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上课用)

合集下载

化学:《油脂》课件新人教版上课用

化学:《油脂》课件新人教版上课用

下层:甘油、NaCl溶液 提纯、分离 甘油
【讨论】肥皂的有效成分是高级 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为什么 会有去污功能的呢?
.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 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
(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 用于机洗;
(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
(4)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定 性,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成 水体污染。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
2、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烧碱可以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生产盐酸和人造脂肪必须用氢气作原料 D、油脂属于酯
3、工业上制取肥皂是用__动_物_油__或_植__物_油_ 和_氢__氧_化_ 钠溶液 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皂 化锅内,用蒸汽加热,生成的是 _高_级__脂_肪__酸_钠_、__甘_油__、_水__的混合物。加入 _食_盐__细_粒__后,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上 层是_高_级__脂_肪__酸_钠_,下层是 甘油 。取 出 上 层物质,加入添充剂等后制成 肥皂。
营养。
四、油脂的用途 1.食物 2、工业原料 制人造奶油、甘油、高级脂肪酸、
肥皂等。
问题:如何区分植物油和汽油?
课堂小结:
油脂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具有酯 的性质——能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水解;由不饱和高 级脂肪酸所生成的油脂还具有烯烃的性质。
2.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其熔点 越高,影响着油脂的存在状态
硬脂酸钠
H的作用:催化剂和反应物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2、肥皂的制取
高级脂肪酸钠、
动、植 NaOH 甘油、水(混 NaCl固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掌握油脂的分类以及其成分和性质。

教学重点:
1.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油脂的分类以及其成分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油脂的成分和性质。

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滴管、试管、酒精灯等;
3.实验试剂:橄榄油、黄油等。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展示几种不同的油脂产品,引导学生讨论油脂的特点和用途;
2.讲解:介绍油脂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实验:进行酸值测定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4.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油脂的成分和性质;
5.总结:总结油脂的分类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油脂与健康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油脂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反馈:
1.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油脂的知识;
2.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
1.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做油脂相关的讲座,深入了解油脂的应用领域;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油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油脂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展开,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油脂与健康的关系,教学设计比较全面,但在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和延伸教学环节的增加上还有待改进。

高三化学第三节油脂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第三节油脂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第三节油脂教案(精选3篇)第一节:油脂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了解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油脂的基本概念;2.了解油脂在食品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了解油脂的组成成分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的图像,引起学生对油脂的认识和兴趣。

2.讲解油脂的基本概念:油脂是一类由动物脂肪或植物油制得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脂质。

油脂可以分为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两大类。

动物性油脂:比如牛油、猪油等植物性油脂:比如花生油、菜籽油等油脂主要由甘油与脂肪酸结合而成。

3.讲解油脂的组成成分:油脂中一般含有甘油与三个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的甘油三酯。

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长链碳原子构成。

4.讲解油脂的应用:油脂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食用油的加工、烹调和调味品的制作;在工业中可以作为机械油和润滑剂,也可以用于生产肥皂、化妆品等。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油脂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节:油脂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油脂的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二、教学重点1.掌握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油脂的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了解油脂的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油脂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性质,引起学生对油脂的注意。

2.讲解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是非极性物质,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

油脂的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体状。

油脂的密度较小,浮于水面。

3.讲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和有味物质。

这是由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受空气中的氧气攻击。

油脂也容易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反应可以由碱或酸催化。

4.讲解氧化反应的原理:氧化反应是油脂的主要变化过程,会造成油脂发酸、变质。

《油脂》教案

《油脂》教案

《油脂》教案封面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七、教学总结一、教学目标1. 了解油脂的基本知识和生产工艺;2. 掌握不同种类油脂的特点和用途;3. 熟悉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4. 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油脂。

二、教学重点1. 油脂的基本知识;三、教学难点1. 油脂的生产工艺;2. 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彩色教学幻灯片;2. 油脂样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实验观察法。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引入讲述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为学生介绍《油脂》教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2. 重点与难点2.1 油脂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教学幻灯片,讲解油脂的定义、种类和生产工艺,让学生对油脂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油脂的特点、用途和市场需求,能够准确选择使用不同油脂。

2.3 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教师通过实验观察法,让学生掌握常用油脂质量检测方法,如氢化值、酸值、过氧化值等。

3. 典型实验教师通过典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油脂的流程,从而深入了解油脂的生产过程。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涉及知识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帮助学生加深对油脂知识的印象。

七、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入、重点与难点、典型实验和课堂小结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油脂知识,并通过实验体验、案例分析等形式加深对油脂知识的理解。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也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油脂初中化学教案

油脂初中化学教案

油脂初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油脂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3. 探讨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油脂的定义和分类。

2. 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油脂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油脂的应用范围。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板书。

2. 示范用的油脂样品。

3. 汇总了解油脂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油脂的应用,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中含有油脂,引发学生对油脂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 讲解油脂的定义和分类。

2. 展示不同种类的油脂样品,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三、性质和应用(15分钟)1. 分析油脂的性质,如易燃性、密度等。

2. 探讨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食用油的烹饪、润滑油的机械加工等。

四、实例讨论(15分钟)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分组讨论油脂在某个具体场景中的应用,如化妆品中的油脂成分。

五、扩展延伸(10分钟)学生自主探索油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化工等。

六、总结复习(5分钟)总结油脂的定义、分类、性质和应用,强化学生对油脂知识的掌握。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油脂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小论文。

2. 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含有油脂成分的产品,并做简单的分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油脂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油脂的应用领域也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讨论和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油脂教案初中化学

油脂教案初中化学

油脂教案初中化学年级:初中课时:1 课时教材:初中化学教材教学目标:1. 了解油脂的性质和组成2. 掌握油脂的生产和用途3. 能够判断油脂的质量和选择适合的油脂教学重点:1. 油脂的性质和组成2. 油脂的生产和用途教学难点:1. 如何判断油脂的质量2. 如何选择适合的油脂教具准备:1. 幻灯片2. 油脂样品3. 实验仪器材料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油脂的话题,让学生思考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定义以及常见的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

二、讲解(15分钟)1. 油脂的性质和组成:通过幻灯片展示,讲解油脂主要由三酸甘油脂组成,具有疏水性和不溶于水的特点。

2. 油脂的生产和用途:介绍油脂的生产过程和常见的用途,如食用油和工业用油。

3. 油脂的质量评价:教学如何判断油脂的质量,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

三、实验(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对不同油脂样品的观察、闻味、尝试等方式,让学生实际了解油脂的质量评价方法。

四、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选择适合的油脂,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存油脂。

五、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油脂的使用和选择。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了解一种油脂的生产过程和用途,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油脂的质量评价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油脂的重要性和用途。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案例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油脂的相关知识。

油脂(第一课时)说课

油脂(第一课时)说课

O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17 H35 COOH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
2.下列反应既是加成反应又可看作是还原反 应的是( ) A.乙醇制乙烯 B.油脂氢化 C.乙醛转化为乙醇 D.乙醛转化为乙酸
5、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油脂的概念、结构;油脂的化学性 质、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 • 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教法
•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要教师要 从新课程教学本质的定位——“交往”的视角,正 确认识和实践师生民主、互动、平等的相互关系, 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此外, 还应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应用的 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 关的问题,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 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引导学 生认识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
(2)油脂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 3H2O C17H35COOCH2 H2SO4 CH2OH
3C17H35COOH + CHOH
CH2OH
工业上根据这一原理,可用油脂为 原料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 生成脂肪酸和甘油,被肠壁吸收, 作为人体的营养。
什么是 1:1:1?
金龙鱼食用调和油营养资料表
• 营养成分(每100克油): 1:1:1是在膳食 热量:900千卡 脂肪酸方面倡导的 总脂肪:100克 饱和脂肪酸、单不 饱和:12克 饱和脂肪酸、多不 单不饱和:44克 多不饱和:44克 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n-6多不饱和:36.7克 它来源于世界卫生 什么意思? n-3多不饱和:7.3克 组织(W H O)和 碳水化合物: 0克 世界粮农组织 蛋白质: 0克 胆固醇: 0毫克 (FAO)的权威推 天然维生素: 60毫克 荐值。

高中化学选修五油脂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油脂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油脂教案
第一课时:引入油脂
1. 学习目标:
了解油脂的基本性质
掌握油脂的生产和应用
了解油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的生产和应用
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内容:
1)油脂的定义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油脂的生产和应用
4)油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教师介绍油脂的概念,并询问学生对油脂的认识。

步骤二:探究性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然后汇报给全班。

步骤三: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油脂的生产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油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步骤四:互动讨论
学生就油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

步骤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油脂的认识。

5. 总结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探究、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法,教授了学生油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对油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煤油
具有烃的性质, 不能水解
加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 溶液,加热,无变化。
鉴 别
加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 液,加热,红色变浅。
2、天然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天然油脂是未进行分离提纯的油脂,都是由 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3、简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合甘油酯是混合物, 对吗?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 的分子是否相同。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 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反之 是混合物。
2.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 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 (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 用于机洗; (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 (4)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 定性,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 成水体污染。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 富营养。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C )
2.油脂属于酯类,应具有什么性质? 试书写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方
程式。
c、油脂在人体的消化
油脂水解的价值: 1.工业上用油脂水解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油; 2.油脂在人体中(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 酸和甘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3.用于制作肥皂。
制肥皂的简单流程:
工业制取肥皂的流程 —— 盐析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为0.9~0.95g/cm3;黏度较 大,油腻感,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 氯仿等有机溶剂;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 味,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 沸点、熔点。
熔点? 饱和程度越高,熔沸点越高
2、化学性质
思 考:
1.当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时,油脂还应 当具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
油脂
NaOH溶液 用蒸汽加热
肥皂、甘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加入细食盐 加热、搅拌
分层
皂化
盐析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上层:肥皂液
成品 肥皂
下层:甘油、食盐水等
加入无机盐使某些有机物降低溶解度,从 而析出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这里的盐析是指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的过程。
提 问 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热进行皂化反应,如何将 产物中肥皂成分(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混 合液中分离出来? 盐析 → 过滤 → 蒸馏
氢(硬)化反应
R3COOCH2
不饱和烃基的加成
肥 皂 去 污 的 原 理 是 什 么 ?
油污 纤维织品
1.用肥皂洗衣服应该用热水还是用冷水? 用热水好。 2.怎样的物质具有去污能力?
凡具有亲、憎水基的物质都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可以人工合成洗涤剂: CH3—(CH2)n— —SO3Na(或R—SO3Na)
10、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B

A.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11、某高级脂肪酸(饱和)25.6g,恰好与 50mL 2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这种 256 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分子式 C15H 31COOH 为_________________,它跟甘油充分反应 (C15H 31COO)3 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C3H5
④润滑油
A.①② C.①⑤
⑤花生油 ⑥石蜡
B.④⑤ D.①③
2、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 A、加NaOH溶液、加热 B、加溴水、振荡 C、加银氨溶液、加热 D、加水、振荡
3、下列物质不属于酯类的是(
C )
A.花生油
C.酚醛树脂
B.硝化甘油
D.醋酸纤维
4、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水 ,用蒸汽加热,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的混合物。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后,溶 食盐细粒
液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______________, 高级脂肪酸钠
下层是 甘油 。取出 上 层物质,加入添充
剂等后制成肥皂。
7、某高级脂肪酸0.1mol发生加成反应时需 要氢气0.2g;取相同质量的此酸完全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共3.5mol,下列脂肪酸中 有可能是该酸的是 ( D ) A、C15H27COOH
油( 植物油脂 液态 )
3、 油脂的分类
a、按常温下的状态分类:油(常温下呈液态,如植 物油脂);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脂)
b、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简单甘油酯 油脂 (R1﹑R2﹑R3 相同 ) (R1 R2 R3 不同)
混合甘油酯
注:天然油脂一般都是混合甘油酯,而且天然 油脂一般都是混合物.
BC )
A.乙二醇、丙三醇
B.油酸、丙烯酸
C.三乙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D.甲酸乙酯、乙酸甲酯
5、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动物油或植物油 6、工业上制取肥皂是用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 氢氧化钠溶液 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皂化锅内
提 问
1、油脂与矿物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否,汽油、煤油等矿物油是个各种烃的 混合物,
油 脂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物 质 组 成 举 例 性 质
油脂 油 脂肪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矿物油
多种烃(石油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及其分馏产品 羊油、猪油 花生油、芝麻油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并 兼有烯烃的性质。
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3、写出乙酸和甘油,三种高级脂肪酸与甘 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油酸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CH2OH 3C17H33COOH + CHOH CH2OH
浓硫酸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 3H2O C17H33COOCH2
油脂主要来源于动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棉籽油等天然植物 另外还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属于酯,它的 组成结构、性质又如何呢?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定义: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生 成的酯,属于酯类。(甘油三酯)
2.组成: 3.分类:
C、H、O
油——常温呈液态 脂肪——常温呈固态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
油脂的氢化: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固态的脂肪 的过程,也称为油脂的硬化。属于加成反应、 也是还原反应。 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硬化油。
油酸甘油酯(油) 液态的油
氢化或硬化
硬脂酸甘油酯 (脂肪) 固态的脂肪
化学性质 油脂的结构 R1COOCH2 R2COOCH
水解反应
油脂的用途
食用
工业原料
(皂化反应)
C、C17H31COOH
B、C16H29COOH
D、C17H33COOH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附着在容器内壁 的物质,后者为选用的洗涤剂.其中搭配合适 的是 ( BC ) A.银镜、氨水 B.油脂、热碱液 C.石蜡、汽油 D.硫磺、酒精 9、制肥皂时,皂化反应后加盐的作用是 ( D ) A.加大溶液密度 B.催化作用 C.与甘油反应 D.盐析使肥皂析出
第一节
1.什么叫高级脂肪酸?
含碳原子数比较多的脂肪酸,叫做高 级脂肪酸。例如: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亚油 酸( C17H31COOH )等
2.什么是酯化反应?
酸(有机酸或无机酸)和醇反应,生成酯 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浓H2SO4

1.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B). A.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2.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采取的正确实验是 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发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 D D.把稀烧碱溶液加入硬脂酸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微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3.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 ). ①硝基苯 ②甲苯 ③溴苯 ④植物油 ⑤蚁酸 ⑥乙酸乙酯 ⑦硬脂酸甘油酯 B A.①②③ B.④⑥⑦ C.①②④⑤ D.②④⑥⑦
肥皂的去污原理:
(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COONa或
-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 具有亲水性; (2)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R, 不溶于水,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 有亲油性质; (3)肥皂的去污过程(后面)
(2)油脂的氢化
油脂由于分子中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 氧化反应,故易变质。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通常可改 变油脂的结构。
家里做汤放的油为什么浮在水面?衣服上的 讨论: 油渍为什么用水洗不掉,而用汽油可洗干净?
1、油脂不溶于水,比水轻(密度在0.9—0.95g/cm3之 间),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注意: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但一般油脂 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2、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注:饱和链烃基含量高的油脂(脂肪)熔点较高, 不饱和烃基含量高的油脂(油)熔点通常较低。
(油酸甘油酯)
一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油脂: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即油脂;
它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脂和酯的区别
形成酯的醇 脂 酯 固定为甘油 任何醇或酚
形成酯的酸 任何酸
内涵 包含油脂
高级脂肪酸 专指油脂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人类的主要营 养物质之一,是热量最高的营养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