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效用论知识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现有财富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 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 或者说,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 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用MU表示。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 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 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在开始阶段可能是递增的,但当消费达 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用开始并一直是递减的。 这种消费的规律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传递性:如果在组合A与组合B之间,认为A的效用大于B ,在组合B和C之间,认为B的效用大于C,那么,在A和C 之间,一定是认为A的效用大于C的效用。(不矛盾)
• 无餍足:多比少好,即东西多的商品组合的效用,大于东 西少的商品组合的效用,也就是不考虑边际效用为负的商 品。(经济物品:边际效用大于零的物品。)
稀为贵)
• 边际替代率图示:MRSXY =-△Y/ △X Y
A
-△Y B
△X
U00Biblioteka X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等于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的边 际效用之比。 即 MRSXY = MUX / MUY
• 公式 MRSXY = MUX / MUY 的推导:从点A到点B,X增加,
Y减少,所以是X替代Y。从A到B,因X的增加而增加的效用 是 △X MUX,因Y的减少而减少的效用(按正数算)是 -△Y MUY。 A、B两点的效用相等,所以有 △X MUX = -M△RSYXYM=UY-,△Y所/以△有X -,△所Y 以/△有XMR=SMXUYX=/MMUUYX。/又M根UY据定。义
第七讲
效用理论
一、效用与总效用
• 效用:从消费者的角度,即消费的主体看,效用是指消费 者在消费物品时所获得的满足感。从商品的角度,即消费 的客体看,效用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
偏好与效用满足是一回事吗?
思考
• 是基数效用论合理一些,还是序数效 用论更合理一些,为什么?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
• 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满足的所有商 品组合所连接成的曲线或多维曲面
y
• 无差异曲线图
I3
I2
I1
x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y
• 无数条 •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I3
I2
I1
x
• 无差异曲线凸性(凸向原点)
PX
PY
均衡的形成——切点定律
Y
Y0
• 切点定律:
0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的组
X0
合,为效用最大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 =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 X
货币的边际效用
• 严格地,货币的边际效用也递减。
MU X MU Y
PX
PY
• 为了分析上的便利,总收入量相对很大情 况下,可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未来科学的发展,“效用”(身心满足程 度、幸福快乐和痛苦程度),能否可以量度?
• 在19世纪,一些哲学家相信,消费物品和劳务 所获得的福利或效用确确实实是可以衡量的。 他们的想法是,创造一种机器。☆
偏好与效用满足
• 偏好的基本假设 完全性( X1 X 2, X1 X 2, X1 X 2 必居其一) 传递性 X1 X 2 , X 2 X3 X1 X 3 所有商品都是“好”的,“负商品”的比较罕 见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MU lim TU (Q) Q0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
《炸鸡翅膀》的故事:
炸鸡翅膀(块) 0 1 2 3 4 5 6 7 8
总效用 0 6 11 15 18 20 21 21 20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在市场上,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供给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它们具有较高的弹性。

3.效用理论:效用理论研究了人们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效用是个体对一个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决策是基于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权衡和比较。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用来衡量新增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6.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决定其生产和定价策略。

固定成本是企业无论产量如何都不变的成本,而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成正比的成本。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产量会导致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8.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市场效率。

9.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产生经济活动的副作用对非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积极影响,如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负面影响,如污染的外部效应。

10.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无法排除且共同享受的商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干预,因为私人企业无法从中获利。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10
50
40
20
30
40
10
20
10
40
消费者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 通常以两种商品为例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效用函数 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效用水平是对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组合过 程中获得满足程度的度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替代效应 当商品变得相对更便宜时,消费者倾向于 增加购买量;当商品变得相对更昂贵时, 则减少购买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比较 收入效应反映了在保持商品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实际购买力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 购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节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 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所有方 面。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 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
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 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 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
40
120
30
120
20
120
10
120
0
120
P2 = 3
I=120
该公式可以必写成:X2=-(P1/P2)X1+I/P2。这一公
式的预算线方程告诉我们,预算线的斜率为-P1/P2,纵 截距为I/P2
二、预算线的变动
收入变化 在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收入增加将导致预算线向外平移 收入减少将导致预算线向内平移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效用论(第二讲)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效用论(第二讲)
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结合在一个图上收入价格既定预算线预算线必与无预算线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o1把钱花光买到把钱花光把钱花光商品的最大数量2追求最大的满足追求最大的满足x2beax1第三章效用论二解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商品的组合商品的组合mn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如果无差异曲线与预算x2线相交于cd线相交于cd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bc低的满足程度低的满足程度en浪费了
B
E
A
X1
第三பைடு நூலகம் 效用论
二、解释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 , ), 商品的组合(M,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 )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 )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
如果无差异曲线与预算 X2 线相交于(C,D) 线相交于(C,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 B C 低的满足程度, 低的满足程度, E N
X1
B′
第三章 效用论
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 效应
商品类别 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 价格的关系 替代效应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收入效应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同向变化 总效应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需求曲线 形状 右下方倾斜 右下方倾斜 右上方倾斜
O
O O
第三章 效用论
五、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1.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定时期内, 一定时期内, 在不同的价格下, 在不同的价格下, 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解:1、 由均衡条件求解
∂U MU X = = 2 +Y ∂X ∂U MU Y = = 2+ X ∂Y
代入均衡条件 (2+Y)/5 = (2+X)/10 5X+10Y=50 得: X=6 ,Y=2
2、 Mum=Muy/Py=0.8 3、 U=36
例2: 期末考试前只剩6小时的复习时间, 现在知道如下关系: 0
Y U2 U3 U1
X
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的含义 • 在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 • 预算线的方程: I=PxX+PyY
I PX y = − Py PY
x
M=100, Px=4, Py=5
商品Y 20
100 = 4 x + 5 y
二、效用的特征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主观的; 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不能进行 比较; 同一种商品对同一各消费者也是不同的,会随着 消费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不同的商品效用对同一消费者可以进行比较。
三、效用的衡量——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 效用的衡量 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
对于效用的衡量,基数论者认为,效用 可以象长度,温度一样加以具体的衡量并可 加总求和。 序数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 量,人们只能区分不同商品的效用等级。
1 完备性:对于任意两个商品组合,消费者 能作出偏好的准确判断 2 传递性:任意三个商品组合,偏好具有传 递性 3不满足性:较多数量组合的偏好大于较少 数量的组合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特点
1、无差异曲线 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能带给消费 者相同效用的那些组合点的轨迹。 与无差异曲线对应的效用函数: U=f(X1 , X2)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在微观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效用理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和市场需求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石。

效用理论试图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他们的满足感或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效用,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这种满足程度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并且难以精确衡量。

例如,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购买一本心仪的书籍可能带来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可能几乎没有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效用并不等同于物品或服务的客观使用价值。

同样的一个苹果,对于饥饿的人可能具有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已经吃饱的人,效用则会大幅降低。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则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时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假设一个人吃苹果,当他吃第一个苹果时,可能感到非常满足,总效用大幅增加。

但随着吃的苹果数量增加,每多吃一个苹果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当吃到一定程度,比如已经很饱了,再吃一个苹果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此时边际效用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效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规律。

它指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一规律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

比如,我们在口渴时喝第一杯水感觉非常解渴,效用很高,但随着喝水量的增加,每多喝一杯水带来的解渴效果逐渐降低。

三、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因为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的效用水平相同,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包含的商品组合数量越多,所以效用水平越高。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市场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学分支。

它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生产和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衡量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对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弹性很高,价格变动会导致数量的大幅度变化;如果弹性较低,价格变动对数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个体从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研究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最优的消费选择。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递减则说明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4.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成本理论则研究了企业在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下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组合。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递增则说明企业在生产更多产品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某个行业中企业数量、产品差异程度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和利润水平有所不同。

6.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未能通过市场适当反映的影响,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一种无法排除非支付者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商品或服务,例如道路和国防。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社会福利不最大化。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等。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征税、补贴和监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快弹性小
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周期长弹性小
四、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1、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化量的百分比。
2、公式
弧弹性:exy=(△Qx/Qx)÷(△Py/Py)
点弹性:exy=lim(△Qx/Qx)÷(△Py/Py)=(dQx/dPy)×(Py/Qx)
二、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它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
当需求函数为线形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1、生产成本C(成反比)
2、生产技术水平A(成正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Pxy(替代品成反比,互补品成正比)
3、需求价格点弹性公式:△P→0且△Qd→0时,e=lim-(△Qd/Qd)/(△P/P)=-(dQd/dP)×(P/Qd)
4、图在P41
ed>1
富有弹性(较为平坦)
ed<1
缺乏弹性(较为陡峭)
ed=1
单位弹性
ed=∞
完全弹性
ed=0
完全无弹性
5、弧弹性的计算(中点弹性):ed=-(△Qd/△P)×[(Pa+Pb)/(Qa+Qb)]
8、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
替代品多的商品弹性大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用途广德商品弹性大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生活必需品弹性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例
比重越大弹性越大
所考察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考察时间越长弹性越大
三、供给价格弹性
影响因素
时间长短
时间长弹性大
边际成本的变化快慢
2、均衡价格/产量: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产量。
二、形成
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下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三、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移动
1、需求量的变动:自身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位置移动。
2、需求变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的整体移动。(右上方或左下方)。
(二)供给曲线的移动
1、供给量的变动:自身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位置移动。
2、供给变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整体移动。
(三)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
需求变动
供给变动
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
增加
不变
上升
增加
减少
不变
第二章:
第二节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1、该商品本身的价格P(成反比)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M(成正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Pxy(替代品成成正比,互补品成反比)
4、消费者偏好T(成正比)
5、预期价格Pe(预期价格上涨即期需求增加)
需求函数
Qd=f(P)
线形需求函数通常形式:Qd=a-bP(其中a、b为大于0的常数,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
下降
减少
不变
增加
下降
增加
不变
减少
上升
减少
增加
增加
不一定
增加
减少
减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一定
减少
增加
减少
上升
不一定
减少
增加
下降
不一定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
1、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2、弹性定义公式:e=(△Y/Y)÷(△X/X)=(△Y÷△X)×(X/Y)
3、弧弹性公式:e=(△Y/Y)÷(△X/X)=(△Y/△X)×(X/Y)
4、点弹性公式:△X→0且△Y→0时,e=lim(△Y/Y)/(△X/X)=(dY/Y)/(dX/X)=(dy/dx)×(x/y)
二、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比例/价格变动比例)=-(△Qd/Qd)/(△P/P)
2、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公式:ed=-(△Qd/Qd)/△P/P)=-(△Qd/△P)×(P/Qd)
4、预期价格Pe(成正比)
5、商品本身的价格P(成正比)
6、其他因素O
供给函数
Qs=f(P)
线形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Qs=-c+dP(c、b>0)
二、供给曲线
线形、非线形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公同作用
一、定义
1、市场均衡:指市场上供应量和需求量达到相等时的状态。(既市场出清)
em>1
富于弹性,奢侈品
0<em<1
缺乏弹性,必需品
em<0
劣等品
3、exy>0,表示两种商品存在替代关系
exy<0,表示两种商品存在互补关系
exy=0,表示两种商品无关系
五、需求收入弹性
1、含义:一种消费者收入变动1%时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2、公式
弧弹性:em=(△Q/Q)÷(△M/M)
点弹性:em=lim(△Q/Q)÷(△M/M)
3、应用
em>0
正常品
6、点弹性的计算:ed=-dQd/dP×P/Qd
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AB上任意C点的价格点弹性=C点到横轴交点B的线段长度/C点到纵轴交点A的线段长度,即=CB/CA(图在P42)
7、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特点(图在p44):在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愈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愈大;相反,位置愈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