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分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要点一、关键信息1、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2、有丝分裂的阶段: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4、细胞分裂的意义: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

二、细胞分裂的概述1、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11 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从而实现个体的生长和组织的修复。

12 生殖细胞的形成通过减数分裂,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世代间的稳定传递和变异。

三、有丝分裂1、间期11 细胞进行物质准备,包括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111 此时细胞体积增大,为后续分裂做好准备。

112 染色质呈现细丝状,不易观察。

2、前期21 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11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消失。

212 出现纺锤体,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3、中期31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清晰,便于观察。

311 此时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后期41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411 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5、末期51 染色体解螺旋,重新变为染色质。

511 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512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则通过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四、减数分裂1、减数第一次分裂11 前期 I111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112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12 中期 I121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13 后期 I131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4 末期 I141 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两个子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21 前期 II211 染色体再次螺旋化,较短且无同源染色体。

22 中期 II221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23 后期 II231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图谱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图谱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图谱关键信息项1、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2、有丝分裂的阶段: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减数分裂的阶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I、中期 I、后期 I、末期 I)、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II、中期 II、后期 II、末期 II)。

4、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5、细胞分裂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6、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意义。

1、细胞分裂的类型11 有丝分裂111 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之一。

112 目的是形成两个与亲代细胞遗传物质相同的子细胞。

12 减数分裂121 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生物中。

122 产生配子(精子和卵子)的过程。

123 染色体数目减半。

13 无丝分裂131 分裂过程较简单,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成。

132 常见于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的某些细胞。

2、有丝分裂的阶段21 间期211 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包括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212 细胞体积增大。

22 前期221 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222 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223 出现纺锤体。

23 中期231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32 染色体形态清晰,便于观察。

24 后期241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242 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25 末期251 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

252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253 纺锤体消失。

254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则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3、减数分裂的阶段31 减数第一次分裂311 前期 I3111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112 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312 中期 I3121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313 后期 I3131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14 末期 I3141 染色体数目减半。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过程详细全面解析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过程详细全面解析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过程详细全面解析细胞分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它使生物体能够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细胞。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细胞有丝分裂包括有七个不同的阶段:间期、早前期、晚前期、中期、晚期、末期和胞质分裂。

第一阶段:间期间期是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细胞分裂前的准备阶段。

在间期,细胞进行生长和代谢活动,准备复制DNA,以便在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子细胞。

第二阶段:早前期在早前期,细胞开始复制其DNA。

染色体以解旋并变为两个单链的染色单体,形成兄弟染色单体。

每个兄弟染色单体以着丝粒为中心,形成重复的X形结构,称为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

第三阶段:晚前期晚前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此时细胞准备开始分裂。

核膜逐渐解体,释放染色体进入核质中。

此时,着丝粒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与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连接。

此外,纺锤体开始形成并在细胞内移动。

第四阶段:中期在中期,纺锤体完全形成,并开始将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从细胞中心分离。

纺锤体的纤维开始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着丝粒连接,并将其分离到细胞两极。

这个过程被称为有丝分裂的动力学。

第五阶段:晚期晚期是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

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到达细胞极点后,纺锤体开始解体,核膜开始重组,细胞准备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第六阶段:末期在末期,细胞开始分裂。

核膜完全解体,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形成称为红色体的结构。

红色体帮助确保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分离到子细胞中。

第七阶段:胞质分裂在胞质分裂阶段,胞质分裂成两个完全独立的细胞。

每个细胞具有完整的染色体组,并继续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过程,细胞的准确分裂对于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详细全面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总结起来,细胞有丝分裂包括间期、早前期、晚前期、中期、晚期、末期和胞质分裂七个阶段。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节课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的原理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多媒体设备
2. 细胞分裂模型或图片
3. 课堂作业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分裂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让学生讨论他们对细胞分裂的认识。

二、讲解(15分钟)
1. 细胞分裂的定义: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一种方式,通过细胞周期中的有序阶段完成。

2. 细胞分裂的重要性:细胞分裂使得多细胞生物得以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

3. 细胞分裂的四个阶段:有丝分裂的前期、纺锤纤维形成期、纺锤体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三、实践(20分钟)
1. 展示细胞分裂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四个阶段。

2. 让学生观察细胞裂生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四、总结(10分钟)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 你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四个阶段吗?
2. 为什么细胞分裂对生物体很重要?
五、作业(5分钟)
布置课堂作业:写一份关于细胞分裂的小结,并按照细胞分裂的四个阶段描述一种细胞的分裂过程。

六、反馈(5分钟)
在下节课的开始时,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课堂作业,评价并纠正错误。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应做出调整。

高中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几个高中生物实验,包括细胞分裂、酵母菌发酵、叶绿素提取、DNA提取和细菌染色体观察等。

一、细胞分裂实验细胞分裂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用卵泡组织或相对较快分裂的细胞,如根尖或显微藻类等材料,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步骤如下:1. 取适量样品,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并用线头筛过滤。

2. 用草酸酒精固定细胞,固定后用碘酒浸泡5-10分钟,然后用95%乙醇漂洗干净,即可脱色。

3. 用安利蓝-柯贝氏染色剂染色,约静置5-10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直至清晰。

4.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记录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情况。

二、酵母菌发酵实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以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通过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发酵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1. 取适量酵母,加入适量的糖类和水,搅拌均匀。

2. 将混合物倒入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在瓶口插上一根通气管。

3. 观察瓶子里的酵母菌,通过通气管可以看到产生的气泡,同时可以闻到产生的酒精气味。

4. 记录酵母菌的发酵总过程,比较不同条件下,酵母发酵的速度和效果。

三、叶绿素提取实验叶绿素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色素,可以通过提取实验来了解叶绿素的提取过程和方法。

实验步骤如下:1. 取适量鲜嫩植物组织,切碎,放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95%乙醇,搅拌均匀。

3. 放入热水中加热5-10分钟,然后冷却。

4. 用滤纸过滤液体,滤液就是含有叶绿素的提取液。

5. 滴加1-2滴醋酸铜试液(1%的醋酸铜)到一片滤纸上,再滴加一滴叶绿素提取液,如果观察到蓝绿色的带状色斑,即表示提取液中有叶绿素存在。

四、DNA提取实验DNA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生物大分子,通过提取DNA可以了解DNA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步骤如下:1. 取适量细胞或组织,把它们切碎或压碎,放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提取液,如牛血清素和磷酸缓冲液,搅拌均匀。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优质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优质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分裂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基本过程;3. 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和不同阶段的特征;4. 能够分析细胞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和繁殖中的作用;5.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对细胞分裂的兴趣,引出本课话题;2. 介绍细胞分裂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和生物体生长、繁殖的关系;3. 讲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使用图示、模型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4. 进一步讲解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差异和应用领域;5. 分析细胞周期的概念和不同阶段的特征,让学生了解细胞在分裂与非分裂阶段的活动;6. 进行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7. 综合讲解细胞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和繁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的重要性;8.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复并做好课后作业。

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2. 细胞分裂模型3. 显微镜及玻片4. 实验所需的细胞样本和荧光染料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积极与否参与课堂讨论的程度;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3. 知识运用:设计简答题和应用题,考察学生对细胞分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细胞分裂与遗传[M]. 科学出版社, 20XX.2. 王五, 赵六. 细胞生物学探索与实践[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XX.备注本课教案适用于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与意义,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能力。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胞分裂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过程,它是细胞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这篇文章将对高中生物课程中涉及的细胞分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细胞分裂的类型细胞分裂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1.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按照一定的顺序分裂并复制其染色体。

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其中,前期是染色体复制的准备阶段,染色体的数量加倍;中期是染色体有序排列、纺锤体形成的阶段;后期是染色体继续分离、纺锤体消失的阶段;末期是胞质分裂的阶段。

2.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生殖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将染色体数量减半,生成四个具有遗传变异的单倍体细胞。

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重要特点是染色体的数量减半,有助于遗传的多样性。

二、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具有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1. 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由DNA、蛋白质等组成。

常见的染色体有单体染色体和染色体双体。

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在核内呈现X形,由两个相同的染色单体组成。

2. 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的主要功能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通过复制和分离,确保每个新细胞获得相同的遗传信息。

染色体还参与调控基因的表达和遗传变异。

三、细胞周期与调控细胞分裂是细胞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细胞周期分为有丝分裂期和间期。

1. 有丝分裂期有丝分裂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末期两个阶段。

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进行染色体复制,然后在有丝分裂期间进行有序分裂;最后,在有丝分裂末期进行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2. 间期间期是指有丝分裂期间和下一次有丝分裂之间的时间段。

间期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

G1期是细胞从分裂到开始复制染色体之间的时间;S期是染色体复制期;G2期是S期和有丝分裂期之间的时间。

四、遗传物质的传递与变异细胞分裂是细胞遗传物质传递和变异的基础,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高中生物研究细胞分裂的过程

高中生物研究细胞分裂的过程

高中生物研究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常见形式,主要发生在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中。

它分为五个连续的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1. 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一个阶段,也称为纺锤体形成阶段。

在这个阶段,原核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得可见,并开始准备分裂的过程。

同时,细胞外液中出现了纺锤体的前身物质。

2. 早期早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二个阶段,也称为纺锤体形成阶段。

在这个阶段,原核细胞的核膜开始分解,染色体进一步缠绕成X形,纺锤体的形成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3. 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三个阶段,也称为纺锤体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染色体会在纺锤体的引导下排列成一个平面,准备进行等分。

4. 晚期晚期是有丝分裂的第四个阶段,也称为等分阶段。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会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并开始向两侧移动。

细胞膜逐渐在中间收缩,形成凹陷,最终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5. 末期末期是有丝分裂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细胞分裂阶段。

在这个阶段,两个新细胞的核膜逐渐重新形成,染色体解开成染色质,由此标志着有丝分裂的结束。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细胞分裂形式,常见于原核生物和某些真核微生物。

与有丝分裂不同,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体的形成,直接进行染色体的分离。

1. 增殖在无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的DNA会进行复制,并在复制完毕后开始准备分裂。

这个过程称为增殖,是无丝分裂的前期准备阶段。

2. 分离在分离阶段,细胞核膜开始分解,染色体逐渐准备分离。

染色体在没有纺锤体的作用下,会随机分离到两个细胞中。

3. 切割无丝分裂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切割,也称为细胞质分裂。

在这个阶段,细胞会逐渐分裂成两个细胞,并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体。

三、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周期包括G1、S、G2和M四个时期,在S 期进行下列工作实践可取得良好效果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 B、作物诱变育种 C、肿瘤的某些药物治疗D、作物的人工授粉

细胞分裂的原因


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不适应。当细胞 的体积逐步增加时,表面积和体积不适应, 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会愈来愈小,使细胞 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生命 活动的需要而引起分裂。 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平衡。当细胞质的 体积增长太大,则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 细胞质的作用就会减少,造成核质不平衡, 从而引起细胞分裂。
2N 4N 4N
4N 0 4N
4N→2N 0 4N→2N
染色单体数 0→4N 目变化 DNA分子数 2N→4N 变化
人体有丝分裂的有关数目变化表 有丝分裂各时期 间期 染色体数目 (个)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子细胞)
46 0 46
46
46 92
46 92 92
92→46 0
染色单体数 0→92 目
A、受精卵的卵裂 B、皮肤表皮细胞的再生 C、精原细胞的形成过程 D、蛙红细胞的分裂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3.在下列细胞中,看不到液泡、 中心体和叶绿体的是( C )
A、幼茎皮层细胞 B、根毛细胞 C、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D、正在分裂的革履虫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末 期
子细胞形成方式,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细胞板向周围扩 散形成细胞壁 直接缢裂成 两个子细胞
数据变化
变化曲线 分裂图片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分裂相
分裂动画
各期特点 动植区别
数据变化
变化曲线 分裂图片


表格
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项目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变化
2N
2N 4N 4N
数目
纺锤 体
2n
出现
2n
存在
2n+2n
存在
4n
消失
2n
核变 核膜解体 化 核仁消失
无核膜
无核仁
无核膜
无核仁
重新形成核膜
重新形成核仁
(一)无丝分裂: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无丝分裂


1、过程:细胞核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 凹进,变细,最后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 个细胞从上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 胞。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2、特点:无丝分裂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丝 出现,不能保证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 配到二个子细胞中去。
细 胞 分 裂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结 束
一、细胞分裂的意义: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是一切生物生长、发育、 繁殖的基础
二、细胞分裂的方式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二)有丝分裂
分裂动画
各期特点 动植区别
(用鼠标点击熊猫)
数据变化
变化曲线 分裂图片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分裂动画
各期特点 动植区别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 (染色体的复制)
染色体出现、 纺锤体出现核仁逐渐 前期: 解体、核膜逐渐消失,染色体散乱排列
数据变化
变化曲线 分裂图片
分 中期: 裂 后期: 期





3.经过正常的有丝分裂后,每个新生成的子细胞 与母细胞比较,其染色体数 [ A ] A.相等 B.增加一倍 C.减少一倍 D.增加 两倍 4.若用某化学药剂抑制癌细胞DNA复制,其结果 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 D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间期 5.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 A ] A.前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中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1. 在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含量相同,而染 色体数目不同细 胞时期是 ( ) B
A、前期和间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 D、后期和末期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2. 下列不属于细胞有丝分裂的 例子是( D )
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 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两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核膜核 末期: 仁出现、细胞板出现并形成细胞壁
分裂动画
各期特点 动植区别
数据变化
变化曲线 分裂图片


用鼠标点击熊猫
分裂动画
各期特点 动植区别
数据变化
变化曲线 分裂图片


用鼠标点击熊猫
C 染色体
D 高尔基体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6.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 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 D )
A.内质网 C .叶绿体 B. 核糖体 D .中心体
结束
练习: 1、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 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验它的( )


4.下列哪一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
在进行有丝分裂( C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放射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分裂意义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思考练习 返 回

5.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 裂装片时, 能看到的结构是 ( C )
A中心体 B 叶绿体
DNA分子数 46→92 92 目
92→46
注:有染色单体时,DNA数 == 染色单体数
没有染色单体时,DNA数 == 染色体数
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时期特点: 前期 染色 质 (体 ) 形态
染色质→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染色质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 整齐排列在细胞 着丝点分裂, 重新被核膜包裹 散乱分布在纺锤 中央,着丝点排 姐妹染色单体 在细胞核中 体位 体中央 分离,移向两 列在赤道板上 置 极
染色体变化规律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体变化规律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分裂动画
各期特点 动植区别
前 期
区别 植 物 动 物
纺垂体的形成方式 两极直接发出纺垂 丝,构 成 纺 垂 体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 射线,构成纺垂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