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课程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cad cam毕业设计

cad cam毕业设计

cad cam毕业设计CAD/CAM 毕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导言:在现代工业设计与制造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的应用已经变得不可或缺。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们展示自己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机会,CAD/CAM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CAD/CAM毕业设计的主题展开讨论,探索其意义、方法和实践。

一、CAD/CAM技术的意义CAD/CA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创意构思和设计方案的制定,从而避免了传统手绘设计的繁琐和不可逆性。

而CAM技术则将CAD设计转化为实际的制造过程,通过数控机床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实现高效、精确的零件加工和产品制造。

因此,CAD/CAM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大幅度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CAD/CAM毕业设计的选题在选择CAD/CAM毕业设计的选题时,应结合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求。

例如,可以选择与汽车工程、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相关的设计项目,以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CAD/CAM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

此外,还可以选择与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工艺制造等学科交叉的设计项目,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

三、CAD/CAM毕业设计的方法在CAD/CAM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设计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目标,了解用户的要求和期望。

2.概念设计:通过CAD软件进行创意构思和初步设计,生成多个设计方案,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3.详细设计:对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包括尺寸确定、材料选择、工艺规程等。

4.模型制作:利用CAD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

5.数控编程:将CAD设计转化为数控机床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指令,实现自动化的零件加工。

CADCAM论文--山东理工大学结课论文

CADCAM论文--山东理工大学结课论文

CAD/CAM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I],最早用于航空领域,解决由于飞机速度不断提高而引起的飞机设计和制造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CAD/CAM技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提高机械CAD/CAM制造水平不但要有先进的制造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有掌握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人才‘机械CAD/CAM技术作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机械CAD/CAM技术课程的特点机械CAD/CAM技术的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有限元结构分析、机构运动仿真、优化设计)和产品数据管理(PDM)等。

该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太容易把握,一方面,通过机械CAD/CAM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希望能够掌握一种适用性强的CAD/CDM软件的操作,可以很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另一方面,目前机械CAD/CAM技术本身还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之中,可以选择的相关软件越来越多,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限制,不可能详细地针对某个指定的软件进行介绍‘不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在今后工作中很难适应该技术不断的发展。

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太多的理论阐述学生很难接受,但如果过多地进行CAD/CAM 软件的应用操作介绍,学生又不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因此,本课程应该侧重于从理论上讲述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目前使用的CAD/CAM软件使用情况,介绍CAD/CAM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配置合理的CAD/CAM系统,适应工作要求。

2机械CAD/CAM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课本的选择是很关键的,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机械CAD/CAM 技术的应用而不是开发,这是选择教材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基本前提。

关于CAD/CAM的论文

关于CAD/CAM的论文

关于CAD/CAM的初步认识学校名称: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学生姓名:**学号: ************* 专业:机电一体化教育层次: 本科入学时间: 2013年秋指导教师:***论文提纲一、CAD/CAM的基本概念(一)1.1 CAD技术1.2 CAM技术(二)、 CAD的分类及用处二、CAD/CAM系统组成及其软硬件三、CAD/CAM系统中计算机的配置四、国内CAD市场状况及CAD/CAM主流(一)软件产品概述(二)引进的国外主要软件及国内生产的软件五、CAD的实用性及优越性六、计算机绘图的目标七、使用CAD技术的优缺点八、总结摘要【内容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CAD/CAM技术是一项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帮助人们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新技术,他是计算机技术在零件生产中综合应用的新飞跃,CAD包括建立几何模型、工程分析、产品分析、动态模拟、自动绘图等;CAM包括数字化控制、工艺过程设计、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FMS)、工厂管理等,CAD/CAM技术是制造的主要组成部分,文中简述了CAD/CAM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航空和军事工业中,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

1989年美国国家工程科学家将CAD/CAM技术评为当代(1964-1989)十项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

三十几年来CAD技术和系统有了飞速的发展,CAD/CAM的应用迅速普及。

在工业发达国家,CAD/CAM技术的应用已迅速从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发展,由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推广,由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向日用家电、轻工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普及。

而且正在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对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CAD/CAM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发展和意义,同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的问题,最后表达了本人对于CAD学习的无比热爱和继续求知的热情,它带来的无尽空间和神秘感让我不断进取!【关键词】飞速发展自动绘图数字化控制自动化技术一、 CAD/CAM的基本概念CAD/CAM技术是制造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项综合性应用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学科交叉、综合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cad课程论文六篇

cad课程论文六篇

cad课程论文六篇cad课程论文范文1(一)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相融合,突出体现实践性服装CAD具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放码、排料等一系列模块,每一模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工具,服装CAD要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做出以下两方面调整:首先,在课程内容支配上要将服装CAD融入到每一门与之相关的专业课中。

譬如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结束后,再学习服装CAD中的款式设计软件,款式设计课程的最终作业要求同学由服装CAD来代替原来的手绘款式设计,这样就将原有的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与服装CAD款式设计这两部分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学时安排上服装CAD的款式设计在原有的服装CAD课程中占用学时不变,两门课程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行分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同学在接触软件时已带有任务性,有目的的学习加上老师的讲解比传统学习方法更适合对软件的领悟与把握;同样,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服装CAD结构设计模块相结合,结构设计课程要求完成手工纸样设计,再由服装CAD完成电脑绘制结构制图、完成工业样板;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课程可与服装CAD课程中的放码、排料模块相结合,同学比对两种方式完成的作业,既增加了实际动手力量又能体会服装CAD的确使企业提高实际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管理便捷等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服装CAD 的熟悉。

其次,在课程先后时间支配上要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符合,也就是是遵循企业中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业样板—放码—排料—成衣的先后挨次,那么,不但在时间上要符合,而且完成的效果同样也要符合企业实际状况。

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款式设计课程开头时,必需将市场上最新的款式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是说要紧跟市场,以新的设计和款式代替陈旧的款式来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同时根据企业中的模式,将设计转化为成衣。

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思想要转化成真实的产品,这是一个符合企业真实状况的“大任务”。

西南石油大学机械CADCAM结业论文

西南石油大学机械CADCAM结业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事石油装备的人才队伍也在逐步增大,知识结构越来越合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7.以自主研发为主,以引进吸收为辅
由于我国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在石油装备制造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9000m,12000m,超深井钻机的研制成功。
3.物体质量特性计算功能
4.三维运动机构的分析和仿真功能
系统应具有研究机构运动学特征的能力,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从而为设计运动机构时,全面了解机构的性能和运动情况,提供直观的、可以仿真的交互式设计技术。
5.二、三维图形的转换功能
产品的总体设计需要三维图,结构设计用二维图形,并有绘制工程图的功能。
关键词:石油装备、CAD系统、参数化、设计流程、系统结构
1.CAD
1.1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是设计人员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之下,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的总体设计、绘图、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这是传统设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设计人员通过人机交互操作方式进行产品设计构思和论证,产品总体设计、技术设计、零部件设计,完成有关零件的强度、刚度、热、电、磁的分析计算和零件加工信息(工程图纸或数控加工信息等)的输出,以及技术文档和有关技术报告的编制。目前,CAD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机械、电子、航天、化工、石油、建筑等行业。CAD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设计效率,优化了产品设计方案、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加强设计的标准化。
在已经使用CAD技术的企业中,CAD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产品设计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2)编写计算设计分析程序库;(3)编写专用程序库;(4)创建基础图形库;(5)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6)产品数据管理等。

22CADCAM论文

22CADCAM论文

CAD/CAM第一、二章的综述一、CAD/CAM对工业的影响现代工业产品从设计到成型再到大批量生产,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产品设计师、加工工艺师、熟练的操作工人以及生产线的管理人员等协同努力来完成,它是一个设计、修改、再设计的反复迭代、不断优化的过程。

传统的手工设计、制造己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CAD/CAM技术的运用,正从各力一面取代传统的手工设计力一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CAD/CAM技术具有效益高、知识密集、更新速度快及综合性能强等特点,己成为整个制造行业当前和将来技术发展的重点。

CAD/CA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必将对现代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CAD/CAM技术不是传统设计、制造流通和方法的简单映像,也不是局限在个别步骤或环节中部分的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而是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以及人的智,,和经验以现代的科学方法为指导结合起来,在设计、制造的全过程中各尽所长,尽可能的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完成那些重复性高、劳动量大、计算复杂及单纯靠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辅助而非代替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个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

二、CAD/CAM技术的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Manufacturing,简称CAM),是指以计算机软、硬件为主要技术手段来生成和运用各种数字信息和图形信息,进而协助人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CAD/CAM技术是一项利用计算机帮助人们完成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的新技术,它是计算机技术在零件生产中综合应用的新飞跃。

CAD包括建立几何模型、工程分析、产品分析、动态模拟、自动绘图等;CAM包括数字化控制、工艺过程设计、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FMS)、工厂管理等。

作为CAD技术在产品制造和加工领域的延续和发展,CAM中最核心的技术是数控技术。

CAM通过使用数控机床按数字量控制刀具运动,完成零件加工。

CAD CAM论文

CAD CAM论文

l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初的机械制造业,总的发展趋势为: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

信息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也将由信息主导,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组织管理方式的全新机械制造业。

其中柔性化是使下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

灵捷化是使生产推向市场的准备时间缩为最短,使机械制造厂的机制能灵活转向。

智能化是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

信息化是使机械制造业不再是由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牛产出价值,而是由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最的力量生产出价值。

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2 CAD/CAM软件的特点及其应用CAD/CAM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先后走过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机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当时流行的CAD/CAM软件。

现在,工作站和微机平台CADICAM软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比较流行的商品化软件。

(1)PICAD:PICAD系统及系列软件是中科院凯思软件集团及北京凯思博宏应用工程公司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D软件。

该软件具有钾能化、参数化和较强的开放性,对特征点和特征坐标可自动捕捉及动态导航;系统提供交互环境下的开放的二次开发工具,用户可以增加功能或开发专业应用软件。

(2)CAXA:CAXA电子图板足高效,方便、智能化的通用中文设计绘图软件,辅助设计人员进行零件图、装配图、工艺图表、平面包装的设计,适合二维绘图的场合,可使设计人员甩掉图板,满足相关行业的设计要求。

CAXA-ME是一套数控编程和三维加工软件,具有强大的造型功能,可以快速建立复杂的三维模型,它为数控加工行业提供了从造型,设计到加工代码生成、加工仿真、代码校验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其中的注塑模设计(CAXAIMD)是一套中文注塑模专业CAD软件,可使设计人员不必翻找设计手册即可轻松设计模具。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五篇范例)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五篇范例)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模具CADCAM》课程设计景德镇陶瓷学院《模具CAD/CAM》课程名称模具设计 ___院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___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_ 姓名:__陈俊_____ 学号:200910340116_____ 指导教师:刘文广_________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10日—14日目录1.原始数据及资料 1.1课程设计任务 1.2完成的工作量 2.对设计课题的分析2.1选择并分析原材料的工艺特性和成型性能2.2分型面位置的确定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3.设计计算3.1浇注系统的设计 3.2成型零件的设计 4.模具结构设计4.1 准备工作 4.2创建模具模型 4.3设置收缩率 4.4设置分型面 4.5分割体积块4.6产生凸模、凹模零件 4.7设计浇道系统4.8设计完成后所产生的零件5.设计小结 6.参考文献一:原始数据及资料图一:零件cad图⒈ 课程设计任务根据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10日—14日指导书提供的CAD图及相关参数,用UG6.0来进行其注塑模具成形部分的设计(型腔、型芯等)。

⒉ 完成的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课程设计目的,本人的设计任务,设计步骤,结论,心得体会和建议;2、上交完成的零件模型和模具相关UG6.0文件(电子文档)。

二:对设计课题的分析Ⅰ、选择并分析原材料的工艺特性和成型性能;①件的使用要求塑料制件主要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由于塑件有特殊的机械性能,因此设计塑件时必须充分发挥其性能上的优点,补偿其缺点,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塑件的形状尽可能地做到简化模具结构,符合成型工艺特点,在设计时必须考虑:(1)塑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等;(2)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3)塑料形状应有利于充模流动、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热塑性塑料)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4)塑件在成型后收缩情况及各向收缩率差异;(5)模具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塑件的复杂程度;(6)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制造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CAD/CAM技术的介绍
CAD/CAM技术以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和系统软件为基础,它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

是一种设计人员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方法。

其特点是将人的创造能力和计算的高速运算能力、巨大存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CAD/CAM,该技术是以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在工程应用中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推动了几乎一切领域的设计革命,在机械行业的应用中尤以模具制造业的应用成果最为突出。

CAD/CAM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也为工厂实现由产品设计、生产到管理的一体化,无图纸化奠定了基础。

CAD/CAM建模(造型)是CAD/CAM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对CAD/CAM的整体技术水平及相关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今流行的商品化CAD/CAM系统主要基于2D 平面或3D线框造型,3D曲面造型和参数化实体造型三种。

1、2D平面或3D线框造型以AutoCAD等为代表,主要解决计算机绘图初级工作。

2、3D曲面造型。

以DUCT/SHAPE为代表,是3D建模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在解决复杂形体单一零件的三维建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适合于复杂模具、汽车、飞机等复杂曲面产品设计与制造。

3、参数化实体造型。

以SOLIDWORKS、SOLIDEDGE为代表的实体造型如实反映了所设计零件的空间结构,参数化设计确保了零件、部件、总装及2D、3D工程图纸修改的相关性,完全符合机械设计过程。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研制成功图形显示终端,实现了图形的屏幕显示,从此结束了计算机只能处理字符数据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图形学。

第二章CAD CAM软件介绍
美国CAD CAM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开发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宗旨是使每位设计工程师都能在自己的微机上使用功能强大的世界最新CAD/CAE/CAM/PDM系统。

90年代初,国际微机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机性能大幅提高,而价格
一路下滑,微机卓越的性能足以运行三维CAD软件。

为了开发世界空白的基于微机平台的三维CAD系统,1993年PTC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与CV公司的副总裁成立CAD CAM公司,并于1995年成功推出了CAD CAM软件,引起世界相关领域的一片赞叹。

在CAD CAM软件的促动下,1998年开始,国内、外也陆续推出了相关软件;原来运行在UNIX操作系统的工作站CAD软件,也从1999年开始,将其程序移植到Windows操作系统中。

CAD CAM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该系统在1995-1999年获得全球微机平台CAD系统评比第一名,从1995年至今,已经累计获得十七项国际大奖
第一个基于Windows平台的三维机械CAD软件l
第一个创造了FeatureManager特征管理员的设计思想l
第一个在Windows平台下实现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l
第一个实现动态装配干涉检查的CAD软件l
第一个实现智能化装配的CAD公司l
第一个开发特征自动识别FeatureWorks的软件公司l
第一个开发基于Internet的电子图板发布工具(eDrawing)的CAD公司
第三章一级齿轮减速机的设计与建模
3.1减速机的介绍
减速机是常见的工业产品。

包括上下箱体、减速器齿轮及配件。

上箱体包
括箱实体、安装孔、观察孔、筋板、吊环,下箱体包括箱实体、安装孔、筋板、油尺、放油孔等。

它由电动机通过带轮带动,在通过两齿轮啮合而带动输出轴,实现减速。

电动机的转数先经带轮后,再由减速箱内的一对齿轮减速,最后达到要求的转数。

两个轴分别由一对滚动轴承6204和6206支承,轴承安装时的轴向间隙由
调整环调整。

减速机采用稀油飞溅润滑,箱内油面高度通过指示片进行观察。

通气塞的作用是为了随时排放箱内润滑油受热后挥发的气体和水蒸气等。

3.2大齿轮的建模
(1)单击新建文件按钮,或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2)单击草图绘制按钮,新建一张草图。

默认情况下,新的草图在前视基准面上打开。

(3)以原点为圆心绘制一个直径为114mm的圆。

(4)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拉伸按钮,在【拉伸】属性管理器中设置如图1-1所示的参数值。

(5)在拉伸件1的一个面上绘制草图2。

两个圆,一个直径为105mm,另一个直径为114mm,如图1-2所示。

(6)再接着绘制样条曲线,如图1-3所示,形成齿轮的一个齿。

(7)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拉伸按钮,在【拉伸】属性管理器中设置如图2-4所示的参数值。

(8)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圆周阵列按钮,在【圆周阵列】属性管理器中设置如图1-5所示的参数值。

齿轮的各个齿形就生成了,如图1-5所示。

(9)在前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3,如图1-6所示。

(10)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拉伸-切除按钮,在【拉伸-切除】属性管理器中设置拉伸切除方向为给定深度,深度为140mm,生成如图1-7所示的实体。

(11)再在前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4,如图1-8所示。

(12)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拉伸-切除按钮,在【拉伸-切除】属性管理器中设置拉伸切除方向为给定深度,深度为30mm,并且点亮拔模按钮拔模度数为30°。

(13)然后以前视基准面为基准建立基准面1,距离为70mm,再选择镜像按钮,镜像参数如图1-9所示。

(14)大齿轮就形成了,如图1-9所示。

图1-1图1-2
图1-3图1-4
图1-5
图1-6图1-7
图1-8图1-9
3.6减速机的装配
(1)新建文件,类型为装配,子类型为设计。

(2)单击零件调入按钮调入箱体。

设置为缺省。

(3)调入轴承垫圈,选择垫圈轴线与箱体大孔轴线作为第一配合,并调整二者端面距离为10。

(4)调入轴承,放入合适的位置。

(5)调入齿轮。

(6)调入轴承端盖,与轴线对齐。

(7)调入箱盖,选择箱盖与箱体贴合面作为第一配合,并调整其他端面以使之贴合。

参考文献
[1]孙江宏,段大高.Pro/E2001高级功能应用与编程处理.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3
[2]何存兴.液压元件.北京:机械下业出版社,1985
[3]刘文剑.CAD/CAM集成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4]张品湘,胡海梁,张崛.摆线齿轮有限元法分析传动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滕献银,李克旺,赵新华.摆线齿轮齿廓展成的CAD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6]姜俊杰.Solidworks Wildfire高级实例教程,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7]刘飞等.CIMS制造自动化.北京:北京机械出版社,1997
[8]张继春,杨建国.装配设计与运动仿真及Solidworks实现.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9]王炽,鸿欧宗瑛.计算机辅助设计.北京:北京机械出版社,1997
[10]詹友刚.Solidworks2001教程.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宁汝新,徐宏山.机械制造中的CAD/CAM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