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转基因小鼠安全评估

转基因小鼠安全评估
转基因小鼠是指经过人为基因改造的小鼠,通过插入外源基因来改变其遗传性状。
在进行转基因小鼠的安全评估时,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基因插入点的稳定性:转基因小鼠需要确认基因插入点是否稳定,避免插入点导致其他遗传变化或异常表达。
2. 基因导入的效率和选择性:确定基因导入的效率和选择性,要保证转基因小鼠中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模式与预期一致。
3. 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影响评估:进行转基因小鼠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全面评估,比较其与野生型小鼠的差异,确保转基因过程没有引起明显的异常。
4. 对小鼠健康状况的评估:进行转基因小鼠的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常规的血液学、生化学、组织学等指标的检测。
5. 长期观察评估:对转基因小鼠进行长期观察,了解其寿命、生殖能力、疾病发生率等方面的变化。
如果有异常,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与转基因过程的关联性。
6. 繁殖和传代评估:对转基因小鼠的繁殖能力和后代的遗传特征进行评估,确保基因改造的稳定性和传代的可靠性。
总之,转基因小鼠的安全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基因插入的稳定性、对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影响、对健康状况
的评估等多个方面。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转基因小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转基因小鼠的鉴定一、剪鼠尾1.剪鼠尾的时间当新生的小鼠年龄达到两到三周耳朵已经长开时剪鼠尾较好,此时鼠尾剪起来比较容易且小鼠的生命力比较强;2.分辨小鼠的年龄a当小鼠整个身体较红且腹部无奶时,此小鼠当天出生或前一晚出生;b当小鼠腹部有奶腹部有一小团白色物质,此小鼠出生2~3天;c当小鼠背部长出皮毛时,此小鼠出生3~4天;d当小鼠毛长全,但眼未开时,此小鼠出生10天左右;e当小鼠眼刚开,耳未开时,此小鼠出生12天左右;f当小鼠耳刚开时,此小鼠出生14天左右;3.剪鼠尾后对小鼠的标记:打耳孔法二、从鼠尾中提取DNA采用鼠尾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康为世纪:cw2094提取DNA,操作如下:1.剪取小鼠长度为的尾巴,放入灭菌后的离心管中,加入180μL Buffer GTT;震荡混匀;2.加入20μL proteinase K,涡旋震荡,彻底混匀;3.置于56℃水浴,直到组织溶液完全清澈,一般需消化6-8h,赋予过程中涡旋震荡,使样品均匀分离;注意:1 如果赋予和涡旋震荡后仍然有胶状物质,必要时过夜消化再加入20μl proteinaseK消化,不会影响后续操作;2 如需去除RNA,可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加入4μl浓度为100mg/μl的RNase A溶液,震荡混匀,室温放置5-10min;4.14000rpm 离心 1min,以消除未消化的类似于鼠毛等组织,将上清转移到一个新的灭过菌的离心管中;5.加入200μl Buffer GL,涡旋震荡,充分混匀,加入200μl 无水乙醇,涡旋振荡,充分混匀,短暂离心,使管壁上的溶液收集到管底;注意:1加入Buffer GL 和无水乙醇后要立即涡旋震荡混匀;2 如果多个样品一起操作,Buffer GL 和无水乙醇可以等比例混匀后一起加入样品;3加入Buffer GL 和无水乙醇后可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会影响后续操作;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溶液全部加入到已装入收集管的吸附柱中,若以此不能加完溶液,可分多次转入;10000rpm 离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7.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 Buffer GW1使用前检查是否已加无水乙醇,10000 rpm 离心 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8.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 Buffer GW2使用前检查是否已加无水乙醇,10000 rpm 离心 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如需进一步提高DNA纯度,可重复步骤8;9.12000rpm 离心 2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置于室温数分钟,以彻底晾干;注意: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吸附柱中残余的乙醇去除,乙醇的残留会影响后续的酶促反应酶切,PCR等;10.将吸附柱置于一个新的灭过菌的离心管中,向吸附柱的中间部位悬空加入50-200μl Buffer GE或灭菌水,室温放置2-5min,10000rpm 离心 1min,收集DNA溶液,-20℃保存DNA;注意:1如果下游实验对PH值或EDTA敏感,可以用灭菌水洗脱,洗脱液的PH值对洗脱效率有很大影响,若用水作洗脱液应保证其PH值在直接,PH值低于时洗脱效率不高;2离心前室温孵育5min可增加产量;3用另外的50-200μL Buffer GE或灭菌水再次洗脱可以增加产量;4如果需要提高DNA的终浓度,可以将步骤10所得的DNA洗脱液重新加至吸附膜上,重复步骤10;若洗脱体积小于200μL,可以增加DNA的终浓度,但可能会减少总产量;三、PCRPCR程序设定:1= 94.0℃ for 5:00 2= 94.0℃ for 1:00 3= 59.0℃ for 0:50 4= 72.0℃ for 1:00 5= Goto 2 2times6= 94℃ for0:507= 58℃ for 0:508=72℃ for 1:009=Goto 6 2times10= 94.0℃ for 0:50 11=56.0℃ for 0:50 12= 72.0℃ for 1:00 13= Goto10 32times 14= 72.0℃ for 10:00 15= 4.0℃ for 5:00 16=END目前实验室的双转基因小鼠AD体系采用:PCR反应的体系12μl:APPPrimer APP-1 μlPrimer APP-2 μlO 2μlddH2mixCW0682 6μlDNA 1μlPCR反应的体系12μl:PS1Primer PS1-1 μlPrimer PS1-2 μl内参-1 1μl内参-2 1μlmixCW06826μlDNA 1μl先在的EP管中加入总的体系再平均分装入各个PCR管中一般多加两小管的量,将移液器调到总量的1/3到1/2体积在EP管中缓慢抽吸若干次尽量避免产生气泡以便Taq酶混合均匀,最后再在各PCR管中依次加入DNA样品;引物处理方法:引物在安基生物有限公司合成后,EP管上会有标记,一般为x nmol,使用O,涡旋振动混匀,微型离心机离心,即可得前先用12000rpm 离心 1min,加入10x μl ddH2O稀释10倍,即加入90μl,混匀后即可得到到100μM的母液,取10μl 的母液,用ddH210μM的引物工作液;四、电泳1.配胶:鉴定用的胶板有大、中、小3种,分别用的梳子为50、25、11齿;分别用的TBE的量为90ml、45ml、25ml;用%的琼脂糖凝胶;2.点样:12μl的DNA,Marker加5μl;点样时注意逐个点样,不要点错,最好把中间的那个孔留着点Marker,这样可避免点样的出错;Marker的选择依基因片段大小而定;3.跑电泳:打开电源,150v电压,30min左右即可;4.照胶:看是否有目的条带,即可判断对应小鼠是阳性、阴性或是杂合子;5.保存;。
gp120转基因小鼠制备及初步鉴定

扩增 gl p2 0全长序列 , 根据读码框架定
向连接到 p E P .ot l S A 2cnr 外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上 , 入 G A o 插 F P启动 子 , 回收含启动 子一p2 - g l0增强 子的功能片段制备 转基 因小 酶切鉴定与测序验证均证明构建了受 G A F P启动子调控 的 gl0转基 p2 因载体 , 蛋白印迹分析显示其分泌性和组织特异性都很高 ;TP R证实转基因小鼠存在 g l0m N R —C p2 R A转录。结论 成功构建 了
2 0往 01
1 2月
首 都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un lo a i lMe ia U ies y o r a fC pt dc nv ri a l t
De c.2 0 01
第 3 卷 第 6 l 期
Vo _ 1 No 6 l3 .
[o 1. 6 js . 0- 9. 1 0. 2 di 0 9 /.S 1 6 752 0 60 ] : 39 i 0 7 n 0 . 0
・ HI AI V/ DS基 础 与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
g l0 基 因小 鼠制 备及 初 步鉴 定 p2 转
张洪海 孙 玉 柳雅立 张 彤 吴 昊 陈德喜
( 首都 医科大学 附属北 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实验室 )
【 摘要 】 目的 构建 HV1 ’ I一 B 亚型 gl0 p2 转基 因载体 , 制备 gl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p2 ; gl0 痴呆 ; 动物模型
【 中图分类号 】 Q7 9 8
Avp -iCre 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核) 的表达存在明显共定位 ; A v p— i C r e小鼠具备 正 常行 为节律 , 其 周期 为 2 3 . 6 5 4 - 0 . 1 4 h ( Me a n 4 - S D) , 表
明该 A v p—i C r e 转 基 因 小 鼠 可 用 于近 日节律 研 究 。 关键词 : 近 日节律 ; C r e ; 转 基 因小 鼠 中 图分 类 号 : Q一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2 7 1 4 ( 2 0 1 5 ) 0 2 — 0 0 3 9 - 0 5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 1 实验所 需动 物
C 5 7 B L / 6 WT小 鼠购于武 汉大 学 中南 医院动物 中心 ; A v p—i C r e 转 基 因首建 小 鼠由南 京 大学 徐璎 教 授赠 送 , 每个基 因组 含有 2个 i C r e基 因拷 贝数 。在本 实验 中 , 考虑 到转 基 因 C r e 在 细胞 内的表达 量
第 2期
A v p—i C r e 转 基 因 小 鼠 的 鉴 定
李 娟, 李 晓 东
( 武 汉 大学 生命科 学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2 )
摘要: 将A v p—i C r e 转 基 因首 建 小 鼠 传 到 C 5 7 B L / 6背 景 。 通 过 与 纯 合 R O S A 2 6 C r e报 告 小 鼠 交 配 来 检 测
的一种优化形式 , 适用于在哺乳动物系统中使用 _ 5 ] 。作者在获取 由小 鼠 A v p 启动子驱动表达 C r e 转
基 因小 鼠( A v p—i C r e ) 的基 础上 , 对该 小 鼠脑 内 i C r e 转 基 因 的表 达情 况 以及 转基 因动 物 的行 为 节律
转基因小鼠制备实验方法

转基因小鼠制备实验方法1.计划设计:首先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基因的功能。
根据目的,选择适合的转基因策略。
2.构建转基因载体:根据研究对象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含目标基因的转基因载体。
一般可选择质粒、病毒载体或者合成RNA/DNA方式构建转基因载体。
3.构建胚胎干细胞(ES)或受精卵DNA库:通过开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式,从小鼠胚胎组织中制备出RNA,然后利用逆转录酶将RNA转化成cDNA;之后,利用特定引物扩增目标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适当的表达载体中,最终构建ES细胞库或者受精卵DNA库。
4.转染、筛选和克隆:将所构建的转基因载体导入到ES细胞或者受精卵中,使其整合到其基因组中。
然后,采用药物筛选、DNA分子标记、PCR和Southern blot等方法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获得含有目标基因的ES细胞克隆或者转基因小鼠胚胎。
5.基因敲除或添加:6.培养和培育:将获得的转基因ES细胞或者受精卵注入到养殖母鼠子宫中进行妊娠,然后等待幼鼠出生。
根据需要,可将转基因小鼠进行进一步培养、繁殖和鉴定。
为了进行转基因小鼠的后代繁殖,需要对转基因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和表型分析。
7.基因鉴定和表型分析:通过PCR、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RT-PCR或者其他的基因鉴定技术,对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
同时,可以通过行为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方法对转基因小鼠进行表型分析。
8.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对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或者进行统计学分析。
根据实验设计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并得出相关结论。
总结起来,转基因小鼠制备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实验过程。
通过设计转基因载体、构建DNA库、转染和克隆、培养和培育小鼠以及基因鉴定和表型分析,可以成功制备目标基因转基因小鼠,并用于研究其功能、调控机制以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小鼠转基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鼠作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其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为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特定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和功能。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C57BL/6小鼠,雄性,8周龄。
2. 基因构建材料:目的基因(GFP基因)、启动子(CMV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基因)、pEGFP-C1质粒载体、pGL3-Basic质粒载体。
3. 实验试剂: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PCR引物、Trizol试剂、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细胞培养试剂等。
4. 仪器设备:PCR仪、凝胶成像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细胞培养箱、显微镜等。
三、实验方法1. 目的基因构建:将GFP基因和Luc基因分别插入到pEGFP-C1和pGL3-Basic质粒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
2. 重组质粒转染: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57BL/6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
3. 转基因小鼠胚胎细胞筛选:通过GFP荧光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克隆。
4. 胚胎细胞传代培养:将阳性细胞克隆进行传代培养,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系。
5. 胚胎细胞冻存:将稳定表达的细胞系进行冻存,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6. 胚胎移植:将冻存后的胚胎细胞进行移植,获得转基因小鼠。
7. 转基因小鼠表型鉴定:通过GFP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小鼠体内GFP表达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FP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水平。
四、实验结果1. 重组质粒构建:成功构建了含有GFP基因和Luc基因的重组质粒。
2. 转基因小鼠胚胎细胞筛选:通过GFP荧光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克隆。
3. 胚胎细胞传代培养:成功传代培养出稳定表达的细胞系。
4. 胚胎移植:成功获得转基因小鼠。
pcr鉴定转基因小鼠原理

pcr鉴定转基因小鼠原理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在转基因小鼠的鉴定和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原理和步骤。
转基因小鼠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基因组中而得到的一种模型动物。
在转基因小鼠的研究中,需要对其进行鉴定和识别,以确认是否成功导入目标基因。
PCR鉴定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转基因小鼠中的外源基因。
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原理基于DNA的复制和扩增。
PCR反应需要以下三个关键组分:DNA模板、引物和聚合酶。
DNA模板是待检测的转基因小鼠的DNA样本;引物是用于引导PCR反应的两条短链DNA片段,其中一条称为前向引物,另一条称为反向引物;聚合酶是一种酶类物质,能够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将DNA模板和引物结合,引导DNA的复制和扩增。
PCR鉴定的步骤包括三个主要的温度阶段:变性、退火和延伸。
首先,在变性阶段,将PCR反应混合液加热至94-96°C,使DNA模板的双链结构解开,得到两条单链DNA。
然后,在退火阶段,将反应体系温度降至50-65°C,使前向引物和反向引物与DNA模板的特定区域互补结合,形成引物-模板复合体。
最后,在延伸阶段,将温度升高至72°C,聚合酶开始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新的DNA链。
这一过程持续多个循环,每个循环都会在DNA的复制和扩增上产生指数级增加。
在PCR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对PCR产物进行分析。
如果转基因小鼠中存在目标基因,PCR反应将产生与目标基因特异性序列相对应的DNA片段。
通过观察PCR产物的大小和数量,可以判断转基因小鼠是否成功导入目标基因。
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优点是快速、准确、灵敏。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并且对于少量的DNA样本也能进行分析。
此外,PCR 鉴定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用于检测目标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水平。
然而,PCR鉴定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Wip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与鉴定

p o l y m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RT— P CR),wh i c h we r e u s e d f o r t h e n e x t PCR a mp l i f i c a t i o n t e mp l a t e 。
Wi p l过表 达转 基 因小 鼠模 型 的 制备 与鉴 定
高 倩 , 胡言青 , 唐 懿挺 , 牟 玉 莲
(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北 京 畜 牧 兽 医研 究所 , 北京 1 0 0 1 9 3 )
摘 要: 本 研 究 旨在 构 建 Wi p l 过 表 达 转 基 因小 鼠 , 并对 Wi p l 过 表 达 转 基 因 小 鼠进 行 R NA 水 平 上 的筛 选 , 为 研 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小鼠的鉴定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一、剪鼠尾
1.剪鼠尾的时间当新生的小鼠年龄达到两到三周(耳朵已经长开)时剪鼠尾较好,
此时鼠尾剪起来比较容易且小鼠的生命力比较强。
2.分辨小鼠的年龄
a当小鼠整个身体较红且腹部无奶时,此小鼠当天出生或前一晚出生;
b当小鼠腹部有奶(腹部有一小团白色物质),此小鼠出生2~3天;
c当小鼠背部长出皮毛时,此小鼠出生3~4天;
d当小鼠毛长全,但眼未开时,此小鼠出生10天左右;
e当小鼠眼刚开,耳未开时,此小鼠出生12天左右;
f当小鼠耳刚开时,此小鼠出生14天左右。
3.剪鼠尾后对小鼠的标记:打耳孔法
二、从鼠尾中提取DNA
采用鼠尾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康为世纪:cw2094)提取DNA,操作如下:
1.剪取小鼠长度为的尾巴,放入灭菌后的离心管中,加入180μL Buffer GTT。
震荡混
匀。
2.加入20μL proteinase K,涡旋震荡,彻底混匀。
3.置于56℃水浴,直到组织溶液完全清澈,一般需消化6-8h,赋予过程中涡旋震荡,
使样品均匀分离。
注意:
1)如果赋予和涡旋震荡后仍然有胶状物质,必要时过夜消化再加入20μl
proteinase K消化,不会影响后续操作。
2)如需去除RNA,可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加入4μl浓度为100mg/μl的RNase A 溶液,震荡混匀,室温放置5-10min。
4.14000rpm 离心 1min,以消除未消化的类似于鼠毛等组织,将上清转移到一个新的灭过菌的离心管中。
5.加入200μl Buffer GL,涡旋震荡,充分混匀,加入200μl 无水乙醇,涡旋振荡,充分混匀,短暂离心,使管壁上的溶液收集到管底。
注意:
1)加入Buffer GL 和无水乙醇后要立即涡旋震荡混匀。
2)如果多个样品一起操作,Buffer GL 和无水乙醇可以等比例混匀后一起加入样品。
3)加入Buffer GL 和无水乙醇后可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会影响后续操作。
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溶液全部加入到已装入收集管的吸附柱中,若以此不能加完溶液,可分多次转入。
10000rpm 离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7.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 Buffer GW1(使用前检查是否已加无水乙醇),10000 rpm 离心 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8.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 Buffer GW2(使用前检查是否已加无水乙醇),10000 rpm 离心 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如需进一步提高DNA纯度,可重复步骤8。
9.12000rpm 离心 2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置于室温数分钟,以彻底晾
干。
注意: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吸附柱中残余的乙醇去除,乙醇的残留会影响后续的酶促反应(酶切,PCR等)。
10.将吸附柱置于一个新的灭过菌的离心管中,向吸附柱的中间部位悬空加入50-
200μl Buffer GE或灭菌水,室温放置2-5min,10000rpm 离心 1min,收集DNA溶液,-20℃保存DNA。
注意:
1)如果下游实验对PH值或EDTA敏感,可以用灭菌水洗脱,洗脱液的PH值对洗脱效率有很大影响,若用水作洗脱液应保证其PH值在直接,PH值低于时洗脱效率不高。
2)离心前室温孵育5min可增加产量。
3)用另外的50-200μL Buffer GE或灭菌水再次洗脱可以增加产量。
4)如果需要提高DNA的终浓度,可以将步骤10所得的DNA洗脱液重新加至吸附膜上,重复步骤10;若洗脱体积小于200μL,可以增加DNA的终浓度,但可能会减少总产量。
三、PCR
PCR程序设定:
1= 94.0℃ for 5:00
2= 94.0℃ for 1:00
3= 59.0℃ for 0:50
4= 72.0℃ for 1:00
5= Goto 2 2times
6= 94℃ for0:50
7= 58℃ for 0:50
8=72℃ for 1:00
9=Goto 6 2times
10= 94.0℃ for 0:50
11=56.0℃ for 0:50
12= 72.0℃ for 1:00
13= Goto10 32times
14= 72.0℃ for 10:00
15= 4.0℃ for 5:00
16=END
目前实验室的双转基因小鼠AD体系采用:
PCR反应的体系(12μl):APP
Primer APP-1 μl
Primer APP-2 μl
ddH2O 2μl
mix(CW0682) 6μl
DNA 1μl
PCR反应的体系(12μl):PS1
Primer PS1-1 μl
Primer PS1-2 μl
内参-1 1μl
内参-2 1μl
mix(CW0682)6μl
DNA 1μl
先在的EP管中加入总的体系再平均分装入各个PCR管中(一般多加两小管的量),将移液器调到总量的1/3到1/2体积在EP管中缓慢抽吸若干次(尽量避免产生气泡)以便Taq酶混合均匀,最后再在各PCR管中依次加入DNA样品。
引物处理方法:引物在安基生物有限公司合成后,EP管上会有标记,一般为x nmol,使用前先用12000rpm 离心 1min,加入10x μl ddH2O,涡旋振动混匀,微型离心机离心,即可得到100μM的母液,取10μl 的母液,用ddH2O稀释10倍,即加入
90μl,混匀后即可得到10μM的引物工作液。
四、电泳
1.配胶:鉴定用的胶板有大、中、小3种,分别用的梳子为50、25、11齿。
分别用的*TBE的量为90ml、45ml、25ml。
用%的琼脂糖凝胶。
2.点样:12μl的DNA,Marker加5μl。
点样时注意逐个点样,不要点错,最好把中间的那个孔留着点Marker,这样可避免点样的出错。
Marker的选择依基因片段大小而定。
3.跑电泳:打开电源,150v电压,30min左右即可。
4.照胶:看是否有目的条带,即可判断对应小鼠是阳性、阴性或是杂合子。
5.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