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的基本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民族或部落同另一个民族或部落的接触,什么时候就有了翻译。
西方自一世纪、中国自商周时期开始就有了跨语言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唐代贾公彦在《义疏》中写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辞源》对翻译的解释是:“用一种语言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
”《大英百科全书》:“将用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进行转换的行为或者过程。
”对于翻译较为完整的定义,要数现代翻译家奈达的:Translation consists in 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即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人物简介贾公彦-贾公彦(生卒年不详,活动期公元7世纪中叶)中国唐代学者。
铭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发现指纹的特征及用途。
他官至太学博士。
撰《周礼义疏》50卷、《仪礼义疏》40卷。
指纹是手指远端掌面的凹凸花纹。
由长短、形状、粗细、结构不同的纹线组成,分弓、箕、斗三种基本类型,具有终生不变、各不相同的特点。
因此,指纹被广泛用作侦破案件、人身保险、研究遗传疾病和人的自然素质的依据,成为法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
据德国R·海因德尔撰写的《指纹鉴定》(1927年)一书中指出:“世界上第一个用作鉴定的指纹的著作者是中国唐朝的贾公彦,他是唐代的著作家。
他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650年,他是着重指出指纹是确认个人的方法的第一人”。
贾公彦,其字不详,唐州永年(今河北邯郸市东北)人。
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基础知识一、翻译的分类1.按所涉及的两种代码的性质,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语符翻译(inersemiotic translation)。
2.按翻译主体的性质,可分为人工翻译、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两类。
3.按翻译的工具和成品形式,可分为口译和笔译。
4.按翻译的客体,亦即所译资料的性质,可分为文学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实用翻译(pragmatictranslation)。
二、译家译论1.支谦: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2.道安:晋、前秦时道安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3.彦琮: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4.玄奘:唐代僧人玄奘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玄奘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等翻译技巧。
5.马建忠:清末,马建忠在其《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
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6.林纾: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相交流。
专业英语翻译基本知识

专业英语翻译基本知识(仅供参考)1.英语翻译的标准专业英语的翻译注重客观性、准确性,不强调翻译者的主观色彩。
翻译的用词应该准确、恰当,句子叙述清楚,表达简洁、流畅。
(1)准确忠实:准确无误,不得有错。
即要如实表达原文的含义,不缺漏原文表达的每一层意思,也不添加任何原文没有的含义。
(2)通顺流畅:译文必须符合汉语的语法要求、修辞规则和通常习惯,使读者易看易懂易读。
因此,要求译文不能逐字逐句死译,而是要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律和习惯表达出来,做到通俗易懂。
(3)简练清楚:译文在清楚明白表达原文意思,不使人产生歧义和模糊不清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精炼、不重复啰嗦。
2.英语翻译的基本技巧2.1词性转译法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通顺,或为达到一定的修饰目的,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原文中某些词的词类,将原句中属于某词类的词转译成为另一类词。
一般而言有四种(1)转译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转译为名词)例:The cutting tool must be strong, tough, hard, and wear resistant.(形容词转译为名词)刀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韧性、硬度,而且耐磨。
(2)转译成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和副词等转译成动词)例:Rigid pavements are made from cement concrete.刚性路面是用水泥混凝土建造的(介词转译成动词)(3)转译成形容词(名词、副词等转译成形容词)例:This experiment in a success这个实验是成功的。
(名词转译成形容词)(4)转译成副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译成副词)例:Although the basic materials for bridge building remain either prestressed concrete orsteel, there have been some recent changes尽管建桥的基本材料仍然是预应力混凝土或钢材,但近来已经有些变化了。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翻译是一门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它涉及到无论是语言、文化、历史还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诸多方面。
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的人来说,学习一套完整的翻译教程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将帮助您了解如何进行新编的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翻译基础知识1.1 翻译定义和分类1.2 翻译的目的和原则1.3 翻译与语言间的关系1.4 翻译的难点和挑战第二章:语言知识和技巧2.1 英汉语言的比较和对比2.2 词汇和短语翻译2.3 句子结构和语法翻译2.4 上下文的影响和处理2.5 语体和风格转换第三章:文化意识和背景知识3.1 跨文化交际和翻译3.2 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3.3 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处理3.4 原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传递第四章:专业领域和行业知识4.1 法律翻译原则和技巧4.2 医学翻译原则和技巧4.3 经济与商务翻译原则和技巧4.4 技术与科学翻译原则和技巧第五章:翻译工具和资源5.1 电子词典和在线翻译工具的使用5.2 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的建立和管理5.3 翻译软件的使用和技巧5.4 翻译资源和参考文献的查找和使用第六章:翻译实践和技巧6.1 阅读和理解原文的重要性6.2 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度6.3 校对和修改译文的技巧6.4 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翻译作品第七章:发展和推广翻译技能7.1 参加翻译考试和认证7.2 加入翻译协会和社区7.3 进修和继续教育的机会7.4 与客户和雇主建立有效的沟通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您将逐步掌握新编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同时,您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并且了解如何将翻译技能应用到不同的专业领域中。
通过继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您将成为一名优秀的英汉翻译专业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翻译过程中,积极参与翻译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选择翻译新闻、文学作品、商业文件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并进行翻译和校对实践。
此外,与他人分享您的翻译作品、参加翻译比赛和与其他翻译专业人士的交流也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专业英语翻译基础知识

专业英语翻译基础知识专业英语翻译是一门需要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技能。
在进行专业英语翻译工作之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完成任务。
一、语言基础知识1. 词汇:掌握丰富的词汇量,包括专业领域的术语。
翻译时需注意词汇的准确用法和语义的表达。
2. 语法:熟悉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以确保译文的语法正确性。
3. 语用学:了解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如文化差异和语气表达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二、领域知识1. 专业词汇:对于特定领域的专业词汇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包括科技、法律、医学、商务等领域的术语。
通过学习和积累,确保准确翻译相关的专业术语。
2. 背景知识:对于所翻译内容的行业或领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专业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并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三、翻译技巧1. 翻译思维: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语言转换,将原文的意思完整传达出来。
2. 模糊表达处理:若原文中存在模糊表达或歧义,翻译时需要合理处理,通过上下文推断或咨询领域专家等方式准确解读。
3. 文体转换: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风格,如科技报告使用正式、专业的语言,而广告宣传语则需要更生动、富有创意。
四、工具运用1. 电子词典和翻译软件:利用专业的电子词典和翻译软件,能够提供准确的词义解释和翻译结果,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2. 双语资料收集:积累相关领域的双语资料,通过查阅、对比并学习翻译范例,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总之,专业英语翻译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翻译技巧,同时善于运用翻译工具,并不断进行学习和积累,提高翻译水平。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够胜任专业英语翻译工作。
翻译技术教程知识点总结

翻译技术教程知识点总结一、翻译技术基础知识1.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翻译是指以一种语言为出发点,将其表达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根据翻译的方式不同,翻译可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
口译是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口头翻译,而笔译则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书面翻译。
2. 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的原则包括信达公正、忠实传意、风格得当、通顺流畅等。
翻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拙译、译意、校对等。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翻译对象的要求,选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翻译工作。
3. 翻译的难点和挑战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翻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语言之间的差异、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面对这些难点和挑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
二、翻译技术工具应用1.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文本进行自动翻译的技术。
机器翻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语义理解、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处理。
2. CAT工具CAT(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工具是一类专门用于辅助翻译的软件。
CAT工具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包括术语管理、翻译记忆、自动翻译等功能。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CAT工具已经成为翻译人员必备的工具之一。
3. 互联网资源利用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查找和查询。
如利用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译文资料、专业术语、研究文献等,还可以使用在线词典、翻译网站等工具进行辅助翻译。
三、翻译实践技巧1. 分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分析。
包括文本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确保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原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2. 翻译记忆的应用翻译记忆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工具,能够存储已经翻译过的文本内容,并在后续的翻译工作中提供辅助。
英汉互译课件ppt

在广告文案的翻译中,可以采用归化、异化、重构等多种技巧。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音 韵和节奏,以及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文学作品翻译
文学作品翻译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忠实于原文,同时要保持语言的 优美和流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原著的时代背景 、作者风格和文化内涵,尽可能地还原原著的艺术价 值。
段落翻译与篇章翻译
总结词
段落和篇章的翻译需要注的英汉互译时,需要注意整体性和连贯性 ,确保译文在整体上符合原文的逻辑和意义。同时,还需要 注意段落和篇章中的主题句、关键词和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 ,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Part
04
翻译难点解析
长句翻译
翻译的标准与原则
翻译的标准
忠实、准确、流畅、优美。忠实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 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准确是指译文要用 词恰当,语法规范;流畅是指译文要通顺易懂,符合 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优美则是指译文要具有艺术性 ,能够传达原文的美感。
翻译的原则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归化与异化相结合、语义对等与 风格对等相结合。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是指既要保留原 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又要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归 化与异化相结合是指既要让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 习惯,又要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语义对等与风格对 等相结合是指既要保证译文在语义上与原文对等,又 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手法。
;长句处理是指将长句拆分成短句或合成长句,以使译文更加通顺易懂。
Part
02
英汉语言对比
词汇对比
总结词
英汉词汇在含义、词性、词义等方面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英语单词往往具有明确的词义和词性,而汉语词汇则更加灵活,一词多义现象 较为普遍。此外,英汉词汇在构词法上也存在差异,例如英语中常用前缀、后 缀等构词手法,而汉语则更多采用复合词的形式。
翻译的基础知识(二)

翻译技术的进步对行业的影响
提高翻译效率
01
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缩短了翻译时
间。
标准化和规范化
02
技术进步有助于推动翻译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翻译质
量。
职业发展挑战
03
技术进步对传统翻译职业带来挑战,要求译者不断提升自身技
能。
未来翻译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语言多样性、文化差异、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等都对译者提出更高 的要求。
定制化服务
专业翻译软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翻 译服务,满足特定行业和领域的翻译需求。
05 翻译行业现状与未来
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翻译需求量不断增加,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技术驱动变革
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发展对翻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专业化需求
专业领域的翻译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译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突出被动状态,可以将主动语态转换为 被动语态。
03 翻译实践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指将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翻 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它要求译者不 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对文学作品有 深入的理解和感受,能够准确传达原作
的思想、情感和风格。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 文学翻译的难点在于处理语言的艺术性 化的传播。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考 和创造性。原作中的修辞手法、意象、 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差异,尽可 隐喻等都需要在译作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能地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 这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艺术
词序调整
调整词序
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不同,翻译时需要对原文的词序进行调整,以符合 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作为一门跨文化交流的艺术和技能,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理解的过程。
翻译的目的是将源语言(source language)的意思准确、流畅地转化为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翻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翻译的基础知识,为初学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一、语言能力
首先,翻译者需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
他们应该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包括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
翻译者需要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包括词义、语法结构和语言习惯等。
他们还需要熟悉不同领域的术语和专业知识,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意思。
二、文化理解
除了语言能力,翻译者还需要具备较好的文化理解能力。
不同的语言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源语言的意思至关重要。
翻译者需要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以便在翻译中传达源语言的意思,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文化偏见引入到翻译中。
三、专业背景
翻译工作通常涉及到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翻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
翻译各种专业领域的资料时,熟悉相关的专业术语和
背景知识非常重要。
例如,在医学翻译中,翻译者需要了解医学术语和相关的医疗知识,以便准确理解和翻译医学文本。
因此,提前学习并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者至关重要。
四、翻译技巧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翻译者还需要具备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准确理解源语言的意思是翻译的基础,翻译者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参考类似文本或与专家进行交流等方式来保证对源语言的理解准确无误。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注重上下文的把握,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他们还需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如适度的断句、使用合适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等。
翻译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者至关重要。
通过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理解、专业背景和翻译技巧,翻译者可以准确、流畅地将源语言的意思转化为目标语言,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翻译初学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和学习翻译这门令人着迷的艺术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