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化学实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二、化学实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观察实验现象,包括颜色、气味、温度、密度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化学实验,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观察问题的意识,提高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化学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是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包括实验操作、仪器使用、试剂配制等方面的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配制试剂。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动手能力,进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化学实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对事物进行间接的创新性认知。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分析实验现象、推断物质性质、得出实验结论等,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逐渐提高思维能力,进而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化学实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相关的问题。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观察现象、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发现问题能力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学生可以发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的能力化学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操作技能和化学原理,更好地理解基本知识,学会科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地看待世界变化和自然界的变化,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服务。
因此说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作用,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通过化学实验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下面就这两种实验进行分析。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在一般教学中,化学实验都是老师在讲完新知识做实验后,学生依教师的教学已经实验过程后再去演示实验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把老师的实验再做一遍,这样做可以巩固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属于验证性实验。
不过,这样的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1.探究性实验的局限性(1)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培养。
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有着依赖性,既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3)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生认为是老师已经做过的,没有问题,我们再做一遍不会错的,是模仿他人的知识。
2.探索性实验的优点(1)探索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这种实验一般不知道现象和结果,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
因此,学生必须认真演示、认真观察、认真记录、认真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
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去分析一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分析,要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3)探索性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真理。
例如,我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观, 把抽象变为具体 , 变无形为有形 , 使 会 、 掌握操作技术 。 。 如 使用 试管的操作 要求他 们能 正确地拿试 管 , 持 夹 学生易 于获取多方面知识 , 固学习成 方 法 , 巩 果,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
一
五 、 置 实 验 作 业 , 养理 解 能 力 布 培
化学实验作业 , 学生综合运用基 是
察实验 , 们的心理活动 就指 向和集中 止 和纠正在实验操作 上的错误 , 他 让学 生 于教 师的示范操作上 。 学生能专心致志 正 确 地 进 行 试 验 。
地 获 取 知 识 , 习 兴 趣 盎 然 , 生 探 求 学 产 知 识 的强 大 动 力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教 四 、 用 选 做 实 验 , 养 思 维 能 力 利 培
在火焰上 点燃 , 当火焰 熄灭后 , 帕完 地选做 实验 , 手 应用 实验课题 , 启发 学生 能力 , 其实在 每种 能力的培养 中 , 又都
学 碱 盐 好无损 。奇妙 的实验 表演 , 片哗然欣 积 极 思 维 。 例 如 , 生学 完 酸 、 、 知 包 含着其他 能力的发展。 一 他们是相互联
是 象。学生注意听课 , 他们 的心理活动就 要 使学 生掌握操作 要领 ,培 养动手 能 进 一步 加 深 理 解 和消 化 知 识 , 又 一 次 指 向 和集 中于 教 师 的讲 述 ; 生 注 意 观 力 , 学 学生实验 时动手 , 师必须 及时 防 灵 活 运 用 知 识 的再 实 践 。 教
生观察力 的培养 , 断用 实验 启发学生 得 的知识 ,专心研究 和组织试 验程序 , 要求我们依据 当地学校 的实际情况 , 不 增
积极感 觉 、 觉事 物的变化 , 直 自主 观 察 找 出“ 别” 区别 ” “ 鉴 “ 或 分别 ” 识 的几 加实验投入 , 认 自购 、 自制一部分教具 , 尽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的结论 : 实验室里应用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 适合。这样不仅使学生牢 固地掌握 了二氧化碳 的实 验室制法 ,
而且 使学 生学 会 了对 比实 验 和 优 化 实 验 的 方 法 。 三、 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 。 主 动 开发 探 究 性 实 验 化 学 教 师 需 树 立 强 烈 的课 程 资 源 开 发 和 利 用 的意 识 和 责
上升到理性高度。
学 中应 深入分析教材 中的实验 内容 ,挖掘其 中蕴 含的探究 因
素。 可通过调整实验步骤、 改进实验方 法 、 设计实验方案等开发
酸钙 , 用废弃干 电池的锌片代替 锌粒 ) , 这样不仅可 以消除实验 的神秘感 , 使学生感 到化 学就在生 活当中 , 还 能激发学 生的实
验兴趣 , 训练学生的实践技 能 , 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 。
2 . 教 师 应 努 力开 发课 程 资 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 也 是 课 程 的 开 发 和 研 究 者 之 一 。教 材 中有 很 多 实 验 改 进 和 创 新 的 空 间 还 很 大 , 在 教
2 0 1 3年4月
总第2 7 6 期
素质教育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彭 肖希
( 揭 西 县 云 岭 中学 , 广西 揭阳 5 1 5 4 0 0 )
摘
要: 本文从 四个方面论述如何运 用化 学实验 培养学生
运用探索法教学 的过程 , 不是简单地 、 直 接地让学生 去掌 握前 人的科学结论 , 而是 要引导学生通过 实验探索规 律 、 发现 真理 。 例如 , 在讲二氧化碳 的实验室制法时 , 笔者事先准备 了如
通 常 ,学生实验都是 让学生重复教 师课堂上 演示过 的实 验 。这样的实验 只是起 到巩 固书本 知识 和训练操 作技能 的作 用, 属于验证性实验 。它有如下弊端 : ( 1 ) 验证 性实验 的一切现 象和结论都是学生 已知的。不利 于引起学 生的兴趣 , 挫伤 了学 生的积极性 。( 2 ) 严格 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束缚 了学生 的思维 。 而探索性实验具有 明显 的优越性 : ( 1 )实验前学生不知道 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 这就要求他们认 真 、 正确地操作 , 仔细地观 察, 如实地记录 , 谁 不认 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 的结论 , 这有利于 培养他们科 学实验 的基本 素养 。( 2 ) 有 利于发展智 力 , 培养能 力。 探 索性实验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操作 能力 、 观察能力 , 还能使 其把观察实验的过 程和抽象思维 的过程结合起来 , 把感性认识
巧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巧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何巧妙地运用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下面我将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反思等方面,探讨如何巧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设计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一个引人入胜的实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实验题目,或者设计带有趣味性的实验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洗衣粉的神奇之处。
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设计,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观察能力。
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总结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实验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实验进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培养探究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验完成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
学生通过实验反思,能够深入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原理和结果,并从中得出结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例如:为什么实验结果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实验中有哪些错误或不足?如何改进实验方法?通过这样的实验反思,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初中化学中有许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材通过这些实验将知识具体化、宏观化,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知识,把微观的知识以宏观的方式呈现。
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等。
一、在教学中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
学生如果能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如果能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活动就能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能有效解决学生对教材内容不理解,知识点记不牢,完成作业时相同错误屡屡出现等问题。
如在讲授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时,用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用大烧杯罩住,让学生讨论哪一支先熄灭,并指出为什么,对我们在突出火灾逃生时有何启示。
然后用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放置在点燃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熄灭。
再将受热的铜丝放在另一支点燃的蜡烛上,蜡烛能继续燃烧。
奇妙的实验使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思维活跃。
这时教师再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心理状态。
二、强化演示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每一位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注意的问题。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
演示实验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既能放大实验现象,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和四种意识

条件 不 加 热 , 生 不难 想 到应 该选 用第 一 套 装 置 。 学
13让 学 生 做 演 示 实验 , 养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和动 手 能力 . 培 传 统 的演 示 丈 验 , 是 老 『 , 生 看 =但 是 我 的 感 受是 教 师 总 』 巾做 学
1
通 过 演 示 实验 培 养 学 生 能 力
能 , 迪 学 生的 科 学 思 维 , 练 学 生的 科 学 方 法 , 养 学 生 的 学 科 态度 和价 值 观 : 因此 在 进 行 演 示 实验 的 过 程 中要 注 意 学 生观 启 训 培
察能力、 分析 思 维 能 力 、 手 能 力和 科 学探 究 能 力的 培 养 . 动 . 关键 词 : 实验 能 力培 养 意 识 培 养 中 图分 类 号 : 3 . G6 38 文献标识码: C 文 章编 号 : 6 1 8 3 一 2 0 ) — 0 2 0 1 7 — 4 7 (0 9 3 0 9 — 1
Vo1 N o . 3
妲鹈瀚 孝 丽l r 1 N
A get 2 0 uus 09
利用 实验培 养 学 生 的 四种 能 力和 四种 意 识
朱 慧 娟
( 都 市实 验 外 同语 学 校西 区 四川 成 成 都 6101 0 7)
摘 要 : 实验 为 基础 是 化 学学 科 的 重要 特征 之 一 。化 学 实验 可 以激 发 学 生 的 学 . 兴趣 . 助 学 生理 解 化 学知 识 , 握 实验 技 以 - j 帮 掌
中 的东 两 来设 计 实 验 。 比如 要求 学 生 自己 动手 设 计 如 何 证 明 天然 气 中 含 有 碳 元 素 和 氧 元 素 ; 比 如 , 完 实 验 室 C 制法 后 , 再 学 O 的 可 以让 学 生 思 _ 如 何 利 片 废 I 品 来 制 取 C 教 师 可 以 做适 当 的 蓦 j H物 O?
发挥化学实验作用 培养学生的能力

发挥化学实验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发挥化学实验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更能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合理有效的将各种实验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通过趣味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
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
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让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就“爱”上化学,我首先从满足他们的感官需求入手,在课堂上演示一些实验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
例如才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无中生有”、“手中生火”等有趣的化学“魔术”。
学生看了都觉得挺好奇的,老师什么时候学会变魔术的?我能做到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
其次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在学生自己“做化学”中获得极大的兴趣。
刚开始学化学时,由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因此我就安排一些简单易操作,且提供完整实验方案的小实验。
通过动手操作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高涨,为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一直是按教师先演示后归纳出结论的过程进行的,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只是坐等实验结果。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我的感受是: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
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启发性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启发性实验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和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和归纳得出结论,达到启发认识的一种教学形式。
启发性实验能使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到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始终让学生处于独立探索的学习情境之中。
例如学习甲烷一节时,点燃甲烷,用烷燃烧,让学生观察火焰的颜色后,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让学生观察,然后再罩一个内涂石灰水的烧杯,让学生观察,使学生联想到氢气的燃烧和一氧化碳的燃烧。
然后提出三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会自然得出三
种无色气体都能燃烧,但火焰颜色不同,所得产物不同。
在老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产物鉴别无色气体的方法。
通过上述启发性实验,在不变动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设
计具体教学方案,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二、指明观察方法,抓住关键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学生很感兴趣,但不少学生只是图新鲜、看稀奇,不知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抓不住本质。
教师要通过实验,启发观察内
容,教给观察方法,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点燃镁条的实验,学生只注意到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忽视镁条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不同于原来的镁条,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因而抓不住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因此要教给学生观察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反应中出现的现象,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然后加以综合,通过现象或者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三、指导学生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实验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学习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可用三支试管分别装入氯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实验时边操作边提出问题: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加热二氧化锰能否放出氧气?加热混合物能否放出氧气?为何加热氯酸钾与加热混合物产生的现象不同?同时由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进而得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四、加强示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演示实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生由“掌握分解动作”阶段到“掌握完整动作”,最后达到“协调完善”阶段。
使学生在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上逐渐趋于“自动化”程度,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取用试剂时,手心要对着标签,瓶塞要倒放在桌上,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等都要逐个动作分解操作。
有时,还要手把手地教。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操作熟练,应用自如。
五、认真讲解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鲜明的实验现象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实验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增强记忆能力。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过程的讲解。
如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要边操作边讲解。
首先介绍放置氧化铜的试管口要略低于管底,并说明原因;其次说明在反应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然后再加热。
实验完成后,停止加热火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就会自然而然记住操作要点。
甚至有的学生总结出酒精灯要“迟到早退”,氢气要“早出晚归”。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
真准确地做好演示实验,耐心细致地指导好学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不但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作者单位:河北省蔚县白乐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