”一位当地工厂主感到了压力。

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

6月5日,记者试图进入路边一家工厂,被冷淡地拒绝,这已经是一周内第20家拒绝采访的浙江纺织厂。

千里之外的山东,这样的情景也反复上演了十多次。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众多的中国纺织企业主管都给门卫下达了将记者拒之门外的指令,原因是“现在是敏感时刻,我们不方便发言”。

当中国政府正在全力维护本国纺织业之时,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本应为自身利益据理力争的这个群体,在公众面前选择了缄默?但缄默并非无为,记者在采访中隐隐感到,中国纺织业中一次更为深刻的变化,正在酝酿之中。

“倒逼式”变革自5月开始的中国和欧美纺织业贸易争端正愈演愈烈,这一明显的外来压力已使中国众多的纺织企业产生逼迫感,并试图另辟蹊径。

“设限之后,美国的牛仔裤订单少了1/3。

”徐先生是少数几个坦率承认受到影响的从业者之一。

他是江苏的休闲服出口商,今年头5个月向欧美出口了500万美元的休闲裤,其中美国市场占其一半份额。

美国商务部4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裤子达到7410万条,同比增长1521%。

“地瓜经济”藤蔓全球,“国际纺都”对话世界

“地瓜经济”藤蔓全球,“国际纺都”对话世界

“地瓜经济”藤蔓全球,“国际纺都”对话世界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3年第48期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3年,“八八战略”的提出,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柯桥高质量发展的通道。

20年来,以“八八战略”为路径指引,以“一块布”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柯桥不断编织着伟大的纺织产业梦、国际梦。

坐落于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是柯桥的产业之本、立城之基,也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张“金名片”。

在“八八战略”巨大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推动下,如今的中国轻纺城已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和千亿级的纺织产业集群。

全球每年有将近1/4的纺织品在此交易,产品销往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2023年前三季度,轻纺城线上线下成交额2777.6亿元,同比增长10.8%。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围绕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的核心目标,柯桥积极推动“八八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寻找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通道,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以全新的思维视角和更加开放的姿态对话世界与未来。

“迈开步子”走出去纺城开放展新姿,20年整装再出发。

2023年初,“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提出,吹响了各地深耕“地瓜经济”的号角。

以纺织为切入点,以政策引领更高水平开放发展,柯桥将纺织的藤蔓向全国乃至全球延伸蔓延,探索经济转型升级新方向。

今年以来,柯桥全面开展“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通过国内国外双线并行带动着柯桥优质纺织企业“走出去”。

目前,该行动已成功与赣州、武汉、汕头、青岛、深圳、丹东、重庆等多个国内纺织集聚区开展上下游对接会,构建了一个个面对面、点对点的交流平台,为纺织企业带来实效与机遇。

同时,柯桥纺织企业走进韩国首尔、巴西圣保罗、美国纽约和拉斯维加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会、对接会,加强了柯桥与全球纺织产业链的融合联动,加快了柯桥接轨国际市场的步伐。

毕业论文--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毕业论文--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题目浙江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摘要[摘要]在中国,纺织业是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承接全球纺织业的国际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贸易国。

而浙江是国内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省份之一,近几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以量取胜的浙江纺织品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的结束又给浙江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浙江省纺织业在外部环境上一方面面临着许多较好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浙江省纺织业所面对的挑战也更为严峻,本文将基于浙江纺织业的现状,分析浙江纺织业升级的压力及其路径选择问题。

[关键词]浙江纺织业;出口现状;对策目录摘要 (2)第1章绪论 (4)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4)第2章浙江纺织业出口现状 (5)第3章浙江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 (6)3.1出口产品趋于同质化,企业之间互相压价 (6)3.2企业产权意识不强,缺乏特色品牌 (6)3.3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 (6)3.4劳动力成本增加 (6)3.5原材料价格上涨 (6)第4章浙江纺织业的应对措施 (7)4.1走创新之路 (7)4.2推行“品牌战略” (7)5.3合理建设能源项目 (7)4.4推进产品的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和推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体系 (7)4.5降低纺织企业生产成本......,.. (8)第5章总结 (9)第6章参考文献 (10)第7章致谢 (11)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由于纺织工业具有投资少、利润高、见效快、劳动密集度高的特点,因此,世界上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以纺织工业为起飞点的例子屡见不鲜。

我国纺织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竞争力较强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仅07年一年,纺织品外贸顺差超过1500亿美元。

然而中国日益面临这愈演愈烈的形形色色的贸易摩擦,其中有政治、经济形势等其他的外部原因,也有中国多年来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走低端路线,血拼价格造成的恶性竞争后果[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年,江浙两大纺织重镇之间的恩恩怨怨…
从西往东流过吴江区盛泽镇的麻溪港,从太平桥下横穿苏嘉公路后进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进而汇入京杭运河。

站在两省交界处的太平桥上,只见麻溪港河水平缓地流动着,两岸的湖荡里停泊着三三两两的渔船,点点白鹭在水面上悠闲地滑翔,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

王江泾镇
时光倒溯16年,这条河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2001年11月22日凌晨,王江泾一带的村民自筹资金100万元,动用8台推土机、数万只麻袋,自沉28条水泥船,截断麻溪港以拦阻来自盛泽方向的污水,引起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这起事件后来被称为民间“零点行动”。

时隔16年,吴江区水利局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吴建斌对“1122事件”仍记忆犹新,他介绍,那时,盛泽镇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还没得到有效处理,通过水泵直接排进麻溪港,进而流到下游的王江泾,给当地渔民造成了损失,于是对方发起了民间“零点行动”。

据悉,除了堵河,嘉兴渔民们还曾把大量的死鱼堆在盛泽镇政府门口。

因为河水,吴江和嘉兴成了“冤家”。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6年后,还是因为河水,这对“冤家”如今变成了“亲家”。

2017年苏州市《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从市委书记、市
长,到村委会主任,四级河长网络将覆盖苏州2万多条河道。

江苏河网密布、水系众多,管理难度颇大。

应运而生的'河长',成为每一条河道的'监护人'。

当下,江苏全省正在系统推进治水,夯实河长职责。

近日江苏《新春走基层》栏目,带我们一起去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看看发生在那里的治河故事。

盛泽潜龙渠公园音乐喷泉
张晓峰,今年56岁,是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一名村级河长。

早上9点,他开始了第525次巡河。

张晓峰:“这个是我分管的河段,但这个河段有点特殊。

河的北岸都是我们江苏的,河的南岸是浙江的。

”记者:“所以这条河一分为二了?”张晓峰:“对。

”老张说,像这样的跨省河在当地有15条。

作为丝绸名镇,盛泽的纺织印染厂林立。

早些年,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交界河成了臭水沟,两岸居民怨声载道,治水成了当务之急。

在老张看来,向内河'开刀'才是治理交界河的第一步。

跑遍村里所有内河后,他手绘了一张河道图。

王江泾
张晓峰:“有斜杠的地方就是污染严重的,擦掉的就是通过我们河长制治理以后,慢慢改变了河水污染。

”记者:“怎么想着要自己画张图?”张晓峰:“这个方便管理。

”丁家坝桥附近工厂多、管网复杂,被老张在图上标注为重点
巡河区域。

一到现场,他一闻断面气味,二观桥底管网,三看两岸排口。

很快,他在桥边发现一根老化的工业用水管道出现渗漏,赶紧记下来,再打电话联系维修,二十多分钟后,维修工人赶到现场。

记者:“每一次巡河发现问题之后都是这样来解决?”张晓峰:“对,每个(部门)的配合都是不错的。

因为有政府协调。

”老张告诉我们,起初村里60%的内河水质都是劣五类。

通过污水纳管、引入活水、强化管理后被逐一销号。

记的问题也从每次满满3、4页纸,减少到现在半页不到。

内河治理初见成效,盛泽镇的河长们把目光转向交界河管理。

半年多前,他们和对岸浙江嘉兴王江泾镇一拍即合,搞起'联合河长制'。

33人的跨省河长群里,大家交叉巡河,发现问题拍照留言,互通有无。

下午,老张又驱车前往王江泾镇。

在联合巡河的现场,浙江河长提出交界河淤泥严重的问题。

40多年没有清淤的交界河,淤泥足足堆了1.5米深。

大家集思广益,浙江河长想出两套清淤方案,江苏河长主动提出联系环保企业,用捞上的淤泥变废为宝,制成节能砖。

老张说,为了治河,以前双方会争得面红耳赤,推行'联合河长制'后,现在更多的是默契。

盛泽会展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圣塘村村级河长张晓峰:“(过去)第一没有人管,第二有人管也管不好,因为可以推诿嘛。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四位一体办公室主任
孙琪:“(现在)互相之间有事及时沟通,我们从原来的‘冤家’
变成‘亲家’了。

”'联合河长制'的成绩有目共睹,去年8月,交界河江苏段水葫芦泛滥,浙江河长主动调来设备增派人手。

原本半个月的工作量,3天就完成了。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居民:“现在的水质好了,现在小鱼也有了。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居民:“看着这河心里也舒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圣塘村村级河长张晓峰:“我感觉看到今天的水(变清),听到老百姓的赞誉我感觉是很快乐的。

作为一名基层河长肯定要继续干下去。

”区划是“死”的,河水是“活”的“唯有合作,才能共享一河清水”这对“冤家”是如何变成“亲家”的?过去的16年中发生了什么?盛
泽镇综合执法局环保科负责人张晓昊告诉记者,“1122事件”后两地的关系,经历了“僵持—戒备—喝喝茶—聊聊合作—建立互信”的发展过程。

“‘1122事件’发生后,吴江和盛泽
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而痛下决心治理污水。

”张晓昊介绍,盛泽镇把所有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收归政府,投入巨资成立水处理发展公司,23家印染企业的工业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进而将30多个喷水织机污水处理站点也并入水处
理发展公司;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镇区先后建起了2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2万吨和3万吨,目前还有一个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各
村也都添置了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全镇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超
过90%。

“盛泽镇政府每年用在治水上的资金高达三四
亿元,”张晓昊说,现在从盛泽流入嘉兴的各条河道水质已全部达到4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3类水标准,这样的水质已经能够满足“下河游泳”的要求了,我们还向嘉兴“方面承诺,到十三五期末,从盛泽流出去的水基本达到3类水标准。


在“治污”的基础上,盛泽还加大“控污”力度,推广工业“中水”回收使用,目前每天回收使用的“中水”2万多吨,到2020年,要实现30%的中水回收使用。

曾参与16年前民间“零点行动”的嘉兴王江泾镇西雁村老书记陆阿弟表示,近几年来,从吴江流过来的河水越来越清,养鱼已经没有问题。

越来越清的河水,让张晓昊有了和嘉兴同行们“喝喝茶聊聊合作”的底气。

2012年6月13日,吴江与秀洲区两地环保部门正式启动边界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在省界两侧各两公里范围内,两地的环保部门可以事先不打招呼在对方的行政区划内独
立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调查结果可以直接作为对方的执法依据;对于在省界附近“打游击”的违法排污单位,双方联合进
行查处。

吴江区水利局副局长孙建忠说,吴江和嘉兴两地的水系相互连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政区划是“死”的,而河水却是“活”的,两地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共享优质
水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