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指挥帐篷说明方案
通用指挥帐篷说明方案

9 6 型通用指挥帐篷使用说明书北京军之神科贸中心二零零八年六月“96 通用指挥帐篷“使用说明书一、用途主要供野战条件下集团军、师两级作战部门开设指挥所使用。
二、主要技术性能简介1、帐篷为双坡面框架式结构。
展开状态全貌见图一。
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二。
2、帐篷总质量645 ㎏、包装运输体积 2.077m3。
使用面积108m2。
平面尺寸详见图二。
3、帐篷面布采用28×2/28×2 涤纶迷彩防水帆布,里布为150D×150D平纹本色牛津布。
其在抗撕裂、耐老化、防霉腐、防雨等方面的性能优异。
因此使用寿命长,可连续使用2年以上,正常使用可达3~5 年。
4、帐篷设有保温层,冬季密闭、夏季通风,保温隔热性能好。
兼有南北地区、冬夏通用的特点。
当采用“ SNYJ95-40 暖风机”(供热量为40KW)采暖时,冬季可使篷内、外温差保持在45°C左右。
夏季篷内 1.5m 以下工作区环境温度接近室内外气温,无明显地辐射烘烤过热现象。
5、帐篷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可承受自重80 ㎜积雪和9级风力荷载的作用6、帐篷构造简单、架设与撤收方便、速度快。
无需扶梯进行登高作业及任何辅助工具。
1 小时/15人即可完成架设或撤收。
7、篷内宽敞、明亮、干净。
配有地布,门窗设有纱网,住用舒适。
8、篷内四角处的专用工作室分别由四片分隔吊围形成,悬挂、拆除方便。
9、帐篷具有接长功能,必要时可将两顶帐篷沿纵方向联接在一起使用,使用面积可扩大一倍,满足某些场合的临时性特殊需要。
10、帐篷撤收后,包装形体规则,便于车载运输、仓库存放,单件包装质量、体积可人工短途搬运、装卸。
三、帐篷的零部件分类、包装与标志每顶帐篷所有的零部件分类包装后,共件。
详见表一《96 通用指挥帐篷》零部件分类及包装明细表。
96 通用指挥帐篷”零部件及包装明细表(表一)96注:帐篷包装后的总质量为645 ㎏、包装运输体积 2.077 m四、架设与撤收1、选择地势较为平坦,隐蔽的地方,平整场地后,消除碎石、杂物、积雪等。
95型通用卫生帐篷使用说明书

工装卸短途搬运。
三、包装与包装标志 每顶帐篷所有零部件分类包装后共计 4 件,详见表一《95-通用卫生帐篷》零部件分类及包 装明细表。
序号 4-1
4-2 4-3 4-4
名称
蓬顶,
风绳,木板 篷身包装袋
前,后山墙 地钉 内胆 地布 地桩 铁锤 篷身包装袋 顶架 凉棚杆 立柱 拉筋 门立柱 篷身包装袋
(一) 架设 1 选择地势平坦,较为隐蔽的场地,清理帐篷预定架设平面位置范围内的杂物,积雪和突 出地面的碎石等。 2 打开所有包装件,清点核对零部件的品名、数量。 3 将铺地布取出展平放在地面上。
4 将 4 榀人字架全部呈三角形展开,卡上水平拉筋杆,立于铺地布有缺口的相应位置,四 人分别站在脊点处扶稳。另四人迅速将 6 根用于檐口处的檩条卡进人字架对应的卡口板内, 然后手持吊顶脊套将吊顶置于 3 根脊檩相应的位置处,把 3 根脊檩顺次插入脊套并卡进设 在人字架脊点的卡口板内。 5 将设在吊顶二端的 6 根捆扎带系好,并将吊顶上通过脊檩的 8 根拉筋带牢牢地扣在檐檩 上(注意这 8 根拉筋带是与人字架配套,起联合作用的结构筋,此时一定要扣好,否则不 得继续进行下一步架设程序)。 6 四人将篷顶覆盖在已呈空间状的人字架上,并以脊线和中间二榀人字架的轴线为准调整 好位置,与此同时另四人把 9 根立柱和 9 根地桩分别放在相应位置的地面上,随即快速轮 流打好地桩。 7 八人右手各持一根立柱,左手将顶架同时抬起并迅速将立柱插入人字架檐口端的套管内, 然后将拉绳挂在地桩头上,适当拉紧。 8 将篷顶、吊顶上的拉筋带逐一扣紧在边檩上。 9 安装前、后围。篷围上端环套与篷顶檐布上的铝篷圈的连接方法见“环套与铝篷圈连接 方法示意图”。安装前应注意有门洞的是前围,应放在南面中间跨正中位置,后围应与两山 墙正中与前围结合处开始穿套连接。 10 将篷围下方双层埋土布的内层压在铺地布下。 11 安装前、后吊围。此过程连接件为折钮和尼龙搭扣外,其余注意事项与安装前、后篷 围相同。 12 在外层埋土布上压土并修简易排水沟。在安装前后吊围的同时,剩余人员即可提前进 行此项工作。 13 调整篷布、立柱位置和拉绳松紧度,卷起门窗帘,装上玻璃板,使帐篷舒展平整,至 此,帐篷全部架设完毕。
81型班用单帐篷使用说明书

81 型班用单帐篷使用说明书二0—五年十二月81型班用单帐篷使用说明书一、用途:主要是供热区部队野外住宿和办公用。
二、主要性能简介:“ 81型班用单帐篷”系底部为正方形,篷顶为四坡尖顶的支杆式帐篷。
前后围墙上各有一拉门和两个带纱网的窗,前后顶坡面上方各有一个可任意开关的天窗,两侧围墙各有两个带纱网窗。
篷身为一整体,靠一根中心支柱(两节),十根围墙立柱、十根拉绳与十根地桩支撑和拉紧的联合作用,将其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围墙四角用套绊连接,需要时可以解开套绊把围墙掀开。
三、规格尺寸:帐篷长、宽、围墙高、顶高,使用面积23川,住用人数12人。
包装后总质量,总体积m3。
外观见图:81型班用单帐篷”展开示意图四、主要材料:篷身采用28 X 2/28 X 2草绿涤纶防水帆布。
其防霉性能,防水性能优良。
支杆为焊接钢圆管,每顶帐篷包装2件,详见包装明细表。
五、支撑与拆卸:1.选择平整场地,清除地面的杂物。
2.将篷身展开,先将四角边柱支起,在拉绳对应的地面上呈45°角打好地桩,拉绳套在地桩上,拉紧拉绳。
3.再将分为两节的中柱插接在一起,柱上方顶管插入篷顶洞眼内将篷布支起。
4.调整四角立柱的位置,支起其余边柱,拉紧拉绳。
5.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支起的帐篷平展、美观,并修好排水沟6•拆卸方法与架设呈反序进行。
六、注意事项:1.选择平整场地,切勿拖拉帐篷。
2•不要使帐篷接触腐蚀性和油污物品。
3•启用、包装时清点零部件。
4.帐篷支起后,四周修排水沟。
包装明细表。
指挥帐篷说明方案

指挥帐篷说明方案一、引言指挥帐篷作为野外指挥活动的核心设施,具有战场调度、救灾指挥、大型活动指挥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指挥帐篷的特点、结构、配置、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指挥帐篷。
二、指挥帐篷的特点1.多功能性:指挥帐篷可以满足不同的指挥需要,适用于各种野外环境。
2.快速安装:指挥帐篷采用快速搭建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搭建,方便迅速展开指挥工作。
3.高耐用性:指挥帐篷采用高强度材料,具有抗风、防水和防火等特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天气条件。
4.空间大:指挥帐篷内部空间较大,可容纳多人同时进行指挥工作,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三、指挥帐篷的结构与配置1.主体结构:指挥帐篷由帐篷身、顶篷、地钉和支架等部件组成,保证了帐篷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2.帐篷门:指挥帐篷设有一至多个门,方便人员进出,门上设置防虫网和隐私帘,提供舒适的通风和私密性。
3.指挥座椅:指挥帐篷内部配备舒适的指挥座椅,为指挥人员提供便利和舒适。
4.便携式桌椅:指挥帐篷内还设有便携式桌椅,方便指挥人员办公、开会等活动。
5.照明设备:指挥帐篷内部设有照明设备,以保证夜间工作的顺利进行。
6.通风设备:指挥帐篷设有通风口和排污孔,可保证帐篷内的空气流通,并且方便清洁。
四、指挥帐篷的使用方法1.拆卸帐篷:首先将支架放置在适当位置,然后搭建帐篷身和顶篷,拉紧帐篷顶端的拉绳,使用地钉固定在地面上。
2.进出帐篷:打开帐篷门,从门口进入或离开帐篷,注意保持门的防虫网和隐私帘的完好。
3.布置内部空间:根据实际需要,将指挥座椅、桌椅以及其他设备摆放在指定位置。
4.使用照明设备:根据需要使用帐篷内的照明设备,确保光线明亮,方便工作和活动。
5.进行通风和排污:根据需要打开通风口,保持帐篷内部的空气流通。
当帐篷内有废物或污水时,及时使用排污孔进行排放,确保帐篷的清洁和卫生。
五、指挥帐篷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指挥帐篷的结构和材料是否完好,如发现损坏或老化的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应急救灾帐篷搭建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救援行动迅速、高效,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市XX区XX街道四、演练组织1. 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
2. 参演单位:XX市应急管理局、XX区红十字会、XX街道社区等。
3. 演练队伍:XX市应急救援队伍、XX区红十字会救援队等。
五、演练内容1. 灾情通报:模拟发生自然灾害,需紧急转移受灾群众。
2. 救援队伍集结:演练队伍按照预定时间、地点集结。
3. 救灾帐篷搭建:演练队伍在指定区域快速搭建救灾帐篷。
4. 受灾群众安置:演练队伍将受灾群众引导至救灾帐篷内。
5. 救灾物资分发:演练队伍向受灾群众分发救灾物资。
6. 演练总结:指挥部组织参演单位进行总结评估。
六、演练步骤1. 灾情通报:模拟发生自然灾害,指挥部发布灾情通报,参演单位接到通知后迅速集结。
2. 救援队伍集结:参演单位按照预定时间、地点集结,报告集结情况。
3. 救灾帐篷搭建:演练队伍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救灾帐篷搭建:a. 分组:将演练队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搭建一顶救灾帐篷。
b. 搭建:每组按照帐篷搭建图纸和步骤,快速完成帐篷搭建。
c. 验收:指挥部对搭建完成的帐篷进行检查,确保帐篷搭建牢固、安全。
4. 受灾群众安置:演练队伍将受灾群众引导至救灾帐篷内,检查帐篷内设施是否齐全、安全。
5. 救灾物资分发:演练队伍向受灾群众分发救灾物资,如食品、饮用水、帐篷等。
6. 演练总结:指挥部组织参演单位进行总结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七、演练要求1. 演练队伍要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确保演练效果。
2. 参演单位要高度重视演练,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要服从指挥,保持良好的纪律作风。
4. 演练结束后,参演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露天帐篷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露天帐篷作为一种临时住宿设施,广泛应用于户外露营、野外施工、应急救灾等领域。
然而,露天帐篷在遇到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往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露天帐篷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露天帐篷在突发事件中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员安全、设施完好。
3. 增强应急队伍的实战经验,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场景:1. 露营活动中的帐篷搭建与使用。
2. 野外施工、工程建设的帐篷使用。
3. 应急救灾、抗洪抢险等临时帐篷搭建。
四、组织架构1. 成立露天帐篷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信息收集、宣传培训等工作。
3. 成立应急队伍,负责现场救援、物资保障、安全警戒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地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
(2)根据预警信息,及时调整帐篷搭建地点,确保安全。
(3)加强对帐篷的检查、维护,确保帐篷结构稳定。
2. 紧急响应(1)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人员安全。
(4)对帐篷进行加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5)及时疏散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六、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帐篷、防雨布、绳索等物资。
(2)确保帐篷质量,定期检查、维护。
(3)制定物资调配方案,确保物资供应。
2. 人员保障(1)加强对应急队伍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确保应急队伍的配备齐全,满足应急需求。
(3)加强应急队伍的纪律教育,确保工作秩序。
3. 信息保障(1)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3)及时发布应急信息,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七、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露天帐篷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消防帐篷演练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全体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在校园内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指挥部- 总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分管安全副校长、德育主任- 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教师、食堂管理员、保卫处人员等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 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师生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 报警联络组:负责及时报警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 灭火行动组:负责初期火灾的扑救和火势控制。
-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
- 交通保障组:负责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维护交通秩序。
- 信息报道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报道。
四、演练准备1. 演练时间:每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各组织一次。
2. 演练地点:校园内指定区域。
3. 演练内容:- 火灾报警- 人员疏散- 初期火灾扑救- 受伤人员救护- 现场秩序维护五、演练流程1. 火灾报警- 发现火情后,立即向报警联络组报告火情,拨打119火警电话。
- 报警联络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并通知其他小组。
2. 人员疏散- 疏散引导组根据火情和疏散路线,组织师生有序撤离。
- 指挥部下达疏散指令,各班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按照预定路线疏散。
- 疏散过程中,注意保持队形,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
3. 初期火灾扑救- 灭火行动组根据火势情况,采取灭火器、灭火毯等工具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 如火势无法控制,立即向119火警电话求援。
4. 受伤人员救护-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护,并协助疏散。
- 需要送往医院的伤员,由交通保障组协助送往医院。
5. 现场秩序维护- 交通保障组负责维护疏散通道畅通,确保交通秩序。
- 信息报道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报道。
六、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指挥部组织各小组进行总结,分析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军用帐篷文档

军用帐篷介绍军用帐篷是军队在野外驻扎和训练时使用的临时住所。
它通常由耐用的材料制成,可以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并为士兵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休息环境。
军用帐篷常用于军事演习、野外作战和人员驻扎等活动。
构成1.结构框架:军用帐篷的结构框架通常由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铝合金或钢材。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2.帆布布料:军用帐篷的外壳采用帆布布料制成,这种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具有防水、防腐和防火的特性。
帆布布料可以抵御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风暴和高温。
3.门窗设施:军用帐篷通常配备门和窗,以便士兵出入和通风。
这些门窗由耐用的塑料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蚊功能。
4.地面防潮垫:为了防止地面的湿气渗透到帐篷内部,军用帐篷通常配备地面防潮垫。
这种垫子由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材料制成,可以提供士兵干燥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特点1.耐用性:军用帐篷的结构和材料设计,使其具有很高的耐用性。
它可以抵抗恶劣的天气条件和长时间的使用,为士兵提供可靠的住所。
2.易携带:军用帐篷通常设计成可折叠和轻便的形式,以便于携带和部署。
士兵可以将它们放入背包或军用车辆中,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搭建。
3.多功能:军用帐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配置和使用。
它们可以组成一个大型的帐篷营地,也可以单独作为士兵的个人休息空间。
4.透气性:军用帐篷通常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以保持内部通风和舒适。
这对于士兵在高温环境下休息和进行训练非常重要。
5.安全性:军用帐篷经过严格的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防火、防水和防蚊功能,以提供士兵安全和卫生的休息环境。
应用场景1.军事演习和训练:军用帐篷是军队在野外进行演习和训练时的主要住所。
它们可以提供士兵所需的舒适和安全。
2.野战作战:在实际的战斗情况下,军用帐篷可以作为士兵的临时驻扎点和指挥中心。
3.救灾行动:军用帐篷可以在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下用于临时住所和医疗设施。
它们具有快速搭建和易于携带的特点,非常适合紧急救援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通用指挥帐篷“使用说明书
一、用途
主要供野战条件下集团军、师两级作战部门开设指挥所使用。
二、主要技术性能简介
1、帐篷为双坡面框架式结构。
展开状态全貌见图一。
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二。
2、帐篷总质量645㎏、包装运输体积2.077m3。
使用面积108m2。
平面尺寸详见
图二。
3、帐篷面布采用28×2/28×2涤纶迷彩防水帆布,里布为150D×150D平纹本色牛津布。
其在抗撕裂、耐老化、防霉腐、防雨等方面的性能优异。
因此使用寿命长,可连续使用2年以上,正常使用可达3~5年。
4、帐篷设有保温层,冬季密闭、夏季通风,保温隔热性能好。
兼有南北地区、冬夏通用的特点。
当采用“SNYJ95-40暖风机”(供热量为40KW)采暖时,冬季可使篷内、外温差保持在45°C左右。
夏季篷内1.5m以下工作区环境温度接近室内外气温,无明显地辐射烘烤过热现象。
5、帐篷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可承受自重80㎜积雪和9级风力荷载的作用。
6、帐篷构造简单、架设与撤收方便、速度快。
无需扶梯进行登高作业及任何辅助工具。
1小时/15人即可完成架设或撤收。
7、篷内宽敞、明亮、干净。
配有地布,门窗设有纱网,住用舒适。
8、篷内四角处的专用工作室分别由四片分隔吊围形成,悬挂、拆除方便。
9、帐篷具有接长功能,必要时可将两顶帐篷沿纵方向联接在一起使用,使用面积可扩大一倍,满足某些场合的临时性特殊需要。
10、帐篷撤收后,包装形体规则,便于车载运输、仓库存放,单件包装质量、体积可人工短途搬运、装卸。
三、帐篷的零部件分类、包装与标志
每顶帐篷所有的零部件分类包装后,共件。
详见表一《96通用指挥帐篷》零部件分类及包装明细表。
四、架设与撤收
1、选择地势较为平坦,隐蔽的地方,平整场地后,消除碎石、杂物、积雪等。
2、打开所有包装件,清点核对零部件的品名、数量。
3、将地布取出展开防在预定架设帐篷的地面上。
4、按图三示意图位置将篷架所有零部件平放在地布及地布四周。
5、按图四、图五将6对12根1#主跨斜梁分别插入相应的通头内,使之呈人字形状,垂直于地面。
再用5×3=15根3#檩条(端架垂直杆)将其联系在一起,组成空间人字架。
6、空间人字架托起,迅速插入7#边跨垂直杆。
7、按图四、图五将2#边斜梁和4#边跨水平杆插入相应通头内,使之呈三角形状,然后与7#边跨垂直杆上下两端插接在一起。
再用5×2=10根3#檩条(端架垂直杆)于2#与4#杆交汇处将其联系在一起。
8、挂上主跨拉筋,转动螺旋扣,适当收紧至拉筋不下挠为止。
9、按图五所示分别将1根3#檩条(端架垂直杆)2根3#端架水平杆插接在两端架相应位置。
至此帐篷顶架形成。
10、调整顶架,使之纵横平直,并使顶架四周落位于地布四周的小圆孔上。
11、将篷顶展开,覆盖在顶架上,并使篷顶内的纵横布筋与对应的篷杆重合,然后从篷脊开始,沿两坡将篷顶上的所有扣带与顶架连接在一起。
12、将两山墙连接在篷顶两端,山墙两斜边的铝篷圈与篷顶两端檐布上环套的连接方法如图六所示。
13、按图三、图四、图五所示,12人各持5#立柱1根,于7#杆触地端同时将顶架向上托起,随即将5#立柱插入7#下端的通头,再将其余6×2=12根5#立柱插入篷架两边的通头内。
14、将两围墙连接在篷顶两檐口,上端的铝篷圈与篷顶两檐口布上环套的连接方法如图六所示。
15、将四周3#立柱的外侧地面上各打入地桩一根,(地桩位置以保持风绳与地面成45°~60°夹角为准),然后将风绳挂在地桩头上,适当拉紧。
16、对帐篷进行适当整形后,系好各桩捆带,卷起窗帘装入窗玻璃。
17、在帐篷四周挖简易排水沟,边挖边向压土布上培土。
18、当两顶帐篷沿纵向接长使用时,只需将架设好的两顶帐篷合拢,取下该处的两块山墙,将篷顶两端斜边上的长方形挂钩钩住和尼龙搭扣搭上即可。
19、帐篷的撤收方法和过程与架设基本相同,其区别是程序正好相反。
20、两个耳房帐篷的架设与撤收方法同一般的小型军用帐篷使用方法相同。
五、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1、架设与撤收时,不得在地面上随意拖拉篷布,用铁锤敲击杆、通头等,以免弄脏、撕裂篷布和破坏篷架。
2、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以保持内外篷布的洁净。
3、雨、雪和大风后要核查篷顶、四周地面上有无积水、积雪和拉绳松动托落的情况,若有,须及时清理和调整,以保证帐篷经常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
4、天撤收的帐篷不允许长期存放,事后必须尽快开包晾晒干燥后,方能入库。
5、帐篷所有的零部件一律不得挪为它用,更不许将篷杆等受力构件作为撬、抬
杠使用。
6、帐篷包装袋(套)应妥善保存,防止丢失,以备下次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