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弦脉

合集下载

弦脉形态特点

弦脉形态特点

弦脉形态特点
1. 弦脉摸起来就像是绷紧的琴弦一样啊,想想看,你弹过吉他或者见过琴弦吧,那种紧绷的感觉就是弦脉啦!比如一个人长期精神紧张,那他的脉象可能就偏弦呢。

2. 弦脉呀,它是直直的一条,哎呀,就好像一根笔直的小棍棍!当一个人肝气郁结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弦脉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3. 弦脉的形态特点呢,就像是拉直的橡皮筋,有韧性但又很明显哦!你知道那种感觉吧?就像有些人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脉象就会呈现出这种弦脉的特征呀。

4. 哇,弦脉呀,就好像是被拉紧的线一样呢!比如说一个人生气发火了,那他的脉可能就变得怪怪的,很可能就是弦脉哟!
5. 嘿,弦脉啊,你可以想象成一根被拉长的弹簧,有弹性但又保持着形状呢!当一个人总是情绪不好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弦脉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6. 弦脉的形态,类似于那种很有力道的柳枝呀,直直的!如果一个人长期情绪压抑,那他的脉不就可能是弦脉嘛,多有意思呀!
7. 哎呀呀,弦脉其实就像是一根被扯紧的丝带哟!那你想想,当一个人操心太多事了,这不就可能有弦脉出现了吗?
8. 弦脉呢,就好像一把被拉直了的直尺一样呢!当有人患有某些特定病症时,说不定就会出现这样特别的弦脉哦,是不是很神奇呀?
9. 瞧,弦脉啊,其实就如同紧绷的晾衣绳,很直观吧!比如一个人长期处于某种压力状态下,那很容易就摸到弦脉了呀!所以说弦脉的形态特点还是挺明显的,大家可都要注意啦!。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弦脉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弦脉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弦脉弦脉。

古代没有这个“弦”,不是弓弦的这个“弦”,就是这一个“悬”。

这个脉象特征:端直以长。

端端正正,不转弯抹角,没有一点圆滑,不圆滑,很端正,端直以长,直直的,并且显得比较长,如按琴弦、如按弓弦、状若筝弦,反正都是一个弦。

大提琴的弦是比较粗的,如按琴弦;如按弓弦,弓弦就更粗一点,射箭后面的那根弦,这样的。

就是说形容它,弦都要绷得很直、很紧,如果弦绷不紧,那就弹起来,自然就声音不好、箭发不出去,所以它很直,端直以长,它的形是长、比较大,势只能说比较强,而最主要的特点是硬,它的主要的特点我认为是管壁比较硬。

这种脉象图。

弦脉临床很常见,他们做脉诊研究的人弦脉分成弦一、弦二、弦三、弦四,还分好多种类型。

总的特点,弦脉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波峰不尖锐,你看这个脉搏跳上去了以后这么长一段距离,而下来这一个重脉波、重脉凹,这个地方也是显得比较钝,不圆,这个地方一摸上去,跳一下,那么在我们手头上就感觉到跳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的波峰,而是整个脉管,描的时候整个脉管都描在这个地方了,这是一个弦脉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波峰不明显,波的顶部是钝、平的,当然有的没有这么明显,有的可能就是这样了,这样下来了,它这个地方反正是很钝的这么一种表现,不像其他的脉是这么很锐地上去了,这就是它的特点,它的脉搏的特点。

弦脉形容它“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挺然于指下”就是我们摸脉的时候手下面明显地摸到有一条管子,要告诉学生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脉搏跳的时候当然你知道下面有血管在跳,没有跳动的时候,脉搏跳了一下以后它没有跳,没有跳时手下面还可以摸到一条管子在那,就像我们这个肌腱一样的,这个肌腱没有跳动,但是我们可以摸到,你看这不是有个肌腱吗?这个肌腱是明显可以摸得到有一条肌腱在这里的,弦脉的脉搏也是,跳的时候可以摸到它在这里弹起来了,没有跳的(时候)、它下去的时候,这个管子还可以摸得到,甚至有的人弦得很厉害的时候,真的是摸上去就和这个肌腱一样的、和中间这条腱一样的,摸到明显的一条管子,这个血管可以理解挺然于指下,就是在指下面有一条很明显的管子,就像有个竹管,竹子是空的吧,小竹管一样的,当然没那么粗了,小竹再细也有一个指头粗吧,就像一个小竹管一样的。

弦脉_Xian Mai

弦脉_Xian Mai

弦脉_Xian Mai一概述弦脉,脉象名。

《素问.玉机真脏论》:“端直以长,故曰弦”,是指弦脉为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的脉象。

其主病多见于肝胆病、痛苦、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二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脉象特点是脉形端直而似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切脉时有挺然指下、直起直落的感觉,故形容为“从中直过”、“挺然与指下”。

其弦硬程度随病情轻重而不同,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至如循刀刃。

三主病主肝胆病、痛苦、痰饮、疟疾等,或为胃气衰败者。

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而生理性弦脉在春季多见,其脉象与病理性弦脉相比较为严厉。

四机理分析弦是脉气紧急的表现。

肝主筋,脉道的松软、弦硬与筋之弛缓、强劲之性相同;肝主流泄,调物气机,以严厉为贵,若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郁不利则见弦脉。

诸痛、痰饮,情志不遂、痛苦,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阻滞,阴阳不和,脉气因而紧急,故脉来弦硬而为弦。

并随邪气性质不同而或为弦紧,或为弦数,或为弦滑等。

疟邪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

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脾土,亦觉见弦脉。

或肝病及肾,阴虚阳亢,也可见弦脉,但应为弦缓或弦细。

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生理性弦脉在春季多见,其脉象与病理性弦脉相比较为严厉。

五相兼脉主病表弦脉相兼脉常见类型及主病相兼脉主病沉弦脉多见于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弦紧脉多见于寒证、痛症,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痛苦等。

弦数脉多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弦滑数脉多见于肝火夹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病证。

弦细脉多见于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六鉴别诊断弦脉是脉管较硬,弹性差,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紧脉主要是脉管绷急,弹性高,脉体不大而脉势有力,弹指如转索。

紧脉的特征是,脉来急劲,紧急有力,坚搏抗指,脉管的紧急度、力度均比弦脉高,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或左右弹指的感觉,而坚硬度弱于弦脉。

中医脉象之弦脉

中医脉象之弦脉

中医脉象之弦脉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特点是张力增强,特点是张力增强,有的亦有阻力增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脉出现的,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至于作为肝脉、至于作为肝脉、肝的绝脉之说亦不可能是由于季节和胃气的有无引申出来的。

如:“……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

”“春脉如弦……”“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素问·玉机真脏论》)而且与长、滑等脉的界限尚不太清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春脉是:“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等等。

到了《难经》上弦脉的名称就进一步确定了,它虽然引用的基本上是《内经》之文,但它的提法已经是“春脉弦者”如何如何了。

后人对此亦有所分析,如《医碥》上说:“古人有时以长脉为弦,如谓春脉弦而言其软弱直长是弦即长也。

今后分二脉则弦自有急劲之意不仅长而已。

”实际分为二脉的条件是长只是个脉位问题,而弦则为脉体的一种形象。

二者当然是不同的。

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金匮要略》上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这里的紧是说脉形紧张不能理解为紧脉。

至此弦脉是确立起来了,而且更广泛地用于临床,但《内经》、《难经》和仲景都认为非常典型,亦即“纯弦”脉是肝的真脏脉,这在《内经》中是屡见的不具引。

《难经》竟与《内经》相同,仲景亦说:“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可见弦脉不但有它自己独特的形象而且程度亦是非常重要的。

脉学心悟:弦脉

脉学心悟:弦脉

脉学心悟:弦脉(一)脉象弦脉的主要特征是指脉来端直以长,直上下行,状如弓弦。

弦脉对脉位、至数没有特定要求。

脉位可浮可沉,至数可快可慢。

典型的弦脉,脉力当满张有力,但亦可出现弦而无力之脉。

脉体可细、可不细,或大,但定要长。

(二)相类脉弦与长,因脉皆长,故常相混。

长脉主要特征是脉体长,过于本位。

弦脉虽亦长,但主要特征是指脉象端直如弓弦,直上下行,且脉力强于长。

(三)脉理与主病弦为阳中之阴脉。

其脉为血脉拘急,欠冲和舒达之象,故弦为阳中伏阴之脉。

经脉之柔和调达,赖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

当阳气或阴血不足时,脉失温煦濡养而拘急,则为弦。

或因气机不畅,邪气阻隔,气血不得畅达,亦可使脉失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拘急而弦。

故仲景称“弦则为减”。

《诊家枢要》曰:“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入。

”弦脉因其脉力强弱不同,分为常脉、病脉、真脏脉三种。

1.常脉春脉弦。

肝应春,故肝之常脉亦弦。

春令,阴寒乍退,阳气升发之时。

此时,阳气始萌而未盛,温煦之力未充,《内经》称之谓“其气来软弱”,故脉尚有拘急之感而为弦。

肝为阴尽阳生之脏,与春相应,阳始生而未盛,故脉亦弦。

常脉之弦,当弦长和缓,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云:“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未梢,曰肝平。

”揭乃高举之意。

手举长竿之未梢,修长且悠扬,喻弦脉之状,甚为妥切。

2.病脉弦有太过与不及。

(1)太过:弦脉太过之象,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得很清楚,曰:“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

”盈实而滑,乃有坚意。

状如循长竿,为弦长坚挺,已乏柔和之象。

何以脉弦达过?不外气逆、邪阻、及本虚标实三者。

气逆:因情志拂逆,气机逆乱,或气机亢逆,或气机郁结,脉皆可弦。

气逆者,气升血升,气血搏击于血脉,致脉弦长而强劲搏指。

气机郁结者,气血不能畅达敷布,脉失气血之温煦濡养,故拘急而弦劲。

弦脉症状起因1

弦脉症状起因1

弦脉症状起因
*导读:弦脉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弦脉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弦脉是肝胆病的主脉,肝为刚脏,病则经脉筋经紧急,所以脉端直而弦。

痛证脉也多现弦象,因胃腹痛多是肝气横逆克伐脾土所致。

此外,痛证多由寒邪引起,寒主收引,使经脉绷急,故脉弦。

痰饮停留在肝经所过的两肋,称为悬饮,也现弦脉。

现代称的动脉硬化的病人,更是典型的弦脉。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弦脉的病因,弦脉怎么引起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弦脉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第1 页。

弦脉

弦脉

-
钩脉的钩是指古人的一种腰带或腰带上的挂钩(带钩),这种钩是在古代比较有地位的人才佩戴的。钩通常是由玉或者铜的,凸起的东西。因为钩是腰带上的挂钩或本身是腰带的一种,所以戴它的人需要每天经常触摸它。触摸的感觉是比较圆滑,比较大的。我们知道中以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比类取象。形容洪脉就像用手指触摸钩的感觉一样,所以叫钩脉。-
-
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
弦脉 自身理解 细长而清-
搏指有力,端直而长,按触如按琴弦的脉象。特点是脉本身的硬度大。弦脉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证。因邪伤肝气,疏泄功能失常,脉气不和,而呈现弦脉。痛证、痰饮致气机不畅,也可出现弦脉。在临床上,弦脉有程度差异:轻度者,脉应指端直而长,有琴弦之象,但脉体仍有柔和滑利之感;中度者,应指端直而长,充实有力,明显地有如按弓弦之感,但弦中尚有柔象;重度者,搏指挺然有力,脉体硬,无柔和感。浮、中、沉取均可见弦脉,但以中、沉取为多。弦脉的形成,与动脉硬化、动脉压力增高、外周阻力增强,致使血管紧张和(或)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直接有关。在临床上,弦脉常见于肝病、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过程中。弦脉与数脉兼见主肝火,与滑脉兼见主肝病、中风,与迟脉兼见主寒痛,与涩脉兼见主瘀血。弦脉与弱脉为相反的脉象,弦脉搏指有力,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弱脉细小而沉,重按始得,柔弱无力。故弦脉主病多实证或阴虚阳亢,而弱脉主病多虚证或阳虚阴衰。弦脉与长脉不同,长脉的特征是脉体超过本部,指下并无紧张坚硬感。如将弦脉与紧脉相比较,紧脉的特征是,脉来急劲,紧张有力,端直以长,其搏指力大于弦脉,而坚硬度弱于弦脉。紧脉主寒、疼痛,有时可与弦脉相兼出现。至于牢脉,其特征为沉弦有力、坚实不移,主病与弦脉相类,故可归属于弦脉范畴。 -

对弦脉的认识

对弦脉的认识

对弦脉的认识知识大贪虫“弦脉”教科书上描述: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

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

诸痛、痰饮,阻滞气机,脉气因而紧张,则出现弦脉。

疟疾病位在肝,自然影响肝之疏泄、则弦,虚劳中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亦常见弦脉。

以上论述确实深刻,也较详细。

引而发之,弦脉可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脉象之一,其可单独出现,也可兼杂他脉出现。

因为肝主疏泄,全身上下内处,到处之气血运行都有赖肝之疏泄。

外感之淫,内伤七情,跌打损伤,饮食劳倦等伤人,无不引起气血运行不利,从而有碍肝之疏泄,则脉弦。

此时若去除了这些引起气血运行不利的因素,则弦脉可缓。

所以不能一见弦脉就只想着疏肝,而是要着重去除引起脉弦的病因。

当然可稍佐疏肝理气之品,则更佳。

若引起气血运行不利的因素持续不除,则肝急,不能疏泄,为痛,为痉,为火。

在头则头痛、头晕、目胀等,在胃肠则上吐下泻,在妇科则为痛经、月经不调等,在筋骨则彻痛,不能转侧。

最后伤了肝之体,痰瘀、邪毒不去,可出现积聚、肿毒等。

肝之疏泄要消耗肝气,也要消耗阴精。

所以气血阴阳不足之虚症也会引起肝之疏肝不利,出现弦脉。

气阳不足则弦弱无力;血阴不足则弦细、弦涩或弦细数。

实证虚证都会出现弦脉,足可说明弦脉是临床最常见的脉象之一了。

所以要抓住弦脉,当实证时,在治疗原发病同时,不忘时时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化瘀派大家颜德馨屡获奇功)。

当虚症时,在治疗原发病同时,不要反感补益肝气(用黄芪),补益精血(用四物之类),则全身气血流畅(近代名家张锡纯补肝气论发人深省),实邪易去,虚损易复,终达阴阳平衡。

可谓不急不躁、逍遥自在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脉象之弦脉
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特点是张力增强,有的亦有阻力增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脉出现的,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至于作为肝脉、肝的绝脉之说亦不可能是由于季节和胃气的有无引申出来的。

如:“……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

”“春脉如弦……”“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素问·玉机真脏论》)而且与长、滑等脉的界限尚不太清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春脉是:“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等等。

到了《难经》上弦脉的名称就进一步确定了,它虽然引用的基本上是《内经》之文,但它的提法已经是“春脉弦者”如何如何了。

后人对此亦有所分析,如《医碥》上说:“古人有时以长脉为弦,如谓春脉弦而言其软弱直长是弦即长也。

今后分二脉则弦自有急劲之意不仅长而已。

”实际分为二脉的条件是长只是个脉位问题,而弦则为脉体的一种形象。

二者当然是不同的。

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金匮要略》上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这里的紧是说脉形紧张不能理解为紧脉。

至此弦脉是确立起来了,而且更广泛地用于临床,但《内经》、《难经》和仲景都认为非常典型,亦即“纯弦”脉是肝的真脏脉,这在《内经》中是屡见的不具引。

《难经》竟与《内经》相同,仲景亦说:“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可见弦脉不但有它自己独特的形象而且程度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亦影响到后人对弦脉的认识和说解。

《脉经》所提出的弦脉脉形是:“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日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日浮紧为弦)。

”如弓弦状是确定不说的。

但举之无有,和浮紧为弦之说却可商。

因为弦是脉形的变化,它与脉位(浮、中、沉)没有关系,实践中浮弦的脉亦不少,所以说举之无有是不恰当的。

对此后人亦有所论议如李时珍说:“或以浮紧为弦,况紧为牢亦近似耳。

”说近似当然是不准确的。

《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

”浮紧为弦之说出自仲景《伤寒论·平脉法》原文是:“脉浮而紧者,名日弦也。

”这个说法王叔和亦恐未尽同意,所以没有放在正文,而在又日里提出说弦一定要出现在浮的部位和前而的不能出现在浮的部位是一样的不适当,至于紧亦不应当理解为紧脉。

弦脉历代各家的形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诸病源候论》说:“按之如琴瑟弦,三关通病,梗梗无有屈挠名日弦。

”这里的病字不应理解为疾病,而是指脉的这种弦的变化。

《察病指南》说:“劲急如弦弓弦。

”《诊家枢要》说:“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丝弦。

”《脉诀刊误》说:“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日弦。

”《濒湖脉学》说:“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各家语气形容虽微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尤其是李时珍的说法汇合了前人正确的说法更为全面。

其他和以后各家之说或繁或简大抵不出这个范围。

弦脉是脉形的变化,在古人亦只能用客观事物来形容反映它,所以形象比拟之说是比较多,而主要的在《内经》里就有很多,尤其是具体到不同程度时就要更明显。

例如在季节脉里它就起码分成三种,一是有胃气的即正常季节脉的弦,是“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二是病脉弦是“盈实而滑,如循长竿”;三是死脉弦是“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见于《索同一平人气象论》)。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力,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等等。

后人书中多半用琴瑟弦,弓弦为喻,《脉诀》提出“筝弦”,《濒湖脉学》亦引用,另外周学海氏在《诊家直诀》中说:“浮厚而敛,弦也。

”虽然不是用客观形象来描述的,但这个敛字却反映了脉管张力增强的神态,在当时亦是难得的。

在弦脉的说解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紧的问题,由于仲景提:“紧如弦”、“浮而紧”等,《脉经》亦引用过,所以后人就有人在说解弦脉时用紧这个条件,这应当是不当的理由见前文所述,揭到紧的书如《千金方》、《活人书》引了《脉经》全文,崔氏《脉诀》说:“小紧为弦。

”又说:“弦如张弦,紧如细线。

”可见小紧与弦的紧亦不是紧脉而为紧张的意思。

《外科精义》说:“弦脉之诊,按之则紧而弦,其似紧者,谓弦如按弦而不移,紧如切绳而转动,以此为异。

”可见齐德之亦并不认为弦脉里有紧脉的成分,其意亦是紧张。

《脉决指掌》与《丹溪手镜》都提到紧或与劲急之意重复或引用仲景浮紧之文都没有什么新意。

后来诸家只有《医碥》上提到:“似深而略逊,但稍见抗指即是,不若紧之搏手。

”此说在概念上却不清楚,因为弦和紧不单是力度问题,它们的形象亦是不同的,如按《医碥》的说法有力的弦脉就都成为紧脉了,这是不对的,这种说法可能还要比何氏早,因为在李时珍的《脉学》上已经有“紧言其力弦言象”之说。

不过宋元以下绝大多数的脉学书籍已经不再提紧这个条件了,应当说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予以否定了,亦丘可以说分清了弦脉和紧脉的界限、性质和形象。

一是滑的问题,《内经》等书对春脉有轻虚而滑等说解,后人亦有的将滑列人弦脉的条件这是不必要的。

因为彼时是用轻虚而滑形容那个“长竿末梢”具体到后来成熟的弦脉脉形就是不必要的了,提出滑的书有《脉诀汇辨》、《诊家正眼》、《四诊抉微》、《脉诀启悟注释》等书,这是一种无谓的复古风气并不实际。

另外如《脉诀》说:“时时带数。

”《寿世保元》说:“数而有力为弦。

”当然是错误的,而且。

不必再分析辩解了。

一是后世请家有时对弦脉形容太过,这里有一个平衡问题,例如《景岳全书》说:“按之不移,硬如弓弦高鼓峰的《四明心法》上说:“弦如弓弦之弦,按之勒指,胃气将绝,五脏无土,术气太甚,即真脏脉也,凡病脉见之即凶,与滑相反。

”《三指禅》说:“弦脉似长(长作张,动词)弓。

”说:“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雄姿猛态,可以百钧。

”形容太过的原因一是个人认识上的不同,一是古人本有不同程度的弦脉之说,最重的即所谓纯弦无胃气的脉是绝脉,但在说解弦脉时不应将最严重的弦脉定为一般性的指标,那样显然是与临床最常见的弦脉是不适合的,对此应当在一般解释的基础上说明,弦脉有程度的差别,如果出现“纯弦”则提示胃气将绝病情严重较为合理。

另外,正如《三指禅》所说:“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

”弦脉确是一个代表力度的脉,在多因素的脉象中,有力的脉如实、牢等脉都具有弦的因素,又如芤脉是个有边无中中空的脉,但如为表面有较强力度,但仍然中空则需要芤与弦相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即所谓革脉。

见在任何隋况下弦脉都是表现为有力的。

当然亦可以见到弦而无力的脉,那是属于虽然张力略强但阻力不强脉管亦无变硬等条件的一种弦象,而典型的弦脉正如古人所说是有力的、硬的。

1、弦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弦脉的指感是脉管绷直挺然指下按之不移,端直以长。

3、弦脉的客观形象描述是很重要的,如状如弓弦,琴瑟弦、筝弦、丝弦等等。

4、弦脉原则上是代表力度强的脉象,它可以与其他脉象或因素组合成某些有力的复合性质的脉象,如实、牢等脉或在某些复合因索的脉象中表现力度如革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