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钱塘湖”
钱塘湖,又称杭州西湖,坐 落于浙江杭州市中心,三面环山, 以“一山、二塔、三岛、三堤、 五湖”为基本格局,被誉为世界 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2011年, 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 文底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无数游 客前来欣赏。
“钱塘湖”
一山:孤山。 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 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
译文: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 下的白沙堤。
赏析诗歌
1.本诗题目为《钱塘湖春行》,试着在诗中找一找“春 行”的“行(游)踪”。
孤山寺北
贾亭西
湖东
白沙堤
赏析诗歌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来?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从“早莺、 新燕、乱花、浅草”这些景物可以看 出。
诗歌还写了早春的“湖水、垂云、 杨柳、白沙堤”这些景物。
赏析诗歌
3.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 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 取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 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 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 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赏析诗歌
4.“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 “家家”?
当堂检测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点出诗人观景的处所,描绘 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诗句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 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钱塘湖春行公开课优秀(共6张PPT)

钱塘湖春行公开课优秀(共6张PPT)
叙事诗中 :《琵琶行》、《长恨歌》极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 领袖。
为著名。本诗是作者于唐穆宗长庆三年 运用阅读古诗的方法,品味优美诗句,体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第5页,共6页。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6页,共6页。
钱塘湖春行公开课优秀课件 钱塘湖春行公开课优秀课件
的早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师,, 本诗是作者于唐穆宗长庆三年的早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师,,时任杭州刺史。 时任杭州刺史。
第4页,共6页。
读诗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3页,共6页。
知诗人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
领袖。
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点、季节、内容。 几“春处行早”,即莺春争天暖出树游,,谁题家目新点燕明啄了春地泥。
白乱居花易 渐(欲7迷7人2~眼8,46浅)草,才字能乐没天马,蹄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 领孤袖山。 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公开课优秀课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16张PPT).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16张PPT).ppt
果?
“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 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 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重点研讨 4.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多和繁,并化静为动,写出了 花争芳斗妍、竞相开放的情态,从而突出了花的繁茂和其姹紫嫣红的 色彩;用“浅”修饰“草”,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 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不能。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 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 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了多久,姹紫 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 ”“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重点研讨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有怎样的表达效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抒发了对西湖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 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 样光彩照人。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 司马,精神上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 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 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 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整体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4张PPT)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4张PPT)
低。时间- Nhomakorabea-春天,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点 - - - 钱塘湖,事
件--- “行”(赏美景)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品诵感悟
诗人的游览路线是如何 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品诵感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乱”字形象的描绘出初春繁花初绽的景象,“ 浅 ”字生动地描绘 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这两个字体现了早春生机勃勃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早来的黄莺。 几处/早莺/争暖树,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渐渐的要。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不高的青草。
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玩赏不够。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 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所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 沙堤
品诵感悟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2021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修辞:对偶 这两句是从花草迎春写早春景象。
2021
比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南朝梁文学家丘迟的 《与陈伯之书》
2021
找出文中暗 钱塘湖春行
示早春景色 的词语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
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
披上春天
2021
拓展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比较一下两首诗的异同,谈谈你对
春天的印象。
2021
(2):诗歌炼字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 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 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 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02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修辞:对偶、拟人 这两句从莺燕争春写早春景象,写出 了春天带给自然的勃勃生机。
2021
1、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 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 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五句,一句一景,依次是: 春水初平 早莺争树 新燕啄泥
繁花迷眼 草没马蹄
2021
2、在《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对偶手法描 写动物迎春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表现春天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21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5《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5《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5张PPT)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 人表达的情感。(重点) 2.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解题:
在《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指杭州西湖; 春,指早春,出行的季节;行,出游,是 题目中的关键字,中心词。整个标题给了 我们地点、时间、事情三个信息。 题目意思是:(诗人)在早春之际到钱 塘湖出游。
作业安排:
1 背诵、默写这首诗。
2 改写《渡荆门送别》 要求: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抓住特点 ,融入情感。不少于200字。
同学们再见
下节课见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诗句,弄懂诗意:
首联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 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颔联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 春泥在筑巢。
颈联 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生字新词:
啄「zhuó」:啄取,衔。 没「mò」 : 遮住。 蹄 :马蹄。 堤「dī」 :湖岸,这里指白堤。 暖树:向阳的树。 不足:不够。 乱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花朵。
白居易
认识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2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 籍山西太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 称“李杜白”。白居易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通俗易懂,素有“诗魔”、“诗王”之称(诗仙李 白、诗圣杜甫、诗怪郑板桥、诗鬼李贺),他是唐 朝作品最多的诗人。作品有《白氏长庆集》流传于 后世,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 行》等。
提示:读写诗景赏句景可:以从画面、修辞、炼字等角度赏析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共26张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共26张

习作分享,品味语言
今天天气真不错呀,适合出去游山玩水呀,正好活动一下我这把老骨头 儿了啊!
听说钱塘湖一带风景很好呢,就去那儿吧,话不多说,向钱塘湖进发。 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西湖岸边上,他们说的果然没错呀!一眼望去,湖面 上水波粼粼,站在岸边,听着流水声,轻风划过脸庞,顿时感觉心旷神怡呢 。不远处,一只只黄莺叽叽喳喳地叫着,好似在争抢自己的地盘,此时,天 上的浮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以为天 与水没有界限了呢!真是“天连水尾水连天”啊!
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 本首诗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从“早 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中 可以看出
2.“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 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 不能。因为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 。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 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 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 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 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 ”“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 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叽叽,喳喳”,一阵细丝般婉转的乐曲吸引了我的注意,是春姑娘在 弹奏吗?哦,原来是几处早出的黄莺正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 衔着春泥在筑巢呀。
倏然间,一朵,两朵……千朵,万朵,所有灿烂的脸庞纷纷展开了青春 的色彩,似一只只袅娜的彩蝶,嬉笑着翩跹而来,逐渐将我淹没。连那株株 矮小的青草,也似留恋那马蹄清脆的声响,轻巧地缠住了我们的步伐。
3.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 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 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 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首联:孤山寺 贾公亭 水初平 云脚低
大处着笔,勾画轮廓 山光水色,春水初生
远景
湖上 春光
颔联: 早莺争暖树 诗人所渐迷眼

颈联: 浅草才没蹄
诗人骑马所感:姹 紫嫣红,目不暇接
近景

湖东
景色
尾联: 最爱湖东行不足
直抒胸臆,心情 喜悦,流连忘返
颔 几处早莺争暖树, 联 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 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 在筑从巢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颈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从植物

浅草才能没马蹄。
的变化 写早春
景象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
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
够遮没马蹄。

绿 杨
最爱景 的
对 西
充 分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 “几处”和“谁家”可以理解为“处处”“家家”。
C 描写想象中景色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 阴里白沙堤。”
D 文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写的 是初春湖面景色。
品诵感悟—完成下列填空
1.这首诗以( )为线索,紧扣( ( )的心情。
(春行、早春、喜悦)
4.举例说明《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运用了何种修辞 方法?直抒胸臆的诗句是什么?
• “几处早莺争暖树”与“谁家新燕啄新 泥”这两句对近景及高处的莺燕的动态 描写,突出了早春特有景象,修辞上运 用了对偶的方法。“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也是写近景,是写低 处,花草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色 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 孤山寺北贾亭西 (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
联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了望湖面)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 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 片。






居 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 乐天, 号 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 且影响深远的 诗人 和 文学家 ,有
“诗魔 ”和“诗王 ”之称,他的诗
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
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叙长事恨诗歌
《 琵琶行》、《
》极为著名。
读美文 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只早到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树, 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衔泥筑巢。
(“争暖树”、“啄春泥”写出早春特 色。)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各种各样开放的花渐渐地要迷乱人的眼睛,浅 浅的草刚刚没过马蹄。 “没马蹄”写出早春 特色。
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 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 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 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 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3诗中为突出早春季节特点描写了哪些典型景色? 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 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 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 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 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运 用“几处”“谁家”“渐欲”“才 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 “春行”的特点。
)的特点,抒发了诗人
2.诗人选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哪两种鸟?抓住了初春的景物特 点,选取了极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
(莺、燕) (乱花、浅草)
3.诗人写了三处地方,分别是( )最吸引作者是( ) (孤山寺、贾亭西、白沙堤)(白沙堤)
4,诗人采用( )的表现手法,随着作者的脚步,景物也 发生了变化。
(移步换景 )
远景
描写钱塘湖早春风光,抒发喜悦情怀。
对仗要求:
两句中的短语结构和 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 像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 两相对。
想一想?
文中哪几联诗句使用了对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D )
A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内容是 暮春景色。
阴 湖迷 湖 表
里 东恋 早 达
联 白行 春作
沙不 美者
堤足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
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探究思考
1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 • 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 么不是“家家”?
品诵 感悟
解释诗中划线词的词义:
1、水面初平云脚低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4、浅草才能没马蹄 (

5、最爱湖东行不足 (

6、绿杨阴里白沙堤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春来到孤山寺北贾亭之西, 春水初涨,才同堤平,白云低垂,与 湖水相连。
(大处落笔。“水面初平”写出初春轮廓。)
5.诗人把游春人的活动和春景结合起来 描写,做到情景交融的两句诗是:------。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马蹄。
内容总结:
全诗以“ 行 ”字为线索,从 孤山起寺,

白终沙。堤以“
”字为着眼点,
写出了春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
情。
喜悦
品味探究苑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 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