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弦脉(精)

合集下载

弦脉

弦脉

-
钩脉的钩是指古人的一种腰带或腰带上的挂钩(带钩),这种钩是在古代比较有地位的人才佩戴的。钩通常是由玉或者铜的,凸起的东西。因为钩是腰带上的挂钩或本身是腰带的一种,所以戴它的人需要每天经常触摸它。触摸的感觉是比较圆滑,比较大的。我们知道中以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比类取象。形容洪脉就像用手指触摸钩的感觉一样,所以叫钩脉。-
-
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
弦脉 自身理解 细长而清-
搏指有力,端直而长,按触如按琴弦的脉象。特点是脉本身的硬度大。弦脉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证。因邪伤肝气,疏泄功能失常,脉气不和,而呈现弦脉。痛证、痰饮致气机不畅,也可出现弦脉。在临床上,弦脉有程度差异:轻度者,脉应指端直而长,有琴弦之象,但脉体仍有柔和滑利之感;中度者,应指端直而长,充实有力,明显地有如按弓弦之感,但弦中尚有柔象;重度者,搏指挺然有力,脉体硬,无柔和感。浮、中、沉取均可见弦脉,但以中、沉取为多。弦脉的形成,与动脉硬化、动脉压力增高、外周阻力增强,致使血管紧张和(或)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直接有关。在临床上,弦脉常见于肝病、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过程中。弦脉与数脉兼见主肝火,与滑脉兼见主肝病、中风,与迟脉兼见主寒痛,与涩脉兼见主瘀血。弦脉与弱脉为相反的脉象,弦脉搏指有力,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弱脉细小而沉,重按始得,柔弱无力。故弦脉主病多实证或阴虚阳亢,而弱脉主病多虚证或阳虚阴衰。弦脉与长脉不同,长脉的特征是脉体超过本部,指下并无紧张坚硬感。如将弦脉与紧脉相比较,紧脉的特征是,脉来急劲,紧张有力,端直以长,其搏指力大于弦脉,而坚硬度弱于弦脉。紧脉主寒、疼痛,有时可与弦脉相兼出现。至于牢脉,其特征为沉弦有力、坚实不移,主病与弦脉相类,故可归属于弦脉范畴。 -

中医所说的脉象都有哪些?老中医说,这八种脉象各有不同

中医所说的脉象都有哪些?老中医说,这八种脉象各有不同

中医所说的脉象都有哪些?老中医说,这八种脉象各有不同
1、实脉。

脉搏跳动有力,表示体内气血充盈,正气充足。

2、滑脉。

脉搏跳动流利,间隔较短,如同按着滚珠一般,是气血充盈的表现。

3、洪脉。

脉搏跳动激烈而有力,来盛去衰。

一般常见于体内阳热过盛,因而导致脉道扩张,脉形宽大,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4、细脉。

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要因虚证导致,多见于阴虚、血虚。

也与湿病有关,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5、弦脉。

脉象如同琴弦一般,端直而长。

主要因肝胆相关的病症导致。

内息紊乱肝失疏泄,导致体内气机运转不畅,出现弦脉。

6、促脉。

脉象急促,过程中不定时会突然停止,有不规则的间歇。

一般常见于体内阳热过盛,或是气血痰食瘀滞,多为热证的相关表现。

7、结脉。

脉搏跳动缓慢,和促脉一样会有不规则的间歇。

一般见于体内阴气过盛,阴寒积累或气血瘀滞导致的气衰血虚。

虚劳久病者和各类心脏病患者比较常见这种脉象。

8、代脉。

脉搏跳动到一定程度后会歇止一次,和结脉不同的是,代脉歇止较有规律,而且间隔时间较长,良久复动。

常见于脏气衰微的表症,亦可因心律失常导致。

弦脉脉象论

弦脉脉象论

弦脉脉象论弦脉脉象论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学2008级1班杨贤土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学2008级1班李思宇王静周雪梅提要古人有云:“中医难,难在识证。

”而识证的一大关键又在于脉诊,而脉象又是脉诊之关键。

气血调匀,脉当和缓。

因时令之异,阴阳升散敛藏不同,脉有弦钩毛石之别,此皆常也。

或因邪扰或正虚,气血运行失常,脉形可有弦紧滑涩之别。

在此笔者将临床多见的弦脉进行讨论。

而从古至今各医家对弦脉看法又有众多见解。

笔者特将几者不同观点进行列举,并发表看法。

关键词弦脉脉形脉位按之不移收聚之象1 脉理李杲曰:“弦脉,总是阴阳不和,肝邪上逆……”阴阳不和,则气血不和,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病必求于本”,即求阴阳。

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蔽之,乃气与血耳。

血行脉中,脉为血府,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

明朝虞抟《医学正传·气血》云:“血非气不运。

”《景岳全书·血证》又云:“人有阴阳,即为血气。

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

人生所赖,唯斯而已。

”故当阳气或阴血不足时,脉失温煦濡养,则多为弦。

或因气机不畅,邪气阻隔,气血不得畅达,亦可使脉失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拘急而弦。

2 弦脉脉象的传统看法弦脉,《中医诊断学》上介绍其脉象特征为: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其脉象特点是脉形端直而似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切脉时挺然指下,直起直落,故形容为“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春脉如弦……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脉经》云:“如张弓弦。

”《脉诀》云:“状若筝弦。

”《景岳全书》脉神章中所描述弦脉:“按之不移,硬如弓弦。

凡滑大坚搏之属,皆其类也。

”《脉诀刊误》载有:“状若筝弦……从前中直过,挺然于指下,曰弦。

”吴崑说:“脉来如按琴弦。

”说明弦脉是脉管硬而端直,脉幅细而窄,张力明显,从气势、形态来看是直而且长,如解按琴弦,既有力,又有弹力。

中医28种脉象 每种脉象各有什么特征

中医28种脉象 每种脉象各有什么特征

中医28种脉象每种脉象各有什么特征
中医望闻问切中通过把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症,从而进行更为详细地对症下药。

中医中有28种常见的脉象,这些脉象具体有哪些表现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浮脉:脉象轻浮,若稍微用力按脉则会显得力度不足。

洪脉:脉象显得很宽广阔大,有力度,但是来时强去时弱。

濡脉:脉象表现的轻浮而无力,细软。

散脉:散漫轻浮,好像无根的浮萍,脉力显得力度不均匀。

芤脉:轻浮而阔大,但是显得很空。

革脉:脉象轻浮但是对按脉的指腹又有搏击的力度,表现出中间空两边硬,类似一面鼓。

以上几种脉象都是轻取即得。

沉脉:沉为重,沉脉的脉象表现就是轻按很难感受得到,需要用点力气才能感受到腕上的脉搏情况。

伏脉:伏就好比潜伏,伏脉比之沉脉又更难把到,需要重按到筋骨才可能获得脉象。

弱脉:脉象沉细而又软弱无力,如果不重按也很难探出脉象。

牢脉:这种脉象表现为沉而实,须得重按才能获得,脉搏扎实而广大,同时韵律悠长。

以上几种脉象的共同特征是重按始得。

迟脉:迟也就是缓、慢的意思,迟脉的表现为迟缓,一个呼吸的时间脉搏跳动此处不足4次的,便是迟脉。

缓脉:缓脉相对于迟脉而言又稍微快了点,每个呼吸间有四次跳动,但是脉搏依然是缓慢无力的。

涩脉:涩,为艰涩,涩脉的具体表现是脉搏迟滞,不顺畅。

结脉:脉象的表象依然是缓慢,同时会出现不规律的停止,停止的次数也无法确定。

以上几种脉象的共同特征就是脉搏少而迟缓,不规律。

数脉:数脉的表象特征是脉搏。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医诊断中,脉诊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诊断脉象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状况和脏腑功能,进而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特点、临床意义和诊断方法。

一、28种脉象概述根据《脉经》的分类,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滑、涩、长、短、紧、缓、芤、弦、濡、散、革、实、牢、虚、细、濡、促、代、洪、细微等28种。

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二、肺脉肺脉位于寸口,属于浮脉,具有轻按即触、散大无力的特点。

若肺脉异常,可能存在肺脏病变,如咳嗽、气喘等。

三、心脉心脉位于中指,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强大有力的特点。

若心脉异常,可能存在心脏病变,如心悸、胸闷等。

四、肝脉肝脉位于关部,属于弦脉,具有如悬弦之状、长而有力、柔和不紧的特点。

若肝脉异常,可能存在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病变。

五、肾脉肾脉位于尺部,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细长而有力等特点。

若肾脉异常,可能存在肾虚、肾气不足等病变。

六、奇脉奇脉又称怪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脉象,具有沉细欲绝、似有似无的特点。

若出现奇脉,常提示病情危重或预后不良。

七、其他脉象除了以上常见的五种脉象,还有一些其他的脉象,如芤脉、洪脉等。

这些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诊断和分析。

八、诊断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脉象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病情,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九、结论中医的28种脉象各具特点,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通过对脉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十、展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脉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

脉象要素上下的特点

脉象要素上下的特点

脉象要素上下的特点
脉象要素指的是脉搏的频率、节律、张力、幅度、长度和宽度等特征。

在中医诊断中,观察脉象要素的上下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变化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上、下、浮、沉是脉象要素的常见上下特点,具体含义如下:
1. 上脉和下脉:指脉搏的位置高低,上脉指脉搏在浅表,下脉指脉搏在深部。

上脉多见于气分衰败,下脉多见于阴液内亏。

2. 浮脉和沉脉:指脉搏的水平,浮脉指脉搏在皮肤表面,沉脉指脉搏在肌肉深部。

浮脉多见于阳气偏胜,沉脉多见于阴寒湿滞。

3. 紧脉和松脉:指脉搏的张力,紧脉指脉搏有力,松脉指脉搏无力或节律不整。

紧脉多见于气血壮盛,松脉多见于气血衰微。

4. 弦脉和滑脉:指脉搏的幅度,弦脉指脉搏有力而细,如弦一般,滑脉指脉搏圆滑而缓。

弦脉多见于肝郁气滞,滑脉多见于泌尿系统疾病。

5. 长脉和短脉:指脉搏的长度,长脉指脉搏持续时间长,短脉指脉搏持续时间短。

长脉多见于气分偏盛,短脉多见于气分不足。

6. 窄脉和宽脉:指脉搏的宽度,窄脉指脉搏细小,宽脉指脉搏宽大。

窄脉多见于气血不足,宽脉多见于热毒内扰。

弦脉形态特点

弦脉形态特点

弦脉形态特点
1. 弦脉摸起来就像是绷紧的琴弦一样啊,想想看,你弹过吉他或者见过琴弦吧,那种紧绷的感觉就是弦脉啦!比如一个人长期精神紧张,那他的脉象可能就偏弦呢。

2. 弦脉呀,它是直直的一条,哎呀,就好像一根笔直的小棍棍!当一个人肝气郁结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弦脉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3. 弦脉的形态特点呢,就像是拉直的橡皮筋,有韧性但又很明显哦!你知道那种感觉吧?就像有些人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脉象就会呈现出这种弦脉的特征呀。

4. 哇,弦脉呀,就好像是被拉紧的线一样呢!比如说一个人生气发火了,那他的脉可能就变得怪怪的,很可能就是弦脉哟!
5. 嘿,弦脉啊,你可以想象成一根被拉长的弹簧,有弹性但又保持着形状呢!当一个人总是情绪不好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弦脉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6. 弦脉的形态,类似于那种很有力道的柳枝呀,直直的!如果一个人长期情绪压抑,那他的脉不就可能是弦脉嘛,多有意思呀!
7. 哎呀呀,弦脉其实就像是一根被扯紧的丝带哟!那你想想,当一个人操心太多事了,这不就可能有弦脉出现了吗?
8. 弦脉呢,就好像一把被拉直了的直尺一样呢!当有人患有某些特定病症时,说不定就会出现这样特别的弦脉哦,是不是很神奇呀?
9. 瞧,弦脉啊,其实就如同紧绷的晾衣绳,很直观吧!比如一个人长期处于某种压力状态下,那很容易就摸到弦脉了呀!所以说弦脉的形态特点还是挺明显的,大家可都要注意啦!。

中医脉象之弦脉

中医脉象之弦脉

中医脉象之弦脉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特点是张力增强,特点是张力增强,有的亦有阻力增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脉出现的,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至于作为肝脉、至于作为肝脉、肝的绝脉之说亦不可能是由于季节和胃气的有无引申出来的。

如:“……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

”“春脉如弦……”“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素问·玉机真脏论》)而且与长、滑等脉的界限尚不太清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春脉是:“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等等。

到了《难经》上弦脉的名称就进一步确定了,它虽然引用的基本上是《内经》之文,但它的提法已经是“春脉弦者”如何如何了。

后人对此亦有所分析,如《医碥》上说:“古人有时以长脉为弦,如谓春脉弦而言其软弱直长是弦即长也。

今后分二脉则弦自有急劲之意不仅长而已。

”实际分为二脉的条件是长只是个脉位问题,而弦则为脉体的一种形象。

二者当然是不同的。

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金匮要略》上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这里的紧是说脉形紧张不能理解为紧脉。

至此弦脉是确立起来了,而且更广泛地用于临床,但《内经》、《难经》和仲景都认为非常典型,亦即“纯弦”脉是肝的真脏脉,这在《内经》中是屡见的不具引。

《难经》竟与《内经》相同,仲景亦说:“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可见弦脉不但有它自己独特的形象而且程度亦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脉象之弦脉
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特点是张力增强,有的亦有阻力增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脉出现的,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至于作为肝脉、肝的绝脉之说亦不可能是由于季节和胃气的有无引申出来的。

如:“……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

”“春脉如弦……”“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素问·玉机真脏论》)而且与长、滑等脉的界限尚不太清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春脉是:“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等等。

到了《难经》上弦脉的名称就进一步确定了,它虽然引用的基本上是《内经》之文,但它的提法已经是“春脉弦者”如何如何了。

后人对此亦有所分析,如《医碥》上说:“古人有时以长脉为弦,如谓春脉弦而言其软弱直长是弦即长也。

今后分二脉则弦自有急劲之意不仅长而已。

”实际分为二脉的条件是长只是个脉位问题,而弦则为脉体的一种形象。

二者当然是不同的。

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金匮要略》上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这里的紧是说脉形紧张不能理解为紧脉。

至此弦脉是确立起来了,而且更广泛地用于临床,但《内经》、《难经》和仲景都认为非常典型,亦即“纯弦”脉是肝的真脏脉,这在《内经》中是屡见的不具引。

《难经》竟与《内经》相同,仲景亦说:“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可见弦脉不但有它自己独特的形象而且程度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亦影响到后人对弦脉的认识和说解。

《脉经》所提出的弦脉脉形是:“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日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日浮紧为弦)。

”如弓弦状是确定不说的。

但举之无有,和浮紧为弦之说却可商。

因为弦是脉形的变化,它与脉位(浮、中、沉)没有关系,实践中浮弦的脉亦不少,所以说举之无有是不恰当的。

对此后人亦有所论议如李时珍说:“或以浮紧为弦,况紧为牢亦近似耳。

”说近似当然是不准确的。

《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
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

”浮紧为弦之说出自仲景《伤寒论·平脉法》原文是:“脉浮而紧者,名日弦也。

”这个说法王叔和亦恐未尽同意,所以没有放在正文,而在又日里提出说弦一定要出现在浮的部位和前而的不能出现在浮的部位是一样的不适当,至于紧亦不应当理解为紧脉。

弦脉历代各家的形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诸病源候论》说:“按之如琴瑟弦,三关通病,梗梗无有屈挠名日弦。

”这里的病字不应理解为疾病,而是指脉的这种弦的变化。

《察病指南》说:“劲急如弦弓弦。

”《诊家枢要》说:“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丝弦。

”《脉诀刊误》说:“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日弦。

”《濒湖脉学》说:“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各家语气形容虽微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尤其是李时珍的说法汇合了前人正确的说法更为全面。

其他和以后各家之说或繁或简大抵不出这个范围。

弦脉是脉形的变化,在古人亦只能用客观事物来形容反映它,所以形象比拟之说是比较多,而主要的在《内经》里就有很多,尤其是具体到不同程度时就要更明显。

例如在季节脉里它就起码分成三种,一是有胃气的即正常季节脉的弦,是“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二是病脉弦是“盈实而滑,如循长竿”;三是死脉弦是“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见于《索同一平人气象论》)。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力,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等等。

后人书中多半用琴瑟弦,弓弦为喻,《脉诀》提出“筝弦”,《濒湖脉学》亦引用,另外周学海氏在《诊家直诀》中说:“浮厚而敛,弦也。

”虽然不是用客观形象来描述的,但这个敛字却反映了脉管张力增强的神态,在当时亦是难得的。

在弦脉的说解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紧的问题,由于仲景提:“紧如弦”、“浮而紧”等,《脉经》亦引用过,所以后人就有人在说解弦脉时用紧这个条件,这应当是不当的理由见前文所述,揭到紧的书如《千金方》、《活人书》引了《脉经》全文,崔氏《脉诀》说:“小紧为弦。

”又说:“弦如张弦,紧如细线。

”可见小紧与弦的紧亦不是紧脉而为紧张的意思。

《外科精义》说:“弦脉之诊,按之则紧而弦,其似紧者,谓弦如按弦而不移,紧如切绳而转动,以此为异。

”可见齐德之亦
并不认为弦脉里有紧脉的成分,其意亦是紧张。

《脉决指掌》与《丹溪手镜》都提到紧或与劲急之意重复或引用仲景浮紧之文都没有什么新意。

后来诸家只有《医碥》上提到:“似深而略逊,但稍见抗指即是,不若紧之搏手。

”此说在概念上却不清楚,因为弦和紧不单是力度问题,它们的形象亦是不同的,如按《医碥》的说法有力的弦脉就都成为紧脉了,这是不对的,这种说法可能还要比何氏早,因为在李时珍的《脉学》上已经有“紧言其力弦言象”之说。

不过宋元以下绝大多数的脉学书籍已经不再提紧这个条件了,应当说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予以否定了,亦丘可以说分清了弦脉和紧脉的界限、性质和形象。

一是滑的问题,《内经》等书对春脉有轻虚而滑等说解,后人亦有的将滑列人弦脉的条件这是不必要的。

因为彼时是用轻虚而滑形容那个“长竿末梢”具体到后来成熟的弦脉脉形就是不必要的了,提出滑的书有《脉诀汇辨》、《诊家正眼》、《四诊抉微》、《脉诀启悟注释》等书,这是一种无谓的复古风气并不实际。

另外如《脉诀》说:“时时带数。

”《寿世保元》说:“数而有力为弦。

”当然是错误的,而且。

不必再分析辩解了。

一是后世请家有时对弦脉形容太过,这里有一个平衡问题,例如《景岳全书》说:“按之不移,硬如弓弦高鼓峰的《四明心法》上说:“弦如弓弦之弦,按之勒指,胃气将绝,五脏无土,术气太甚,即真脏脉也,凡病脉见之即凶,与滑相反。

”《三指禅》说:“弦脉似长(长作张,动词)弓。

”说:“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雄姿猛态,可以百钧。

”形容太过的原因一是个人认识上的不同,一是古人本有不同程度的弦脉之说,最重的即所谓纯弦无胃气的脉是绝脉,但在说解弦脉时不应将最严重的弦脉定为一般性的指标,那样显然是与临床最常见的弦脉是不适合的,对此应当在一般解释的基础上说明,弦脉有程度的差别,如果出现“纯弦”则提示胃气将绝病情严重较为合理。

另外,正如《三指禅》所说:“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

”弦脉确是一个代表力度的脉,在多因素的脉象中,有力的脉如实、牢等脉都具有弦的因素,又如芤脉是个有边无中中空的脉,但如为表面有较强力度,但仍然中空则需要芤与弦相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即所谓革脉。

见在任何隋况下弦脉都是表现为有力的。

当然亦可以见
到弦而无力的脉,那是属于虽然张力略强但阻力不强脉管亦无变硬等条件的一种弦象,而典型的弦脉正如古人所说是有力的、硬的。

1、弦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弦脉的指感是脉管绷直挺然指下按之不移,端直以长。

3、弦脉的客观形象描述是很重要的,如状如弓弦,琴瑟弦、筝弦、丝弦等等。

4、弦脉原则上是代表力度强的脉象,它可以与其他脉象或因素组合成某些有力的复合性质的脉象,如实、牢等脉或在某些复合因索的脉象中表现力度如革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