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17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知识点

沥青路面知识点

(一)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1.沥青路面结构层分四部分: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2.面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要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厚度、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层。

3.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对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材料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设在底基层与土层之间,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两水、两防)6.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为四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7.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各级公路的面层(使用年限15—20年)。

优点:(1)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2)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繁重交通;(3)较小的空隙率使其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强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

不足:(1)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横向裂缝,对基层强度要求高;(2)对高温和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8.沥青碎石路面:热拌沥青碎石适于三、四级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联结层和整平层。

优点:(1)高温稳定性好,不易起波浪;(2)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3)路面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4)对材料要求宽,材料组成设计比容易满足要求;(5)沥青用量少,不用矿粉,造价低。

不足:孔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9.沥青贯入式:适于三、四级路面,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优点:(1)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而成。

(2)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易出现推移、壅包,冷天不易出现低温裂缝。

10.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合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沥青面层。

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式。

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结构及参数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结构及参数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结构及参数1.砼层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由数层构成,最下方为基层,上面依次为下基层、中基层、面层。

基层通常由砾石或碎石料构成,用于承受来自上方荷载的压力,增加整个路面的稳定性。

下基层和中基层由不同级别的砾石或碎石料以及水泥等填充材料构成,主要起到支撑和补强的作用。

面层则是由沥青混凝土构成,用于承受交通荷载并提供舒适顺畅的行车表面。

2.石料参数:石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参数直接决定了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常见的石料参数包括砾石或碎石料的颗粒分布、强度指标(如抗压强度、抗冻强度等)、含水率等。

合适的石料参数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沥青胶结剂参数: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胶结剂,它的参数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沥青胶结剂的参数包括粘度、软化点、渗透性、抗老化性能等。

适当的沥青胶结剂参数能够确保沥青混凝土的黏结性和柔韧性,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能力。

4.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由不同成分的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常见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包括砂石料与沥青的比例、水泥与水的比例、混凝土的密实程度等。

5.其他参数:除了上述几个关键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参数也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路面的厚度、路面的坡度、路面的横纹和纵纹等,都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排水性能、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体结构和参数包括砼层结构、石料参数、沥青胶结剂参数、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其他参数。

这些参数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考虑,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和舒适性。

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

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

底基层 水硬性结合料处治粒料或稳定土 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 (厚150mm或缺失) (厚150~250mm或缺失) 防冻层 路基 总厚 粒料(厚度视冰冻深度而定、或缺失) 路床顶面模量要求45MPa 沥青层厚120~340mm,路面(不包括防冻层)140~500mm 含防冻层厚:600~900、500~800和400~700mm
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
2006. 4
威海
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次
我国 路面 面层 上面层 中面层 下面层 基层 底基层 垫层 路基 路基 国外 磨耗层 面层 路面 联结层 基层 底基层 路基改善层 路基 填土或天然土
结构层组合
(德国--6种结构、7个交通等级)
磨耗层 联结层 基层 沥青玛蹄脂碎石、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40mm)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40或80mm或缺失) 热拌沥青混合料(厚80~220mm,级差20mm)
路面总厚度
当量厚度
平均 (10mm厚粒料层相当于 最厚 3mm沥青层) 最薄
谢谢!
2006. 4. 14
各类沥青混合料的适宜层厚(mm)
层 位 混合料 4.75 9.5 30~50 公称最大粒径(mm) 12.5 19.0 50~70 25.0 37.5 12.5~19 25~37.5 30~62.5
磨 密级配(粗) 耗 密级配(细) 层 SMA
37.5~75 57.5~75
25~37.5 37.5~50 50~62.5
沥青碎石、 沥青碎石(厚 水硬性结合 高模量沥青 80 ~170mm) 料处治(厚 240~ 450mm) 混合料(厚 碎石(厚200 ~ 140~380mm) 350mm) 沥青碎石 (厚100 ~190mm) 水硬性结合料处治 (厚120 ~280mm)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实务重点辅导: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实务重点辅导: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实务重点辅导: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2013年的二级建造师考试已经考完了,考生们又要准备2014年的二建考试,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以更好的状态去考试,松鼠哥为大家整理了其二建公路实务相关辅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试大捷!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1)沥青路面结构组成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1—3层组成。

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

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

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2)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1)按矿料最大粒料不同可分为沥青碎石混合料分为5个种类: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沥青混凝土混合粒分为4个种类: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标准压实后的剩余空隙率分为:I型——剩余空隙率3%~6%,城市道路2%~6%Ⅱ型——剩余空隙率6%~10%3)沥青混合料按其强度构成分为:嵌挤型和级配型4)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结构方式可分为悬浮密实结构——由连续级配矿料组成的密实混合料。

骨架空隙结构——粗粒料彼此紧密相接,细粒料较少,不足以充分填充空隙,矿料形成骨架。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2020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2020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2020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2018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城镇道路的沥青路面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一)垫层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在干燥地区可不设垫层),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二)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

(三)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高等级路面可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二、沥青路面性能要求(一)垫层的性能要求垫层主要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通常在土基湿、温状况不良时设置。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二)基层的性能要求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1)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2)不透水性好。

(3)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三)面层的性能要求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

设置面层结构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

面层的使用要求指标是:1、平整度为减缓面层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面层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面层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髙的强度和刚度。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2K311012,可按使用要求结合各城市经验选用。

沥青路构造

沥青路构造

沥青路构造
沥青路是指由沥青材料和矿料骨料组成的路面结构,也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路面结构一般由基层、底层、面层和路肩组成。

其中,基层用于承受车辆荷载,底层用于增强基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面层则是直接接触车辆轮胎的路面,需要具有耐久性和抗滑性。

路肩则是起到缓冲车辆的作用,使其不至于撞上路边或者掉入路沟。

在沥青路面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先将基层进行压实和修整,然后铺设底层,再铺设面层。

面层的铺设需要先将沥青材料加热至液态状态,然后混合矿料骨料,再将混合料均匀地铺在路面上,并用专用的压路机进行压实和养护。

此外,沥青路面还需要进行定期养护和维护,包括补修路面裂缝、坑洼等问题,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和安全性。

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

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

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1.引言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其优异的性能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领域。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2.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2.1表层面表层面是沥青路面的最上层,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般采用高强度的矿料混合料作为表层,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2.2底基层底基层是沥青路面的主要承力层,负责传递车辆荷载至下方地基。

常见的底基层材料包括碎石、沥青混凝土等,其选择应根据项目要求及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用。

2.3砼基层砼基层位于底基层之下,起到分散荷载、保证路面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砼基层通常由混凝土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2.4路基路基是沥青路面的基础部分,直接依托于地基。

它可以由土壤或其他填料构成,同时需要经过适当的加固和处理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沥青路面的组成沥青路面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3.1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由沥青、骨料、填料和沥青添加剂等混合而成。

沥青作为黏结剂,将骨料和填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并赋予路面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3.2矿料矿料是指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料和填料。

骨料主要用于提供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而填料主要用于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3.3沥青添加剂沥青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沥青特性而加入到沥青中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提高沥青的黏度、降低其变形温度,从而增强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3.4基层材料基层材料是指用于构建底基层和砼基层的材料,常见的有碎石、沥青混凝土等。

基层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以保证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结论沥青路面的结构是由表层面、底基层、砼基层和路基组成。

而沥青路面的组成则包括沥青混合料、矿料、沥青添加剂和基层材料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这些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从而满足不同道路建设项目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K311011 城镇道路分类
一、城镇道路分级
我国城镇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口诀:(快知主次)
(1)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且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以实现交通连续通行。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口诀:2015年我找了一个十八岁的小三。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
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

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接缝处设传力杆、不设传力杆及设补强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口诀:揉变。

口诀:刚强。

2K3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城镇道路的沥青路面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

基层是在面层与垫层之间的承重层。

面层是在基层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二、沥青路面性能要求
(一)垫层的性能要求
垫层主要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通常在土基湿、温状况不良时设置。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二)基层的性能要求
基层在路面中主要是承重,因此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

(1)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2)不透水性好。

(3)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三)面层的性能要求
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

设置面层结构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

面层的使用要求指标是:
1.平整度
2.承载能力
面层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面层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

4.抗滑能力
5.透水性
面层应具有不透水性。

6.噪声量
近年我国城镇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镇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镇交通噪声。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

口诀:华仔文凭糟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