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线扶贫故事征文稿:因为我是第一书记
2018年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驻村日记-三月

3月份工作日记2018年3月19日星期一多云根据自治区要求,这一周,我和下一届第一书记一同组织本单位有帮扶任务的领导同事来到X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在周一之前,我利用休息时间,将此次入户可能用到的低保补贴、养老补贴、生态补偿等基本资料打印成纸质版的材料并分发,供同事们作入户参考。
这些材料来自长期以来我从民政、社保、国土等部门的收集整理,准确度高,提前印发这些材料有助于我们提高与农户的沟通效率,从细枝末节的琐碎问题上解脱出来,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农户沟通交流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帮扶计划。
天公也作美,风和日丽,没有阳关的曝晒,我们的山路之行也少了几分酷暑。
到达X村村部后,我们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对各位同事进行手册填写的培训,主要讲解新版2018手册与去年的变化改动,收入数据的来源等方面,之后大家分头行动,去寻找自己的“亲戚”了。
与贫困户的交流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灵活的头脑加持。
在我们多次的入户过程中发现,在询问到诸如务工、土地补偿等方面的收入时,贫困户的回答是比较谨慎的,上报给我们的收入数据都普遍偏低。
因此,这次入户的过程中,我们都先和贫困户沟通说明收入数据的多少并不会影响其享受国家政策补贴,打破了他们心中的警戒线。
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倾心倾听贫困户在近期遇到的疑虑与困难,根据自己掌握的国家相关政策予以耐性解答,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我们也承诺一个时间期限,了解清楚后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回馈贫困户,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对于今年手册的改版变化,减少了填写的工作量,农户也非常地赞同,签了字便不再需要按手印,删减了冗余的步骤,也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本次帮扶入户非常顺利,成果也非常显著。
除了几户贫困户因事不在家以外,其他的贫困户我们已都一一走访慰问。
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干部与贫困户的感情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扶贫故事征文3篇

扶贫故事征文3篇【篇一】我叫xx,一个地地道道的xx辣妹子。
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2012年7月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
2013年8月考入市国投集团,从事投融资业务。
2018年10月被选派为xxxx镇xx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参加全市脱贫攻坚工作3年,离开丈夫、舍弃孩子,在这个曾经贫困的村庄里,把酸甜苦辣尝了个遍,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觉得自己的人生履历随着即将收官的脱贫攻坚丰厚了许多。
三年来,我一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巾帼照样可以不让须眉,留过洋的妹子更加坚强!1、悠悠女儿心,满是扶贫情用流下的汗水换取群众幸福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驻村以来,我把村当家,把村民当亲人,有小孩厌学,就连续几天陪同去学校上课;有贫困残疾人精神病发作,不顾自身危险将其及时送到医院治疗;春耕农忙时节,卷起裤腿下田插秧;哪家井盖坏了、房屋漏雨了、入户道路坑坑洼洼了,有困难的地方,必然少不了我瘦弱却毅然坚定的身影。
15岁的xx是xx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他早年丧父,母亲外出务工,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爷爷吴成宗是个地道的农民,因为对孙子的过分宠溺,忽视了对他学业上的关注。
家庭环境使得xx的性格比较孤僻,在学校里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去年下半年多次逃课后他的厌学情绪日益严重。
爷爷奶奶对于xx的厌学行为已经束手无策,只好任由他辍学在家。
离开学校的xx,平日里除了做点零工,就到处闲逛。
学校老师三番五次上门劝说xx到学校读书,但xx执意不肯回去。
“学生失学辍学,我们决不能让这样事情发生。
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回到去学校读书。
”了解到xx的事情后,我一边火急火燎地赶往吴家,我一边给xx在外务工的妈妈打电话,了解具体情况,并再三告诫一定要让孩子回去读书。
一边和工作队员汇合村书记前往xx家进行家访。
在外浪荡了一天的xx到家后,一看到家里坐着那么多人,立即就明白了是什么事情,他条件反射地转身就走。
第一书记经典抒情散文

第一书记经典抒情散文第一书记经典抒情散文一、第一书记!已然是一个不再新鲜的官名了,没记错的话,他是和精准扶贫这个政治项目一道诞生并成长起来的,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一个来自上面的官!虽然管一个村,但可以调动很多其他村干部想都不敢去想的部门。
那架势,隐隐有带着尚方宝剑钦差大臣的味。
然,这钦差究竟能否有古代钦差一般功效?相信,至少是在当时,大家伙都是抱着“很难说”的心态在村委会门口观望的。
包括鄙人,一个不纯粹的农民,彼时也和大部分农村兄弟一样,对这第一书记狐疑过,猜忌过,也不屑过。
——国家政策原本从来都是利国利民的,可到了执行者手里却每每变成了水兑酒精(不是酒精兑水),味道全然不一样!而且,这早成了惯性。
所以,穷的地方从开始就穷,结果到了后来还是穷。
更所以,大伙都习惯穷了,不指望啥,吃饱了穿暖了就成,最大的希冀,无非是巴望能有机会将就买个女人来制造下一代。
别说我扯卵淡,事实上,在贫穷地方呆过的人都知道,俺这些话确乎已经是时代惯性了,不信,回头瞅瞅,今天还没脱贫的哪些地方是不是一开始就带着贫困帽子。
不过,就俺自己,自诩有些见识,所以,在看待第一书记这个现象时,我便又自作聪明地把第一书记的时代背景加了一些分析,分析云:“干部太多,提拔很难,为了提拔,驻村下乡”,并且,俺更自作聪明地断言:这第一书记一转身就要升了!因为,历史就是如此!不想,一晃,几年就过去了,俺的预言居然大多落空。
那些意料中要升的人并没有升,他们还在那些村旮旯里走街串户过山间田头,更意外的是,几年下来,那些原本实在破烂不堪的农村竟然大变了一个样,洁净了,明亮了,甚至,开始流光溢彩了。
于是,我不得不相信,第一书记,似真的为咱老百姓谋福利来了!二、我认识的这位第一书记之前就是书记,虽然是副的。
也是书记,认识他时,他在上饶县铁山乡当党委副书记。
不久前,他调任上饶县委宣传部,然后又被任为清水乡墩底村第一书记。
认识他,是因为他也好舞文弄墨且喜行摄江湖。
我身边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

我身边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我身边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1】只有把群众当亲人,设身处地为民解忧,做好每一件实事,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今年4月份,我挂任__县__乡__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来之前,我对这个村子做了一些了解,对帮扶的难度心里有了个谱。
但驻村不久的一天,我们就被一群村民围到村室,有拿着手机录像的,有推搡争吵的,有指着我的鼻子撂狠话的。
原来,他们反映的是7年前村里一条拟建未建道路的问题,怀疑有人把钱挪走了。
通过咨询县、乡相关部门以及村留档资料,证实这条路并未纳入建设计划,不存在挪用问题。
弄清了真相,村民们逐渐散去。
但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村民对完善基础设施的渴求。
__村辖14个自然庄,除几条“村村通”主干道外,几乎所有自然庄内道路都不通,断桥、深坑、路面鼓起比比皆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
一遇下雨,村民们一不小心就会翻车,工作队到村没多长时间,就有好几次摔进泥坑里,队员们也被摔伤。
村民的期盼连着我们的心,工作队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将村民多年呼吁的一条断头路纳入建设计划,同时争取农发项目,一并解决道路、桥梁建设,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将会很快改观。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
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工作队思考的问题。
5个多月来,工作队走过村里的每一个河流沟渠、连片地块、废弃村庄,认真研究论证,一个以大棚草莓基地、桑蚕示范带为主体,美丽乡村、休闲观光为两翼的“金__计划”初具雏形。
工作队引来蚌埠一家公司,建设了近50亩的大棚草莓基地。
为了大棚建设,工作队无数次起早摸黑,大棚钢管无法进入基地,就找来铁锨垫土修路……有人问,累么?在草莓大棚建起来,第一株草莓落地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疲惫都烟消云散。
在各方支持下,村里引进了第一家外来项目秋实草业,村民的玉米秸秆可以送到基地青贮;第一间就业扶贫车间开工,贫困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第一批反季节大棚建成,村民们春节前就能吃到甜甜的草莓。
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6篇

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6篇【篇一】“驻村,就要发挥帮带、参谋、协调作用,帮助村里强班子、解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市城管行政执法大队驻稻田镇陶前村第一书记xx,是个“老”第一书记,自2012年我市选派第一书记推动“包千村联万户”活动启动以来,他就进村了。
谈起驻村第一书记的任务,xx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今年2月,xx来到陶前村,入村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村情调研,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绿化,电路维修……计划列好了,要有充足的资金才行,通过向所在单位申请,xx协调到帮扶款15万元。
“同村‘两委’成员商量后,我们对资金进行了合理分配。
”xx说,他们投资1.5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了高标准整治,清理垃圾120多方,拆除乱搭乱建5处;投资35万元,硬化道路1000米;维修生产路1100米,清理排水沟1200米。
此外,为了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针对群众反映的电压不稳等问题,工作组和村“两委”协商,投资2万元,改造低压线路600米,维修变压器1台;投资2万元,改造自来水120户。
为了让群众有更为舒心的生活环境和娱乐场地,陶前村还进行了村庄绿化,栽植了错落的绿化苗木;新建一处45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高标准维修了办公室,添置了办公用品,改造了供电线路。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陶前村还积压了部分问题没有解决。
”工作组驻村后,从村民意见最大的土地承包合同入手,理顺合同20多份,对问题合同进行了完善,化解了矛盾。
同时,协调村“两委”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在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印发到每家每户,效果良好。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受到村民支持并响应。
在助农增收方面,协调流转土地30亩,新建大棚10个……“驻村就要有股韧劲,不能怕麻烦。
”xx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凭着这股韧劲,大半年时间,陶前村已变了模样:新修道路宽阔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移风易俗成效初显,村班子干劲十足……实事做了一箩筐,xx却还不满足,在他心里,还盘算着几件事:投资新修2000米排水沟;硬化村委大院;高标准完成新修道路的绿化工作;盘活集体闲置资产,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继续推进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如期完成计划中的工作,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第一书记2018年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书记2018年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无论是在**镇的政府大院,还是在**村的村头巷尾,只要问起**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大家都会说,这位同志待人热情和气,没有干部的架子,走村串户常见面,贫困户和村民有困难和疑问找他,他都能给予热情帮助……他就是这样一位接地气的扶贫人。
一、俯下身子接地气,走村串户恤民情。
2017年#月,**作为省第七批选派干部,放下**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的工作,来到**镇**村驻村扶贫。
刚到村时,由市卫计委、县开发区等帮扶单位援建的新村部刚刚启用,选派单位和村里为方便其生活准备在**集为其租赁一套民房,为了不增加单位和贫困村的经济负担,**婉言谢绝了组织的善意。
入村第二天,他便带领两名扶贫工作队员从县城买来了床铺、桌椅、锅碗瓢盆等,没花镇村一分钱,便住了村、开了伙。
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情、贫困户底数等基础数据和基本情况,他带领两名队员骑着电动车走村串户,村头唠嗑、入户访谈。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七个自然村的村村巷巷,走访贫困户和群众###多户,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2017年的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易引发“涉贫访”等方面问题,**带领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密切协作,反复摸排走访、会商,按照“家庭子女有房、有车、有村干部、有吃财政饭的等,不能享受贫困户待遇”的相关政策,通过“比对”清退##户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新识别纳入贫困户##户,并做通了清退户的思想工作,未发生一起“涉贫访”问题。
贫困户郝建海患股骨头坏死,联系**市一院做手术,院方答复由于无床位,需要等国庆长假后,**听说后,积极联系区卫计委及院方,安排专家走绿色通道,顺利为其做好了股骨头置换手术。
二、组织建设抓在手,先锋旗帜谱新篇。
**带领扶贫工作队,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党建。
他与村总支班子精诚团结,利用搞媒体宣传工作的经验,改善了村多媒体党员教育活动中心。
有了阵地和硬件,软件也要跟上,于是,他就利用每月##日村党员活动日的时间,在完成规定任务之后,开设“**微党课”,每日一课,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抗日、解放战争”到“新中国的建立”;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讲,点面结合,历史人物穿插其中,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讴歌伟大的时代,增强党员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课,讲党性,立岗位、作奉献蔚然成风,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级党组织被评为县标准化基层党组织。
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五篇

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五篇【篇一】戴着一副厚厚的圆框眼镜,面容和蔼却风趣幽默,这是很多第一次见到刘仁华的人都会有的感受。
表达能力强,工作积极活跃,为人热心,这也是井冈山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肖孟泽对刘仁华的评价。
xx年9月初,校党委组织部决定派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管理服务中心的刘仁华同志去天玉乡塘尾村参加扶贫工作。
当公司领导向刘仁华布置此项工作时,他二话不说便立即答应,并表示,只要组织需要,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
9月8日,刘仁华就直接到了塘尾村,开始了解村里的情况;9月20日,在省委组织部的手机APP上完成点到、做好材料交接等工作后,他就开始着手扶贫工作。
每天除了资料整理、走访贫困户外,扶贫干部们更多要想的是:如何帮助贫困户脱离贫困,解决经济上的拮据;如何与贫困户沟通,疏导他们自卑自闭的心理,鼓励他们与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联系外面的工厂、企业,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帮助他们取得国家扶贫贷款,发展自己的产业,增加收入来源……这些都是扶贫干部每天都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事情。
从xx年至今,我校积极促进“科技扶贫”,已先后投入资金建立100KW的村级光伏电站、香菇种植实验基地等一批科技产业,帮助塘尾村建立了自己的村集体产业。
不仅如此,村民们也可以通过贷款来投资村集体产业,获得分红,增加工作机会和经济收入。
扶贫干部更想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
“现在村里的产业也比较丰富,有种草莓的,有养孔雀的,还有种甘蔗的。
”刘仁华介绍道。
扶贫工作既有大方向的产业指导,也有细节上对贫困户思想和情绪的关注,关心贫困户的住房、饮水等问题。
有的村民家老旧的砖瓦房年久失修而漏水,有的村民当初建房时未建卫生间……诸如此类,都需要村委会干部和扶贫干部统一部署,共同解决。
塘尾村共有26户贫困户,现在大部分已经脱离了国家的贫困标准(有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源、通电、有能与外界直接联系的电视、没有贷款等债务),还在等待12月份的评估组的统一评估摘帽,只有一两户因为出门在外,无法直接解决脱贫问题。
2018一线扶贫故事征文稿:因为我是第一书记

2018一线扶贫故事征文稿:因为我是第一书记他是乡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帮助村子发展,即使是受伤的情况下,也要带着伤情坚守脱贫第一线,让群众感慨万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一线扶贫故事征文稿:因为我是第一书记。
2018年5月28日,对姚村乡潘村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此,村前村后、田间地头,多了一个朝气蓬勃而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县文旅委选派到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谷小牛。
到一个边远偏僻村担任第一书记对少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谷小牛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怎样才能当好第一书记,他心里实在没有底,但书本上的“脚上沾满泥土,心底才能集聚真情。
”这句话激励着他,要打好“感情牌”,真正的“沉下去”,才能把自己融入农村。
他首先认真学习选派工作文件及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驾驭基层工作的能力。
为摸清村情民情,到村后,谷小牛坚持吃住在村,天天迎着朝阳、踏着余晖开展调研,逐一走访老干部、老党员、贫困户、边缘户、种植大户和普通党员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征求他们对本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不少村干部都有着这样的印象:在入户走访中,有的群众家中没人,谷小牛就天天去;有的群众晚上才能回来,他就抽出时间晚上去。
仅用一个月时间,他就走遍了全村所有村民组。
一次他回到家中,妻子见原来白净帅气的他又黑又瘦,戏谑地称他“包公回来了。
谷小牛同时把建强村班子作为第一任务,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围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潘村村的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
7月30日那天,姚村乡开展干部“包保”扶贫大走访活动,潘村村分三组进行,谷晓牛与另一名扶贫干部黄立波为一组,负责走访最偏远的杨村、小潘村等村民组。
下午5点半左右,返途中突降大雨,谷晓牛骑的电瓶车在最陡峭的乌岗岭翻车出事了……谷晓牛住进了郎溪建平二院,经查:左脚脚趾骨骨折,左胸678三根肋骨骨折。
住院治疗期间,谷晓牛时刻惦记着村里的扶贫工作,手机就是他唯一可以操作的工具:通过扶贫干部群等微信平台,关注潘村“包保”大走访及问题梳理与整改等工作动态,每日汇总相关信息资料按时报送乡扶贫工作站,并与窑场组的潘跃翠、崔长秀等帮扶户保持电话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一线扶贫故事征文稿:因为我是第一书记
2018年5月28日,对姚村乡潘村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此,村前村后、田间地头,多了一个朝气蓬勃而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县文旅委选派到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谷小牛。
到一个边远偏僻村担任第一书记对少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谷小牛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怎样才能当好第一书记,他心里实在没有底,但书本上的“脚上沾满泥土,心底才能集聚真情。
”这句话激励着他,要打好“感情牌”,真正的“沉下去”,才能把自己融入农村。
他首先认真学习选派工作文件及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驾驭基层工作的能力。
为摸清村情民情,到村后,谷小牛坚持吃住在村,天天迎着朝阳、踏着余晖开展调研,逐一走访老干部、老党员、贫困户、边缘户、种植大户和普通党员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征求他们对本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不少村干部都有着这样的印象:在入户走访中,有的群众家中没人,谷小牛就天天去;有的群众晚上才能回来,他就抽出时间晚上去。
仅用一个月时间,他就走遍了全村所有村民组。
一次他回到家中,妻子见原来白净帅气的他又黑又瘦,戏谑地称他“包公回来了。
谷小牛同时把建强村班子作为第一任务,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围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潘村村的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
7月30日那天,姚村乡开展干部“包保”扶贫大走访活动,潘村村分三组进行,谷晓牛与另一名扶贫干部黄立波为一组,负责走访最偏远的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