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信C网基站传输网络的优化研究
电信行业中的移动网络优化技术的使用中常见问题

电信行业中的移动网络优化技术的使用中常见问题移动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优化成为提高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使用移动网络优化技术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电信行业中移动网络优化技术的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多用户接入导致的网络拥塞: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网络容量有限,容易出现拥塞现象。
在高峰时段,用户体验可能会受影响,甚至出现网络延迟和断连的情况。
解决方案:移动网络运营商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网络拥塞问题。
首先,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其次,实施智能调度机制,根据用户的位置和需求,合理分配网络资源。
还可以引入新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5G技术,提供更高的网络速率和更大的容量。
2. 信号弱导致的网络覆盖问题:在某些地理位置,例如高楼、山区或地下空间等,移动网络信号常常较弱,导致用户体验差和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
解决方案:为解决信号弱导致的网络覆盖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
首先,增加基站数量,提升网络覆盖范围。
其次,使用信号中继器或分布式天线系统增强信号传输。
此外,优化网络参数配置和无线射频规划,调整信号覆盖范围和强度,提升网络性能。
3. 信号干扰引起的网络质量下降:在高密度地区,例如商业区和市中心,移动网络信号干扰常常导致网络质量下降,用户体验受到影响。
解决方案:为解决信号干扰导致的网络质量下降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首先,通过合理的基站部署和无线资源管理,减小基站之间的干扰。
其次,使用智能天线和自动频谱分配技术,优化信号传输和资源利用。
此外,还可以使用信道切换技术,自动选择较强的信号源。
4. 基站负载不均衡导致的网络不稳定:在高密度用户区域,例如体育场馆和购物中心,可能出现基站负载不均衡的情况,导致网络不稳定和性能下降。
解决方案:为解决基站负载不均衡问题,可以采取多种优化措施。
电信网络优化服务方案

电信网络优化服务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范围 (3)第二章网络现状分析 (4)2.1 网络覆盖情况 (4)2.1.1 覆盖范围 (4)2.1.2 覆盖质量 (4)2.2 网络功能指标 (4)2.2.1 速度 (4)2.2.2 速度 (4)2.2.3 网络延迟 (4)2.3 存在问题及挑战 (4)3.1 网络覆盖不均衡 (4)3.2 网络功能不稳定 (5)3.3 技术更新换代压力 (5)3.4 竞争压力 (5)3.5 政策法规限制 (5)3.6 用户需求多样化 (5)第三章优化策略制定 (5)3.1 优化目标 (5)3.1.1 网络功能提升 (5)3.1.2 用户满意度提高 (5)3.1.3 网络资源利用率优化 (6)3.2 优化方案设计 (6)3.2.1 网络架构优化 (6)3.2.2 参数配置调整 (6)3.2.3 网络监控与维护 (6)3.3 优化措施 (6)3.3.1 网络优化工程 (6)3.3.2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6)3.3.3 网络优化项目管理 (6)第四章无线网络优化 (6)4.1 基站选址与布局 (6)4.1.1 选址原则 (7)4.1.2 布局策略 (7)4.2 参数优化 (7)4.2.1 覆盖参数优化 (7)4.2.2 切换参数优化 (7)4.2.3 负载均衡参数优化 (7)4.3 频率优化 (8)4.3.1 频率规划 (8)4.3.2 频率复用 (8)4.3.3 频率调整 (8)4.3.4 频率干扰协调 (8)第五章核心网优化 (8)5.1 设备升级与改造 (8)5.1.1 设备选型与采购 (8)5.1.2 设备升级方案制定 (8)5.1.3 设备改造实施 (8)5.2 网络拓扑优化 (8)5.2.1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9)5.2.2 网络拓扑优化方案制定 (9)5.2.3 网络拓扑优化实施 (9)5.3 业务流程优化 (9)5.3.1 业务流程梳理 (9)5.3.2 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9)5.3.3 业务流程优化实施 (9)第六章网络监控与维护 (9)6.1 监控系统建设 (9)6.1.1 监控系统概述 (9)6.1.2 监控系统架构 (10)6.1.3 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10)6.2 故障处理与维护 (10)6.2.1 故障分类 (10)6.2.2 故障处理流程 (10)6.2.3 维护策略 (11)6.3 网络功能监测 (11)6.3.1 网络功能指标 (11)6.3.2 网络功能监测方法 (11)6.3.3 网络功能优化 (11)第七章业务优化 (11)7.1 业务流程优化 (12)7.1.1 流程梳理 (12)7.1.2 流程优化措施 (12)7.1.3 流程优化效果评估 (12)7.2 业务资源优化 (12)7.2.1 资源配置分析 (12)7.2.2 资源优化措施 (12)7.2.3 资源优化效果评估 (12)7.3 业务质量管理 (12)7.3.1 质量指标设定 (12)7.3.2 质量监测与评估 (13)7.3.3 质量改进措施 (13)7.3.4 质量改进效果评估 (13)第八章网络安全与合规 (13)8.1 安全策略制定 (13)8.2 安全设备部署 (14)8.3 合规性检查与评估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14)9.1 项目进度管理 (14)9.2 项目成本管理 (15)9.3 项目风险管理 (15)第十章项目验收与评价 (15)10.1 验收标准制定 (15)10.2 验收流程与组织 (16)10.3 项目成果评价 (1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电信CDMA网络接入时延优化分析

电信CDMA网络接入时延优化分析目录1. 概述 (5)2. 呼叫时延定义 (5)3. 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 (7)4. 数据分析 (9)4.1. 接入时长现场测试 (9)4.2. CDR后台数据分析 (14)4.3. 现场测试数据和CDR后台统计的区别 (15)4.4. 数据分析结论 (15)5. 优化措施 (16)5.1. RF及弱覆盖优化 (16)5.2. RSSI问题整改 (17)5.3. 接入优化 (17)5.3.1. 打开并行指配接入 (17)5.3.2. 接入参数优化 (17)5.3.3. 基站信令帧发射功率 (18)5.3.4. 打开接入宏分集 (18)5.3.5. 加快空口的层二应答 (18)5.4.1. 修改寻呼时隙周期 (19)5.4.2. 寻呼间隔调整 (19)5.5. LAC边界调整优化 (19)6. 寻呼策略修改评估 (20)6.1. 修改前评估 (20)6.2. 修改后寻呼成功率走势 (22)6.3. 修改一周后指标对比 (22)6.4. 修改策略后用户级寻呼时长分布 (23)6.5. 修改策略后呼建时长对比 (24)6.6. 寻呼策略调整小结 (25)7. 优化措施执行结果及性能对比 (26)8. 附件:拨打测试表 (27)表目录表2长春半导体厂测试结果 (9)表3长春交通研究所测试结果 (10)表4长春吉钢公司测试结果 (10)表5电信三楼机房测试结果 (11)表6长春盛荣大厦BBU1测试结果 (11)表7长春职业病防治病测试结果 (12)表8长春吉大科技园机房BBU1测试结果 (12)表9长春汇景新城酒店BBU1测试结果 (13)表10 测试情况汇总 (13)表11 后台CDR统计时长表格 (15)表12 打开并行指配功能后信令流程区别 (17)表13寻呼时长用户个数比例表 (21)表14 寻呼策略修改后寻呼时长5S以上用户比例分布 (24)表15 策略修改后接入各阶段时延变化情况 (25)表16 优化执行总结及效果 (27)图目录图1无线和交换侧的各阶段信令流程图 (6)图2呼叫建立持续时长分布 (6)图3 密集区域BSC\LAC边界图 (20)图4用户寻呼时长比例分布 (21)图5寻呼时长5S以上用户个数分布 (21)图6修改后寻呼成功率趋势 (22)图7寻呼成功率对比 (23)图8寻呼策略修改后用户寻呼时长分布 (23)图9寻呼策略修改寻呼时长5S以上用户个数分布 (23)图10 寻呼策略修改后整网平均寻呼时延 (24)图11 策略修改前后接入时延统计 (25)1.概述随着电信CDMA 网络发展,网络KPI指标已经达到较好水平,用户感知逐渐成为网络发展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中呼叫时延对用户感知影响比较大。
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与优化

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与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信运营商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仅需要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服务,还需要保证更好的用户体验。
为了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对其网络架构进行了不断的优化。
本文将介绍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与优化。
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传输网。
核心网是电信网络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三层结构,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其中核心层是网络架构的最顶层,主要用于承载高容量和高速率的数据,其设备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
汇聚层主要用于数据交换和访问控制,将核心网与接入层连接起来。
它的设备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带宽等特点。
接入层主要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网络层,其设备具有较低的容错能力和处理能力。
无线接入网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和移动核心网。
移动通信基站用于无线信号的覆盖和传输,而移动核心网则主要负责移动用户相关的网络功能。
无线接入层主要面向用户,其设备也需要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处理性能。
传输网则是整个电信网络的管道部分,包括光纤、传输设备等。
其功能主要是高效、可靠地传输数据,为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提供必要的带宽和资源支持。
总的来说,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速、高质量、高可靠的网络服务。
二、电信运营商网络的优化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电信运营商进行了多方面的网络优化。
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网络的性能与服务质量,减少故障率和服务中断的时间,并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1.硬件优化电信运营商通过不断更新硬件来提高网络的性能。
其中包括增加传输带宽、更新交换设备和路由器等。
特别是在核心层,运营商会投入大量资金更新高性能路由器,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2.软件优化软件优化是另一个重要方面。
电信运营商通过不断更新软件升级包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例如,在网络拥堵时,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特性对软件进行优化。
此类优化可以通过节约带宽和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
电信运营商运维模式选择及架构优化建议

先,全力支撑企业战略转型和全业务运营。
提高服务效率
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资源价值
•ƒH3G与爱立信建立紧密的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ƒ由爱立信负责对公司的多 厂商3G网络进行管理、运 维和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 •ƒ同时从意大利H3G调入 750名员工进入爱立信,参 与和学习3G网络管理和维 护
•ƒ全网设备、系统的 硬件及软件的网管 、监控、更新、维 护、故障处理 •ƒ网络容量管理和网 络优化 •ƒ对数据业务平台和 业务支撑系统的管 理
6
全业务运营对运维体系的要求
运维模式优化
维护队伍建设
架构流程
成本优化配置
整合协调,建设全业务维护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差异化维护服务能力,化维护服务为竞争优势,保障企业 战略转型和全业务经营
维护模式:推进维护模式的转变,提高维护外包管理水平,提高运维效率、提升客户感知; 架构流程: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业务维护服务架构体系,提高服务效率,打造差异化维护服务能力
缺点
•外部成本较高; •职责划分较不明确; •初期的沟通成本与服务质量较难控。
自维
优点
•外部成本最低 •可控性较强
缺点
•运维人员负担重,准 备周期长,全业务下开 展新业务速度较慢; •企业负担与运营风险 较大; •通常维护总成本不低。
全网运维外包Biblioteka 优点•技术引进,部署全业务后,运 维保障力量建立快; •维护响应速度与效率提高; •易于剥离开支,控制成本; •易于控制自身人力规模 。
电信网络优化技术的方法与性能分析

电信网络优化技术的方法与性能分析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的优化变得愈发重要。
电信网络的优化涉及到各种技术和方法,旨在提高网络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用户对网络服务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电信网络优化的常见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1.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1.1. 频谱管理与频率规划频谱是无线通信的关键资源,合理的频谱管理和频率规划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频谱监测、分析和优化,选择最优的频率资源分配方案,以避免频谱重叠和干扰现象,提高频带利用率和网络质量。
1.2. 功率控制和信号调节功率控制和信号调节是优化无线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当的功率控制、信号调节和覆盖范围优化,可以避免无线信号的强弱不一和覆盖范围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提高无线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减少干扰和衰落,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1.3. 基站布设与资源管理合理的基站布设和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并平衡网络负载和流量分布。
通过网络规划、基站选址、拓扑优化等方法,可以避免基站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的问题,充分利用基站的资源,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2. 有线网络优化技术2.1. 带宽管理与流量控制有线网络的带宽管理和流量控制对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带宽分配、流量限制和流量调度等方法,合理管理网络的带宽资源,平衡用户的网络流量,避免网络拥堵和阻塞,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性能。
2.2. 路由优化与网络拓扑设计路由优化和网络拓扑设计可以提高有线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路由协议和优化路由算法,可以实现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路径选择,提高网络的拓展性和容错性,减少网络故障和数据丢失。
2.3. 网络安全与攻击防护网络安全是有线网络优化中的重要方面。
电信运营商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技术,以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方案

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方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用户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电信运营商面临着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任务。
网络优化方案是一种针对电信运营商网络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和提升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的必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网络优化方案。
1. 网络优化的必要性网络优化对电信运营商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网络优化可以提升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保证用户拥有稳定、快速的网络连接。
其次,网络优化可以减少网络拥塞,平衡网络资源的利用,提高网络的容量和吞吐量。
此外,网络优化还可以降低网络能耗,提高网络的能效和运营成本的节约。
总之,网络优化是电信运营商提供高质量网络服务的基础和关键。
2. 网络优化的方法网络优化方案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优化方法。
2.1 频谱优化频谱是电信运营商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通过合理的频谱规划和分配,可以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和容量。
此外,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调制和编码技术,例如LTE和5G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
2.2 基站布局优化基站的布局对于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基站规划和布局,可以填补网络的空白区域,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同时,基站间的互相干扰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优化基站的天线高度、天线方向和功率分配等参数,可以减少干扰,提高网络的信号质量。
2.3 数据传输优化数据传输是网络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优化数据传输过程可以提高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
网络运营商可以采用数据压缩、数据缓存、负载均衡等技术,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丢包率。
另外,引入传输加速技术,如CDN、TCP加速等,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的传输性能。
2.4 用户定位和优化用户定位是了解网络质量和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定位用户的位置和分析用户的网络使用情况,来针对性地进行网络优化。
例如,在网络拥塞的区域增加基站或改善网络信号,或是对高密度用户区域进行容量扩充。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第一章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概述 (2)1.1 行业背景分析 (2)1.2 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2)第二章网络优化策略制定 (3)2.1 网络优化目标设定 (3)2.2 优化策略制定原则 (4)2.3 优化策略实施步骤 (4)第三章网络设备升级与改造 (4)3.1 设备升级方案设计 (4)3.1.1 需求分析 (5)3.1.2 设备选型 (5)3.1.3 升级方案设计 (5)3.2 设备改造实施流程 (5)3.2.1 准备阶段 (5)3.2.2 实施阶段 (5)3.2.3 验收阶段 (5)3.3 设备升级与改造效果评估 (5)3.3.1 评估指标 (5)3.3.2 评估方法 (6)3.3.3 评估结果分析 (6)3.3.4 改进措施 (6)第四章无线网络优化 (6)4.1 无线网络覆盖优化 (6)4.2 无线网络容量优化 (6)4.3 无线网络功能优化 (7)第五章传输网络优化 (7)5.1 传输网络结构优化 (7)5.2 传输网络传输功能优化 (7)5.3 传输网络安全性提升 (8)第六章数据网络优化 (8)6.1 数据网络架构优化 (8)6.2 数据网络带宽优化 (9)6.3 数据网络服务质量保障 (9)第七章业务优化与拓展 (10)7.1 业务流程优化 (10)7.2 业务产品创新 (10)7.3 业务市场拓展 (10)第八章客户服务优化 (11)8.1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 (11)8.1.1 引言 (11)8.1.2 客户服务流程梳理 (11)8.1.3 客户服务流程简化 (11)8.1.4 客户服务流程标准化 (12)8.2 客户服务渠道拓展 (12)8.2.1 引言 (12)8.2.2 线上渠道拓展 (12)8.2.3 线下渠道拓展 (12)8.3 客户满意度提升 (12)8.3.1 引言 (12)8.3.2 服务态度提升 (12)8.3.3 服务质量提升 (13)8.3.4 服务响应速度提升 (13)第九章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 (13)9.1 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 (13)9.2 服务质量评估方法 (13)9.3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14)第十章持续改进与未来规划 (14)10.1 持续改进策略 (14)10.2 未来发展规划 (15)10.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5)第一章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概述1.1 行业背景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电信C网基站传输网络的优化研究
作者:朱翩英林六洲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10期
【摘要】自从中国电信接受C网业务以后,C网基站传输网络就成为了基站传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3G网络基站传输大规模使用MSTP传输设备。
3G网络基站的安全稳定性以及基站传输网络的优化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网络传输工作经验,为电信
3G网基站传输网络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信C网基站网络传输优化
中国电信无线业务的高速发展给中国电信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无线业务收入也成为整个电信收入重要的来源。
近几年来,无线宽带业务发展迅速,高带宽的4G网络业务异军突起,这些新技术的运用给C网基站传输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基站网络传输的设备从目前的MSTP逐渐向IPRAN发展。
一、C网基站传输优化之原因
在C网基站网络传输中,传输的接口通常是E1或FE这种高成本的传输接口。
所以,必需考虑网络传输中的成本问题以及传输中的带宽使用效率和现有的光传输组网技术的发展状况等问题。
基站信号在传输时通常是通过两个界面——传输接入层和传输汇聚层。
一般来说,在网络保护方面,传输骨干层和汇聚层的保护设计得比接入层可靠,所以笔者在此重点说明接入层传输的优化策略。
C网基站传输网它所承受的业务主要是语音通话、3G网络、基站动力监控等,基站设备的接口一般为E1或FE服务接口,由于必须确保网络畅通,因此C网基站传输选择了具有MSTP功能的SDH传输设备来承载,能在网络传输侧做倒换保护,为无线信号的传输做可靠的保障。
C网的基站数量庞大,每个城市一般有几百个基站点,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C网传输服务质量中的关键性标准,决定了基站传输必须以传输设备和网络优化为重点。
二、C网基站传输优化之重要性
中国电信现有的C网基站传输接入系统较为复杂,目标建设的C网基站传输层次分明、合理,根据所属地区交汇连接,最后通过汇聚层传输汇集到BSC。
在建设初期,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业务规划不足种种原因,导致3G网络基站不够稳定,断站、开环现象时有发生。
通过几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C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尽管目前传输线路仍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但传输网络只有保持良好的组网才可以保证传输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基站传输网的优化是保障移动网络畅通的重要手段。
我们必须紧抓不放手,为无线业务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做好承载支撑。
三、C网基站传输优化的措施
中国电信要顶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业务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就必须提高其网络竞争力,不断改变客户对电信C网的认识,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怎样进行C网传输的优化工作。
在开始3G网络基站传输优化之前,要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
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3G 网络基站传输可靠性不够高的地方在哪里、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笔者长期的分析研究表明,接入环中网元过多、基站断电、光缆不足、组网结构不合理都是出现故障的原因所在。
在优化传输网络时,我们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遵循降本增效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现存网络,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有效减低成本;第二,要尽量做到利用现有光缆资源,适当补放光缆,减少光缆的中断率,第三,组环合理,合理调整站点组环结构,减少光缆的跳接,科学合理的设计网络优化方式。
针对当前我国各地市C网基站网络传输状况中的问题,如网络基站汇总跳接过多、假环过多、业务分配不均匀、网元节点过多等问题,笔者有下列几点优化建议:
(1)链型网元问题
网络设备掉线、光缆故障、网络保护不足都会引起网络的安全稳定问题,导致网络安全隐患加重。
为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整理光缆线路资源的方式,对接入光缆进行优化,能放光缆的地方,尽量放光缆,尽量把支线点组入环中,实在无法放光缆的地方,在设备上采用1+1保护方式,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
(2)光环路假环优化问题
因为光缆资源紧张或基站光缆规划上的问题,导致接入环光纤同路由即假环现象常常不能被我们引起重视。
原本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的组环模式,在发生光缆中断时,就会出现基站断站的现象。
为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必须先要弄清楚现有的网络光纤使用状况,然后合理调整光路或增补光缆,充分结合电信现有光缆线路的资源做好优化工作,如图2所示:
(3)环网节点优化问题
电信无线业务不断增长,使3G基站网络对传输宽带的要求越来高,对基站网络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要做到在组环时,流量密集区基站接入环中的节点一定要低于六个,而普通环的网元节点也不要多于九个以保证每个基站都有足够的传输带宽。
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插入的基站点的不断增多,拆环工作必须定期开展。
(4)基站传输承载技术优化问题
由于3G业务流量大幅提升,2013年中国电信全国3G基站新增10万个FE端口承载需求,传统的MSTP网络由于提供的是刚性管道业务,承载效率低、承载扩展性差,最大只能承载10Mbps的带宽,无法满足3G网络流量大幅提升到20M的带宽要求更无法有效承载4G大突发流量及基站间多点到多点业务。
因而将被逐渐淘汰。
这就必然导致新的技术的产生和运用,近几年来,网络的IP化技术越来越成为主流,是电信运营商网络发展运用的一个必然进程,移动网络承载开始了IP化的道路,这就是下面笔者要谈到的IPRAN技术,即无线接入网传输承载IP化。
IP RAN 是指以IP/MPLS 协议及关键技术为基础,满足基站回传承载需求的一种二层三层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
由于其基于标准、开放的IP/MPLS协议族,也可以用于政企客户 VPN、互联网专线等多种基于IP化的业务承载,IPRAN技术有诸多优势,首先IP RAN 网络支持流量统计复用,承载效率较高,能满足大带宽业务的承载需求,第二,能提供端到端的 QOS策略服务,保障关键业务、自营业务的服务质量,并可提供面向政企客户的差异化服务,第三,能满足点到点、点到多点及多点到多点的灵活组网互访需求,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第四,能提供时钟同步包括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满足3G 和4G 基站的时钟同步需求,第五,能提供基于 MPLS 和以太网的 OAM,提升故障定位的精确度和故障恢复能力等。
为3G业务流量大幅提升到20M,更为4G网络的高带宽传输提供了可能。
目前中国电信IPRAN基站传输承载网正在逐步建设中。
虽然目前从业务开展、节省投资上考虑,IPRAN网络的建设思路局限于流量密集区,但笔者认为随着无线高带宽需求的增大,基站承载网由IPRAN网络替代MSTP网络是必然的,必将成为网络发展的趋势。
(5)光缆地域边缘优化问题
目前C4光缆的布放基本都是按县来各自规划,县与县的边缘节点间无相通光缆,每个县的边缘节点组环必须绕很大的圈。
而县到县的光缆归属到C3光缆,布放的芯数及数量不及C4光缆,且终端的站点也都是县级核心站点。
随着网络扁平化的组网结构的开展,如果C4光缆的规划能打破这种各自规划的格局,去光缆C4地域边缘化,做到地区统筹规划,使县与县的边缘节点间有互相通光缆,那么会给组网会带来极大的好处,尤其是对IPRAN组网更是非常的有利。
四、结束语
在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为提高3G网络的竞争优势,增强其网络传输的稳定性,我们必须定期对基站接入传输网进行优化,努力解决好链型网络、光路假环、增强光纤网络、环网节点优化的问题,去光缆C4地域边缘化问题,并融合数据和传输专业,合理规划IPRAN组网,为电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传输网络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彦文. 电信C网基站传输网络优化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13,24:5-6
[2] 陈艳丽. 通信基站传输网络的优化实践浅谈[J]. 信息通信,2013,08:267-268
[3] 苏玲. CDMA网络核心网承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讨[D]. 北京邮电大学,2011
[4] 李玮. CDMA系统的网络规划与优化[D]. 北京邮电大学,2012
[5] 方志勇. 构建面向未来的IPRAN综合承载网. 电信技术,2012,4:51
[6] 胡晖. 浙江联通IPRAN开启FMC全新时代. 电信技术,201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