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心理学教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与心理

俄国⽣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
所谓⾼级神经活动指的是⼤脑⽪层的活动。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五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如新⽣⼉⽣来就会吸吮,⾷物进⼊⼝中会分泌唾液,就属于⽆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条件反射与某种⽆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
例如,在学校中,铃声与许多活动相结合,如起床、上课、吃饭、休息等,于是,铃声对我们产⽣了信号的意义,变成了条件刺激物,什么样的铃声便会引起什么样的⾏动,这就是条件反射。
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类,⼀类是具体信号,包括物理环境中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刺激物;另⼀类是抽象信号,如⼈类的语词。
抽象信号是⼈的社会活动的产物。
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条件反射是⼼理活动的⽣理基础。
有关⼈脑中⼼理的东西与神经⽣理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仍是当代科学积极探索的⼀个重⼤课题。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王熙凤
史湘云
薛宝钗
林黛玉
问题与思考2:
气质类型 不同
➢同学们在退换商品中不同的 行为表现,是什么原因?
行为与气质:
据理力争: 胆汁质 灵活变通: 多血质 耐心诉说: 粘液质 自认倒霉: 抑郁质
问题与思考:
• 如何看待气质及其类型?
兴奋过程: 指神经活动由静 息状态或较弱状态转 为活动或较强状态。
抑制过程:
指神经活动由 活动的状态或较 强的状态转为静 息的状态或较弱 的状态。
2、高级神经活动两个 基本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
强度:指神经细胞能接 受的刺激的强弱程度,以 及神经细胞持久工作的能 力。
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 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均衡。
灵活性:指兴奋和抑制 过程相互转换过程的难易 程度。
巴甫洛夫认为:
以上三个基本特性 的独特结合构成了 四种基本的高级神 经活动类型。3、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①强而不平衡型 (兴奋型)
②强而平衡、灵 活型(活泼型)
③强而平衡、不 灵活型(安静 型)
④弱型(抑制型)
问题与思考1:他们分别是什么气质类型?
•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伊凡· 彼德罗维奇:
俄国生理学家、
心理学家、医师、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的创始人,高级神 经活动生理学的奠 基人。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 构者,也是传统心理 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 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 物之一,曾荣获诺贝 尔生理学奖。
1、高级神经活动的两 个基本过程是:
巴甫洛夫

山东理工大学巴甫洛夫的科学研究经历和成果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创1301姓名:包芸畅巴甫洛夫的科学研究经历和成果(俄国生理学家И.Π.巴甫洛夫创立的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又称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历史地位:巴甫洛夫学说是一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学说体系。
在20世纪中期,巴甫洛夫学说曾经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体系,在国际哲学界、生理学界和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特别是当该学说被移植到心理科学的研究领域之后,就被奉为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并出现了以巴甫洛夫学说改造心理学的运动。
尽管到60年代以后,苏联心理学界有许多人明确批评了这次改造运动,指出了改造运动中出现的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错误。
但由于其民族历史原因,正如墨菲在《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一书中所指出的,“我们在这里看到有非常强大的民族主义因素在起作用,以谢切诺夫的巨大成就和巴甫洛夫显赫的国际作用而自豪;以实验室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力量和灵活性而自豪,这些制度处处都赋予巴甫洛夫方法以极高科学威望并同时赋予它以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
苏联心理学界批评人们滥用巴甫洛夫学说改造心理学的问题时,主要指责的对象是当时的一些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而没有对巴甫洛夫学说本身提出质疑和批评,没有进行认真严肃的清算。
因此,很难消除这个学说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
2、核心思想其核心思想是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把意识和行为看作“反射”,即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机体生来具有的、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称作无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则称作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外在世界和有机体之间形成联系的机制。
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心理和精神,一切智力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对信号的反应,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所以,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即心理学上所谓的联想。
巴甫洛夫以条件反射作指标,探讨了高级神经活动基本的神经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解释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2

一、单项选择题心理咨询方面1.精神分析是由________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的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疗方法。
(C)A.华生B.班杜拉 C.弗洛伊德D.罗杰斯2. _____________运用反条件作用的程序,将诱发性刺激与一种强烈的、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或者令人呕吐的药物等同时呈现给来访者。
(B)A.漫灌疗法B.厌恶疗法C.催眠D.系统脱敏3. 心理异常按程度由轻到重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_。
(D)A.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问题B.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心理障碍C.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问题D.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4. 咨询一般一次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
(B)A.15分钟B.50分钟C.25分钟D.90分钟5. 《梦的解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A)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詹姆斯 D.埃森克6. 下面____________有处方权。
(A)A.神经科医生 B.咨询心理学家C.临床心理学家 D.实验心理学家7. ____________不是心理援助活动。
(B)A.辅导 B.占星术 C.治疗 D.咨询8. 在治疗阶段中来访者可以_______________。
(B)A被动接受咨询者的建议B 具有自主性C 依赖咨询者D 完全服从咨询者9.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什么?( D )A.年龄 B.性别 C.意志 D.受暗示性10. 心理咨询一般情况下应该( A )A 为咨询者保密B 给家长提供有关情况C 接纳任何有关咨询对象的调查研究D 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11.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曾经患过____________。
(c)A.精神分裂症 B. 癔症 C. 抑郁症 D. 狂躁症12.有人不可自控地思考“天上的白云为什么不掉下来?”,这是强迫症中的(B )。
A.强迫行为B.强迫观念C.强迫情绪D.强迫情结13.团体咨询最适宜的对象是( C )。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传入的非条件刺激信息和条件刺激的信息,在各级中枢之间建立 了暂时性的功能,在人类和高等动物这种暂时性功能,必须通过大脑皮层才能建立起来。
特殊类别
事件背景
关键条件
1954年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说明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有机体“知道”行为 与后效的关系,并依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
生物学意义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前者的数目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 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还在远方的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大的 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是指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学说。
巴浦洛夫将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应称为反射,其中与生俱来的为无条件反射,习得的为条件反射。
并揭示了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方式和程序,将条件反射定位于大脑半球。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条件反射学说。
当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来能引起动物和人类本能的反射
的刺激相结合时,会在动物和人类的体内产生一个新的反射,这种反射现象称为条件反射。
2.分析器学说。
高等动物和人类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具有第二信号
系统,即第二分析器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它是以现实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以言语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3.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高等动物和人类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具有第
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它是以现实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以言语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4.神经类型学说。
巴浦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把人的
神经活动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神经系统强、不平衡,代表人物是张飞。
活泼型:神经系统强、平衡、灵活,代表人物是多血质。
安静型:神经系统强、平衡、不灵活,代表人物是粘液质。
弱型:神经系统弱,代表人物是抑郁质。
简要回答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简要回答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气质是由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
1. 强而不平衡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强,但兴奋过程略强于抑制过程。
个体容易兴奋、奔放不羁,也被称为兴奋型或不可遏制型。
2. 强、平衡、灵活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并且容易转化。
个体反应敏捷、表现活泼,能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也被称为活泼型。
3. 强、平衡、不灵活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两者转化较困难。
个体通常安静、沉着、反应较为迟缓,也被称为安静型。
4. 弱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弱。
个体过强的刺激容易引起疲劳,甚至引起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并以胆小畏缩、反应速度缓慢为特征,也被称为抑制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心理学家。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I. 引言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由俄罗斯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是基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
这些神经活动类型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反射、条件反射和高级条件反射。
II. 反射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
它是一种自发性的生理反应,由刺激引起。
例如,当手碰到热锅时,身体会自动产生退缩反应。
这种反应不需要任何意识或思考。
III.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特定情况下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模式。
它是由原本没有引起特定行为模式的刺激所引起的,例如当有人敲门时,我们会去开门。
这种行为模式是通过与先前存在于环境中其他刺激之间建立联系而形成的。
IV. 高级条件反射高级条件反射则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认知能力和意识参与。
它涉及到对事物进行预测和计划,以及对行为后果的评估。
例如,当我们决定去旅行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时间、预算、交通等各种因素,并做出相应的安排。
V. 应用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中,该理论被用来解释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在医学领域中,该理论被用来解释一些疾病的成因,并为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在商业领域中,该理论被用来解释消费者购买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
VI. 争议尽管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受到了一些争议。
其中最主要的争议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是否完全由神经活动所控制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该理论过于简化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复杂性。
VII. 结论总体来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一个重要而又有争议性的理论。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方式,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该理论的局限性,并不断探索更深层次的人类行为和思维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2007-06-10 21:11:00)转载▼
分类:心理学知识
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
原始的动物也会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作出反应,但并不称为反射。
因为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只具有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而不具有反射能力。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例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斯金纳的白鼠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例:一个人被蛇咬,当他发现前面十米处有一跟草绳,掉头就跑。
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
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叫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二)扩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
例如:条件反射的泛化。
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兴奋过程的集中。
例如,分化抑制。
(三)相互诱导:
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他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
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诱导可以是同时的,也可以是相继的。
当皮层某一部位的抑制会使其后在这一部位出现的兴奋加强的话,就是继时性的诱导了。
(四)动力定型:
连续给动物形成几个条件反射,并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多次训练后,刺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反应也跟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
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洗脸刷牙)。
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反应(睡午觉)。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他把意识和行为看作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
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他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神经过程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
他还确定有四种类型是最典型的,这四种类型相当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
一般认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