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理论教案

一、教学主题

对学习归因进行解析,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二、教学时间地点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59号楼微格教学

四、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向学生简要介绍几种经典的归因理论。

(2)能力目的: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归因理论进行合理归因,明确目标,体验成功,促进积极归因方式的稳定获得。

五、教学内容

1、归因定义:归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过程。从归因的角度来看,能对自己工作、学习成败的原因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人,就能巩固成绩,不断进步;而学习成绩差、行为差的学生,倘若能找出自己学习、行为失败的原因,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也一定能改变落后的现状,后来居上,跨入先进行列。

2、归因理论: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把个体分为“外控型”与“内控型”。内控型的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者努力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无论成败都归结为他人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往往不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维纳将成败结果原因归结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又可以从内在性、稳定性、控制性三个维度上加以分

归因类别

稳定性因素来源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努力√√√

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方法√√√外界环境√√√

归因事

归因情绪期望行为倾向

积极的成

能力高、努力的

结果

自豪、自尊

增加对成功的期

愿意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高期望

愿意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消极的成

运气好、侥幸无所谓

很少增加对成功

的期望

缺乏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能力低

羞愧、无能、

沮丧

降低对成功的期

避免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4、培养积极归因

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会使个体感到愉快、自豪并愿意继续争取成功;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则会对个体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徒劳无功,就可能会不再对它用功学习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试题难度太大或试题太偏,本次复习不够全面,自己努力程度不够等等因素,则该归因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不大,个体也不会随意降低对这门课的期望价值或以后的努力程度。所以,当学习上受到挫折时,要学会从失败情境中寻求可以改进的因素,即进行积极归因,从而力争获取下一次的成功。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积极归因

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会使个体感到愉快、自豪并愿意继续争取成功;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则会对个体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徒劳无功,就可能会不再对它用功学习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试题难度太大或试题太偏,本次复习不够全面,自己努力程度不够等等因素,则该归因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不大,个体也不会随意降低对这门课的期望价值或以后的努力程度。所以,当学习上受到挫折时,要学会从失败情境中寻求可以改进的因素,即进行积极归因,从而力争获取下一次的成功。

难点:归因理论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把个体分为“外控型”与“内控型”。内控型的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者努力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无论成败都归结为他人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往往不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维纳将成败结果原因归结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又可以从内在性、稳定性、控制性三个维度上加以分

归因类别

稳定性因素来源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努力√√√

任务难度√√√运气√√√

身心状态√√√

方法√√√

外界环境√√√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老师系统的教授,使学生能够掌握归因的基本知识体系。

谈话法: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回答或者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法: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

练习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解决某个问题。

八、教学设计(教具、活动安排)

教具:投影仪

活动安排:

1、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

2、让学生做一份小测验,来了解自己是外控型还是内控型。

3、在学习过归因理论之后让学生就某个案例进行讨论,如果他们在那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怎么进行归因。

九、教学进程

1、主题情境创设导入

在期中考试中,刘同学考了375分,比新学期入学考试进步了很多。巧的是他的好朋友李同学和赵同学也考了375分。不过比起入学考他们两个人都退步了。提起这次考试成败的原因,三人各有不同的想法。刘同认为自己的进步是由于自己最近学习用功,而且方法得当。李同学看到自己退步了这么多,于是就想可能自己的智商太低了,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学习任务,因而学习落后了,这使他感到十分无助,从此消沉下去。赵同学则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最近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不够努力所致,因而他更加发奋学习。在下一次考试中刘同学和赵同学都考得很好,而李同学依然如故。1'

2、探究、讨论与辨析

(1)请同学分析一下他们三人的情况,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自由发言)。5'

(2)教师进行总结,介绍什么是归因。归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过程。从归因的角度来看,能对自己工作、学习成败的原因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人,就能巩固成绩,不断进步;而学习成绩差、行为差的学生,倘若能找出自己学习、行为失败的原因,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也一定能改变落后的现状,后来居上,跨入先进行列。1'

(3)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归因理论。5'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把个体分为“外控型”与“内控型”。内控型的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者努力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无论成败都归结为他人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往往不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维纳将成败结果原因归结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

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又可以从内在性、稳定性、控制性三个维度上加以分

归因类别

稳定性内外性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身心状态√√√

方法√√√

外界环境√√√

控型归因者。

内因自测题

如果你认为符合自己的情形,请在题号后面打“√”。

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因为:

1.家中无人指导我解答疑难作业。

2.学习科目过于枯燥。

3.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

4.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学习。

5.班级学习风气不好。

6.学校令人讨厌。

7.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

8.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不考。

9.考题总是太难。

10.不喜欢任课老师。

11.平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不愿学习。

12.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

13.情绪不稳,常被无端情绪干扰。

14.缺乏恒心和毅力。

15.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

16.学习基础不好。

17.自己努力不够。

18.身体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19.对学习没有兴趣。

20.本身能力不够。

评判:如果你倾向于选择前10个答案,那么你是一个外部控制的人,也就是说你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因于外部,如果你倾向于选择后10个答案,那么说明你善于从自己内部归结事情成败的原因,你是一个内部控制的人。

内控性格的人,深信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外控性格的人,则听天由命由外界主宰。所以内控型的人较外控型的人更不易感受工作压力。

外控性格的人通常不清楚自己的魅力等到别人重视自己的时候他们才开始重视自己也就是说外控性格容易听天由命随波逐流12'

4、让学生讨论外控型和内控型的学生遇见考试成功或者失败时会分别怎样进行归因。是归结为稳定性因素还是内部因素还是可控的因素。5'

归因事

归因情绪期望行为倾向

积极的成

能力高、努力的

结果

自豪、自尊

增加对成功的期

愿意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高期望

愿意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消极的成

运气好、侥幸无所谓

很少增加对成功

的期望

缺乏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能力低

羞愧、无能、

沮丧

降低对成功的期

避免进行有成就

的学习

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会使个体感到愉快、自豪并愿意继续争取成功;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则会对个体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徒劳无功,就可能会不再对它用功学习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试题难度太大或试题太偏,本次复习不够全面,自己努力程度不够等等因素,则该归因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不大,个体也不会随意降低对这门课的期望价值或以后的努力程度。所以,当学习上受到挫折时,要学会从失败情境中寻求可以改进的因素,即进行积极归因,从而力争获取下一次的成功。2'

7、努力去做,命运就在自己手中

当我们努力的,不外乎有三种可能的后果:一是徒劳,无论如何努力,仍然会失败,正如许多同学,尽管努力了,成绩仍不在前列;二是赶上了机会,三是创造机会。一生中,你的第一种努力也许占90%,第二种努力占到9%,第三种努力只占1%。但没有第一种努力作铺垫,就没有第二种努力的成功,更没有第三种努力的实现。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努力的金字塔:

创造机会的努力

赶上机会的努力

徒劳的努力

虽然我的一生中,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可让我们认真想一想,我们从中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们失去了汗水,但我们得到了能力;我们失去了精力,但我们赶上了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机会,我们甚至创造了成功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没错过我们的机会,我们就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我们的努力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许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努力,是害怕努力一旦徒劳所造成的代价。一旦失败,不仅投入的精力白白浪费,而且还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如果什么都不做,则没有这个危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努力并不迟。面对捉摸不定的机遇,我们能做的,就是付出努力。只要努力,你就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就能用意愿去谱写生命的新篇章。5'

正确归因 实现自我

正确归因实现自我 ---考试之后的心理辅导 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结果是几家欢喜,n家忧啊,考得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常常会得到这样的安慰:“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心理学上所谓归因,就是指原因总结,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理解为尝试寻找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实现自我”。 一:个例分析 先请各位当当专家,看下面的个例: 小张是一名初一学生,小学时尽管父母很少顾及他的学习,可他的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上了初中以后,他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对此他感到压力很大。平时他非常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很晚,电视很少看,文体活动也很少参加。可第二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他还是没有考出自己期望的好成绩,为此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出现了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请你帮小张分析一下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告诉他以后该怎么办。(每先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总结:以后他可以这样调整对策:1.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能继续以小学的名次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的同学毕竟都是小学的精英,聚到一起来,排起名次总会有先后之分。2.改进自己

的学习方法,不能照搬小学的一套。初中不但课程多,难度也加大了,小学的学习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3.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4.取得家庭的配合,不给太大的压力。二:尝试自我归因: 这次期中考试你考得如何?请你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 (小组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三:原理介绍 心理学家张铁忠教授等人发现,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1.把失败归之于自己脑子笨、能力差等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2.把失败归之于自己不努力等不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重燃希望,变得努力。 3.把失败归之于学习难度大等稳定因素。这会使自己学习积极性受影响,甚至会对相应学科失去信心。 4.把失败归之于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这可能会使自己重新树立信心。 5.把成功归之于运气好等外在因素。这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下次不一定会努力。 6.把成功归之于自己能力强、努力程度高等内在因素。这既可能使自己满意、自豪,也可能使自己产生骄傲、自负等情绪。四:正确归因的目的—完善自我

正确归因激励自我专题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归因激励自我 活动形式: 专题讲座 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使学生能够正确归纳期中考试成败的缘故,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以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 活动流程: 引入话题——个例分析——原理介绍——自我归因——自我分析——完成问卷——收集整理——分析反馈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同学们,当你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同学们:“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如此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特不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确实是“正确归因,激励自我”。 二、个例分析:

归因的领域专门广,涉及我们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缩小范围,仅就学习来谈谈。先请各位同学当当心理专家,看下面的个例—— 九年级学生小王,平常尽管父母专门少顾及他的学习,可他的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上了九年级以后,他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对此他感到压力专门大。平常他特不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专门晚,电视专门少看,文体活动也专门少参加。可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他依旧没有考出自己期望的好成绩,为此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出现了失眠,不知如何办才好。 请同学们帮小王分析一下成绩下降的缘故: 生:我们认为他成绩下降的缘故有:1.竞争加剧,各路“高手”奋发图强;2.尽管用功,但方法可能不当;3.因文体活动专门少参加而导致体质下降,精力不足;4.由于七八年级时成绩一直优秀,上了九年级以后可能期望过高,自我要求太严;5.家庭关怀可能升温太快,让他感受压力大。 师:那他以后应该如何办呢? 生:以后他能够如此调整对策:1.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能接着以往常的名次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的同学们怎么讲都在奋力拼搏,聚到一起,排起名次总会有先后之分。 2.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照搬往常那一套。九年级不但

北师大社会心理学课件翻译-第3章-归因-下-陈晓上课讲义

三.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 1.概念 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控制行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比如:我们更喜欢将别人的行为归为他们的内部因素,而不他们所处的环境。 一致性偏差:从别人的可见的行为中推断别人的人格因素的倾向,即使这样的推断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存在着其它可能造成行为的原因。 比如:我们更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于比有根据的,更多的内部原因。 2.实验证据: Jones and Harris(1967) 书写小短文的研究:评估对Castro的真实态度 参与者被要求读学生写的小短文 这些短文既不是反Castro的(社会期望的态度),也不是赞成Castro的(社会不期望的态度)组1:被试被告诉说作者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来写; 组2:被试被告诉说作者不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 要求被试对作者对待Castro的真实的态度进行评定,从10(极度反对)到70(极度支持) 被试倾向于推测作者的态度与短文一致,即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 他们似乎对环境考虑得很少(可以自由选择或是不可以选择:在美国反Castro的运动),而对作者的内在考虑得更多。 Ross等(1977)对Stanford学生的“问答比赛”的研究: 被试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每一组中的被试被随机的指定为提问者和回答者。在控制组,实验者给了提问者十个问题去问回答者; 在实验组,提问者被要求创造十个很难的问题,从百科全书中,去问回答者。 在“问答比赛”后,四组不同的被试被要求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伙伴的,相对于别的Stanford 的学生的智商,作出评价。 Control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4.1 52.5 Contestant 47.0 50.3 Experiment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3.5 50.6 Contestant 41.3 66.8

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你的自我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是人类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起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自我效能感是与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一种概括性的个性特征。比如,某大学生面临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自我效能感就是该大学生对自己参与研究生复习以来的客观自我评价而生产的迎考自信力量。因此,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对能力的信念,在个体的活动成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如此,原因是不同的任务领域对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不同。 (二)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 1、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高自我效能感者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以更大的努力战胜困难;而低自我效能感者相反。 2、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高自我效能感者与环境作用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因而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要求及困难的解决上;而低自我效能感者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惧,阻碍了已有行为能力的表现。 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因素 班杜拉认为,人们接受并整合来自实践的掌握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和情感状态等方面的效能信息,形成和改变自我效能。 (一)个体的实践经验总结。来自实践活动的经验是获得自我效能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它可以就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是否具有获得成功所需要的能力提供最可靠的证明。成功的经验可以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则可能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当个体尚未形成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之前。对于先前已经具备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而言,偶尔的失败不会影响其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他更有可能寻找环境因素、努力不足和策略方面的原因。这样的归因方式,失败不仅不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替代性经验。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当人们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通过持续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们就会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功。相反,对失败者的观察会使个体怀疑自己进行类似活动的能力,进而降低动机水平。 (三)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人们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常常会依赖于当时生理和情绪上的感觉。他们往往将受到的压力视为业绩不良的征兆,而把耐力活动中的疲惫感和疼痛感看作是生理缺陷。同时,情绪也会影响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判断: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消极的情绪状态则有可能削弱自我效能感。 (四)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言语说服是否可靠和有效,必须根据劝说者是谁、他们的信誉以及他们对活动性质的了解情况来权衡。言语说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往往随个体对劝说者的信任程度而变化。个体对劝说者的知识、能力越信任,对劝说者的言语信任度越高,他们对自我效能的评价越有可能受到劝说者言语说服的影响。因此,最有效的言语说服是对个体而言的重要他人或是个体认为有声望、有能力、有丰富的知识和可信任的榜样。这四个因素常常综合起作用。但是,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改变,是因人而异的。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案 第六课合理归因 教学理念: 一个人把他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韦纳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失败归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 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 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

习 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 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 归因。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 教学形式:游戏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讨论讲述小结

学会合理归因(学习)

学会合理归因 胶州实验中学心理组 [主题背景] 一个人把他或她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人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产生的不良影响 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活动准备] 游戏道具:针线学生分组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 [活动方法]游戏、角色扮演、问卷分析、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拓展材料]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1.原因来源,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归因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系于个人条件(内控的),还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的); 2.稳定性,即当事人自认影响其影响成败的原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况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 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 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减轻任务 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运气好——侥幸 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学生对学习成败原因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学习取得好成绩会感到高兴,但只有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或足够努力时,他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而如果把成功归因于题目简单或自己比较幸运时,学生可能就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什么是归因

什么是归因 例如,某个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可能认为是自己没有好好复习,或者是题目太难,或者是自己记性比较差,或者是运气不好等。又如老师在上课时,发现某同学睡着了,老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他昨晚没有休息好,可能真的是很疲惫;或者是这个学生不守纪律,缺乏自制;或者是学生听不懂课程内容,感到乏味;或者是学生故意跟我作对,惹我生气等。不管原因是什么,这种遇到事情,探索其中的原因,寻求合理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 每个人都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寻找原因,只不过有时自己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而已。一般而言,遇到出乎意料的结果,我们更倾向于去推测其中的原因。例如,一个向来成绩很好的学生考了高分,老师可能会习以为常,但是一旦这名学生考得很差,那么就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设法去探寻背后的原因。 归因是个体对行为的主观解释和认识,未必就是引起个体行为或行为结果的真正原因。例如,学生上课讲话,其真正的原因在于有问题没有听明白,想和同学讨论一下,而教师很可能将这种行为归因为该生纪律差。在实际情境中,自己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有时也并非真实的原因,而是个体主观上所认可的原因。这种主观上的解释有时比真正的原因更能对个体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或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

原因的解释。归因是人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知,归因就会发生。海德将归因分为两种:一种是情境归因,将行为的发生解释为环境方面的因素;另一种是倾向性归因(或性格归因),将行为的发生归于当事人的性格因素。 按解释行为的对象来分,包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和对自我行为的归因。在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归因倾向上,一般人会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采取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采取情境归因。

如何引导孩子自我归因

如何引导孩子自我归因 **妈妈评论说:“**看来还是不够勇敢哦,一放学就告诉我们今天体检的各项检查内容,一直强调有打针哦。我们问他有没有哭,他不正面回答我们,就说好多小朋友都哭的呢。他有点习惯性地逃避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呢。作为一个小男子汉是不是缺少了点担当呢。” 在这里要为木木妈的细心和用心赞一个! 其实类似的说辞,在班级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好几个小朋友说。 “XXX,请你专心,不要在上课的时候随便说话。” “蒋老师,XXX也随便说话了!” 还有诸如“是他先推我的”“这不是我的错”“他也没有好好做操”等等等等。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常常会觉得很棘手。因为如果忽视掉,会使他觉得委屈——大家都没有遵守规则,为什么我受到批评,他就没有呢?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果我顺着他的话,对着另一个小朋友教育一番,无形中强化了他的这种推卸责任、逃避自身缺点的行为。把责任推向别人,或者将自己的责任与别人的责任混为一谈,不管是无意识的还是习惯性的,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处理时,我不得不格外谨慎。 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反映了一种心理效应:融合效应。所谓融合效应,是指个人遭遇挫折后,不愿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负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折的人相提并论,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我想我们得首先反思,孩子们从哪儿感受到的“巨大压力”? 他们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没能专心听我,而是自己随便讲小话。我对他的提醒,是不是让他觉得自己被评价成了“不好的孩子”,由此感受到了挫折,因此产生了压力? 爸爸妈妈们煞有其事的问“有没有哭啊?有没有很勇敢?”孩子瞬间联想到:勇敢=棒=好。他当然想当一个好孩子而不是“坏孩子”。所以他会很“聪明”的告诉你们,别的孩子也哭了呢,又不是我一个。 怎样纠正这样的行为?根据认知理论中的行为矫正技术,可以使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引导幼儿注意他人的权利和感受,而不是把这种方法看成惩罚性的警告和约束。 简单来说,如果这个时候我明确告诉他:“我在上课,而你这种随意讲话的行为让我觉得没有礼貌,我觉得不高兴;可不可以请你专心听我的?如果你想发言,请你举手,我一定请你的。” 他的那种“我犯了错,我被批评了”的感觉会不会少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渐渐形成了自我控制力。他的行为也会越来越由其自身的认知结构驱动,而不仅仅是去执行别人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 当妈妈想知道孩子体检时的表现,可以假装很无意的问:“今天还抽血了呀?那一定很痛,要是我说不定会哭呢。你有没有害怕,有没有哭啊?”让孩子明白,就算是害怕、哭了,也都是正常的,是被谅解的。他就会坦承。这个时候针对他的恐惧心理,家长们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战胜对打针(抽血)的恐惧,也许会更好。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一、给孩子布置力所能及的小任务 二、当他敢于承担责任的时候就给与及时的表扬、 三、对他犯的错做及时的详细的解释,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他的错误。批评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四、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有耐心;要持之以恒。 当引导孩子学习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即凡事主动自己承担责任,认定事情可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并积极寻求自己可以解决的办法,那么随着孩子逐步长大,他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能够成为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摘要:为引导大学生的进行合理归因、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并最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现代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三者之间的特点、相关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但是,也有研究从正面证实了那些积极归因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业和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2、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归因模式,同时归因方式也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3、大学生对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体验到的自我效能感,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 Abstract: In order to guide the conduct of reasonable attributed to college students,enhance their self-efficac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the research discuss the attributional style,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health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s,from document materials,It will be from the features and other aspects of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to do the research.By analyzing the document materials ,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people who take a negative attributional style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which affects their study and life. However, other research has also confirmed from the positive attribution of those positive people who are better able to deal with things in school and life,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are more healthy. 2、Self-efficacy has an effact of people's attributional style, at the same time,attributional style is impacting. Individual`s self-efficacy. 3、College Students` attributional style on the negative events, and the self-efficacy experience, will influence the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 Key-words: attributional style,self-efficacy,mental health 在个体毕生发展的历程中,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此时他们一般都处在自己一生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时期,所以无论是获得成功还是遭遇失败,他们都勇于去承担责任(归因于内在因素)。将正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于个体内在的因素,可以增强个体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自信心,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而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内在因素,说明当代大学生勇于正视自己内在的不足之处,勇于自己承担责任,对于今后奋发上进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如何正确地自我归因

如何正确地自我归因? 所谓归因就是指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自我归因分向外归因和向内归因等多种形式。向外归因表现为遭受失败是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背运,并推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向内归因则表现为遭受失败是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向稳定因素归因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向不稳定因素归因则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向不可控因素归因说明自己不能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相反则说明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 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向家长一致呼吁,要仔细分析孩子的归因方式,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并从小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有这样一个例子。兄弟两个,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悲观。他们的父亲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等了一个小时,当他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是,发现他在一个角落里,又抹鼻涕又抹眼泪地哭泣,非常伤心,原来玩具太多了,他不知道玩哪一个,又怕弄坏里挨父亲骂。当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是,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力挖着马粪,看到父母,乐观的孩子像发现奇迹似的嚷道:“看,这儿有这么多的马粪,附近一定会有漂亮的小马。 引导积极归因,激发学习动力 摘要:对学习成绩的归因,在学生的成长中作用巨大,它不仅影响到以后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成绩进行积极的归因以激发学习动力?本文以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为切入点,在学生成败体验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区别引导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并阐述了在归因引导中应引起注意的若干事项,确实有可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归因倾向、归因引导、学习动力 一、引言 我们知道,在学习当中,学生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为自己现有的学习成绩寻找原因,如为什么学习成绩是这样,自己的成绩是否会更好等,这些过程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对学习成绩进行归因的过程。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学生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以后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特点,因此引导学生对学习成绩进行有效的归因,并进行相应的归因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的鲜活的个体,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调节才能起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应当把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以促进其潜能的实现。笔者是一名音乐、美术特长班班主任,班上绝大多数学生是文化学习上“弱势群体”。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归因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归因 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向家长一致呼吁,要仔细分析孩子的归因方式,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并从小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兄弟两个,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悲观。他们的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等了一个小时,当他们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又抹鼻涕又抹眼泪地哭泣,非常伤心,原来他怕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怕挨父母的责骂。 当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时,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挖着马粪,并不断地把散乱到门口的铲干净。看到父母,乐观的孩子像发现奇迹似地嚷道:“看这儿有这么多马粪,附近一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走上总统的宝座。 心理学家在研究上面类似的问题时,发现人们抱有的稳定的情感和态度,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形成的归因模式所决定。归因简单说就是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 向外归因表现为遭受失败时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背运,并推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向内归因则表现为遭受失败时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向稳定因素归因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向不稳定因素归因则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向不可控因素归因说明自己不能够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相反则说明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 如当孩子不小心撞了桌子,你不要说:“桌子不乖,把宝宝撞疼了,桌子该打。”而应该说:“宝宝把桌子撞疼了,桌子没有眼睛,宝宝有眼睛呀,桌子不哭,宝宝下次一定会小心的!” 都市学堂专家认为,父母若注意引导幼儿学习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即凡事主动自己承担责任,认定事情可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并积极寻求自己可以解决的办法,那么随着孩子逐步长大,他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能够成为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成就归因

成就归因 归因的定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重视对人知觉的研究,认为对人知觉的研究实质就是考察一般人处理有关他人和自己的信息的方式。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人原因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海德关于环境与个人、外因与内因的归因理论成为后来归因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对人知觉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就在于使观察者能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K.E.戴维斯1965年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相应推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相应推论。一个人关于行为和行为原因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3个: 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 ②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但是当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时,该行为很可能与其真实态度相对应。如上述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晚会很糟糕,这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态度。 ③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3)凯利的三度理论 凯利在1973年提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①客观刺激物(存在);②行动者;③所处的关系或情境。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三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三个变量: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统一刺激做相同反应。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反应。 (4)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 2007

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2007-02-03 10:52:11| 分类:课程与教学论| 标签:|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好些学生明知学习重要,但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劲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学生似乎很认真,却常常是在自我强迫下进行学习,觉得学习太苦,常有放弃的念头。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知道应当学习却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即缺乏学习动机,学业成绩自然不稳定、不理想。这个中有什么深层的心理原因?有何解决的方法吗?本文拟从归因的角度谈谈缺乏学习动机的心理原因,以及个人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的方法。 一、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学习动机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与学习结果互为因果。一定的学习动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把“要我学习”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习”的主动局面,深深影响学习的结果;而学习一旦成功,其结果(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掌握,求知欲、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和提高)则大大满足了个体的各种社会需要(如求知、自尊、获得他人的赞扬等),并促使个体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当作一种新的迫切的需要,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大量的研究证明:无论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获取良好学业成绩的先决条件之一,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成为激发个体学习的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它总是对结果提出为什么,探寻个中原因。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归因理论主要有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ma~Weiner,1974)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是两种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积极从事相应的活动,并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避免失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常常选择较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这必然导致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效能感。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从归因理论中可以发现,归因是通过影响个体的期望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所作出的原因推断,同样会对学习预期产生影响。个体主动对结果进行积极的归因,对自我的能力就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其行为的坚持性将更强,也愿意应付学业上的挑战;相反,如果进行消极的归因,个体将可能会因对自我缺乏信心而消极应付。因此,归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其不当的归因方式有关。

人格心理学(自己整理)

人格心理学 华若蒙第一章绪论 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1)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互动方式。 (2)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3)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于中、形诸外的统一体。 (4)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 (5)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P5) 2、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4、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第一层,揭示人的共同本性;第二层,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第三层,揭示个体独特性。 5、本书的架构:“T & 3D”,“T”就是指人格理论,“3D”则是组织各种人格研究主题的线 索,是在Cloninger的人格“描述—动力—发展”模型(3D模型)的基础之上经过修正而来的。 第二章人格研究与测评 1、人格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寻求研究深度(2)相关研究:寻求研究广度 (3)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 2、个案研究方法:①临床研究②叙事法(生活史)

第三章特质理论 1、GordonW .Allport, 美国心理学家,既是特质理论的创立者,也是公认的人格心理学学科 创始人。 2、Allport把特质区分为: 共同特质:人类共有的特质,人人都具有,个体间的差异在于不同的人具备此特质的强弱程度不同。 个人特质:个人独有的,与共同特质相对,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 3、个人特质分为: 首要特质: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核心特质: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和性格的核心成分,5-10个。 次要特质:一个人某种具体的偏好和反应倾向,普遍性、一致性较差。不易为人观察。 4、Cattell 将特质区分为: 表面特质: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彼此是不相关的,从外显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5、Eysenck的三维人格理论: 外向性: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这个维度的一端为典型的外向特征群,另一端为典型的内向特征群。(外向者:好交际、爱热闹、易冲动、自信、活跃、喜欢追求变化;内向者:固执、刻板、主观、害羞、不易激动) 神经质: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此维度的一端为情绪不稳定,另一端为情绪稳定。(高神经质者:过分担心某事或害怕某物的倾向,出现不平衡的焦虑状态;低神经质者:平静的、好脾气的、耐心的) 精神质:高分端为高精神质,低分端为超我机能。(高精神质:高攻击、冷漠、自私、冲动、反社会、思维和行为迟缓、高创造性、坚强;超我机能者:仁慈和好心肠) 6、Eysenck的人格类型与古希腊气质学说的对应关系: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归因、沟通与人际关系

论归因、沟通与人际关系 摘要: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本文对比较关键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归因,沟通与人际关系。 关键词:归因沟通人际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的几大方面 心理、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首先要明确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心理: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科,它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行为、情感,怎样受他人的、想象的、现实的及隐含的存在影响;社会:关于社会互动,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解释为出发点。 社会心理学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1.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2.自我与自尊 自我亦称自我认识和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心理状态、生理态度的了解。自我概念与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

重要的作用。 3.社会认知 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异象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人质者的过去经验和有关的经验进行分析认识的,是认知者与被认知者和情景交互任职的复杂过程。 4.归因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的一种普通需要,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经验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5.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小鸡的情绪体验。 6.印象 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景总是按照以往社会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他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过程称为印象形式。 7.沟通与人际关系 沟通指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方式。 二、归因 (一)归因分类 1.归因分为内因与外因 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景归因。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如何正确地自我归因

如何正确地自我归因(总4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如何正确地自我归因? 所谓归因就是指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自我归因分向外归因和向内归因等多种形式。向外归因表现为遭受失败是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背运,并推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向内归因则表现为遭受失败是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向稳定因素归因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向不稳定因素归因则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向不可控因素归因说明自己不能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相反则说明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 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向家长一致呼吁,要仔细分析孩子的归因方式,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并从小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有这样一个例子。兄弟两个,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悲观。他们的父亲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等了一个小时,当他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是,发现他在一个角落里,又抹鼻涕又抹眼泪地哭泣,非常伤心,原来玩具太多了,他不知道玩哪一个,又怕弄坏里挨父亲骂。当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是,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力挖着马粪,看到父母,乐观的孩子像发现奇迹似的嚷道:“看,这儿有这么多的马粪,附近一定会有漂亮的小马。 引导积极归因,激发学习动力 摘要:对学习成绩的归因,在学生的成长中作用巨大,它不仅影响到以后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成绩进行积极的归因以激发学习动力?本文以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为切入点,在学生成败体验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区别引导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并阐述了在归因引导中应引起注意的若干事项,确实有可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归因倾向、归因引导、学习动力 一、引言 我们知道,在学习当中,学生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为自己现有的学习成绩寻找原因,如为什么学习成绩是这样,自己的成绩是否会更好等,这些过程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对学习成绩进行归因的过程。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学生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以后学生 2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增强自我效能感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增加自我效能感 枣庄市第七中学(277218)张丽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并不是很用功,或者说看上去好像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完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每逢学业水平测验,他们却非常关注自己的测验成绩,经常成绩还没有公布就找老师询问成绩或者拿自己的测验题目找老师抱怨分数给算少了,开始我对这一现象很不理解,后来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对他们做了一些侧面了解,才发现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一、需要、认识和情感影响学习兴趣 我们常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却是以需要作为基础的。从心理学上进行分析,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从需要的层面上讲,部分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其实这跟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企业家的存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影响着我们周围的舆论,

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甚至会有意无意的接受极端的“读书无用论”,这样自然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了要学习的内部动力,自然不会对学生产生多么浓厚的兴趣,所以会出现部分学生好像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的现象。 从认识和情感层面上讲,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属于“被牵着鼻子往前走”的,老师和家长对他要求严格的时候,他会跟着往前走,要求稍微一松懈,他自己就停下来了,所以他学习到得只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知识,知识点之间相互没有衔接好,没有过渡性和系统性,这样就为他以后的学习过程埋下了隐患,本来学习的内驱力就不足,学习欲望不强烈。现在又遇到了绊脚石,学生自然会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情绪。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很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喜欢学习,更不要说享受学习的过程了。 二、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可是如果我们说这些学生完全不把学习当成一回事,不免又“冤枉”他们了,他们在课堂上也曾经举手要求回答问题,他们在自习课上也曾经与同位讨论难解的题目,他们在学业水平测试中也曾经冥思苦想,他们在回到家中时也渴望得到父母的夸奖和认同。他们也同样希望自己有一个漂亮的分数可以让自己欢呼雀跃。可是我们无意中的批评可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们对他们的表现视而不见可能让他们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