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的若干思考

《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的若干思考

第三 , 资本 :物 ” “ “ 与 非物 ” 。政治经济学通
常认 为资本 不是 一种 物 , 而是 一种 以物 为 媒介 的 人 与人 之 间的社 会 关 系 。西 方 经济 学 中 , 资本 就
Hale Waihona Puke 衡。在《 西方经济学》 的教学中, 除了要介绍西方
经 济学说 的 基 本 理 论 框 架 、 要 的理 论 、 展 的 主 发
作者简介 : 翟立强( 93一 , , 18 ) 男 黑龙江依安人 , 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 中俄双边贸易研究。
黑 河 学 院 学报
第 2卷
周期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特有产物 , 认为经济周期
是分 工 、 专业化 、 场化不 断发展 的结果 。 市
( ) 二 矛盾 的协 调
经 济学原 理能 与现 实 互 相 印证 。启 发 式 , 以在 可 教学 过程 中 , 先介 绍 案 例 , 出 相应 问题 , 导 首 提 引
21 0 1年 1 0月 第 2卷 第 5期
黑 河学院学报
J OURNALOF HEI NI RST HE U VE I Y
O g2 1 e. 0 1
Vo . . 1 2 No 5
《 西方 经济 学》 教学 内容 、 方法 、 效果的若干思考
翟立 强
( 黑河 学院 经济管理 系, 黑龙 江 黑河 14 0 ) 63 0
线索 和重要 的应 用 方 面 , 我们 还 应 该 教会 学 生 如
是“ ”是一个永恒的、 物 , 自然的范畴, 可以分为实 物资本与货币资本 。进入 2 世纪以后资本这种 1
生产要 素在 生产过 程 中所 起 的作 用 越来 越 重 要 ,
何 能从正反 两方 面来 辨别西 方经 济学 。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格。
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
着需求增加,MU递减。
Q 为了保证MU/P恒等于λ ,商品价格要同比例于
MU递减。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补充:价值悖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
§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以下问题:“没有什么能比 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 几乎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换到大量的其他 商品。”这就是通常说的价值悖论(value paradox)。斯密 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斯密之后很长时期也一直困扰着经 济学家。直到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才最 终解决了这个悖论。
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逐步 下降的。 但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照实际市场价格支付的。 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就 存在一个差额,便构成消费者剩余的基础。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 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 额。
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 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 的差额。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 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 的效用。
(4)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平行的无差异曲线
X2 U1U2U3 U4
§ 离原点越近代 表的满足程度 越低,效用越 低;
§ 否则越高。因 为高位的无差 异曲线的商品
X1 组合量大。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可传递性。如果A>B, B>C,那么, A>C。
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 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二、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

西方经济学评述

西方经济学评述

西方经济学评述评述是指对西方经济学学科性质,内容和大体原理,咱们怎么看,怎么对待等。

一、学科性质传统观点(指从斯大林开始至1978年)西方经济学用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式,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没有科学性,是庸俗经济学。

高校除经济学说史专业外,不开设西方经济学。

一样出版社不准出版西方经济学书,只有商务印书馆可出版,但要有批判性的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种准确表述高鸿业教授:西方经济学有双重性质:一、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企图论证资本主义是“理想社会”——在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偏向性上应持有否定态度。

二、包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体会总结,专门是社会化大规模生产的体会和先进的治理方式——应该加以借鉴和吸收。

(高书11页)有人归纳为:整体、全局上否定,具体、局部上借鉴,我国不能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陈岱孙教授:已纠正了盲目批判、一概排斥的态度,应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摒弃其庸俗的大体理论和大体理论框架,吸收和借鉴其中某些合理的成份。

《求是》第38页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一样界定。

一样以为,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节约的科学。

那个地址重点有两点: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进行选择。

如对生产来讲,确实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选择。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样来讲,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研究每一个厂商或资源所有者如何把有限资源分派在各类商品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每一个家庭或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派在各类商品的消费或储蓄上,以取得最大的效用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样来讲,宏观经济学是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整体经济活动的。

如研究的是一国产出、就业、消费、投资和价钱的总水平等。

三、要紧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大体问题微观经济学的要紧问题可归纳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派理论和福利理论,可用以下图表示。

图1-1 微观经济学要紧问题及彼此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大体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的总量分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效用价值论的差异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效用价值论的差异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效用价值论的差异性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方经济效用价值论以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方法作指导。

本文从价值的衡量标准、价值来源认识、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认为我国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借鉴效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价值;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即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价值的实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同义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载体。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成为商品。

在此,马克思并未否定使用价值(效用)在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马克思还认为,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的市场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上下波动。

显然,马克思没有否定供给与需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处于凝结状态的抽象劳动。

商品交换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但背后体现了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利益关系的交换,而交换必然要求量和质的等同。

劳动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而决定商品劳动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又必须是社会范围内一定阶段的平均劳动时间,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整个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

马克思正是从劳动价值论这一基础出发,区分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而这是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愿承认和企图回避、否认的。

因为一旦承认了劳动价值论,就必须承认马克思经济学的整个体系。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第二章1.简要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解答: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总效用是消费者在这一时间内所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得到的效用加总。

很显然,一个消费者消费特定商品获得的总效用取决于消费商品的数量。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产生的增加的效用,消费商品的数量不同,增加的效用也不同,所以边际效用与消费商品的数量密切相关。

边际效用表示了总效用的改变率,而每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构成了这些商品的总效用。

2.无差异曲线具有哪些特点?试解释其经济意义。

解答:第一,无差异曲线有无数多条,每一条都代表着消费者消费商品组合可以获得的一个效用水平,并且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

第二,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

如果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就会导致逻辑上的错误。

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它表明,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消费者也可以获得与原来相同的满足程度。

因此,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对另外一种商品产生了替代。

所以,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凸向原点意味着,随着一种商品数量增加,另外一种商品减少的数量越来越小,即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替代能力越来越弱。

3.什么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为什么会出现递减?解答: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定义为:在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从几何意义上说,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1单位该商品的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减少,即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比较分析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比较分析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比较分析作者:赵健淋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6年第01期摘要:《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两者存在着众多相同点,却也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成果。

西方经济学和《资本论》在市场资源配置、推动生产力方面有着共同的思想认识,但在具体的商品价值、企业利润、历史观方面又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而对这两者异同点的研究,成为本文主要探讨的课题。

《资本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某些部分却超越社会主义而存在,也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关键词:资本论;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探讨西方经济学和《资本论》存在的联系与差别,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于《资本论》的研究要紧扣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西方经济学包括多方面的理论内容,对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也要抓住其与社会主义经济有关系的部分展开探讨。

我国目前提倡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其合理的借鉴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一、《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相同点1.稀缺与效率稀缺资源、效率理论构成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其研究的主要课题。

西方经济学旨在用稀缺资源生产出附加值最大的商品,然后将商品出售给合适人群以获得最大利润。

稀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高于其他普通资源,由于人性的贪婪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稀缺资源的附加价值,而利用稀缺资源满足人类欲望成为经济生产的主要目标。

《资本论》同时也对稀缺资源、效率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在资本运动规律的研究中提出有效利用稀缺资源进行生产的课题。

马克思倡导的劳动价值论为:将社会存在的社会资源看作社会劳动总量,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社会劳动总量也是有限的;而社会成员只有利用社会劳动总量进行生产,才能产生自己想要的物质财富。

以上的马克思社会劳动时间理论指出: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利用少的资源进行生产,才能生产出更多有价值的商品;只有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优质商品,才能在市场交换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研究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中,价值理论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经济学家们通过分析和研究价值的产生、交换和分配等过程,试图解释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并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理论建模。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研究,并解析其中的几个重要观点和理论框架。

一、劳动价值论1.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是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决定。

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力的使用量和时间来决定的,并且价值是通过劳动力的交换来实现的。

1.2 劳动价值论的批评然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尤其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如杰文斯和门格尔等人,认为劳动并不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

除了劳动时间外,市场需求、稀缺性、个人感知等因素也会影响商品的价值。

二、边际效用理论2.1 杰文斯的边际效用理论杰文斯是边际效用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根据消费者对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

换句话说,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程度和满足程度。

2.2 边际效用理论的发展边际效用理论随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其他经济学家,如巴斯托、帕累托等,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曲线等概念,进一步解释了个体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变化。

三、主观价值理论3.1 门格尔的主观价值理论门格尔是主观价值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消费者主观评估所决定的。

根据主观价值理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和满足程度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主要因素。

3.2 主观价值理论的发展主观价值理论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了更多的扩展和细化。

其他经济学家,如卢森堡、邓宁等,提出了边际效用边际成本平衡和心理价值等概念,进一步推进了主观价值理论的研究。

四、比较优势理论4.1 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里卡多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不仅受到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影响,还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资源分布的差异影响。

价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

价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

价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以其严谨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而闻名于世。

其中,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价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一、价值理论的概念及基本原理价值理论是经济学中研究商品价值的学说。

它主要探讨商品价值形成的原因以及价值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以及供求关系等。

劳动价值论是由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量。

边际效用是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经济学家提出的,指的是消费单位每次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得到的额外满足程度。

供求关系则是指商品价格在市场中由供求双方的关系决定。

这些原理构成了价值理论的基础,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价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1. 价格形成机制的分析价值理论为西方经济学家提供了分析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框架。

例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供求关系则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

通过对价值理论的应用,经济学家可以深入分析不同行业和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价值理论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以边际效用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经济学家评估资源配置的效果,并分析不同资源配置方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通过价值理论的应用,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 经济政策的制定价值理论在经济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确定适当的价格管制政策,以保持市场的平稳运行。

劳动价值论的应用可以指导政府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提高就业率和劳动者福利。

价值理论为政府提供了决策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

4. 经济增长的推动价值理论在经济增长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2010年9月
第27卷第3期(总第73期)
吕梁教育学院
JournalofLvliangEducationInstitute
Spet.2010
V o1.27No.3(Sum.No.73)
【理论研究】
评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林建珍
(吕梁市会计学校,山西吕梁033000)
摘要:效用是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很广的一个概念.它指消费者从消费
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用的另一个概念为边际效
用.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里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新增的效用量或满
足程度.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的边际效用,某一物品的边际效用是衡量该物品
的价值量的尺度.进而认为,商品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商品数量越少,
边际效用越大,其价格就
越高.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边际效用
中图分类号:F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86(20l0)03—0046—02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
很广的一个概念.它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
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效用不同于商
品的客观用途,但它又是建立在商品客观用途之上
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身欲望程度的一种主观
评价.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某种商品满足消费者
的欲望程度越大,它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就越大.
因此,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间里消费同一商品,或同

商品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消费者而言,其效用大
小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饿得越厉害,
食物给他带来的效用就越大;而一个人在饱食之后,
相同食物给他的效用可能是零,甚至为负数.
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用的另一个概念为边际效
用.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里增加一单位某
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新增的效用量或满足程
度.因为效用是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给自己带来欲望
满足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因此,随着个人连续消费
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
的效用量是递减的.这就是着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按照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观点,效用是价
收稿日期:2010—06—09
作者简介:林建珍(1972一),男,山西临县人,吕梁会计学校教师. 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同时效用又必
须与商品的稀缺性相结合,而最终形成价值.因为
物品越稀缺,则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其价值也就
越大.由此,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该物
品的边际效用,某一物品的边际效用是衡量该物品
的价值量的尺度.进而认为,商品价格由边际效用
决定.商品数量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其价格就
越高.
“效用价值论”可以为人们解释:
(一)为什么水是生命之源,但水的价格却很低
水为自然资源,相对于珠宝钻石等稀缺资源
言,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水的价格取决于它的边
际效用,取决于最后一杯水的有用性.边际效用决
定了消费者对每单位水愿意支付的价格越来越低.
由于有如此之多的水,所以,最后一杯水只能以很低
的价格出售.尽管最初的几滴水相当于生命自身的
价值,但最后的一些水仅仅用于浇草坪或洗汽车. 因此,商品的数量越多,它的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越小,大量的水价就越低.甚至生命之源的水在一些地方可以免费享用(比如山泉)正是无限供给
量使其边际效用大大降低,因而降低了这一对人生命极其重要的商品的价格.空气亦为如此.
(二)为什么两元钱一瓶的水,在峨眉,华山之
顶可以卖到十元,十五元,沙漠之中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更多?为什么紧急之中你可以包车出行,而生活中你常常以步代车?
这同样可以用”效用价值论”帮你找到答案.
“物以稀为贵”,峨眉,华山抑或沙漠之中,水的供给极其匮乏,而水可以给人带来的边际效用却很大,水的价格自然就很高;而紧急之中的出行者,因为”紧急”,所以交通工具可以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同样很大,所以他愿意支付对他而言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价格包车出行,而通常情况下,他可能常常骑车或步行以节省货币支出.
(三)为什么随着收入的增加,A.-f~’l对货币的
“珍惜程度”越来越小?
西方经济学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人们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
换商品的效用.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样,对于一
个消费者来说,随着他所拥有的货币收入量的不
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也就是说,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人的逐步增加,每增加一元钱给消费者新增的额外的效用量越来越小,因而消费者对新增加一元钱的价值评价越来越小.按照这一推理,如果将高收入家庭的货币减少某一数额,而使同等数额的货币收入转移到低收入家庭,这样会增加社会总效用.这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各种社会救助,救济行为.
尽管”效用价值论”可以解释诸如水的价格为
什么会很低;相同的水在不同的时问,地点价格为什么会不同;撇开理想,伦理,道德,修养,为什么社会
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救助,救济行为等问题.但是,一瓶水的价格为什么是2元,而非20元?汽车的价格为什么是10万元,而非1000元?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边际效用不等,但为什么其价格却相同呢?如果价格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那么,同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购买数量不等的商品,就一定可以使用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多,商品的边际效用越低,价格就应该越小);不同的消费者在同一时间
里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价格(因为商品的数量不等,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
不同,价格就应该不同).显然,这样的结论在现实
生活中是行不通的.”边际效用决定价格”的理论
却不能从根本上回答价格到底由什么决定的问题, 因此,它是伪科学的.
事实上,众所周知,关于商品价格由什么决定的
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我们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创造了价值.比如,一本书
定价20元,是出版商根据出版该书花费的生产成本(包括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和一定水平盈
利(由劳动创造)而确定的.至于商品价格的波动
问题,那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供过于求,价
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但无论如何,一瓶水
的价格永远不可能高于一辆汽车的价格,说到底,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显然,”效用价值论”因消费者对
效用评价的主观性及心理假定性在解释以上问题时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于不攻自破.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