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5期

合集下载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20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20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尼龙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它的发明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被称为改变世界的重大发现之一。

下列选项中,尼龙的发明人是()。

问题1选项A.卡罗瑟斯B.莱特兄弟C.弗莱明D.贝克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素养中的科技常识。

尼龙的发明人是卡罗瑟斯,B项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C项弗莱明发现青霉素,D项贝克兰为酚醛树脂即塑料的发明者。

故本题选A。

2.单选题学校安排老师集体学习与培训,杨老师总推脱,她说:年龄大了,学什么?杨老师缺乏( )。

问题1选项A.专业发展意识B.专业发展能力C.团结协作意识D.团结协作能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观。

作为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题干中该老师拒绝参加学习与培训说明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A项正确。

题干中是老师的想法属于意识层面而非能力,排除B项。

CD两项为干扰项,题干未体现。

3.单选题如果将右图比喻为某教师的教育行为,该教师的做法( )问题1选项A.不恰当,忽视了学生均衡发展的需求B.不恰当,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C.恰当,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D.恰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片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德、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做法是不恰当的,违背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排除C、D选项。

A选项,学生的均衡发展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发展比例要均衡。

题干中教师只注重智力培育,完全不管其他四育,所以更谈不上发展比例,A选项不是最佳选项。

故本题选B。

4.单选题王老师教学《两小儿辩日》时,说到:孔子是有名的大教育家,有一次却被两个小儿问的问题难倒了,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这篇文章。

王老师的导入方式是( )。

问题1选项A.设疑导入B.直接导入C.经验导入D.活动导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堂导入的方式。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89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89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案例题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

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加鲜艳、更长久。

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

”(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

(10分)(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

(10分)【答案】(1)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如下:第一,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材料中,小学校长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说明他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做到了因材施教。

第二,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材料中,该校长提到要“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体现了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中,“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但该校长相信他们总能开花,甚至开的更鲜艳、更长久,体现学生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

因此,该校长的行为是正确的。

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2)小学教师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小学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管是适时盛开的花朵,还是未开放的花苞,都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平等公正对待所有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老师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80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80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 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从课程类型来说教室里的图画、标语及黑板报属于()。

问题1选项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基础中课程的类型。

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指的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联系题干,教室里的图画、标语及黑板报属于隐性课程。

故选D 。

点拨: 课程类型的分类: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分类标准 课程 课程特点内容属性学科课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即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

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

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 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 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也就没有隐性课程2.单选题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问题1选项 A.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均衡发展 B.完全摆脱具体形象思维 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D.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的过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指导中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培养中的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为:(1)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2)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3)小学生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存在不平衡性;(4)四年级(10-11岁)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25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25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案例题李老师批改五年级学生作文时,看到小勇的作文不足200字,而且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少,这样的作文也就打60分差不多了。

但李老师想,只给一个分数对作文成绩一直不高的小勇不会有什么触动。

于是,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给他打了“100-25-15”,并附上文字说明:你的作文选材新颖,有真情实感,但是字数不足,层次不清,减25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减15分。

小勇根据老师的评语,进行了认真修改。

李老师给修改后的作文打了80分。

(1)评析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

(10分)(2)如何通过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10分)【答案】(1)材料中老师评价学生作业的方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

首先,李老师激励式评语体现了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在批改小勇的作文的时候,没有因为小勇作文成绩不理想而否定他,而是针对不足部分给与了积极引导,促进了小勇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其次,李老师的评价体现了学生观,认识到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中,面对小勇作文中诸多不足,老师通过引导,让小勇作文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最后,李老师的作文评价体现了教学观,认识到了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材料中,李老师既关注学生作文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小勇在学习作文过程中的变化。

综上所述,李老师的作文批改值得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改进作业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教师批改作业时,如果发现了学生某些错误,切忌用简单的分数评价,可以通过评语给学生提供改错信息,让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结果感兴趣,并要求他们严格按要求改错,从而促进发展。

其次,作业可以实施多次评价。

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很多方面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一次作业批改后就能领会,而是要经过很多次的指导、鼓励才能达到飞跃。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16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16期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小周因为成绩不好被同学视为差生,班主任刘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小周这次考试成绩是差了点,但在我看来他很不错,他一向都认真做值日,做事很踏实。

”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注重评价学生的多元性C.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D.注重教育学生的示范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选项,阶段性指学生当下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做到针对性教育,题干中刘老师对小周成绩、品行的评价能够体现阶段性的特点。

正确。

BC选项,评价的多元性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

题干中,老师没有只看成绩,而是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故均正确。

D选项示范性要求老师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D。

2.单选题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会儿,主要原因是( )。

问题1选项A.防止低血糖晕倒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C.防止重力性休克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安全教育。

题干中,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而应继续慢跑并调整呼吸,然后再停下来,以防发生重力性休克。

重力性休克是当运动者突然终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

因此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需继续慢跑,防止重力性休克。

因此,题干选C。

3.单选题空间站是一种载人航天器,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2021年4月29日,我国发射空间站核心舱进入预定轨道,全国开启空间站建造,该空间站核心舱的名称是()。

问题1选项A.天宫B.天问C.天和D.天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

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也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起飞质量22.5吨。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B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2、因材施教的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3、能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并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文纳特卡制4、王老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出示周总理遗像,然后用幻灯放映一组组感动人心的画面,让学生整体感知,再配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诵读。

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放开歌喉,唱唱有关周总理的歌,有了初步感知后,才导入新课。

请问,王老师采用了()。

A.直接导入B.直观导入C.情境导入D.复习导入5、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直觉B.错觉C.幻觉D.联觉6、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卢梭的《爱弥儿》B、斯宾塞的《教育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7、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別他人的左右手。

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形成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8、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9、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美好思想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D.审美教育10、芳芳学习中遇到不懂得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注意事项:123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 )来体现。

A. 带薪休假B. 政治地位C. 有偿家教D. 教师节2、教师良心虽然外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教师却能深深地体验和意识到,并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说明教师良心具有( )。

A. 公正性 B. 稳定性 C. 内隐性 D. 广泛性3、女性人物形象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下列女性形象中,由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是( )。

A .苔丝 B .简爱 C .娜拉 D .卡门4、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可以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A.修改课程方案 B.调整教材内容 C.促进教学方法 D.减少考试次数5、下列古代人物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 .柳宗元B .黄庭坚C .韩愈D .苏轼6、明朝时,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写出几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它们( )。

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包含有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③内容反映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 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7、小学生小凡在学校教学口门口发现一条狗,想赶走它,却不慎被咬伤,经查,这条狗是学生小伟从家里带来的。

对于小凡所受伤害理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小凡的监护人和学校 B.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C.小伟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D.小凡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 8、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

A .爱工作 B .爱学生 C .爱学校 D .爱教育事业9、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对主人公痛苦、憧憬、多情善感和愤世嫉俗等情绪的描写,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60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60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属于()。

问题1选项A.情绪B.定势C.动机D.酝酿效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中的思维定势。

A项,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积极的情绪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B项,思维定势,也叫惯性思维,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就是用固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这种思维定势。

比如: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铁重。

因为在我们的脑中,铁是很沉重的东西,而棉花是很轻的东西,导致我们忽略了前提条件都是“一斤”。

所以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但是思维定势都是消极的吗?不是。

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跟以前一样,那惯性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

C项,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的关系呈现为倒U曲线的形式。

D项,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题干中描述的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的心理活动状态为思维定势,故本题选B 项。

2.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答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的基本形象,能够运用联想的方法完成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了解形象变化的方法,掌握方法创造出新形象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 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 )。

问题1选项A.全面性B.全民性C.基础性D.义务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题干中,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

说明所有的人都应当受教育,体现的是教育的全民化。

因此,本题选B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2. 单选题 小学生梁某欺凌同学,扰乱课堂纪律,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将其开除,该校做法( )。

问题1选项A.不合法,学校只能劝退学生B.不合法,学校不得开除学生C.合法,学校有教育学生的权利D.合法,学校有处分学生的权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排除CD 选项。

劝退同样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开除或者劝退。

排除A 。

故本题选B 。

3. 单选题 某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参加春游,签订了免责协议,孙某不慎摔伤,()。

问题1选项 A.学校已签免责协议不用负责 B.学校是监护人应该负责 C.学校组织校外活动应该负责 D.学校所签协议无效应该负责【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 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题干中,活动前虽然签署了免责协议,但依据法律规定,如果学校行为存在不当之处,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故选D 。

ABC 选项表述有误,故不选。

4.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与“取件一寄件”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问题1选项A.“跑步”和“健身”B.“出席”和“缺席”C.“投篮”和“灌篮”D.“打针”和“输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思维。

“取件一寄件”取和寄为反义词,B项中的“出席一缺席”出和缺也为反义词,故选B。

ACD选项为包含关系。

5.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小学阶段英语语音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4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9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词汇、语音部分的呈现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27分)【答案】(1)6-12岁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语音和词汇是学习第二外语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英语语音和词汇教学十分重要。

(2)①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读单词gate,cake,take,掌握发音规律。

②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运用发音规律认读单词。

③情感目标:学生能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3)1.新授:单词:①在图片的帮助下,老师呈现新单词的含义、发音和拼写。

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讨论图片中有些什么内容。

③教师讲解新单词“cake,take,gate”,学生们大声朗读,并书写新单词。

④教师提问,找出共同之处,教师总结发音规律。

2.操练:①抢答游戏:老师先介绍抢答游戏的规则,学生分成3组,当老师出示闪卡,学生举手说出单词正确的发音以及含义,每个单词得一分,得到最多分数的小组胜出。

②将学生分成小组,找出具有一样发音规律的单词。

教师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学生进行展示,最后总结。

6.单选题《学记》中的下列语句,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问题1选项A.学不躐等B.开而弗达C.禁于未发D.罕譬而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题干中,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

《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阐明了教学要按一定顺序进行。

因此,题干选A。

7.单选题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了解了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进而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改变。

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问题1选项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认知与实践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的分类。

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项,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是课程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

B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

C项,干扰选项,排除。

D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题干中,学生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及物质状态转变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即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因此,题干选A。

8.单选题琳琳参加学校活动时,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现象。

此时,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问题1选项A.将她送往医院B.让她躺下,垫高头部C.让她休息一下,不用特别处理D.带她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冷敷头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中的中暑。

首先,带领琳琳立即离开高温环境,避开太阳直射,在阴凉处通风休息;其次,如果感觉乏力、胸闷等可以平躺,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顺畅。

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上干燥的衣服,及时补充含盐的水分或运动饮料等;再次,对于高热的幼儿要进行物理处理降温。

如头部冰敷,用凉水擦身体,转运到有空调的房间,以降体温;最后,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加快、高热无汗、意识不清,应立即送往医院。

A项,轻微的中暑在服用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后是可以缓解的,没必要送去医院,但是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

B项,将儿童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躺下,头部不要垫高,因为会供血不足。

C项,需要转移儿童,并且对其进行降温处理,不能不处理。

D项,带她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冷敷头部,为正确做法。

故本题选D项。

9.问答题简述实施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

【答案】实施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有:(1)选好学习的榜样。

榜样应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

(3)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

(4)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10.单选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问题1选项A.秦B.汉C.隋D.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董仲舒提出、汉武帝采纳实施的,故本题选B。

ACD选项均为干扰项。

11.单选题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制定并实施的学制是()。

问题1选项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A项,《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B项,《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并首次纳入师范教育。

C项,《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故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D项,《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题干中《癸卯学制》从一定意义上讲,该学制反映的是“中体西用”的思想。

例如,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既规定了读经课程,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故本题选B。

12.案例题材料一:我班学生小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喜欢动这动那,隔三岔五就惹是生非……正当我为此头疼时,数学老师告诉我,上课时小文完全被一本书给迷住了,走到跟前他都没有察觉。

听罢,我眼前一亮——教育契机可能就潜藏其中!我把小文叫到跟前,微笑着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吗?”“知道……我上课看课外书。

”他有点儿吞吞吐吐还没等我开口回应,又连忙说道:“老师这本书是我跟同学借的,我答应人家下午就要归还,所以我要抓紧时间看……”。

我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小文,老师其实是要表扬你的。

”他一听,满脸疑惑,瞪大了眼睛看着我。

“第一,你热爱阅读,说明你是个好学的孩子;第二,老师走到跟前你都没察觉,说明你有专注的品质;第三,你不但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认错态度良好,更难得的是,你是为了按时还书才这样做的,说明你信守承诺。

”听完这些,小文脸上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注意上课不看课外书。

”后来,我特意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读书角,经常和小文一起读书,有时还会围绕一个问题讨论交流。

小文从阅读中慢慢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14分)【答案】材料“我”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应该鼓励帮助学生。

材料中,“我”发现小文上课读课外书,选择了包容,耐心的去询问,去引导,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小文从阅读中慢慢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因材施教。

材料中,“我”发现了小文爱阅读的特点,针对他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了学生成长。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意愿、知识和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材料中,“我”在面对有各种问题的小文时,从小文自身出发,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说明“我”做到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13.单选题张老师要求家长不要让孩子与成绩差的同学交往。

张老师的错误在于其()。

问题1选项A.忽视了学生交往的广泛性B.忽视了学生交往的适切性C.忽视了学生交往的类聚性D.忽视了学生交往的获得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做到关爱学生,公平待生,教师应当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

因此老师不应该因为成绩而阻止学生的正常交往。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交往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同学间的情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