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美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掌握美术的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1.2 美术的历史与发展了解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不期的美术特点和代表作品1.3 美术的基本要素学习美术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了解这些要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二章:绘画技巧与材料2.1 绘画基础技巧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铅笔、水彩、油画等掌握不同绘画技巧的特点和应用方法2.2 绘画材料的选用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学会正确选用绘画材料,包括画纸、画布、颜料等2.3 人物绘画技巧学习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掌握人物比例、表情和动态的绘画技巧第三章:雕塑与设计3.1 雕塑基础学习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雕塑的材料和创作方法3.2 雕塑创作实践进行雕塑创作实践,包括泥塑、石雕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3 设计基础学习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第四章:美术欣赏与批评4.1 美术欣赏方法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4.2 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学习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和要点掌握评价美术作品的标准和原则4.3 美术批评与写作学习美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和写作能力第五章:美术创作与实践5.1 创作准备与构思学习美术创作的准备工作和构思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2 美术创作实践进行美术创作实践,包括绘画、雕塑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5.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习作品展示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作品评价,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和审美能力第六章:摄影与数字艺术6.1 摄影基础了解摄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设备学习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曝光、对焦等6.2 摄影创作进行摄影创作实践,探索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摄影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摄影技巧6.3 数字艺术概述了解数字艺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学习数字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第七章:中国传统美术7.1 中国画基础学习中国画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技法掌握毛笔、墨、纸等材料的使用方法7.2 中国画创作与欣赏进行中国画创作实践,探索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学习欣赏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和特点7.3 传统雕塑与建筑了解中国传统雕塑和建筑的特点与艺术价值学习中国传统雕塑和建筑的基本技法和风格第八章:现代艺术与实验性艺术8.1 现代艺术概述了解现代艺术的定义和主要流派学习现代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8.2 实验性艺术与装置艺术学习实验性艺术和装置艺术的概念与创作方法探索实验性艺术与装置艺术的社会意义和表达方式8.3 街头艺术与涂鸦了解街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学习街头艺术和涂鸦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第九章:美术与生活9.1 美术与日常生活了解美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运用学习家居、服饰、食品等领域的美术设计方法9.2 美术与广告设计学习广告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广告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和创意表现技巧9.3 美术与公共艺术了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和作用学习公共艺术的设计原则和创作方法第十章:美术鉴赏与研究10.1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学习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培养学生的美术史研究和分析能力10.2 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学习分析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意义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解读能力10.3 美术鉴赏与批评学习美术鉴赏和批评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和批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重点解析本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涵盖了美术基础知识、绘画技巧与材料、雕塑与设计、美术欣赏与批评、美术创作与实践、摄影与数字艺术、中国传统美术、现代艺术与实验性艺术、美术与生活以及美术鉴赏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初中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

初中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

初中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美术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流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学混学杂,导致自己事倍功半。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中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构成风景画的色彩知识和表现方法,主要掌握色调对情感的影响,色彩的对比和统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

能理解色调对情感的影响作用。

难点能够通过已有的色彩知识和绘画方法,去表现内心对自然风景的感受,通过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本、挂图、素描纸、蜡笔、油画棒、颜料等。

教学方法欣赏法、演示法、分析法,练习法等。

板书设计色彩丰富的风景画。

步骤:1、通过想像,对其中一部分扩展,描绘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

2、进行创作性表现。

3、确定调子。

4、用自己独特的构思与手法,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欣赏:回顾色彩知识:修拉、凡高、马奈等名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色调和各种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的。

结合教材中几种不同绘画手法的色彩作品,加以解释。

1、通过想象,将风景图片的木以局部扩展,描绘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

2、参考风景图片,改变原画色彩关系或形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展示作品,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体会、感受不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画。

二、分析作品设计问题。

引导分析。

补充讲解、分析。

出示练习题,提出要求,任选一幅,当堂完成。

进行点评感受理解色彩败给人的不同的视觉心理。

和教师一起回顾。

跟着教师的思路分析问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的表达。

让学生试着分析作品。

三、学生练习进行色彩练习。

学生互评体会色彩的情感。

赏析结合。

开启学生的智慧。

能尝试运用一种色彩关系,学会表现。

提高对色彩的.再认识。

四、课堂小节教学反思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

九年级美术下册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下册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下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素描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质感等。

2. 第二课时:色彩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创作出富有层次和和谐感的画作。

3. 第三课时:人物肖像绘画教学重点:了解人物肖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比例、结构、表情等。

教学难点:表现人物肖像的神态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4. 第四课时:风景绘画教学重点:了解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光影、色彩搭配等。

教学难点:表现风景的时空变化,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5. 第五课时:创意绘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绘画创造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题。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 示范:教师进行实地绘画示范,讲解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线条、色彩、构图、创意等方面。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发言、合作、实践等方面。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技巧、应用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素描纸等绘画工具。

3. 课件:相关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等。

4. 参考资料:美术理论书籍、网络资源等。

六、第六课时:版画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基本概念、制作过程和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如刻版、印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版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一册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一册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一册精品教案一.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对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一册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完成以下目标:- 了解和掌握九年级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二.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一册的内容展开教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1. 绘画技法:掌握铅笔、水粉、油画等绘画媒介的基本技法和运用方法2. 艺术造型:研究和理解人物、风景、静物等艺术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色彩运用:认识和运用色彩的原理和表现手法,探索色彩在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4. 设计平面:通过研究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意识5. 艺术欣赏: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三.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创造性教学:通过开展创意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3. 视觉教学: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等视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知识和技巧4. 实践性教学:安排实践性的艺术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艺术技能和创作水平四. 教学评估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日常练:通过日常练、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和研究态度2.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并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合作精神,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五. 教学资源本教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一册教材和教辅资料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等3. 多媒体设备和视听教具,如投影仪、幻灯片等六. 教学安排本教案按照教学周次进行安排,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绘画技法的基础训练- 第二周:艺术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周:色彩原理与表现手法的研究- 第四周: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第五周:艺术欣赏与作品分析- ...每周的教学安排将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教师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023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2023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2023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线条的表现力教学目标- 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 掌握不同线条的运用技巧- 提高学生对线条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 线条的定义和分类- 直线、曲线、虚线等线条的表现方式- 线与面的关系及其表达方法- 线条的增强与降低技巧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特殊线条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

2. 线条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线条的概念,并分析不同类型的线条。

3. 直线、曲线、虚线的表现方式:展示不同线条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4. 线与面的关系表达方法:通过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理解线与面的关系,并尝试用线条表达不同的面。

5. 线条的增强与降低技巧:介绍如何通过线条的宽度、长度等变化来增强或降低画面的效果。

6. 练与创作:组织学生进行线条练和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并尝试不同的线条表达方式。

7.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线条的表现力进行总结。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练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不同线条的表达方式。

-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评价其线条运用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教学资源- 艺术作品图片- 绘画工具和材料- 学生作品展示区第二单元:色彩的运用教学目标- 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研究常见的色彩搭配原理-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运用能力教学内容- 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 主色、辅色、冷暖色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色彩的明暗关系和对比技巧-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效果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富有色彩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并讲解不同色彩的分类。

3. 主色、辅色、冷暖色的运用:探讨主色、辅色和冷暖色的特点,并示范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

4. 色彩的明暗关系和对比技巧:讲解明暗关系对色彩表达的影响,并分享常用的对比技巧。

5.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效果:介绍常见的色彩搭配原理,如对比、类似、渐变等,并展示相应的效果。

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九年级美术下册全套教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与欣赏1.1 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美术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

掌握美术的基本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

学习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

1.2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描述、分析、评价等。

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培养审美能力和批评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第二章:绘画技法与创作2.1 素描基础学习素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阴影、透视等。

练习绘制静物、人物、风景等素描作品。

培养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绘画水平。

2.2 水彩画技法与创作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湿画法、干画法、分层法等。

练习绘制花卉、风景、人物等水彩画作品。

培养色彩感和表现能力,创作出富有活力的水彩画。

第三章:雕塑与工艺3.1 雕塑基础学习雕塑的基本技法,如泥塑、石雕、木雕等。

练习创作人物头像、动物雕塑、抽象雕塑等作品。

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雕塑技能。

3.2 工艺设计与制作学习工艺品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技法,如陶瓷、编织、剪纸等。

创作属于自己的工艺品,如陶器、编织品、剪纸作品等。

培养创新思维和手工制作能力,体验工艺制作的乐趣。

第四章:摄影与影像4.1 摄影基础学习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器材使用,如镜头、曝光、构图等。

练习拍摄人物、风景、静物等摄影作品。

培养观察力和摄影技巧,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4.2 影像编辑与创作学习影像编辑的基本技巧,如剪辑、调色、特效等。

利用影像编辑软件创作短视频、MV等作品。

培养创意思维和影像制作能力,展现个人风格。

第五章:美术与生活5.1 美术与环境的互动学习美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

了解美术对环境的美化和改善作用,培养环境意识。

5.2 美术与社会的联系探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如广告、传媒、文化等。

了解美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培养对美术的社会认识。

九年级美术教案6篇

九年级美术教案6篇

九年级美术教案6篇教案可以用来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育团队合作,教案需要包括充分的时间管理,以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下面是网作者为您分享的九年级美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九年级美术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展示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

2、教学难点:了解书的设计概念,发展,种类,结构。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你逛书店时,什么书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买下的冲动?学生回答出版界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读者买书,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内容看来书籍价值不管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装帧设计上,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是通过专门的历史变迁成为这个样子呢?那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迹设计。

(二)新课讲授1、书籍设计概念: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

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2、中国古籍设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

简册装: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

早在3#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

叶子: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

樊夹装: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卷轴装:亦称“卷子装,通行于东汉至唐代。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和材料运用。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美术的价值和作用3. 基本的美术技法和材料运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名画作品,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价值作用以及基本技法和材料运用。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二章:素描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观察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形态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素描练习,提高空间感和造型能力。

【教学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素描技法和观察方法3. 素描练习【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素描作品,引导学生对素描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观察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素描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素描练习。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三章:色彩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色彩练习,提高色彩搭配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原色2. 色彩搭配原则3. 色彩练习【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和色彩搭配原则。

3. 示范:教师示范色彩搭配和创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色彩练习。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四章:绘画技法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水彩画、油画等绘画技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美术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
第一节《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中国花鸟画的种类及寓意。

2、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

并理解古代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要表达的意境和中国花鸟画的寓意。

2、运用欣赏方法,学生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2、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悠久历史,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编制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线材的特征,初步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认识线材构成的美感。

2、能力目标:掌握线材构成的方法,利用现有线材制作立体造型,体会艺术创作乐趣。

3、德育目标: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以及环保意识,并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欣赏大量的线材作品及与线材相关的活动,了解线材的文化及特性,引导学生发现线材构成的方法,体会线材构成的美感,认识线材构成在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启发学生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及规律,并尝试恰当地运用现有的各种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线材造型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和蜡染特有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蜡染工艺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以此传达自身的审美意识,发挥艺术创造个性。

2、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

感受扎染、蜡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蜡染、扎染工艺制作方法,区别两种不同防染工艺的艺术特色。

2、难点:蜡染封蜡、手绘着色、脱蜡操作技法及要点。

扎染防染捆扎技巧、染色、漂洗、拆线、整烫的过程要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范画若干幅、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水彩颜料、毛笔、水罐、调色盘、剪刀)
2、学具:蜡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罐、毛笔、剪刀、调色盘。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2、难点: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范画若干幅、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水彩颜料、毛笔、水罐、调色盘、剪刀)
2、学具:蜡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罐、毛笔、剪刀、调色盘。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古城古镇体系的介绍和对中国古城古镇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城古镇建筑的主要特色。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古城古镇建筑。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我国各地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古城古镇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分析中归纳、概括古城古镇建筑特点如何形成的。

2、难点:从对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分析中归纳、概括古城古镇建筑有何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
第二节民俗文化展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过程与方法: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俗文化的多元性。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各种类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审美,增强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分类
2、难点:民间美术种类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 一
课时
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间美术的,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2、
3、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了解其社会功能、传统民间手工艺和艺术风格,直观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

4、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保护意识及审美。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功能
2、难点: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生活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与现代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能够简单分析古代与现代之间微妙的变化。

2、
3、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设计完成本课的学习。

4、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学会保护,提升审美。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古代与现代的美术文化
2、难点:古代与现代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