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四害密度监测方案(简化)
“四害”防制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四害”防制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X年“鼠、蟑螂、苍蝇、蚊子”(简称“四害”)防制工作,降低“四害”密度,保持我市“四害”防制工作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X版)》、《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求,完成三大目标:(一)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建立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针对区域内危害严重的病媒生物种类和公共外环境,适时组织集中统一控制行动。
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二)掌握病媒生物孳生地基本情况,制定分类处理措施,湖泊、河流、小型积水、垃圾、厕所等各类孳生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三)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监测调查,收集病媒生物侵害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置。
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
二、“四害”防制标准(一)鼠类防制根据《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GB/T27770-X城镇鼠密度控制水平C级1.防鼠设施防鼠设施合格率≥95%被检查单位: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食堂、副食店、食品加工厂(店)、酿造厂、屠宰场、粮库、饲料厂等。
要求:在外环境或下水道的鼠可能进入室内的地方设置防鼠闸(竖箅子缝小于10mm)、防鼠网(≤6mm)、挡鼠板(≥0.6m)、门框包铁皮(≥0.3m)等建筑或设施。
2.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鼠迹阳性率≤5%,有1处鼠迹的房间就算鼠迹阳性房间,15平方或不足15平方的房间算1间,大于15平方房间按15平方为1间折算,计算公式:鼠迹阳性率=阳性房间数/总房间数×100%,鼠迹阳性率即鼠密度。
被检查单位: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食堂、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场、粮库、饲料厂、医院、机场、港口、火车站、汽车站等。
要求:一般采用鼠迹法,即用手电筒照明检查室内环境,查找鼠迹(活鼠、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鼠道等)。
2024地方四害除治方案

2024地方四害除治方案
在未来的2024年,地方四害问题一直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环境挑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我们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首先,我们将加强四害防治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四害防治工作的全面推进。
此外,我们还将推动四害防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全方位的防治。
其次,我们将采取创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四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对四害的监测、防治工作进行精确化、智能化处理,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保损害。
再者,我们将加强四害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四害防治的知识,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四害防治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最后,我们将不断加强四害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可以对四害的分布和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确保四害的防治工作在正确的轨迹上持续向前发展。
2024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四害防治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确保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为建设
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而不懈奋斗。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地方四害防治事业的成功实践而努力奋斗!。
创建卫生城市四害密度监测方案.doc

创建卫生城市四害密度监测方案.doc篇一:《2015年羊山新区四害密度检测工作计划》2015年羊山新区爱卫办四害密度监测工作计划根据信阳市2015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为了有效控制全市四害密度,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药物防制为辅的措施,采取集中消杀与日常防治相结合,结合信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控制和消灭病媒生物传染源,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四害达标成果。
现结合羊山新区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除四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必须充分认识到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社会性和艰巨性。
广泛动员,认真组织,群防群治。
要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四害的危害性的科普知识,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加强检查督促加强四害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做好辖区单位、居民区投药除害工作,做到不留空白点。
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三、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消除四害孳生地根据季节特点和四害生活习性,适时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开展卫生整治活动,保持工作环境和生活场所清洁,消除四害孳生地。
通过以上行动,带动除“四害”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居民创造文明、卫生、舒适、宜居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认真做好四害密度调查监测要集中开展春、秋两季灭鼠活动。
从三月起,各单位要做好四害孳生地本底调查工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密度检查和监测,为科学除害提供依据。
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创卫标准要求对四害密度调查进行收集、归类、装订。
五、监测范围、监测方法羊山新区范围内,根据种类监测要求作以下安排1、鼠密度监测(1)监测范围每次选一个居民区,放鼠夹80 个;一个特殊行业,放鼠夹30—60 个;一个城乡结合部,放鼠夹30 个以上。
每月适时调换。
(2)监测时间全年1-12月每月上旬进行监测,晚7-10时放夹,次日6-7时前收夹。
四害密度检测

一、鼠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 米延长线,公共绿地 100 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 100 米延长线,河湖两岸 100米延长线,共计 400米延长线。
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 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 1 个,农贸市场 1 个,食品制售或商场 1 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和上报时间:每年 2月、4 月、9 月和 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 4次。
(三)、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 400 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 "鼠迹数 /100 m。
"2、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 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 /张" 。
每个餐馆布放 5 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 10 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 5 类场所布放 50 张粘鼠板。
二、蟑螂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监测餐馆 2 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 个、医院 1 个、单位食堂 1 个、居民 2 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 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每年 2月、 4月-10月、 12 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 9次。
(三)、监测方法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 24 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 "粘捕只数 /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 5 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 10 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 6类场所布放 60 张粘蟑纸。
四害的监测方法及控制

6.抑制生育剂:绝育灵、贝奥雄性不育剂。
蚊蝇类
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五定”原则: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定诱饵。种群组成包括各种方法。
定人:工作小组人数2-4人,进行相应专业技术培训。
定时:自蚊蝇开始出现之前一旬开始,至蚊蝇消失之后一旬结束,每旬/每月一次(国标)。
5.现场监测时,不要坐在草地上休息,也不要吃零食。
6.发现被蚤蜱叮咬,及时服用磺胺等药物并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
三、个人防护
1.浅色长袖衫和长腿裤
2.衣衫扎在裤子里
3.防蚤袜(长筒袜)
4.草帽,长头发卷起来
5.相互检查
6.作业后彻底检查,洗澡。
7.涂驱避剂
四、防治方法
针对鼠类的生态习性,适时监测鼠情,掌握鼠类活动规律,以环境治理和防鼠设施为基础,以毒饵毒杀为主,器械捕杀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把鼠害数量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诱蚊灯于日落前1小时开始,将诱蚊灯悬挂于距地面1.5m高处,开启诱蚊灯,至次日日出后1小时(18:00—次日06:00)连续诱捕12小时,将捕获的蚊类连同诱捕收纳盒放入塑料袋内,麻醉杀死计算成蚊密度。密度指数(只/灯.夜)。
2)优点:
雌雄均有,
简便易行,
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适用于按蚊和库蚊调查。
3)缺点:部分日间活动和对紫外光不敏感的蚊类无法捕获。
在柜顶、管道顶投放毒饵时均应有毒饵盒盛装,毒饵盒在质量与体积上要相对大一些,或用粘胶固定,以免堕落;
对于库房及其他高温建筑物内等缺水的环境或毒饵效果不好的场所可采用毒水,在投放毒水的同时可与毒饵、毒粉配合使用;
对于毒饵、毒水不取食的,可利用老鼠的修饰行为将毒粉布放在盛装盘、盒或报纸上于鼠道上进行灭杀,其缺点是用药量较大,易污染环境;
四害监测方案

“四害”密度监测实施方案一、鼠密度监测1、共设四个监测点:司家、山旺、大新、卫生院。
监测次数:每月监测一次。
2、监测时间:监测工作应该在当月15日前完成,超过15日按缺测处理。
3、监测方法:统一使用中号铁夹板,每个监测点在居民区布夹10个。
一律放在室内,只调查居民区平房和楼房第一层,每一自然间放一夹。
面积超过25平方米放二夹,晚放晨收。
放夹时要求房屋连片,各类房间(厨房、客厅、卧室等)同时放夹,避免随意选择。
同一地点半年内不再重复作业,诱饵统一使用生花生米。
4、结果判断:清晨查夹时,若夹已击发,但无任何鼠迹,视为无效夹,不计入布夹总数。
若鼠夹捕到鼠后,应将鼠取下重新布入。
再次捕到的鼠不计入捕到的鼠数之内,但一次捕鼠2只或3只,则应计入捕鼠总数。
5、记录:记载有效夹数,捕鼠种类。
二、蚊虫密度监测1、全市共设四个市级监测点:司家、山旺、大新、卫生院。
各监测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卧室4间(平房或楼房的一、二楼),定人、定时、定工具监测成蚊密度,以只/人工小时为密度单位。
2、监测次数:全年监测4,即6、7、8、9月监测。
3、监测应该在每月的4至7日完成。
时间在日落后一小时开始,也可以在上午9到11点进行。
用三节手电筒照明。
每房捕捉15分钟。
4、记录:记录当时的温、湿度等气象数据。
记载捕获蚊虫的种类。
三、苍蝇密度监测1、全市共设三个市级监测点:司家、礼参、新民。
每个监测点有农贸市场1处、小饮食店3~5个、空旷的绿化地带1处。
首次报表应记录周围小环境及附近500米内固定的孳生地和特殊情况,以后如有变动要及时记载。
2、监测次数同蚊虫密度监测。
3、农贸市场用5条粘蝇带(纸),小饮食店内用2条粘蝇带(纸),店外用1个诱蝇笼,空旷地带用2个诱蝇笼。
诱饵用糖醋混合物(糖50克、醋50ml)。
诱蝇笼高40厘米、直径25厘米;圆锥形蕊高35厘米、顶口直径2厘米。
粘蝇纸25×25厘米。
4、监测应该在每月的4~7日完成。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
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除四害工作计划

除四害工作计划消除四害是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学校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事件。
今年,我校将更加严格地执行除四害管理划定,认真做好除四害达标工作,努力创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
根据今年消灭“四害”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今年消灭“四害”工作安排如下:一、引导思维坚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脚痛医脚”的做法和“早打、少打、打小打”的原则,全面宣传发动,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消灭“四害”活动,巩固消灭“四害”成果,不断降低“四害”密度,使之控制在国家划定的标准之内,得到控制和减轻二、主要措施坚持以环境防治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补充的综合措施,做到防消结合、突击杀灭和长期强化。
1、广泛宣传。
消灭四害,讲究卫生,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保护师生健康的主要内容。
学校要加强对消灭“四害”的领导,认真开展工作。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广播、校园网、黑板报、窗口对全校师生开展消除四害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四害的危害和消除四害的意义和方法,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经常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理,大力消除校园四害孳生地和孳生地,不断开展各种情况下的四害消除工作。
2、掌握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保证四害的'正常发展,并对相关责任人和投放毒饵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按照有关划定,购买灭鼠灭蚊药物,做好安全防范和防护工作,按照全市统一投放毒饵的时间发放药物或放置药物,并由专人进行检查和清理。
从药物释放开始到药物清算,人们负责消除安全隐患。
总务室主任每天进行检查,并记录四害情况3、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除“四害”外,学校要完善组织,指定负责人,成立工作组,确保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步骤,年终有总结。
4、加强学生生活区、食堂等重点区域的管理,四害防治结合,保持良好的就餐和睡眠环境。
采取多种杀灭措施,严格控制食品卫生质量,防止疾病入口,深入开展四害消除工作。
5、大力开展综合环境治理活动,深入体现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四害密度监测方案(简化)
全国四害密度监测方案(简化)
(一)鼠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不同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有效夹夜。
由于鼠密度监测的特殊性,各市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点的范围,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2. 监测时间:每月中旬进行调查,以月作统计单位。
3. 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
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见附件1),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
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
室外每5m布夹1只。
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自然村室内外
均匀布放。
4. 统计与计算
鼠密度(捕获率)= 捕鼠总数(只)/ 有效夹数(只)×100 %
有效夹数= 布夹总数-无效夹数
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
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并同时记录捕鼠地点、性别、体重(精确到0.1g)和头体长(见表1),汇总表见表2。
(二)蚊密度监测
1. 成蚊监测:定时、定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
人工小时法:
①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为监测点。
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城市中心2个居民区,城郊结合部3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调查4户,农村选择自然村2个,每个自然村调查
农户4户,不相邻的牛棚和猪圈(或其它牲畜棚)各2处。
没有牲畜棚的以民房补齐(共2户)。
进行室内成蚊密度监测。
②监测时间和方法
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
日落1小时后,用电动吸蚊器(见附件3)在每个监测点的室内环境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
居民区可以选择在楼道。
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
③密度指数计算
密度指数计算以只/人工小时为单位。
调查结果填入数据记录表(见表4)。
汇总表见表5-2。
蚊密度(只/人工小时)= 捕获蚊虫总数/ 捕蚊总时间(分钟)× 4
(三)蝇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位置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
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2. 监测时间:根据当地主要蝇类发生规律,确
定常年的监测时间。
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3. 监测方法:采用笼诱法。
每处放1个诱蝇笼(见附件5)。
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
4. 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
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
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见表9)。
汇总表见表10。
5. 成蝇密度计算:成蝇密度(只/笼)= 蝇只数/ 笼数
(四)蟑螂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份按不同地理方位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城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2. 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3. 监测方法
应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10cm)
调查。
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
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
每个标准间(约15m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
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捕纸必须更新。
4. 统计和计算: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
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
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见表11)。
汇总表见表12。
蟑螂密度(只/张)= 捕获蟑螂总数(只)/ 回收的粘蟑纸数(张)
侵害率= 阳性粘蟑纸数(张)/ 回收的粘蟑纸数(张)×100%
(五)监测工具:
1、鼠夹
中号鼠夹,采用钢板夹(12cm×6.5cm)
生产厂家:建议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
2、诱蚊灯
性能要求:
波长:2537Å
功率:8W
功能:全自动或手动
操作方便
性能稳定,对虫体无损伤。
3、电动吸蚊器
使用两节1号电池,每次用新电池
4、诱蚊诱卵器
(1).工作原理:根据白纹伊蚊喜欢趋向黑色、在阴凉潮湿的场所栖息活动,吸血后需寻找容器清水型积水,并在潮湿粗糙表面上产卵的生态特点,有针对性设计诱卵器。
(2).构造:诱蚊诱卵器由瓶体和瓶盖组成。
瓶体为圆柱型透明塑料瓶,直径为70mm,高为100mm,瓶底向上突出一个椭圆圆锥型,其高为20mm,用于放置白色滤纸供伊蚊产卵,滤纸通过
椭圆型下部凹槽的水保持湿润。
瓶盖为圆型黑色塑料,直径为75mm,高为23mm,瓶盖刚好与瓶身拧紧;瓶盖上开有三个向内突出的倒圆锥管,上口径为12mm,孔下口径为7mm,管长21mm。
5、捕蝇笼
诱蝇笼规格:为锥形芯圆形诱蝇笼,笼高40cm,直径25cm,圆锥形芯高35cm,顶口直径2cm。
诱饵:为红糖食醋饵(25g+25g)+25ml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