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1运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课件:1-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共54张PPT)

◎自主检测
2.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
国家之一.如图1-1-1所示是我国自行研 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 -10” 在空中加油的 情景,若以“歼 -10” 战斗机为参考系,加
油机是________的;
若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 ________的;若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 考系,加油机是________的.(填“静止” 或“运动”)
一、质点
◎问题导引 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顺利升空,并成功 实现与“天宫一号”空间站的人工对接,在研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 的对接过程时,能否把“神舟十号”看成质点?在研究“神舟十号”绕地球 运动的周期时,能否把“神舟十号”看成质点? [答案] 看成质点. 研究对接的过程时,不能被看作质点,研究运行周期时,能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考备考导航]
考点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 动及其公式、 图象 考纲 要求 Ⅰ Ⅱ Ⅱ 专家解读 1.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 基础.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图 象问题是本章的考点,题型主要 是选择和计算,主要考查对运动 规律的理解、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运动图象的理解等. 3.注意本章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 合,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选用 合适的物理规律处理实际问题.
◎自主检测 4.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 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中正确的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 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 驶 ④太空中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 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 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 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转动,但加速度 也不为零 解析 火箭的速度虽然为零,但合力 不为零,故加速度不为零, A 错;轿车紧 急刹车时,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变为零,故 加速度较大, B 对;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
2013高考一轮复习优秀课件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单元第2课时

D.32 m,80 m
解析:设滑板车滑行时间为t,则由vt=v0+at,即
0=6+(-1)t,得t=6 s,故在前4 s内车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在前8 s内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只有6 s.
在4 s内滑行位移s1=v0t1+ 1)×42 m=16 m
1at22=6ຫໍສະໝຸດ 4m+ 1 2×(-
1)×6在2 m8 =s内18滑m行位移s2=v0t+12
2.追及相遇问题解题指导:解题关键条件——追及物体 与被追及物体速度相等
(1)类型及追及的条件
①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匀速(或匀 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追上之前两者距离最大的条件为: 追及者的速度等于被追及者的速度.
②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时,追上之前两者距离最小的条件为:追及者的速度等于被 追及者的速度.
vt,即
t = ________.
2
(3)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
v v 时速2s 度=___2s_跟__这__段. 位答移案(内3):的1初.速v(201+度2)avvT2t02、(末2)速v度=vvt的0+2关vt系=为sⅠ+:2t sⅡ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设T为等分 时间间隔)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__________________;
(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s1∶s2∶s3∶…∶s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sN=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学几种特殊解题方法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运动的描述课件沪科版

3.(多选)[人教版必修1·P14·T2和P29·T2改编]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60 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C.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D.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答案 BCD
A.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先均匀增大,然后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 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核心点拨】 (1)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2)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减小到零,表示质点原来是匀加速运动,然后速度 增加的越来越慢。 解析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大; 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值,保持不变,选项A错误,B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向前运动,最终做 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选项C、D均错误。 答案 B
2.(多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春节期间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备受广大 观众喜爱,在中国大地掀起了诗词热潮。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中蕴涵着许多物理 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与我俱东”意思是说诗人和云都向东运动,诗人以两 岸或两岸的红花、榆树为参考系 B.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根据“千里江陵一 日还”可估算出诗人李白的平均速度 C.辛弃疾描写月亮的诗句“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 D.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地球在自转
201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运动的描述

小,但其不同位置的转动情形不同,即此时乒乓球不可视为
质点,故选项A、B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研究地球 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是D. 答案 D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2.下列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考点一
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
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 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 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但研
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时就可把火车看成质点.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A.地面,地面
C.汽车,地面 解析
B.地面,汽车
D.汽车,汽车
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
地面来说,车在运动.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5.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1-1-2所示,
Ⅱ(考纲要求)
(1)位移:描述物体 位置 的变化, 用从 初位置 指向 末位置 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 轨迹 的长度,是标量.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2.速度 (1)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个就是速度. (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 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Δs v = ,是矢量. Δt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 矢量.
2013年沪科版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定义
区 方向 别性
物理 意义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位移 时间 有方向、矢
量 粗略表征物 体位置变化
的快慢
平均速率 平均速率=
路程 时间
无方向、标量
粗略表征物 体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都是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理量
单位相同
表达式均可写做 v =st的形式,但要注
想一想
1.一个物体沿一直线运动,若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均为1 m,那 么这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呢?
提示:不一定.要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 动,必须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 等.而题目中物体在第1 s内可能运动的快慢发 生变化,但只要在一秒内的位移是1 m就行了.
v21v+1vv22,所以 D 项正确. 【答案】 D
【借题发挥】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 问题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1)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2)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矢量性. (3)分清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及路程.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 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 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两段相等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或两段相等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 不相等.
(4)平均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可由公式
v
=s求 t
出,其方向与一段时间 t 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
相同,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 特别提醒:在平均速度的计算时,必须指明 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应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 移内的平均速度,不指明对应过程的平均速 度是没有意义的.
二、平均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__移__与发 生这段位移__所__需__时__间___的比值,叫做平均速
高中物理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 沪科版

第五页,共47页。
关于质点(zhìdiǎ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zhìdiǎn)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B.因为质点(zhìdiǎn)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研究运动员在3 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 质点(zhìdiǎn) 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 (zhìdiǎn)
影响可以忽略.
大小 形状
第三页,共47页。
1.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píngdòng)的物体可看做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第四页,共47页。
2.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 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hūlüè)次要因素,对实际 物体进行的简化,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而是 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是忽略(hūlüè) 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 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第七页,共47页。
考点2 位移(wèiyí)、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__位__置_的变化,用从__初__位__置_指向__末__位__置_的有 向线段(xiànduàn)表(w示èi,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__运__z动_h_i轨_)_迹__的长度,是标量.
第八页,共47页。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_____这__段__位_所移需 时间的比值(bǐzhí),即s v=____;其方位向移与_____的方(向wè相iy同í),是矢量.
关于质点(zhìdiǎ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zhìdiǎn)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B.因为质点(zhìdiǎn)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研究运动员在3 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 质点(zhìdiǎn) 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 (zhìdiǎn)
影响可以忽略.
大小 形状
第三页,共47页。
1.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píngdòng)的物体可看做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第四页,共47页。
2.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 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hūlüè)次要因素,对实际 物体进行的简化,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而是 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是忽略(hūlüè) 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 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第七页,共47页。
考点2 位移(wèiyí)、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__位__置_的变化,用从__初__位__置_指向__末__位__置_的有 向线段(xiànduàn)表(w示èi,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__运__z动_h_i轨_)_迹__的长度,是标量.
第八页,共47页。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_____这__段__位_所移需 时间的比值(bǐzhí),即s v=____;其方位向移与_____的方(向wè相iy同í),是矢量.
高中物理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描述同步备课课件 沪科版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教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课 堂
互
法 分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析
动 探 究
教 学
●课标要求
当 堂
方
双
案 设
1.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基 达
计
标
2.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动
分 析
2.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的理
当 堂
方 案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会用公 解.(重点)
双 基
设 计
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体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
3.速度方向性的理解.(难
达 标
法.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点)
课 时 作 业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动
分 析
探 究
教
1.基本知识
当
学
堂
方 案
达 标
一定大,所以甲的速度不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动
分 析
探 究
1.基本知识
教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位移 与发生这段位 当
教 学 教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课 堂
互
法 分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析
动 探 究
教 学
●课标要求
当 堂
方
双
案 设
1.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基 达
计
标
2.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动
分 析
2.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的理
当 堂
方 案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会用公 解.(重点)
双 基
设 计
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体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
3.速度方向性的理解.(难
达 标
法.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点)
课 时 作 业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动
分 析
探 究
教
1.基本知识
当
学
堂
方 案
达 标
一定大,所以甲的速度不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动
分 析
探 究
1.基本知识
教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位移 与发生这段位 当
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课件沪科版必修1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_ 动快慢的物理量.
(5)特点:速度不仅有大小,还具有方向.
速度矢量性的应用 1.速度是矢量,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可用正、负号表示其运动的方向, 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值,相反时取负值.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般规定速度的正方向与位移的正方向相同,即在 同一坐标系中同时分析速度和位移的问题.
知 识 点 一
学
业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
[先填空]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在 任意相等的时内间通过的位移相等 的运动. 2.速度 (1)定义:物体通过的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s (2)公式:v= t . (3)单位:米每秒,符号为m/s .
平均速度
[先填空]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s 2.定义式: v = t .
求平均速度的方法 1.公式法: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紧扣其定义式,分别确定位移和时间. 2.分段法:将全程时间分段时,应先求出各时间段内的位移;将全程位移 分段时,应先求出完成各段位移所用时间.
(5)特点:速度不仅有大小,还具有方向.
速度矢量性的应用 1.速度是矢量,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可用正、负号表示其运动的方向, 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值,相反时取负值.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般规定速度的正方向与位移的正方向相同,即在 同一坐标系中同时分析速度和位移的问题.
知 识 点 一
学
业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
[先填空]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在 任意相等的时内间通过的位移相等 的运动. 2.速度 (1)定义:物体通过的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s (2)公式:v= t . (3)单位:米每秒,符号为m/s .
平均速度
[先填空]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s 2.定义式: v = t .
求平均速度的方法 1.公式法: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紧扣其定义式,分别确定位移和时间. 2.分段法:将全程时间分段时,应先求出各时间段内的位移;将全程位移 分段时,应先求出完成各段位移所用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策略 1.注重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以及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 方法的复习,为后续复习作好充足准备.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是本章重点,复习中应予以 关注. 3.本章的概念、规律较多,复习时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领会 概念的意义,把握公式、规律的来龙去脉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1单元
3.质点与几何“点” 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的模型,有质量,只是忽略了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特别提醒】 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简化, 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考纲要求2
位移、速度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 点 来表示,对应的是 位置、速度、动能等状态量. (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 线段 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 来表
2.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 位置 的变化, 用从 初位置 指向 末位置 的 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 轨迹 的长度,是标量.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 均 速 度 : 在 变 速 运 动 中 , 物 体 在 某 段 时 间 内 的 位 移
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把汽车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B.研究人在汽车上所处的位置 C.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翻车的危险 D.计算汽车从郑州开往北京的时间
)
解析:研究汽车通过路标的时间时,由于汽车上不同的点是先 后通过路标的,不能把汽车视为质点,A 错.人在汽车上的位置可 以不同,此时不能把汽车作为质点,B 错.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 翻车的危险时, 要考虑汽车的高度、 形状等, 不能视为质点, 错. C 而 计算汽车从郑州开往北京的时间时,由于郑州到北京的距离比汽车 大得多,故可视为质点,故 D 对. 答案:D
3.下图所示的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 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 7 s 后指针指示 在如右图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 约为( )
A.7.1 m/s2 C.1.6 m/s2
B.5.7 m/s2 D.2.6 m/s2
60 km/h-20 km/h 解析:a= =1.6 m/s2. 7s 答案:C
3.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解析: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要看加速度 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是否一致.只要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 同,速度就增大;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取决 于速度增大还是减小.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在不 断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更快.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 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在不断增大,若加速度减小,只 是速度增大得慢了,但仍然在增大.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为 零,也可能不为零.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了加 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要发生变化.应选 A、B、C. 答案:ABC
考纲要求 1.参考系、质点Ⅰ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Ⅱ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热点提示 1.对基本概念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理解.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可单独考查,也可与其他 知识如牛顿运动定律、电场知识综合考查. 3.对 x-t,v-t 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v =x,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 与 t
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 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 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4.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 瞬时速度 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 路程 大小. 与 时间 的比值, 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
考纲要求3
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 速度变化 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的 变化量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时间 的比值. Δv 3.定义式:a= . Δt 【点拨】 Δv (1)公式 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不能说加速度与 Δt
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间隔成反比. F (2)加速度的决定式为 a=m, 其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 F 和物体 的质量 m 共同决定,其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2.选取原则 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 则,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例如研究 地球公转的运动情况,一般选太阳作为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 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研究物体在 运动的火车上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火车为参考系.如不特别说明, 一般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
m/s
Δv 由 v 与 v0 进行 a 不是由 v、t、Δv 决定 因素 v 的大小由 F 来决定的, 而是由 m v0、a、t 决定 =at 知 Δv 由 a 与 t 决定 与位称 x 同 方向 向, 即物体运 动的方向 大小 位移与时间 的比值 来决定 矢量计算,由 Δv
由 Δv=v-v0 或 a 的方向决定
类型二
对加速度理解及应用
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 亡加速度为 500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 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 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 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 54 km/h 的速度 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 2.1×10 3s,摩托车驾 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比较 项目 描述物体运 物理 意义 动快慢和方 向的物理量, 是状态量 定义式 单位 v= x t Δv=v-v0 m/s Δv v-v0 a= = Δt Δt m/s2 描述物体速度改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 速度 速度改变量 加速度
变的物理量, 是过 快慢和方向的物理 程量 量,是状态量
1.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
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 0 米 C.以船舱中的乘客为参考系,船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 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解析:在解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 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 A 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 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 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 系都可以. 答案:AD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考纲要求1
参考系、质点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 大小 和 形状 对问题 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将物体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 模型 .
2.参考系和坐标系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 述可能会 不同 .通常以 地面 为参考素. (3)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 建立适当的 坐标系 .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 【思路点拨】 求解此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各选项中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 【解析】 A、C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 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 A、C 错; 而 B、D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 所研究的问题不 受影响,故 B、D 正确. 【答案】 BD
解析:在本题中路程是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龙口指向大 连的有向线段,两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故 A 错误;平均速 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 B 正确;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是两时 刻间的间隔,故 C 正确;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 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 D 正确. 答案:BCD
-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 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 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 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 【思路点拨】 由于货车的质量远大于摩托车的质量,在都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 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 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A 错误、B 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 将地球视为质点,C 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 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 正确. 答案:BD
一、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 1.科学抽象 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 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简化,是一种理想化的模 型,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2.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而是要 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主要因素还是次要因素, 若是次要因素,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相反,若物体的大 小、形状是主要因素,即使物体很小,也不能看做质点.
类型一
质点和参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