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效用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论第五讲效用论(一)第一节效用论概述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论和边际分析法效用的概念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注意,商品是否有效用,须具备两个条件:(1)消费者是否有消费的欲望;(2)商品是否有满足欲望的能力。

主观心理评价相应问题,下面说法正确吗?同样的一个苹果,不管是今天,明天,还是后天,对小明来说,其效用都是一样的。

同样一件棉衣,不管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在炎热的南方,对小明来说,其效用都是一样的。

同样一个香蕉,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其效用都是一样的。

一元钱对穷人和富人来说其效用是一样的。

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基数效用19世纪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

是指用基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如1,2,3…。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

例如:小王今天听课的效用是9>8效用单位,打球的效用是5效用单位,则总效用为13效用单位序数效用20世纪30年代,序数效用的概念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

是指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如第一,第二,第三…。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一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例如:小王认为今天宁愿去逛街,而不愿来上课。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28730 6 1 2 30 5 2 4 28 4 3 6 24 3 4 8 18 2 5 10 10价格边际效用总效用商品数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现有财富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 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 或者说,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 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用MU表示。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 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 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在开始阶段可能是递增的,但当消费达 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用开始并一直是递减的。 这种消费的规律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传递性:如果在组合A与组合B之间,认为A的效用大于B ,在组合B和C之间,认为B的效用大于C,那么,在A和C 之间,一定是认为A的效用大于C的效用。(不矛盾)
• 无餍足:多比少好,即东西多的商品组合的效用,大于东 西少的商品组合的效用,也就是不考虑边际效用为负的商 品。(经济物品:边际效用大于零的物品。)
稀为贵)
• 边际替代率图示:MRSXY =-△Y/ △X Y
A
-△Y B
△X
U00Biblioteka X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等于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的边 际效用之比。 即 MRSXY = MUX / MUY
• 公式 MRSXY = MUX / MUY 的推导:从点A到点B,X增加,
Y减少,所以是X替代Y。从A到B,因X的增加而增加的效用 是 △X MUX,因Y的减少而减少的效用(按正数算)是 -△Y MUY。 A、B两点的效用相等,所以有 △X MUX = -M△RSYXYM=UY-,△Y所/以△有X -,△所Y 以/△有XMR=SMXUYX=/MMUUYX。/又M根UY据定。义
第七讲
效用理论
一、效用与总效用
• 效用:从消费者的角度,即消费的主体看,效用是指消费 者在消费物品时所获得的满足感。从商品的角度,即消费 的客体看,效用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
偏好与效用满足是一回事吗?
思考
• 是基数效用论合理一些,还是序数效 用论更合理一些,为什么?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
• 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满足的所有商 品组合所连接成的曲线或多维曲面
y
• 无差异曲线图
I3
I2
I1
x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y
• 无数条 •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I3
I2
I1
x
• 无差异曲线凸性(凸向原点)
PX
PY
均衡的形成——切点定律
Y
Y0
• 切点定律:
0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的组
X0
合,为效用最大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 =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 X
货币的边际效用
• 严格地,货币的边际效用也递减。
MU X MU Y
PX
PY
• 为了分析上的便利,总收入量相对很大情 况下,可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未来科学的发展,“效用”(身心满足程 度、幸福快乐和痛苦程度),能否可以量度?
• 在19世纪,一些哲学家相信,消费物品和劳务 所获得的福利或效用确确实实是可以衡量的。 他们的想法是,创造一种机器。☆
偏好与效用满足
• 偏好的基本假设 完全性( X1 X 2, X1 X 2, X1 X 2 必居其一) 传递性 X1 X 2 , X 2 X3 X1 X 3 所有商品都是“好”的,“负商品”的比较罕 见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MU lim TU (Q) Q0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
《炸鸡翅膀》的故事:
炸鸡翅膀(块) 0 1 2 3 4 5 6 7 8
总效用 0 6 11 15 18 20 21 21 20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10
50
40
20
30
40
10
20
10
40
消费者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 通常以两种商品为例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效用函数 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效用水平是对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组合过 程中获得满足程度的度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替代效应 当商品变得相对更便宜时,消费者倾向于 增加购买量;当商品变得相对更昂贵时, 则减少购买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比较 收入效应反映了在保持商品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实际购买力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 购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节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 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所有方 面。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 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
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 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 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
40
120
30
120
20
120
10
120
0
120
P2 = 3
I=120
该公式可以必写成:X2=-(P1/P2)X1+I/P2。这一公
式的预算线方程告诉我们,预算线的斜率为-P1/P2,纵 截距为I/P2
二、预算线的变动
收入变化 在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收入增加将导致预算线向外平移 收入减少将导致预算线向内平移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论

3.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 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换句话说,收入—消费曲线是 切点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的形成如图3-11所示。
P 1 P2
给定的前提下由于收入变化,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公
(1)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品 图3-11
则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形状如图3-6所示,直角点上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即均有 MRS12 a b 。
图3-6
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
三、预算线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 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如图3-7所示。
U xi ,他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即有: max U xi s.t. PQi I i
运用数学方法可解得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MU n MU1 MU 2 ...... P P2 Pn 1
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 币的边际效用。通俗来说,消费者如果达到最优,他的钱无论花在哪里,每分钱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
6.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导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即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购买价格与商品的边际效用成正比关系。
思考题:为什么对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水的价格要比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的钻石的价格低?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1.关于偏好的假定 所谓偏好(Preference),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序数效用论者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以下三个基本的假定: (1)完备性 假定任何两个消费束都是可以比较的。或者说,给定两个消费束 的或者两者无差异。 (2)反身性 任何消费束至少与它本身是同样好的。 (3)传递性 给定消费束X、Y 和Z,如果X 好于Y ,Y 好于Z,则X 一定好于Z 。 为了使得无差异曲线具有良好形状或者说使得消费者行为便于分析,序数效用论者还添加了以下两个假定: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效用论(第二讲)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效用论(第二讲)
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结合在一个图上收入价格既定预算线预算线必与无预算线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o1把钱花光买到把钱花光把钱花光商品的最大数量2追求最大的满足追求最大的满足x2beax1第三章效用论二解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商品的组合商品的组合mn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如果无差异曲线与预算x2线相交于cd线相交于cd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bc低的满足程度低的满足程度en浪费了
B
E
A
X1
第三பைடு நூலகம் 效用论
二、解释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 , ), 商品的组合(M,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 )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 )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
如果无差异曲线与预算 X2 线相交于(C,D) 线相交于(C,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 B C 低的满足程度, 低的满足程度, E N
X1
B′
第三章 效用论
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 效应
商品类别 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 价格的关系 替代效应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收入效应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同向变化 总效应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需求曲线 形状 右下方倾斜 右下方倾斜 右上方倾斜
O
O O
第三章 效用论
五、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1.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定时期内, 一定时期内, 在不同的价格下, 在不同的价格下, 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序数效用论教学难点: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8课时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

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TU )——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Q TU f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Q TU 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 →0时有:dQ Q dTU MU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

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解:1、 由均衡条件求解
∂U MU X = = 2 +Y ∂X ∂U MU Y = = 2+ X ∂Y
代入均衡条件 (2+Y)/5 = (2+X)/10 5X+10Y=50 得: X=6 ,Y=2
2、 Mum=Muy/Py=0.8 3、 U=36
例2: 期末考试前只剩6小时的复习时间, 现在知道如下关系: 0
Y U2 U3 U1
X
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的含义 • 在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 • 预算线的方程: I=PxX+PyY
I PX y = − Py PY
x
M=100, Px=4, Py=5
商品Y 20
100 = 4 x + 5 y
二、效用的特征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主观的; 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不能进行 比较; 同一种商品对同一各消费者也是不同的,会随着 消费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不同的商品效用对同一消费者可以进行比较。
三、效用的衡量——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 效用的衡量 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
对于效用的衡量,基数论者认为,效用 可以象长度,温度一样加以具体的衡量并可 加总求和。 序数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 量,人们只能区分不同商品的效用等级。
1 完备性:对于任意两个商品组合,消费者 能作出偏好的准确判断 2 传递性:任意三个商品组合,偏好具有传 递性 3不满足性:较多数量组合的偏好大于较少 数量的组合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特点
1、无差异曲线 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能带给消费 者相同效用的那些组合点的轨迹。 与无差异曲线对应的效用函数: U=f(X1 , X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效用论
解释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 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 utility)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消 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的特点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 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与使用价值不同) • 无任何伦理道德含义(实证经济学) • 效用可以为负 ——消费某商品感到痛苦 幸福 =效用 /欲望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
一、预算约束线
预算线(budget line,BL):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 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能够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 组合的连线,也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者价格线。 假定只消费两种商品,预算约束线可表示为: I= P 1 X 1 + P 2 X 2
O B
假定只消费两种商品,预算约束线可表示为: I= P 1 X 1 + P 2 X 2
组合方式 大米 5 10 15 20 25 30 面粉 30 18 13 10 8 7
将定某人去购买大米和面粉,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
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X1,X2)=U0
C D E F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X2 U=f(X1,X2) U3>U2>U1
O P B
E3
价格 ——消费曲线
B’’
B’
X11 X21 X31
无差异曲线
5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含义 边 际 替代 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在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 种商品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商品的消费数量。 MRS 12 = -ΔX 2 /ΔX1 MRS 12= -dX 2 /dX1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 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 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C B
或者预算可行集 X1
O
预算约束线的移动 X2
E A
收入的变动
P 1 、P2不变,I变化(斜率不变,截距变化) I增加,BL向右平移;I减少,BL向左平移. I不变,P1、P2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斜率不变、截距变化) P 1 、P2上升,BL向左平移;P1、P2下降,BL向右平移 I不变,P1、P2之一发生变化
Qd
MU/P= λ MU递减,在λ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 求价格等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P=MU/ λ=MU(Q)/ λ
Q
下降,最后CS消失。 特点:由于心理原因而产生;生活必需品CS大(需求曲线 陡直),奢侈品反之;随着消费量增加而递减。
O
消费者剩余的形成
P
消费量 1 2 3 4 5 合计
愿意支付的价格 实际支付的价格 9 8 7 6 5 35 5 5 5 5 5 25
D

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密集性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构
成无差异曲线群。离原点越远的IC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I3

UA=UB=U1 UA<UC<UD
O
A B
C
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利用
I1
I2 X1
反证法证明)

凸向原点: 斜率为负值,且绝对值递减。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没有消费完的部分
P
消费者剩余
Qd E
愿意支付 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
4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大小应用 顺序或等级来表示,提出了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关于消费者偏好(consumer’s preference) 的三个基本假
4、消费者均衡(consumer’s equilibrium)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作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 包括购买什么?各购买多少?
约束条件
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均衡 约束条件
P Pn Xn I 1 X1 P 2 X2
均衡条件
P 1 X1 P 2X2 I
MU O 5 6
TU Q
边际效用
Q O 5 6 MU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上升(一阶导数大于零时,函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 的每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 一定时间 * 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 * 连续消费某商品
二、效用的计量
1、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如同长度和重量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 计量单位:尤特尔,Utils 吃晚餐: 5Utils 看高水平球赛:10Utils 看低水平球赛:-3Utils 总效用= 12Utils 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 序和等级表示。 基数效用太牵强,20世纪30年代后序数效用论取代基数 效用论。 2、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X2
预算线的斜率 X 2 =-(P1/P2)*X1+I/P2
A
预算线
X1
7
预算约束线的经济含义
预算线的经济含义
X2
A E
D: 消费不可能区域
预算空间以内的点 收入尚未用完,资源尚未充分利用,X1、X2未达到最大
D
预算空间以外的点 预算空间 (budget space) 在收入约束下,无法实现的消费组合 预算线上的点 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X1与X2的最大数量
练 习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偏好; C、所购商品的价格; B、消费者收入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用,此时无差异曲线是L型。 X 1 的数量严格与X2的数量相匹配的顶点;X2一定时,任意增 加X 1 的数量,效用与顶点处效用相同,得水平线; X 1 一定时, 任意增加X2的数量,效用与顶点处效用相同,得垂直线。 U(x 1 ,x2)=min{ax1,bx2} MRS 12= ΔX 2 /ΔX1 =a/b 特例: 如果是 1:1完全互补,则 a=b,直角点的斜率是1。
1
三、基数效用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1、总效用( total utility, TU) 消费者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感,是商品消 费量的函数。 TU=f( Q) 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 离散型的消费: MU=ΔTU/ΔQ 连续型的消费: MU=dTU/dQ 3、 TU与 MU的关系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约束线上。
均衡条件
MRS
I3
b O B
12

P1 P2
I1 I2 X1
消费者的均衡
8
三、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应用
X2
A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
1、推导需求曲线
E1 E2
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price-consumption curve) I与 P2不变, P1变化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不同的 P1与 X的关系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曲线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λ=2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曲线
商品数量 ( 1) 0 1 2 3 4 5 6 7
总效用 ( 2) 0 10 18 24 28 30 30 28
边际效用 ( 3)
价格 (4)
TU
总效用
10 8 6 4 2 0 -2 5 4 3 2 1 0
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但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又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认为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是给定的,而且,单位商品的价 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所以,当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 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因此,货币的边际效用可以被看作是一 个不变的常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定:
偏好的完全性:商品组合A与B的关系有三种
A比B好;B比A好;A与B一样好。
偏好的可传递性:A、B、C之间的关系
若A>B,B>C,则A>C
偏好的非饱和性:对于“好的东西(goods)”而言,多
比少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表示消费者相同偏好的 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能够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者
均衡条件
MU 1 MU 2 MU n P1 P2 Pn
MU MU2 1 P1 P2
MU 1 MU 2 P1 P2
MU1 MU2 P1 P2
3
5、需求曲线的推导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P
6、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 CS)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的差 额,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MU下降导致愿意支付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 4 3 2 1 0 10
C A
实际支付 的价格
O Q1 Q2 Q* B Q
练 习
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 A、边际效用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总效用为零; D、总效用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