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2

合集下载

(新)江苏省如皋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2

(新)江苏省如皋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2

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2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

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面对某样外国新式事物感叹道:“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这位小吏感慨的是A、汽车B、火车C、飞机D、电报2.《大生纺织公司年鉴》记载:“中日定约,有日人得在中国内地各州、县、城、乡、镇制造土货之条。

九月中,署南洋大臣张香涛之洞,分属(嘱)苏州、镇江、通州在籍京官,各就乡里设厂制造。

为抵制外人之计,啬公以通州产棉最王而良,设议纱厂。

”材料表明:对这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侵略中国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发展B.张之洞的行为表明他有“实业救国”的思想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控制。

D.张謇为抵制列强经济侵略创办了大生纱厂3.著名清史专家孟森曾对鸦片战争之失败有过如下的评论:“至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

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试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试验,为满洲权贵无一成材之试验。

二百年控制汉族之威风,扫地以尽,于清一代兴亡之关匪细也。

”从现代化的启动来看,上述材料反映鸦片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A、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B、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缺乏有才能的人C、中国人缺乏文化知识D、中国人缺乏对世界形势的认识4.英国人塞西尔·罗德斯(1853—1902)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定居的地方愈多,对人类就愈有利。

……如果有上帝的话,我想,他希望我做的是,在非洲地图上尽可能多的绘上英国的红色。

”他的言论实质上反映了A.英国资产阶级需要有广阔的海外市场B.英国政府要组织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C.生物进化论成了英国对外扩张的理论支柱D.英国有识之士要为非洲人民建设美好家园5.1504年,人们在里斯本(葡萄牙)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威尼斯要价的1/5,威尼斯人(意大利)无奈的被迫廉价出售货物。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7届高二阶段模拟测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7届高二阶段模拟测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二阶段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2、右图中的条幅是2008年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李赞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4、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5、《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坚持德育为先,提出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质。

下列历史人物中,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是A.但丁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克利斯提尼6、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伏尔泰——“社会契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历史(必修)试题201611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历史(必修)试题201611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题,每小题2分,共计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这表明他A.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 B.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C.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 D.主张以礼法思想来治国2.“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

”下列思想最能说明这一现象是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尚贤”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D.法家“法治”思想3.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加强君主专制 B.解释三纲五常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4.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 便是人欲。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宣扬心即是理也B.强调回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天理是万物本原D.反对有违社会规范的欲望5.“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据材料推断,该思想家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是A.慎思明辨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6.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是A.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B.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C.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7.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某位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

”这一评论针对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8.据《古矿录》记载:“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题2分,共计7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

……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言论A.主张格物致知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强调“心外无理”D.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3、《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

“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4、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D.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5、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

这主要是指他A.开始讨论自然和人的关系B.强调一切制度以人为尺度C.挽救了雅典城邦民主制度D.开始了对人性本身的研究6、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7、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末模拟二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末模拟二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模拟(二)历史(选修)试卷命题:孙秀华审核:李华林(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2. 《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3. 伯利克里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

”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法律只在公家事务中发挥作用C.深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4.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5.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遍适用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所有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6. 美国前总统布什发表过一次著名的演讲:在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江苏省如皋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3

江苏省如皋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3

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3一.选择题1.“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句话体现的是下列哪一思想家的思想 BA .荀子B .孟子C .孔子D .墨子2.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A .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B .建立一家之法C .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D .建立君主立宪制3.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主张 D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主权属于人民全体C .天赋人权D .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4.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

这些书籍应是 AA .雕版印刷物B .铅活字印刷物C .泥活字印刷物D .木活字印刷物5.某著述的部分目录如下:“第1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第2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3章 生存斗争”、“第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下列各项,最有可能包含上述目录内容的是 AA .《物种起源》B .《海国图志》C .《哲学通信》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6.在一次天文观测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表了题为《1919年5月日全食观测证实太阳引力场对光线的偏折作用》的报告,《纽约时报》也以“光线在宇宙中弯曲”为标题进行了报道,这次天文观测结果支持的科学理论是 DA .太阳中心说B .自由落体定律C .电磁感应定律D .广义相对论7.右图是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照片,有人对会场的描写是: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

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7-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7-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如皋市2016—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试题7一.单项选择题1、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

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

……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

” 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D.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2、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模式在近代之前是最“平民化”的,一方面它表现在至宋代基本上淘汰了世袭封建贵族阶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那些替皇权秩序服务的新兴精英阶层大都来自“草根”一族。

“平民化”之所以出现主要得益于哪一制度的推行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在起义之初,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每人只头裹包巾,身穿号衣,作为义军标记……士卒及新兄弟扎红巾,官长及老兄弟包黄巾,旅帅以下为黄布巾,以上为黄绸巾,官高一级,拖长一寸。

普通百姓则包蓝布巾。

”有关太平天国的这一段记述不能反映A.反对清朝统治的民族色彩 B.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C.将士服饰的等级性 D.远离《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社会理想4、右图为近代日本发动的黄海大战的形势图。

此战的直接影响是A.日本控制了该海域制海权B.中国的海军几乎全军覆没C.日本在至山海关驻兵D.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5、下列关于新中国某某政治建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同纲领》曾作为施政纲领,体现了人民某某原则B.一届人大后,政协主要发挥某某监督、政治协商功能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D.我国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充分借鉴资产阶级代议制某某的经验6、195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刊文:“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我们亚非国家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江苏省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

江苏省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

某某省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3、有人形象地说某某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某某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某某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某某在某某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某某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4、《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其中“慷慨悲歌奔战场”指的是A、发表《八一宣言》,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C、回击皖南事变,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D、开辟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某某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某某会议6、1912年春,某某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了明确的反帝要求D、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某某宪法的诞生7、下列与某某有关的战役是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台儿庄战役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8、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责任内阁制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9、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国会被提案弹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2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

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面对某样外国新式事物感叹道:“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这位小吏感慨的是
A、汽车
B、火车
C、飞机
D、电报
2.《大生纺织公司年鉴》记载:“中日定约,有日人得在中国内地各州、县、城、乡、镇制造土货之条。

九月中,署南洋大臣张香涛之洞,分属(嘱)苏州、镇江、通州在籍京官,各就乡里设厂制造。

为抵制外人之计,啬公以通州产棉最王而良,设议纱厂。

”材料表明:
对这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侵略中国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张之洞的行为表明他有“实业救国”的思想
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控制。

D.张謇为抵制列强经济侵略创办了大生纱厂
3.著名清史专家孟森曾对鸦片战争之失败有过如下的评论:“至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

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试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试验,为满洲权贵无一成材之试验。

二百年控制汉族之威风,扫地以尽,于清一代兴亡之关匪细也。

”从现代化的启动来看,上述材料反映鸦片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
B、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缺乏有才能的人
C、中国人缺乏文化知识
D、中国人缺乏对世界形势的认识
4.英国人塞西尔·罗德斯(1853—1902)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定居的地方愈多,对人类就愈有利。

……如果有上帝的话,我想,他希望我做的是,在非洲地图上尽可能多的绘上英国的红色。

”他的言论实质上反映了
A.英国资产阶级需要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B.英国政府要组织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
C.生物进化论成了英国对外扩张的理论支柱
D.英国有识之士要为非洲人民建设美好家园
5.1504年,人们在里斯本(葡萄牙)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威尼斯要价的1/5,威尼斯人(意大利)无奈的被迫廉价出售货物。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人拥有成熟的营销策略
B.葡萄牙人垄断通往东方的海路
C.威尼斯商人的贪婪
D.里斯本地区盛产香料
6.“……中世纪后期最可夸耀的不是那时的大教堂、史诗或经院哲学,而是有史以来首次建立的一种复杂文明。

这种文明并非建立在挥汗如雨的努力或苦力的背脊上,而主要以非人力的动力为基础。

”这里的“非人力的动力”最早是指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
7.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论述小农经济时说“这种再简单不过的生产结构虽然脆弱,
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兼并、政治动乱、水旱灾荒),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一家一户的生产结构决定了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
B.自然经济顽强的再生机制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扩散
C.自然灾荒是破坏小农经济的最主要因素
D.自然经济顽强的再生性有利于封建王朝初期经济的恢复发展
8.1972年关贸总协定邀请我国加入。

有关部门决定暂不加人关贸总协定,以后试情况发展再定。

但自1986年开始中国“突然和固执地”要求加入关贸总协定。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对外开放的需要
C.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D.冷战结束的契机
9.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开始于甲午战后。

这次“觉醒”中的先进人士的主要功绩是
A.最早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C.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10.6.英国学者马士在研究江南丝价走势时,整理出康熙至乾隆时期湖丝出口价格的变化:从1699年每担湖丝价格白银137两,到1792年增加到每担价格312两,在不到一百年中涨幅达到2.27倍。

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当时:
A.中国的丝织业发达
B.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中国当时适应了全球化贸易的需要
D.当时中国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二、判断题
错 11.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使民族资本主义占据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错 12.中国古代农业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灌溉工具,如翻车、筒车和水排等。

对 13. 有人认为广义上的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

从这一角度来讲,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①新航路开辟②殖民扩张③两次工业革命④战后两极格局的瓦解
三、文字题
1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和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材料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
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2) 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实质。

(4分)
(3) 这个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 结合所学,邓小平在农村采取了何种与列宁时期较相似的政策?(1分)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与2012年在北京开幕,这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后召开的一次伟大盛会,会议必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回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有许多重要会议因为其突出内容决定和重大历史意义而令我们难以忘记。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大会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这次大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有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3)越来越多的史学研究者以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来划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请你结合中国十四大的主要内容从经济的角度阐述理由。

(4)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这次大会提出的哪些重大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成为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参考答案
14.答案: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分)
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1分)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1分)
(2) 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分)实质: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分)
(3) 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2分)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15.答案:
(1)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背景:1976年“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理由: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4)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