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师面对面
与世界级大师面对面图灵奖得主N_Wirth先生报告的深层次思考

人吃惊的是,作为软件大师,Wirth 先生在 生的英语提问。而Wirth先生的报告留给我
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成就也是杰出的。他还 们的却是一连串深深的思考。现在来与大
设计和开发成功个人计算机 Lilith和32位 家共享和讨论,目的是为了有助于改变我
高性能工作站 Ceres。2003 年9 月,Wirth先 们的陈旧观念和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以
上述不成熟的几点思考,是我自己 真实思想的写照,写出来供大家批评 指正。
计算机教育 2004.2/3 17
上。我们从未像大师一样去认真反思,为
l 标准包括其缺点却不断被强化
什么计算机诞生 50 多年来,冯·诺依曼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照我们目前的真实情况,Wirth 先
构依然青春常在?人们力求去发明非冯· 生的报告真的是一语中的,击中要害。在
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但鲜有成功。用 大学里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用人单
Wirth 先生的话说就是因为冯·诺依曼结构 位要的知识学校不教,学生花大力气学
be their daily bread in industry
平,或者说在计划中能反应出这种发展的
l Universities teach what is in general 需求,起码是一种基本的要求和责任,但
demand
要做到实在太难。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在众
多的学科中应该说是与国际接轨较早的专 业。现在虽然有 CC2001(计算机教程 2001) 和 CCC2002(中国计算机教程 2002),但 真正实现与科研生产相结合,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
接地说是软件(程序)开发
和硬件开发(设计)之间是
不是一回事,还是完全不同
的两件事情。Wirth先生认为
与书画大师面对面作文400字

与书画大师面对面作文400字
“著名的书画大师张丰鸿要来驻马店市第十五小学了,小记者们快来报名参加采访。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驻马店的大街小巷。
8月19日,天气睛朗。
我怀着无比冲动的心情来到市十五小学。
在张大师没来之前,老师们带着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
这里风景优美,是一所新建的学校,教学楼建筑的很有创意,而且电子设备也很先进。
我们去了音乐教室,琴声伴奏着歌声,真动听啊!随后我们去了美术室,老师教我们剪窗花,我们还去了心理咨询室、舞蹈室……
不大一会儿,张大师冒着酷暑风尘仆仆地从北京到来,我们热烈欢送。
稍后张大师为我们展示了他的书法才艺,“天道酬勤”,“人生在学”,“龙马精神”,这些字刚毅有力,出神入化。
张大师把这些字都赠与了小记者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勤学苦练,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然后,张大师拿出一幅画,看得大家都惊呆了,这里面的人物画得简直就像真人一样。
我们还问了张大师的老家是哪里的,原来他是驻马店平舆县的。
这真是驻马店人的骄傲。
我们与大师交流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这次采访收获真多啊!希望我长大后能像张大师一样为驻马店争光。
【视频】对话世界顶级设计大师Yabu Pushelberg

【视频】对话世界顶级设计大师Yabu Pushelberg以下内容均由Designwire独家策划“比起香港傲璇,梵悦·108更像是我们自己,平静、低调、谦和,是我们最好的设计之一。
”——George Yabu▲致敬顶级大师Yabu Pushelberg在『INNER PEACE—对话世界大师,触探设计美学』主题论坛开始前,梵天地产&Designwire设计腕儿特邀李玮珉、梁建国、陈德坚、姜峰、黄志达、David Chang、吴滨、葛亚曦、Dylan Wills等知名设计师以不同的视角解读并致敬大师。
▲Yabu Pushelberg现场讲解梵悦·108接待大堂9月13日下午,偌大的梵悦·108会客厅被围的水泄不通,即便是去往厕所的通道都站满了人,这是我们拒绝了500多位设计师申请之后所呈现出的景象。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之中George Yabu和Glenn Pushelberg走向舞台中央,一如一个时代。
▲(左)George Yabu,Glenn Pushelberg35年,他们携手并肩创造了一个设计传奇,被誉为设计界教父。
他们的商业空间设计饱受各大知名企业和奢侈品牌的青睐、住宅更只为迪拜酋长等国家元首服务。
但过了60岁,便不得不面对身体状况的一些改变,太阳落山夜幕拉开,身体的细胞会蹦出来说‘该休息了’。
这也让这次北京分享会显得弥足珍贵。
与大师面对面▲视频对话分享会由梵天地产主办、Designwire设计腕儿协办。
George Yabu和Glenn Pushelberg亲临现场,带领与会来宾和设计师共同参观了雅布大堂的设计呈现,并发表精彩演讲。
Designwire也第一时间对话大师,展开一场有关设计、空间、美学的碰撞,共同探寻国际前沿设计的魅力。
▲媒体专访Yabu Pushelberg1两位合作了35年,这一路最大的感悟是什么?Glenn Pushelberg: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感悟是倾听、学习和主导,倾听客户、理解客户的意图,同时引导客户怎样做出更好的规划,这对业主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保证合作更好的走下去的基础。
与大师面对面,与巅峰零距离——傅学怡大师讲座

与大师面对面,与巅峰零距离
——傅学怡大师讲座为不断强化提升技术创新意识,引发结构设计人员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入思考。
我院特别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傅学怡先生,于9月23日上午9:00在我院七楼大会议室,举行了题为“大型复杂建筑结构设计创新与实践”的精彩讲座。
本院全体结构设计人员百余人,在兰设计院、高校代表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傅学怡先生现任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工程师,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全国建筑结构超限抗震审查委员会委员,《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空间结构》杂志编委,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学怡大师为我院全体结构设计人员介绍了北京奥运国家游泳
中心、卡达尔外交部大厦、济南奥体中心、深圳万科总部大楼、天津中钢国际广场、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六个工程实例,,内容详尽、丰富,讲课结束时还特意留出部分时间,回答了我院结构设计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使广大结构设计人员获益匪浅。
本次讲座历经3个小时,受到了结构设计人员的广泛好评。
本次讲座在给全体结构设计人员带来大型复杂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分享的同时,更为大家如何形成设计创新理念指引了方向;在引导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设计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更有效地帮助结构设计人员树立结构设计的兴趣。
2011年4月与巴菲特面对面

转贴扬子晚报:南大等全球8所高校MBA学生与巴菲特面对面巴菲特每年要从200所申请大学中选择出48所大学,选送部分学生到奥马哈,与巴菲特共处一天,参观伯克希尔公司总部,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聆听巴菲特演讲,交流提问。
这次南大参加,期望以后国内有更多院校申请参加。
2011年4月1日上午,在奥马哈一百多平米的活动俱乐部(Omaha Field Club),来自全球8所高校的100多名MBA、EMBA学员如约来到这里,南大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此次活动,被安排在最前排就座。
巴菲特身着深色西服(后来在谈话中提到是中国制造),精神矍铄,笑容可掬,。
简单的开场白从大家刚刚去参观的内布加斯加家具城开始。
巴老手里拿着的是1983年和B夫人签署的收购协议复印件,是他自己在办公室逐字打的协议。
总共只有4页纸,没有审计报告,没有律师参与,也没有查是否公司旗下的房产都属实。
“我和她说,我比信任英国中央银行出具的书面承诺,还要信任B夫人的口头同意。
我们在那天就达成了交易。
”“我经常向律师提出要求,能否在一页纸内把协议写完。
事实是,我不太做这些尽职调查,认为犯错误的风险在于错误计算了公司未来的经济前景,而不是纠缠于法律的细节。
法律的一些细节可能出错,比如环保评价、房产租赁协议、雇佣协议等,这些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它们并不会真正影响公司的价值。
反之在商业竞争环境判断上犯错误的后果要严重得多,比如我曾经错误判断了美国生产鞋的生意前景。
15年前,我做这个决定,整个就是判断错了。
公司的环保问题也可能出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比较小的一些问题,相比而言错误判断了在美国生产鞋的前景问题,产生了大的问题。
这导致了在这个投资交易上,4亿美金最后损失到0。
”诚恳而朴实的陈述略带幽默感。
巴老接着开始在8个学校中间轮流接受提问。
问答的方式是巴老一贯的风格:“你们尽管问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我会很高兴回答。
你们可以问投资,可以问人生,可以问商业,可以问世界的变化,个人生活,你们关心什么就问什么。
阅读经典的意义

文苑撷英46吉林劳动保护阅读经典的意义◆/文任昱昊在书海中穿行,一卷卷经典的书籍在手,仿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令人赏心悦目。
阅读这些经典名著,就像在看一道美丽的风景,用全部的身心,与大师们面对面地交流。
其实读书与旅游的感觉是一样的,享受阅读的过程,也是在行走中欣赏自己。
阅读经典能让我们从书中得到一种启迪,一种感悟,一种智慧。
好的书籍,是精神上的一道大餐,能给我们带来丰沛的营养和无穷的力量。
使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使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使我们的精神更加愉悦,使我们的追求更加高远,使我们的心智更加纯净。
一本经典的书籍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与收获是无可限量的。
读《海燕》这篇作品,感受苏联作家高尔基文学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人生积极态度的赞美,唤醒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讴歌人生道路不断追求的一种自豪感。
读史铁生的作品,让我们知道了,作家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被译为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绝对是作家中的楷模。
读鲁迅的作品,仿佛是在静夜中谛听先生的呐喊,体味他灵魂深处的苦痛,感知他为了唤醒在铁屋子里沉睡的国人所做的努力。
读巴尔扎克的作品,使我们知道,这个世纪法国19伟大的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精湛手法创作出思想深刻的传世之作。
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
读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惊讶于他深刻的洞察力和面对现代文明所做出的反思和警醒,它揭示了现代人灵魂漂泊无依的精神危机,同时也指出了每一个孤独的生命个体走出精神荒漠的出路。
我与大师面对面作文

我与大师面对面作文
哎呀呀,你们知道吗,我居然有了一次和大师面对面的机会!那可真是太神奇啦!
那天,老师告诉我们有个很厉害的大师要来我们学校。
我心里就特别好奇,大师是什么样的呀?会不会像电视里那些超级厉害的人一样呢?
终于等到了大师来的那一天,我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满心期待着。
当大师出现在教室里的时候,哇,我感觉整个教室都亮了起来。
他微笑着看着我们,就像春天里最温暖的阳光。
大师开始给我们讲他的经历和故事,我听得可认真啦,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说他小时候也和我们一样,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这让我一下子觉得和他亲近了好多呢,原来大师也有小时候呀!
“那大师是怎么变得这么厉害的呢?”我忍不住问。
大师笑了笑,说:“就是靠着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呀,就像你们现在学习知识一样。
”我心里暗暗想,那我也要加油努力,说不定以后我也能成为像大师一样厉害的人呢!
在互动环节,我还大胆地举起手向大师提问,大师非常耐心地回答了我。
他的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好多的疑惑。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着大师给我的知识和力量。
这次和大师面对面的经历,真的让我终身难忘。
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就像大师一样,从一个普通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我也要朝着我的梦想前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与大师面对面作文

我与大师面对面作文碧霄之下,我与大师面对面,远望群鹤凌云;病树前头,我与大师面对面,满天星月争辉;陋室之中,我与大师面对面,满心悠闲安然;刘禹锡,我来了,我跨过岁月的长河,与你面对面畅谈。
我言秋日胜春朝初识刘禹锡,是那首语文课本里的《秋词》。
在无边的旷野上,秋风萧瑟,树叶纷纷飘落,如一只只小精灵般在空中飞舞,他望着蓝天,只见一群白鹤凌云而上,那直冲云霄的豪迈把他的思想带到了云霄之中,于是,他便写下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反以往“悲秋”的基调,写下的千古名句,更是在自己的人生史册中,记下了乐观的一笔。
而他的乐观与开朗也真正影响了我,每当我在心情烦闷又或是遇到挫折时,他那乐观的精神总能激励我,是我重新抬起头,再次前行。
与刘禹锡面对面,我感悟到了一份乐观与积极。
二十三年弃置身后来我有幸又读到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当时他在回京城时遇见了好朋友白居易,于是两人相约一起喝酒。
在酒桌上,白居易为他而感到遗憾,不禁叹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而他立马天衣无缝对接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工整的对仗不仅体现了非凡的才气,还展现了他们两人彼此互相担忧,互相牵挂的珍贵友谊。
每当我与朋友因一些小矛盾而彼此生气时,我总会想起刘禹锡的这首诗。
与刘禹锡面对面,我懂得了友情的珍贵。
无案牍之劳形后来到了晚唐,他因参加改革而被贬到和洲担任小官,但他并不抱怨命运的不公,早已习惯于陋室生活:门前的台阶上,碧绿的苔藓慢慢向上生长,青草的翠绿映入竹帘。
陋室之中,他时而抚弄着那不加装饰的琴弦,时而阅读佛经。
时过中午,几位博学多才的好友来到陋室之中,与他谈论国家事务。
历史定格在这一刻他抚弄琴弦的那一刻,留给后人一个悠闲,自在的身影,同时,他的内心也怀着高洁的操守与洁身自好的志向。
与刘禹锡面对面,我明白了高洁情操的重要。
跨越时空,与刘禹锡面对面,我感悟到了许多——高洁、自信、乐观与友情的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大师面对面》: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来源:作者罗日荣《与大师面对面》雷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年5月12日—1986年2月16日),出身于印度,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
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悟的智者。
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
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
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
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
他的著述是由空性流露的文字和讲话集结而成,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上留下广泛深远的影响。
印度著名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The Whole Movement of Life is Learning,即由张春城翻译的《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写给英国的布洛克伍德公园学校,以及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橡树林学校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些信来传达,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且告诉学校的负责人,学校不仅要在学生学业上非常出色,更要关心学生整个人的培养。
学校里始终要坚持一种培养完整的人的生活方式
罗日荣:我们知道,您是印度著名的教育家,请您谈谈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克里希那穆提: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这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机械。
无论是在科学、哲学、宗教、商业方面,还是在我们正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业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
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一种心智的模式化,于是逐渐地,国家,甚至民主国家,也在规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
罗日荣:您说的这些问题,在我们中国也存在,我们的大多数学校教育更多的是片面的追求学生考试的分数,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至于培养出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成了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克里希那穆提:所以我认为学校里始终要坚持一种培养完整的人的生活方式,要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理智、情感和健全的身体。
教育不仅要传授各种学术课程,还要培养学生完全的责任感
罗日荣:什么是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您作为印度的著名教育家,您是怎么理解什么是教育?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本质上就是学习的艺术,不仅在书本上,而从生活的全部运动中学习。
教育不仅要传授各种学术课程,还有培养学生完全的责任感。
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教育者正在创造新的一代,还要培养新一代的人类,让他们的精神和内心从痛苦、焦虑和辛劳中解脱出来。
大多数学校只关心传授知识,根本不关心人的转变和他的日常生活。
你们,这些学校里的教师,需要深切地关心这种完全的责任感。
罗日荣:的确,在我们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教育慢慢的退化成了一种职业,部分老师关注更多的也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期望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教育行政官员的政绩需要学生的成绩,校长的位置需要学生成绩,老师的福利待遇需要学生成绩,因此,教育也就这样被权力和欲望绑架了,学生谈何发展。
学校不是积累知识的地方,是让智慧觉醒的地方
罗日荣: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在您的眼里,什么是学校?
克里希那穆提: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仅是积累知识的地方,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在我们的学校里,教育不仅是要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得多的是让智慧觉醒,然后智慧会利用知识,而绝不是相反。
在所有这些学校里,让智慧觉醒是我们的重心。
学校不是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必备知识的地方,他们还要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艺术,包括它所有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罗日荣:那么在您眼里什么是学习?是不是只有在学校才是学习,是不是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
克里希那穆提:整个生命的活动就是学习,没有任何时间是没有学习的。
人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学习的活动,每一种关系都是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谈文化育人的主要原因,文化的育人就是要让“所过者存,所存在化。
”而人的一切活动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活动就是一种学习。
今天我们习惯把积累知识视为一种学习,这在有限的范围内是必要的,但是这种限制会妨碍我们了解自己。
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度量的,但学习中是没有度量的。
我们的脑袋装满了这些知识。
这些知识关于事物、自然以及我们外在的一切,当我们想理解自己时,我们就求助于那些描述我们自身的书籍。
如果我们只注重书本的知识,那么学校的过程就只是让学生变成了“二手人”的过程。
在学习中既没有教育者也没有被教育者,只有学习
罗日荣:理解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那么请您谈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克里希那穆提:我们教师在学生之间不应该保持着一种优越感,使学生有一种“我必须被教育”的自卑感?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必然导致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一种压迫和紧张的感觉。
如果教师有一种优越感,学生就会感到被轻视了,于是终其一生,他要么成为侵略者,要么不断地屈服和顺从。
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帮助学生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在学习中既没有教育者也没有被教育者,只有学习。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或那种科目,而是去理解学习的全部活动,不仅要采集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成为完整的人。
大师教育智慧
克里希那穆提论教育
1、多少世纪以来,我们被我们的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用汤匙喂大。
我们总是说:“请告诉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总是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总充其量只是“二手货”的人类。
我们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不是受制于自己的个性和倾向,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况和环境,因此我们只是环境的产物,我们不
再新鲜,我们从没有为自己发现过什么东西,我们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清新的和明澈的。
2、如果父母真的关心他们的孩子,社会在隔夜之间就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会有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世界。
3、你的老师只能帮你准备参加考试,他们从不和你谈生命的问题,而生命的问题却是最重要的。
他们不谈,因为很少人知道如何生活。
大部分的人只是苟且偷生,因此生活才变成一件可怕的事,真正的生活需要极大的爱,需要对寂静有很深的感受,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却又保有赤子之心。
4、我只教了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
5、了解心智如何运作,就是教育的基本目的。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心智是如何反应的,如果你的心智对自己的活动不能觉察,你就永远不会弄清楚社会是什么。
6、感受到美而不加入意见,是唯一真正对美的领悟:我们总是满足于他们的描绘,这表示我们其实是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个“二手货”人类。
7、如果你爱一件事情,就永远不会感到疲倦。
我所指的爱是不追求结果,不从中要求回报的。
如果你真的爱做某一件事,你做它并不是为满足你的自我,因此其中就没有失望,没有止境。
8、你们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加诸于你的或是你自己制造的理想,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理想吗?因为你害怕接纳自己,所以你想要变成社会、父母要求或期望你变成的样子。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地想改造自己,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请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真正的美开始于接纳自己。
9、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没有任何矛盾,不必在你所做的事及你必须做的事之间交战,因此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其中有极大的喜悦。
但是你必须在心理上不依靠任何人、任何环境,你的内心必须完全不争执,你才可能真的爱你所做的事,也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活。
10、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永远保持新鲜,否则人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和习惯;然而爱并不是一种习惯,一件乏味的事。
你一旦习惯于某件事情,你的心就已经迈向了坟墓。
大部分人皆已失去对生命的惊喜感,他们把一切事物都视为理所当然。
这种安全感摧毁了内心的自由和对未知的惊喜。
11、有一种完全不需要奋斗的生活方式,就像一朵百合,一朵生长中的花朵,它从不奋斗,它只是纯然地活着。
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完善。
但是从没有人这样教导过我们。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了解奋斗以及冲突所带来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快乐地生活。
12、我们对生活恐惧,怕失去工作,怕传统,怕邻居,怕丈夫或妻子的批评,怕死亡。
大半的人都有不同形式的恐惧,一旦有了恐惧,便失去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