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偏高的原因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偏高的原因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偏高的原因1、嗜酸性粒偏高的原因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内CFU-s经过单向嗜酸性祖细胞(CFU-EO)阶段在有关生成素诱导下逐步分化成熟为嗜酸性粒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少见仅为0.5-5%嗜酸性粒细胞有微弱的吞噬作用,但基本是无杀菌力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嗜石破天惊生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吞噬其释出颗粒并分泌组胺酶发破坏组胺从而起到限制过敏反应的作用。
此外实验症明它还参加与对嚅虫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至少有六大来源:①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而来的组胺(histamine);②由补体而来的C3AC5A、C567其中以C5a最为重要;③从致敏淋巴细胞而来的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④从寄生虫而来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⑤从某些细菌而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⑥从肿瘤细胞而来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以上务因素均可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百分率很低故经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换算而来的绝对值误差较大因此在临床上需在了解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时应采用直接计数法[原理]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其它白细胞并将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然后滴入细胞计数盘中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中类繁多虽想方不同但作用大同小异分为保护嗜酸性粒细胞而破坏其它细胞的物质和着染嗜酸性粒细胞的物质(如溴甲酚紫、伊红、石楠红等)可根据本实验室的条件选择配制[参考值](0.05-0.5)×109/L[临床意义] 2、生理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锇、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通。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与答案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与答案1、抗利尿素的作用机制是A、增加近曲小管对水的通透性B、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C、促进肾小管对 Na+的重吸收D、减少尿量E、增加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答案:B2、组织器官受刺激一定会产生A、反应B、兴奋C、反射D、运动E、以上都不是答案:E3、临床上对机体进行体格检查计数心率的最短时间是A、20秒B、30秒C、60秒D、100秒E、120秒答案:C4、第二心音强弱反应A、房室瓣的功能状态B、心脏各个瓣的功能状态C、肺动脉和肺静脉压的水平D、脉压和动脉压的水平E、以上都不对答案:E5、在完整的动物机体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步骤是A、存在无关刺激B、没有干扰刺激C、存在非条件刺激D、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E、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6、临床上常用哪个动脉的血压代表人体的动脉血压A、股动脉血压B、肱动脉血压C、尺动脉血压D、桡动脉血压E、腘动脉血压答案:B7、中心静脉压升高,动脉血压低A、血容量正常B、心功能正常,血容量不足C、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D、容量血管过度收缩E、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答案:C8、关于输血的原则,错误的是A、必须保证 A BO血型相合,必须做交叉配血B、输同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均不凝集为首选C、紧急情况下 A型血可少量缓慢接受 A B型血液D、A B型的人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E、反复输血的病人必须保 Rh血型相合答案:C9、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导致A、呆小症B、巨人症C、侏儒症D、粘液性水肿E、肢端肥大症答案:E10、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A、Na+ 内流引起的B、Na+ 、K+ 内流引起的C、K+ 外流引起的D、Na+ 外流引起的E、Na+ 、K+ 外流引起的1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氧和二氧化碳B、吞噬功能C、防御功能D、免疫功能E、调节功能答案:A12、腱反射是A、翻正反射B、防御反射C、牵张反射D、状态反射E、对侧伸肌反射答案:C13、肾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由于A、髓襻降支粗段主动重吸收 NaClB、髓襻降支粗段被动重吸收 NaClC、髓襻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 NaClD、髓襻升支粗段被动重吸收 NaClE、髓襻升支细段主动重吸收 NaCl答案:C14、神经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膜电位由-90mV变化至-105mV属于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答案:D15、升高血糖的最主要激素A、胰高血糖素B、糖皮质激素C、肾上腺素D、甲状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16、结扎输卵管的妇女A、不排卵,有月经B、不排卵,无月经C、仍排卵,有月经D、副性征存在,附性器官萎缩E、副性征消失,附性器官正常答案:C17、消化道平滑肌最敏感的刺激是指A、机械牵拉B、切割C、电刺激D、化学刺激E、温度变化答案:D18、胰岛 D细胞产生A、胰高血糖素B、促胰液素C、生长素D、胰岛素E、生长抑素答案:E19、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A、时间肺活量B、肺活量C、潮气量D、深吸气量E、余气量答案:A20、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A、回返性抑制B、前馈抑制C、侧支抑制D、交互抑制E、突触前抑制答案:A21、按照国际命名法则,凝血因子 II是A、纤维蛋白原B、纤维蛋白C、凝血酶原D、凝血酶E、组织因子答案:C22、小脑绒球小结叶的生理功能是A、加强肌紧张B、维持身体平衡C、抑制肌紧张D、协调随意运动E、管理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答案:B23、呼吸道阻力增加时A、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不变B、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增加C、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减少D、肺活量必然减少,时间肺活量可能正常E、肺活量可能正常,时间肺活量必然减少答案:E24、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是指A、神经纤维将冲动传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B、肌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C、肌细胞兴奋后膜电位的变化D、位阻效应的产生和解除E、以上都不是答案:A25、关于胰岛素的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促进葡萄糖转变成脂肪酸B、促进糖的贮存和利用,使血糖降低C、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和利用D、是维持正常代谢和生长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激素之一E、缺乏时血糖升高,尿中有糖,称为糖尿病答案:C26、一个心动周期中,房室瓣瓣膜关闭的时期是A、快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B、减慢射血期,房缩期C、等容舒张期,减慢充盈期D、等容收缩期,快速充盈期E、房缩期答案:A2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A、Ⅰ型肺泡上皮细胞B、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肺泡毛细血管上皮D、支气管粘膜上皮E、肺泡膜答案:B28、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A、进入肺内的气体量B、进或者出肺的气体量C、进和出肺气体的量D、进入肺泡气体的量E、肺进入组织气体的量答案:B29、产生和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白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答案:B30、体内精子储存在A、睾丸B、前列腺C、精囊腺D、附睾和输精管E、尿道球腺答案:D31、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A、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B、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C、食物中缺碘D、食物中缺蛋白质E、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答案:E32、上海黄浦江小区李某的红细胞与 O型血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与 A型血的红细胞也凝集,此人血型为:A、A型B、 B型C、O型D、A B型E、Rh型答案:B33、下列促进静脉回流的因素主要是A、微静脉收缩B、心脏射血能力增强C、心率加快D、呼气运动E、血液的重力作用答案:B34、肾糖阈的正常值是A、3.33-4.44mmol/LB、6.66-7.77mmol/LC、8.88-9.99mmol/LD、10.0-11.1mmol/LE、8.88-11.1mmol/L答案:C35、红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膜内负值减小属于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阈电位答案:B36、血液中 pH升高时,氧解离曲线A、下移B、上移C、不变D、左移E、右移答案:D37、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A、每搏输出量B、心输出量C、心指数D、射血分数E、心力贮备答案:D38、前庭器官指A、球囊B、椭圆囊C、半规管D、半规管和壶腹E、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答案:E39、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常眼更远C、眼的折光力过强D、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E、可用凹透镜纠正答案:B40、前庭器官指A、球囊B、椭圆囊C、半规管D、半规管和壶腹E、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答案:E41、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是A、A纤维B、r纤维C、I类纤维D、Ⅱ类纤维E、I和Ⅱ类纤维答案:E42、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艾迪生病)常伴有A、血浆 Na+浓度升高B、血浆 K+浓度降低C、血容量减少D、血容量增加E、血浆 Na+浓度升高和 K+浓度降低答案:C43、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 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D、增大E、不变答案:C44、以下属于视杆细胞特点的是A、光敏感度低B、对强光敏感C、司明视觉D、可辨别颜色E、分辨力弱答案:E45、下列的不是消化道平滑肌生理学特性的是A、自动节律性B、伸展性C、紧张性D、兴奋性E、对化学刺激的不敏感性答案:E46、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主要引起接头前膜的A、Na+ 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C、K+ 通道开放D、Cl-通道开放E、水通道开放答案:B47、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A、调节内脏活动B、维持身体平衡C、协调随意运动D、调节肌紧张E、维持姿势答案:A48、切断胃肠神经支配后,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A、立即消失B、显著升高C、立即减弱D、先减弱后消失E、依然存在答案:E49、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可能由于A、Na+ 扩跨膜扩散B、Ca2+跨膜扩散C、生电性钠泵的活动D、K+ 跨膜扩散E、Cl-跨膜扩散答案:C50、胆碱能 M受体的阻断剂是A、十烃季胺B、六烃季铵C、阿托品D、筒箭毒E、酚妥拉明答案:C5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B、使肺顺应性增加C、由肺泡工型细胞所分泌D、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E、覆盖在肺泡内层液泡与肺泡上皮之间答案:B52、近端小管对 Na+ 、H2O的重吸收量经常是滤过量的:A、55~65%B、65~70%C、75~80%D、85~90%E、95~99%答案:B53、参与体液免疫的白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答案:E54、中心静脉压正常,动脉血压低A、血容量正常B、心功能正常,血容量不足C、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D、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高E、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容量血管过度收缩答案:E55、当搏出量增加时,下列哪项变化最明显A、动脉血压B、收缩压C、舒张压D、脉压E、平均动脉压答案:B56、腱反射是A、姿势反射B、多突触反射C、状态反射D、牵张反射E、对侧伸肌反射答案:D57、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 K+ 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A、前者大B、前者小C、两者相等D、前者约大 10%E、前者约大 20%答案:B58、Na+ 进入红细胞内的转动方式是A、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C、主动转运D、通道扩散E、入胞答案:A59、在下列人类能分辨的味道中,哪一项不属于基本味觉A、甜B、酸C、苦D、辣E、咸答案:D60、饱中枢在A、弓状核B、视上核C、下丘脑外侧区D、下丘脑腹内侧核E、下丘脑前部答案:D61、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直接依赖于A、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B、肠腔中 K+的浓度C、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D、肠腔中 Na+的浓度E、肠壁与肠道中葡萄糖的浓度差答案:D62、对消化道最不敏感的刺激是A、化学刺激B、温度刺激C、牵拉刺激D、温度和牵拉刺激E、电刺激答案:E63、肺动脉压增高主要是A、增加左心室前负荷B、增加左心室后负荷C、增加右心室前负荷D、增加右心室后负荷E、对右心房的负荷答案:D64、心脏的自律性是指A、窦性节律B、自律组织兴奋性C、舒张期自动去极化D、在整体内心脏的节律性舒缩E、心肌细胞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答案:E65、肺总量是指A、最大呼气末尚存留在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B、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C、每分钟进出肺内气体的总量D、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E、肺内所能容纳最大气体的量答案:E66、神经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膜电位由-0mV变化至+15mV属于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答案:E67、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是A、25ml/minB、75ml/minC、100ml/minD、125ml/minE、150ml/min答案:D68、血液中 H+减少时,氧解离曲线A、下移B、上移C、不变D、左移E、右移答案:D69、肺循环和体循环的A、收缩压相同B、脉压相同C、外周阻力相同D、大动脉可扩张性相同E、每搏输出量相同答案:E70、ECG代表心脏的心电图变化曲线图,ECG纸上横线每小格表示A、0.04秒B、0.05秒C、0.06秒D、0.07秒E、0.08秒答案:A71、使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胃肠收缩加强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ATPC、5-HTD、乙酰胆碱E、P物质答案:D72、关于肺回缩力叙述,错误的是A、来源于肺泡表面张力B、来源肺泡隔弹力纤维C、与肺泡表面张力成正比D、与肺泡半径成正比E、与顺应性成反比答案:D73、醛固酮分泌的部位是A、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B、肾上腺皮质的网状带C、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D、肾上腺的嗜铬细胞E、肾上腺髓质答案:C74、从心房收缩期开始后的心室活动周期有①快速射血期②减慢射血期;③等容舒张期;④快速充盈期;⑤减慢充盈期;⑥等容收缩期,各时期的顺序是A、②③④⑤⑥①B、③④⑤⑥①②C、④⑤⑥①②③D、⑤⑥①②③④E、⑥①②③④⑤答案:E75、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是A、分压差小则扩散快B、与各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C、与扩散面积成反比D、与温度成反比E、与扩散距离成反比答案:E76、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A、正比例B、反比例C、双曲线性D、S形关系E、无关系答案:B77、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 Na+ 移出膜外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 K+ 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E、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答案:B78、正常人第 1,2,3秒末可呼出气体量占肺活量的A、99%B、90%C、89%D、96%E、95%答案:A79、关于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下述哪项是不存在的A、缩血管中枢紧张B、迷走舒血管紧张C、心迷走紧张D、心交感紧张E、交感缩血管紧张答案:B80、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常眼更远C、眼的折光力过强D、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E、可用凹透镜纠正答案:B81、机体的功能活动最主要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答案:A82、自律性形成的基础是A、窦房结的细胞自律性B、舒张期自动去极化C、0期去极化D、1、2、3期复极化E、以上都不对答案:B83、反射弧的组成不包含下列哪项A、感受器B、效应器C、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E、脑脊液答案:E84、心动周期中,心脏瓣膜的活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房室瓣关,动脉瓣开B、房室瓣开,动脉瓣关C、房室瓣、动脉瓣都开D、房室瓣、动脉瓣都关E、房室瓣、动脉瓣不能都开答案:C85、骨骼肌细胞膜内负值增大属于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阈电位答案:D86、下列哪种物质即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的物质?A、葡萄糖B、肝糖原C、三磷酸腺苷D、脂肪酸E、磷酸肌酸答案:C87、以下哪一部位 Na+ 的重吸收直接受醛固酮的调节?A、近端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答案:E88、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A、十二指肠和空肠B、空肠和回肠C、十二指肠D、回肠E、口腔答案:A89、以下关于眼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神经反射B、使晶状体变凸C、使瞳孔缩小D、使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E、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答案:E90、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调节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E、调节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答案:D91、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O期除去速度不同B、1期形成的机制不同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特别悬殊D、3期复极速度不同E、4期自动去极化答案:E92、CO2和 O2进出毛细血管壁时的转运方式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答案:A93、血浆蛋白明显减少时吸可出现A、红细胞比容增大B、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C、有效滤过压升高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E、淋巴回流减少答案:C94、 B型血是A、红细胞膜上含 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 A凝集素B、红细胞膜上只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C、红细胞膜上含 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D、红细胞膜上只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 A凝集素E、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 A和 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答案:D95、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B、肾血浆流量增大C、血浆蛋白浓度增高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E、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答案:E96、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A、盐酸B、胰蛋白酶C、组织液D、肠致活酶E、糜蛋白酶答案:B97、开放性气胸时A、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消失B、胸廓弹性不变,肺弹性回缩力消失C、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向内D、胸廓弹性回缩,肺弹性回缩力向内E、胸廓无变形,不表现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向内答案:A98、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是指A、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肾血流量保持恒定B、动脉血压在 60~70mmHg,肾血流量保持恒定C、肾血流量不随动脉压改变而变动D、肾髓质血流量不随动脉压的改变而变动E、肾皮质血流量不随血压的改变而变动答案:A99、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着正常数值的电位差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答案:A100、5%NaCl是A、高渗溶液B、等渗溶液C、低渗溶液D、不确定性溶液E、等张溶液答案:C。
组培名词解释

组培名词解释第一章1,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HE染色:指苏木精染色和伊红染色。
3,嗜酸性:苏木精染液呈碱性,可使细胞核内染色质及细胞质内核糖体等结构成蓝紫色,称嗜酸性。
4,嗜碱性:伊红是酸性染料,可使多数细胞的染色质染成粉红色,称嗜酸性。
5,PAS反应:碘酸-希夫反应,用于显示细胞,组织内的多糖和蛋白多糖。
6,超微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到的微细结构,称超微结构。
第二章1、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细胞内最小的颗粒状细胞器,由核糖体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共同组成,rRNA是核糖体的骨架,核糖体由一个大亚基和一个小亚基构成2、粗面内质网:扁平囊状或管泡状膜性结构,它们以分支互相吻合成为网络膜,表面附有核糖体者称为粗面内质网3、滑面内质网:扁平囊状或管泡状膜性结构,它们以分支互相吻合成为网络膜,表面不附着核糖体者称为滑面内质网4、高尔基复合体:光镜下只有用银染才能呈现黑褐色网状结构。
电镜下高尔基复合体由扁平囊,小泡和大泡三部分组成。
5、线粒体:光镜下常为杆状,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为0.5-1um,场2-7um。
具有双层膜,外膜光滑,膜中有小孔,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一万的物质自由通过。
6、异噬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吞噬体吞饮泡融合而成,作用底物是经吞噬或吞饮而被摄入细胞内的外源性物质,如细菌和细胞碎片等。
7、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它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这种分裂的方式只发生在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它的特点是:在细胞内细胞DNA于间期中复制一次后,要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结果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少了一半,故称为减数分裂8、细胞凋亡:机体活组织中,单个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升华过程而自杀死亡的现象,称程序化细胞死亡,也称细胞凋亡。
9、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第三章1.内皮:衬于心脏、血管或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趋化因子生物活性的测定

趋化因子生物活性的测定1.基本原理:趋化因子的趋化作用没有种属特异性,趋化因子的靶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以IL-8为例)IL-8是典型的CXC家族趋化因子,对嗜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
由于它的趋化作用没有种属特异性,因此,可以用豚鼠嗜中性粒细胞代替人嗜中性粒细胞对其进行活性检测。
趋化因子诱导的细胞移动方式有两类:化学增活现象,指增强细胞的随机运动,琼脂糖小滴化学动力实验是检测这种活性的比较简易,快速,重复性好的方法。
趋化性,指诱导细胞向趋化因子化学浓度高的方向移动。
琼脂糖中的趋化实验和微孔小室中的趋化实验则是常用的测定细胞因子趋化活性的方法。
微孔小室中的趋化实验:微孔小室中的趋化实验是根据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等)能够趋化性主动迁移,穿过一定孔径的滤膜而设计的。
滤膜将小室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靶细胞在上面,趋化因子在下面,趋化因子通过滤膜形成梯度,细胞则沿着梯度穿过膜孔,黏附在膜的下面,染色并计数滤膜下表面的细胞数即可测出趋化因子的趋化能力。
趋化材料和趋化时间的选择:趋化滤膜的材料和孔径需根据靶细胞的大小选择;中性粒细胞用3μm孔径的PVPF聚碳酸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s), 趋化时间为30分钟;单核细胞用8µm孔径的PVPF 聚碳酸膜,趋化时间为90分钟;粘附力弱的淋巴细胞则用下表面复以明胶或纤粘素的5μm 或8μmPVPF聚碳酸膜,以免淋巴细胞穿过膜后落入下室,趋化时间为180分钟。
趋化因子浓度的确定:由于趋化因子的特异活性非常高,某些趋化因子在较高浓度时促进细胞趋化的作用反而降低,所以待测样品常需连续稀释(5倍或10倍系列稀释)以获得最适剂量的趋化结果。
每次实验都需设好对照,因为不同来源或不同活力靶细胞的趋化能力差异很大。
趋化因子活性的表达方式有三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用趋化指数表示,趋化指数(chemotactic index,CI)是指细胞迁移到待测样品液的数目和迁移到对照液的数目的比值。
趋化性细胞因子

诱导型、组成型和重叠型趋化性细胞因子
诱 导 型 和 组 成 型 趋 化 性 细 胞 因 子 受 体
趋化性细胞因子
一、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分类 二、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及其分类 三、趋化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四、趋化性细胞因子与临床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及其分类
目前已发现CXCR(1-6) 、CCR(1-11) 、 CX3CR1及XCR1,均属G蛋白偶联受体。
* chemokine直接介导滚动和黏附,如NK及某些活化 T细胞表达CX3CR1与fraktalkine(内皮细胞跨膜 chemokine)可介导滚动及黏附。
2.参与淋巴细胞迁移、归巢、分化发育 (1)参与淋巴细胞迁移:
(2)参与淋巴பைடு நூலகம்胞归巢
一些趋化性细胞因子组成性表达在归巢部位,如 胸腺、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其受体主要表达在淋 巴细胞上。
3.增强淋巴细胞应答
* 促进免疫细胞的迁移及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 促进CTL和NK细胞的胞毒作用 * 促进T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 * 影响抗原提呈作用
4.其他:
* 调节血管生成:
ELR+CXCL(IL-8,GCP-2,GROa)刺激血管增生; ELR-CXCL(PF4,IP-10,MIG)抑制血管增生。
• 1992年:在Baden的第三届趋化性细胞因子的 国际会议上将这类具有趋化作用的小分子物质 称为chemokine(chemotactic cytokine);
• 1999年:在Keystone给予统一命名;
• 至今:已发现多种chemokine与受体
结构特点及分类
1. 根据chemokine N端保守半胱氨酸的数目及 其间隔分为4型:
• CXC(α):CXCL1-CXCL16, 含4个保守半胱氨酸, 分ELR+ (Glu-Leu-Arg)或ELR-, ELR+ 趋化中性粒细 胞, ELR-趋化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指具有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趋化因子(多为8-10KD)的蛋白质(如IL-8、MCP-1等),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趋化因子Chemokine激发白细胞趋化性的小分子分泌性蛋白质。
是可受化学诱导物及细胞因子调节、并能刺激细胞趋化运动的一类细胞因子。
依照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可分为:①α趋化因子,含有保守的半胱-X-半胱(C-X-C)模体,主要是激发中性粒细胞趋化性;②β趋化因子,含有相邻的半胱氨酸残基(C-C),主要吸附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③γ趋化因子,仅含有一对半胱氨酸残基,激发淋巴细胞趋化性(即淋巴细胞趋化因子);④δ趋化因子,含有一个半胱-X-X-X-半胱(C-X-X-X-C)模体,其作用仅局限于脑部,并被锚定在膜上。
所有受体都是G蛋白偶联受体。
简介人体在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等异物时,有一种使白细胞趋集的功能,有一些物质能引起这种功能称之为趋化剂或趋化因子,IL-8同时也是一种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也称做趋化激素、趋化素或是化学激素。
是一小分子细胞因子家族蛋白。
趋化因子蛋白的共同结构特征包括,分子量小(约8-10 千道尔顿),有四个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以保证其三级结构。
这些小蛋白因其有定向细胞趋化作用而得名。
当然,这些蛋白有些趋化因子历史上还有其他的名字, 包括已知的SIS细胞因子家族、 SIG细胞因子家族, SYC细胞因子家族和血小板因子-4家族。
有的趋化因子被认为促进炎症反应,而有些趋化因子被认为在正常的修复过程或发育中控制细胞的迁徙。
在所有脊椎动物和一些病毒和一些细菌中有趋化因子存在, 但不存在于其他无脊椎动物. 这些蛋白质结合到趋化因子受体而起作用,趋化因子受体是G蛋白偶连的跨膜受体,选择性地表达在靶细胞表面。
编辑本段功能趋化因子的主要作用是趋化细胞的迁移. 细胞沿着趋化因子浓度增加的信号向趋化因子源处的迁徙。
有些趋化因子在免疫监视过程中控制免疫细胞趋化,如诱导淋巴细胞到淋巴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题

组织学绪论上皮组织名词解释组织四大基本组织HE染色嗜酸性嗜碱性中性腺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纤毛微绒毛连接复合体填空四大基本组织包括 , , , .被覆上皮根据 , 分为 .两类.其中前者又包括 . 四类.后者包括三类.固有结缔组织名词解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肥大细胞判断题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填空题:1.疏松结缔组织中有、、、、、、七种细胞。
2.固有结缔组织有〔〕、〔〕、〔〕和〔〕四种。
3. 疏松结缔组织的基质呈〔〕,化学成分是〔〕和〔〕。
单选题1.巨噬细胞来源于 ( )A.成纤维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纤维细胞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T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成纤维细胞3.疏松结缔组织中最常见的细胞是 ( )A.肥大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4.哪种纤维又称嗜银纤维 (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肌纤维5.浆细胞胞质嗜碱性是因为()A.粗面内质网发达 B.滑面内质网发达C.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D.含大量溶酶体6.纤维成分发达、基质和细胞较少的组织是()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 D.网状组织7.浆细胞的前身是()A.T细胞 B.B细胞 C.K细胞 D.NK细胞8.肥大细胞的胞质中充满()A.嗜酸性颗粒 B.嗜碱性颗粒C.中性颗粒 D.嗜银性颗粒论述题:试述巨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血液选择题1. RBC的平均寿命一般为EA数周 B数天 C半年左右 D一年左右 E 120天左右2. 关于成熟红细胞形态结构的叙述哪项错误?BA双凹圆盘状 B线粒体少 C 无细胞核D胞质内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 E具有红细胞膜骨架3. 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何种白细胞增高? B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4. 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何种白细胞显著增高?A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5.对寄生虫有杀灭作用的细胞是 C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6.用煌焦油兰染色呈细网状的血细胞D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中性粒细胞填空题1.嗜碱性细胞的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成份,故能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凝血)的作用。
结缔组织思考题与答案

结缔组织思考题:1、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疏松中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光镜及电镜结构特点。
3、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及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分布与功能。
5、血液中的白细胞有哪几种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
结缔组织思考题答案:1、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答:结缔组织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形态结构最多样化的一大类组织。
它包括疏松和致密的结缔组织、软骨、骨组织及液体状的血液和淋巴等。
2、疏松中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光镜及电镜结构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的光镜结构,理化特性和染色特点。
答:成纤维细胞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常与纤维靠近。
可合成蛋白质,形成纤维和基质。
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数量较多,分布广泛。
光镜下:形态细胞多样。
核小,着色深,核仁不明显,胞质嗜酸性。
表面有皱褶、小泡和微绒毛;细胞膜附近有较多微丝微管;胞质内含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及残余体。
有趋化性和定向运动的能力;吞噬作用。
有分泌功能,如溶菌酶、干扰素、补体、血管生成素、胶原蛋白酶等。
有抗原提呈作用。
浆细胞(plasma cell)常见于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
如淋巴组织及胃肠道、呼吸道和输卵管等固有膜内形态:细胞呈球形大小不一。
核圆形,偏居于细胞一侧,核内染色质成块状,状如车轮。
胞质:嗜碱性,靠近胞核处有一浅色区。
功能:合成并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即抗体(antibody),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肥大细胞(mast cell)形态:呈球形或卵圆形。
核小而圆。
胞质充满嗜碱性颗粒,但颗粒易溶于水,在HE染色标本上不易看到,颗粒具有异染性。
功能:合成与分泌:组织胺(histamine)。
肝素(heparin)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白三烯(leukotriene)参与变态反应及抗凝血作用胶原纤维(白纤维)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7-30
兰州大学
3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
• 成熟的eotaxin分子含72个氨基酸残基,N端有2个特征性
的、并列的丝氨酸残基,其与受体结合时起灵活、定向
作用,是eotaxin对EOS表面CCR3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的 结构基础。 • 变应性鼻炎患者Eotaxin阳性细胞分布于鼻腔黏膜组织的 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腺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2014-7-30
兰州大学
8
变应性鼻炎发生机制
2014-7-30
兰州大学
9
变应性鼻炎-Eotaxin
• 目前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局部产生Eotaxin是从以
下几个方面引起嗜酸粒细胞聚集和活化:
2014-7-30
兰州大学
10
变应性鼻炎-Eotaxin
• 1. eotaxin及其受体CCR3与呼吸道变应性炎症(AR、
和巨噬细胞等一些炎性细胞,抗原致敏后,巨噬细胞和
EOS是eotaxin的主要来源,使eotaxin生成增加。
Hale Waihona Puke 2014-7-30兰州大学
4
变应性鼻炎
2014-7-30
兰州大学
5
常见变应原
2014-7-30
兰州大学
6
变应性鼻炎-Eotaxin
2014-7-30
兰州大学
7
变应性鼻炎-Eotaxin
变应性鼻炎-Eotaxin
2.在组织中生成的Eotaxin可与IL-5结合,eotaxin和IL-5介
导了EoS从骨髓EOS池释放到气道和外周血的过程,刺 激骨髓的嗜酸粒细胞动员; 3.Eotaxin通过增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向炎症部位 的移行,促进嗜酸粒细胞在组织中局限性聚集;最后
Eotaxin能促进募集到组织中的嗜酸粒细胞活化,继而
释放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一些有毒的氧化物,从 而引起组织损害。
2014-7-30
兰州大学
12
谢谢!
2014-7-30 兰州大学 13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OTAXIN)
2014-7-30
兰州大学
1
趋化性细胞因子
是近年发现的一类结构高度同源,分子量约为 8~10kD的对白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 已发现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多达十几种。根据趋化因子多肽
链近氨基端两个半胱氨酸(C)残基的排列方式,可将其
分为CXC,CC,C和CX3C(C代表半胱氨酸,X代表其他任 一氨基酸)四个亚家族。
2014-7-30
兰州大学
2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
• Eotaxin是由Jose等于1994年首先从致敏豚鼠的支气管肺泡
灌洗液中分离获得的,是对嗜酸性粒细胞( EOS
Eosinophil )有选择性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 Eotaxin为CC类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正常呼吸道主要
由上皮细胞产生,其受体是CCR3(CC chemokine receptor ),主要表达于E0S,此外还表达于Th2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
变应性鼻炎为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特异性个体接触 变应原后,完成机体的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 后,抗原与致敏细胞IgE结合,刺激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
胞脱颗粒,释放包括趋化因子Eotaxin在内的一系列炎性介
质,这些趋化因子随之与其特异性受体CCR3结合,然后通 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使细胞产生相应效应。
BA)关系密切,EOS是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效应细 胞,eotaxin/CCR3介导了EOS的浸润及EOS脱颗粒。 所有的趋化因子都是通过与其相应的趋化因子受 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的,Eotaxin与其CCR3受体蛋
白结合后,促进嗜酸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及穿透血管壁进入局部组织发挥作用;
2014-7-30 兰州大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