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民族脊梁 课件 初中政治课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件

合集下载

挺起民族的脊梁精选教学PPT1 北师大版

挺起民族的脊梁精选教学PPT1 北师大版
三月的鲜花,一树树,一束束,一簇簇,而青春,就是像三月的鲜花一样美丽迷人,生机盎然,姹紫嫣红,生机勃勃。三月,是青春里最美最温暖的风景。三月的美,就像青春的美,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昂扬的斗志。三月的美,就像青春的花季,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青春的跳动与感动,感受青春的曼妙与奇妙;感受青春的悸动与心跳。 青春,如三月的春光,安暖向阳。在美丽的青春年华,我们手牵手,肩并肩,跨过岁月山河,跨过锦瑟流年,跨过天涯海角,在三月的春光里沐浴金色的光泽。三月的春光,让青春的我们看到希望,看到自己有一颗年轻跳动的心,看到蓝天白云,看到明媚的灿烂。三月的春光,温暖无比,就像我们的青春,有着长辈的呵护,有着老师的循循教导,它们就像春光,照耀着我们年轻的心。

长 花我 让城木骄 翩是兰傲翩我,我欲扬林是飞起黛中的的玉国壁手,人画臂孙!与,悟我空们,同鲁往智。深。 泰 我我山 骄就是 傲是我我飞站是天立中,的国脚人跟!!
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关于“民族脊梁”的出 处
在鲁迅先生写的《中国人 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从古以 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 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后先 天天 下下 之之 乐忧 而而 乐忧
留人 取生 丹自
心古 照谁 汗无
青死
臣靖 子康 恨耻 ,, 何犹 时未 灭雪
突然间就记起幼时的一个心愿:背上行囊,流浪远方。我想我该去实现它了。没有规划路线,没有考虑后果,我只向往远方。简单打包几套换洗衣物我上路了。 火车缓缓行驶了几个小时后,我在一座不知名的小镇下了车。穿行在一个陌生的街头,我竟有一种久违的欢愉 。不用再去伪装 ,不用去再掩饰,更不用在乎任何事任何人。迎面走来的人 对彼此来说都只是过客,不会再相遇,不会再有交集,更不会有所牵盼。正如,初遇之雨,落入尘埃,离别之雨,落入心头。

挺起民族的脊梁ppt

挺起民族的脊梁ppt

基础训练90—92页选择题
在五千数年旳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 形成了以﹏﹏﹏﹏为关键旳﹏﹏﹏﹏、 ﹏﹏﹏﹏、 ﹏﹏﹏﹏、 ﹏﹏﹏﹏旳伟大 民族精神。
请整顿在课本117页最上侧,做好课堂笔记
中华民族精神旳主要性是什么?
《2023年湖南常德市中招试题》 材料分析:
2023年0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 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一方有难,八方增援,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旳实际行动去。 1.这体现旳是一种什么精神?
﹏﹏﹏﹏、 ﹏﹏﹏﹏。
在小组长组织下讨论填写下表:
参照课本116页和117页活动平台内容
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核 心 爱国主义
❖ 岳飞旳“精忠 报国”
❖主 要 内 容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尚同一”、“一 天下”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中华民族精神旳内涵
根据《阐明检测》60页整顿如下:
2.这种精神对抗震救灾旳胜利有什么主要作用?
课本116页各抒己见:怎样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提醒: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旳9月拟定为“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月”
1.树立﹏﹏﹏﹏﹏﹏﹏ ,培养﹏﹏﹏﹏﹏﹏﹏ 。 2.主动参加﹏﹏﹏﹏﹏﹏﹏﹏﹏宣传活动。 3.学习﹏﹏﹏﹏﹏﹏﹏﹏﹏﹏。 4.敢于同﹏﹏﹏﹏﹏﹏﹏﹏﹏﹏﹏﹏﹏﹏﹏﹏﹏﹏﹏﹏。
第10课第一站
挺起民族旳脊梁
自学课本113-115页 时间5分钟
1.理清民中画出)
2.什么是民族精神? 3.“挺起民族旳脊梁”中“脊梁”旳含义是什 么? 4.民族旳灵魂是﹏﹏﹏﹏。 5.中华民族精神旳关键是﹏﹏﹏﹏。 6.中华民族精神旳主要内容是﹏﹏﹏﹏、﹏﹏﹏﹏、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品第10课第1站《挺起民族的脊梁》ppt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品第10课第1站《挺起民族的脊梁》ppt课件

看了这个故事,想一想是什么 力量让他走出了沙漠?
探险者的日记:能走出沙漠,真 是死里逃生。没有水、没有方向、没 有尽头,我完全是在求生欲望的支撑 下才走出沙漠的。获救后,我都怀疑 精神的力量怎么会有这么大?
2、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民族精神是民 族的灵魂,是一个民 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支撑。
★ 当中华民族遭到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
可见,“中国脊梁”并非只有伟人或英雄人 物。
一、民族精神
1、含义: 前提: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主体: 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
实质: 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 德规范的总和。
浩瀚的沙漠,缺水、流沙、风暴,每一步都隐藏着死亡 的陷阱。一位探险者在沙漠中迷失方向,随身携带的水 也所剩无几,望着茫茫沙海,这位探险者几乎绝望,但 是,他最后仍然走出了这片死亡之海。
屈原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 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 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 志士,屈原爱祖国、爱 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 屈的精神和他“可与 日月争光”的巍巍人 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 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董 存 瑞 舍 身 炸 碉 堡
请将下列体现爱 国主义精神的名 句与之相对应的 人物用线连起来。
鲁迅先生在文中所提到的“中国脊梁” 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指的是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 切的人们。
伟人、英雄人物是国家的脊梁, 那只有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么?
默默奉献的教师
辛勤劳作的农民
服、顽强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 ★为保卫祖国,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边陲的解 放军战士,是中国的脊梁; ★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 人民教师,是中国的脊梁; ★坚守岗位,奋力并搏的工人,是中国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中 国的脊梁------

《挺起民族的脊梁》说课课件

《挺起民族的脊梁》说课课件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尊重他人的观 点,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表现出良 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价值观。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报告,大部分学 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对 民族脊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课程展望
教学内容的拓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民族脊梁的相关内容, 如增加更多的人物案例、历史事件等,使内容更加丰富和 全面。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在历史上 的抗争历程和民族英雄的事迹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 情怀,提高其分析和评价历史 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 国家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 民族自信心。
行为目标
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 族精神,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 的复兴贡献力量。
撰写课程心得
总结词
反思与总结
详细描述
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撰写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有助于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 和总结,加深理解和记忆。
收集民族脊梁的案例
总结词
实践与应用
详细描述
学生通过收集民族脊梁的案例,将所 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 分类进行组织,层次分明,逻 辑清晰。通过多媒体手段,如 PPT、视频等,使内容更加生 动有趣。
教学方法运用
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 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 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活动。
学生反馈
课堂参与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堂氛围热 烈。

北师大版初三下册政治10第1站挺起民族脊梁PPT课件(12)

北师大版初三下册政治10第1站挺起民族脊梁PPT课件(12)

雷锋
孔繁森
钱学森
任长霞
刘翔
洪占辉
魏青刚
武警战士 教师们
理论总结三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1、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
2、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献身国家,为了国家的 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爱国名句,接龙大赛
列举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句、名、警句、格言谚语
支柱、动力
核心 勤劳勇敢
重 要 内 容
精神支撑、 引导作用
自强不息
你是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
作为子女……
我知见我行
作为学生…… 作为小公民……
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当代中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1.努力学习,了解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增强民 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 3.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等。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构成了 民族文化的而核心和灵魂,体现了 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质。民族文化只 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进 的动力和方向。
第一站 挺起 民族的脊梁
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 有舍身求俯法横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首’眉, 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甘为”冷对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请你开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古男儿当自强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和为贵、与人为善、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 3.10.1挺起民族脊梁(课件)北师大版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 3.10.1挺起民族脊梁(课件)北师大版
…………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邓世
邓世昌
是什么让这些手持钢刀长矛,甚至是手无寸铁的血 肉之躯,何以能在火抢火炮下,倒下一批又上来一 批,全然没有死亡的概念。为什么说民族精神是 一 个国家的脊梁?就在于此,它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华罗庚
是什么让他们毅然辞去在美国的所 有职务,冲破种种阻扰回到祖国怀 抱,投身祖国科技事业?
下列都是表现我国民族精神的诗句,你知道 他们的作者是谁吗?(至少要记住3个)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愚公移山、精
来”。“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 卫填海
瓦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自古男儿当自强; 不怨天,不尤人
卧薪尝胆;吃一 堑,长一智;苏武 牧羊;屈原放逐 写《离骚》
下列都是表现我国民族精神的诗句, 你知道他们的作者是谁吗?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9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1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思想品德:10.1《挺起民族脊梁》课件1(北师大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10.1《挺起民族脊梁》课件1(北师大版九年级)

对民族精神的作用认识不清。
4
三、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教学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5
四、重点难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其重大作用
6
五、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方法一
方法二
课堂讨论法
方法三
故事启迪法
7
学习方 法
主要学习方式
聆听观看 阅读思考 小组讨论 回答练习
宗旨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方法
8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熏陶 进入情景
多媒体镜头1
背景音乐
多媒体镜头2
名人图片
9
六、教学过程
(二)视听欣赏 整体感知
1.寻找民族魂 多媒体镜头3 背景资料
2.溶铸爱国心 多媒体镜头4 诗朗诵
பைடு நூலகம்
3.民族精神成语 大家谈 多媒体镜头5 文字
4.感悟 多媒体镜头6 视频《多想把你抱住》
10
六、教学反思
第10课 第1站
挺起民族脊梁
1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3
二、学情分析
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名言警名;
学 情 分 析
面对多元的文化冲击;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所减弱; 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教 学 反 思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11

九年级政治-挺起民族脊梁课件-北师大版2

九年级政治-挺起民族脊梁课件-北师大版2
• “协和万邦〞表达了_爱_好_和__平民族精神;
四、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开展 有什么二十二分。
1.爱国主义〔核心〕 ?田横五百士?的故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二十二分。
田 横 五 百 士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二十二分。
⑴当代爱国主义的表现: 答: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它主要表现为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拥护祖国统一,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挺起民族脊梁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二十二分。
一、什么是民族精神? 二、民族精神是如何产生的?
答: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 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表达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质。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二十二分。
三、伟大的民族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⑵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用行动来实践爱国主义精神?
(抄到课本116页)
答:⑴努力学习;⑵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⑶关心国家大事;⑷勿忘国耻;⑸热心公益活动。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二十二分。
2.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重要内容〕
• “愚公移山〞表达了__勤_劳_勇_敢民族精神;
• “卧薪尝胆〞表达了_自_强_不_息_民族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
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
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
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
族精神。
(1)阅读教材第66页“探究与分享”; (2)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 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 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
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敬业创优。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显示了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 人民。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
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中激励
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请你走进社区,寻找身边那些平凡却不平庸 的人,将他们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材料呈现: 2018年2月4日,解放军军报微信官方账号证实了 这条消息:空军一架飞机在贵州境内飞行训练中失事, 机上人员全部牺牲,牺牲官兵追悼会在空军驻贵州某 部举行。这么多名解放军士兵的生命就定格在这一瞬 间,实在令人唉兮,痛兮。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 每一个都是共和国的卫士,为了国家的稳定和昌盛, 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你们才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提 示:
(3)勤劳勇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
生在勤,勤则不匮”;“君子以俭德辟难”;“率义
之为勇”;“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
虎子”;“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等。
提 示:
(4)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胜人者有力,自胜者 强”;“不怨天,不尤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古男儿当自强”;屈原 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提 示:
(1)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让国人振
奋,是是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奥运
赛场的凝聚和爆发。 (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 在。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 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
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文明与发展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2课时 挺起民族脊梁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国家栋梁王泽山
点击图片播放
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 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凝聚民族魂魄
愚公移山
林则徐虎门销烟
提 示: (1)团结统一:“定于一”;“尚同一”;“一
天下”;郑成功恢复台湾;戚继光抗倭;等等。
(2)爱好和平:和为贵”;“与人为善”,“和 气生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敬业乐群”; “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
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等。
抗震救灾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 1966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 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里 氏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 2013年雅安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 灾害无情人有情,抗震救灾精神也随之形成于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地震灾难进行斗争的伟大进程 中。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多次战胜无情 的大地震,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 和发扬,并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汶川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目标导学二:高扬民族精神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
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中激励
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2)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 有怎样的思想触动? (3)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在吗?
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寸 丹心图报图”,千百年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对祖国的依恋之情萦 绕于海外游子的梦中。“中国”是所有中国人, 包括海外华人的情感依归。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 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