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说课课件(共50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说课课件(共50张PPT)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让我收获颇多,整节课,教师适时的引导、恰当的 点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探究、感悟理解,突 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民主 和谐,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 例外。不足之处是为了抢教学进度,对重点字词段的品读不够,学 生理解得不深入,教师讲授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 )向峰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巨,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 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 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到达目的。) 3.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产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环节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 通过谈收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环节四、总结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 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精美PPT课件
17 爬天都峰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爬“天都峰”吧!
走近作者
黄亦波:1937年生,江苏无锡人。著有 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 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 《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养成 好习惯》,诗歌《含羞草》,散文《峨眉山 上的奇遇》等。
理解词语
【攀着】 【石级】 【奋力】 【居然】 【白发苍苍】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充分鼓起劲来。 (抓着铁链)向上爬。 头发灰白,形容人苍老。 用石头砌的台阶。 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和爸爸在假日里去爬天都峰 时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 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 天都峰的事。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应该善于 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一、一锤定音(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铁链• (li√àn lián) 相• (xi√àng xiāng)片 鲫• (√jì jí)鱼
攀(bān •
biàn
小子
pān


笑呵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 ,留作
纪念。
xiāng (相信) 相 xiàng (相册)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这本相. (xiàng)册是我为你挑选的生日礼物,我相. (xiāng)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图文讲解+练习17、爬天都峰1、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2、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3、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4、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5、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6、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 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7、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8、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 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9、“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10、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知识点课文主题:本文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

文章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内问题:1.说说爬天都峰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时间:假日里;地点:黄山天都峰下:人物:爸爸、“我”和老爷爷;起因:假日里,爸爸带“我”爬天都峰;经过:看到天都峰如此高和陡,“我”有些发颤,途中遇到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汲取力量;结果:“我”和老爷爷都登上了天都峰。

2.文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犹豫、不自信一受到鼓舞、坚定信心一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

3.“我”和老爷爷能成功爬上天都峰的原因是什么?答: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优秀课件(共80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优秀课件(共80张PPT)

莲花峰
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jià )_假__日__ 假
( jiǎ )_假__装__
(xiānɡ)_相__信__ 相
(xiànɡ)_相__片__
( dōu )_全__都__ 都
( dū )_都__市__
( chàn)_颤__抖__ 颤
( zhàn)_颤__栗__
二、比一比,再组词。 级(年级) 汲(汲取) 辫(辫子) 辨(辨认)
多音字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
xiànɡ
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xiānɡ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我会写
li
jí liàn chàn pān hóu
哩级 链颤 攀猴

niàn biàn hē
鲫念辫呵
生字归类
哩 级 链颤攀 猴 鲫念 辫呵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左中右 结构
识字方法
加一加: 今+心=念 钅+连=链 纟+及=级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点点头 , 仰起脸 , 问:“老爷爷 ,您也
来爬天都峰 ?” 2.爸爸听了 , 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
有意思 , 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这一老一小是如何 爬上天都峰的呢?我们 来继续学习课文!
互动课堂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 天都峰。”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课堂演练
一、选字填空。
纪 记 年( 纪 ) ( 记 )住 日( 记 ) ( 纪 )念 作 做 工( 作 ) 留( 作 ) ( 做 )( 作 )业 相 像 ( 相 )声 ( 相 )片 好( 像 ) 照( 相 )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课件(一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课件(一课时)

爬山中,抓住“我”的动作和 样子来写,“奋力”“手脚并用” 表现出“我”爬山的艰难和奋力攀 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会 儿……一会儿……”将奋力攀登天 都峰的“我”比作“小猴子”,写 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样子。
爬上峰顶后,运 用了语言描写,写出 了“我”和老爷爷互 相感谢。
学完这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爬山中(怎么做)
奋力攀登
同桌分角色朗读“我” 和 老爷爷登上峰顶说的话,看看你 能从这组对话里感受到什么。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爷爷照了一张相, 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 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小知识
鲫鱼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险 著称。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 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 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这里 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长 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 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 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 鱼背。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 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 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爬上峰顶后(怎么说) 相互致谢
请同学们思考:开始“我” 不敢爬,最后“我”爬上了峰顶, 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 写清楚的?(课后第二题)
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 和“陡”,运用了心理描写, 写出了“我”的胆怯,“我” 和老爷爷互相鼓励,运用了 语言描写。
17 爬天都峰
天都峰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 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 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 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 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 名“天都峰”。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揭示课题并读题。
【设计意图】复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回顾《麻雀》一课中学到的写法,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找法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巧夺字词。
1.过渡语: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把爬山这件事写清楚的。
2.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3.学习课文“爬山前”这部分内容。抓住我怎么想的词句,感受“我”的害怕。关注“我”和遇见老爷爷时的对话,读一读,感受互相鼓励。
4.学习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2.学习课文“爬山前”这部分内容。抓住我怎么想的词句,感受“我”的害怕。关注“我”和遇见老爷爷时的对话,读一读,感受互相鼓励。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结构。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试着用要素串联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
3.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交流讨论。(板书: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
5.小结:课文是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爬山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写事情的顺序。
四、寻点搭支架。
1.引导学生读课文2至5自然段,梳理写作方法。
2.概括小结语用支架:写清楚事情的起因:怎么想(看到的、听到的......)和怎么说(对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带领学生回顾文本,学习表达,提炼方法,促进能力的生长。
1.仿照课文抓住“怎么想+怎么说”写起因的方法,看图并用上下面的要素写清一件事的起因。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教案《爬天都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让学生体会到,一老一小之所以能爬上天都峰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努力以及彼此之间的鼓励,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这一老一小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努力,以及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由此深入地理解他们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难点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文题目,启发谈话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那里景色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著称于世。

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天都峰是黄山的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

(课件出示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爬上这著名的天都峰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3)《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顶的事。

2、学生交流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如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三、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4)石级、铁链、攀登、照相、小辫子、笑呵呵3、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课件出示5)假(jià)日似(sì)乎白发(fà)苍苍照相(xiàng)应(yīng)该4、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生字、新词。

5、推选读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读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原文】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___________本文作者黄亦波,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欣赏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的风景是不是很美丽呢?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课文就和黄山有关,一起来学习吧!
17 爬天都峰
第一课时
天都峰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 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 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 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 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 名“天都峰”。
初读课文,一起识字
爬山中(怎么做)
奋力攀登
同桌分角色朗读“我” 和 老爷爷登上峰顶说的话,看看你 能从这组对话里感受到什么。
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 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学认字
先来一起读读易错字的字音吧!

石级n
辫子

笑呵呵
整体感知
请你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 按什么顺序写的。(课后第一题)
爬山前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爬山前、
真叫人发颤!
爬山中、爬上
爬山中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峰顶后的顺序。
爬上峰顶后 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 了天都峰顶。
这篇课文写的是 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 。 的事。
一起来回忆,《麻雀》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的顺序写的。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有助于把整件事 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互动课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 段:勾画出爬山前“我”怎么想 的关键词句,体会“我”的感受。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 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 吧!”
爬山中(怎么说)
相互鼓励
默读第六自然段,圈画 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边读边 想象“我”奋力攀登的姿态。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 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 子一样......
表现出“我”的 畏难和害怕。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 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 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 来的,真叫人发颤!
爬山前(怎么想)
不敢爬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我” 在山脚下与老爷爷的对话,注意 读出既惊讶又赞许的语气。读完 说说你的感受。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 来爬天都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