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高三一轮复习规划讲座——孙一夫

合集下载

2015年新野县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2015年新野县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2015年新野县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经验交流材料——新野一高高三数学教研组孙学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能代表一高数学教研组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

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高中数学知识的“树形图”。

同时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

如何才能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提高复习效率,取得满意效果呢?高三数学组全体老师主要做了以下五点: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辛苦,苦中有乐,乐此不彼,充满希望,有追求;生活艰苦,奉献大爱,不为名利所动;心理承受痛苦,立足教师的良心,以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科教兴国、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以“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平常心”五心,凝聚成事业心,经常起早贪黑,睡在床上还在演题.有的还带病工作,立志为我县的数学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实效教研、集体备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在级段领导和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强力推行“20+20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发挥集体智慧,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数学组教师们团结合作,以老带新,老中青结合,互帮互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复习效果。

(1)落实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周两课时,主要是总结、反思上周教学情况,对下周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重点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怎样组织学生学?”的问题。

在集体讨论确定基本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教师个人备课,进行个性补充。

研究高考物理试题探索考命题规律 (1)

研究高考物理试题探索考命题规律 (1)

• 题型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 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 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 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高 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 • 思维模板: • (1)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从两种思 路着手 • ①动力学思路:重视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 过程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 规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 • ②功能思路:根据电场力及其他作用力对带电粒 子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或根据全过程的功能关系, 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使用中优先选择).
• 题型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 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 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 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 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 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 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 考查频率极高. • 思维模板: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桥梁,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 可以根据力来分析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分析 力.对于多过程问题一般应根据物体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 物体的运动情况,直到求出结果或找出规律. • 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 GMm/r2=mv2/r=mrω2=mr4π2/T2 ①。GMm/R2=mg ②.对于做 圆周运动的星体(包括双星、三星系统),可根据公式① 分析;对于变轨类问题,则应根据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分析 轨道的变化,再根据轨道的变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 .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 ①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 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 心力; ②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 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 ③外轨模型:只能提供背离圆心方向的力, 物体在最高点时,若v<(gR)1/2,沿轨道做 圆周运动,若v≥(gR)1/2,离开轨道做抛 体运动.

第1讲 细节定成败

第1讲 细节定成败

第1讲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细节定成败自2009年以来,安徽高考自主命题的理综化学试题难度一直适中,但想拿高分却并不容易,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化学学科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我为同学们提供以下六大招数,仅供参考。

招数1:类比法辨析化学名词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非常重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

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需要仔细比较。

如元素、核素与同位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元素符号、核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电子式等。

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均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招数2:巧妙串记知识点经过高中前两年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化学知识点已经学会,其实不然,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自主梳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招数3:高考真题“陈”题新做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做高考题时,要特别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

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招数4:纠错反思成习惯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及难点就是区分度较高的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

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高考第一轮复习正式

高考第一轮复习正式

浅谈高考第一轮复习策略格尔木七中物理组孙家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

形成较熟练的物理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物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第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好坏对于高三考生参加高考,对二轮复习成绩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那么我们如何做好高三一轮复习的教学工作呢?进行一轮复习前,老师先要熟悉高考,尤其对于初次带高三毕业班的老师来讲,更为重要。

因为到了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顺利完成高考考前一轮,二轮的复习,提高高考成绩,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老师把握复习的内容上做到精准,适度。

一、看考纲,看题型。

根据考纲要求准确把握一轮复习的内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教育部每年三月份推出的一本权威性的高考指导材料。

它结合了中学教学的实际,确定当年高考理工科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察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玉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

【详细内容见2017年《考纲》(理科)第304页到320页】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与要求:以2017年的《考试大纲》为例,高考物理科考查的内容范围及要求如下表所示:I级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政治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考点
变化
82
51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42
77 252
微 调
总 计
2.考纲与教材
扫除考点中的薄弱点 (1)关注新调整的考点 (2)考点既有课文内容������ 又有综合探究内 容 (3)考点涉及教材没有的内容 (4)考点涉及教材的拓展与整合 (5)有的考点在教材的蓝线框 (6)考点没有掌握程度的明确要求
3.课程设计思路
研 习 课 标
必修4模块+选修6模块,高考目前只考查4个必 修模块
4.课程目标
(1)总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略) (2)分类目标: 知识(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能力(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 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 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
一、潜心研究,把握夯基方向
研 习 课 标
6.实施建议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 合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 活的教学策略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一、潜心研究,把握夯基方向
精 钻 考 纲
1.考点分布及变化 2.
2、心要静。心不静则思维不清晰,思维不清晰则复 习没有效率。当看了一个晚上的书之后发现自己晚 上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时候肯定会感觉很郁闷,于 是一个晚上的时间也就这么过去了,觉得没有什么 收获。建议大家在开始一个学科的复习之前先静下 心认真想一想接下来需要复习那一块,需要做多少 的事情,然后认真的去做,同时需要很高的注意力 ,只有这样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3、重视对知识点的系统化分析。否则,不能构成一 个整体的知识网络构架,自然在解题时就不能拥有 整体的构思,也不能深入理解高考典型题型的思维 方法。

2015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57

2015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57

第1讲机械振动简谐运动运动规律表达式图象受力特征实例弹簧振子单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共振简谐运动1.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1)表达式:x=A sin(ωt+φ),其中A代表振幅,ω=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2)简谐运动的图象(1)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表达式为F=-kx.(2)方向:时刻指向平衡位置.(3)振动物体所受的沿振动方向的合力.(4)特点: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与位移方向相反.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受迫振动和共振1.受迫振动(1)概念:振动系统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2)特点: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2.共振(1)现象: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2)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固有频率.(3)特征:共振时振幅最大.(4)共振曲线:如图12-1-1所示.图12-1-1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实验原理单摆在偏角很小(小于5°)时的摆动,可看成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T=2π lg,可得g=4π2lT2,通过实验方法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计算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实验步骤(1)组成单摆.实验器材有: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孔的小钢球,约1 m长的细线.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比小钢球的孔径稍大些的结,将细线穿过小钢球上的小孔,制成一个单摆;将单摆固定在带铁夹的铁架台上,使小钢球自由下垂.(2)测摆长.实验器材有: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让摆球处于自由下垂状态时,用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线,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2r),则摆长为l=l线+r.(3)测周期.实验仪器有:秒表.把摆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小于5°),使单摆在竖直面内摆动,测量其完成全振动30次(或5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平均时间,即为周期T.(4)求重力加速度.将l和T代入g=4π2l/T2,求g的值;变更摆长3次,重新测量每次的摆长和周期,再取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即得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图12-1-23.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用g=(g1+g2+g3+g4+g5+g6)/6求出重力加速度.(2)图象法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可得l=g4π2T2,因此以摆长l为纵轴,以T2为横轴作出的l-T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2-1-2所示,求出斜率k,即可求出g值.g=4π2k,k=lT2=Δl ΔT2.1.(2013·北京朝阳区期末)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着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A.振子所受的回复力逐渐增大B.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逐渐增大C.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增大【解析】在振子向着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振子所受的回复力逐渐减小,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逐渐减小,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C正确.【答案】 C2.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12-1-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2-1-3A.t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B.t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C.t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D.t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解析】单摆在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速度最大,其对悬线的拉力最大,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对悬线的拉力最小,D正确.【答案】 D3.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主要目的是()A.加大飞机的惯性B.使机体更加平衡C.使机翼更加牢固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解析】飞机飞上天后,在气流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机翼越抖越厉害说明气流驱动力周期与机翼的固有周期非常接近或相等.在机翼前缘处装置配重杆,目的是通过改变机翼的质量来改变其固有频率,使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差较大,从而实现减振目的,故D 选项正确.【答案】 D图12-1-44.如图12-1-4所示,物体A 和B 用轻绳相连,挂在轻弹簧下静止不动,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连接A 、B 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 将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则A 振动的振幅为( )A.Mg kB.mg kC.(M +m )g kD.(M +m )g 2k 【解析】 物体A 振动的平衡位置弹簧弹力和A 物体重力相等.物体B 将A 拉至平衡位置以下最大位移Δx =Mg k 处,故A 振动的振幅为Mg k ,A 正确.【答案】 A(1)变化规律位移增大时错误!(2)对称规律①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回复力、位移、加速度具有等大反向的关系,另外速度的大小、动能具有对称性,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②振动质点来回通过相同的两点间的时间相等,如t BC=t CB;质点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等长的两线段时时间相等,如t BC=t B′C′,如图12-1-5所示.图12-1-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12-1-6,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物块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是由a、b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的.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振动,振幅为A0,周期为T0.当物块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的粘胶脱开;以后小物块a振动的振幅和周期分别为A和T,则A________A0(填“>”、“<”或“=”),T ________T0(填“>”、“<”或“=”).图12-1-6【审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振子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在平衡位置处质量减小后,机械能减小.【解析】当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粘胶脱开,a、b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弹簧伸长,对物块有向左的拉力,物块a 向右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少,物块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只有物块a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减小,故振幅减小.振动中振子的质量变小,振子的周期变小.【答案】 < <图12-1-7【迁移应用】1. (多选)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做机械振动.若从O 点开始计时,经过3 s 质点第一次经过M 点(如图12-1-7所示);再继续运动,又经过2 s 它第二次经过M 点;则该质点第三次经过M 点还需要的时间是( )A .8 sB .4 sC .14 s D.103 s【解析】 设图中a 、b 两点为质点振动过程的最大位移处,若开始计时时刻,质点从O 点向右运动,O →M 过程历时3 s ,M →b →M运动过程历时2 s ,显然,T 4=4 s ,T =16 s .质点第三次经过M 点还需要的时间Δt 3=T -2 s =(16-2) s =14 s ,故选项C 正确.若开始计时时刻,质点从O 点向左运动,O →a →O →M 运动过程历时3 s ,M →b →M 运动过程历时2 s ,显然,T 2+T 4=4 s ,T =163 s .质点第三次经过M 点还需要的时间Δt ′3=T -2 s =(163-2) s =103 s ,故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D.【答案】CD图12-1-81.对简谐运动图象的认识(1)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如图12-1-8所示.(2)图象反映的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随时间的增加而延伸,图象不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3)任一时刻图线上过该点切线的斜率数值表示该时刻振子的速度大小.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正时沿x正方向,负时沿x负方向.2.图象信息(1)由图象可以得出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2)可以确定某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3)可以根据图象确定某时刻质点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①回复力和加速度的方向:因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故回复力和加速度在图象上总是指向t轴.②速度的方向:速度的方向可以通过下一时刻位移的变化来判断,下一时刻位移如增加,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是远离t轴,下一时刻位移如减小,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指向t轴.图12-1-9(2012·重庆高考)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图12-1-9所示,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解析】试管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是在重力与浮力相等的位置,开始时向上提起的距离,就是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正向最大位移,因此应选D.【答案】 D【迁移应用】2.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解析】由题目“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可知,在四分之一周期时,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A项正确,B、C、D项错误.【答案】 A图12-1-10(2013·江苏高考)如图12-1-10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 Hz ,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A .1 HzB .3 HzC .4 HzD .5 Hz【解析】 根据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选项A 正确.【答案】 A图12-1-11【迁移应用】3.如图12-1-11所示,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8 Hz,乙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72 Hz,当支架受到竖直方向且频率为9 Hz的驱动力作用做受迫振动时,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是()A.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8 HzB.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 HzC.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 HzD.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72 Hz【解析】据受迫振动发生共振的条件可知甲的振幅较大,因为甲的固有频率接近驱动力的频率,做受迫振动物体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所以B选项正确.【答案】 B(2013·安徽高考)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2-1-12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图12-1-12图12-1-13(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12-1-13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即为单摆周期Te.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则单摆周期T=Δt50【解析】(1)按照游标卡尺的读数原则得小钢球直径为18 mm +6×0.1 mm=18.6 mm.(2)单摆的构成条件:细线质量要小,弹性要小;球要选体积小,密度大的;偏角不超过5°.故a 、b 正确,c 错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要从摆球摆过平衡位置时计时,且需测量多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然后计算出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故d 错误,e 正确.【答案】 (1)18.6 (2)abe图12-1-14【迁移应用】4.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 ,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 和对应的周期T ,画出l -T 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 、B 两个点,坐标如图12-1-14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________.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解析】 设A 、B 点摆线长为l A 和l B ,球心到重心的距离为l ′,所以A 、B 两处的摆长分别为l A +l ′和l B +l ′.根据周期公式T =2πl g 得l =gT 24π2则l A +l ′=gT 2A 4π2①l B +l ′=gT 2B 4π2②②-①得l B -l A =gT 2B 4π2-gT 2A 4π2=g (T 2B -T 2A )4π2所以g =4π2(l B -l A )T 2B -T 2A. 从上式可以看出,最终的结果与重心的位置无关,所以不影响g 值的测量.【答案】 4π2(l B -l A )T 2B -T 2A相同。

如何通过三轮复习让学生在高考中尽量避免‘失误’

如何通过三轮复习让学生在高考中尽量避免‘失误’

高三的三轮复习是每一个高三学子需要经历的三次洗礼,对数学而言,每次复习的侧重点不同,最终的目的要让学生融会贯通,从而能够尽可能多的在高考中拿到分数。

江苏高考卷中共有20道题,其中14道小题,6道大题,在小题中难度大致分为9:3:2(以2013年高考为例)三个层次,大题中,前三道较易,4、5中档,最后一题压轴,每道题的得分率跟学生的层次有关,还跟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难度有关,这就需要针对学生能拿到分数的一些题目(有效分数),做个研究。

每个学生在高考中的发挥或多或少会留有遗憾,丢失了部分不该丢的分,这些不该丢的分,也就是有效分数,这些有效分数的得与失的原因绝大部分来自于高三的三轮复习。

在这三次复习当中,对教师要求很高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教学出发点。

教师必须清楚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那些方面还有待于提高,进而去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稳步向前发展的机会。

就拿笔者所带的本届高三学生来看,首先就要去了解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及薄弱环节,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解题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的特点,选择好恰当的教学起点,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然后采取分层教育的方法,把班级学生大致分为四个知识层次,每个层次8到10人,根据其自身情况前期为其定下高考数学目标,再根据这几类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策略以及布置相关作业,必须攻关哪些题,拿到有效分。

这样在三轮复习中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对每一次综合卷进行分析,分析到题,分析到人,每次分析做一次记录(包括类似题型记录,学生得分情况,反复错误原因),从而总结学生的进步情况。

起点的高低决定学生最后的成败,可实际上,许多学校和教师却轻视了这一点。

目前来看,多数学校的教学起点以教辅资料为主,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根据教辅资料进行授课,其实这类做法的局限性非常的大,笔者们这届高三备课组也订了资料,但是不是以教辅资料为主,而是以自己编的学案为主,本人总结最近几年江苏高考题的题型及难易程度,揣摩出题意图又在学案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找到适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思路,这样才能做到以高考考点为主,既能与高考接轨,能让笔者们的教学紧贴考点要求,也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取得自己的有效分数。

第一课 精彩人生需规划复习过程

第一课 精彩人生需规划复习过程

第一课精彩人生需规划第一课精彩人生需规划泉山学校孙振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规划人生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3、了解人生规划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重点:1、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2、记住人生规划的一般步骤。

3、制定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与实施计划。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确立人生规划的发展目标和道路,制定行动计划,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引入:经过九年的寒窗苦读,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伴着辛勤的汗水,带着多彩的梦想,有的同学要步入高中或职业学校,也有的同学要直接面临就业,那么同学们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人生该如何规划?本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精彩人生的规划。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页“生涯故事”,思考: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和雄厚的经济支持,作为一名普通的华裔子女,高倩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学生:看完后思考讨论。

班级交流总结。

教师:高倩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她确立了发展目标和道路,制订了行动计划且付诸行动,她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下面讲一个可以影响你一生的故事: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

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

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

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

很恐怖吧。

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

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

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

”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

弟弟,你真聪明呀。

”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口,继续往上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理科
文科
683
66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45
629
682
670
厦门大学
643
631
674
646
北京理工大学
640
618
673
640
北京外国语大学
633
612
666
650
北京科技大学
623
595
656
636
北京邮电大学
623
601
656
635
北京交通大学
621
618
655
628
北京语言大学
614
624
家长该如何备战
沟通 后勤 报考
压力调节器 换位思考,鼓励为主
饮食 作息
收集和分析大学专业信息 了解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家长该如何备战
天才, 只不过是勤奋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已!
5、29_21、29_22、
29_3、29_41、
3
29_42、29_5、29_6、 30_61、30_62、
30_63、31_31、
31_32、31_5
16
15
14
6
29
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
生物技术实践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
4
4
8
2
2、29_1、29_3、
1、3、4
30_1、30_2、 5、29_2、29_4、 29_5、29_6、
303_330401_2_2_、142、1、3、033_0305_1_、24_1413、2、1_1、2933_20049__2_66、313、、 、29233_9015___、4631212、、 、9_6、33、13_202_33、1、_333141_3_231、、
31_32、31_5
23
14
29
14
30_3、31_4
31_1
30_4、31_2、
31_5、31_6
31_3
18
15
22
19
6
11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2013
2012 2011 2010
能力组块 题目数 题号 分值
能力组块 题目数
题号
分值 能力组块
题目数 题号 分值
题目数 题号 分值
高中生物能力模块考查分布
理解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 获取信息+实验能力 获取信息+综合运用
2006-2014一本分数线走势图
8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202061-42北0京14高一考本各分科数平线均走分势 最高分 平均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文科 100.02
145 100.41
150 96.17 149 172.85 275 469.45
“高三一轮复习规划”
高考研究中心 孙一夫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1

2 学生如何备战
解 提 纲
家长如何备战
3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1、2014年北京理科一本线分数?
答案:543
3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2、北京高考考试时间安排?
时间 上午 下午
6月7日
语文 (09:00:00-11:30:00)
数学 (15:00:00-17:00:00)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进度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注意事项(语文)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注意事项(数学)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注意事项(英语)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注意事项(化学)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注意事项(生物)
学生该如何备战——整体复习要点
制定目标 此模块所有基础题都会做
652
636
北京林业大学
603
607
648
首都经贸大学
575
591
646
626
首都师范大学
557
580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2013
知识组块
题目数
题号
分值 知识组块
题目数
2012
题号
2011
分值 知识组块
题目数
题号
分值
高中生物知识模块考查分布
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 生物技术实践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6月8日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09:00:00-11:30:00)
外语 (15:00:00-17:00:00)
4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3、北京市高考理综考试多长时间,多少道 题?
答案:2个半小时,31道题
5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你做过北京市09——14年的高考试卷

1
2
你归类过高考常见题型的解决法吗?
4
4
2
5
2
1、2、29_1、 4、30_2、30_3、
31_3
31_1
3、31_2
5、29_2、29_3、 29_4、29_5
30_1、31_4
16
24
10
20
10
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
生命活动调节
生物与环境
生物技术与实践
4
10
6
1
14
1、2、31_1、 31_22
30_1、30_21、 30_22、30_3、 4、29_11、 30_41、30_42、 29_12、29_13、 30_5、31_21、 31_41、31_42 31_33、31_34
一本 二本 三本 最高分
文565 理543
文507 理495
文458 理466
文704 理719
文549 理550
文494 理505
文454 理475
文695 理725
文495 理477
文446 理433
文416 理402
文670 理712
文524 理484
文481 理435
文443 理396
文676 理697
你知道哪些题型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吗?
3
高考
4 你做过北京市09—14年的高考试卷吗?
你知道平行志愿的填报规则吗?
5
6
心仪的大学在北京市历年的录取分数是多少?
6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北京近年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6 1、2、3、29_1、
30_1、31_1 32
6 5、29_2、29_3、 29_4、29_5、31_4
24
2 31_2、31_3
6
3 4、30_2、30_3
18
理解能力
理解+综合应用 获取信息+实验探究 获取信息+综合运用
6
9
14
6
4、29_21、29_22、
1、2、5、29_11、 29_12、29_13
理科 102.79
145 97.54 150 104.84 149 200.55 295 505.72
9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各大学2014年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学校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同济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理科 文科
理解能力
实验与探究
获取信息能力
综合运用
3 1、3、5
18 3 2、4、5 18
4 2、29、30、31
56 3 1、29、30 42
4 4、29、30、31
56 3 29、30、31 50
5 2、4、5、30、31
50 2 3、31 20
12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进度
学生该如何备战——各科复习进度
文524 理494
文474 理441
文439 理401
文675 理703
文532 理501
文489 理459
文458 理432
文688 理703
文515 理502
文472 理455
文439 理430
文667 理702
文528 理531
文486 理478
文458 理452
文685 理709
7
你了解高考和自己吗
这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
概念原理
强化训练 知识点原理与思维方法运用
错题总结、思维方法总结
总结
学生该如何备战——整体复习要点
回归课本,紧抓考纲
错题整理与总结


④ 归类做高考真题
③ 调整心态
学生该如何备战——一轮复习常见问题
题海战术是否正确? 大家都很努力,该如何调整作息 其实我都会,不就是马虎了么? 写不完作业怎么办? 那么努力了,成绩还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