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 第4讲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教案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4讲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精析精练教学案一、考纲阐释词语的使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
“使用”是指考查考生使用词语的能力在于理解和辨析,同时也表明词语的具体解释、词性、结构等知识不是考查的范围,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
具体考查包括两个层面:正确理解,正确使用。
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
其中不仅包含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含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
本考点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三个方面,本部分重点解析实词和虚词。
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虚词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
二、考点透析(一)实词正确使用实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实词。
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能力。
近义词主要有两类:一是同音近义词,如:“学力”和“学历”,“必须”和“必需”;二是异音近义词,如:“迟缓”和“犹豫”,“称道”和“称奇”。
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法迥异或微殊的词语都是高考不变的考查方向。
近义实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意义方面辨析(1)辨明范围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如:“事件”和“事情”都表示人类生活中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但“事件”限于指历史上或社会上的不平常的大事情,适用范围小;“事情”可指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适用的范围广。
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如果不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
(2)把握轻重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高三语文组张磊教学目的1、了解考纲要求2、了解熟语的特点3、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教学重点1、熟语的积累2、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点阐释新的《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调整,增加了“词语”的覆盖面,给我们启示:第一:高考语言命题更加关注人文性,贴进生活,贴进考生;充分考查毕业生的语言基本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广大考生要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把考点放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复习;按照语文的学习规律做到字不离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生活实际。
二、知识梳理:什么是熟语?,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
是语言中结构定型,以整体来表达其语义的固定短语或句子,主要包括成语、惯语、谚语、格语、歇后语等。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定性。
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与成语一样,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随易作大的改动,如“碰钉子”,我们不能说成是“碰螺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不能说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草烧”。
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一些字,也可以改动一些字,如“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诸葛亮”,也可以写成“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再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属于交叉关系,同一语言既可能是谚语,又可能是歇后语,也可能是惯用语。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非得搞清楚某一语句是谚语还是歇后语或者惯用语。
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恰当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俗语:一般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样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也多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如:“鼻子不通,吃点大葱”“今晚火烧云,明天晒死人”“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
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考试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辨别并正确运用各种词语(包括熟语)。
3. 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高考真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重要性。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
2. 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误用类型及原因分析。
3. 典型例题分析:辨别并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4. 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5. 课堂练习: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包括熟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高考语文考试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解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分析:分析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误用类型及原因。
4. 示例: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5.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答案,分析其错误类型,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语文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词语(包括熟语)积累活动,如制作词语卡片、进行词语接龙等。
2.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加深对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和运用。
[推荐精选]XX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学习型教学案_2
![[推荐精选]XX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学习型教学案_2](https://img.taocdn.com/s3/m/12327269312b3169a551a41e.png)
XX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学案正确使用词语复习学案(五)课前预习案一、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停滞嗟叹喟然长叹关隘稂莠腼腆刚愎自用日晷铿锵牵掣瘐毙绿林好汉一叶扁舟蹉跎岁月别出机杼箪食壶浆忧心忡忡以升量石兵不血刃二、字形: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分岐奉禄幅射蜂踊焕散谎谬喝采蝉娟呕气挤身呕歌抿灭智理名言出类拔翠事在必行受治于人自立更生山呼海哮不识时物洽如其分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________。
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复习目标】: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本节重点】:成语的理解和积累。
一、【高考链接】[例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也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个中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的能力。
A项,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B项,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热点。
对词语的考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主要有两种常见题型:一种是根据语境辨析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填空(2022年新高考1卷题型);另一种是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选择题,历年常规题型)。
二题点讲解题点1从三个方面辨析近义词语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二)从用法方面辨析(三)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详见课件)[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1)在青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2)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合作中,中国是值得欧盟的实力伙伴,中欧应携手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3)这位著名导演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影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
A.称道信赖善于B.称奇信赖擅长C.称奇信任善于D.称道信任擅长小积累:词义前轻后重的近义词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研究—研讨损坏—破坏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轻视—蔑视—藐视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实词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义实词可根据意义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辨析。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1)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
(2)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着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3)校长找到几名同学详细询问,才知道事情的。
原来这些书是一个书贩来推销的,开始同学们都不想买,可是这个书贩说他是大学生,要勤工俭学,大家才买的。
高考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复习教案

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备考必读【考点明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A【考点解读】高考《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中的“成语”改为“熟语”,从而扩大了词语考查的范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般是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来考查词语、熟语的语境义;另外,还包括准确把握和调配词的感情色彩。
正确使用词语,在高考中包括这样几点:(1) 辨析同义词。
(2) 正确使用虚词。
(3) 辨析成语(熟语)的使用情况。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词义、词性、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义的轻重、词的使用范围、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知识;关于成语(熟语)的意义、特点、结构、出处等知识;此外,还应该了解虚词及短语(熟语)的有关知识。
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结合语境辨析选择同义词、近义词;结合语境辨析选择正确或错误的选项;用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解释词语语境义;在病句修改题中修改用错了的词语等。
【考情分析】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在前些年中,基本上是近义词辨析与成语并行考查,“缺一不可”,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高考试卷结构的变化,近义词辨析(以虚词、实词为主)的考查渐渐处于次要地位,特别是近一两年来,近义词辨析的比重逐渐降低,而成语(包括熟语)的考查依然是“必考”的内容,几乎所有的试卷中都有涉及。
【复习指津】一、实词的使用正确使用的前提是正确理解。
理解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词语本身的意义,即词义;二是辨析近义词。
(一) 词义词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对词义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能进行交际、阅读和写作,所以掌握词义很重要。
1. 了解词义和字义的关系。
词义以语素意义为基础,但不等于字义。
在合成词里,字义只是理解词义的基础与线索,有些词是语素义的相加,而有些词则不可照字面意义机械理解,望文生义。
2. 了解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词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个意思,叫本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
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栏目索引
答案 B ①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草,秋天的菊花,在不同的季节里,各有独特的优美风姿。 比喻各有专长。 ②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 ③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栏目索引
角度三
语义轻重不同
有些成语语义有轻重之别,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特定的语言环
境慎重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如
答案
D
①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②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 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③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栏目索引
对点演练 1.(2015河南许昌四校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C)
的美。
①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将于2016年8月举行,届时,奇幻热辣且色彩斑斓的南 美将献上独具风情的开幕演出,给观众带来
闻广博,记忆力强,用于书面语;后者侧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栏目索引
典例4 (2015黑龙江哈三中二模)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
①当执法人员对假冒少数民族群众的小贩进行处罚时,该小贩故作听不 懂。但当执法人员拟对物品暂扣时,他又原形毕露, 图不接受处罚。 ②英国统治阶层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对数字毫不敏感,只会靠 治理 ,强词夺理,企
D
)
①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
场
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导致当地
②世界杯期间,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巴西,各色人等 犯罪率急剧上升。
③对于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刘明康表示,不是每一家都是赢家,
目前这个领域
A.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谁走得更好,还需拭目以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用实词、虚词、成语等。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是否恰当,并掌握词语运用类题目的一般答题规律和技巧。
3.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能够将有关词语正确使用的答题技巧和方法运用于高考考场实际中。
教学重点:
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选用实词及判断实词、成语使用的正误。
2.掌握词语正确使用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词语正确使用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式:
1.从高考真题的分析中总结高考命题方法及趋向;
2。
通过精讲、精练典型试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先看下面一封家书: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
您好!
见字如面,您老身体是否茁壮成长?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奋不顾身地学习。
日前,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
您批评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
祝爸爸
万寿无疆!
您青梅竹马的儿子:
王强
年月日同学们一定会笑话这封所谓的家书,为什么呢?因为王强同学不懂成语的含意,就滥用
成语,导致了笑话。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成语、实词、虚词等的正确使用对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有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呢。
请与老师一起走进词语的世界。
二、正确使用词语的解读。
“正确使用词语”主要是就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言的。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首先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此前提下,能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意义作用。
为此,我们要了解把握词义的方法,熟练掌握比较词义的技巧。
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涉及到使用实词虚词的常是以下几种题型:单纯的词义解释辨析;结合语境同义词辨析(包括实词虚词),而又以后者为多见。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词语是建筑材料,没有一定量的词语积累,语法修辞都无从谈起。
要过使用词语这一关,必须体会积累词语选用词语的方法,掌握解释词语的技巧,了解辨析同义词的角度。
“正确使用词语”这个考点属表达运用类,能力层级为E组,几乎年年考,题量为1-2题,分值为3-6分。
就实词、成语而言,一是要掌握理解词义的方法,能分析词义的细微差别,二是要学会能根据语境来辨析词义,正确选择所需的词语;就虚词而言,主要是能正确运用虚词,掌握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从解题的技巧上来说,希望学生明了高考考查涉及到的题型及其特点,并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
三、真题揣摩。
走进高考,以高考真题来例析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四、词语运用的方法指津。
展示PPT。
(略)
五、查漏补缺。
学生提出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老师予以完善。
六、考点小结。
见PPT。
(略)
七、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见“跟踪训练”中的题目及有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