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宋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

一、知识题1.北宋初期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柳开、田锡、穆修等人,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揭开了序幕。

2、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田锡在古文运动中是过渡者;穆修是继柳开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响应者。

4.在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中提出“有害”“有文”的文论观点的作家是王禹偁。

3、宋初诗坛诗派林立,宋初三体诗指“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4、王禹偁是宋初诗人,应归入宋初“白体”诗派,即白居易体。

5.宋初重要文学流派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有:杨亿、钱惟演、刘筠。

6.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二名词解释1、“西昆体”:1)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2)“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3)《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多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三、问答题1、北宋初期复古思潮方面不同作家的不同途径?答: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柳开是北宋复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觉醒的儒者代表;田锡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之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穆修校刻韩、柳文集,于古文的承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复古思潮在北宋初并未成为主流,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2、王禹偁在文论方面有所贡献,其文论观点?答: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即传道明心、有言有文。

实际上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

3、杨亿南朝诗的特点是什么?答:1)借古讽今。

2)精于用典。

3)音节流畅。

4)辞采华丽。

体现西昆体取材博赡,炼词精整的特色。

4、西昆体的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答:1)西昆体之所以形成一个诗歌流派,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

此集的作者有十七人。

2)就创作方法而言,杨亿于《西昆酬唱集序》中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这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体现。

各朝代的代表文学

各朝代的代表文学

各朝代的代表文学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文学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宋代文学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着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2011年改版新整理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2011年改版新整理的)

第五编宋代文学1.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2.三体诗: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三派:一是白乐天体[白体],代表人物是李昉、姚铉和王禹偁,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二是西昆体,代表人物是杨亿、钱惟演和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三是晚唐体,代表人物是林逋等,他们推崇贾岛、姚合,多写闲情逸趣。

宋初“三体”诗,即指三个诗派。

3.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4.半山诗:半山,王安石晚年的诗,化奇崛于寻常之中,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称为“半山诗”,亦称“王荆公体”,主要体裁是绝句。

5.王荆公体: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号半山,写诗主要用七绝体。

这一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诗风由早年的奇险劲峭而变为闲淡沉郁,人称“半山诗”或“半山绝句”。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在宋代诗体中列有“王荆公体”,实则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

亦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合称“三苏”,诗文皆有盛誉。

7东坡体:即指宋代苏轼的诗歌。

其诗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各体兼备,风格多样。

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而最能体现其“坡仙”的旷达品格的主导倾向,是其高风绝尘的诗风,即一种超越世俗尘虑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8.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花间词派的名词解释

花间词派的名词解释

花间词派的名词解释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支重要的文学派别,兴起于宋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特点。

它以描绘花鸟景物及其意境为主题,注重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以下将对花间词派的名词进行解释。

1.花间词:花间词指的是花鸟景物的描写。

它以花卉、鸟类和其他自然景物为对象,以意境描绘为主,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自然界的美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花间词以其生动鲜活的描绘手法,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从而达到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的效果。

2.意境:意境是花间词派的重要特点之一。

它追求描绘花鸟景物时所营造的情感、情绪和氛围,通过巧妙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意境通常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色彩的运用和语言的细腻构建而成,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引发联想和遐思。

3.情感表达:花间词派注重情感表达,通过对花鸟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和情绪。

作者通过对花鸟景物的感受、喜爱或对生活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使读者共鸣并产生共鸣。

情感表达贯穿整个词作,使词作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给人以情感上的触动。

4.宋代文学:花间词派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出现在宋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宋代文学以词和诗为主要体裁,形成了诗词的精致之美和艺术境界。

除了花间词派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文学流派和文学名家,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在这个丰富多样的时期里,花间词派成为了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审美体验:花间词派追求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描绘,更重要的是读者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作者通过对花鸟景物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词作的美感,并在欣赏中取得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启迪。

审美体验包括审美情感的激荡、审美意境的熏陶,以及对作品内涵和艺术技巧的品味。

花间词派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花间词派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独具特色的文学派别,以其描绘花鸟景物的细腻和意境的构建,在文学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佳作:文学瑰宝

宋代佳作:文学瑰宝

宋代佳作:文学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词、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思想,成为了文坛的瑰宝。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宋代佳作,展示宋代文学的辉煌魅力。

一、《木兰辞》《木兰辞》是一篇写木兰从军代父从军的民谣,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脍炙人口。

文中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情节,以及木兰在军队中的日常生活和面对战争的坚定决心。

作品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忠孝的精神,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苏轼以滕王阁为背景,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壮丽山水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文章中,苏轼纵览九州山水,自乐中泄壮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

三、《南宋厅试文章》《南宋厅试文章》是宋徽宗在皇帝位上的一篇文章,通过对科举考试的反思,探讨了文化和人才的重要性。

文章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议题,强调了以文化自强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批评,揭示了官僚体制的弊端,给人们以深思。

四、《贾仲明殉节词》《贾仲明殉节词》是苏洵为其兄贾仲明所写的一篇词。

贾仲明是北宋年间在抵抗金兵入侵时壮烈牺牲的抗金英雄。

苏洵在词中抒发了对贾仲明的赞颂之情,表达了对抗金反侵略的坚定决心。

文中用扣人心弦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词句,让读者感受到了英雄的壮烈和民族的坚韧。

五、《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宋代的文学作品以其瑰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这些佳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无论是《木兰辞》中的木兰之志,还是《滕王阁序》中的壮丽景色,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宋代,而是透过时间传递,继续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学常识

宋代文学常识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
旷世奇才全面而辉煌的艺术成就
• 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 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 并称为“苏辛”;
•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 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柳永
词史上第一个专业 词人
柳永事迹
原名三变,字景 庄,建州崇安人。 父柳宜官至都官 员外郎,与兄三 复、三接号“柳 氏三绝”。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代文学常识
宋朝:960—1279年。
北宋:960—1127年,定都汴梁(今河 南开封) 南宋:1127—1279年,定都临安(今浙 江杭州)
唐宋八大家
唐 韩愈,字退之 柳宗元,字子厚
宋 欧阳修,字永叔 王安石,字介甫 苏洵,字明允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曾巩,字子固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 晚号六一居士
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 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 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 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 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 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 观开朗的,旷达的。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文学
赏析:
柳永---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 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宋代文学
赏析:
《雨霖铃》这首词:
上片写冷落清秋时节,一对恋人在郊外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 下片写离去的人对旅途和别后孤寂生活的种种设想。作者通过 对离去的人内心活动的描写,把他“凝噎”在喉头的话巧妙地表达 了出来。 “杨柳岸晓风残月” 句, 写水边清晨景色,以凄清寂静 的气氛,点染主人公的孤零之感。同时也交织了作者失意离京,漂 泊江南的身世感叹。这首词有一定社会意义。作者在这里写出的怀 才不遇,身世漂泊之情,概括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较普遍的遭遇。 词的情调婉约哀怨,很能代表柳词风格。
宋代文学
赏析:
欧阳修---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 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宋代文学
赏析:
《蝶恋花》这首词写得意境浑成,有很大的包容性。
人们从 “闺怨”入目,可生发出许多联想比附: 上片写公子王孙走马章台的游冶之乐。
——《渔家傲》
这首词被公认为开宋代 “豪放” 词的先声。
宋代文学
赏析:
《渔家傲》这首词,描写了边地荒凉景象和艰苦生活,
表达了作者及边防将士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反 映了长期征戍带来的思念家乡的情绪。全词境界宏阔, 悲壮苍凉,是唐宋以来边塞词中少有的佳作。 转下页——
宋代文学
——接上页 艺术上: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上秋天日暮时的苍茫荒凉景 象。 第一句总写,用一“异”字领起全词,为以下写景 抒情作铺垫。 第二句写大雁南飞,说明已是深秋。 第三句写“边声”,指边塞上特有的声音。 后两句:“千嶂”写地形,说明作者处于崇山峻岭 的孤城之中。“长烟落日”点时间是暮霭沉沉的傍晚时分。 转下页——
宋代文学
赏析:
柳永---词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 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肖得人憔悴。 ——《风栖梧》
宋代文学 赏析:
《风栖梧》这首词写倚楼怀念远人,饮酒唱歌都解不
了愁,以致一天天消瘦下去。 内容虽平常,但在描写 技巧上却有新颖之处。“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 凭阑意”,这种意境很耐人寻味。结尾两句写对爱情 的专一诚挚,情见乎词。
宋代文学
3、宋词流派
(1)北宋前期: 以晏殊为代表的“名士派”(“二晏”典雅清丽)
以欧阳修为代表的 “婉约派”(意指上——委婉,表 达上——简约)
以柳永为代表的 “俚俗派”(“凡有井水处,皆能歌 柳词”)
宋代文学
(2)北宋中期: 词至苏轼而变—— “豪放派”( 突破 “词为艳科”,代 之以 “豪放健朗”的风格,指出向上一路,) (3)北宋后期:
宋代文学
2、常识
(1)词牌,即词的调名。常用的词牌有:《清平乐》、 《踏莎行》、《蝶恋花篇幅长短不一,由此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词的体式分别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双调词的第一段一般称为:上片,前阕,上阕 双调词的第二段一般称为:下片,后阕,下阕
宋代文学
——接上页 《蝶恋花》这首词的艺术特点: (1)以景生情,情从景出
此词上片与下片是由庭院到室内,由白天到黑夜,以 精心勾画的景物和环境的烘托来生出作者失恋的伤怀。将 景物、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紧紧交织在一起。因而 才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转下页——
宋代文学
——接上页
(2)这首词结构上前后照应 全词是以时间和情感的发展为主线,从室内、室外直写到 楼上,将环境景色的变化和情感的推进深化融合在一起, 相关 相联,前后照应。 不仅开头三句和结尾两句相互照应, 写出了 离情之苦,而且“双飞”与“独上”也相互映射。“凋碧树” 又为“望尽天涯路”设下了伏笔,如果不是夜来西风,扫落了 绿叶,怎么极目所望,一片空旷呢? (3)晏殊词工于造语 通过形象的词语,构成高远的境界。这首词中的“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仅可以自成境界,而且 蕴含着深远的神思。超迈的意态。
宋代文学
——接上页 词的下片抒情。 第一句写乡愁之重。“一杯”与“万里”相对, 说明酒不能消释浓重的乡愁。
第二句写不能回乡的原因:“燕然未勒归无计”, 是因为抗敌卫国的任务还未完成。流露出忧国与思家 的矛盾心情,激荡着崇高的责任感,它奠定了全词昂 扬悲壮的情感基调,是全词的灵魂所在。
转下页——
宋代文学
——接上页
最后的形象描写:“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体现出丰富的感情内容,“不寐”、“白发”、“泪”, 它们都不只是因为思乡,也是因为忧国。 全词写景阔大,抒情激昂,意境开阔深沉、苍凉悲 壮。它上承唐人边塞诗,将边塞题材引入词中,为宋词 开拓出新的领域。同时,感情的深厚,气慨的恢宏,迥 异于当时流行的婉约词,成为苏、辛豪放词的先驱。
宋代文学
苏轼---词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和“自 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苏轼 “以诗入词”,认为词乃是 “诗之裔”。他在 宋代词坛中影响之大是健朗清逸的“豪放词”。
宋代文学
赏析: 《望海潮》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城市风光的著名词篇。
上片头三句。(1)总叙杭州地理位置的优越、重要和它自 古以来繁荣不衰的历史,为以下的描绘作了铺垫。(2)写 出杭州人烟稠密,生活富裕的情景。(3)写河山壮丽和形 势的险要。(4)最后三句以“竞豪奢”总括,用夸张的手 法把杭州商贾云集,缙绅聚居的消费城市的特色写了出来。 转下页——
下片写娼女歌姬象春暮的花朵横被风摧残的迟暮之感。
从词的二者对比,以及词境展示中:庭院深深、帘暮 重重,雨横风狂,青春易逝,特别是“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不能掌握自 己命运的悲哀。
宋代文学
赏析:
范仲淹---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夫泪。
转下页——
宋代文学
——接上页 《浣溪沙》抒惜春伤时之调。 《醉花阴》抒寂寞感受中孤独个性之情。 《踏莎行》抒离情闲愁之调。 《采桑子》即兴之调(在描绘湖光山色、自然风光中抒发和平愉 悦的心境)。 《天仙子》临老伤春之调。 《清平乐》清平(贫)、洁身自爱,此调多写珍惜男女之情。 《江神子》快词,以雄心壮志抒英姿飒爽、感慨激昂之情。 《江城子》悼亡之词。 《破阵子》抒抱负成空,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 《卜算子》抒高洁自赏,不苟同世俗之调。
宋代文学
赏析:
晏殊----词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 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这是首怀念爱人的情词,写在秋天的季节里,对远离的爱 人深切的思念。其主题思想是通过景物的渲染和主人公心理活 动的刻画,写出了离别后的刻骨相思和爱情所受到的阻断与隔 绝,从而抒发了作者那种绵长深切的相思之苦。 转下页——
中国古代文学
第五讲——宋代文学 徐张杰:讲解
宋代文学
宋 词
一、了解词与诗的文体差异。
1、诗与词的区别。
诗与词都是中华文明、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 性的文体样式(体裁)。 作为文体,诗与词又有明显的区别,从各自的作用看: 诗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美妙结合,词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还要能配 合音乐,作为某乐曲的歌词供人们歌唱。 由此可见,诗和音乐没有直接关系,词必须依附音乐曲词方能填辞。 词在诗与乐的结合方式中,初时是“选词以配乐”,后来是“由乐以定 词”(倚声填词)。
转下页——
宋代文学
——接上页
《水龙呤》咏物抒怀。
《遇永乐》怀古伤今。 《桂枝香》吊古忧今。 《菩萨蛮》离愁自生,良宵生梦。 《青玉案》抒高洁自守和壮志难酬,孤寂幽独的怀抱。 《贺新郎》送别词。 《如梦令》抒写分别之感。 《念奴娇》咏史伤怀。 《沁园春》抒对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名人的仰慕。 《水调歌头》展开联想,生发议论。
宋代文学
欧阳修---词
欧阳修是宋词“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欧词的题材大量的是爱情题材,也有抒写个人抱负 和多种情怀的作品。
宋代文学
赏析:
欧阳修---词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
宋代文学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在花落春残的时节,作者填词, 听曲,饮酒;深感一年一度的春光再次流逝,回首往 事,岁月如梭,何处追寻?心中不由得生起一股淡婉 的哀愁,从而表现了作者惜春时的思想感情。 转下页——
宋代文学
——接上页 《浣溪沙》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这首小令,总共六句。
首先,作者却将现实和往昔交织起来, 回环往复地表达了内 心委婉深曲的清愁。新词美酒,亭台香径,本属赏心乐事,但春残 花落,物是人非,时光已匆匆流逝。留在心头的也只有这孤独的回 味,怎能不升起一股淡淡的哀愁!这种回环往复,委婉深曲的艺术 表现,的确表现了宋初词典雅清丽的特色。 其次,联属全词的关键两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不仅为作者所钟爱,也成为宋词的名句。 这是因为此 二句属对精工细巧,而又出之于自然;特别是两句以虚语相对,而 又虚实相生,借眼前景概论了惜春伤时诸多丰富的内含,既有规范, 又无定指,言外之意,耐人寻味,可以心领而难以明言。
词至周邦彦而变——“言情体物”(言情(沁人心脾)体物 (写景、豁人耳目) (4)南宋初期: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豪放派”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