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
图像处理 毕业论文

图像处理毕业论文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对图像的获取、处理、分析和识别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医学影像、安防监控、虚拟现实等。
本文将从图像处理的基础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图像处理的基础原理是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是将图像从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通过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来实现对图像的改变和分析。
其中,最基础的操作包括图像的采集、预处理、增强、压缩和恢复等。
图像采集是指通过摄像头或扫描仪等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预处理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去除伪影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增强是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参数,使图像更加清晰、鲜艳。
压缩是为了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方便存储和传输。
恢复是指对经过压缩或传输过程中丢失的信息进行恢复,以还原原始图像。
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医学影像方面,图像处理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对CT扫描图像的处理,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患者体内的器官结构,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部位。
在安防监控方面,图像处理可以用于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在虚拟现实方面,图像处理可以实现对虚拟场景的渲染和交互,为用户带来更加逼真的虚拟体验。
此外,图像处理还应用于图像搜索、图像检索、图像合成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图像处理服务。
未来,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将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图像分析和识别。
其次,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将推动图像处理向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方向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逼真的虚拟体验。
再次,图像处理技术将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大规模图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图像服务。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篇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探索》【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电脑对信号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对数字图像的优点、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数字图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应用一、数字图像的优点(一)再现性好。
数字图像处理与模拟图像处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不会因图像的存储、传输或复制等一系列变换操作而导致图像质量的退化。
只要图像在数字化时准确地表现了原稿,则数字图像处理过程始终能保持图像的再现[2] 。
(二)处理精度高。
按目前的技术,几乎可将一幅模拟图像数字化为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这主要取决于图像数字化设备的能力。
现代扫描仪可以把每个像素的灰度等级量化为16位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图像的数字化精度可以达到满足任一应用需求。
对计算机而言,不论数组大小,也不论每个像素的位数多少,其处理程序几乎是一样的。
换言之,从原理上讲不论图像的精度有多高,处理总是能实现的,只要在处理时改变程序中的数组参数就可以了。
回想一下图像的模拟处理,为了要把处理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就要大幅度地改进处理装置,这在经济上是极不合算的。
(三)适用面宽。
图像可以来自多种信息源,它们可以是可见光图像,也可以是不可见的波谱图像(例如X射线图像、射线图像、超声波图像或红外图像等)。
从图像反映的客观实体尺度看,可以小到电子显微镜图像,大到航空照片、遥感图像甚至天文望远镜图像。
这些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图像只要被变换为数字编码形式后,均是用二维数组表示的灰度图像(彩色图像也是由灰度图像组合成的,例如RGB图像由红、绿、蓝三个灰度图像组合而成)组合而成,因而均可用计算机来处理。
即只要针对不同的图像信息源,采取相应的图像信息采集措施,图像的数字处理方法适用于任何一种图像。
(四)灵活性高。
图像处理大体上可分为图像的像质改善、图像分析和图像重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丰富的内容。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数字图像处理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对于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基础概念、方法和应用。
首先,数字图像处理是基于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旨在改善图像的质量、增强图像的特征以及从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图像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图像重建等。
在图像获取的阶段,通过传感器或数码相机等设备获取图像的原始数据。
在预处理的阶段,对图像进行去噪、平滑和增加对比度等操作,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
在特征提取的阶段,根据图像的特定特征,如边缘、纹理和颜色等,进行特征的提取和描述。
在图像重建的阶段,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和恢复。
常见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滤波、变换和编码等。
滤波算法主要用于图像平滑和去噪,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等。
变换算法主要用于提取图像的频域特征,如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
编码算法主要用于图像的压缩和存储,如JPEG、PNG和GIF等。
除了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数字图像处理还有许多应用领域。
其中之一是医学图像处理,包括医学图像的分割、配准和识别等。
另一个应用是遥感图像处理,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此外,数字图像处理还在安全和认证、图像检索和图像合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学科。
通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像的特性和结构,提高图像处理的效果和精度,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图像计算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

数字图像计算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推荐文章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优秀范文热度:物联网传感知识技术论文范文热度:维修电工技术论文范文大全热度:无人驾驶技术原理论文优秀范文热度: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热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研究采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化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新技术。
小编整理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欢迎阅读!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篇一浅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广泛应用数字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数字图像图像处理数字技术应用一、数字图像处理综述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
数字图像处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图形和图像信息,数字图像处理作为一门学科大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早期的图像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图像的质量,它以人为对象,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
图像处理中,输入的是质量低的图像,输出的是改善质量后的图像,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有图像增强、复原、编码、压缩等。
首次获得实际成功应用的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他们对航天探测器徘徊者7号在1964年发回的几千张月球照片使用了图像处理技术,如几何校正、灰度变换、去除噪声等方法进行处理,并考虑了太阳位置和月球环境的影响,由计算机成功地绘制出月球表面地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随后又对探测飞船发回的近十万张照片进行更为复杂的图像处理,以致获得了月球的地形图、彩色图及全景镶嵌图,获得了非凡的成果,为人类登月创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这门学科的诞生。
在以后的宇航空间技术,医学技术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思维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人们已开始研究如何用计算机系统解释图像,实现类似人类视觉系统理解外部世界,这被称为图像理解或计算机视觉。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_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_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篇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摘要】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本文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简述,并对此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制约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概述了此项技术在日后发展中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析,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此项技术,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就图像处理技术而言,可分为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处理两大类。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多门学科,其中包括生物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
因此,数理与边缘学科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最近几年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逐步趋于完善,在遥感、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促进相关学科得到较好的发展。
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VLS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不断完善、成熟的一项新技术。
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际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步。
在早期,图像处理主要是为了使图片的质量更加完善。
输入图像的质量较低,而输出图片的质量较高,通常采用复原、压缩等方式进行处理。
此项技术首次应用成功是在美国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中。
此后,在航空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促进了此门学科的发展。
除此之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后,计算机与智能化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促进了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
人们开始研究怎样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系统的解释,这被称作计算机视觉或图像理解。
上世纪几十年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大力发展。
截止目前,此项技术在医疗设备、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2.1优点(1)再现性较好。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不会因为各种变换操作而造成图片出现质量退化的现象,始终确保图像可以真实的再现。
(2)处理精度高。
根据当前技术,基本上能够把一副模拟的图像通过数字化做各种二维数组,与图像数字化设备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数字图像处理论文篇一:数字图像增强技术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和处理的过程。
图像增强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改善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
本文针对数字图像增强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和锐化等常用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新近提出的图像增强算法,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最后,对数字图像增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增强;直方图均衡化;滤波;锐化;深度学习1.引言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和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数字图像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图像质量和视觉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图像增强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一项基础技术,通过改善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和细节等特征,提高图像的可视化效果。
图像增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无人驾驶、图像识别等领域。
2.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通过调整图像的像素值分布,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显示效果。
其基本思想是将原始图像的像素值映射到一个新的像素值域,使得新图像具有均匀分布的像素值。
直方图均衡化可以有效地增强图像的细节和纹理特征,但在一些情况下会导致图像过度增强或噪声增加。
3.滤波技术滤波是图像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平滑或者锐化处理,改善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
常用的滤波方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等。
均值滤波通过计算像素点周围邻域像素的平均值来更新像素的值,可用于图像的平滑处理。
中值滤波通过计算像素点周围邻域像素的中值来更新像素的值,可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
高斯滤波通过对图像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对图像进行平滑和去噪。
4.锐化技术锐化是图像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增加图像中的高频成分,提高图像的边缘和细节等特征。
常用的锐化方法有拉普拉斯算子、Sobel算子和Canny算子等。
拉普拉斯算子通过计算图像的二阶导数来增强图像的边缘和细节。
Sobel算子通过计算图像的一阶导数来提取图像的边缘特征。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 “数字图像处理”是⼀门利⽤计算机解决图像处理的学科。
并且,现代多媒体计算机中⼜⼴泛采⽤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希望⼤家喜欢!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篇⼀ 浅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实践 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种发展迅速且应⽤⼴泛的新兴技术,就“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段和⽅法、教学理论和实践等⽅⾯进⾏改⾰与实践,增强了学⽣的实践创新能⼒,提⾼了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段;实践 作者简介:刘忠艳(1975-),⼥,⿊龙江依安⼈,⿊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程学院,副教授;周波(1963-),男,⿊龙江绥化⼈,⿊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程学院,教授。
(⿊龙江哈尔滨 150027) ⼀、“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集微电⼦学、光学、应⽤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门综合性边缘技术。
[1,2]是当今信息社会中发展迅速且应⽤⼴泛的新兴科学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泛应⽤到通信、计算机、交通运输、军事、医学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处理的技术和理论不断完善和丰富,新的理论、技术也不断涌现,并逐渐进⾏应⽤。
⾯对这样⼀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既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的⼴泛前景所吸引,也时常对课程的抽象理论感到苦恼,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提⾼教学质量,对该课程进⾏教学改⾰,势在必⾏。
经过两年半的教学改⾰与实践,取得了⼀定的教学效果。
⼆、教学改⾰措施 为了提⾼“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对本门课程进⾏改⾰,采取以下措施: 1.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有很多新的应⽤点和研究涌现出来,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加⼊新技术的介绍,对于学⽣了解国际的研究和应⽤热点,尽快地投⼊相应的研究与应⽤中去⼤有益处。
图像处理 毕业论文

图像处理毕业论文图像处理是一门目前非常热门的技术,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医学影像处理、机器视觉、数字媒体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也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因此,本文就图像处理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图像处理的研究现状、核心技术以及应用前景等。
一、图像处理的研究现状图像处理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修复、增强、压缩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总称。
自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起来以来,图像处理技术就不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除了数字媒体领域外,图像处理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
目前,图像处理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包括图像获取、格式转换、增强等;(2)图像变换与滤波技术,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空域滤波、频域滤波等;(3)图像分割与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的图像分割、背景消除和目标跟踪等;(4)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包括基于光学、激光和雷达等手段的三维建模和重构。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图像处理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其中图像分割与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影像处理、安防监控等领域,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
二、图像处理的核心技术1、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在图像处理中,图像采集是整个流程的第一步,图像采集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处理结果的好坏。
目前,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有光学、摄像头、雷达等,其中光学又分为激光、微波、红外等多种形式。
对于不同的图像采集设备,需要有对应的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对于光学采集设备,需要对镜头进行透镜校正、图像畸变校正等处理技术,而对于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则需要进行背景降噪和信号增强等处理技术。
2、图像变换与滤波技术图像变换与滤波技术是进行图像处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变换获得图像的一些特征或者对图像进行平滑和去噪等操作。
目前主要的图像变换和滤波技术有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空域滤波、频域滤波等。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图像转换到频域,可以对图像进行一些频域分析和处理;小波变换可以分析图像的局部特征,可以对噪声等进行去除;空域滤波主要对图像的像素进行处理,例如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等;频域滤波则是对频域的特征进行处理,例如高通滤波、低通滤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利用计算机解决图像处理的学科。
并且,现代多媒体计算机中又广泛采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篇一浅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的新兴技术,就“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手段;实践作者简介:刘忠艳(1975-),女,黑龙江依安人,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周波(1963-),男,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一、“数字图像处理”概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集微电子学、光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技术。
[1,2]是当今信息社会中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的新兴科学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广泛应用到通信、计算机、交通运输、军事、医学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处理的技术和理论不断完善和丰富,新的理论、技术也不断涌现,并逐渐进行应用。
面对这样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既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的广泛前景所吸引,也时常对课程的抽象理论感到苦恼,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经过两年半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措施为了提高“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对本门课程进行改革,采取以下措施:1.整合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有很多新的应用点和研究涌现出来,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加入新技术的介绍,对于学生了解国际的研究和应用热点,尽快地投入相应的研究与应用中去大有益处。
许多新的技术和算法层出不穷,如小波变换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三维测量和重建等新技术,而且这些新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讲述基本原理和方法,也要把这些新技术和新算法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应紧跟科学发展的脚步。
由于图像处理已在生物医学工程、航空和航天、通信工程和军事安全等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争取在课程结束时,大家对遥感图像压缩、生物特征识别等应用系统进行课外深入,并撰写技术报告一篇,锻炼学生书写总结报告的能力。
2.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利用计算机解决图像处理的学科。
然而,现代多媒体计算机中又广泛采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并且,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和教学条件的提高,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势在必行。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形象生动的实例演示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因此开发了CAI课件,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图像处理软件在课堂演示,使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好地理解,学习兴趣更高。
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把复杂问题变简单、抽象问题变具体,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扩展思路,在每次课的教学中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针对所讲的图像处理技术自由分组讨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每一次讲课内容的理解。
还可以针对某一个主题,学生提前预习该主题所涉及的内容,然后进行课堂讨论。
如针对“图像增强”这一主题,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对常用的增强的方法进行讨论,并由老师及时总结,使学生深入理解图像增强的实质。
3.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拓宽视野在“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除了围绕基本理论和概念讲解外,更注重将科研成果及图像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拓宽视野,激起兴趣,并能主动学习。
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相关的新技术引入课堂向学生讲授,这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同时,也有助于拓展本门课程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图像复原”这一章时,将科研项目“基于多视几何的三维数字扫描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多视几何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到实验室观看“三维测量机”实验仪器以及演示三维重建系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理论知识和视野。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把“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讲清楚外,更注重理论的应用,可以结合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热点问题和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拓宽知识面。
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对新理论、新算法产生的原因、过程重点讲述,也就是将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传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7]对一些典型算法,先介绍这些算法的原理,掌握这个算法的原理后,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利用Matlab和VC++开发工具实现这个算法,并应用来处理图像,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如:可以用该算法来提取图像的边缘,利用小波变换重建物体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除了理论教学外,更注重实验课程的教学。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除了围绕课程理论而设计的、以验证理论为主要目的的基础性实验外,还开设了综合性的实验和创新性的实验。
综合性的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符合学校的“实基础、强实践、高能力”的人才培养战略。
5.开发课程网站,方便学生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而且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学校建设了“数字图像处理”网站。
该课程网站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教学课件、教材与参考书、习题及答案、实验指导书、教学录像、教学改革报告、师资队伍介绍、聊天等,并根据需要适时更新网站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学习、预习、复习,通过聊天可以与老师、同学交流问题等。
网站的建设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响应了学校大学建设中,教师由“教学型”向“教学服务型”转型的要求。
同时,该网站也对外开放,其他高校的师生也可以浏览该网站,实现了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6.强化师资队伍,提高能力当今社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因此,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深的职业技能。
学校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让他们积极参加工程实践方面的培训,参加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以及到企业进行培训等。
如定期派教师到企业里进行3~6个月的培训、派教师去参加一些学术交流和研讨会等,来扩充知识面和提高实战能力。
三、结束语“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针对本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这在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重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集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经过两年半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教学效果。
以后会继续随着技术的发展,改革各项内容。
参考文献:[1]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孙景荣,许录平,等.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09,(4):54-55.[3]张文,吴磊.略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途径与机制——以课程建设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2):69-71.[4]吴锴,葛海鲜,等.《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S2):160-161.[5]吕朝辉.“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1):58-60.[6]魏广芬,王永强,等.“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6):24-25.[7]韩智,张振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02-104.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篇二试谈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针对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课程特点,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基于MATLAB实现的教学示例,并应用于课堂与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且促进课程由传统课堂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化。
关键词: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教学;MATLAB;教学示例随着计算机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以现代滤波器技术、现代谱分析理论、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等为标志的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新型雷达、精确遥测、医疗等众多领域。
目前,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层次学生开设。
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且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因此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该课程都很重要。
一、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具有数学理论推导较多、内容广泛、概念抽象等特点。
由于工科研究生的数学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同时课程的学时有限,若教学方法不当,学生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易造成学生畏惧学习的心理,失去学习兴趣。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同时是一门以算法为核心,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算法的应用实现主要基于计算机的数值计算。
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讲授基础理论和算法的推导,学生则主要利用大量的公式、算法及推导进行学习和解题,而忽视让学生采用计算机动手设计、调试和分析课程中大量的、应用性较强的内容,会使得学生感觉该课程是一门数学理论课,不利于他们深层次理解数学概念中所蕴含的物理和工程意义,从而造成课后实践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学生以后从事有关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工作。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本课程教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校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双控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该课程是学位专业课,共32个学时。
目前,针对该门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课程建设,从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入手,精选和强化与学科方向有关的教学内容,建设MATLAB实现的教学示例,并将教学示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探索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