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

合集下载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_我的扶贫故事范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_我的扶贫故事范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_我的扶贫故事范文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

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扶贫故事征文_我的扶贫故事范文,希望你喜欢。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篇一原生态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比如路。

阡陌交通、蜿蜒小路看似浪漫,实则“害人不浅”,真可谓晴日飞扬尘与土,雨天满身水和泥。

我们村以前便是这样,能区分“路”与“非路”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下得去脚。

鲁迅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在我们村,曾是真实的写照。

那时到处杂草丛生,不止是山坡、荒地。

经常有村民赶着几只瘦弱的山羊在“路”上放牧,更有甚者在“路”上挖野菜、采蘑菇,路人无数次站在“路”上问路。

也难怪,“路”只比“非路”多露出那么一点点地面而已。

但就是这点路面,却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什么叫“一骑绝尘”和“众星拱月”。

所谓“一骑绝尘”,说的是晴天模式。

彼时的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汽车经过,漫天黄沙。

路上的行人,成了人工吸尘器,个个灰头土脸,泥猴一般;车里的乘客,如同做了全身按摩,骨头散架,屁股酥麻。

而“众星拱月”则是阴雨模式。

每逢下雨,大水坑连小水坑,深水坑连浅水坑,出门转一圈,保准您身上繁星点点,众星拱月。

村民收入主要靠养蚕,可是路不好,收茧的人都不爱来。

偶尔来几个收茧的,仗着大伙儿没销路,把价格压得很低。

没办法,咬咬牙,也得卖,换了钱好过日子啊。

一条小河横穿这里,平日溪水潺潺,诗情画意。

一旦到了雨季,便露出狰狞的面目来。

有几个村民组在河对岸,河上没桥,就有几块歪歪扭扭的石头。

雨季中这几个组和外界的交通就会出现大问题,尤其是那几个组的孩子,雨季上学的每一天都是一次户外大冒险。

要想富,先修路,乡村振兴第一步!如今这里的土路变成了宽敞笔直的水泥路,道路两侧全部实现绿化美化。

主要河道上也架起了桥,真正实现了全天候无障碍交通。

漫步于今天的这里,那真的是“人在画里笑,车于景中行”。

我身边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

我身边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

我身边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五篇我身边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1】只有把群众当亲人,设身处地为民解忧,做好每一件实事,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今年4月份,我挂任__县__乡__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来之前,我对这个村子做了一些了解,对帮扶的难度心里有了个谱。

但驻村不久的一天,我们就被一群村民围到村室,有拿着手机录像的,有推搡争吵的,有指着我的鼻子撂狠话的。

原来,他们反映的是7年前村里一条拟建未建道路的问题,怀疑有人把钱挪走了。

通过咨询县、乡相关部门以及村留档资料,证实这条路并未纳入建设计划,不存在挪用问题。

弄清了真相,村民们逐渐散去。

但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村民对完善基础设施的渴求。

__村辖14个自然庄,除几条“村村通”主干道外,几乎所有自然庄内道路都不通,断桥、深坑、路面鼓起比比皆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

一遇下雨,村民们一不小心就会翻车,工作队到村没多长时间,就有好几次摔进泥坑里,队员们也被摔伤。

村民的期盼连着我们的心,工作队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将村民多年呼吁的一条断头路纳入建设计划,同时争取农发项目,一并解决道路、桥梁建设,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将会很快改观。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

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工作队思考的问题。

5个多月来,工作队走过村里的每一个河流沟渠、连片地块、废弃村庄,认真研究论证,一个以大棚草莓基地、桑蚕示范带为主体,美丽乡村、休闲观光为两翼的“金__计划”初具雏形。

工作队引来蚌埠一家公司,建设了近50亩的大棚草莓基地。

为了大棚建设,工作队无数次起早摸黑,大棚钢管无法进入基地,就找来铁锨垫土修路……有人问,累么?在草莓大棚建起来,第一株草莓落地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疲惫都烟消云散。

在各方支持下,村里引进了第一家外来项目秋实草业,村民的玉米秸秆可以送到基地青贮;第一间就业扶贫车间开工,贫困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第一批反季节大棚建成,村民们春节前就能吃到甜甜的草莓。

我的扶贫故事五篇

我的扶贫故事五篇

我的扶贫故事五篇【篇一】2017年10月,按照市局安排,我从原XX村第一书记XX同志手中接过交接棒,怀着工作热情,继续发扬XX同志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此以后,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而村民却成了我的熟人。

XX 村面积大、户数多、人口多、村情复杂,虽然自己之前在XX国土所工作了好几年,积累了不少基层工作经验,这无疑是一个优势,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轻松和喜悦,恰恰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角色的转变、同村干部的沟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以及村子的发展等等成了面临的众多难题。

为此,我理清思路,要想顺利的开展工作,就必须沉下身子融入XX村这片土地上,让自己充满“泥土味”。

我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走访调研,沟通交流,把熟悉村情、民情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工作之余,经常利用与群众拉家常、同村干部交流等方式,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帮助村里挖掘各种致贫原因,多方搜集信息,积极同村干部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同样在农村工作,不仅心要细,还得做一个粗人,给老百姓讲政策理论性的东西他们听不懂,因为群众关心的无非是自身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对待他们,只能用“土方子”,用通俗的语言向群众宣传政策,用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群众所需。

一片土地能否收获果实,管理至关重要,同样村子的发展也离不开严格管理,因此,我结合搜集到的信息,紧紧围绕发展村级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并把单位严格的工作作风带到村里,以身作则,坚持驻村制度,促使村干部坐值班制度更趋于规范化。

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项政策和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

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通过加入村民微信交流群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积极与村干部交流自己的想法,为下一步工作开展筑牢坚实基础。

尽情释放汗水味,真心收获人情味担任第一书记初期,我对每户贫困户都进行了认真走访,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针对家庭存在的困难进行帮扶。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篇一)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XXX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爱心是一阵炎炎夏日的清风,是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清爽。

暑假里,我跟几个同学一起去了孤儿院,小时候妈妈就跟我说过:“孤儿院里的孩子很可怜,从小就失去了至亲的家人,只能待在那个没有亲人的房子里,念叨着爸爸妈妈。

”因此,我非常希望去那儿看一看,不单单是因为出于好奇,更重要的,是想去慰藉一下那些受了伤的幼小的心灵。

一到那儿,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我们走到二楼,进了一个房间,里面全是小朋友在吃棒冰,我一眼就看到了一位畸形的小男孩,经过了解,这个孩子叫天天,一生下来手指就畸形了,他的父母嫌弃他,便把他放到孤儿院门口。

这个孩子还有点自闭症,特别自卑。

我听着天天的身世,望着他那低垂的脑袋,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我拎着一袋娃娃走过去,笑着说:“天天,你看这个小熊多好看呀,你晚上抱着它睡觉,就不用怕恐怖了。

你瞧!这两个人偶一男一女,可以陪伴你一生。

”说到这儿,我扭过头,把眼泪擦拭掉了,才转过头。

但不知为什么,XXX自己跟我说话了,“姐姐,谢谢你送我的礼物,我很喜欢。

”他笑了,笑的那么开心。

“要不要让姐姐唱歌给你听呢?”“要。

”我为他唱了一首《祖国的花朵》我从没唱得那么投入,我希望天天能理解我的一番好意。

“好听好听。

”这个天真的小男孩,竟给我拍起掌来了。

临走前,天天拉住了我的手,我回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问:“天天,你今天开心吗?”“嗯,很开心!”“那你要记住,以后要坚强,不要再自卑了,因为,你是祖国的花朵。

”“姐姐,今天跟你一起玩,我很快乐,我也保证,以后再也不自卑了!”走出大门,那位阿姨跑过来,对我说:“小朋友,今天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天天可能现在还不愿跟人说话呢!”“呵呵,能够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一位孩子,使他快乐,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做的,不用谢。

精选扶贫故事征文范文10篇

精选扶贫故事征文范文10篇

精选扶贫故事征文范文10篇范文一【驻村扶贫故事】那年那人那份情听说你就是这个村的人,为了工作方便,就安排你回去驻村扶贫吧。

那年,我回到了我的家。

从读高中开场,我就分开了那个村庄,转眼已经8年。

2023年3月,再次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以驻村干部的身份,与故土一次次回眸相望。

村口那棵300多年的黄桷树已经不见了踪影,听说是因为修路挖掉了。

还记得夏天的时候,老人们喜欢坐在树下,摇着蒲扇,调侃着天南海北。

小孩子们围着树你追我赶、玩捉迷藏,或跑进树洞里抱成一团,嬉嬉笑笑,然后在妇女们“回家吃饭咯”的呼喊声中一哄而散,只留下满地的脚印。

隔壁王婶家的土狗从“小白”到“大白”再到“老白”,熬不过岁月的痕迹,已经分开了。

蔡大娘家曾经看起来很气派亮丽的瓦房,已然残破不堪,房梁上一个个肉眼可见的虫眼,摇摇欲坠的梁柱,还有四处漏雨的瓦面……原来再好的东西,也抵不过风吹雨淋。

曾经身强力壮的她,如今已病魔缠身。

听说她孩子在外面这些年没赚到钱,还留下了4个孙子给她抚养。

谢老伯这些年仍然是单独一人,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身体大不如前,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刘三娘跛着的身影也越来越低,早年丧夫,单独抚养儿子长大,为孩子操碎了心的她,知道孩子考上大学后,悄悄卖掉了家里最值钱的几头猪。

这就是我梦里千百次回首的地方,除去了“少年不识愁滋味”,只剩现实的骨感,揪着我脆弱而又敏感的心,一点点打碎那美丽的回忆和梦想。

那人,让我既熟悉又生疏。

“哎呀,是小霖啊,多少年都没回来了,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小时候就觉得你很聪明,长大了果然有长进。

”人还是那些人,可是眼中看不到了小时候的慈祥,却多了些客气和生疏。

“胖子,小时候你说喜欢吴家三妹,长大后怎么怂了?”“霖哥,那时候不懂事,我如今结婚了,孩子都两个了。

”三言两语,我已找不到更多的话题,场面也逐渐凝固。

曾经细数的年少光阴,已然不见了童真。

“邱叔,如今县里扶持肉牛,你家养牛养了20几年,改天给大伙儿传授下经历?”我打趣道。

对于我扶贫故事征文作文2020(共5则)

对于我扶贫故事征文作文2020(共5则)

对于我扶贫故事征文作文2020(共5则)第一篇:对于我扶贫故事征文作文2020关于我的扶贫故事征文作文 5 5 篇——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关于我的扶贫故事征文作文篇一初秋,雨后的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马莲沟村,青豆绿萝蓊蓊郁郁,气清花香鸟语声声,马莲山上朵朵红百合花缀满了晶莹的水珠,恍如醇厚的清酿沁人心脾。

陶醉人心的还有马莲沟村群众满满的、实打实的幸福。

从“出门两脚泥,遍地是垃圾”的软弱涣散村,升格成为“党旗红,群众生活红”的全县农业农村观摩示范点,马莲沟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以党建为引领,打响了一场改善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的翻身仗。

喷涌一眼思源泉,辛苦奋斗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山高、石厚、土薄、水缺”,坐落在祁连山余脉的马莲沟村,因村容村貌破旧、自然禀赋落后为全镇远近所知。

村党支部一班人在被确定为全镇软弱涣散党组织后,痛定思痛、知耻后勇,访群众走农户,提出了切合村级发展实际的工作思路,决定从改变村容村貌做起,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党员带头行动,群众积极参与。

村中废弃的一眼泉水,是散养牲畜们戏水消暑的好去处,夏天水流丰沛时,泉水肆意横流,附近的公路上水流四溢。

村党支部决定从改造这眼泉水做起,他们摊起手把拆临拆危中的木材截成大小一致的木栅栏,再挖出一方蓄水的圆池,用河中原石打底,周围用木栅栏围起,一眼无人问津的泉水变成了一池春波,荡荡漾漾、波光粼粼。

村党员大会上在征求这眼泉的名字时,大家一致想到了“饮水思源”这四个字,寓意“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思源泉”便由此诞生。

种下一片青山绿,增添民生幸福的亮丽底色。

绿水青山等不来,种下一片林,共添一抹绿,让新发展理念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村党支部持续加大全村沿路沿线绿化力度,全村绿色不断延伸,特别是借助西干路修建机遇,大面积栽植圆柏、宝马丁香等苗木,以绿挤荒、以绿挤乱、以绿挤脏,拆除沿路沿线养殖畜棚 21 座 1800平米、破旧房屋及棚圈 103 栋 14280平米、残垣断壁 4860 米。

脱贫扶贫纪实故事的征文(五篇)

脱贫扶贫纪实故事的征文(五篇)

脱贫扶贫纪实故事的征文(五篇)【篇一】金秋时节,走进**市**** 县**村,500 亩菌草已长到3 米左右高,村民忙着进行收割,运往村委对面的厂房。

厂房内,进料粉碎机、混合机、烘干机、冷却机等生产设备轰隆隆地运转着。

南方电网****供电局驻**村第一书记**手把手地教村民将收割来的菌草加工成颗粒饲料,用于牲畜饲养。

从种玉米到种菌草,**村在**的带动下仅用了3 年不到的时间便形成了以菌草为核心的产业链,年产值超300 万元,人均增收达8500 元。

城里人转型当起“草根”书记城里长大的**,有些好强。

别的驻村干部被选派之前,单位领导要提前做思想动员工作,**则主动请缨到脱贫一线。

得知**要去扶贫时,同事都笑着说:“你不适合去驻村,别人会以为你是去村里才吃胖的。

”每当这时,**总拍着胸脯自信地回答:“我会带领村民一块‘胖’起来的。

”** 年9 月11 日,**收到了选派调令,当天便立即驱车赶往**村,连夜召集村支两委干部和部分村民开座谈会。

“村里有多少贫困户?”“条件最艰难的有哪些?”村支两委被**问懵了,村民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不清楚。

于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与村民促膝长谈,摸清村情村况和民情民意——村里基础条件落后,村民发展动力薄弱,村支两委干部缺乏点子。

为此,**从组织村干部为805 户村民通自来水干起,引资30 余万元把原先的塑料小口径水管改为不锈钢大口径水管,抽水配变容量也从20 千伏安增至100 千伏安,并安装智能净水器。

村民王元忠高兴地说:“用水**期不再停水,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安全放心水。

”除此之外,**通过项目协调,为**村修建19.4 公里的组组通硬化路、1.38 公里的产业路和2 万平方米的连户路,建起文化广场,安装40 盏太阳能路灯,改造30 户危房,完成全村农网升级改造,电压达合格标准。

村主任雷进洪说:“虽身处基层,但**这位‘草根’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很踏实,做的也都是为民的实事,村容村貌因此有了大变化。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篇一】初春时节,大地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三八前夕,我作为办事处的妇联主席走进各村看望妇女姐妹们,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农村女干部和农家妇女,在村组院户精准扶贫,在产业发展努力拼搏,在田间地头春耕忙碌……她们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女干部,成为脱贫攻坚主心骨3月8日,春意暖暖。

**路办事处**村文书**行走在各组的一个个院落,挨家挨户地为贫困户统计需要栽植的各类树苗。

**村地处城郊,全村2702人,贫困户166户、483人**年,**来到村里担任文书,进村第一天,她就暗暗发誓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于是,在**村的山路上、田地里、院场中总能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奔走忙碌的身影。

为贫困户宣讲政策、发放各种补贴、完成各种表格、材料、为贫困户办理各类具体事项等,忙碌的文书工作让**天天顾不上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年仅十岁的孩子经常陪着妈妈在村里加班。

同样,在办事处的扶贫干部中,还有一位巾帼女性也让广大村民竖起了大拇指,她便是**路农技服务中心的彭玉华。

3月8日当天,办事处在计家沟村举办了开年来的第一场柑桔管理培训会,彭玉华一来到贫困户王同平的桔园开始教授柑桔的修剪技术,周边的桔农们就把彭玉华团团围住。

今年全市柑桔受低温雨雪冻害天气影响严重,柑桔作为计家沟村主导产业,柑桔种植面积大、受灾害影响面广,因此群众对相关培训的参与热情也很高,通过对柑桔冻害原因、防治措施和修枝施肥等桔农“关注点”进行深入讲解,为桔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培训效果比较明显。

如何减轻桔农经济损失,确保培训实效?彭玉华逐村逐组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桔农开展剪枝等实际操作。

“一棵树上‘当家的’不能太多……”彭玉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贫困户对剪枝、冻害防治等柑桔春季管理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培训很及时,避免了我们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该处**村贫困户秦文群乐呵呵地说。

一年来,彭玉华累计培训桔农600余人次,深受桔农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篇一】初春时节,大地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三八前夕,我作为办事处的妇联主席走进各村看望妇女姐妹们,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农村女干部和农家妇女,在村组院户精准扶贫,在产业发展努力拼搏,在田间地头春耕忙碌……她们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女干部,成为脱贫攻坚主心骨3月8日,春意暖暖。

**路办事处**村文书**行走在各组的一个个院落,挨家挨户地为贫困户统计需要栽植的各类树苗。

**村地处城郊,全村2702人,贫困户166户、483人**年,**来到村里担任文书,进村第一天,她就暗暗发誓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于是,在**村的山路上、田地里、院场中总能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奔走忙碌的身影。

为贫困户宣讲政策、发放各种补贴、完成各种表格、材料、为贫困户办理各类具体事项等,忙碌的文书工作让**天天顾不上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年仅十岁的孩子经常陪着妈妈在村里加班。

同样,在办事处的扶贫干部中,还有一位巾帼女性也让广大村民竖起了大拇指,她便是**路农技服务中心的彭玉华。

3月8日当天,办事处在计家沟村举办了开年来的第一场柑桔管理培训会,彭玉华一来到贫困户王同平的桔园开始教授柑桔的修剪技术,周边的桔农们就把彭玉华团团围住。

今年全市柑桔受低温雨雪冻害天气影响严重,柑桔作为计家沟村主导产业,柑桔种植面积大、受灾害影响面广,因此群众对相关培训的参与热情也很高,通过对柑桔冻害原因、防治措施和修枝施肥等桔农“关注点”进行深入讲解,为桔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培训效果比较明显。

如何减轻桔农经济损失,确保培训实效?彭玉华逐村逐组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桔农开展剪枝等实际操作。

“一棵树上‘当家的’不能太多……”彭玉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贫困户对剪枝、冻害防治等柑桔春季管理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培训很及时,避免了我们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该处**村贫困户秦文群乐呵呵地说。

一年来,彭玉华累计培训桔农600余人次,深受桔农欢迎。

**路办事处目前共有在职村组干部46名,其中女干部12名;全处103名包户工作队员中有31名女干部,正是在在这些女干部的带领下,各村正大步行走在奔康路上……女能人,成致富奔康领头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下足“绣花功夫”的不乏女性身影,她们和村里的女致富带头人们一起构成了脱贫攻坚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市的“巾帼脱贫行动”实施以来,女性扶贫干部、女致富带头人、贫困妇女已经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列,不仅展现了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风采,更撑起了脱贫攻坚战的“半边天”。

今年55岁的**是三里桥村五组村民,全家共3口人,本来一家人的日子虽不算富足却也衣食无忧。

但自从1992年起,她丈夫、女儿先后生病,让她家的日子一下子掉进了无低深渊,高额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为了给家人治病,**四处向亲戚借钱,到处求医,家里陷入了窘境,养家糊口的重担也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屋漏偏逢连阴雨,**年,她又因患子宫肌瘤,做了子宫切除手术。

**年底,村里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时,将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三里桥村支部书记苌光燕担任她家的包户干部。

在一次买菜中,**了解到在市场上的豆芽供不应求,而自己又居住在城区,发展豆芽产业既不污染周边环境也不影响周边邻居,于是在反复琢磨和苌书记商量后,**借钱买回200斤黄豆、水缸等工具,开始在家长起豆芽。

每天凌晨三点,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就已经起床将当天要卖的豆芽进行检查、封装、装车,为保持豆芽新鲜、口感最好,五点之前她就要将豆芽送至城区各处的早餐店。

通过反复试验,**的豆芽终于长成功了,通过她的勤劳苦干,她的豆芽质优价廉,受到购买者的欢迎,每天可以达到200多斤,每天的收入在300元左右,**年她家也成功地实现了脱贫。

面对艰难困苦,她不等不靠,凭借勤劳的双手,撸起袖子加油干,并在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她还准备今年将自家闲置的2间房屋扩大规模来加工豆芽。

**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我相信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现在,村里人都会对**高看一眼,以**的自强精神为榜样来鼓励贫困村民,办事处对**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引导贫困妇女克服“等、靠、要”思想。

47岁的**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2003年前她开办过采石场,饲养过万只鸡和近百头山羊。

2003年,她拿出积蓄承包了安置点的70亩荒山,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开山修路、挖树窝、买树苗,栽植樱桃、桃子、柑桔等果树和银杏、栾树、桂花等风景树,硬把的贫瘠、荒芜的乱石堆变成了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果园、观赏园。

**年年底,**联合村里的21名妇女姐妹,创办了以柑橘苗木种植、生态土鸡养殖及农家乐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盈专业合作社”。

**年春季,她带领社员们一起种植了大规格樱桃500株、桃子600株、梨子500株,把谷庙岭建成了名符其实的“花果山”。

山场内办起了农家乐,共同时接纳60余名游客休闲娱乐。

她们还把谷庙岭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划分成小块,对外进行认种招租,建成了“开心农场”。

现在已经有32个城市家庭到她们的“开心农场”认种菜园,每到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来菜园里种菜,非常热闹。

**年,她带领45户贫困户种植柑桔,并有32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增收1200元,实现脱贫。

目前,在“同盈专业合作社”引导下,当地已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40余家,女子合作社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在**路,像**、**一样的女能人还有很多,遍布种植、养殖、商贸、服务等各个行业,她们不等、不靠,主动学知识、学技术,勇敢自主创业,团结和带领周边群众奋力脱贫致富,被乡亲们由衷地称赞为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的“领头雁”。

好媳妇,成农村“最美家庭”新典范三八前夕,办事处深入开展了“水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宣传和树立部分妇女孝老爱亲、友善邻里、勤劳朴实、发家致富的文明新风和典型事例,并积极为广大妇女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引导和帮助她们学技术、立志向、找工作,激发妇女同胞主动参与“巾帼脱贫”行动,成为了全处农村“最美家庭”的新典范。

今年47岁的**,是三里桥村二组村民。

她自己身患乳腺癌,丈夫在外打工,上有古稀多病的公婆,下有一对上学的儿女,这个苦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可她却在大难中挺直腰杆,做完手术后,不但毅然挑起了全家重担、艰辛劳作,还不忘经常帮助邻里乡亲。

为提高家庭收入,她当了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并在农闲时出外做小工、干零活,里里外外唱“独角戏”。

**凭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善良朴实和对亲人的大爱,立志脱贫、奔向富裕,慢慢地过上了好日子;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纷纷称赞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农村妇女,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好媳妇、好母亲。

立下愚公移山志,但愿苍生俱饱暖。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对于各级妇联而言,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帮助贫困地区妇女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是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巾帼不让须眉,铿锵玫瑰绽芬芳,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妇女姐妹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一朵朵“铿锵玫瑰”誓在扶贫路上绽放青春之花!【篇二】我的帮扶对象户主叫**,今年81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风湿病等多种疾病,长年吃药,每年都要住院,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其老伴曾显斗72岁,身体看起来倒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能干一些简单的农活。

儿子**早年离异,一人在市里某乡镇务工,孙女熊梦,远嫁他乡,已为人母。

家里所有的活儿都落在老伴曾显斗身上,天天忙了地里忙家里,很辛苦。

今天是**年5月24日,我们单位一行四人早早地赶到了****村部,完成签到后,先后领取了健康扶贫宣传单往扶贫户家里赶,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宣传健康扶贫相关政策,了解农户小麦、石榴的种植情况,而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给他们送**办理慢性病门诊需要的二甲医院医生诊断证明和出院小结。

几个月前,我上门向刘婶家宣传了慢性病门诊的相关政策,他们听了非常高兴,表示马上去**镇卫生院办理,可直到上个月慢性病门诊仍没办成,原因是刘婶因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在**市人民医院的住院手续都不见了,没有二甲以上医院的医生诊断证明和出院小结,就没有办法办理慢性病门诊,而他们又没有想办法重新补办。

看着刘婶夫妇苍老的面容和蹒跚的步伐,我自告奋勇地说:“你们年纪大了,坐车不方便,要不我去试试吧,去医院帮着补办一份,办好了给你们送来。

”第二天我来到医院,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找到当年给**治病的周俊医生。

周医生很爽快,二话不说开了诊断证明。

可当我到病案室复印出院小结时,当班医生根本不听我的解释,非要本人或家属来才行,我一个外人,不能复印病案室的相关资料。

难道今天这一趟白跑了吗?难道非要让年迈的**亲自来一趟吗?我不甘心,又找到在医院上班的亲戚,让他帮忙想想办法。

当几天后我拿到医院的出院小结时,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回想着这些,不知不觉来到了**家。

刘婶已经早早地在门口迎着。

当我把材料交给他,并简单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后,刘婶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谢谢你啊,你真是个好女子呀!”我说:“刘婶,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到镇里办理慢性病门诊,早点享受门诊的优惠政策啊。

”我又拿出宣传单对**及老伴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随后我和曾叔顶着烈日到地里查看了石榴及小麦的长势。

今年又种的石榴成活得很好,都绽开了鲜艳的红花,小麦颗粒饱满,压得麦秆弯了腰。

曾叔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单位的路上,我和大家交流了刘婶家的情况,大家都为刘婶家感到高兴。

听着头顶上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我的心情愈发激动。

刘婶家不是我的亲戚,却比亲戚还亲,比亲戚更让我挂念。

几年来,我和刘婶们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能为刘婶家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心里很充实,也很幸福。

现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为刘婶这样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同时也让我见证了刘婶家的巨大变化。

祝愿刘婶家越来越好!【篇三】第一次到她家走访,是**年11月20日,她家因为有一家庭成员患重病,经群众评议需纳入精准扶贫户,我和一位村干部是去她家调查情况的。

她家住在**村二组,离村部大约有3公里。

走进她家大门,主人连忙招呼端茶拿烟,只见一个20多岁的姑娘,进进出出忙前忙后。

待我们坐定说明事由后,男主人叹声说:“我家儿媳妇潘雪琴,今年9月查出甲状腺双侧肿瘤,在十堰太和医院住院做手术花费药费 9万多元,医院嘱咐定期化疗。

”说着,他忙叫家人把住院的资料找出来让我们看。

我们一边看资料,一边让患者来到跟前,询问有关情况,患者走上前来,原来患者就是刚才给我们端茶递水的姑娘,中等高,她圆圆的脸,眼睛清澈明亮,面带着微笑,是个很标致的姑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