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益论坛“脑科学与教育创新”在沪举行 跨界研讨结合与创新

合集下载

朝气蓬勃 历久弥新 和衷共济 与时俱进——纪念上海市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

朝气蓬勃 历久弥新 和衷共济 与时俱进——纪念上海市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

虽然没有一个是专职人员,但他们都以事业为重,不 计报酬,在搞好本单位工作的同时,投身到学会的组 织 、策划等 工作之 中 。他 们带头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 实践,带领、指导和帮助会员提高业务水平 。会员们 也都能主动配合学会的工作 , 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 , 同时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 使学会茁壮成长。0 3 年来, 尽管学会 已经历好几届的轮回 ,但学会的优 良传统始 终能代代 相传 ,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学会不仅成为我 国教育技 术事业重新起 步的一个具有朝气 的新兴学术 团体 ,而且 也是一个和 睦相处的大家庭 。
提高认识 ,从互动中去粗取精 ,促进 了 自身学术水平
进 了各校 的工作 。
常工作。
而上、和衷共济的精神为我 国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 ,
取得 了不凡的业绩 。


同步 教育事业,创建学: 社团
上海 市教 育技术协会下属的上海市高校教育技术
专业委 员会前 身是上海市高教 电教研究会 ,她也是 中
学会成 立伊 始,从理事长到各块负责的一班人 ,
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和上海市高等教育协会的 团体会 员。 为 了响应邓 小平 同志关于 :“ 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 、 面 向世 界、面 向未来 ”的伟大号召 。 自 7 年代末起 , 0 从 国家 教委 的电教 局到 各地 区 的 电化 教育 馆相 继成 立 ,在全 国掀起 了以语言实验室和 电视录 像为标志 的 新一轮 电化 教育的浪潮 。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 范大 学率先建立 了教育技术研 究所,一些著名 的师范 院校 也开设 了教育技术类 的系科、专业 ;不少 高校相继成 立了 “ 电教 中心 ” 电教科 ”等教学 、科研和服务性机 “ 构 。在这一态势 下,要 实施 高等教育 中教育技术 的策 略,配备现代化 的教 育设施 ,需要有先导性的教育技 术理论支撑 ,也需要相应 的技术 人员、管理人员并且 建设软件资料库等 ,这些繁 重的组织和建设任务迫在 眉睫。当时,市教委领导高瞻远瞩地认识到组建电化

2022年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主题报告(一)

2022年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主题报告(一)

·3475·•专家论坛•【编者按】 由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办的“第二届海上全科医师论坛暨2021—2022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于2022年7月22日在上海召开。

论坛主题为:拥抱变化,更好更强!本次论坛报道内容丰富多彩: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全科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就全科医学的发展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交流与分享,旨在打开国际视角,为我国的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和基层卫生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深入社区,集中报道了上海社区在临床质量提升、特色专科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旨在为我国各地区持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借鉴。

鉴于论坛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本刊特邀本刊编委、上海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于德华教授组织“专家论坛”,从不同视角对论坛的精彩内容进行报道。

本次汇报针对主论坛,聚焦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以全科带动基层卫生发展,进而发挥基层卫生在促进卫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敬请关注。

2022年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主题报告 (一)【摘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2022年7月22日由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办的“第二届海上全科医师论坛”,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在整合医疗中的作用》《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基层卫生发展趋势》《拥抱变化,更好更强》四部分。

其中,《基层医疗在整合医疗中的作用》从整合程度、整合层面、整合方向3个维度阐释了“整合医疗”的概念与内涵,并就整合医疗在制度、管理、支付、服务模式、技术应用5个层面的实现路径做了详细介绍;在分析基层医疗和整合医疗共性特征的基础上,阐释基层医疗在上述5个层面对整合医疗的助推作用。

《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从全科医学科在卫生保健改革、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中的重要作用出发,阐述了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必要性,认为创建临床重点专科需做到:提高全科医学科学术地位,推进全科医学人才建设,提升全科医学科区域协同能力,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照护专科特色,加快全科医学科研创新发展。

中国脑科学网

中国脑科学网

中国脑科学网中国脑科学网是一家脑科学领域科普类网站,成立于2005年。

中国脑科学网以传播脑科学,倡导脑健康为宗旨。

在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面向大众提供科学、有效、及时的有关脑科学、脑健康方面的资讯和信息。

2001年初,由中国科学院、新华通讯社联合组织的预测小组预测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

这十大科技趋势中的第四大趋势就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揭示人脑奥秘,探索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

专家认为,21世纪,人类将在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21世纪将是脑科学的世纪,脑科学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将日益显现。

然而,迄今我们对脑的复杂高级认知功能的了解尚处在初始阶段,智慧的火花是如何产生?让人束手无策的精神疾病是否有新的治疗路径?面对诸多挑战,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纷纷制订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

美国101届国会通过一个议案,“命名1990年1月1日开始的十年为脑的十年”。

1995年夏,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在日本京都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神经科学大会上提议把下一世纪(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

欧共体成立了“欧洲脑的十年委员会”及脑研究联盟。

日本推出了“脑科学时代”计划纲要,每年用于脑科学研发的预算总计约为300亿日元(约合2.6亿美元)。

我国有关方面急需加大对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力度,建立不同单位和专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国内脑功能研究信息的交叉融合。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中国脑科学网致力于搭建脑科学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脑科学资讯的共享与繁荣,让更多人认识脑,保护脑,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做到科学用脑。

网站以黑龙江省亚欧脑科学研究院为科技依托,以传播脑科学,倡导脑健康为发展宗旨,以提升我国脑科学发展和科普水平为己任,以面向大众的脑科学科普宣传为手段,不断加大脑科学及其相关资讯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努力促进脑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黑龙江省亚欧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亚欧脑科学研究院是国内唯一一家省级脑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神经递质调控、神经元活化、神经系统修复、神经功能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科研单位、黑龙江省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聚焦体育与健康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聚焦体育与健康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聚焦体育与健康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由教育部青年_____、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暨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研讨会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北高级中学召开。

上海市东方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陈蔚云教授,密歇根大学戴尔由里奇教授和贝弗利由里奇教授、无锡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及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局领导、教研员、校长和一线体育教师们共400余人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13位学生参与了此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不仅有专家大会报告,同时还在会中穿插教学实践,不少与会教师还参与了各自申报课题的开题、阶段性汇报与结题,内容丰富多样,成绩斐然。

会议展现了近几年来课题组的诸多成果,并通过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KDL体育与健康优质课程首秀、每天一节体育课合作项目展示、运动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以及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表现四个方面向与会者呈现了一场丰硕的成果大餐。

成果一: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KDL体育与健康优质课程理念先进好评如潮烈日当空,炎阳炙人。

近日与会者齐聚无锡市华锐实验小学田径场,观摩来自重庆、深圳与上海的6位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KDL体育与健康优质课展示。

此次课堂观摩每位老师仅有10分钟,均为片段式展示。

上课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依旧能够将KDL理念充分融入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在享受快乐、爱上运动的同时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令在场所有观摩者眼前一亮。

蒋卫老师的柔韧与灵敏将学生的柔韧训练与灵敏度训练相结合,改变以往体育课只注重传授单一的技术、刻板教条、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技能的结构化;胡甘霖老师的手运球课堂融入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和比赛,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刘勇老师的基本身体姿态与韵律在欢快的音乐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在提高运动能力和参与运动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袁春老师的亲子嘉年华在亲子互动与比赛中,提高父母和孩子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促进亲子积极协作,学会面对挑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龚攀老师的传接球帮助学生在游戏与比赛应用中感受传接球的角度与速度,体验合作的快乐;王晶老师的重心转移与滚翻利用任务卡练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运动技能与创新并重,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及其交叉领域等三大板块,规划建设“人类表型组计 划”、“微纳电子与量子”、“脑与类脑智能”及“原创新药”等四个重大项目平台。
发展目标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为响应习总书记“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的 号召,复旦大学在国家相关部委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积极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动 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心和张江科学城建设。
2030年前,完成建设期任务,进入稳定发展期,实现“构筑复旦大学科创高地,奉献国际顶级创新型特大城 市建设”总体目标,争取成为大学创新典范。
建设重点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在任务组织上以“一计划两中心”为核心,即以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 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为核心,与张江实验室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形 成紧密对接。
此前,复旦大学已聘任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结构和计算生物学国际大师、斯坦福大学教授Michael Levitt为复旦大学荣誉教授,他将领衔复旦大学正在推动建设的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计算生物研究平台。
建设进程
2022年11月,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复旦大学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项目顺利实现结构封顶。
感谢观看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聚焦“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带动上海在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综合研究实力达 到国内领先,形成全球影响力。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作为优先布局启动的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目前正在积极 推动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系统生物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
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亲自领衔。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国 际科学界发现亟需全面研究人类表型组,补充所需信息的另一半,并对基因、环境、表型之间的多层次的关联、 整合以及三者整体性进行研究,为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健康密码提供科技支撑。“人类表型组计划”已经成为继 “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战略制高点,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并将引领生物医学发展。

2022年9月17日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召开全国新闻发布会

2022年9月17日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召开全国新闻发布会

2022年9月17日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召开全国新闻发布会无【期刊名称】《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年(卷),期】2022(5)4【摘要】2022年9月17日,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在2021年发布《中国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战略行动计划建议书》纲要的基础上,再次向全国发布《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知晓与需求现状调查报告》,协会会长王军教授就“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知晓与需求“的调查活动做了综合阐述;协会新闻发言人王虹峥教授阐述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知晓与需求现状调查报告》的产生过程与科学设计。

协会理事、苏州大学预防医学院原院长徐勇教授就本次调查的基本结论做了汇报:本次调查对象共计20671人,其中男性7798人(38%),女性12873人(62%)。

这次调查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的总知晓率为95.9%。

调查人群中,因为自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而主动去医院就诊的比例只有12.9%,农村居民和低学历居民主动就诊率较低。

【总页数】1页(P264-264)【作者】无【作者单位】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科普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1.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同日在全国20个农机大市场召开新闻发布会20场新闻发布会N个辉煌成果2.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影像学专业分会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3.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影像学专业分会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4.2019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关注日”——“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全国科普日活动报道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科普日总结5.2021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了解应对措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新闻发布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科研基金课题项目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科研基金课题项目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科研基金课题项目一、项目背景1. 为了促进康复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设立了健康管理科研基金,旨在支持康复医学领域的科研项目,并促进康复医学发展。

2. 本次课题项目是由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科研基金资助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旨在探讨和研究康复医学领域的健康管理相关课题,为康复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项目内容1. 项目名称:《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应用和发展研究》2. 项目主要内容:a. 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b. 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c. 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案例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d. 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探讨。

三、项目意义1. 本项目的开展旨在加强对康复医学领域中健康管理相关内容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康复医学领域的健康管理工作,提升康复医学领域的整体水平。

2. 通过对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康复机构和康复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和方法,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启动时间:2022年1月1日2. 项目实施周期:为期2年3. 项目实施步骤:a. 第一阶段(2022年1月-6月):开展相关文献调研和理论研究,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

b. 第二阶段(2022年7月-12月):进行案例调研和实践经验总结,筛选和分析相关案例,总结健康管理实践经验。

c. 第三阶段(2023年1月-6月):对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d. 第四阶段(2023年7月-12月):撰写研究成果报告,进行成果总结和论文撰写,并进行相关成果推广和应用。

五、项目预期成果1. 通过本课题项目的研究,将形成一批理论创新性强、实用性强的健康管理相关成果,包括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报告等。

2. 通过对康复医学中健康管理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将有望为康复医学领域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康复医学领域的发展。

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Unesco

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Unesco

第一天: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09:15 – 10:00金色大厅 (北京饭店C座一层)开幕式主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先生发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女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李炳铉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10:00 – 10:15 茶歇10:15 – 12:15金色大厅 (北京饭店C座一层)部长论坛:通过人工智能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新兴政策与战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塑教育与学习方面具有变革性力量。

人工智能对教育与学习具有双重影响,既会带来惠益,也会带来风险,这在目前已成共识。

为重塑教育系统,迈向人工智能时代,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关于提供包容、公平和优质教育与终身学习机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背景下,审查人工智能的惠益与潜在风险。

人工智能有潜力帮助各国克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例如可以减少受教育障碍,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分析学习模式并优化学习过程以期改善学习成果。

本场会议将就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如何重塑教育与学习进行高级别讨论。

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工智能有哪些最新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正在如何重塑教育与学习?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如何规划政策以引导教育领域的系统性变革和创新?:日程 中国北京主持及开场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Stefania Giannini )女士主旨报告:中国的人工智能与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先生发言:∙ 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部长耶尔奈伊·皮卡洛(Jernej Pikalo )先生∙ 日本文部科学省网络安全部长助理菱山豊(Yutaka Hishiyama )先生讨论:第一轮∙ 阿富汗教育部部长穆罕默德·米尔韦斯·巴尔希(Mohd Mirwais Balkhi )先生 ∙ 亚美尼亚高等教育科学部部长阿拉伊克·阿鲁秋尼扬(Arayik Harutyunyan )先生 ∙ 布隆迪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卡斯帕·巴尼亚恩基姆博纳(GaspardBanyankimbona )先生∙ 刚果共和国初等教育和扫盲部部长阿纳托尔·科利内·马科索(Anatole CollinetMakosso )先生第二轮∙ 乌干达高等教育国务部长约翰·克里索斯托姆·穆英戈(John ChrysostomMuyingo )先生∙ 刚果民主共和国邮政、电信和信息通讯新技术部部长埃梅里·奥昆吉·恩乔武(Emery Okundji Ndjovu )先生∙ 尼泊尔教育与科技部部长吉里拉杰·马尼·博克瑞尔(Girirajmani Pokharel )先生 ∙ 吉尔吉斯共和国教育和科学部部长库戴伯迪耶娃·古米拉·卡里莫夫娜(GulmiraKudayberdieva )女士∙ 南苏丹通识教育和教学部部长邓·邓·霍克·亚伊(Deng Deng Hoc Yai )先生12:15 – 14:00午餐 14:00 – 15:10金色大厅(北京饭店C 座一层) 主题会议:展望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未来 主持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Marielza Oliveira )女士主题发言:∙ 智能教育引领未来—中国的认识与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先生 ∙ 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先生∙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教席负责人约翰·肖维‐泰勒(JohnShawe‐Taylor )先生∙ 好未来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邦鑫先生∙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先生15:10 – 16:10 金色大厅(北京饭店C 座一层)全体会议1:指导教育领域发展人工智能的政策制定到2018年底,全球约有18个国家或经济体制定并开始实施人工智能战略,以应对人工智能的惠益与潜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06专题June/2018
创新时代 2018.05 13
“儿童脑发育的原理对教育的启发是什么?”“现代化脑智提升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下学习的新特点和新挑战是什么?”5月12日,“脑科学与教育创新”大型公益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千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跨界研讨脑科学知识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会上,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回顾了世界各国在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投入,尤其中国近两年对脑科学前沿技术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

朱永新提出,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而尊重教育规律在很大意义上就要尊重人脑的发育发展规律。

特别是在创新成为时代最强音的今天,吸取和利用好脑科学的最新成果,教育创新才能获得成功。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在开幕式上表示,脑科学的研究与教育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对人类脑发育的研究,对学习的脑机制的研究,研究社会互动对脑的影响和对学习的辅助,这些科学成果都能够为改进和完善教育方式和教育体制提供有力依据,对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据了解,上午的论坛中,嘉宾演讲围绕“脑科学与学习的关系”这个议题展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国家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董奇发表了“脑科学与儿童青少年学习:进展、思考与建议”的主题演讲;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成员、美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密涅瓦大学学术校长
兼自然科学学院院长Vicki Chandler聚焦“密涅瓦方法:有意识地应用学习科学原理”;针对“《大脑联接论》对教育创新的启发”的问题,美国乔治亚医科大学脑研究所所长、乔治亚基金会著名科学家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长江讲座教授钱卓介绍了自己近些年在解密脑运作机制方面的成果。

而在下午围绕“脑科学与教育新技术”和“社会脑与公民教育”展开的论坛现场,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主任林龙年以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首先介绍了人类智能起源的几个假说以及智力发展发育的特点,然后介绍了现阶段科学界对脑诸如感知觉、学习记忆、情绪、语言等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意识领域和学习记忆领域的大量研究结果。

学习和记忆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从非联合学习到联合学习,有很多规律可循。

他结合自己多年在解码脑工作原理方面的工作,介绍了如何通过记录动物不同神经细胞的放电模式,来预测这种放电模式所对应的行为或意识。

一旦我们揭开了脑工作的原理,这些知识都可以用来指导教育学相应的工作。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美国密涅瓦大学联合举办。

除主会场外,
另设视频分会场,
直播在线人数达万余人。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大型公益论坛
“脑科学与教育创新”在沪举行
跨界研讨结合与创新
唐奇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