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合集下载

皮肤病患者心理干预治疗

皮肤病患者心理干预治疗
月。结果显效( 皮肤损伤完 全消失 ) 6 o例 , 有效 ( 皮肤损伤 未 完全消失 , 出院后继续 外用药 , 定期复诊 ) 4 8例 , 复发 2例 。
2 . 3 使 患者心情保持愉悦 : 患者心情舒 畅 , 精神焕 发 , 是治疗 疾病 , 摆脱 自卑 、 压抑 心态 的好 方法 。护士 每 天准备 一 个笑 话, 在为患者 处置 时 , 恰到好 处 的为 患者讲 笑话 , 把病 房的气 氛调节起来 , 并 鼓励患 者每 天讲一个 笑话 或有趣 的事。午休

个整 洁、 安静 、 舒适 和温馨 的住 院环境 , 让患者消 除紧张情
绪 。护理人员要经常深 入病房 , 充分运 用语 言和非语 言性 的
沟通技巧与他们交谈。护士工作时态度和蔼 , 语气亲切 , 动作
轻柔 , 技术娴 熟 , 尊敬患 者的意愿 和选择 , 让患者感觉 到在被 人关怀 、 理解 和重 视。生活上 主动帮助他 们 , 使患者进一步感 觉到住在医院病房的温暖和护士 的可亲可信之处。对 患者的 病情表示同情和理解 , 根据 患者 的心 理特点 , 护理措施上我们 要运用正确的心理干预和引导 , 指 导患者学会 以下 调节 方法 :
人体在情绪波动、 精神 紧张 、 过 度疲 劳 、 神经 衰弱、 失眠 、 焦虑 、 抑郁时 , 均可诱 发或加 重皮肤病 。所 以在皮 肤病 的临床治疗
过程中 , 心理干预越来越被重视 , 现将 我科在心理干预治疗 中
尤 其在骚 痒时 , 一边做 自己感 兴趣 的事 , 一边拍 打 、 掐捏 , 既促 进 了血液循 环 , 又缓解 了骚痒 , 避免 挠抓 。④不 可一厢 情愿 : 很 多患者慕 名而来 , 对 治疗期望 很高 , 一旦达不 到他的期望 , 就 烦恼丛 生 , 应 以 良好 的心态对 待疾病 , 不要幻 想一蹴而 就。 ⑤ 学会屈服 : 凡事学 会能屈 能伸 , 能进 能退 , 要知道 屈服 是为

皮肤病护理常规

皮肤病护理常规

一、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2、协助患者剪指甲,并嘱避免搔抓及用热水肥皂烫洗、3、如对患者沐浴、理发,应按医嘱执行,如无特殊医嘱,可按一般规定进行。

4。

除随时注意全身病情变化外,外用药者须经常注意其敷料包扎就是否妥善舒适,有无过敏,刺激性中毒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5、皮肤科病房宜用深色内衣及床单,患者衣服、床单如有沾污浸湿,应及时更换。

6.某些饮食可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故必须注意饮食护理,疱疹样皮炎禁食谷胶食物,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应注意鱼、虾、浓茶、酒、辛辣刺激食物得影响、7、光敏性皮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着色干皮病,叶蛉病等病须防止日光与紫外线照射个别敏感着甚至应避免强人工光线得照射、8. 、药物性皮炎患者应建立药物禁忌卡,仔细告诉其不能所以使用得药物、二、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就是由水痘-——带疹疱疹病毒所引起得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其特点就是集性得粟粒至绿豆大小得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得一侧,不超过驱体中线,尔中线对侧也有少数皮疹,多就是横过得神经小分枝受累所致,愈后极少反复。

【主要临床表现】1、皮疹形态为集簇性水疱,沿受累得周围神经带状排列,伴局部淋巴结肿痛、2、沿受累神经分布得神经就是本病得特征,发病突然,病程有自限性,一般2~3周,极少复发。

【治疗原则】1。

抗病毒治疗。

2. 消炎止痛。

3、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力。

4. 对症治疗。

【护理重点】1。

按皮肤科一常规护理。

2. 加强皮疹护理,避免摩擦,防止继发感染。

3.。

保持床单干净,勤换内衣、三、药疹药疹就是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得皮肤,粘膜反应称为药疹、【主要临床表现】1、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其皮疹特点为发生大小不等得风团。

这种风团皮疹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持续时间较长,自觉瘙痒,可伴有刺痛、触痛等、2.腥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呈弥漫性鲜红色斑或米粒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分布3.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渗液、结痂、继而大片叶状鳞屑剥脱,有臭味、粘膜亦有充血、水肿、糜烂等。

皮肤病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探析

皮肤病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探析

皮肤病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探析潘江华;肖文【摘要】目的去探究皮肤病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护理之后心理上的变化以及对病情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皮肤病患者,主要运用的是症状自我评价量化表、抑郁情况自我评价量化表、焦虑情况自我评价量化表,对这些患者的所有情况进行统计,进行调查.把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情况自我评价量化表、抑郁情况自我评价量化表、焦虑情况自我评价量化表评分和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说就是正常人SAS(27.49±8.29)分,皮肤病患者(41.49±2.18)分,SDS(46.17±4.12)分,普通人(33.07±8.97)分.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后的SCL-90、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说,就是干预前干预组SCL-90、SAS、SDS的分数分别为(41.07±38.07)分、(39.78±7.08)分、(44.97±10.79)分,干预前对照组SCL-90、SAS、SDS的分数分别为(47.48±48.07)分、(40.97±7.29)分、(43.78±11.07)分.(t=1.087、1.123、1.478,P=0.000、0.000、0.000).结论皮肤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这些患者实行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心理也会造成很积极的影响,在临床上可以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16【总页数】3页(P141-143)【关键词】皮肤病患者;心理特点;护理干预【作者】潘江华;肖文【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皮肤性病科,广西柳州 545005;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皮肤性病科,广西柳州 545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皮肤是身体内部和外部世界接触的一个保护层,可以向外界传递出自身的各种信息和身体情况。

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探讨

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探讨
1 . 3 . 3指导 患者 持续 进行 呼吸锻 炼 , 腹 式 呼吸 吸 气 与 呼气 时 间
序做 了归 纳 、 整 理 。按 此护 理程 序对 慢性 阻塞性 肺气 肿进 行全 程 的 整 体护理 , 规范 全面 的 临床 护理 工 作 , 对 患者 从 生理 、 心理 、 疾 病 等 几个 方面全 面 提高 了治疗 效 果 , 缩 短 了住 院 时 间 。除药 物 治疗 外 , 持续低 流量 给 氧 , 持续 呼 吸锻炼 保持 呼 吸道 通 畅 , 给予 心理 护 理 、 饮 食护 理 , 出院后 进行 家庭 氧疗 , 稳定 患者肺 功能 , 指导 患者 建立 健康
更 换氧 化瓶 内湿 化水 。痰 液粘 稠 可 给予 雾 化 吸入 , 稀 释痰 液 , 刺 激 咳嗽 , 协助 排痰 。 1 . 2 . 6进行 呼 吸 功 能 锻 炼 , 鼓 励 患 者 进 行 腹 式 呼 吸 和缩 唇 呼 气 。深 呼气 时要缩 唇 , 可提 高 呼气 相 支 气 管 内压 , 防止小 气 道 过早
以上。
1 . 2入 院第二 、 三 日护理
1 . 2 . 1 持续 监测 患者 生命 体征 。重 点 观察 有 无 发 绀 、 呼吸 困难
的状况 发生 。观察并记 录 咳痰 的颜 色 、 性质 和 量 。
1 . 2 . 2 执 行 医嘱 执行 慢性 阻塞 性肺气 肿护 理常 规 , 指导并 协 助 患 者完 善各 种检 查 , 查 阅 收集 各 项 检查 、 检 验 结 果 。指 导 患者 及 家 属 及 时 留取 痰液 标本 及正 确 留取痰 液标本 的方 法 , 嘱患者 在晨 起 时 将 呼 吸道深 部痰 液 留取在 标本 容器 内 , 教会 患 者分 别痰 液与 唾液 。
2 0 1 0, 0 7 ( 2 0 ) : 3 2 5 .

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方法:针对皮肤科的特点,对门诊120例皮肤性病(80例皮肤病,40例性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

结果:通过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解除了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强了治病和防病意识。

结论:心理干预是对皮肤科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

标签:皮肤科;心理特点;护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移,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提高。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皮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因皮肤病种类繁杂,且都是发于内而形于外,和机体内部脏器在功能上常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有些病变广泛而又严重的皮肤病,病程慢而目前尚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造成患者康复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心理上的压抑和精神上的痛苦。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

1皮肤科患者心理特点1.1自卑、恐惧皮肤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发生在颜面部或暴露在体表的皮肤病,如白癜风病,表现为皮肤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虽然不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但由于影响美观,使患者的形象受损,给患者的社会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天疱疮、硬皮病等患者由于病程长和长期激素的应用,导致患者色素沉着,造成满月脸、水牛背等,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使患者羞于与人交往,因害怕传染给家人和遗传给下一代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1.2抑郁、烦躁如银屑病患者由于皮疹呈多种形态,鳞屑厚积,头发呈束状,造成患者自我形象紊乱,因病情反复和长期的疾病折磨,造成患者经济上的拮据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由于患者对疾病过程不了解、治疗方案不清楚以及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产生郁闷、烦躁。

1.3羞怯、懊悔多见于性病患者,其大都因不健康性生活而感染发病,对自己的病情难以启齿,羞于就医,害怕无法治愈及病情反复、担心被发现以及传染给家人和担心费用过高等等,其来自社会、家庭及疾病本身等各方面的因素都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在心理上表现为恐惧、懊悔。

心理护理干预在皮肤性病科的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皮肤性病科的作用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在皮肤性病科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皮肤性病科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性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组)30例。

结果:观察组心理特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性病患者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效果明显。

关键词:心理护理性病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03【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70-01随着近年来性病、皮肤病逐渐增多,其对于人们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身体健康,患者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

对皮肤性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开展起来。

本研究对我院皮肤性病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皮肤性病科收治的性别患者60例进行观察,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2岁-61岁,平均年龄40.3±10.6岁,原发病:淋病20例,梅毒11例,尖锐湿疣15例,生殖器疱疹10例,非淋性尿道炎4例。

60例性病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本项调查,依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性病患者常规护理标准进行。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①建立性病患者心理档案:性病患者入院开始进行心理测试,评价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建立个人心理档案。

②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根据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同时为护理人员统一培训,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有同意的护理指导用语和护理方法。

同时根据性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给予预见性的告知,并且加强心理疏导。

皮肤科护理常规

皮肤科护理常规

皮肤科护理常规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皮肤科一、皮肤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病室注意通风,定期消毒。

对传染性皮肤病及大面积皮肤溃烂患者,做好消毒隔离。

3.光敏感性患者的床位尽量远离窗口,避免日光照射。

4.保持床褥干燥整洁,患者的内衣以松软棉织品为宜,大面积皮损者应用无菌被服,以防感染。

5.遵医嘱给予患者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有过敏性疾病者禁食辛辣、鱼、虾、海鲜等食物。

6.注意患者皮肤、毛发、指甲、粘膜的清洁护理。

7.擦药时应注意室温,夏季防止中暑,冬季防止受凉感冒。

痂皮应先湿润后再去除。

8.行药浴治疗者,应注意水温,严格掌握药浴时间。

对年老或患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多加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9.观察外用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如有皮肤过敏或吸收中毒等反应,应立即告知医师停药,并给予脱敏或其他处理。

10.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自卑紧张情绪,以配合治疗。

11.加强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避免使用曾对其致敏的药物,避免食用诱发疾病的食物,并指明或示范擦药方法。

须激素治疗的患者,尤其要知道其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二、药物性皮炎护理常规按皮肤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病情观察】1.观察新发皮疹,尤其伴有瘙痒症状者。

2.全身皮肤情况,皮疹的颜色,有无水疱或大疱形成。

3.观察患者皮损部位、瘙痒部位、性质、程度4.观察用药后的反应5.观察体温的变化等【症状护理】1.高热患者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

2.保护皮肤清洁干燥,被汗液浸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及时更换。

3.床单被罩应消毒灭菌,室内电子灭菌灯消毒,每日一次;定时通风换气。

4.加强用药后的观察,避免交叉过敏。

大剂量应用激素,观察有无并发症及副作用5.表皮剥脱或大疱破溃者予以翻身,避免受压加深皮肤损害,禁止6.【一般护理】1.给予患者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低盐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快致敏药物的排泄2.向患者讲解易致敏的药物,避免再次使用,并在病例的显着位置标明致敏药物的名称。

皮肤科临床护理特点[论文]

皮肤科临床护理特点[论文]

皮肤科的临床护理特点皮肤科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较快,较新的领域,专科性强。

随着皮肤科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其专科护理的发展。

例如皮肤瘙痒症、结缔组织病、皮肤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皮肤肿瘤等各种重症皮肤病的护理,对专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熟练掌握和熟悉其护理特点,才能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针对皮肤科专科特点现对现护理特点浅析如下。

一、皮肤科患者的特点1、婴儿患者特点。

婴幼儿患者多起病急,发展快,情绪多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医务人员、医疗和护理操作、住院环境的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这样对疾病的疗效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在多种因素的不良刺激下所表现的种种现象,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优良的品格等。

2、重症皮肤病患者特点。

重症皮肤病起病急,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水肿、红斑、水疱、表皮松懈、坏死并大面积剥落呈大片糜烂渗出、如“烫伤”样表现,造成大量体液丢失,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因人施护。

以亲切诚恳的语言消除病人的顾虑,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以和蔼的态度,关心和体贴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多交谈,讲解疾病的一些小常识、饮食注意事项等。

尽可能地为病人多做一件事,多给一些方便,多给病人一片热心,为病人分忧解难,使患者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

3、急诊患者的特点。

急诊入院来势凶猛,抢救配合专科技术有别于一般的特点。

过敏性休克病人入院时,抢救必须是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

要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防止喉头水肿发生。

要培养护士具有娴熟的抢救技术与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忙而不乱,准确无误,迅速有效地抢救技术是配合抢救以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前提。

4、性病患者的特点。

性病患者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充满了痛苦、恐惧和懊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方法针对皮肤科的特点,对门诊120例皮肤性病(80例皮肤病,40例性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

结果通过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解除了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强了治病和防病意识。

结论心理干预是对皮肤科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

标签:皮肤科;心理特点;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移,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提高。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皮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因皮肤病种类繁杂,且都是发于内而形于外,和机体内部脏器在功能上常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有些病变广泛而又严重的皮肤病,病程慢而目前尚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造成患者康复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心理上的压抑和精神上的痛苦。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

1皮肤科患者心理特点
1.1自卑、恐惧皮肤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发生在颜面部或暴露在体表的皮肤病,如白癜风病,表现为皮肤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虽然不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但由于影响美观,使患者的形象受损,给患者的社会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天疱疮、硬皮病等患者由于病程长和长期激素的应用,导致患者色素沉着,造成满月脸、水牛背等,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使患者羞于与人交往,因害怕传染给家人和遗传给下一代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1.2抑郁、烦躁如银屑病患者由于皮疹呈多种形态,鳞屑厚积,头发呈束状,造成患者自我形象紊乱,因病情反复和长期的疾病折磨,造成患者经济上的拮据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由于患者对疾病过程不了解、治疗方案不清楚以及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产生郁闷、烦躁。

1.3羞怯、懊悔多见于性病患者,其大都因不健康性生活而感染发病,对自己的病情难以启齿,羞于就医,害怕无法治愈及病情反复、担心被发现以及传染给家人和担心费用过高等等,其来自社会、家庭及疾病本身等各方面的因素都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在心理上表现为恐惧、懊悔。

2护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取得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前提。

护理人员以文雅的举止、娴熟的操作技术来取得患者的信赖,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和理解患者的需求,减轻患者的痛苦;针
对不同患者在患病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消除各种消极因素,纠正其对疾病的不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

2.2心理状态的重视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性病患者因不同的文化层次、社会环境及个体差异所产生的反应不同。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护理,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

性病患者因患病易产生报复心理及暴力倾向,严重影响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态度温和,语言诚恳,不歧视、厌恶,给患者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以便协助诊治;同时为患者保密,给予患者自我思想改造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减轻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1]。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免去患者的后顾之忧。

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鼓励患者积极接受,并给予心理支持,安慰患者外形的改变是因药物及皮损引起的,是暂时的,病愈后可恢复正常,打消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白癜风患者家属的情绪很容易波及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患者提供支持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合理和有效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安定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2.3良好的职业素质由于皮肤病种类很多,各种人群均可发病,患者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护士要做到主动、热情、细心、周到,以患者为中心,在一体化治疗基础上提供个体化服务,用爱心去善待每一位患者。

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急能力。

2.3.1沟通能力皮肤科护士面对的是一些特殊人群,患者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疾病的认识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全,护士除了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外,还应有较好的沟通能力,针对不同患者给予通俗易懂的卫生宣教,并求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帮助。

2.3.2应急能力皮肤科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且伴随多种疾病,如:心血管、呼吸、消化、肿瘤等系统疾病,这就要求皮肤科护士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識,娴熟的护理技能,善于观察和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而复杂,护士需具备熟练的应急能力,有效的做好急救工作,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2.4健康指导采用通俗易懂、普及的疾病知识为教育内容,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等分析发病原因,结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及对致病的危险因素的认识来进行指导,如银屑病患者嘱其一定要保持精神愉快,睡眠充足,减少复发次数,让患者了解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增强患者防病意识[2]。

如: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告诫患者勿用碱性化妆品,药量增减需遵医嘱,如有异常及时复诊等。

3结果
通过对80例皮肤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96%的患者能够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40例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94%的患者能配合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4结论
通过对常见皮肤病、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淡化不良情绪,调整心态,既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又促进了皮肤病的痊愈,不仅减少了其交叉感染的机率,又避免了疾病的广泛传播,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不同的疾病,心理护理方式和程度虽然不同,但其结果都说明运用心理护理技巧能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促进康复。

可见心理护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心理护理它既是病情变化的必然反应,又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高淑勇.女性性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120-125.
[2]M arcia Grant, Betty Ferrell, Grace Dean, et al.Revision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ity of Hope Quality of Life-Ostomy Questionnaire[J].Quality of Life Reaserch,2004,13(8):1445-1457.
[3]G emmill R, Sun V, Frrell B, et al. Going with the flow quality-of-Life outcomes of cancer survivors urinary diversion[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1):65-72.
[4]陈荣华.讨论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健康大视野,2013,21(3):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