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钟面上的整时
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课题:理解钟表(整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通过制作表盘活动理解钟表,抽象成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点,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理解钟面结构,准确理解整时。
理解整时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钟面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学生齐答:钟表)2、交代学习内容师:你们见过钟表吗?(出示钟表图。
)这些都是钟表,钟表能告诉我们什么?师: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理解钟表”吧!(板书课题:理解钟表)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看到了什么?生:12个数字(板书:数字。
)。
生: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个点。
(那我们叫做刻度。
板书:刻度。
)生:有两根指针。
师:这两个针一样吗?长的是什么针?(板书:时针长)短的是什么针?(板书:分针短。
)[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
利用多媒体,用生动的视频,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每个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了。
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使其产生了跃跃欲试、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为展开下一步的探索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制作表盘,理解钟面1、借助记忆,集体交流制作大钟面师:刚刚我们都见过钟表了,现在你们能协助老师做一个钟表吗?教师出示一个大圆在黑板上师:想一想,钟面上已经有什么了?还缺什么?学生交流,钟面上已经有刻度,还缺数字和时针、分针。
随着学生交流,教师把制作好的部件一一贴在黑板上。
应到学生明确:有12个数、12个刻度、长的表针是分针,短的表针是时针。
(1)在表盘上写出12个数师:有12个数,你们觉得先写什么数比较好?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12个数的位置,先写最上面的12,最小面的6,最左边的9,最右边的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知识讲解 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
问题导入你能写出下面几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教材84页例题)
过程讲解
1.识别钟面上的时间
2.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有两种:中文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中文表示,写作8时,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时,应在“:”的前面写8,在“:”的后面写“00”,即8:00。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写出其他两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3.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写整时有两种方式,即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误区警示
【误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是(12时)。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完全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图中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表示6时。
错解改正6
温馨提示
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时,才是12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全章节)教学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7 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了解钟面的结构,结合生活经验会认、读、写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操作钟表,理解并掌握认整时的方法,能用语言比较清晰地表述认识时刻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识钟面,会认、读、写整时,并总结出看整时的方法。
2.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师:我有一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请你猜猜看,我这个好朋友是谁?(学生猜出是闹钟、钟表)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师:这就是钟表(出示实物钟),你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它。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易于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正常工作着的钟面。
师:钟面上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钟面,把看到的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预设1:钟面上有2根针。
预设2:钟面上有12个数。
预设3: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
预设4:分针、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
……师:(出示钟面模型)钟面上有12个数,谁来带着大家数一数?指名从1开始数到12。
师:你发现这些数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钟面上有2根针,它们的样子相同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一根针又细又长,一根针又短又粗。
师:我们把又细又长的这根针叫做分针,又短又粗的针叫做时针。
(板书:又细又长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发现了分针跑得快,时针走得慢,而且分针、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
我们一起来用手势表示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顺时针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让学生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认识整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热点难点梳理 第7讲 认识钟表(人教版原卷)

第7讲认识钟表知识点一:认识钟表1. 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 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考点一:认识钟表-钟面上的时刻【例1】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认时间,再说一说。
3.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一.选择题(共5小题)1.钟面上,分针指在12和1之间,时针接近6,此时()A.快到6时B.刚过12时C.刚过6时2.我早晨去上学的时间是()A.8:00B.11:00C.4:003.对上面的时间描述错误的是()A.不到10时B.10时刚过C.大约10时4.分针从“12”转到“12”,时针转()A.一圈B.1大格C.1小格5.下面第_____个钟面的读数不对。
()A.3时B.12时C.7时二.填空题(共5小题)6.找规律。
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应该指向,分针应该指向。
7.当钟表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是时,重合时是时。
8.1时、2时、3时、4时……分针总是指着。
9.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这个时刻是时。
10.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
;;;三.判断题(共5小题)11.6时半,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重合。
12.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7,走了3秒。
13.7时5分可以写成7:50。
14.在如图的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是大约12时.15.晚上12:00也就是第二天0时。
四.操作题(共5小题)16.画一画,填一填。
17.如图是一个不完整的钟面。
(1)请你补充每个整时点的位置,并写上其余1﹣11这11个整点数。
(2)画出时针和分针,表示“7:30”。
18.画出钟表上的时针或分针。
19.按要求画出时针和分针。
20.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
一.选择题(共5小题)1.分针走1大格是()分.A.1B.5C.102.秒针从“5”走到“10”经过了()A.5 秒B.5分钟C.25 秒D.30秒3.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整点重合时,显示的时间是()A.3时B.6时C.12时4.时针走了2大格,分针走了()分.A.60B.120C.1805.钟面上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A.锐角B.直角C.钝角二.填空题(共5小题)6.钟面上的时间是,过3小时是时。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知识讲解 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
问题导入你能写出下面几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
过程讲解
1.识别钟面上的时间
2.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有两种:中文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中文表示,写作8时,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时,应在“:”的前面写8,在“:”的后面写“00”,即8:00。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写出其他两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3.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写整时有两种方式,即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误区警示
【误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是(12时)。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完全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图中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表示6时。
错解改正6
温馨提示
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时,才是12时。
认识整时

《认识整时》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因此,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猜谜导入,诱发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四、引导学生总结全课第一层:猜谜导入,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谜语让大家猜谜,“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当同学们猜出这是闹钟的时候,再说说它的作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解答题1.看钟面填时间看时间在钟面上画时针和分针___________时22时半2.画出一天(0到24时)内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的几种情况,(只画出整时)并写出当时的时间。
二、填空题3.想一想,算一算。
4.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方法一:数格子,得到( )分方法二:时针一样,直接分针相减得到:45-30=( )(分)小结:当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整时数不同时:(一)可以分段计算,以整时为界,先计算开始时刻到( )的经过时间,再计算这个整时到结束时刻的经过时间,最后把时间( )。
(二)根据进率60,把不同时间单位转化成相同单位,再相( )。
5.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针,它走1小格是( ),走1圈是( )秒,也就是( )分。
秒针走半圈是( )秒。
6.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 ),7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 )。
(填“锐角”“直角”或“钝角”)7.算一算,填一填。
8.用两种形式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 )时( )时( )分( )时(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课间休息的时间是10( )。
(2)丫丫做一道口算题用2( )。
(3)做一套数学试卷用1( )。
(4)放映一场电影用1( )40( )。
10.填写钟面上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
11.先填一填,再想一想。
( )时( )时12.时针将要指向11,大约是( )时。
13.分针从6走到11,走了( )分。
秒针从11走到6,走了( )秒。
14.填出钟面上的时刻和它们经过的时间。
15.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 )小格,所以1分=( )秒。
三、连线题16.连一连。
四、作图题17.给钟表画上指针。
(1)(2)18.圈一圈。
请圈出明明踢足球的时间。
明明5:50写完日记,然后去踢足球。
认识钟表 (1)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初步理解钟面。
(1)师:仔细观察课件中的钟面,你发现了什么?把观察的结果说给同桌听。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12个数;时针,分针;12个大格子……(3)师:刚才小朋友的答案是否准确,得通过钟表朋友的验收,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录音:我是钟表,我的身上长着12个美丽的数,我还有两根非常可爱的指针,一根又粗又短,叫做时针;一根又细又长,叫做分针。
[听音目的:学生观察钟面所发现的知识是零乱的,在学生初步感知钟面外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听录音,看屏幕,把学生发现的零乱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完整地理解钟面外部结构。
](4)师:看来小朋友们可能都有机会去参观时间中心小学,但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分辨一下到底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手中出示两根指针)(5)这两根针是按什么方向走的?你能用小手比划一下吗?(6)师:聪明的你能再告诉老师,老师手中的钟表缺少了什么?(出示一个只有格子的钟表)引导学生理解时针、分针的特征,分针时针转得快慢不同,但转动方向相同。
并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缺少数字或数字不全的钟表。
[直观认知和抽象再现的整合,分层次对新知实行强化巩固,分层次对新知实行强化巩固,在此过程中初步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2.理解整时。
(1)创设情境:师:刚才钟表朋友对我们的答案非常满意,说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赶紧出发上路吧!走着走着,咦,路上来了一个钟表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钟表。
师:对,是钟表,但它有一个属于它自己一个人的名字,老师悄悄地告诉你:它的名字和它所表示的时间相关系哦。
(2)整时的两种表示法。
师:对,太棒了!“7点”是平时我们口头上叫的名字,准确的书面名字应是“7时”。
(在上一环节中的钟表模型下板书:7时)师:它的名字还有一种电子表示法呢,写作:7:00(板书)师:走了一段路,7时朋友累了,于是他决定每走一段路就会请出它的新朋友来招待咱们,你能用刚才学过的两种表示法来写出它的名字吗?(出示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实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