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讲:细胞分裂图形判断训练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6:2.1.3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受精作用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受精作用[基础再现]1.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
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A .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减数分裂B .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C .细胞甲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可能进行有丝分裂D .细胞甲不可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乙可能进行减数分裂2.下图中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是( )3.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B .这些状态下的细胞不发生A TP 水解C .①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③图中有两个四分体D .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过程有密切关系 4.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在不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方式有( )A .212种B .(12)12种C .122种D .1212种 5.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A .1/2B .1/4C .1/8D .1/16[能力提升]6.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7.图中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8.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A.2个精原细胞B.4个精原细胞C.3个精原细胞D.5个精原细胞9.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热点集训细胞分裂图示分析Word含解析

高考热点集训——细胞分裂图示分析1.右图表示某生物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 .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定是精子D .该细胞中,如果1是Y 染色体,则2也是Y 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解析:次级卵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1与2、3与4在分开前为姐妹染色单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该细胞分裂也可能产生极体。
该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之前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已经分开,若1与2是Y 染色体,则3与4一定为常染色体。
答案:D2.以下所示为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精子。
下列关于细胞内的DNA 分子数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 .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C .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D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精细胞>精子解析: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过程中DNA 数目加倍,因此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DNA 数目也减少一半,因此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此过程中DNA 数目没有变化。
答案:C3.(2012·山东滨州一模)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B.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b、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D.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解析:a、c为有丝分裂过程,b、d为减数分裂过程,睾丸或卵巢中既有性原细胞的自身增殖的有丝分裂过程,也有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故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A正确;a中有8条染色体,无染色单体,b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c过程为有丝分裂中期,不存在四分体,C错误;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均为4条,染色体组均为2个,D错误。
高二细胞分裂图像 复习

1.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曲线及判断(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中两曲线变化:(2)DNA、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判断:复制后DNA数量增倍,染色体数量不增加;着丝点分开时,DNA数量不变,染色体数量增倍。
例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答案:C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比较与辨析(1)图像比较(以雄性动物为例): 方式时期前期 中期 后期 有丝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 染色体(2)减数分裂中根据细胞质分裂情况判断细胞名称图像上的区别:(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特别提示】图像判断中应注意的几点:(1)细胞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的出现,也可能表示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如四倍体生物;(2)细胞分裂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出现,也可能表示为有丝分裂如单倍体生物;(3)如果题干中有限制可确定为二倍体生物,则没有必要考虑其他类型的生物;若题干中出现:“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图”或“假设只含某(几)对同源染色体的体细胞”等,可确定为二倍体;若没有特殊说明,应考虑多倍体或单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的可能。
3.有关细胞分裂的疑难问题点拨(1)并非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2)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而赤道板(面)并非真实存在。
(3)着丝点(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
(4)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非完全相同,如性染色体X和Y。
(5)细胞分裂与变异类型的关系:分裂方式变异类型无丝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例1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②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③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④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 C 此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分裂图像判定、受精作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3课时细胞分裂图像判定、受精作用[学习目标] 1.结合图示归纳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2.概述配子多样性原因。
3.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知识点一细胞分裂图像判定细胞分裂图像判定集中于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据图分析:(1)前期(2)中期(3)后期[例1]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B.图②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图③是有丝分裂中期D.由图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解题分析图①是有丝分裂后期,分裂过程中各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A正确;图②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正确;图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正确;雌性动物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产生的第一极体也可进行图④所示的分裂,D错误。
答案 D[例2]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丁都是初级精母细胞B.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C.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丁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解题分析甲是减数分裂Ⅰ的中期,丁是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均是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乙和丙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染色单体数目为零,B正确;乙为减数分裂Ⅱ的后期,丙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甲、丙、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如果该爪蟾为杂合子,染色体互换后,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不同,D正确。
答案 C技法提升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常采用“三看法”知识点二受精作用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原因(2)产生配子多样性的规律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不考虑染色体互换):2.受精作用(1)概念:□05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为□06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①精子的□07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②卵细胞的□08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③精子的□09细胞核与卵细胞的□10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11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 必修2 细胞分裂图像判别和遗传物质变化(29张)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 A.________,B.________。 (2)乙图中10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11~13, 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5~6时 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2.(2016·甘肃兰州)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表示某时 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的相对含量, 图丙表示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A.图甲中 a~b 段的细胞处于图丙中的 f~g 段 B.具有图乙所示物质相对含量特点的细胞,仅处于图甲中 的 a~b 段 C.图乙中 c、d、e 依次代表染色体、核 DNA、染色单体 D.图甲中 b~a 段和图丙中的 O~f 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
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的快速识别
(1)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染色体相 对散乱, 分布在纺 锤体中央
→前期源有―染― 无色→同体无 有: 是―减 否――Ⅱ联→会否是::有减丝Ⅰ分裂
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 板上
→中期源有―染― 无色→同体无 有:“减四―有―Ⅱ分无→体”无有::有减丝Ⅰ分裂
专题二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 数量变化模型的比较与判断
1.模型
2.判断 3.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如图所示曲线既适用于减数分裂,也适用于有丝分裂,相
关分析
特点及其 变化
减数第一次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 减数第二 减数第二
减数分裂
分裂前的间 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次分裂的 次分裂的
专题培优(三)
专题一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别 和遗传物质变化
高三生物-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及曲线图、柱状图的辨析专题

↓
染色单体
(1)图1中的乙代表 染色单体,丙代表
DN 。图2中的①代
表 染色体,③代表 DN。A
A
(2)图1可表示细胞进行 有丝分裂,图2可表示细胞进行 减数分裂。
四、细胞分裂图、曲线图、柱状图综合分析:
【例】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2N=4)某器官与细胞分裂相关图像,请回答: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图有___①__④___,可发生基因重组的图有___④_____。
(2)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为
分裂间期DNA的复制
裂图像可处于图2的CD段细胞有_______①___②__④______。
,图1分
(3)图3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减_ 数_分___裂__,如图2的分裂方式和图3相同,则图3染色体 数目可处于图2CD段的有__B___C__。
【例】(2015·湖南四校联考)如图为果蝇体 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H=染色体数/ 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 好结束。回答有关问题:
模型变式:
1、如果表示有丝分裂请分析图乙、丙各时期分别表示什么? 2、如果表示减数分裂请分析图乙、丙各时期分别表示什么? 3、若图乙为减数分裂,请在该图上构建对应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
的曲线模型?
三、细胞分裂过程中柱状图的分析:
【例】下图1和2分别表示某生物(2N=4)体内不同细胞的两种分裂方式中,处 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含量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有丝
前(散乱)
中(排队)
后(均分)
【例】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作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
MⅠ后
有后
MⅡ后
①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
解析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

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9年第15期(总第634期)案例教学吴 英(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 宁夏 751600)解析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细胞分裂为难点内容和重点内容,并且也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特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的考察。
下文针对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解题准确性和能力,为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生物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引言细胞分裂,主要是指活细胞繁殖种类的过程,可以把一个细胞分解成为子细胞与母细胞,子细胞就是分裂后的细胞,母细胞是分列前的细胞。
细胞分裂的步骤有两部分组成,一个为细胞核分裂,另一个为细胞质分裂,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细胞。
这部分知识点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多个地区的高考理综试卷中都有出现相关题型。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对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进行解析,并逐一讲解给学生们,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该部分内容,可以正确识别图像和曲线,提升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下文针对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进行解析。
一、考查学生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精子和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即存在相同点,又存在区别。
精子形成,是在细胞分裂的后期,并且细胞质的分裂较为均匀,从一个精原细胞转变成为四个精子,精细胞经过变形以后形成了精子,在变形阶段并不属于减数分裂[1]。
卵细胞形成,细胞质分裂不均匀,从一个卵原细胞转变成为一个卵细胞与三个极体,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存在变形阶段。
两者形成过程中,软塞体行为、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一样。
从中可以看出来判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关键依据为细胞质分裂是否均匀。
不管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如果细胞质分裂不均匀,那么就是卵细胞形成过程。
2020新苏教版生物必修2讲义细胞分裂图的辨别、坐标曲线图的解读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素能 提升课/歸胞分裂图的辨别■坐标曲统图的解读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核心精要]1.鉴别细胞分裂图像的常用方法⑴前期的鉴别严减数第二次分裂看有无同——是源染色体右 I _减数第一次分裂--- 看是否联会一邑有丝分裂(2)中期的鉴别2减数第二次分裂看着丝—赤道板上—有丝分裂 有点排列乎一减数第_次分裂 两侧(3)后期的鉴别宀减数第一次分裂看着丝点—有是否分裂丄看有无同『有丝分裂源染色体减数第_次分裂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量变化(1)曲线模型(2)判断方法看有无 同源染一 色体----- 核DN 舟染色休受稍卵3. 每条染色体中DNA 含量的变化对上图曲线的解释:A — BB —C C —D D —E减数分裂对应时期M I 前的间期M I 全过程和 M U 前期、中期 M U 后期 M U 末期有丝分裂对应时期间期 前期和中期后期 末期4.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曲线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 DNA 数量变化曲线的变式一一直方图 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反映染色体、核 DNA 或染色单体数量 的变化。
在直方图中,染色体和 DNA 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单体会因着丝 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直方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 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如图所示:Fttift篥斜线”有无一有一D1XA 变化一人染色体变化一諄畀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先减再增占祸八列葢床减数分裂加倍后■有丝分裂再恢复归」盘细胞分裂吋期—心空沖型—*«曲I有丝分裂胸II贰---- 吊鼻一.GW 一 *剤⑴含1对同源染色体(A、a)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不考虑互换)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不考虑互换)(2)含n(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简记为“补为同一’初’”。
(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 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细胞分裂图形判断训练1.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个四分体B. 丙图所示过程可能会发生自由组合C. 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姐妹染色单体D. 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或卵巢2.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 a b c 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B. a 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 b 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D. c 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3.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由雌配子直接发育而来。
右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示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B. 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不一定是减数分裂C. 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0条D. 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4.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 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C.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D. 此动物有可能是雌性,丙细胞是第一极体5.下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①中有2个四分体B. 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 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个D. 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⑤着丝点不会分裂6.如图所示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丙→乙→丁B. 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C. 与乙相比丁细胞染色体数减半,所以它一定为卵细胞D. 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2、17.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 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 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 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8.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①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B. 图②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C. 图③中有2个四分体D. 图④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9.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 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10.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1.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D. 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12.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 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C. GH段与OP段,单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同D. MN段与AB段,单个细胞内核DNA含量相同1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时期发生三次DNA的复制B. AC段和NO段形成的原因都是DNA的复制C.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GH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LM段D. GH段和OP段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含有同源染色体14.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时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 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分别为1:2和1:1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所示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D. DE段和JK段染色单体数量为零,都没有同源染色体15.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是A. 甲图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 甲图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 乙图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D. 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16.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 条或1条Y染色体C. 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D.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17.下图I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图II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I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②④⑤四个时期B. 图l中只有③⑥⑦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C. 图II中ab段细胞的染色体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仅bc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 图II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1:118.下图表示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发生AB段变化,细胞肯定进行有丝分裂B. 图中BC段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C. 图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细胞中D. 图中的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与核DNA的数量相等19.下图是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段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 be段DNA数目加倍C. de段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 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一半20.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8个DNA分子,有同源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 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D. 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21.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
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 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B. 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C. 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D. 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22.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B. 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C. 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D. 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23.下图是某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比例关系,此时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A.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A. 类型c的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和bC. 若类型b、c、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c、eD. 类型b的细胞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25.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B. 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C. 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D. 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26.图一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二是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做该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应以甲细胞为研究材料B. 甲和乙分别含有2个和4个染色体组,都含有8条染色单体C. 图二中,m代表的数值是2,b~c段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粒被纺锤丝拉开D. 图二中,形成于a~b段某时期的一些小泡,在e~f时期将聚集于染色质的周围2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各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的cd段不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B. 乙、丙两图对应于甲图中的cd段C. 乙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D. 甲图中的cd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28.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不变29.下图①表示某雄性高等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错误的是A. 图①所示细胞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B. 图①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 图①细胞中含有0个四分体D. 图②中D点后的细胞中不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30.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lB.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C.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D.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