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葡萄胎恶变预测的研究进展
葡萄胎恶变预测的研究进展

葡萄胎恶变预测的研究进展章沙沙【摘要】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一组具有不同临床、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异质性疾病,其共同特征为滋养层异常.葡萄胎虽属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良性病变,但有潜在恶变的危险.目前主要依据密切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衰减曲线来检查潜在的恶性病变.最近几年,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改进和各项检测设备的发展,有关能早期发现葡萄胎恶变的遗传学、各项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改变的报道越来越多,试图获得精确而早期的疾病诊断.简述这些有意义的葡萄胎恶变预后指标.%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is a group of heterogeneity disease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ts common feature lies in trophoblastic abnormality. Although hydatidiform mole is a benign disease of the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 it has the potential risk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At present we are mainly based on closely monitoring the serum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attenuation curve to check the underlying malignant les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atory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detection equipment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lterations in genetics,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sonography reported to predict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ydatidiform mole,trying to obtain precise and early diagnosis of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s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indicators.【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1(038)005【总页数】5页(P424-427,442)【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癌基因;STAT3转录因子;诊断显像;预测【作者】章沙沙【作者单位】310006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分为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
恶性葡萄胎疾病研究报告

恶性葡萄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恶性葡萄胎所属部位:生殖部位就诊科室:妇产科,肿瘤科病症体征:内出血,腹痛,子宫穿孔,休克疾病介绍:葡萄胎的水泡样组织已超过子宫腔范围,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或在其他部位发生转移者,称为恶性葡萄胎,发生的机会为5%~20%的葡萄胎恶变成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但亦有葡萄胎未排出之前就发生恶变者,恶性葡萄胎虽具有恶性肿瘤特点,但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绒毛膜癌为好症状体征:恶性葡萄胎的主要症状是在葡萄胎排出后数月之内,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
子宫略大而软,如发生子宫穿孔,有腹痛,内出血,甚至休克。
葡萄胎转移到肺部可有咳血;转移到脑部则出现及溢血症状,甚至立即死亡;转移到肠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转移到外阴、阴道和子宫颈,局部有此蓝色结节,结节破溃可造成大出血。
化验检查:1.尿妊娠试验:葡萄胎排空后超过2个月以后,又经刮宫证实无残存水泡状胎块、而尿妊娠试验仍持续阳性,或阴性后又转阳性,都有恶变可能。
2.X线胸片:恶性葡萄胎者常可发生肺部转移,因此对咳嗽、咳血者,必须作肺部检查,可见棉团状的阴影布于肺部各处,尤多见于右肺下叶。
但无肺部病变者,不能排除侵蚀葡萄胎。
3.诊断性刮宫:如仅有阴道流血,其他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时,可作诊断性刮宫,若刮到少量蜕膜或坏死组织,不能排除侵蚀性葡萄胎。
鉴别诊断:1.流产:葡萄胎病史与先兆流产相似,容易混淆、先兆流产有停经、阴道流血及腹痛等症状,妊娠实验阳性。
但葡萄胎时多数子宫大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HCG水平持续高值,B型超声图像不见胎囊及胎心搏动,而显示葡萄胎特点。
2.双胎妊娠:子宫大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单胎妊娠,HCG水平也略高于正常,可与葡萄胎相混淆,但双胎妊娠无阴道流血,B型超声检查可以确诊。
3.羊水过多:一般发生于妊娠期,若发生于妊娠中期,因子宫迅速增大,需与葡萄胎相鉴别。
羊水过多时无阴道流血,HCG水平在正常范围,B型超声检查可以确诊。
葡萄胎遗传学研究进展

综述葡萄胎遗传学研究进展王 静,武淑英,张小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83)[关键词]葡萄胎;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中图分类号]R 737 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67X (2006)05 0548 03葡萄胎(hydati d if o r m mo le ,HM )是最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为病理性生殖现象。
传统病理学根据大体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两类:完全性葡萄胎(co m plete hydati d ifor m mo le ,C HM )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 tidifor m m o le ,PHM )。
HM 的发生率不同国家与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国内石一复等[1]最新调查资料表明:结合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安徽、江西、山西和河南7省118所医院的资料,1991至2000年360余万次妊娠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 ti ona l trophob l asti c d i sease ,GTD )的发病率为0.387%。
其中HM 占64.16%,而HM 中C HM 占77.10%,P HM 占23.10%;发病年龄多在20~34岁,占85.5%。
由于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着病理学诊断的正确性,并且CHM 与PHM 都有发展成为侵袭性HM 甚至绒毛膜细胞癌的可能,因此病理学分类很难做为HM 性质及预后的判断依据。
遗传学诊断方法具有客观准确的优势,对HM 的分类、发病机制和临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HM 的研究中,为人们更加深入认识HM 发挥重要作用。
1 倍体分析(细胞遗传学)多项研究表明:有经验的病理学家区分PHM 和CHM 时尚存在困难[2],单纯依赖形态学标准难以区别一些不典型病例[3];C HM 常表现为不典型形态学改变,而易被误诊为P HM 或自然流产[4]。
遗传学分析诊断方法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逐渐成为研究HM 的重要手段。
葡萄胎的研究进展_万小云

·临床热点讨论·葡萄胎的研究进展万小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杭州 310006) 【关键词】 葡萄胎;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79(2008)01-0004-04 葡萄胎是一种异常的人类妊娠,以绒毛间质水肿同时缺乏胚胎发育或者异常的胚胎发育为特征。
根据肉眼及显微镜下的特点、核型分析及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完全性葡萄胎(c o m p l e t eh y d a t i d i f o r m m o l e,C H M)及部分性葡萄胎(p a r t i a l h y d a t i d i f o r m m o l e,P H M)两类。
前者表现为绒毛组织全部变为葡萄状组织,其特点是绒毛间质水肿变性、中心血管消失及滋养细胞增生活跃等,无胎儿、脐带或羊膜囊成分;后者则表现为胎盘绒毛部分发生水肿变性及局灶性滋养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见胎儿、脐带或羊膜囊等成分。
葡萄胎的发病原因一直不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有关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机理等逐渐明朗,现将近年有关葡萄胎的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1 发病相关因素葡萄胎的发病率随地域分布而不同,东南亚比欧洲或北美高7~10倍。
我国台湾省的发病率为1/125次妊娠,美国则为1/1500次妊娠。
现已证实年龄是C H M的高危因素,40岁以上妇女发病的风险比年轻妇女增加5~10倍,但由于年轻妇女的妊娠次数多,所以大多数C H M患者仍在35岁以下, P H M则与年龄的相关性不大[1]。
前次妊娠自然流产或不孕也是C H M及P H M的高危因素,前次妊娠为葡萄胎者再次葡萄胎的几率是1%,约为普通人群的10倍[2]。
饮食也是葡萄胎发病的相关因素,这有助于解释全球C H M发病率的差异。
2 发病机理2.1 癌基因 近年关于癌基因在葡萄胎发病机理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C H M表达p53和c-f m s增加,并且过度表达c-m y c,c-e r b B2,b c l-2,p21,R b和M d M2,提示这些癌基因蛋白在葡萄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3]。
葡萄胎恶变预测的研究进展

、
受精 类型
Z a g等 H用 短 串 联 重 复 序 列 一 合 酶 链 反 应 hn 聚 ( T — C 方 法 研究 北 京 大学 第 三 医 院的完 全 父 源 S R P R) 性 的 4 例 葡萄 胎 的 3个位 点 ( 6 5 9 D S 2 1 D1S 3 . 7 8 0和 D1S 1 ) 的等位 基 因分 布 情况及 杂 合性 。发 现与 3 37 上
标 的研 究进 展 。 细 胞遗 传学
一
B aajv等 口 过 改进 技 术 , asna 通 以人 类 身 份 鉴 定 系 统
对 纯合 子 和 杂合 子 葡 萄 胎恶 变 的危 险性 进 行 评 估 。 并对 以前 的相 关 报道做 了 Mea 析 。 瞻性 队列 研 t分 前 究 结 果 显 示 , 杂 合 子 葡 萄 胎 全 部 恶 变 ( 变 率 3例 恶
完全 性 葡萄 胎 (o pe y aii r oe C cm lt h d t f m m l, HM) e do 和 部 分性 葡萄 胎 (at lh d t i r l。 H 。葡 p ra y ai f m mo P M) i do e 萄胎 虽 为 良性 病变 . 具有 一 定 的恶变 倾 向 , 约 有 但 大
WA i -u . m ns opt ,c olf dc e Z ei gU ie i , nzo 1 0 6 C i NX a y n Wo e H s ilSh oo Me in ,hj n nvrt Hagh u 00 ,hn o a i a sy 3 a
C r so dn a t rWA or p n ig uh : NXi -u ,— alw ny z . u n e o a y nE m i:ax @ j e . o udc
葡萄胎要防止恶变

葡萄胎要防止恶变*导读:葡萄胎有10%-20%的患者可能发展演变为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这类癌症的转移途径主要是血行播散,若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很快就会出现肺、脑、阴道等处转移,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带来极大威胁。
……什么是葡萄胎葡萄胎又称为水泡状肿块,是一种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使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互连结形状如葡萄串一样,故而得名为葡萄胎。
萄胎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年龄大于40岁或小于20岁是发生葡萄胎的高危因素。
近年来研究认为与卵子或精子的异常受精有关。
葡萄胎的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千分之一,最常发生在40岁以后妊娠的妇女,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因为这些妇女的卵巢容易产生不健全的卵子,所分泌的激素也不正常,加上体内缺乏某些生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使受精卵难以正常发育,以至形成葡萄胎。
葡萄胎若不及时治疗的危害葡萄胎有10%-20%的患者可能发展演变为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这类癌症的转移途径主要是血行播散,若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很快就会出现肺、脑、阴道等处转移,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带来极大威胁。
葡萄胎的种类葡萄胎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其中大部分为完全性葡萄胎,这种葡萄胎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少数为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的可能性很少。
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葡萄胎的初期症状与正常妊娠相似,有停经、恶心、呕吐等。
停经 2-3个月后,葡萄状物与子宫壁剥离,患者出现阴道出血,为持续性或间断反复发生,血量时多时少,如大片脱落可引起阴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仔细检查,阴道排除物中可发现水泡状物。
葡萄胎患者子宫明显增大,往往停经2-3个月而腹部却像妊娠4-5个月。
患者常有腹痛,较晚时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1、停经后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断续不止,有时有反复大量出血,但腹痛不明显。
2、妊娠呕吐:葡萄胎患者出现妊娠呕吐较正常怀孕的妇女为早,持续时间长,症状也较为严重。
3、子宫异常增大及卵巢黄素化囊肿:由于绒毛水肿及宫腔积血,约2/3的患者子宫大于相应月份的正常妊娠子宫,质地较正常妊娠子宫更软。
葡萄胎恶变预测及预后研究的进展

葡萄胎恶变预测及预后研究的进展
尹格平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年(卷),期】1993(020)004
【摘要】近来对葡萄胎恶变因素已有新认识。
血、尿hCG测定有助于诊断葡萄胎及判断其性质。
葡萄胎细胞遗传学特别是新人类肿瘤学在预测葡萄胎恶变、估计预后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新的诊断技术,如影象分析术、聚合酶链反应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等也在不断发展。
DNA及RNA含量可能成为提示葡萄胎预后的重要指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好手段。
【总页数】4页(P222-225)
【作者】尹格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0.7
【相关文献】
1.葡萄胎恶变预测的研究进展 [J], 章沙沙
2.MMP-7和MMP-9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价值研究 [J], 戴淑真;王灵芝;李玉军
3.葡萄胎恶变倾向的预测及早期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J], 邹琳;李英勇
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预测葡萄胎恶变相关性研究 [J], 谢玲
5.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的价值研究 [J], 刘睿; 张涛红; 胡娇娇; 安瑞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胎受精类型与恶变的关系探讨

可能性 , 再考虑减数分裂中发生 的姊妹染色单体的 交换 ( O~ 0次 ) 所 以理 论 上会 有 2 3 4 , ”×( 0~4 ) 3 0
科, 理 学诊 断为 HM。 12 H 受精 类 型 检测 方 法 . M 将 H 组 织 切成 1 M 0
色体 上 l 6个位点 的短 串联重 复序列 D A多态 性方 N 法 鉴别 H 的受 精 类 型 , M 并分 析 恶 变 和受 精 类 型 的
I 厚切 片 , x m 固定 于 L M 专 用 载 玻 片 上 , 次 用 C 依 10 、5 、 % 二 甲苯脱洗 石蜡 ( 0% 9% 8 0 每次3~5mi) n,
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 C 获取 10例病理 L M) 5
学诊断为葡萄胎的病理蜡块组织 中的滋养细胞 , 提取 D A; 1 N 用 6个位点复合微卫 星序列 P R方法对 D A进行分 C N
析, 明确受精类型; 通过追踪患者 刮宫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C 变化判 断葡萄胎是 否恶 变。对 受精类 型和恶 H G) 变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成功提取 16例葡萄胎标 本 D A液 。其 中 8 2 N 6例 D A完全来 自父方 的遗传学 完全性 N 葡萄胎 中恶变 1 , N 5例 D A来 自双亲的单倍体卵子双精子受精 的遗传学 部分性葡 萄胎 4 0例 中恶变 1 , 者恶变 例 二 率相 比 P< .5 0 0 。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 中空 卵单精子受精 的纯合性葡萄胎 5 6例 , 恶变 1 例 , 1 空卵双精 子受 精的杂 合性葡萄胎 3 , 0例 恶变 4例 。纯合 、 杂合葡萄胎恶变率相比 P>00 。结论 .5 关键词 : 葡萄胎 ; 短串联重复 序列 ; 遗传学
依 据减 数分 裂 的过 程 , 这 1 仅 5条染 色 体 而 言 , 一 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尧 受精类型 滋养细胞肿瘤遗传学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
作者单位院310006 杭州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吟通信作者院万小云袁E-mail院wanxy@
代袁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的研究集中到葡萄胎的起 源上袁主要采用染色体多态性尧酶的研究和 DNA 多 肽分析遥 CHM 比 PHM 的恶变倾向大遥 根据 1 个或 2 个单倍体精子与空卵结合袁CHM 又分为纯合子葡萄 胎和杂合子葡萄胎遥 关于杂合子葡萄胎是否比纯合 子葡萄胎更具有潜在恶变倾向尚存在争议遥 Baasanjav 等咱3暂通过改进技术袁以人类身份鉴定系统 对纯合子和杂合子葡萄胎恶变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袁 并对以前的相关报道做了 Meta 分析遥 前瞻性队列研 究结果显示袁3 例杂合子葡萄胎全部恶变 渊恶变率 100%冤袁24 例纯合子葡萄胎有 6 例恶变 渊恶变率 25%冤袁 杂合子葡萄胎比纯合子葡萄胎易于恶变袁分 析先前报道的数据后得出相同的结论遥 因此袁CHM 的杂合性是葡萄胎的潜在恶性因素遥
GTD 的危险性遥
四尧 胚胎干细胞转录因子渊
冤
基 因 是 Chambers 等 为 纪 念 凯 尔 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葡萄胎的 MASPIN 蛋白表达低于自然消退组葡萄
胎袁 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渊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袁PSTT冤则不表达遥说明 MASPIN
的蛋白表达与 GTD 的 病因及葡 萄胎的恶性 转化
有关遥
三尧 髓样细胞白血病 1 渊myeloid cell leukemia-
葡萄胎是妊 娠滋养细胞 疾病 渊gestational tro鄄 phoblastic disease袁GTD冤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袁分为 完全性葡萄胎渊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袁CHM冤和 部分性葡萄胎渊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袁PHM冤遥 葡 萄胎虽为良性病变袁但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袁大约有 10%耀30%的 CHM咱1暂和 0.5%的 PHM咱2暂会发展为妊娠 滋养细胞肿瘤遥 早期发现葡萄胎恶变的治疗效果较 好袁 还会降低对初始的单一化疗产生耐药而需行联 合化疗的可能性袁 甚至可对恶变可能性大的葡萄胎 患者实施预防性化疗以减少恶变遥 因此袁寻找一些合 适的相关指标以预测葡萄胎恶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遥 综述现阶段国内外对葡萄胎恶变的各种预测指 标的研究进展遥
窑424窑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1 年 10 月第 38 卷第 5 期 J Int Obstet Gynecol袁October 2011袁Vol. 38袁No. 5
葡萄胎恶变预测的研究进展
·综 述·
章沙沙综述 万小云吟审校
揖摘 要铱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渊GTD冤是一组具有不同临床尧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异质性疾病袁其共同特征 为滋养层异常遥 葡萄胎虽属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良性病变袁但有潜在恶变的危险遥 目前主要依据密切监测血 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渊hCG冤衰减曲线来检查潜在的恶性病变遥 最近几年袁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改进和各项检 测设备的发展袁有关能早期发现葡萄胎恶变的遗传学尧各项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改变的报道越来越多袁试图获得精 确而早期的疾病诊断遥 简述这些有意义的葡萄胎恶变预后指标遥
揖Key words铱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s曰 Chorionic gonadotropin曰 Oncogenes曰 STAT3 transcription factor曰 Diagnostic imaging曰 Forecasting
渊J Int Obstet Gynecol袁 2011, 38院424-427袁442冤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一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渊
-2冤与 53
-2 是一种原癌基因袁编码一种具有酪氨
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遥 正常情况下处于非激活
状态袁参与细胞生长尧分化的调节袁当受到体内外某
些因素作用后袁
-2 结构或表达调控失常袁大
量激活袁具有肿瘤转化活性遥 53 是一种抑癌基因袁
对保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遥 存在于正
揖Abstract铱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渊GTD冤is a group of heterogeneity disease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袁mor鄄 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ts common feature lies in trophoblastic abnormality. Although hydatidiform mole is a benign disease of the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袁it has the potential risk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At present we are mainly based on closely monitoring the serum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渊hCG冤attenuation curve to check the underlying malignant lesion. In recent years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atory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detection equip鄄 ments袁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lterations in genetics袁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sonography reported to predict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ydatidiform mole袁trying to obtain precise and early diagnosis of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s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indicators.
常细胞中的野生型 P53 蛋白是细胞生长负调节因
子袁而突变型 P53 蛋白则具有癌基因活性袁可引起细
胞恶性增殖且具有抗凋亡作用遥 Yazaki-Sun 等咱7暂用免
疫组化法检测 C-ERBB-2 和 P53 两种蛋白在葡萄胎
中的表达遥 发现两者在恶变的葡萄胎中均明显升高袁
分别在截断值为 10.8%和 40.1%时能准确地预测葡
1袁 -1冤基因
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保护机制之
一袁 细胞凋亡率的减少是肿瘤发生的关键步骤遥
-1 基因是 Bcl-2 家族中的重要凋亡抑制基因之
一袁葡萄胎恶变可能与凋亡活性降低有关遥 Fong 等咱10暂
利用人细胞凋亡调控芯片筛选出发展为持续性 GTD
和自然消退的葡萄胎间不同表达的凋亡相关基因袁
MASPIN 也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袁属于 serpin 家
族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袁 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有密
切关系袁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尧运动尧生长尧转移和
血管发生遥 Li 等咱9暂研究 MASPIN 蛋白与 GTD 的关
系遥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袁MASPIN 蛋白在葡萄胎的核
染色比率比正常妊娠早期绒毛明显下降袁 且进展组
萄胎的恶变遥 野生型 P53 蛋白通常不能经免疫组化
法测得遥 新近研究发现袁 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PIN1 的作用下袁滋养细胞中的 P53 蛋白的氨基末端
与其他分子形成高分子量复合物渊HMWC冤袁从而使
P53 失活咱8暂遥
二尧 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渊m inhibitor袁MASPIN冤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1 年 10 月第 38 卷第 5 期 J Int Obstet Gynecol袁October 2011袁Vol. 38袁No. 5
窑425窑
北京正常人群相比袁葡萄胎患者的杂合性下降袁而且 恶变葡萄胎的 D16S539 位点上等位基因 9 的频率和 D7S820 位点上等位基因 10 的频率均高于未恶变 者袁提示这 2 个位点上等位基因 9 和 10 的频率分布 与葡萄胎的恶变有关遥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渊hCG冤
一尧 血 hCG 浓度比率 目前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诊断葡萄胎后持续性 GTD 是根据 FIGO 2000 的诊断标准袁 即葡萄胎排空 后 3 周或更长时间 4 次测定血清 hCG 呈平台曰葡萄 胎排空后连续 3 周血清 hCG 上升袁 并维持 2 周或 2 周以上遥 此诊断标准的缺陷在于判断 hCG 的野平台 或上升冶的情况上主观性较强遥 对此袁van Trommel 等咱5暂 提出了测定血 hCG 浓度比率的定量诊断方法遥 通过 连续检测清宫后 11 周内的血清 hCG 水平袁 计算出 每周的 hCG 浓度比率袁 然后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 渊ROC冤分析袁得出曲线下面积渊AUCs冤遥 该方法可比 FIGO 2000 的黄金诊断标准大约提前 2 周鉴定出持 续性 GTD袁并能在清宫后第 5 周鉴定出至少 75%的 葡萄胎恶变患者遥 此比值有定量和时间上的优势袁对 持续性 GTD 有潜在的诊断价值遥 二尧 血 hCG 糖型分布 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修饰调节袁hCG 的 寡糖链决定其生物学功能尧 信号转导和半衰期等特 征袁异常的糖基化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有关遥 Thomas 等咱6暂通过层析聚焦技术检测了 32 例自然消退和 28 例发展为持续性 GTD 的 CHM 及 22 例正常妊娠早 期的清宫前血样本的 hCG 糖型在不同 pH 值上的分 布遥 ROC 分析显示袁在敏感度为 36%尧特异度为 97% 渊pH 为 5.1耀6.3袁hCG 截断值为 9.9%冤时袁有 36%的 持续性 GTD 呈现出不同的 hCG 糖型结构袁 且 hCG 的各种糖型累积百分比在恶变和非恶变的 CHM 组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 <0.000 3冤遥 不同的 hCG 糖 型可能在正常妊娠尧葡萄胎和持续性 GTD 中有不同 的侵袭能力遥 因此袁观察清宫前血清 hCG 糖型分布 结构有助于早期判断葡萄胎的恶变倾向遥