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纲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纲
问题:
1、对党员教育治理的重要性理解不够。
2、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
3、党员党性观念淡薄。
4、党员理想信念动摇。
5、宗旨意识弱化。
原因:
1、党员队伍出入不畅,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2、党员治理机制滞后,造成对流动党员难以有效治理。
3、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党教工作效果削弱。
4、党员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甚至出现
违法乱纪行为。
对策:
1、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
2、创新党员退出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出口畅通。
3、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教工作实效性。
4、创新流动党员治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
5、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和荣誉感。
党员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党员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标题:党员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党员是党的骨干力量,他们应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党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党员个人形象,也对党的事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员的素质和履职能力,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整改措施。
一、党员存在的问题1.1 缺乏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党员在党的理论知识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这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正确把握党的方向,无法准确地贯彻党的决策。
1.2 缺乏对党的纪律的遵守一些党员在党的纪律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对党的纪律要求不够严格,懈怠敷衍,甚至浮现违纪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党的形象,也对党的事业造成为了一定的伤害。
1.3 缺乏对党的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一些党员对党的事业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他们对工作不积极主动,缺乏奉献精神,无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党的事业的发展,也对党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妨碍。
二、整改措施2.1 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开展党课等形式,让党员深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增强党员的理论素质。
2.2 强化党的纪律教育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让党员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对党的事业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开展党纪法规知识培训、举办警示教育活动等方式,增强党员对党的纪律的遵守意识。
2.3 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通过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提高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投入度。
可以通过激励机制、优秀党员表彰等方式,激励党员积极主动地参预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组织监督3.1 建立健全党员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党员考核制度,对党员的学习、工作表现等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推动党员不断提高。
3.2 加强党员教育引导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通过组织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党员正确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改

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改党员是我们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经济、推进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课题。
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学习、民主评议等制度,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基本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场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但目前党员队伍现状如何,先锋作用发挥得怎样,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存在问题1、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象。
据调查13个党支部,共231名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109名,占总数的47.2%;4654岁的党员41名,占总数的17.8%;3645岁的党员51名,占总数的22.1%;35岁以下的党员31名,占总数的13.4%。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20名,占51.9%;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4人,占23.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8名,占25.1%。
有三个党支部的党员平均年龄近六十岁,大都头发花白、年老体衰,村支部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常年外出经商、打工,主动递交申请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积极分子很少,村支部几年才发展一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逐年减少,逐步萎缩,使得整个农村党员队伍成了“无源之流”。
2、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思想滞后。
当前个别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平时除组织党员参加党委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外,支部很少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对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不够,对党员的思想动态不太掌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工作都等待党员冬训时突击抓,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
少数党员不注重加强学习、锤炼党性、提高素质,放松了对自身的改造和提高,没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面对市场大潮,思想十分困惑,难以理解,有的甚至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党性,做了金钱的俘虏。
党员存在不足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党员存在不足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党员存在不足问题既是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党的先进性失去基础的体现。
为了深入分析党员存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本文将从党员教育培养、组织管理、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党员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1.教育培养不到位党员存在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一方面,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和党章学习教育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没有真正把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对党员的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业务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工作不够全面、系统、深入,导致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工作上存在困惑和局限。
2.组织管理不严格党员存在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不严格。
有的党组织缺乏有效的追责机制,对于党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导致党员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一些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粗放性,没有严格按照党章党纪的要求,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入党,导致党员素质不高和数量失控。
3.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党员存在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
一些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缺乏自觉和主动性,对于党的组织生活、党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缺乏积极参与,导致党员群众基础弱化;同时,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庸俗化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党员的思想境界和党性修养。
二、整改措施1.强化党员教育培养为解决党员存在不足的问题,党组织应加强对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在入党宣誓仪式和党章学习教育中切实把思想引导融入其中,通过培训、讲座、研讨等形式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
同时,党组织还需加强对党员的业务能力培养,通过定期考核、培训和互助学习等方式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
2.加强组织管理为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党组织应建立完善的党员管理制度和追责机制,准确识别和评估党员的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对于失职、渎职行为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以形成严明的纪律约束。
同时,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党章党纪的要求,突出质量和数量的双重要求,选拔优秀人才入党,并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审查,确保党员队伍的素质和纯洁性。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如何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已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重点课题之一。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素质与水平,鸣凤镇党委高度重视,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攻坚求索、开拓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基本做法1、培训对象由全员培训逐步向重点人群重点培训倾斜。
鸣凤镇地处县城所在地,党员流动性强,下岗失业、待业党员居多,全员培训难以收到较好效果。
鸣凤镇根据党员所在岗位、工作性质及个体特征,以机关干部(重点是班子成员、35岁以下年轻党员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县直抽调在鸣凤镇参与征地搬迁人员、村居党员骨干、代表为重点人群,通过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反复教育、言传身教,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2、培训内容由常规培训向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培训倾斜。
在常规培训内容如《党章》、十八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内涵、纯洁性教育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相关内容的培训教育。
重点开展了作风建设、执行力建设、精神状态、工作状态提升等系统学习。
镇党委书记以《坚持群众路线、争做清正表率》、《目标、心态、责任》为题进行专题辅导讲座,重申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县委九条要求及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等,组织开展“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每月组织学习征地搬迁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政策,聘请县委党校教师陈垚宣讲社会化管理创新知识等。
3、培训方式由单一灌输式讲课向多元化、自主式、学习培训倾斜。
一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先后组织班子成员、镇直单位负责人与村(居)书记到猇亭学习征地搬迁工作经验;到武汉百步亭学习“百步亭社区工作法”;到保康尧治河学习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到苏杭、宜昌学院街、荷花广坪村、洋坪马渡河学习城镇一体化建设;到瓦仓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到县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聘请三峡大学李敏昌教授来作“保持党的纯洁性”专题辅导报告等方式,使“要我学”自觉转换为“我要学”。
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第7-8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因此,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开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问题问题之一:一些学校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现实工作中,有人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甚至认为党的建设牵扯了教育教学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导致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两张皮”。
问题之二:没有处理好党建与业务的关系。
一些人认为学校党的建设就是组织党员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党建工作没有找到有效的载体,停留在看似热闹的表层。
问题之三:中小学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监督保证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问题之四:当前的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一把手”。
学校的工作重心无疑就是教学,上下关注的焦点是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的质量。
因此,中小学的党组织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常常处于“边缘化”境地。
问题之五:有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上有较高的要求、很出色,但在政治上缺乏追求。
对于这些教师,党组织没有主动关心并加强引导和教育,没有心灵的沟通与交融,他们中的积极分子没有向党组织靠拢。
与此同时,对有入党追求的同志缺乏正确引导,具备了入党基本条件的同志没有及时吸收到党内。
二、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对策对策之一: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两个融合”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要找准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校风,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党员政治学习与教职员工师德师风建设、学生道德培养相结合,以党员表率作用提升全体师生的素质修养。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组织原则。
在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形势下,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责任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基层党员队伍,就必须抓好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1.1部分党员宗旨意识不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社会生活环境产生了多元化的趋势,加之党员成分的多样化,带来了党员队伍思想意识形态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在这种环境下,有些党员过于追求自我价值和经济利益,事事皆以自我为中心,对人民群众缺少感情,对人民的利益漠不关心,极大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1.2党员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部分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有重业务学习、轻理论学习的思想,理论修养水平有待提高。
少数党员不能坚持学习,知识结构简单,对上级指示精神的实质把握不牢,不能深入理解和领会上级要求,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偏颇,带来不良影响。
1.3党员教育方法不够灵活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往往只是采取念念报纸、读读文章等照本宣科式的集中学习,这种单调枯燥的教育模式不能引起广大党员的兴趣,满足不了广大党员的需求,教育效果不明显。
1.4基层党建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从现有情况看,基层党建的保障机制还十分欠缺。
党建经费、活动场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都严重不足,许多基层党组织受到人员、场地和经费的约束,对多样化多形式地开展党员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党员教育工作还处于“低成本”的运作狀态。
1.5党员教育制度落实不力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所属的党员疏于管理和教育,对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执行不到位,不能将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将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政治任务,许多教育学习都变成了“形式化”和“走过场”的模式,直接导致基层党员教育成效不足。
新形势下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当前党员队伍结构多元化,党员需求个性化,思想观念复杂化,党员流动多向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是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个别征求意见的方式在全镇基层党员中开展了广泛调研,对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作了一定思考。
一、党员队伍情况及党员教育现状我镇现设有党支部XXX个,其中机关事业党支部8个,农村(社区)党支部XXX个,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
隶属我镇管理的党员共有__名,其中农村党员XXX名,占__%,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XXX名,占XX.X%,社会组织党员XXX名,占XX.X%;男性党员__名,占XX.X%,女性党员XXX名,占__%;60岁以上的党员XXX 名,占XX.X%,35岁以下的党员XXX名,占XX%;沮河片区农村党员__人,龙泉片区农村党员XXX名。
近年来,我镇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定期学习、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不断强化党员目标责任管理。
充分利用媒体、网络、远程教育、党建网等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全镇党员教育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为推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党员教育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尊重党员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学习自主性。
一是培训对象类别化,避免“大锅饭”。
将我镇党员按年龄、工作性质、分布片区等因素并结合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对党员进行合理分类,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不同的参学对象,有效解决了传统集中培训组织难、出勤率低、效果差等问题,切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重点性、实效性,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依法办事、兴办事实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承德五中张雪莲电话2186189
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的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基层组织走过场,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开“学习会”,念念文件,读读报纸,党员理解、执行与否,不闻不问;有的基层组织懒于创新,教育没有针对性,看着成天讲学习教育,其实是我念你听,听不听无所谓;还有的基层组织,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味地生搬硬套,致使党员的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使党内的一些同志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化,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制约着党员的教育工作,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十六大精神的要求相距甚远。
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党员教育工作,需要我们用改革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做法,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广大党员培养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党员学习自觉有待提高。
部分党员不能长期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在新形势下的当今社会,知识渐趋老化,业务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匮乏,党员的先进性难以得到体现和发挥。
2、党员教育制度落实不力。
部门村党组织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内监督制度执行不到位,党员教育工作存在“走过场”现象。
3、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些党员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追求自我利益,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寻找种种借
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有个别党员存在道德滑坡的情况。
4、党员教育工作成效式微。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经济轻党建;二是队伍建设疲软,责任心不强、组织水平不高;三是教学培训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四是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教育阵地建设有些滞后。
5、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偏低。
党要管党,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而一些村党组织习惯于粗放管理,对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随意性、草率性和盲目性,则见怪不怪,
往往凭经验,简单地看开了多少会,发展了多少党员,开展了多少活动。
形式主义陋习,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仅仅停滞在浅层次。
6、党组织对党员关心不够。
部分村党组织不知道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不能及时解答,对生活困难不能及时解决,有的还存在对党员民主权利尊重不够的问题。
只给党员提要求、定责任,但党内的大事不向他们通报,不和他们商量,过分强调集中,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真正得到行使。
二、对策与建议
面对新形势、发现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企望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永葆青春和活力,用昂扬的信念和战斗力,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华丽开篇。
对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提出如下初浅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各村党组织抓党员教育管理紧迫感。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党员教育管理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群众的热情高、干劲足,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
只有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使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明确完善职责,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
一是强落实化责任。
要把村支书抓党员教育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的目标任务之一,把能否做好本村、农村社区内的党员教育工作作为衡量村支书立场是否坚定、能力是否充足的重要标准。
二是建立有效机制。
大到党支部,小到党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员教育工作主抓责任,层层监督。
三要完善培训制度。
要进一步整合党员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
第三,重视信念作风,着力加强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苏区作风教育。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政治信念,也是新时期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思想前提和基础。
共产党员能否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传承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第四,充分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现代信息网络教育手段的作用。
当前互联网已全面普及,各基层党组织可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党建网站、远程教育、声像资料等手段,采取互教互学、场景模拟等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外,手机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组织部门可利用它实时地进行教育和信息共享等工作
第五,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实践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大胆解放思想,逐步探索实践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思路新方法。
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关键是基层组织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
第六,强化执行意识,坚持党内科学严谨民主集中工作生活制度。
强化各村党组织“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贯彻执行意识,健全和完善各村党组织和支部书记的“党建工作负责制”,并做好日常监督和专项考核、年度考核工作。
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严格坚持党内工作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切实抓好民主生活会、党内创先争优等制度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