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示值误差测里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胡思思章红素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示值误差测里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胡思思章红素发布时间:2023-06-17T10:56:51.62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7期作者:胡思思章红素[导读]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是用于检测汽车前照灯发光强度以及光轴偏移角的仪器设备,也是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主要用于汽车修理厂、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站等单位,用于对前照灯进行检测与调整,其技术性能和量值的准确与否与汽车行驶安全关系密切,甚至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安全,故对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检定校准十分重要。
浙江嘉诚机动车检测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是用于检测汽车前照灯发光强度以及光轴偏移角的仪器设备,也是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主要用于汽车修理厂、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站等单位,用于对前照灯进行检测与调整,其技术性能和量值的准确与否与汽车行驶安全关系密切,甚至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安全,故对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检定校准十分重要。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主要由主机、标定器和导轨三部分组成,检测时被测车辆沿垂直于前照灯检测仪运行轨道的方向行驶,当车辆行驶至触发限位开关位置时,车辆停止并开启远/近光灯,检测仪开始工作并对机动车前照灯的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远光光束偏移量、近光明暗截止线交叉点偏移量以及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等各项参数进行检测调整,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
关键词: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引言车辆车灯的安全控制是世界各国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汽车车灯的安全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我国,随着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汽车的所有权日益增强,交通安全越来越重要的是车辆的夜间照明,其安装角度、照明强度和照明方向等参数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当所有的前照灯同时照明时,其性能应能使驾驶员看到前方150m内的交通障碍物,光束应该对准车辆的前向作出响应,主光轴的方向应该减少到前照灯强度不足或照明方向不良的前向,道路前方的情况不可见,或者会导致行驶中的车辆上的闪光驾驶员挡住视线,这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标志逆反射系数测定仪使用方法

标志逆反射系数测定仪使用方法
标志逆反射系数测定仪是一种用来测量道路交通标志的反光性能的设备。
它能够定量地测定反射系数,以评估标志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可见性。
以下是关于标志逆反射系数测定仪使用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
1. 准备工作:确保测量仪器完好无损,电量充足,并检查测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照明条件)。
2. 放置测量仪:将测量仪器放置于适当的位置,使其与要测量的交通标志保持一定距离,并保证仪器与标志面形成垂直角度。
3. 校准仪器:根据仪器说明书的指引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4. 开启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指引打开仪器开关,等待仪器完成启动和预热。
5. 确定测量距离:根据交通标志的尺寸和要求,确定测量距离。
确保标志在该距离上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6. 进行测量:将仪器的光束对准标志,并观察仪器的显示屏。
测量仪器会自动测定标志的反光强度,并显示结果。
7.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8. 记录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标志名称、反光强度值等相关信息。
9.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对标志的反光性能进行评估。
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要求,判断标志是否需要更换或维护。
10. 整理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和整理测量仪器,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存放。
通过以上使用方法,标志逆反射系数测定仪可以帮助道路管理部门或交通安全机构评估道路标志的反光性能,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车身反光标识--GA406-2002.doc

车身反光标识GA406-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2-12-20发布2003-03-01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对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补充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朝阳、董交平、邱红桐、赵彬冰、刘玉宝、陈巍。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载货类机动车车身反光标识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及车身反光标识粘贴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载货类机动车的车身反光标识,其他类型车辆的车身反光标识可以参照执行。
注:本标准所指的载货类机动车是指N2、N3类车(按GB/T 15089—2001规定),全挂车和半挂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戡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681—2000 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 3978—1994 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测条件GB/T 3979—1997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5500—1995 利用电子随机数抽样器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车身反光标识 retro-reflective markings of carriage为增强车辆的可识别性而粘贴在车身表面的高亮度反光膜的组合。
3.2 车身反光标识材料 retro-reflective markings materials为增强车辆的可识别性而粘贴在车身表面的高亮度反光膜,当光线照射到其表面上时,相当大部分光线能够被反射回来。
反射率测定仪的校准及不确定度评定

反射 率测 定仪的校准及不确 定度评定
郭 小 岩 王 舵
( 辽 宁省计 量科 学研 究 院 ,辽 宁沈 阳 1 1 0 0 0 4 )
摘 要 :阐 述 了反 射 率 测 定 仪 的 用 法 及 校 准 结 果 的 不 确 定度 评 定 过 程 ,对 不 确 定度 的 来 源进 行 了 分 析 , 并 最
量彼 此 间独 立 。
2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在 实际应 用中 ,油漆 、涂料的对 比率 ( 遮盖力 )是
以 反 射 率 测 定 仪 测 得 黑 底 上 的 反 射 率 和 白底 上 的 反 射 率 。并 以黑 底 上 的反 射 率 除 以 白底 上 的 反 射 率 求 得 对 比 率 ,把 漆 膜 覆 盖 在 黑 底 上 的 反 射 率 定 义 为 R 、 覆 盖 在 白底 上 的反 射 率定 义 为 w ,则 漆 膜 的 对 比率 为 :
— —
反 射 率 测 定 仪 是 用 于 测 量 油 漆 、涂 料 、陶 瓷 等 表 面 的 漫 反 射 比 ,通 过 计 算 测 量 漆 膜 表 面对 比率 的 仪 器 。其
标 准 白板 的 标 准值 。
示 值 误 差 的方 差
标志逆反射测量仪技术参数

1、专业用于测量各类交通反光安全标识、反光膜、反光布的逆反射光学特性指标。
2、测量项目:逆反射系数cd/lx /m²
测量值范围:0—1999
设定入射角:–4°
设定观察角:0.2°
测量光源:标准A光源
★测量光斑直径:32mm
★示值误差(重复性测量误差):≤2%
★复现性测量误差:≤3%
待机测量时间(间断测量):>5h
内置电源容量:1800mA.h
充电电源:DC5V
使用环境温度:–10—40℃
使用环境湿度:<80%
整机体积:200 mm×230 mm×70mm(L×H×W)
整机重量:1500g
3、高亮度LCD显示测量数据
4、可预置参数,显示日期、时间、检测地点等系统信息
5、自动校验置零和调校测量标准
6、采用手写方式输入汉字、英文和字符
7、可存储检测记录,并可随时详细查询
8、智能待机管理,无操作时关闭屏显系统休眠
9、通过USB接口向后台终端(PC)传送记录数据和变更系统设置
10、可升级加配无线蓝牙打印机(蓝牙打印选配)
★11、在相同的现场环境下,仪器只需每隔一周进行校准一次便可,无需每次检测都进行校准操作。
★11、检测数据可直接导出并自动生成excel表格
★12、产品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提供专利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制造商公章。
★13、需提供所投反光标识检测仪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并加盖制造商公章(复印件或彩色打印件无效);
★14. 具有省级计量单位出具的校准证书,投标人在投标时提供带有制造商公章的反光标识检测仪校准证书复印件;
注:本项目要求提供投标产品样品。
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宣贯教材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宣贯教材目录第一章校准规范的有关编制说明 (1)1 任务来源 (1)2 制订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法规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向 (1)3 规范的主要内容 (1)4 法规的技术关键和可行性分析 (2)5 国内开展校准的基础设备和技术条件 (2)第二章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内容 (3)1 范围 (3)2 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4 概述 (4)5 计量特性 (4)6 校准条件 (5)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8 校准结果表达 (6)9复校时间间隔 (6)附录A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记录(推荐格式) (8)附录B 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内容 (9)第三章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1)1 校准方法 (11)2 数学模型 (11)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1)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 (12)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12)6 扩展不确定度 (12)7 校准不确定度报告 (12)第一章校准规范的有关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依据国质检量函[2016]163号文件要求,由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下达任务,委托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负责制订《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2 制订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法规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向车辆的识认性差一直以来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20万,相当于每天有6架满载乘客的波音747飞机坠亡,另外有5000万人伤残。
大车和小车间的交通事故往往是致命的,小汽车与大型载货汽车相撞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交通事故次数的10%,超过20%的交通死亡事故是由于小汽车和大型载货汽车相撞,小汽车与大型载货汽车相撞所造成的死亡率,比其它事故高2.25倍!夜间交通流量占所有交通流量的25%,而夜间交通事故却占到总交通事故的40%,交通事故在夜间的发生率是白天的2.5倍!如能提高前方车辆的夜间可见度,则后方驾驶员能及早发现前方车辆,采取措施避免事故。
车身反光标识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车身反光标识的耐弯曲性能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10条的要求。
13 水浸试验
车身反光标识的耐水性能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11条的要求
3 逆反射性能均匀性
车身反光标识的逆反射性能均匀性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2.2条的要求。
4 色度性能
车身反光标识的色度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3条以及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第六条、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要求。
5 耐候性能试验
车身反光标识的耐候性能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4条的要求。
车身反光标识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应提供合格的样品、样件进行产品抽样检测。产品抽样检测的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如下:
1 外观
车身反光标识的外观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1条的要求。
2 逆反射系数
车身反光标识的逆反射系数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要求。
9 高温试验
车身反光标识的高温试验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8条的要求。
10 低温试验
车身反光标识的低温试验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8条的要求。
11 附着性试验 车身反来自标识的附着性能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9条的要求。
6 耐盐雾腐蚀试验
车身反光标识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5条的要求。
7 抗溶剂试验
车身反光标识的抗溶剂性能应符合GA 406-2002《车身反光标识》的第4.6条的要求。
SG-106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反光标识检测仪)简介

SG-106 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反光标识检测仪)
一、概述
SG-106型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是山东赛格测试仪器有限公司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研制开发的测量仪器,该仪器的特点是固定角度即观察角为0.2°,入射角-4°,在此几何条件下,测量各种逆反光材料的最亮值,这一测量值也是表征这类逆反射材料的最关键数据。
该仪器采用精密设计的光学传感系统,配以32位单片微机作为数据处理核心,采用彩色液晶屏作为显示器件,汉字提示,清晰直观,简单易用。
仪器内部自带可更换充电电池,使用方便。
测试数据可以存储、查询。
二、技术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0~1999 cd/lx/m2
●不确定度:<5%
●观察角:0.2°
●入射角:-4°
●光源:暖白光LED光源
●接受器:V(λ)校正
●适用环境溫度:-10°~ 40°
●相对湿度:80%
●外形尺寸:200x155x59 mm
●电源:9V/800mAh锂离子充电电池(可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
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22年第04期
【关键词】车身反光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仪;不确定度
车身反光标识是为增强车辆的可识别性而安装或粘贴在车身表面的反光材料的组合。
所有货车(半挂牵引车、多用途货车除外)、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和挂车(旅居挂车除外),侧面粘贴的车身反光标识应符合GB 7258、GB 23254 的规定。
其中GB 23254—2009《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规定在入射角-4°,观测角0.2°时车身反光标识白色部分反光性能逆反射系数不得低于250 cd· lx-1 ·m-2,红色部分反光性能逆反射系数不得低于60 cd·lx-1 ·m-2。
上述机动车外检时,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对所粘贴的反光标识进行测量,反光性能达不到要求的需更换反光标识。
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反光标识是否符合要求,也间接影响着夜间道路的行车安全。
1 概述
1.1 测量依据
依据JJF 1747—2019《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
1.2 环境条件
温度:(23±5)℃,相对湿度:≤80%RH。
1.3 测量标准
逆反射标准板(高量值逆反射标准板,逆反射标准梯度板),型号:50 mm×50 mm,生产厂商:NIM,测量几何条件为入射角-4°,观测角0.2°。
1.4 被测对象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测量几何条件为入射角-4°,观测角0.2°)。
1.5 测量过程
开机预热,对需要零位校准的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零位校准后,用高量值逆反射标准板或采用与仪器自身佩带的与逆反射系数相当的逆反射标准板(简称定标板)对逆反射系数测量仪进行定标。
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定标后,分别对不同颜色(白、黄、红、绿、蓝)的高、中、低三个梯度的逆反射标准板进行测量,在每个逆反射标准梯度板上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的测量值。
测量值与逆反射梯度板标准值的差值即为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的示值误差。
2 测量模型
2.1 测量模型
式中:R为逆反射系数测量仪3 次测量的平均值,cd·lx-1 ·m-2;R0为逆反射标准板的逆反射系数标准值,cd·lx-1 ·m-2;δ 为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的相对示值误差,%。
2.2 方差和灵敏系数
依据方程: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不确定度来源有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的分辨力和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以及逆反射标准板不准和不均匀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本文所使用的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型号:TC-206,生产厂商:广州市腾畅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分辨力为0.1cd · lx-1 ·m-2。
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按均匀分布)计算为0.029 cd·lx-1 ·m-2。
在实际测试中小于常规逆反射测量仪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故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仅考虑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1 逆反射系数测量仪重复性引入的A类标准不確定度分量
以逆反射标准梯度板标准值127.5 cd· lx-1 ·m-2为例,对逆反射系数测量仪进行重复性测量,读取6 次测量结果,其数值(单位:cd · lx-1 ·m-2)分别为127.5、129.1、127.2、126.8、
125.8、126.5,用极差法计算(极差系数为2.53),得到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偏差:s ( R )
=1.30 cd·lx-1 ·m-2,在实际测量时,一般以3 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由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2 逆反射标准板不准引入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根据逆反射标准板的校准证书,其逆反射系数校准结果不确定度为Urel=3.2%,k=2,则由于逆反射标准板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3.3 逆反射标准板不均匀引入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逆反射标准板使用频次越高越容易磨损,表面涂层就逐渐不均匀,中心区域不均匀度可达到2%,估计其为矩形分布,逆反射标准板不均匀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
输入、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1。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以上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相互独立,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6 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取包含因子k=2,故在逆反射标准板标准值为127.5 cd ·lx-1 ·m-2时该测量点示值误差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7 测量不确定度的结果报告
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在测量点为127.5 cd·lx-1 ·m-2时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4.2%(k=2),其中扩展不确定度Urel=4.2%(k=2)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δ )=2.1%乘以包含因子k=2 数据修约得到,其他测量点的不确定度也可依照上述方法同理得出,各测量点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结果见表2 所示。
8 结语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评定,它的大小反映了测量水平的高低,是检测技术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实际校准过程中,逆反射标准板的逆反射系数标准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使用频次越高表面涂层就越不均匀,评出的不确定度就相对较大,使用方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选择逆反射标准板的复校时间和购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