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先天性心脏病见习教案

合集下载

心血管系统见习教案

心血管系统见习教案

见习教案注:所选择的项目请在括号内打“√”,“其他”请在括号内注明。

2012年11月16日讲稿一、学生汇报病史,一起分析修改病历;床边示教:采病史、体格检查、阅读相关辅助检查及分析;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提问。

二、先天性心脏病概述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以室间隔缺损最多,其次为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

法洛四联症则是存活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者。

由于各种心血管检查技术(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深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发展,先心病介入性治疗进展,临床上对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预后大为改观[病因和预防]在胎儿心脏发育阶段,若有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胚胎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即可造成先天性心脏畸形。

这类有关因素很多,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以后者为多见。

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可为染色体异常或多基因突变引起。

外在因素中较重要的为宫内感染,特别是母孕早期患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其他如孕母缺乏叶酸,接触放射线,服用药物(抗癌药,抗癫痫药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苯丙酮尿症等)宫内缺氧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

虽然如此,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是胎儿周围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加强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以及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接触,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原始心脏于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后,约于第4周起有循环作用,至第8周房室间隔已完全长成,即成为四腔心脏。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就是在这一时期。

二、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一)正常胎儿循环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代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通过弥散方式而进行交换的。

电子教案9-2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

电子教案9-2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

预期目标

学会评估活动量,活动后无心悸、气促表现 获得足够的能量与营养 避免感染 患儿及其家长能说出本病的相关知识,能实施 正确的居家护理
护理措施
休息(活动耐受力评估) 合理饮食与营养 预防感染 预防脑血栓
预防心力衰竭
用药护理
休息
饮食
•根据患儿的病情, 制定合适的运动量 •症状明显者应避免 情绪激动,限制活 动 •重症者卧床休息, 减少刺激
预防心力衰竭

半卧位或者坐位,吸氧镇定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总量 注意洋地黄药物的中毒反应
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先心的相关知识。 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生活作息,做到 劳逸结合,调整心功能到最好状态。
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饮食。 向家长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指导家长注意观察,若发生缺氧的表现 及时就诊。
若有任何因素影响了 心脏发育,使心脏某 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
常,即可造成先天畸 形 。
分类
左向右 分流型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右向左 分流型
•法洛四联症
•大动脉错位
无分流型
•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缩窄
主要临床表现
•轻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心率增快,心脏有杂音,心 •活动无耐力 •呼吸困难,青紫,昏厥 •生长发育迟缓等
心力衰竭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脑血栓、脑脓肿(法四)
治疗原则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控制感染 对症支持治疗 大部分先心于学龄前期手术较适宜

介入性治疗是近些年兴起的不开胸治疗先心病 的有效手段,具有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焦虑 知识缺乏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学习教案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学习教案
心脏 (xīnzàng) ③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杂音 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 伴震颤,传导(chuándǎo)广泛
第12页/共56页
第十三页,共56页。
【护理(hùlǐ)评估】
(二)身体状况
左向右分流(fēn 并发症liú)型先心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外科治疗
要点
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及无分流型先
心病大部分可施行根治手术 (shǒushù)。手术(shǒushù)的恰 当年龄一般以4~6岁为宜
分流量小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
未闭患儿,可采用心导管介入疗

第31页/共56页
第三十二页,共56页。
【护理(hùlǐ)评估】
(五)治疗(zhìliáo) 要点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56页。
病因 内在(nèizài)因素 遗传,特别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
外在因素 1.宫内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
性感冒、 柯萨奇等病毒感染;
第1页/共56页
第二页,共56页。
2.孕外妇在接因受腹素腔(和yī盆n 腔sù放)射
3.孕妇患代谢疾病,糖尿病、高钙血 4.服用(fúyònɡ)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抗肿
若血栓为细第20菌页/共5性6页 栓子,则易 形成脑脓肿
第二十一页,共56页。
【护理(hùlǐ)评估】
(三)心理(xīnlǐ)-社会 状况
年长患儿: 正常生活、活动均受到限制;周
围人的歧视而产生抑郁(yìyù)、自 卑
第21页/共56页
第二十二页,共56页。
【护理(hùlǐ)评估】
家长(jiāzhǎng): 因心脏畸形小儿的出生而
【护理诊断(zhěnduàn)及合作性问题】

先天性心脏病教案及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教案及课件
病,、嵴下缺损、三尖瓣隔瓣后缺损、肌部缺损,中间干下型)见的病理类型分四种:嵴上缺损(两
部分又称膜部缺损。。因缺1/10血流动力学:正常人右室收缩压仅为左室的1.1/4〜1/6,肺循环阻
力为体循环的左房、但分流增加了肺循环、左向右分流,一般情况无青紫。损处两侧压差是左心 大于右心,,随着病左室工作。小分流量可无血流动力学变化。大分流量时,左向右分流,
黔江中心医院章节内容授课类型学时合计吉首大学医学院理论课教案课程名称先天性心脏病授课年2013授课对象医学影像专业授课教师职称副主任医师授课方式课堂时间2015年10授课题目先天性心脏病教材名称主编内科学出版社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
)结语(conclusions(七)
先心病的诊治进展目前在形态学及功能方面研究较深入,其发病与遗传的关系正在涉及,有关
基因方面的研究将为先心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八)思考题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血流
动力学及临床表现有何异同?1.
何谓艾森门格综合征?2. 3.法洛四联症包括哪四种心脏血管畸形?(九)参考文献319〜358.
主动脉右位(亦称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继发性改变)。2.法洛四联症主要临床表现:青紫
(进行性紫绀及呼吸困难活动或气急时加重)、蹲踞(多见于劳累后,严重时晕厥)、杵状指(趾)。
3.熟悉ASD、VSD、TOP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表现,了解ASD、VSD、TOP治疗。
教学内容与进程
时间 分配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和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环境因素(①风疹感染。B4)。(多见于B3、②柯萨奇病毒感染 ③孕妇摄取锂盐。 ④患糖尿病、 酗酒、高原缺氧。 ⑤过量辐射。)。⑥药物(孕酮、苯丙胺)。⑦高龄孕妇(接近绝经期预防:加 强孕妇保健,避免接触药物、辐射等高危因素,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2.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28
课件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29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房间隔缺损
症状:肺循环淤血,体循环缺血. 体征: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
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亢进, 并呈固定分裂。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30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39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动脉导管未闭
辅助检查 心电图:左心室左心房肥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肥大。 胸部X线;左心室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
增粗,肺野充血。有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也增大。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增宽,主动脉内径增宽,
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有导管存在,可见到分流的方向和大 小。 心导管检查: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有时导管可通过 动脉导管由肺动脉进入主动脉。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7
课件
一、 概述
分类
1.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在左、
右心之间或主、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路。 正常情况下,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 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屏气、 剧烈哭闹或其他病理情况致肺动脉和右心 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 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 常见的有室间隔缺 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36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动脉导管未闭
周围血管征 1.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落,抬高上肢,触摸
脉搏,有冲击感 2. 毛细血管搏动征:轻压甲床或用玻片轻压
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可见红白交替 现象。 3.股动脉枪击音:用听诊器听诊股动脉腹股 沟部位,可闻及“嗒、嗒”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知识讲课教案_2022年学习资料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知识讲课教案_2022年学习资料

心脏瓣膜听诊区-1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2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通常有5个听诊区-3 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5三尖瓣听诊区:胸骨体下端或右 。-听诊顺序:-●按逆时针的方向自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先天性心脏病分组-·1L一R分流:VSD、-ASD、PDA-按血流动力学,解剖-●2R一L分流:F4、-特 及分流方向分为-大血管转位-·3无分流:PS、右-位心
心脏杂音-概念:-是指心音以外一组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产生的机制:-由于血流加速或血流紊乱产生旋涡,在心 -或血管壁发生振动所致。
心脏杂音分类-收缩期杂音:发生在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之-间的杂音。-舒张期杂音:发生在第二心音和下一个心动期的第一心音间的杂音。-连续性杂音:指连续出现在收缩期和舒张期-般认为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归为器质-性杂 ,收缩期杂音有器质性和功能性。
什么是心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分右心-和左心导管检查。-●-右心 管检查:-在X线透视下,将一根不透X线的导管从肘部贵要静脉→上腔静脉→-RA或自腹股沟大隐静脉→下腔静脉→ ARV→肺动脉-左心导管检查:将导管自股动脉主动脉+LV。-检查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根据导管走向,测定各不 部位的心腔和大血管的压力及血氧-含量,并进二步计算心排血量,分流量及血流阻力,从而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脏病患儿的心音变化-增强、减弱、心音分裂、额外心音-S1:增强:见于二尖瓣狭窄,L-R的CHD.减弱:见 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重症主动脉狭窄。分裂:见于三尖瓣下移畸形。-S2:-亢进:肺动脉瓣区:提 PH;主动脉瓣区:见于高血压-减弱:肺动脉瓣区:见于PSF4;主动脉瓣区:AS-分裂:吸气时肺动脉瓣区;见 正常小儿-吸气及呼气时肺动脉瓣区听到:见于ASD-S3:部分正常患儿可听到弱的第三心音,若此音增强伴心动过 提示有重症-心肌疾病。-S4:正常小儿听不到,若听到此音,常提示心房极度扩大。见于三尖瓣下移-额外心音:, 某些心脏疾病可以听到的附加心音。-如二尖瓣脱垂可在心尖区-或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听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单纯 S可在脉动脉瓣区听-到脉动脉喷射音。

小儿先心病教学课件

小儿先心病教学课件

健康生活方式
01
02
03
合理饮食
孕期和哺乳期应保持合理 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以促进胎儿心脏发育。
控制体重
孕期应控制体重增长在适 宜范围内,避免过度肥胖 增加胎儿先心病的风险。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孕期和哺乳期应避免接触 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 学物质等,以减少对胎儿 心脏发育的影响。
05 小儿先心病与生长发育
小儿先心病教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什么是小儿先心病 • 小儿先心病的成因 • 小儿先心病的治疗 • 小儿先心病的预防 • 小儿先心病与生长发育 • 小儿先心病的护理与康复
01 什么是小儿先心病
定义
01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 指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由 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心脏结 构异常或功能缺陷。
症状
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紫 绀、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 等症状。
先心病的症状轻重不一,取决 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有些患儿可能无明显症状,而 有些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困 难和紫绀,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
02 小儿先心病的成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先心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可能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有 关。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小儿先心病的主要治 疗方法,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心导管介入 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等, 根据患儿病情和年龄等因素进行
选择。
手术治疗后需要加强护理和康复 ,定期复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
儿恢复情况。
其他治疗方式
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心脏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的诊断步骤、临床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的应用价值。

2、熟悉先天心脏病的分类及上述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手术及介入的适应症)。

二、重点难点:常见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杂音特点
三、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病史采集要点:(5分钟)
1.注意询问与心脏病有关的症状出现的年龄、时间,如劳累后乏力、气促、多汗、心悸、胸痛、青紫、蹲踞现象,病程中有无咯血、浮肿、晕厥及偏瘫等病史,婴儿时期有无喂养困难哭闹时青紫加重。

2.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
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
般活动下可以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
3.既往的健康状况: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是否落后,有无反复心衰症状。

4.母亲妊娠三个月内有无病毒感染,如风疹、流感,有无服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毒物或接受放射线。

(二)体检要点(10分钟)
1.全身检查:发育及营养状况、有无气促、青紫、杵状指(趾),皮肤黏膜瘀点(感染性心内膜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风湿热),注意有无颈动脉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肝脾肿大、下肢浮肿等。

2.心脏检查:
望诊: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强弱、范围。

②临床表现:缺损小的可无症状,仅有杂音;缺损大者,生长发育落后,体形瘦
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甚至心衰。

体征:心前区隆起,抬举冲动感,一般无震颤;第1心音亢进,P2亢进,第2心音固定分裂,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注意杂音形成机制:右心室增大,大量血流通过正常的肺动脉瓣而造成相对狭窄);分流严重时,肺循环血流量超过体循环达1倍以上,舒张期三尖瓣相对狭窄,于胸骨左下第4、5肋间(三尖瓣听诊区)闻及短促、低频的舒张早中期杂音,吸气时更响,呼气时减弱。

注意:ASD时,分流在舒张期,而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杂音在收缩期
③X线(常为心脏正位、左前斜位):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胸比例增大,肺
动脉段突出,肺充血,主动脉影缩小;透视下可见“肺门舞蹈”征。

④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房和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⑤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可以看到房间隔水平的分流,右房室增大,测量房间隔
缺损大小及肺动脉压力等。

⑥心导管检查及造影:一般不做,当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或肺静脉异位
引流时则考虑。

导管可由右心房通过缺损进入左心房,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腔静脉。

导管达到右上肺静脉,注入造影剂,造影剂通过房缺由左心房进入右心房。

⑦治疗:部分小缺损可能自然闭合,缺损大、分流较大者2-6岁手术或介入治疗,
但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或出现肺动脉高压者应尽早手术。

2.VSD: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①分类:膜周部缺损、肌部缺损(窦部肌肉缺损、漏斗隔肌肉缺损、肌部小梁部缺损)
②病理生理:A.小型缺损(Roger病):缺损<5mm/m2,血流动力
学变化不大,可无症状.
B.中型缺损: 缺损5-10mm/m2.肺循环血量为体循环血量的1.5-3.0倍,但收缩期左向右分流血液直接流到肺动脉,右室负担不明显,而舒张期,右室容量也不增加,故右室不增大,当合并肺动脉高压后则增大。

C.大型缺损:缺损直径>10mm/m2。

左向右分流量进一步增加,右室负荷增加→右室增大。

肺循环血流量↑↑→容量性肺动脉高压→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Eisenmenger Syndrome。

③临床表现:小型缺损可无症状;大中型缺损,出现体循环流量减少的相应症状:生长迟缓,体重不增,消瘦、喂养困难、活动后乏力、气促、多汗、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易导致心力衰竭;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可有声音嘶哑。

体征:望诊:心尖搏动弥漫
触诊:常触及收缩期震颤
扣诊:心界扩大
听诊: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
分流量大时因二尖瓣相对狭窄而在心尖部闻及较柔和的舒张中期杂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