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税收与价格手段控烟的政策分析_胡鞍钢

合集下载

试论控烟策略_提高烟草价格和税收

试论控烟策略_提高烟草价格和税收

试论控烟策略 提高烟草价格和税收专业论坛Tobacco Contro l Strategy i n E levation o fTobacco Price and Tax 梁青山LI ANG Q i n g-shan.摘要 分析因施行提高烟草价格和税收这一策略而可能带来如下问题: 加重吸烟者的经济负担; 加大卷烟对部分吸烟者健康的危害; 影响烟草经济; 增加烟草走私行为。

提高烟草价格和税收的策略不适宜在我国施行。

应该通过立法,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吸烟。

此外,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他们从小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

这样,就能使控烟策略与烟草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 烟草控制;策略;立法;烟草工业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09)16-1767-02Sub ject T obacco Contro l Strategy i n E lev ati on of T obacco P r i ce and T axAuthor LIANG Q ing -shan (B ei hai Cen ter for D isease Control and P revention ,Guangx i ,536000,Ch i na)Abstrac t T he pape r a i m ed to ana l y ze t he po tential proble m s brought by t he elevati on o f tobacco pr i ce and tax,such as aggrava-t i ng the s m oker s 'financia l burden ; i ncreasi ng the r i sk of tobacco to the hea lth o f som e s m okers ; i nfl uenc i ng t obacco economy ; increasi ng t he acti v ity o f tobacco s m ugg li ng .Th is po li cy t hat set h i gher tobacco price and tax i s not appropriate for i m p le m enti ng in Ch i na .It is necessary to f o rbid s m oking i n i ndoor pub lic places and o ffice through l eg isl a ti on .In add iti on ,H ea lth education ,espe -ciall y for ch il dre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form non -s mok i ng hab its so that coo rdina te deve lop m ent can be obta i ned i n bo th tobacco contro l stra teg ies and tobacco i ndustry .K ey word s S trategy;L eg i slation ;Tobacco industry作者简介:梁青山,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健康教育工作。

2024年控烟工作总结报告

2024年控烟工作总结报告

2024年控烟工作总结报告一、背景和目标2024年,我国控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2024年全国控烟工作目标》,我们的控烟工作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展开:1. 提高烟草控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吸烟率控制在20%以下;2. 开展更多的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3. 加强对吸烟场所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场所无烟化;4. 改进烟草税收政策,提高烟草价格,减少烟草消费。

二、工作进展1. 推进烟草控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我们根据目标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烟草控制政策,并积极推动各地区的实施。

通过加大对烟草产地和企业的监管,加强市场监测与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烟草产业的发展势头。

2. 加强烟草危害宣传教育。

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控烟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向公众普及烟草的危害,提高公众对吸烟的认识。

同时,积极开展禁烟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禁烟意识和能力。

3. 推动公共场所的无烟化。

我们密切配合卫生部门,加大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通过加强对场所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和约束力度,将公共场所逐步实现无烟化,为非吸烟者提供一个无烟的环境。

4. 优化烟草税收政策。

我们与财政部门密切协作,对烟草税收政策进行了改革。

通过提高烟草税率,提高烟草价格,有效减少了烟草的消费量,使更多人选择戒烟或减少吸烟。

三、取得的成绩2024年,我们的控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成绩如下:1. 吸烟率下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吸烟率已经下降到20%以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

2. 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提高。

通过控烟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公众对吸烟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禁烟意识普遍增强。

3. 公共场所实现无烟化。

我们加大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使越来越多的场所实现无烟化。

通过对违规场所的处罚和约束,有效减少了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

4. 烟草消费量下降。

从政策工具的角度分析我国控烟运动

从政策工具的角度分析我国控烟运动
● 业观察 I 产
我 国一方面应培养群众 参与到此类 公益组织和活动 中去,为此类组
织 的运 行 提 供 必 要 的 资源 ; 另 一 方 面 , 也 应 注 意 在 政 策 过 程 中 主 动 地 与N 0 行合 作 ,从 而 有 效 的推 行 政 策 。 G进
类 健康的危害 。2 0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发 出 “ 02 红牌 降焦 令”,国内
早 ,社 会本 身 的 规 范 也 要 求 未 成 年 人 远 离 烟 草 , 但相 较 子 美 国 相 关
(] 5 杨焱 ,姜垣,昊曦,等. 我国公共 场所禁烟政 楚及其执行
状 况分 析 [1 中 国健 康教 育, 08 D) J. 2 0 (9 .
法律的细致 和严格 ,对年龄 确认 ,购买条件 ,到禁 止 自动售货机和 邮购向未成年 人销售香烟 未成年人拥有和 向未成年人销 售香烟的具
体 化 , 中 国 的相 关 法 律还 有 待 完 善 。
【】 6秦亚. 论政 策工具的应用一一结合 中圆控烟政 策分析 (j 广 f.
西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2. , 0 9s 】
2 规 范和完善烟草 行业 标准 。这种标 准的制定主要表现在烟草 .
[ 陈庆云. 7 】 公共政策分析 f】北京大学出版社, 0 6 48 M. 2 0. 2 .
1 1 卷烟因焦 油量超过 1毫克 ,被罚出局。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 4种 7 制 定的 “ 十五 ”科技发展计划 明确提 出:2 0 年全 国名优卷烟焦油 05 量平均要降低到1m / 2g 支左右 ,高于1 m / 5 g 支的卷烟 不准进入市场 销 售 。然 而 “ 降焦 ”既无法 改变烟 民继续大量吸烟的事实 ,也不意味

禁烟难在哪里

禁烟难在哪里

禁烟难在哪里作者:尤蕾来源:《小康》2015年第13期吸烟是个成瘾行为,每年能够下降一个百分点就已经不容易了,在二三十年内,吸烟率慢慢下降,其实给了烟草业产业调整和转型的时间从5月10日起,烟草消费税上调,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

时隔六年,烟草税首次上调。

紧接着,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禁烟令在北京落地实施。

实际上,控烟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新理念,但如此次高调密集的控烟行动,实属少见。

为此,《小康》专访了全球控烟研究所中国分中心主任杨功焕,对我国控烟之路的历程进行了盘点,并分析了控烟的现实难题以及对策。

控烟应转变为政府和全社会行为《小康》:我国是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国之一,您作为当时签约前的谈判组成员,请谈谈我国当时签署公约的情况?杨功焕:实际上,我国签订《公约》是在2003年11月,由当时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代表中国签字。

我国是第77个缔约国,算是签订时间比较早的国家。

按照《公约》组织法以及我国相应的法律程序,2005年8月经十七次人大会议正式批准该《公约》,当年10月份送交联合国。

九十天后,2006年1月8日,《公约》才在我国正式生效。

《小康》:在我们签订《公约》之前,是没有相应的大规模控烟行动吗?全国控烟是在《公约》生效后才开始的吗?杨功焕:我一直强调,签署《公约》是我国控烟史上重大转折点,但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就不控烟。

我个人就是从1994年开始进行吸烟对健康危害的研究工作,这是我最早进行的控烟工作,包括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吸烟、吸烟的流行情况。

事实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控烟是集中在科学研究上的,很多专家都在探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控烟的健康教育。

一些相关部门也在推进控烟工作,如卫生部(现已更名卫计委)前部长就支持成立了中国控烟协会。

实际上,我国政府是很支持控烟的。

在签署《公约》前的谈判时,当时国务院给了我们谈判小组三点重要指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积极促成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从政策工具角度分析我国控烟工作

从政策工具角度分析我国控烟工作

从政策工具角度分析我国控烟工作作者:沈文伟王俊喆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0期摘要:政策工具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由低到高,可分为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三大类。

我国在控烟过程中对上述三种政策工具都分别有所应用。

然而受到政策工具自身特点、非制度环境因素、资源因素等影响,这些工具对实现政策目标的影响各有不同。

关键词:政策工具控烟政策分析一、中国控烟工作历程为控制烟草危害,中国政府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我国承诺在2011年1月9日前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实现100%禁烟。

如今期限已满,而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于今年3月6日联合发布的一份名为《控烟与中国未来》的评估报告,我国控烟履约绩效只有37.3分(百分制)。

面临控烟履约不力的现状,卫生部前副部长王陇德及540多名人大代表在本届两会期间再次呼吁立法控烟。

这是最近我国为与控烟有关政策工具的出台做出的一次努力。

中国控烟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

以1999年中国进行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谈判为分水岭,中国控烟运动可分为专家控烟与政府控烟两个发展阶段。

[1]在专家控烟阶段,医学专家们是倡导和推动控烟政策和控烟运动的主要行动者,其作用覆盖了控烟政策的各个阶段。

从向政府提出控烟诉求、提出政策方案,到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控烟政策的落实。

此外,专家们一方面协助政府实施禁烟政策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通过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自身对于促进禁烟发展的政策建议,例如,著名控烟专家臧英年就一再倡导通过立法加税等手段控烟。

在政府控烟阶段,2003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签署了《公约》。

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生效,对烟草包装、烟草广告、公共场所控烟、未成年人控烟等诸多方面均做出了规定。

此后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实施的控烟措施包括:制定法令,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或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举办讲座、提供咨询、组织国际戒烟竞赛等等。

2023年后出口退税时代的钢铁业

2023年后出口退税时代的钢铁业

后出口退税时代的钢铁业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钢铁业也面临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

将来的宏观政策对钢材供求影响几何?出口门槛的提高,国内钢铁业如何应对?中国钢材出口格局如何?在日前由易贸资讯主办的“2022年中国钢材出口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和钢铁企业代表围绕这些问题绽开了争论。

调整关税带来的影响“我国钢铁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满意国内消费,限制钢铁产品出口的主因还是掌握能源和资源性出口的产业政策。

”国家发改委产业进展讨论所所长胡春力一语指出了政策调控的缘由。

为遏制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进展,在较短时间内国家连续6次对钢铁产品出口关税进行调整。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已基本恢复为零,还有一些钢铁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最高达到15%。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本报特聘专家陈克新表示,决策部门大幅度地调整出口关税,对于钢铁产品市场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一段时间后,将引发国内外钢材价格走向背离。

陈克新认为,国内钢材价格将连续回落,不过原材料成本增加,工资水平提高以及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将是钢价有力的成本支撑。

在国内价格向下运行的同时,下阶段国际钢材价格有可能大幅扬升。

由于国家经过6次关税调整之后,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成本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估算每吨钢材的出口成本平均提高了100美元以上,有些品种增加了200美元以上。

易贸资讯讨论院分析师朱曦认为,调整关税的政策在提高钢铁企业出口成本的同时,也加速了国内钢铁市场的整合,而规模大的钢铁企业将是整合的主要参加者。

大量出口带来大量危急虽然我国从2022年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抑制措施,但并未扭转钢材出口强劲增长局面。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今年1-8月累计,出口钢材、钢坯分别为4508万吨、56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3.8%、10.9%。

进出口相抵后,净出口钢材3353万吨,净出口钢坯543万吨,折合粗钢4110万吨,同比增长135.13%。

2024控烟制度与措施

2024控烟制度与措施

2024控烟制度与措施
2024年控烟制度和措施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立法机构的决定而有所不同。

然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控烟制度和措施:
1. 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吧和娱乐场所等,禁止吸烟。

这种措施早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实施,2024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2. 公共交通工具禁烟:列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这有助于提供无烟的空气环境,保护非吸烟者的权益。

3. 禁止向青少年销售烟草产品:加强对未成年人购买和使用烟草产品的控制,例如加强法定年龄限制和增加打击非法销售的力度。

4. 加大烟草广告和宣传的限制:禁止在电视、广播、印刷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上广告和宣传烟草产品。

5. 提高烟草税收:适度提高烟草税,以降低吸烟者的购买和消费烟草产品的意愿,并为控烟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6.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烟草销售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例如打击非法销售、偷税漏税和销售给未成年人等行为。

7. 加强吸烟宣传和教育:通过展览、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鼓励吸烟者戒烟。

8. 支持戒烟服务: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戒烟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吸烟者戒除烟瘾。

以上仅是可能的控烟制度和措施之一,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今日话题:烟叶税是烟草业给地方的“保护费”~~

今日话题:烟叶税是烟草业给地方的“保护费”~~

今日话题:烟叶税是烟草业给地方的“保护费”~~烟叶税是烟草业给地方的??“保护费”??今日话题2017-12-24?要点| 速读??1、烟叶税与烟草消费税不同,认为征收烟叶税可以帮助控烟,这是认??知误区。

??2、征烟叶税不仅不利于控烟,反而会使地方政府和烟企成为利益共同??体,促进烟草业发展。

??3、应该考虑取消烟叶税,提高烟草消费税税率。

就算暂时不取消,也??要考虑将烟叶税与地方政府脱钩,并把税收用于社会保障。

?文| 王阳??最近,烟叶税法草案二审,有委员表示,目前的税率还不够高,建议??通过提高烟叶税税率来提高成品烟价格,以此帮助控烟。

征收烟叶??税,真的有助于控烟吗????征烟叶税帮助控烟,这是认识误区??2006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同时还取消了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于是,烟叶税成为一个单行税种,遗留至今。

?烟叶税是一个小税种,它是对在中国境内收购晾晒烟叶、烤烟叶的单??位征收的一种税。

2013年是地方政府烟叶税收入的顶峰,达到150.26??亿元,但也只占当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0.21%。

而且,烟叶税的纳??税人不是普通消费者,也不是烟农,是烟草企业,因而烟叶税在普通??人生活中“存在感”很低。

??由于烟叶税是地方税,纳税人是烟草公司,烟叶税成为激励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多种植烟的最重要理由。

??所以,有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通过提高烟叶税税率来提高成品烟价??格,以此帮助控烟。

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学术界有很多人都认为:??征收烟叶税可以帮助控烟,是公共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2015年,中国上调烟草消费税,香烟平均批发价格就涨了6%左右??烟叶税是保障烟草生产的,而不是控制烟草的工具??同为与烟草有关的税收,为什么烟草消费税有控烟作用,烟叶税就没??有呢???首先,通过增加税收来控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强力推荐的办法。

但这个“税”指的就是烟草消费税,虽然也有人指??出烟草税可能是个笨办法——根据大象公会文章《烟民都是雷??锋?》,烟草的价格就算被税拉高,烟民的需求也不会受多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税收与价格手段控烟的政策分析胡鞍钢胡琳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受烟害最深的国家。

有必要采取有效手段,控制烟草消费及其危害,保护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

2009年5月,政府出台了调整卷烟消费税的政策,分类别提高了卷烟产品的从价税。

该政策一出台立即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从税价的角度对控烟进行分析。

一、烟草税对控烟的作用分析2009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84号),于2009年5月1日起生效。

烟产品税收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1)甲类卷烟的从价消费税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为56%;(2)乙类卷烟的从价消费税税率由原来的30%调整为36%;(3)调整了甲、乙类卷烟的分类标准,调拨价格70元/条(含)以上的为甲类卷烟,其余为乙类卷烟。

即甲、乙类卷烟分类标准由50元调整到70元①;(4)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一道从价税,税率为批发价的5%。

此次调税政策出台,正是全国财政收入经历了连续7个月同比负增长,而财政支出却增长较快之时,财政面临的压力非常巨大。

政府选择在这个时机出台调整烟产品消费税的政策,显然是有着缓解财政压力的目的,此次调税预计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500多亿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全国烟草消费税收入数据,6月份烟草消费税显著增加,比5月份增加42亿元,环比增长31.3%。

剔除一般趋势下烟草消费税平均5%的月增长率,可以认为,其中26%的环比增长率都是由调税引起的。

此次烟税调整基本未对烟草销售产生影响,因而未能起到控烟作用。

主要原因是“税动价未动”,即虽然卷烟调拨价格略有提高,但批发、零售环节的价格都没有变动。

根据1998年出台的《卷烟价格宏观调控和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国家对卷烟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和政府规制相结合的管理形式。

卷烟调拨、批发价格的制定主体为各烟草工业企业、烟草公司,规制主体为各级烟草专卖局。

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通过制定统一的定价规范和调控价格总水平来进行价格管理。

此次调税后,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各烟草公司保证批发价格的稳定。

在批发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零售价格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也就是说,此次烟税的增加并没有转移到烟价中,而是被烟草行业内部消化,实为烟草行业的“利(润)转税(收)”。

二、运用“税价联动”机制控烟的构想提高烟草税是国际公认的有效控烟手段。

从经济学来讲,因为吸烟造成了很多外部成本,政府征税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手段。

但是,实现“以税控烟”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增加的税收能够反映到价格上;第二个条件是消费者对卷烟价格的敏感性较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使得厂商利润为零,税收的提高必然会反映为价格的提高。

但我国实行的是烟草专卖制度,烟草行业是垄断行业,且其价格受到政府管制。

目前卷烟调拨、批发价格的制定主体为各烟草工业企业、烟草公司,规制主体为各级烟草专卖局,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通过制定统一的定价规范和调控价格总水平来进行价格管理。

此次调税后各烟草公司保持了批发价格的稳定;在批发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零售价格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这种结果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而本质上可以视为是烟草行业以牺牲垄断利润来保持市场占有率的行为。

而价格的规制主体———烟草专卖局,由于与烟草公司政企不分,也无法真正发挥其价格规制作用。

因此,我国不满足“以税控烟”的第一个条件,即单纯通过调税是难以实现控烟目的的,必须税价联动才能有效控烟。

要通过提高卷烟价格达到减少消费的目的,需要对卷烟价格的需求弹性进行分析。

多国研究证据表明,卷烟价格提高10%,在高收入国家将使卷烟消费量降低约4%,在中低收入国家使卷烟消费量降低约8%,也即价格需求弹性在-0.4至-0.8之间。

多项研究发现,我国卷烟价格需求弹性在-0.007到-0.84之间。

这一需求弹性区间之所以低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我国不同卷烟的价格有很大的差异。

当价格提高时,吸烟者很容易转而购买更低价格的卷烟,而勿需戒烟。

其政策含义是提高卷烟税价应遵循从量原则,减小各类卷烟之间的税差和价差,减少低价烟替代问题。

另外,对不同收入人群的比较发现,低收入人群的价格需求弹性更高,对价格更为敏感。

内容提要:我国是世界上受烟害最深的国家,迫切需要控制烟草消费及其危害。

税收、调价等是有效的控烟手段。

今年5月我国政府出台了调整烟产品消费税的政策。

本文认为,税价联动才能有效控烟,建议政府综合利用税价工具进行控烟。

同时,给出了调整卷烟价格的方案,并对其影响进行了测算。

关键词:控制烟草消费税价联动消费税①在调税之前,卷烟分类施行的是2007年调整过的标准,即一类卷烟为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不含增值税)100元以上;二类卷烟为50-100元;三类卷烟为30-50元;四类卷烟为16.50-30元;五类卷烟为低于16.50元。

思考篇27综合来看,在我国必须税价联动,单纯调整税收难以达到控烟目的。

三、综合利用税价手段控烟的路径选择基于上述原则,本文提出综合运用税价手段控烟的路径,并测算其对卷烟消费、烟草行业、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调税对卷烟税率的影响1.调税后各类卷烟实际税负变化。

根据税价挂钩原则,首先我们对调税后各类卷烟实际税负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

表1显示的是调税后各类卷烟各环节税率的变化情况。

由于各环节税基不同,在此统一换算为按零售价格计算的税率。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规定,甲类烟的批发价格一般为调拨价格基础上提高40%,乙类卷烟的批发价格提高30%。

零售环节的加价率一般在10%左右。

由此计算,调税后按零售价格价格计算的消费税税率,70元以上的卷烟每条提高了11.5%,50-70元降低了1.8%,50元以下的提高了8.4%。

2.调税对卷烟税率的总体影响。

根据每类卷烟销售量和销售额所占的比例,可以计算出调税对于卷烟税率的总体影响。

表2是2008年五类卷烟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比例的数据②。

由此计算总的卷烟消费税占零售价的比例增加了8.7%(11.5%*38.3%-1.8%*8.9%+8.4%*52.8%)。

也即此次调税后我国卷烟总体税负由之前的40%增加到48.7%③。

(二)调价对卷烟消费、烟草行业、财政收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达到控烟效果,我们建议对各类卷烟实行从量法调价。

但考虑到甲、乙类烟价格及税率差距大,建议先实行分类从量法,即甲类烟和乙类烟分别规定一个调价幅度。

根据表2估算出甲、乙类烟的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包26.7元和5.02元④。

之前已经计算出甲类烟按零售价格计算的税率提高了11.5%,那么建议将甲类烟的价格每包提高3元(26.7元*11.5%=3.07元)。

乙类烟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每条50元以下的烟按零售价格计算的税率提高了8.4%,50-70元税率不升反降,建议统一提价,将所有乙类烟每包提高5角钱(5.02元*8.4%=0.42元)。

此建议是针对零售价格,具体政策操作可能是通过调整调拨价和批发价,使得零售价上涨。

1.对卷烟消费的影响。

卷烟价格的提高将影响消费量,因此需要首先设定卷烟消费的价格弹性系数。

我们分别采用低价格弹性系数(-0.15)和高价格弹性系数(-0.5)来进行估算。

如果按照-0.15的弹性系数,每年将减少甲类烟消费35.7亿支(2100亿支*11.5%*0.15),减少乙类烟消费228亿支(18099亿支*8.4%*0.15),总计减少卷烟消费263.7亿支(13.2亿包)。

与提价前相比,财政收入的变化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税基的提高导致税收的增加,另一部分是消费量减少导致的税收的减少。

但由于价格弹性小于-1,前者要高于后者,因此税收仍将增加。

经计算,甲类烟将比提价前再增加127亿元税收,乙类烟将增加186亿元,合计增加313亿元。

如果按照-0.5的弹性系数,也即假设烟民对价格非常敏感,则提价后每年将甲类烟消费120.7亿支(2100亿支*11.5%*0.5),减少乙类烟消费760亿支(18099亿支*8.4%*0.5),总计减少卷烟消费880.7亿支(44亿包)。

经计算,甲类烟将增加66.1亿元税收,乙类烟将增加118.2亿元,合计新增加184.3亿元税收。

2.对烟草行业的影响。

按照以上两个方案的测算,提价导致年卷烟消费减少量在263-880亿支之间,占年卷烟销售量的1.3%-4.3%,而最近几年卷烟销售量的年增长率都在4%左右。

这表明提价充其量是抑制卷烟消费的增长,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会造成消费量的突然性明显下降。

卷烟行业不会因此而受到大的冲击,这种渐进式的影响给其留出了进行调整和转型的充分时间。

3.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卷烟价格提高实质上是将增加的税负转由消费者承担。

这意味着将调价前政府从烟草行业拿走的部分利润又返还给烟草行业了。

笔者建议,要求烟草行业将提价后增加的利润上缴国库,具体的做法是可将其纳入“中央财政收入调节基金”。

建议国家根据每年各烟草企业甲乙类烟的销售数量,要求企业按照甲类烟每包1.5元、乙类烟每包0.25元向中央财政上缴利润,其形式有多种: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垄断行业特别收益金;健康损害特别费;中央财政专项收入调节基金等。

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烟草行业从提价中获益,而且进一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可以利用这部分收入,用于支持控烟,尤其是向低收入的烟民提供戒烟帮助。

参考文献:[1]李玲,陈秋霖,贾瑞雪,崔玄.我国的吸烟模式和烟草使用的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1)[2]胡德伟,毛正中,石坚,陈文东.中国的烟草税收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R].“布隆伯格全球降低烟草使用行动计划”资助报告,2008[3]蒋云凤.我国烟叶价格管制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5)(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表3卷烟提价对消费量、政府收入和健康的影响②其中二类卷烟为调拨价50-100元的卷烟,我们假设其中50-70元卷烟和70-100元卷烟的销售额各占一半,即50-70元卷烟销售额占8.9%,70元以上卷烟占38.3%。

③提税前中国卷烟税占零售价的比例40%的数字来自The Tobacco A t las(Third Edit ion),w w w .TobaccoA t .④此处假设在二类卷烟中70-100元的销售量占1/3,50-70元的销售量占2/3。

表1各类卷烟消费税调整前后情况对比表22008年各类卷烟销售量和销售额a.为2008年全国卷烟产量,摘自《中国统计摘要2009》;b.为2007年烟草系统商业企业的卷烟批发额和销售额之和,实为卷烟批发环节销售收入,来自《中国烟草年鉴2007》第690页;各类卷烟销售量和销售额比例数据来自《中国烟草》,2008年第17期,40-43页,由中国卷烟销售公司张海滨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