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由贸易区对海峡两岸经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论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视角

论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视角
经济 区”理念的提 出和可行性分析
自 2 0 年 以来 , 海 峡西 岸 ”已是 第 四 次 写 入总 理 的政 06 “ 府T作报告,而今年 (0 0年 )与去年在相 关方面 的表述 21 有 明显不同之处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中这样表述 :“ 支持
海峡西岸和其他 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 区的经济发展 ” ,今年 则是“ 支持海 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 作用 ” 。一 目了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涉台部分更是强调
策 先行 先 试 的 “ 排头 兵 ” 。
关键词 :E F ;海峡两岸经济区;RA CA T
21 0 0年 3月 3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 告中指出 , 在新 的一年里 , 要密切 两岸经 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 , 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 发展, 维护 台胞合法权益 。 鼓励有条件 的大 陆企业赴台投 资。 支持海 峡西岸经济区在两 岸合作中发挥 先行 先试作用 。 今年 将通 过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c A ,两岸应如何把握好 EF ) 这一个历史性机遇使两岸经贸关系彻底 正常化和紧密化, 并 进一步 自由化 ,这是本篇文章要讨论的 内容 。
2 1 年 00
法商论坛
第一卷
论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
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视角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武汉
407 ) 3 04
摘 要 :今年海峡两岸即将签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A , 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发展 是件互利双赢的事情 。今年两 CP ) 对 会代表更是热议支持海峡 西岸经济区在 两岸交流合作 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 本文提 出将从福建 省实 际出发,做好各种涉台政

闽台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闽台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闽台经贸合作发展研究引言闽台两地因为地理位置相近,民风相通,语言相通,文化相通,交通运输、信息流通便捷,人员往来频繁,历史渊源深厚,一直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自1987年两岸开放通邮以来,两岸贸易和交流更加频繁。

受益于两岸经济交流的发展,闽台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关系也更加密切。

在当前形势下,闽台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文将就闽台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闽台经贸合作的现状1.贸易合作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持续发展。

当前,闽台两地在贸易往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闽台贸易额达到49.7亿美元,其中对台出口31.8亿美元,进口17.9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超过10%。

促进闽台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两岸经济互补性强、贸易便利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投资合作在投资合作方面,闽台之间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多。

台湾的资金和技术为闽台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和台湾人士来到闽台投资兴业,为两地的经济合作增添了活力。

据统计,闽台企业合作数目占到了两岸经济合作总量的85%。

3.产业合作在产业合作方面,闽台两地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台湾在电子信息、通讯技术、金融服务、旅游业等领域较为发达,而闽南地区则在机械制造、建材、鞋服等行业有自身优势。

台企与闽企合资设厂,进行技术转让,提高了两地的产业层次,并且带动了就业增长和经济转型升级。

1.政治风险由于台湾地区地缘政治的因素,两岸政治关系的不确定性一直制约着闽台经济合作的发展。

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两岸经贸合作就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未来两岸关系的冲突和协作将对闽台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基础设施短板闽台两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在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对闽台经贸合作产生了不小的障碍。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概述自贸区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政策和制度创新,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和条件,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于2015年设立,经过五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以服务业为主导,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但这种产业结构单一容易导致片区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在外部经济风险较大时影响较大。

2. 企业规模偏小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型跨国公司的引入。

这不仅影响了片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也限制了片区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和能力。

3. 人才引进不足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缺乏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这不仅限制了片区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影响了片区的长期发展。

4. 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落后,缺乏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标准。

这不仅限制了片区的金融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限制了片区内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

5. 对外开放程度有限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缺乏更多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支持。

这不仅限制了片区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影响了片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对策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应当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扶持力度,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同时,应当加强与周边城市及全球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市场空间。

2. 引进大型跨国公司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应当积极引进大型跨国公司,提高企业规模和竞争力。

同时,应当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3.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应当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片区。

同时,应当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措施,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最新版)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最新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两岸经贸关系是关乎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在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良好。

应运而生的ECFA的签订,更是打通了两岸经济合作的脉络,开启了两岸全方位合作新时代。

,但与此同时,各类问题和障碍也有所暴露,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大陆、台湾、国际三管齐下,两岸经贸关系必将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关键词】两岸经贸关系;ECFA;政策;全方位合作“两岸”是指台湾海峡两边所对峙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效统治的“中国大陆”以及由台湾当局政府有效统治的“台澎金马”。

中国大陆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仍始终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方针,努力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但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长期对两岸经贸采取限制性政策,使两岸经贸关系一度呈现出单向、民间、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

台商来中国大陆投资主要以间接方式进行,即投资必须经第三地注册公司转投资于大陆,只有1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案可直接以台湾公司的名义投资,但是资金仍要经过第三地汇入中国大陆[1]。

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两岸直接通商,两岸贸易也只能经过第三地间接进行。

由于台湾当局严格禁止中国大陆的资金进入岛内从事任何投资活动,这就形成了单向性的不正常局面,同时也造成两岸贸易不平衡。

直至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获得执政权,开放和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成为民意主流和执政者的政策导向。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以两岸和平双赢取代民进党的“台独”对抗思维,两岸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倡议下,经贸关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两岸经贸互动将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

从政策和法律两个层面,积极创造台商投资中国大陆的有利环境。

福建自贸区建设发展SWOT 分析

福建自贸区建设发展SWOT 分析

doi:10.16006/j.cnki.twnt.2020.06.008福建自贸区建设发展SWOT分析黄思佳,吴茹燕,庄佩芬(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收稿日期:2019-10-16作者简介:黄思佳(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E mail:652524956@qq.com通讯作者:庄佩芬(1970-),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E mail:pfzhuang@hotmail.com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7C041)摘 要:【目的/意义】对福建自贸区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探索自贸区建设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福建自贸区的发展。

【方法/过程】阐述福建自贸区设立的建设背景,利用SWOT分析福建自贸区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基于此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结果/结论】通过SWOT分析,从“S+O”策略、“S+T”策略、“W+O”策略、“W+T”策略4个方面,提出福建自贸区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加强地区分类指导,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人才引进及服务制度、加强区域合作,避免恶性竞争、转变政府职能,鼓励企业创新等建议,为进一步促进福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福建自贸区;SWOT分析;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0)06-0047-05犛犠犗犜犃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狀狋犺犲犆狅狀狊狋狉狌犮狋犻狅狀犪狀犱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狅犳犉狌犼犻犪狀犉狉犲犲犜狉犪犱犲犣狅狀犲HUANGSi jia,WURu yan,ZHUANGPei fen(犆狅犾犾犲犵犲狅犳犈犮狅狀狅犿犻犮狊,犉狌犼犻犪狀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犲犪狀犱犉狅狉犲狊狋狉狔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犉狌狕犺狅狌,犉狌犼犻犪狀 350002,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Objective/Meaning】ThedevelopmentstatusofFujianFreeTradeZonewassummarizedandthestrate giesfortheconstructionofFreeTradeZonewereexplored,inordertobett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FujianFreeTradeZone.【Methods/Procedures】ThebackgroundoftheestablishmentofFujianFreeTradeZonewasex pounded.Then,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andthreatsofthedevelopmentofFujianFreeTradeZonewereanalyzedbySWOTanalysis.Last,thespecific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basedonthis.【Re sults/Conclusions】ThroughtheSWOTanalysis,thecountermeasuresforthedevelopmentofFujianFreeTradeZonewereputforwardfromfouraspectsof“S+O”strategy,“S+T”strategy,“W+O”strategyand“W+T”strategy,includingmakingfulluseofitsownadvantages,optimizingthepatternofopeningtotheoutsideworld,strengtheningtheregionalclassificationguidance,optimizingtheindustrialstructure,optimizingthetalentintroduc tionandservicesystem,strengtheningtheregionalcooperation,avoidingtheviciouscompetition,transformingthegovernmentfunction,andencouragingtheinnovationofenterprisesandsoon,soastoprovidereferencesforfurther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FujianFreeTradeZone.犓犲狔狑狅狉犱狊:FujianFreeTradeZone;SWOTanalysis;developmentstrategy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以开放促进改革的历史,是一种以制度创新的方式对外向型市场经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渐进式制度创新。

台湾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台湾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摘 要 :采用 1 9 7 9 —2 O 1 3年 进 出 I = 1 数据 , 分 析 台湾 海 峡 两岸 的 发 展 现 状 , 探 讨 两 岸 贸易 的发 展 趋 势 。在
此基础上提出 : 两岸 贸易应合 理有效运 用 E C F A, 大力推动两 岸产业合 作 , 将 经济发 展转变 为牵 引方式 , 两岸 贸易公司应采取调解方式解决贸易摩擦 , 以推动海峡两岸贸易快速平稳发展 。
Au g. 2 0 1 5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5 4 6 4 ( 2 0 1 5 ) 0 4 — 0 4 7 2 — 0 6
台湾 海 峡 两 岸 贸 易 发 展 的 现 状 、 趋 势 与 对 策
杨 海艳 , 陈晓 川
( 福建 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 院,福建 泉州 3 6 2 3 3 2 )
缓 的阶段 ; ③2 0 0 2 2 0 1 3年 , 表 现 为 大 陆 对 台湾 贸易 逆差快 速增 长且 数额 较 大的 阶段 。
1 9 7 9年之 前 , 祖 国大陆 对 台 贸易 一 直呈 现 顺
差 。从 表 2数据 可 以看 到 , 1 9 7 9年 大 陆 对 台 贸易
顺 差仍 为 0 . 4亿 美元 。1 9 8 0年 , 这 种 情 形 开始 逆 转, 大 陆对 台 贸易 由顺 差转 变为 逆差 。并 且 , 贸易 逆 差在 1 9 8 0年仅 为 1 . 6亿 美元 , 其后逐年扩大 ,
从 表 1的数 据 可 以看 出 , 1 9 7 9 -2 0 1 3年 , 两
长, 但 是 总体趋 势 为正增 长 。
表 1 1 9 7 9  ̄2 0 1 3海 峡 两岸 历 年 贸易 总额 统计 表 [ 一
海 峡两 岸经 贸关 系高 速发 展 的根本 原 因是 两 岸 市场 的不 断扩 大 和 对 产 品 的需 求 增 加 , 这 最 终

闽台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闽台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闽台经贸合作发展研究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交流逐渐开放,闽台经贸合作也日益紧密。

这种合作不仅对两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闽台经贸合作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找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有利于推动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

一、闽台经贸合作的现状1. 交流频繁,合作成果丰硕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闽台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也日益频繁。

闽台之间的投资合作项目增多,双向贸易额也不断攀升。

据统计,2019年,福建省对台贸易额达到了1757.4亿美元,同比增长9.2%。

台湾方面也是福建省第一大贸易伙伴。

而且在投资方面,闽台之间的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 合作领域广泛,涵盖多个行业闽台之间的经贸合作领域相当广泛,涵盖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农业、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在交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环保等领域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厦门市和台北市之间形成了“双城兄弟”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圈。

3. 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促进合作发展为了促进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两岸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便利化政策。

福建省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政策,包括对台投资贷款、台商引进政策、引智引才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1. 政治因素影响合作关系两岸政治关系的紧张程度直接影响到了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

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波动,闽台经贸合作也时常受到一定的影响。

台湾地区行政当局的政治立场会对两岸经贸合作产生一定的阻碍。

2. 竞争加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闽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台湾拥有着全球领先的科技和制造业,而福建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由于产业结构相似,双方之间竞争加剧,势必给双方经贸合作带来一定的压力。

3. 文化差异导致合作障碍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闽台两地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及影响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及影响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及影响2019-10-21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是在市场经济原则下,两地⽣产要素基于追求最佳利润或⽐较利益⽽进⾏的⼀种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汇合。

双⽅以经济利益需要为动⼒,以台商企业投资为形式,以产业分⼯合作为内容,逐步⾛向相互依赖与相互融合的良性循环轨道。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特点两岸经贸关系的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台商向⼤陆投资为主流,以及由投资带动的两岸贸易往来,同时也包括两岸交通联系、旅游往来、⾦融合作、农业开发、技术交流以及劳务输出等⽅⾯的内容,其特点主要有:(⼀)两岸经贸交流内容向⾼层次转化。

从20世纪80年代第⼀波台商中⼩企业进⼈⼤陆东南沿海地区设⽴加⼯出⼝基地开始起步,⾄90年代第⼆波供应原材料的中上游⼯业⽣产⼚商逐步进⼈⼤陆拓展市场空间,再到21世纪初期第三波⾼新技术⼚商纷纷到⼤陆投资设⼚,两岸经贸交流的内容不断扩展和提升,不仅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密集型产业已⼤批转移到⼤陆,⽽且以⽯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跟进投资,更重要的是,以电⼦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加速向⼤陆转移。

20多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进程以及相继出现的三次热潮,既提升了双⽅合作的结构和层次,⼜扩⼤了双⽅交流的规模和领域。

(⼆)两岸经贸交流形式从间接向直接转化。

虽然⽬前两岸⼈员、货物、资⾦、信息等⽣产要素的流动仍以间接形式为主导,但是,直接交流形式以其经济、便捷、灵活等优势快速发展,⼤有取代间接交流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贸易⼚商考虑到运送⽅式的相对成本,更多地选择成本最低、效率最⾼的运送⽅式,通商形式开始向直接形态转化。

从80年代转⼝贸易的发展,到90年代转运贸易的兴起,再到21世纪初期过境贸易的扩张,两岸贸易规模不断扩⼤,“准直接”贸易应运⽽⽣。

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达912亿美元,其中台湾对⼤陆出⼝约为747亿美元,⾃⼤陆进⼝166亿美元,台湾享有贸易顺差581亿美元。

两岸通航程序不断简化,每年都有数千万吨的贸易货物、数百万个集装箱通过转⼝、转运或过境的⽅式相互流动,⼈员往来也⽇趋频繁,2005年达411万⼈次,累计超过600万⼈、3800万⼈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分类号:F752密级:无论文题目自由贸易区对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学院、专业: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严水琴年级、班、学号: 2012级3班 201249010330 指导教师及职称:郭晓岩讲师2016年 4 月 27 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自贸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分析 (1)1.1的地理区位优势 (1)1.1.1闽台两地“一水相隔” (1)1.1.2港口资源丰富 (1)1.2闽台同胞“血缘相亲” (1)1.3是中国对接的窗口 (1)2.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现状 (2)2.1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2)2.1.1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硕果累累 (2)2.1.2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更加自由 (2)2.2对华投资迅速增长 (2)2.2.1双方的资金流动方向趋于平衡 (2)2.2.2大陆逐渐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阵地 (3)2.3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3)2.3.1大陆地区服务贸易的部结构失衡 (3)2.3.2双方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3)2.3.3当局对大陆的开放程度不足 (4)3.自贸区的挂牌成立对两岸经贸发展的影响 (4)3.1两岸金融合作更加一体化 (4)3.2双边的贸易往来更加自由化 (4)3.3先试先行,两岸服务业互利双赢 (4)4.深化海峡两岸经贸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5)4.1加快自贸区的制度创新 (5)4.2加快闽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5)4.3推动海峡两岸金融市场的合作 (5)4.3.1提高海峡两岸金融的开放程度 (5)4.3.2加强海峡两岸金融的交流与合作 (6)4.4加强海峡两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6)4.4.1加快建设两岸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中心 (6)4.4.2通过“海峡旅游”带动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6)参考文献 (7)致 (8)摘要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如今自贸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对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2014年成立“自贸区”,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融合“海上丝绸之路”,给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发展开辟一条全新、安全、高效、便捷的交流通道,为深化海峡两岸经贸协同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这篇文章分析了自贸区独特的对台优势,介绍了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总结了自贸区的挂牌成立给两岸经贸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阐述了如何深化两岸经贸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自贸区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对策Free Trade Zone of Fuji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 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and the StrategyABSTRACTReform and opening up makes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 rapidly, FTA has become a new engine to guid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ic.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rategy of “internal reform, opening to outside”, integrates with Maritime Silk Road and based on the “can promote and can copy”experience of shanghai. To establisha new, saf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for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deepen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Fujian, introduc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question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s the Fujian FTZ established br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es the strategy that how to deepen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Key words:FTA of Fujian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Development Strategy1.自贸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分析1.1的地理区位优势1.1.1闽台两地“一水相隔”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海域宽广,海岸线冗长,与粤、浙、赣三省交界,与省隔海相望,可谓“一水之隔、地缘相亲”。

自贸区的建设使双方可以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开辟闽台经贸合作新渠道,绘就两岸经贸发展新蓝图,培育双方经贸交流新姿态。

海西经济区是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涵盖周边地区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海峡两岸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彰显了在闽台交流中独特的战略地位。

1.1.2港口资源丰富“承天之禀赋,启海之要塞”的,地处东南沿海,海域宽广辽阔,海岸线曲折冗长,拥有众多的沿海深水港湾,港口资源相当丰富,给闽台经贸交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海上交通环境。

这些丰富的港口资源有利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商品贸易中心,有利于加强同台中港在仓储物流、保税加工、货物流通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这些港口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两岸经贸发展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使得经济区与经济区能够实现全面对接。

1.2闽台同胞“血缘相亲”闽台两岸同胞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亲近的血缘关系,始终维系着“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缘。

是众多海外华人华侨、同胞的祖籍地,和“一衣带水,一脉相承”。

和平与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夙愿,许多年来两岸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未中断。

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合作的繁荣发展与密切互动,两岸经贸关系不断走向正常化,闽台经济交流与商业贸易往来日趋频繁。

日益繁荣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侨台经济、中小型台资企业驻扎闽南地区,为推动两岸经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闽台同胞“血缘相亲”彰显了自身独特的对台优势,“同根同源,血缘相亲、言语相通”始终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的密切往来,为深化海峡两岸经贸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文基础。

1.3是中国对接的窗口“经济特区”的建设到“自贸区”①的挂牌成立,省始终肩负着“建设美丽海西,协同闽台发展”的历史使命。

因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广阔,所以逐渐成为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港是我国古代历①刘忠珏,江振龙,万文忠.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D]:[学士学位论文]. 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5.史上中国对外贸易最著名的港口之一。

融合“海上丝绸之路”,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给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发展开辟一条全新、安全、高效、便捷的黄金交流合作通道。

自贸区的战略定位——立足两岸经贸发展、服务两岸经济建设、中国面向的新窗口。

我们应该把建设成为“制度与技术创新的示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以及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试验田”。

2.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现状闽台经贸合作起步早、发展迅速,闽台经贸关系是连接两岸关系的重要纽带,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为了让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拥有更加优良的政治环境,大陆陆续出台旨在加强两岸经贸往来、促进双边经济协同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的经贸合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

2.1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稳步推进2.1.1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对外开放”的强国政策打破了两岸的僵局,两岸经贸合作逐步推进,从此海峡两岸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但是此时双方的合作往往是单方面、不平衡的民间经贸往来。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亲缘优势,两岸经贸关系不断的正常化,积极主动地招商引资。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一共吸收13500多个台资项目,成为中国大陆利用台资规模以及台资数量最大的省份。

此外,闽台产业合作也稳步发展,产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传统产业不断延伸到新兴产业领域。

2.1.2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更加自由21世纪“和平发展,相互促进”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新时期双方经贸发展的主旋律。

2010年闽台双方共同签订“EPFA协议”为海峡两岸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在ECFA协议的推动下,海峡两岸共同秉承“互利双赢、相互依存”的发展理念,不断减少和扫清闽台双方在经贸合作与交流中的诸多阻碍,共同构建有利于海峡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在公平、和谐的政治环境里,海峡两岸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双方以最大的限度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为两岸人民的经贸往来提供了更加自由、便利的合作平台。

2013 年海峡两岸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双方相互间的市场份额均有大幅度提升。

2.2对华投资迅速增长2.2.1双方的资金流动方向趋于平衡改革开放初期,双方的投资主要以对华小额投资为主,民间经贸往来主要以民间交流的形式存在,使闽台双方形成不平衡的资金流动方向和不对称的经贸交流格局。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双方投资结构日趋合理,多元化的市场战略进一步取得了新的突破。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不断深化发展,大陆不断降低台商对华投资的门槛,同时也扩大了对大陆的开放程度,双方的资金流动愈加趋于平衡。

2.2.2大陆逐渐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阵地随着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政府承诺逐步对外开放,特别针对实行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政策。

许多入驻自贸区的外资企业能够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同时当局也逐步降低台资企业对中国大陆的投资限制,的对华投资政策也变得相对宽松。

两岸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变,大陆逐渐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阵地。

的对华投资迅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对华投资项目高达6400多项,合同签约总金额达780多亿美元,每年的投资额增长速度不低于50亿美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